⑴ 得水痘為什麼不能使用激素,得水痘前一天使用了激素怎麼辦
要看是什麼激素,不要喝酒,不要喝茶,補充VB2,防止以後出現帶狀皰疹~一、 退燒針激素一般是用地塞米松,
地塞米松的不良反應
1.胃腸道反應
胃腸道反應是地塞米松最常見,發生率最高的反應,口服和肌注均可發生。表現為惡心、嘔吐、厭食、腹脹、腹瀉、腹痛的症狀,偽膜性腸炎是最嚴重的並發症。腹瀉的發生率因診斷不同差異較大,約2%~20%,常出現於用葯後的4~9天,可能與葯物直接刺激和腸道正常菌群紊亂有關。單純性腹瀉與PMC出現與否並不相關,前者通常短暫,及時停葯一般可自愈。現已證實PMC為難辨梭狀芽孢桿菌(clostridium difficile)產生的毒素所致,其發生率各地報道不一,為0.01%~10%,據流行病學調查,298例患者應用克林黴素後,3.4%的患者發生腹瀉,無一例診斷為PMC,而另一報告表明,應用地塞米松的患者10%發生PMC,口服引起PMC的發生率比注射給葯高3~4倍,而且老年及危重患者中常見。典型的病例往往在給葯後4~6天出現發熱,腹痛,腹瀉,大便成黏液濃血樣。大便塗片可見紅細胞和多形核白細胞,直腸鏡檢可見結腸黏膜有白到黃色濁斑,有時伴有明顯得潰瘍,與特發性潰瘍性結腸炎的表現相似,偽膜多由多形核白細胞、纖維素及脫落的上皮細胞組成;而單純性腹瀉其鏡檢僅見輕度水腫而無感染徵象,活檢也未見異常。另外,PMC並發症與劑量無關,通常不超過1周,如診斷拖延,往往造成病情嚴重。
2.過敏反應
注射注地塞米松均可引起皮疹、尋麻疹、瘙癢,高敏性反應(血管神經性水腫,過敏,見於對青黴素過敏者)。國外有兩份早期資料(25年前)表明,應用地塞米松有25%的患者發生皮疹。但最近芝加哥Mazur等在一個三級服務中心用有關醫學資料進行地塞米松過敏性調查發現:從1995年4月到1997年4月有3896例地塞米松注射者只有14例(0.47%)發生不良反應,而後來又發現其中7例是由於其他葯物的相互作用引起。因此得出結論:地塞米松的過敏反應發生率比25年前報道的數字少得多,發生率<1%。這可能是該葯制劑質量改進的原因,也可能是醫生對該葯熟悉應用的結果。近年來國內有關於地塞米松過敏反應的報道仍有不少。武漢有一患者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後,煩躁不安,咽喉部發癢、發緊、憋氣、呼吸困難、全身起猩紅樣紅斑。廣州兒童醫院發現兩例過敏者,一患兒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後出現煩躁不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四肢冰冷,雙上肢輕微顫動。給予相應措施後,症狀緩解。另一患兒因上呼吸道感染靜脈滴注5天左右,突然高熱寒戰,面色蒼白,四肢紫紺,哭鬧不停,停止輸液並給予抗過敏治療後,恢復正常。據有關專家統計,地塞米松治療痤瘡時,3.33%用葯後有輕度瘙癢及乾燥感;13.33%有灼痛伴脫屑;6.67%有輕度紅斑。上述不良反應皆出現於用葯初期,症狀輕微,2~3天後即迅速消失,繼續用葯不再復現。比較國內外的報道,可見其過敏反應發生率的數字差別較大,這可能與給葯方式、患者所患疾病及嚴重程度、調查者。的信息來源不同有關。
3.肝功能異常
有些患者在應用地塞米松後會出現血清轉氨酶升高及黃疸,但無肝病毒指標。多數為一過性,停葯後即可消失。早期資料描述為「可能有肝損害」。近期資料表明,轉氨酶升高主要與地塞米松及其代謝產物干擾轉氨酶測定時的比色結果有關,並非肝細胞損傷所致,但地塞米松主要在肝中代謝,因此嚴重肝功能不全時應慎用,以免因代謝過慢血葯濃度過高而誘發不良反應。
4.局部反應
見於注射給葯。注射後,在注射部位偶可出現輕微疼痛。長期靜脈滴注可能會引起血栓性靜脈炎。
5.皮膚-黏膜症狀
該症狀較為少見,患者偶可出現多形性紅斑,Stevens-Johnson或Lyell綜合征。
6.其他不良反應
(1)血液系統:可引起中性粒細胞、白細胞減少、血小板缺乏性紫瘢,一般較輕微。停葯後即可恢復正常。
(2)神經系統:具有神經-肌肉阻斷作用。心血管系統:大劑量靜脈滴注可引起血壓下降,心電圖變化等心血管系統異常,宜稀釋後緩滴。呼吸系統:與氨基糖苷類葯物合用,可出現呼吸抑制。
二、 地塞米松不良反應的防治
1.嚴格掌握適應症和禁忌症,防止濫用
該葯一般用於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無效的患者。對於普通感染一般不作為首選治療葯物。美國Mader等把克林黴素列為治療骨髓灰質炎的葯物之一。但只有在菌落成功分離,敏感性確定以後,才可代替首選葯物。
2.詢問過敏史,避免過敏反應的發生
上文所述廣州兒童醫院的兩例過敏患者,皆有青黴素過敏史。芝加哥Mazur等發現的一例接受地塞米松治療時出現嚴重水腫和皮疹的患者,對頭孢菌素類過敏反應亦呈陽性。因此有青黴素或頭孢菌素類過敏史的患者,應慎用克林黴素。兩者是否有交叉過敏有待進一步研究。
3.PMC與腹瀉的處理
立即停葯。給予甲硝唑(metronidazole)0.75~1g·d-1,分3~4次服用,或加萬古黴素(vancomycin)0.5~1 g·d-1,分4次口服,療程約1周。也有人建議口服桿菌肽(bacitracin),其優點是胃腸道吸收少,無全身不良反應,此外,價格較低。另外,要補充體液和電解質,防止電解質失調。
4.過敏反應的處理
立即停葯。而後,對症處理:注射激素或抗組胺類抗過敏葯,必要時吸氧。芝加哥一名患者,注射克林黴素後皮膚出現紅斑、丘疹,在不處理的情況下病情不斷加重,直至3.5d後注射氫化可的松(hydrocortisone),才得到緩解。分析現有治療可知,只要處理得當,地塞米松的過敏反應容易消除,目前雖然尚無地塞米松不良反應導致死亡的報道,但仍需警惕。
⑵ 成人水痘引發肝病
病理原因也有許多,常見的引起轉氨酶高的原因有:
1、病毒性肝炎這是引起轉氨酶高常見的疾病,其他類型的肝炎也可導致轉氨酶高。
2、多種葯物和化學制劑都能引起轉氨酶高,但停葯後可恢復正常。
3、大量或長期飲酒者轉氨酶高。
4、肝硬化與肝癌肝硬化活動時,一般都會出現轉氨酶高。
5、膽道疾病如膽囊炎、膽石症急性發作時,除伴有發熱、腹痛、惡心、嘔吐、黃疸等情況外,還可引起血膽紅素及轉氨酶高。
6、心臟疾病急性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力衰竭時,可引起轉氨酶高。
7、其他某些感染性疾病,如肺炎、傷寒、結核病、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等,也可引起轉氨酶高。
般情況下,大家都知轉氨酶是反映肝臟功能的一項指標,在體檢時常常要做這項檢查。造成有些人的誤解,以為只要是轉氨酶高了,就是得了肝炎。
轉氨酶是反映肝臟功能的一項指標,在體檢時常常要做這項檢查。
轉氨酶水平在0--40之間是正常的。如果超出正常范圍,醫生會建議再查1次,排除由於實驗室設備故障和操作錯誤等因素造成誤差的可能。如果轉氨酶水平還高,多半是由病毒性肝炎或其他肝病所致。但要確定是不是病毒性肝炎,還需要做其他檢查,結合病史、症狀、體征等全面分析。
轉氨酶高不一定都是肝炎。轉氨酶升高只表示肝臟可能受到了損害。除了肝炎,其他很多疾病都能引起轉氨酶增高。
⑶ 我長了水痘,現在好了,結果現在我媽媽得水痘了。她的症狀比我更嚴重,還有就是她肝功能很不好,
我曾來經也得過水痘,水痘自是不用吃葯的,只要不吃辛辣的,刺激性的食物,應該就會自然好,我當時就因為吃了酸菜魚,第2天就不能見人了,所以這點要記住。你應該不會被傳染,因為你已經得過一次了。目前就是觀察1個多星期,如果越來越嚴重,就去醫院查一下血吧!還有,少帶你母親到人多和熱鬧的地方,在公園裡面逛一逛就好,清靜一些。
⑷ 得了水痘去醫院的話醫生會怎麼檢查 會讓你把衣服脫了嗎
腹瀉。精神不振。臉部開始長包包很癢並且很疼
指導意見:
可能是帶狀皰疹,建議去皮膚科一看就知道,服用清熱解毒葯與抗病毒葯。必要時加止痛葯。
⑸ 肝功能是300正常嗎,和我出水痘有關系嗎
不正常大於四十七就不正常,三百多是有大量肝細胞壞死的現像,就對症的進行滋補調理就可以了。
⑹ 打了水痘疫苗一天後能抽血查肝功能嗎
一周以後再去吧,檢查乙肝是不需要空腹的,如無必要1歲不急著化驗乙肝的。
⑺ 水痘的症狀
(一)臨床症狀
1.潛伏期:潛伏期約為12~21天,平均14天;
2.早期症狀:嬰幼兒常無早期症狀。年長兒或成人可有發熱頭痛、全身不適、納差及上呼吸道症狀,1~2日後才出疹。偶可出現前驅疹。
3.出疹期:發熱同時或1~2天後出疹,具有以下特點:
(1)皮疹數量較多,數百至數千個不等。
(2)先見於軀干、頭部,後延及全身。其分布呈向心性,以發際、胸背較多,四肢面部較少,手掌足底偶見。鼻、咽、口腔、外陰等部位的黏膜亦可發疹。
(3)皮疹常呈橢園形,3~5mm,周圍有紅暈,皰疹淺表易破。皮疹發展迅速,開始為紅斑疹,數小時內變為丘疹,再形成皰疹,皰疹時感皮膚搔癢,然後干結成痂,此過程有時只需6~8小時,如無感染,1~2周後痂皮脫落,一般不留瘢痕。
(4)皮疹分批出現,同一部位可見斑疹、丘疹、皰疹和結痂同時存在。
(5)當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凝血機制障礙及繼發感染等原因時,常形成非典型水痘。皮疹融合者為大皰型,直徑可達2~7cm,易繼發金葡菌感染和膿毒血症而死亡;皰疹呈出血性,皮下、粘膜有瘀斑為出血型,可伴有身體其他部位的出血;皮膚大片壞死,全身中毒症狀嚴重者稱為壞死型;病變播散累及內臟者稱為播散型,多見於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
(6)妊娠頭三個月內感染水痘,可導致胎兒先天性畸形,稱為先天性水痘綜合症。
(二)根據患者的臨床特點,可將水痘劃分為如下類型
(1)普通型:占水痘患者的絕大多數,全身症狀相對較輕微。病程經歷約1周,即可自愈。成人及嬰兒患者出疹往往較多,病情也較重,病程可遷延數周。
(2)進行性播散型水痘:罹患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腫瘤,或長期應用各種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等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抵抗力下降者,受染後易於發展為進行性播散型水痘。
表現為病毒血症持續時間較長,有高熱及全身中毒症狀,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新的皮疹不斷出現。皰疹較大,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皰,或呈出血性皰疹不易結痂,甚至皮疹局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發生大片壞死。在正常皮膚上有時亦可見到瘀點和瘀斑。
(3)原發性水痘肺炎:患者多為成人,原發性水痘肺炎出現於第1病日至第6病日,但病情輕重不一。輕者無明顯症狀;重症可有高熱、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難及發紺。胸部體征不明顯。水痘肺炎的病理過程大體上與皮疹同步,常隨皮疹消退而好轉。
(4)水痘腦炎:較少見,出現出疹後3~8天發生腦炎的臨床表現,亦有少數見於出疹前2周至出疹後3周。一般為5~7歲幼兒,男多於女。臨床特徵和腦脊液檢查特點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起病緩急不一,早期可無發熱及腦膜刺激征,常見頭痛、嘔吐及感覺異常,或伴有共濟失調、眼球震顫、眩暈及語言障礙等小腦症狀;嚴重者可有驚厥、癱瘓、昏睡或昏迷。病後可有精神異常,智力遲鈍及癲癇發作等後遺症。
(5)重症水痘感染:可導致肝組織灶性壞死,肝細胞及膽管上皮細胞內有典型的核內包涵體,臨床表現為水痘肝炎,患者出現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可伴有黃疸。水痘並發腎炎、間質性心肌炎等亦有報告,嚴重的心律失常可致患者猝然死亡。
(6)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畸形;妊娠後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先天性水痘綜合征。
⑻ 水痘變好的表現
(1)普通型:占水痘患者的絕大多數,全身症狀相對較輕微。病程經歷約1周,即可自愈。成人及嬰兒患者出疹往往較多,病情也較重,病程可遷延數周。
(2)進行性播散型水痘:罹患白血病、淋巴瘤等惡性腫瘤,或長期應用各種免疫抑制劑、腎上腺皮質激素的等因為各種原因導致抵抗力下降者,受染後易於發展為進行性播散型水痘。
表現為病毒血症持續時間較長,有高熱及全身中毒症狀,全身皮疹多而密集,且新的皮疹不斷出現。皰疹較大,可相互融合形成大皰,或呈出血性皰疹不易結痂,甚至皮疹局部皮膚及皮下組織發生大片壞死。在正常皮膚上有時亦可見到瘀點和瘀斑。
(3)原發性水痘肺炎:患者多為成人,原發性水痘肺炎出現於第1病日至第6病日,但病情輕重不一。輕者無明顯症狀;重症可有高熱、咳嗽、胸痛、咯血、呼吸困難及發紺。胸部體征不明顯。水痘肺炎的病理過程大體上與皮疹同步,常隨皮疹消退而好轉。
(4)水痘腦炎:較少見,出現出疹後3~8天發生腦炎的臨床表現,亦有少數見於出疹前2周至出疹後3周。一般為5~7歲幼兒,男多於女。臨床特徵和腦脊液檢查特點與其他病毒性腦炎相似。起病緩急不一,早期可無發熱及腦膜刺激征,常見頭痛、嘔吐及感覺異常,或伴有共濟失調、眼球震顫、眩暈及語言障礙等小腦症狀;嚴重者可有驚厥、癱瘓、昏睡或昏迷。病後可有精神異常,智力遲鈍及癲癇發作等後遺症。
(5)重症水痘感染:可導致肝組織灶性壞死,肝細胞及膽管上皮細胞內有典型的核內包涵體,臨床表現為水痘肝炎,患者出現肝臟腫大、肝功能異常,可伴有黃疸。水痘並發腎炎、間質性心肌炎等亦有報告,嚴重的心律失常可致患者猝然死亡。
(6)妊娠早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畸形;妊娠後期感染水痘,可能引起胎兒先天性水痘綜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