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腳上總長皰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腳上總長皰疹

發布時間: 2022-01-20 11:53:38

Ⅰ 腳上長水皰~

腳氣,你去葯店買一點抗真菌的葯試試!

Ⅱ 腳上老是起水泡是什麼原因

考慮是水泡型腳氣或汗皰疹,患病可以趁早來皮膚科醫院檢查治療。

Ⅲ 腳上老是長水泡

將少量明礬(估計多少沒有限制)用布包起來敲碎放到桶里,倒入開水融化,溫度合適的時候用明礬水泡腳,泡5-10分鍾即可,最好是睡前泡,一是有利於睡眠,另外,不會因為要穿鞋而出汗。這樣堅持2個星期左右,腳氣便可治癒。

將削下的冬瓜皮熬水,水熬好後先熏,待水晾溫時把腳放在冬瓜皮水裡泡15分鍾。每天泡一次,連續泡上一段時間,腳氣病就會有好轉。

根據冬瓜皮的葯理,這種泡腳方法簡便易行。「腳氣」即西醫所稱的足癬,產生機理是濕熱下注,正虛邪襲;或接觸病者鞋襪感染致病。夏季是本病易發季節。而冬瓜皮性味甘寒,具有清熱利濕的作用,所以能收到較好的療效。患有本病的患者夏季最好不要穿塑料涼鞋,要保持足部乾燥,防止復發。

腳氣是致病性皮膚絲狀真菌引起的常見皮膚病。而風油精中含有的薄荷腦、樟腦、桉葉油、丁香酚、水楊酸甲酯等正好能夠清涼、止癢、殺菌、抗菌,對腳氣能起到針對性作用。

桉葉油和丁香酚目前已經成為許多外用皮膚消毒劑的主要成分,殺菌作用尤其明顯;薄荷腦、樟腦可加快皮膚葯物穿透速度,而不會對皮膚造成嚴重刺激和損傷,非常有利於風油精在皮膚局部發揮療效。因此,風油精還可廣泛應用於因真菌感染而發生的其他皮膚病。

具體使用方法是每天睡前用溫水洗腳後,用棉簽蘸適量風油精塗於患處,一般連續使用5天,就能基本達到止痛、止癢的作用。如果伴有水皰,應先用針將水皰挑破,再用風油精。

腳氣的反復發生與密切接觸感染源有關,徹底消滅感染源(如鞋、襪、拖鞋等)是根本。所以,風油精雖然能治療腳氣,但不能從根本上達到防止腳氣復發的目的。

另外,風油精成分中樟腦、桉葉油可經皮膚吸收,然後經過胎盤進入胎兒體內,影響胎兒生長,有致畸和引起血膽紅素升高,引致核黃疸的副作用,所以孕產婦、嬰幼兒不宜使用。

腳氣(腳臭)是由於身體的小汗腺分泌旺盛,汗腺分泌物在細菌、黴菌分解下產生穢臭。出汗促使細菌容易繁殖,因此腳臭常與多汗症伴發。

自療注意事項:
(1) 要注意清潔,保持皮膚乾燥,保持腳部清潔,每天清洗數次,勤換襪子。
(2) 平時不宜穿運動鞋、旅遊鞋等不透氣的鞋子,以免造成腳汗過多,腳臭加劇。
(3) 積極消除誘發因素,如腳汗、腳癬等。
(4) 勿吃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如辣椒、生蔥、生蒜等。
(5) 情緒宜恬靜,激昂容易誘發多汗,加重腳臭
(6) 本症以外治法為主。
自治療法:
(1) 將腳放在50-60℃的熱水中多燙幾次,每次15分鍾,每日1-2次。
(2) 用重物將絲瓜絡壓平做成鞋墊,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3) 葛根15克、研成細末,加白酒15克、再加適量水,煎後洗腳,每日1次,1周後,可除去腳汗引起的腳臭。
(4) 洗腳時,在水中加入米醋10-15毫升,調勻後,將雙腳浸泡15分鍾左右,每日1次,連續3-5天,腳臭即可消失。
(5) 洗腳時,在熱水中加50克白礬,浸泡10分鍾左右,可除腳臭。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醫學上通常將腳氣分三型:糜爛型、水皰型、角化型腳氣。

1.糜爛型:好發於第三與第四,第四與第五趾間。初起趾間潮濕,浸漬發白或起小水皰,乾涸脫屑後,剝去皮屑為濕潤、潮紅的糜爛面,有奇癢,易繼發感染。

2.水皰型:好發於足緣部。初起為壁厚飽滿的小水皰,有的可融合成大皰,皰液透明,周圍無紅暈。自覺奇癢,搔抓後常因繼發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3.角化型:好發於足跟。主要表現為皮膚粗厚而乾燥,角化脫屑、搔癢,易發生皸裂。本型無水皰及化膿,病程緩慢,多年不愈。
1.家庭用葯

(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葯膏,每日2次。

(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

(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葯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葯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4)近年來臨床上應用足光粉治療各型腳氣,療效顯著,每晚泡腳一次,3次奏效。具體用法可見說明。

2.中葯及偏方

(1)枯礬、黃柏、五倍子、烏賊骨,任選一種研末備用,洗凈腳後撒於患處。適用於糜爛型。

(2)苦參、白蘚皮`馬齒莧、車前草各30克,蒼術、黃柏各15克,每日煎洗1-2次。對水皰型或有感染時應用有良好效果。

(3)白鳳仙花30克,皂角30克,花椒15克,任選—種,放入半斤醋內,浸泡一天後,於每晚臨睡前泡腳20分鍾。連續治療7天,對角化型有良效。

3.腳氣是一種傳染性皮膚病,應避免搔抓,防止自身傳染及激發感染。洗腳盆及擦腳毛巾應分別使用以免傳染他人。

4.用葯治療的同時,對病人穿的鞋襪要進行消毒處理。可用日光曝曬或開水燙洗,最好用布塊蘸10%福爾馬林液塞入鞋中,裝入塑料袋封存48小時,以達滅菌目的。

Ⅳ 夏天快來了,天熱的時候我腳上總會長皰疹,特別難受,怎麼才能治好呢,希望大家幫幫我。

那不是皰疹,是腳氣,俗稱的香港腳,還是到醫院看看吧

Ⅳ 腳氣和皰疹有什麼區別啊

首先腳氣是因為黴菌的滋生和感染而引發的,所以疾病經常出現在最不容易散熱的趾內縫部位。但是汗皰疹容就經常發生在腳掌面,因此,從脫皮到潰爛的部位看是否在腳趾縫就可以來區別判斷。

汗皰疹也是濕疹體質引起的症狀,所以一開始症狀出現的時候,但是汗皰疹往往不會只發生在一隻腳上,只要患上兩只腳都會出現的。但是腳氣是因為黴菌引起的,所以腳氣一開始發病的時候,一般出現在一隻腳,到後期慢慢的因為受到交叉的感染,才會造成兩只腳都出現感染。

以汗皰疹來說,是屬於體質引起的皮膚的問題,根據研究認為這個和過敏的體質有一定的關系。所以,從患者除了有腳部的肌膚症狀以外,看看是不是還有其他的比如眼睛,鼻子等部位是不是也有過敏的現象,這個就可以分辨出是腳氣還是汗皰疹得一種方法。

汗皰疹症狀比較輕的患者會自己恢復,大概需要經過2星期後,感染的部位的小水泡就會變成乾的脫屑,但多數患者一旦發生了腳部肌膚的問題,水泡,痛癢,發紅,脫屑等皮膚的問題,不管是汗皰疹還是腳氣,建議你第一時間,去醫院咨詢醫生,查明原因,對症用葯,才能達到改善治療的效果。

Ⅵ 請問腳上總是長水泡是什麼原因

腳上起水泡,一般是局部皮膚在受到反復摩擦後,組織液滲入間隙所形成的。若隨便把水泡弄破,傷口感染風險大。治療腳疣的葯膏,對此不對症,若將其隨意塗在破裂的水泡上,可能造成病毒感染。

足部水泡如果較小,只在被擠壓時才有不適感,就無需特殊處理,更換合腳的鞋或是適當增加襪子的厚度,減少對局部的刺激,水泡便會自愈。若水皰較大,可以在專業醫生的幫助下,無菌引流出液體,再妥善包紮。

(6)腳上總長皰疹擴展閱讀

腳上長水泡的注意事項:

腳上長水泡很癢一是要忌腳潮。必須保持腳的清潔乾燥是預防腳氣發生的前提。腳氣人在夏天應穿透氣性好的鞋襪,不要穿膠鞋、運動鞋,更不能光腳穿不透氣的鞋子;洗完澡,擦乾身子時。一定不要忽視腳部;不要光腳走在地毯、浴室。

忌鹼性。洗腳時要忌用鹼性肥皂等刺激性的化學用品。趾縫緊密的人可用衛生紙夾在中間,以吸水通氣,保持清潔。

忌辛辣。要忌食辣椒、生蔥、生蒜等腳氣葯,容易引發出汗的食品,最好不要飲酒。要多吃高營養易消化的食物,多吃維生素高的蔬菜、水果。

Ⅶ 腳上長皰疹怎麼治

不要用鹼性東西洗手腳了,用中性的

手足癬分三種:水泡型、角化型、糜爛型~

手癬回腳癬治法一樣答。
科學經驗法——手腳癬就是真菌感染了,殺菌就好了。
細菌真菌可以潛伏好長時間的。一般冬季輕,春夏秋重!
主要注意衛生就好了。經常洗手腳,保持乾燥,透氣。
細菌真菌無處不在,你給了它們環境它們就繁殖的快!
化膿糜爛裂口等——先可以用碘伏消炎一下,好點了可以用棉簽蘸普通白醋夾在腳趾縫中,等沒有裂口了,再找9°的白醋,每晚睡前泡半小時,泡後自然晾乾,不要再用清水沖洗;連泡10~15天就好了,會爆皮,爆完就好了,細菌被殺死了,細胞也犧牲了!
開裂:泡完後用剪刀刮刮,磨磨,睡覺前塗點愈烈雙,慢慢來,有幾次裂口處皮膚就軟了薄了,就好了。

不含激素,又便宜!
注意衛生,根治!
復發就是又得的

Ⅷ 腳上老是長水泡,有什麼解決的方法

這是病毒引起的皰疹,可以服用病毒唑來治療,效果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