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濕疹屬於什麼病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濕疹屬於什麼病

發布時間: 2022-02-13 09:25:37

A. 濕疹是什麼病

一種慢性炎症性瘙癢性皮膚病
多形性皮疹、對稱分布、有滲出傾向、自覺瘙癢
濕疹的發病人群廣泛,不分年齡、性別和地域
易復發,需長期治療

B. 濕疹是什麼病啊

濕疹(eczema)是一種常見的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表皮及真皮淺層的炎症性皮膚病,一般認為與變態反應有一定關系。其臨床表現具有對稱性、滲出性、瘙癢性皮膚病、多形性和復發性等特點。濕疹是一種容易復發的皮膚病,治療需要復發性專用葯,如含有康潔凈膚成分的葯物,也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有滲出傾向,慢性病程,易反復發作。

是皮膚病

C. 濕疹是一種什麼病啊

濕疹是一種危害很大的皮膚病,患病後要趁早來皮膚專科檢查治療。

D. 濕疹是什麼疾病呢

那個濕疹一般出現的是小水泡,一粒粒密密麻麻的,會很癢,很痛 。最常見的就會出現在嘴巴周圍 ,要買一些葯膏來濕疹膏來塗,這樣子就會好的快一點 。

E. 濕疹是一種什麼病

濕疹患者最初得的時候,很多人都會感到恐慌,因為皮膚突然間瘙癢,無法忍受癢而破壞皮膚,誤以為是皮膚病,而真正的病因是因為體內濕熱,理化刺激引起體內組胺激活導致細胞膜的破裂,從而引起皮膚紅腫瘙癢,這時候盡量不要撓傷,只有把體內濕熱排出,才能根本性的治療濕疹引起的皮膚改變

F. 濕疹是什麼病呢

濕疹是一種比較麻煩的皮膚病。就是身上,臉上長一些小紅點很癢,如果長在臉上的話,臉會變的通紅。有時癢的會抓破,所以一定要趕快去醫院看看,要點葯膏抹一個時期就會好的··

G. 濕疹是什麼病種,是有什麼原因照成的呢

由於現代生活方式(壓力緊張,休息不足)和飲食導致人體健康失去平衡,代謝排毒能力不足以消除攝入的毒廢物,因此熱型體質人增多,濕疹和過敏頻發。

中醫泰斗趙炳南認為任何源發皮膚問題,都是形於外而實於內的。如果不是環境問題,就是內臟排毒出了問題,有風濕熱發於體表,引發皮膚角質化,濕疹蛻皮,需要對症下葯(從滋補內臟開始)找個好中醫調理調理。(起碼半年)葯方因人而異,關鍵是體質對症,以清熱解毒涼血健脾去濕為主要方向

治療期間,注意飲食結構的調整,多吃祛風除濕的食物,不吃濕熱性食物,杜絕「發物」(如豬肉,牛羊肉,帶魚等無鱗魚,蝦、魷魚,芒果、龍眼、荔枝、李子、榴槤、杏等);
從長期調理的角度,濕疹患者應該注意排毒代謝能力的增強。比如運動出汗,喝水排泄,多吃香蕉,西瓜皮,冬瓜皮等清熱祛濕的食物

更進一步長期鞏固,則要注意健脾胃,去心火。多吃紅豆等。很多食物在中醫表述中都有性狀,多查一查就知道自己該吃什麼不該吃什麼,要不斷改善體質才能杜絕慢性頑固性皮膚病。
同時睡眠要充足,睡覺是臟器排毒的最好方式.

H. 濕疹是什麼病

濕疹是種常見的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以皮疹多樣性,對稱分布,劇烈瘙癢,反復發作,易演變成慢性為特徵.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任何部位,任何季節,但常在冬季復發或加劇.
病因:引起濕疹的原因
濕疹的發病,目前多認為,是由於復雜的內外因素激發,而引起的一種遲發性變態反應.濕疹病人往往是過敏體質,這種過敏體質與遺傳因素有關,故在特定的人群中發病.
常見的內在因素如:胃腸功能紊亂,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體內有感染病灶,腸道寄生蟲等.
外界因素如:日曬,風吹,寒冷,搔抓以及接觸肥皂,化妝品等,均可誘發濕疹.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也可使某些人濕疹加重.
濕疹的臨床表現.
按病程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三種.
(1)急性濕疹:發病急,常呈對稱分布,以頭,面,四肢和外陰部好發.在病程發展中,紅斑,丘疹,水皰,膿皰,糜爛,結痂等各型皮疹可循序出現,但常有-種皮疹同時並存,或在某階段以某型皮疹為主.常因劇烈瘙癢而經常搔抓,使病情加重.
(2)亞急性濕疹:急性濕疹炎症症狀減輕後,皮疹以丘疹,鱗屑,結痂為主,但搔抓後仍出現糜爛.
(3)慢性濕疹:多因急性,亞急性濕疹,反復發作演變而成.亦可開始即呈現慢性炎症.患處皮膚浸潤.增厚.變成暗紅色及色素沉著.持久不愈時,皮損紋變粗大,表現乾燥而易發生皸裂.常見於小腿,手,足,肘窩,外陰,肛門等處.
預防:
過敏性體質或有過敏性家族史者,避免各種外界刺激,熱水燙洗,抓日曬等.量避免易致敏和刺激性食物.
.生活要規律注意勞逸結合.
.衣著宜寬松,減少摩擦刺激勿使化纖及毛織品直接接觸皮膚.

I. 濕疹是什麼病

皮膚濕疹發病原因很復雜,包括內在因素和外在因素,外因通過內因才起作用。所謂內在因素就是患者本身具有的遺傳而來的過敏性體質,這在濕疹、皮炎的發病中起主導作用。患皮膚濕疹後應盡早去正規醫院皮膚科診治。皮膚濕疹的治療包括內用和外用。如果病情較輕、皮疹部位較局限,則僅僅外用即可。外用葯中的主葯多選具有止癢、消炎作用的角質促成劑或皮質激素。外用葯劑型的挑選應依據臨床皮損表現來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4次/日;為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糊劑、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當用軟膏;若乾燥粗厚者多選擇軟膏、乳劑、酊劑及硬膏等。 內用療法有: 1.抗組胺葯物 常用的有苯海拉明、撲爾敏、賽庚啶、安太樂、克敏嗪、酮替芬等。常見的副作用是嗜睡,因此,需要集中注意力的人員如駕駛員等應避免服用。 2.鎮靜劑 常用於瘙癢劇烈者,往往與抗組胺葯聯用,這類葯品以安定、眠爾通及魯米那等較常用。 3.鈣劑或普魯卡因療法 對急性濕疹或全身泛發者最為適宜,可用鈣劑靜注或內服;也可應用普魯卡因靜脈封閉,開始用量可用普魯卡因0。25克加入5%葡萄糖液500毫升靜脈點滴,於2~3小時內滴完。若無反應,普魯卡因用量在3~5天後增加到每日0。5克。每日總量不超過1克為宜。每天靜滴1次,10次為一療程。普魯卡因在體內分解極為迅速,一般認為此葯對人體的毒性不大,但也有個別患者因特異性體質而引起嚴重超敏反應。此種療法應在醫院病房內使用。 4.維生素類 維生素B1、B12、C、E、煙草酸及菸醯胺等均可用於治療濕疹,常把維生素C與抗組胺葯合用,可能提高療效。 5.皮質類固醇激素 主要是強的松,多用來治療自身敏感性濕疹或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往往與抗生素聯合應用,常能迅速奏效。但對非特殊型濕疹皮質激素療法不宜提倡。因為一旦用上皮質類固醇激素,雖然療效迅速、明顯,但停用後病情常復發更快、更嚴重,且用其他常規的方法均不易奏效,治療變得非常棘手。 6.雷公藤片 內服,每次10~20毫克(1~2片),一日3次,對多數濕疹患者有一定效果。 7.中醫中葯治療 急性濕疹以祛風、清熱、利濕為治則,常用消風散或胃芩湯加減。但發於下肢應用四妙散更好;在陰部選龍膽瀉肝湯為妥。慢性濕疹以養血祛風、養血潤燥或生津潤燥尤宜,多用當歸飲子、養血潤膚湯、潤膚飲等加減。對皮損增生、肥厚但部位局限者還可採用皮質激素如得寶松局部注射封閉或冷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