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香菇過敏蕁麻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香菇過敏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2-01-13 02:17:17

Ⅰ 這樣的病症是否得了蕁麻疹

1、這是急性蕁麻疹。起病急,皮膚突然發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風團,呈圓形、橢圓形或不規則形,開始孤立或散在,逐漸擴大,融合成片。皮疹可呈橘皮樣。數分鍾或數小時內水腫減輕,風團變為紅斑而漸消失。風團持續時間一般不超過24小時,但新的風團此起彼伏,不斷發生。 2、治療:(1)口服:鹽酸西替利嗪片(或鹽酸咪唑斯汀片),1片,每天1次(早上服);撲爾敏片,2片,每天1次(晚上服);(2)局部外用:丁酸氫化可的松(尤卓爾)軟膏或皮炎平軟膏或鹵米松乳膏,每天3次;(3)治療期間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和高蛋白飲食(如牛奶、魚、蝦等)。

Ⅱ 過敏性皮炎與蕁麻疹有什麼區別

這兩種皮膚病均屬於過敏性的皮膚病,蕁麻疹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回管反應性擴張答及滲透性增加而產生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病因復雜,如食物、葯物、感染、環境、系統性疾病等等,與過敏有關,主要表現為邊緣清楚的紅色或蒼白色的瘙癢性皮損即風團,發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後不留痕跡,而皮炎會表現為丘疹、脫屑、瘙癢等等。基本上抗過敏葯都能治的。

Ⅲ 食物過敏引起過敏性蕁麻疹,多久紅疹會完全消失會有後遺症嗎

蕁麻疹的過敏原包括吸入類及食物類,還包括葯物。首先吸入類的過敏,包括灰塵、塵蟎、粉蟎、花粉、樹木、以及黴菌類。其次食物過敏源,包括牛奶、雞蛋、牛肉、羊肉、海鮮、雞肉、鴨肉、鵝肉、狗肉、豬肉,頭蹄下水等等。再次水果類,比如榴槤、草莓、芒果、香蕉、蘋果、梨。然後蔬菜類,比如莧菜、香菇、蘑菇等等。另外蕁麻疹的過敏還包括日光。還有是由於葯物引起,比如消炎葯類,比如頭孢類和青黴素類。還包括拉肚子葯以及退熱的葯,比如布洛芬緩釋片,或者是止痛的加巴噴丁膠囊等等。

Ⅳ 急性過敏性蕁麻疹的病因

急性過敏性蕁麻疹常見的發病原因有:食物:如魚、蝦、蛋類、奶類最常見,其次是肉類和某些植物性食品,如草莓、可可、番茄。另外腐敗性食品分解為多肽類,鹼性多肽是組胺釋放物。蛋白食品在未徹底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可引起蕁麻疹,這在兒童較多見,也可能是兒童的消化道黏膜通透性與成人不同所致。另外加入食物中的色素、調味劑、防腐劑、食物中的天然或合成物質也能引起蕁麻疹。
蕁麻疹發生跟個人的體質存在密切關系,個體過敏體質是最主要的原因,但誘發因素也很多,常常難以確定,尤其是慢性蕁麻疹,常見的有:
1、 食物:動物性蛋白如魚、蝦、蟹、肉、蛋類最常見,其次為某些植物性食物如草莓、蘋果、桃子、葡萄及菠蘿、蕁麻等。
2、 葯物:可分為兩類,一類為可形成抗原的葯物,如青黴素、血清、疫苗、磺胺、呋喃唑酮等,另一類為組胺釋放劑,如阿司匹林、嗎啡、可待因、哌替啶、多黏菌素、維生素B、奎寧、肼苯達嗪等。
3、 各種感染因素均可引起本病。最常見的是引起上感的病毒和金黃色葡萄球菌,其次是肝炎、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和柯薩奇病毒等;寄生蟲感染,如蛔蟲、鉤蟲、血吸蟲、絲蟲、阿米巴和瘧原蟲等;細菌感染如急性扁桃體炎、齒槽膿腫、鼻竇炎、膿皰瘡、敗血症等。
4、 吸入物:花粉、灰塵、動物皮屑、煙霧、羽毛、真菌孢子、揮發性化學品(如甲醛、丙烯醛、除蟲菊、化妝品等)和其他經空氣傳播的過敏原等。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和機械性刺激。
5、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毒毛刺入(如毛蟲,甲蟲及飛蛾的毛鱗刺入皮膚)以及接觸蕁麻、羊毛等。
6、 物理因素:冷、熱、日光、摩擦、壓力等
7、精神因素:精神緊張或興奮、運動後引起乙醯膽鹼釋放。遺傳因素:某些型蕁麻疹與遺傳有關,如家族性冷性蕁麻疹、遺傳性家族性蕁麻疹綜合征等。
8、 系統性疾病:風濕熱、SLE、甲亢、惡性腫瘤等
9、 其他

Ⅳ 蕁麻疹怎麼辦

蕁麻疹,俗稱風疙瘩、風疹塊,是一種很常見的過敏性疾病。據了解,蕁麻疹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經常容易反復發作,讓人痛苦不堪。
蕁麻疹在生活中的影響非常大,如果發生在皮膚上,就常會出現水腫性紅斑,也就是常說的風團,瘙癢劇烈,十分難受。如果發生在胃腸道,胃腸道黏膜充血水腫就會導致患者出現惡心、嘔吐、腹痛等各種症狀。

這五類食物會誘發或加重蕁麻疹

1、海鮮

海鮮雖然美味,但是有些人卻容易因為吃它而出現過敏的情況,蕁麻疹其實也是一種過敏的疾病。因為海鮮中含有比較多的組織胺,如果體內天生就缺少分解組織胺的酶,吃海鮮就容易出現過敏,海鮮是常見的誘發蕁麻疹的食物之一。

2、高蛋白質類食物

很多人會因為對蛋白質過敏,這類人群最容易誘發蕁麻疹。其次,對牛奶來說,過敏的人也不少,有些人是因為對牛奶中的蛋白質過敏,有些人則是因為乳糖不耐受,所以前者就容易誘發蕁麻疹,而後者主要就是腹瀉了。

3、水果

誘發蕁麻疹的水果類有芒果、菠蘿、檸檬,這些水果有具有光感性。其次,木耳、香菇等一些菌類食物也是比較容易誘發蕁麻疹的。

4、蔬菜

誘發蕁麻疹的蔬菜有竹筍、芥菜、菠菜、雪菜、萵苣、芹菜、香菜、油菜等,這些蔬菜容易誘發蕁麻疹可能是因為光感性強的原因。
5、部分動物肉

不同患者的體質不同,所以具體的過敏源也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在吃一些牛羊肉、各種家禽野味之後,也容易導致病情加重,這時候就要避免再食用同類食物了。上述幾種就是常見的容易誘發蕁麻疹的食物了,但是不同患者具體情況不同,具體的過敏的食物是不完全相同的。

蕁麻疹的預防建議

對於蕁麻疹的患者來說,最重要的就是消除刺激因素,同時提升自己的免疫力,免疫力的提高有助於減少蕁麻疹的發生,注意下面2點:

1、提高免疫力

蕁麻疹患者需要提高自身免疫力,促進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多種功能,提升免疫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有過敏體質的人可通過麥芽硒維E片來調節體內三大免疫功能,硒對人體免疫有著極大的作用,光吃補硒片還不行,還要合理的安排作息時間,這樣不僅能杜絕蕁麻疹,提升免疫功能也能防止大部分常見疾病的發生

2、記錄過敏原

蕁麻疹治療最大的難題就是過敏原,避免再次接觸過敏原也是防止疾病發作的方法。每天可以記下自己的食物、接觸過的物質,如果周圍環境變化的話,也是要記下來,這樣子,萬一出現了蕁麻疹,就可以根據日記來找出過敏原了。

總而言之,有過蕁麻疹患者在生活中是需要比較注意的,一旦出現咽喉部梗塞感、胸悶、氣促、頭暈等情況,一定要及時就醫。

如何治療蕁麻疹是關鍵

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補充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可以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

抗過敏益生菌的補充不僅可以幫助過敏患者的調節體質,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即使在過敏好發的季節碰到過敏原時,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結合,是不會引發體內一連串過敏的生化反應。從免疫細胞的活性平衡調整起,當免疫細胞活性恢復平衡時,體內的IgE濃度會明顯減少,自然不會誘發身體的過敏反應,因此能夠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體質。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有助於減少血清中的特異性IgE抗體之生成,同時有助於促進脾臟細胞干擾素(IFN-r)分泌量。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增進TH1型免疫反應,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之TH2型免疫反應。能夠從根源上調節體質,增強免疫能力。

Ⅵ 哪些食物容易引起蕁麻疹發作

其實蕁麻疹疾病也屬於皮膚過敏性疾病,通常導致發病的原因是接觸或食用了一些容易引發過敏的東西,從而引發蕁麻疹疾病的出現。下面沈陽武警醫院皮膚科醫生為大家介紹下。 ? 1.最容易引發過敏物質是牛奶,魚,蟹,奶油製品,蝦,蛋類等。 2.其次為植物性食品,如柑橘,李子,核桃,花生醬,草莓類,竹筍,茄子,蠶豆,黃瓜,菠菜,蘑菇,香菇,大蒜,蔥頭,栗子,白果與芳香的調料等所謂「發物」。 3.蔬果中的芹菜,草莓,香蕉,香菜,辣椒等可誘發蕁麻疹。 蕁麻疹患者不易吃哪些食物? 1.病人不宜吃煎炸油膩食品,如炸,烤,熏臘肉製品,這些食物容易或聚痰火濕熱,濕熱郁於肌膚,並加重病情。 2、慢性蕁麻疹患者不宜一些乾果,如巧克力,咖啡,核桃,檸檬飲料,患者朋友少吃或不吃。 3、蕁麻疹病人每天要避免咖喱,辣椒,茴香,洋蔥,胡椒,煙酒。

Ⅶ 皮膚過敏 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的危害】慢性蕁麻疹 慢性蕁麻疹非常折磨人,剝奪患者幸福快樂的生活享受。 另外,慢性蕁麻疹時常急性暴發,嚴重時可出現喉頭水腫、胃腸型蕁麻疹等嚴重類型,若不及時治療,可危及生命! 【慢性蕁麻疹的發病機理】 蕁麻疹系多種不同原因所致的一種常見皮膚、粘膜血管反應性疾病。臨床上以皮膚、粘膜的局限性...、暫時性、瘙癢性潮紅斑和風團為特徵。其發病機理可以是免疫性的(最常見的[1]IgE介導的I型變態反應)和非免疫性的。 蕁麻疹常見的病因有: (1)食物及添加劑; (2)葯物; (3)感染; (4)動物、植物及吸入物; (5)物理因素; (6)內臟疾病; (7)精神因素; (8)遺傳因素。按病因分類有許多特殊類型。目前臨床上多以組胺型和膽鹼能型加以辨別診治。 【中醫辨證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中醫稱為「癮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突然發作、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癢而不痛、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為特徵。本病多發生於冬春季節,病史長短不一易反復發作,一般病程在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 本病病因復雜,現代醫學認為,與機體對某些物質過敏、產生變態反應有關。中醫則認為是由於「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造成。由於人體正氣相對虛弱,且患者體質各異,或內有食滯、邪熱,復感風寒、風熱之邪;或平素體弱,陰血不足,皮疹反復發作,經久不愈,氣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腸寄生蟲、肝炎、腎炎、月經不調等)致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膚腠理之間,邪正交爭而發病。臨床上多發於女性,尤以中青年為多見。 本病西醫除給以抗過敏、封閉、自血療法外,尚無確切療效。中醫在治療本病時,各家辨治不一,筆者在臨床上多應用治療皮膚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採用明代陳實功所創「消風散」為主方加減,以臟腑辨證統之,取得較好療效。 簡介如下: 1、凡本病患者證見脘腹脹滿或惡心嘔吐,或泄瀉,或便秘者,均可從脾胃辨證。其濕熱者用霍香正氣散去燥熱之品。加入茵陳、苦參、白鮮皮等;其虛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輩;中虛渲滯,陽氣不伸者宜用升陽益胃腸;寒熱錯雜者宜辛開苦降用半夏瀉心湯;大便秘結者宜表裡雙解用防風通聖丸。 2、凡本病患者證見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過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從肺系辨證。其氣虛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風散;肺熱者,可選用麻杏石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煩躁易怒或情志抑鬱者,或女性伴有月經不調、痛經者,均可從肝經辨證。遵「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治法,其血熱者宜用犀角地黃湯加荊芥、防風、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鉤藤湯加減;肝鬱者宜用逍遙散;血虛者宜用當歸飲子,血瘀者宜用通經逐瘀湯。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夢者,均可從心系辨症。其心陰虛者宜用天王補心丹,心陽虛者宜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5、凡本病患者證見腰膝酸軟者,均可從腎辨證。腎陰虛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宜用二仙湯。 慢性蕁麻疹除內服葯外,使用中葯外洗亦有一定療效。外洗方:白礬、蠶砂、芒硝、荊芥、苦參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數次。 【慢性蕁麻疹的臨床表現】 風善行而數變,由此而致的慢性蕁麻疹也是變化多端,慢性蕁麻疹常見的臨床表現有: 1,皮疹為風團、潮紅斑,大小不等,形狀各異。常突然發生,成批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但可反復發作; 2.自覺瘙癢,可伴有腹痛、惡心、嘔吐和胸悶、心悸、呼吸困難,少數有發熱、關節腫脹、低血壓、休克、喉頭水腫窒息症狀等; 3.病程長短不一,急性蕁麻疹病程在1個月以內;超過1個月為慢性; 4.皮膚劃痕試驗部分病例呈陽性反應。 【臨床的特殊類型】 (1)蛋白湅蕁麻疹是蛋白湅直接通過腸粘膜吸收所致的抗原-抗體反應; (2)寒冷性蕁麻疹又可分為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和獲得性寒冷性蕁麻疹,是由寒冷所致的物理性蕁麻疹; (3)熱性蕁麻疹又可分為獲得性和遺傳性兩種,接觸熱水後在接觸部位出現風團; (4)膽鹼能性蕁麻疹,在熱、精神緊張和運動後誘發,多見於軀乾和四肢近端,皮疹為1-2mm大小的風團,周圍有紅暈; (5)日光性蕁麻疹,女性發病較多,暴露日光後發病,皮疹局限於暴露部位; (6)壓迫性蕁麻疹,在較重和較久壓迫4-6小時後發病,受壓部位出現彌漫性、水腫性、疼痛性斑塊; (7)水源性蕁麻疹,在接觸水和汗水後於毛孔周圍引起細小劇癢風團; (8)血清病性蕁麻疹,其病因為接觸異體血清、疫苗、葯物等,引起的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臨床表現為發熱、皮疹、關節炎和淋巴結病; (9)自身免疫性黃體酮性蕁麻疹,發生於月經前期和中期,是由黃體酮所致。 【注意事項】 1、不要去抓: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2、不要熱敷:有些人會用熱敷止癢,雖然熱可以使局部暫時獲得舒緩,但其實反而是另一種刺激,因為熱會使血管緊張,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原。 eg:有些人在冬天浸泡在熱的溫泉或是澡盆中,或是保暖過度包在厚重的棉被裡都很有可能引發蕁麻疹。 3、避免吃含有人工添加物的食品,多吃新鮮蔬果。油煎、油炸或是辛辣類的食物較易引起蕁麻疹復發。 4、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6。 5、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西紅柿、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綠豆、薏仁等。 6、多休息,勿疲累,適度地運動。 1. 慢性蕁麻疹是一種常找不到病因的疾病。 患者常不定時地在身上、臉上或四肢發出一塊塊紅腫且很癢的皮疹塊,常常越抓越癢,越抓越腫。發作次數從每天數次到數天一次不等。 2. 慢性蕁麻疹是可以斷根的疾病。 事實上,這種皮膚病是需要長時間吃葯,來改變體質,才有辦法斷根;通常發病時間越久,吃葯的時間就越長。如果能與醫生配合,有耐心的持續吃葯並規則的遞減葯量,通常在幾個月內(頑固的可能要1至2年)即可痊癒。 3. 是否與飲食有關? 確實有些蕁麻疹是因吃了某些食物或喝酒所造成,但是慢性蕁麻疹卻和食物沒有絕對關系,只是有些人在吃了某些食物(如:海鮮、香菇、竹筍、酒、芒果、草莓...)之後,確實會使皮疹變得更加嚴重,因此在葯物控制蕁麻疹期間,若發現那些食物會加重蕁麻疹發作,應盡量避免這些食物。 4. 是否「做過敏原試驗」能找得到原因?或對疾病控制有幫助? 目前過敏原試驗主要是用於異位性體質(異位性皮膚炎)的病患,在醫學上多年來的研究,確實在異位性皮膚炎患者身上可檢驗出比正常人更高比例的過敏原;但是在慢性蕁麻疹的患者,卻只有相當少數的患者在抽血檢驗時可找到少數過敏的食物;更可笑的是,即使病患避免了這些食物,蕁麻疹還是照發不誤,因此蕁麻疹病患做過敏原測驗,不但是醫療資源的浪費,更因多次抽血使病患白挨了好幾針。耐心地配合醫生,接受正規口服抗組織胺減敏療法,才是安全有效又不浪費時間及金錢的方法。 5. 長時間吃葯,是否造成身體負擔,甚至影響肝、腎功能? 目前皮膚科醫生治療慢性蕁麻疹的第一線用葯是 "抗組織胺",其安全性相當高,不造成身體負擔,也不影響肝、腎功能;只有一些患者,在服葯初期會出現 "嗜睡、口乾舌燥" 等副作用,但多在3~7天即能適應,您可以安心使用。極少數難以控制的患病,須配合第二線用葯,此時醫生會與您討論用葯之利弊。

Ⅷ 吃了香菇引起蕁麻疹喝醋能治

蕁麻疹不僅是成人的多發病,也是兒童的多發病、常見病,發病年齡從新生的嬰兒到10多歲的孩子均可見。兒童蕁麻疹的特點是:過敏反應所致皮膚病態反應性皮膚病,以風團、紅斑多見。2-7歲的小兒缺乏自治能力,到室外、野外。樹叢及傍晚的路燈下,往往易被蟲咬,或與花粉、粉塵、蟎及寵物如貓和狗的皮毛等接觸,以丘疹性的蕁麻疹多見。
【病因】
其常見病因是食物,以蛋白食物為主,因為蛋白質在消化之前以腖或多肽形式被吸收引起。嬰幼兒開始增加輔食,這時雞蛋、肉鬆、魚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成為過敏的原因。學齡前期兒童,往往喜歡吃零食,零食種類及正餐食品較多,因此食物過敏的機會增多,諸如果仁、魚類、蟹、蝦、花生、蛋、草莓、蘋果、李子、柑橘、各種飲料、巧克力等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因。
其次是葯物,以疫苗引起的多見。還有就是感染:兒童期及幼兒期的小兒抵抗力偏低,容易患各種感染,因此化膿性扁桃腺炎、咽炎、腸炎、上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一年四季均可成為蕁麻疹的誘發因素。
【主要表現】
主要以瘙癢、風團、紅斑、丘皰疹為主。
【診斷及實驗室檢查】
診斷根據皮疹表現風團或者紅斑,發生及消退迅速,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及特點就可以診斷。一般常做檢查:詢問病史,檢測抗核抗體與IgE抗體的測定,IgE抗體陽性是對診斷蕁麻疹很有幫助。
【如何鑒別】
丘疹性蕁麻疹的皮疹常密集成群分布,風團的中央有丘皰疹,水皰,略成紡錘形,多見於四肢遠端,可持續數日才能消退。
兒童癢疹:初起與丘疹性蕁麻疹相似,但是病程長,皮疹較多,同時伴有腹股溝淋巴結腫大,比較容易鑒別。
兒童濕疹:可以發生在任何年齡階段的孩子,皮疹表現多樣,分布對稱,伴有滲出,短期內消失或再次復發。
【注意事項】
飲食上禁忌不要使用油炸的,腥發類食物(魚、蝦、甲魚、羊肉等),忌食含有刺激性的食物,忌食油炸食物,有明顯過敏源者避免食用致敏食物。應以清淡飲食為主。
【小兒蕁麻疹護理措施】
過敏,是免疫不平衡所造成的,腸道內有益菌群占優勢,免疫力自然佳,就可避免過敏發生。小兒過敏源頭在腸道,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改善小兒過敏體質好菌株。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就是腸道,也就是說擁有健康全及穩定的腸道免疫功能,就能夠幫助協調全身的免疫平衡,雖然服用抗過敏葯甚至是糖皮質類固醇類等葯物,可以抑制體內釋放發炎物質,因而可快速緩解過敏症狀,但是並無法調節免疫細胞的活性,所以只能在症狀發生時予以緩解而無法預防過敏症狀的發生,也無法從免疫細胞著手改善過敏體質。
【治療過敏新發現】
抗過敏功能益生菌可明顯促進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和損傷修復,改變過敏體質,使得過敏發作次數和程度逐漸減少減弱,直至消失。但不是所有所有的益生菌都有這個功能,這與選擇什麼樣的益生菌菌株密切相關,其中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的自然療法,主要就是尋求葯物以外的另類抗過敏療法,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干擾素分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平衡,康敏元抗過敏益生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8周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慢慢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生化反應。因此康敏元益生菌能夠調整過敏體質,而葯物只能就症狀做緩解,無法調整過敏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