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帶狀皰疹口服的葯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帶狀皰疹口服的葯物

發布時間: 2022-01-15 18:14:30

❶ 治療帶狀皰疹口服葯物

帶狀皰疹就怕治療不當留下神經痛後遺症。此病只有將皰疹病毒拔出,排出體外,疼癢才能消除,才能康復。目前國內專用淋梅舒皰疹套裝效果非常不錯。

❷ 帶狀皰疹內服要用哪些葯物

抗病毒葯,免疫調節劑以及神經營養葯。

❸ 治帶狀皰疹的口服葯物,特效葯物有哪些

帶狀皰疹可以應用下列葯物治療,1.抗病毒葯物:應盡早應用.阿昔洛韋口服,每次專200mg,每天5次,5~10天為一療屬程;或400mg,每天3次,5天為一療程.伐昔洛韋1000mg,每天3次,7天為一療程.泛昔洛韋500mg,每天3次,7天為一療程.腎功能減退者需要減量.

2.止痛:卡馬西平每片0.19,初時每次服半片,逐漸增至每日3次,每次1片,止痛效果明顯.但應注意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皮疹及肝腎功能變化等,房室傳導阻滯病史及骨髓抑制病史者禁用.

3.營養神經葯物:維生素B110mg,每天3次口服;維生素B120.15mg,肌肉注射,每日1次.

4.激素應用有爭議,多認為早期使用可降低炎性反應,減少組織損傷,尤其對防止持久性腦神經麻痹和嚴重的眼部疾患有積極意義.病程在7天內的健康老年患者,每天口服30mg潑尼松,療程7天.

❹ 帶狀皰疹吃什麼葯有效。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造成的急性炎症性皮膚病,中醫稱為「回纏腰火龍」、「纏腰火答丹」。民間俗稱「蛇丹」、「蜘蛛瘡」。
帶狀皰疹是有潛伏在人體內的帶狀皰疹病毒造成的一種嚴重的皮膚病,以中老年人較為多見,發病時有局部皮膚瘙癢,並伴有神經痛。
帶狀皰疹可以用蜂膠
研究顯示,蜂膠提取物對帶狀皰疹病毒有非常強的殺滅作用,且可消炎、止痛。
用蜂膠口服、外塗治療帶狀皰疹,有療程短、見效快的優點,效果十分理想。
用法:用棉簽蘸蜂膠酊(蜂膠的乙醇溶液)塗抹患處,每日一次,連用3天就可見效,7天即可乾涸痊癒。
【食用量及食用方法】每日2次,每次2粒,溫開水沖服
值得選擇注意:1看有效成分含量,是否有不良添加劑;2看平台,資質是否齊全、是否有追溯機制,售後有保障。

❺ 帶狀皰疹口服什麼葯物

帶狀皰疹由於可能會引發多種多種感染,並使病人的疼痛感劇烈在用葯上抗病毒葯物和神經痛葯物治療都是必須的,抗病毒葯物可選用阿昔洛韋、伐昔洛

❻ 帶狀皰疹吃什麼葯效果好呢

根據你的描述,應該是得了帶狀皰疹,這種皮膚疾病屬於病毒感染與兒童時期的水痘而為移版動病毒,主要權症狀以疼痛為主。目前對帶狀皰疹主要採取局部以及全身抗病毒治療,可以採用阿昔洛韋膏以及口服阿昔洛韋片進行治療,應該有一定的效果。中醫中葯對帶狀皰疹也有一定的作用,可以配合治療,能夠促進病情康復,另外在患病和治療期間應該避免食用辛辣魚腥等刺激性食物,這樣有利於病情康復。

❼ 帶狀皰疹要吃多久的葯

建議:帶狀皰疹,俗稱蛇纏腰,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引起,主要以疼回痛 、水泡為主要答表現 。病情早期部分患者可能症狀不典型。此病如果治療不及時 ,容易遺留後遺神經痛,尤其是年齡越大、耽誤的治療時間越長、留下後遺神經痛的可能性越大。所以建議積極盡早治療。 建議 口服阿昔洛韋片 或者 泛昔洛韋片 ,同時 口服西咪替丁;肌注 維生素B1 和B12 ,同時肌注 干擾素。上述方案一般連續治療7-10天,治療期間 飲食清淡 不要喝酒

❽ 帶狀皰疹應該吃什麼葯最好

你好:
治療帶狀皰疹,首先要分好型,對症施治,以下為我收錄,治療帶狀皰疹症狀類型,大致分為三種,初得時以脾胃濕熱型居多。您在施治時切記一定要認真對症施治。
(一)肝經火盛型:皮疹鮮紅,皰壁緊張,痛如針刺,伴有口苦咽干,煩躁易怒,便干溲赤舌紅,苔薄黃或黃膩,脈弦數。
治法:清肝火,利濕熱。方葯用:(龍膽瀉肝湯),方源《醫宗金鑒》。
龍膽草、連翹(去心)、生地黃、澤瀉各一錢(三克)、車前子、木通、黃芩、黃連、當歸、梔子(生研)、生甘草、各五分(約二克)。便秘,加生大黃六克;發於顏面者,加菊花、蒲公英各三克可疏風清熱;發於上肢、軀干者,加姜黃六克可引葯上行;發於下肢、腹部者,加牛膝、蒼術、黃柏各三克可清熱,引葯下行。
(二)脾經濕熱型:皰壁鬆弛易破,水皰呈黃白色,破後滲水糜爛或見膿,重者壞死結痂,伴有口不渴或渴不欲飲,納呆便溏,婦女白帶量多,舌淡紅體胖,苔白膩或黃膩,脈滑數。
治法:健脾除濕清熱。方葯:除濕胃苓湯,(方源)《醫宗金鑒》。
除濕胃苓湯:蒼術(炒)、厚朴(姜炒)、陳皮、豬苓、澤瀉、赤茯苓(如無可用白茯苓)、白術(土炒)、滑石、防風、山梔子(生研)、木通各三克、肉桂、甘草各一克、燈草心五尺。若納呆者,加山楂、谷芽各三克健胃消食;疼痛甚者,加川楝子三克行氣止痛;化膿者,加金銀花、大青葉、板藍根各三克清熱解毒。以上為古方計量,可加倍,本人就加倍使用。
(三)氣滯血瘀型:多見於久病或年老體弱之人,皰疹消退後仍劇痛不止,舌質黯,舌邊有瘀點或瘀斑,苔薄白,脈弦細。
治法:活血化瘀,行氣止痛。方葯:逍遙散加減。(方源):《中醫診治大典》。
當歸九克、赤芍、川芎、丹參、白術、茯苓各六克、柴胡、川楝子、甘草各三克、薄荷二克(後下)葯熬好後下二分鍾起鍋。若夜寐不安者,加遠志六克、夜交藤九克養心安神;若體質壯實者,加大黃六克以行血;若年老體弱,加黨參、黃芪各十二克健脾補氣。
以上為本人精選內治良方,望患者嚴格對症選方。(一)、(二)型病患者,在服葯內治的同時,一定要配合外治。
外治的方法是:用酒精棉消毒患處後,用三棱針刺破每一個水皰,把毒水放凈。在沒有水皰的紅斑處,用七星針(也叫梅花針葯房及網上都有賣)敲打患處,刺破表皮即可,用拔火罐拔出毒血,敲打患處時力量要適度,過淺拔不出毒血,過深留疤。每一次敲打的面積,視拔火罐口頸的面積的大小,依次施治不得遺漏,如皰小而密可用敲刺放血的方法。施治完畢後,用酒精棉把血漬污漬清理干凈,塗上金黴素眼葯膏(或其他眼葯膏均可)以防感染,貼上紗布以防污染衣物。每日檢查,如有新生斑疹或疼痛處依用前法敲刺放血。如外治到位,一次施治即可。如一次不愈,可隔兩日再敲刺放血,直至沒有疼痛而至。還可用艾灸,灸痛處效果也很好,灸時灸後一定要避風。
(三)型病患者,一般表皮沒有創面,或有紅斑,或沒有紅斑只是表皮下跳痛。除了服葯內治外,一定要配合外治的方法,用七星針敲打痛處用拔火罐拔出毒血,每兩天一次,至不痛為止,一般三五次即愈,如病情長須十幾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