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重慶濕疹朝天門仁術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重慶濕疹朝天門仁術

發布時間: 2022-01-12 22:25:11

⑴ 重慶朝天門皮膚科是三甲醫院嗎

好像是專門看皮膚科的樣,之前有個姐姐去看過

⑵ 重慶有叫道門坎的地方沒

應該是道門口,就在朝天門往小什字的十字路口中,往打銅街走,是一人民醫院,重點學科就是皮膚科!可經坐的公交車有120、382、372、871、862等

⑶ 重慶南岸治痘痘好一點的中醫院

重慶朝天門醫院 (023)636灬628灬77

.

.

.

.

.

水化合物等含量都比大米、麵粉高,且紅薯中蛋白質組成比較合理,必需氨基酸含量高,特別是糧谷類食品中比較缺乏的賴氨酸在紅薯中含量較高。此外紅薯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胡蘿卜素、維生素A、B、C、E),其澱粉也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維生素A素有「護眼小衛士」之稱,維生素A是由胡蘿卜素轉變而成的。紅薯中富含豐富的胡蘿卜素,能提供豐富的維生素A,維生素A含量可高達40mg/100g鮮白地瓜,胡蘿卜素被人體吸收後,可以轉化為維生素A。維生素A能維持正常的視覺功能白地瓜所含纖維相當於米面的10倍,其質地細膩,不傷腸胃,能加快消化道蠕動,有助於排便,清理消化道,縮短食物中有毒物質在腸道內的滯留時間,減少因便秘而引起的人體自身中毒,降低腸道致癌物質濃度,預防痔瘡和大腸癌。同時纖維素能吸收一部分葡萄糖,使血液中含糖量減少,有助於預防糖尿病

白地瓜含有豐富的粘液蛋白,這是一種多糖與蛋白質混合物,對人體有特殊的保護作用,能保持消化道、呼吸道、關節腔、膜腔的潤滑和血管的彈性,由於這種物質可防止物質在動脈管壁上沉積而引起的動脈硬化,可以防止肝及腎臟等器官結締組織的萎縮,可以減緩人體器官的老化,提高肌體免疫力。白地瓜還含有糖蛋白,具有很好的抗突變、降血脂和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4. 鉀

白地瓜含鉀量高,它可以減輕因過分攝取鹽分而帶來的弊端。鉀還是保護心臟的重要因素。由於鉀是鹼性元素,白地瓜pH值為10.31,是生理鹼性食品,有中和體液的作用。適當食用白地瓜,有利於保持血液的酸鹼平衡,對人們的健康、發育和智力開發都有益處。

5. 抗癌物質

白地瓜中有一種叫「去氧表雄酮」的生理活性物質,可以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對腦細胞和內分泌腺素的活力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故能延緩智力衰退和增加人體的抵抗力。含有較多的胡蘿卜素、賴氨酸、植物纖維、去氫表雄酮,能預防腸癌和乳腺癌。

食療價值

塊根常除供食用外,還可以製糖和釀酒、制酒精,也可製取澱粉、提取果膠等,製取的澱粉可以製作粉條和粉皮,可以製作美味的菜餚。紅薯含有豐富的澱粉、維生素、纖維素等人體必需的營養成分,還含有豐富的鎂、磷、鈣等礦物元素和亞油酸等。這些物質能保持血管彈性,對防治老年習慣性便秘十分有效。遺憾的是,人們大都以為吃紅薯會使人發胖而不敢食用。其實恰恰相反,紅薯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它的熱量只有大米的1/3,而且因其富含纖維素和果膠而具有阻止糖分轉化為脂肪的特殊功能。

紅薯不僅是健康食品,還是祛病的良葯。《本草綱目》記載,紅薯有「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的功效。「紅薯蒸、切、曬、收,充作糧食,稱做薯糧,使人長壽少疾。」《本草綱目拾遺》說,紅薯能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金薯傳習錄》說它有6種葯用價值:治痢疾和瀉泄;治酒積和熱瀉;治濕熱和黃疸;治遺精和白濁;治血虛和月經失調;治小兒疳積。《陸川本草》說,紅薯能生津止渴,治熱病口渴。

紅薯含有大量不易被吸消化酵素破壞的纖維素和果膠,能刺激消化液分泌及腸胃蠕動,從而起到通便作用。另外,它含量豐富的β-胡蘿卜素是一種有效的抗氧化劑,有助於清除體內的自由基。實際上紅薯還是一種理想的減肥食品。

取紅薯粉1000克,麵粉300克,白糖300克,蘇打8克及適量溫開水調拌均勻,發酵完全後放入蒸籠內用大火蒸熟。離火晾至溫熱程度時,在其表面適當塗抹香油,撒上青紅絲、芝麻,切塊食用。若配料時適量增加些食用色素、紅棗等,則成為花色發糕,或紅棗發糕,其色好看,松軟可口。

4、紅薯蔥餅

將紅薯洗凈蒸熟,去皮後搗成糊狀,加等量的麵粉和適量的溫水、蔥、花椒面、食鹽等拌勻,成手掌大小圓餅,放進平底鍋,用油烙熟即成。該餅色澤金黃,蔥香撲鼻,口感甜美。

5、紅薯燒餅

用發酵好的紅薯面團,撒上少許油,做成餅狀,面上刷上飴糖水,沾上芝麻後置烘爐或炒鍋內烤熟即可。

6、紅薯丁湯

紅薯適量洗凈,去粗皮切成小丁塊,鍋熱淋入植物油稍炒,傾入丁塊爆炒後,加水煮熟紅薯。起鍋前加入鹽、味精、少量豬油,撒上蔥花、淋上麻油即可。

7、地瓜濃湯

材料:地瓜100g、白花椰菜50g、開水1.5碗、太白粉1小匙

做法:

地瓜洗凈去皮切成塊狀,置入電鍋中蒸熟。取出放入果汁機中打成泥。花椰菜洗凈切成小朵狀備用。

將水煮滾後加入花椰菜煮2分鍾,再加入地瓜泥續煮30秒後關火。將太白粉加20c.c。水調勻加入湯中,將湯調成糊狀即可。

8、油炸薯條

將紅薯洗凈,去皮放入清水浸泡1-2分鍾,接著切成小薯條,再入沸水內燙1分鍾,瀝干後在油鍋內炸1分鍾左右,待薯條浸足炸透,撈起瀝干,冷卻至室溫後迅即送冰箱冷凍,經冷凍處理便得到速凍油炸薯條,脆嫩爽口,清香黼閏。

9、紅薯雞蛋飯

大米、紅薯250克、雞蛋4隻,素鹽、素油各適量。先將大米一起放入鍋內,加入適量的水燒沸後改用文火燜熟,再將雞蛋打入鍋內加入少許精鹽,倒入熱油鍋內翻炒成塊,後將燜好的紅薯米飯拌均勻,即可食用

10、烤紅薯

把紅薯,放在爐火周圍,烤成略帶焦黃之色,烤熟掰開,撲鼻而來的烤紅薯味道,吃在嘴裡又香又甜。

拿三個磚頭准備些起火的東西然後就是快火最後慢火滅火烤紅薯就好了。

材料:紅薯

做法:把紅薯洗干凈,入烤箱220度35分鍾(要看紅薯大小)即可。

11、紅薯銀耳羹

紅薯的營養很豐富,含有糖、蛋白質、脂肪、粗纖維、胡蘿卜素、維生素B1、B2、C和鈣、磷、鐵等。由於紅薯含胡蘿卜素較豐富,還可用以治療夜盲症,紅薯含食物纖維較多,所以有通便、降低血脂的作用。是低熱量、低脂肪食品中的佼佼者。 紅薯銀耳羹,抑制脂肪,養顏排毒,滋養身體,是最健康的養顏排毒食品。

專家指出,紅薯在午餐時段吃是最好的。這是因為我們吃完紅薯後,其中所含的鈣物質需要在人體內經過4到5小時進行吸收,而下午的日光照射正好可以促進鈣的吸收。但最好是在午餐前食用紅薯,這樣鈣物質可以在午餐前被全部吸收,而且不會影響晚餐時其他食物中鈣的吸收。

我們在加工紅薯時,一定要蒸熟煮透,這樣可以破壞澱粉的細胞膜,因為這是難以消化的物質。還有如紅薯中的氣化酶不經高溫破壞,我們服食後會產生不適感。

紅薯發芽後禁忌生食,此時的紅薯稱為鳳凰薯,有劇毒,曾經在鄉下就有農民把挖去芽後的生紅薯喂豬及喂牛,出現了豬牛中毒死亡的案例。

1、不宜食用有黑斑的紅薯,有黑斑的紅薯黑斑里的病毒不易被高溫破壞與殺滅,容易引起中毒,出現發熱、惡心、嘔吐、腹瀉等一系列中毒症狀,甚至會導致死亡。

2、不宜和柿子同時食用紅薯的主要成分是澱粉,進食以後會產生大量果酸,如果與柿子同時食用,果酸可與柿子的單寧、果膠起凝聚作用,形成胃結石。如果食量多的情況下,應該至少相隔五個小時以上。如果感覺胃部不適,一定要去醫院做胃鏡,看看是否有胃出血或胃潰瘍。

一定要熟透再吃

紅薯一定要蒸熟煮透再吃,因為紅薯中的澱粉顆粒不經高溫破壞,難以消化。紅薯含有一種氧化酶,這種酶容易在人的胃腸道里產生大量二氧化碳氣體,如紅薯吃得過多,會使人腹脹、呃逆、放屁。

吃紅薯「燒心」配點小鹹菜

紅薯含糖量較高,吃多了可刺激胃酸大量分泌,使人感到「燒心」。因此吃紅薯時最好搭配一點鹹菜,可有效抑制胃酸。

消化不良慎吃紅薯

紅薯的糖分多,身體一時吸收不完,剩餘部分停留在腸道里容易發酵,使腹部不適。中醫認為,濕阻脾胃、氣滯食積者應慎食紅薯。

紅薯和柿子不宜同食

紅薯和柿子不宜在短時間內同時食用,至少應相隔五個小時以上。如果同時食用,紅薯中的糖分在胃內發酵,會使胃酸分泌增多,和柿子中的鞣質、果膠反應發生沉澱凝聚,產生硬塊,量多嚴重時可使腸胃出血或造成胃潰瘍。

醫用價值

葯性功效:

紅薯塊根具有活性成分,有抗癌、保護心臟、預防肺氣腫、糖尿病、減肥、美容等功效,有「長壽食品」美譽。

紅薯含有獨特的生物類黃酮成分,能促使排便通暢,可有效抑制乳腺癌和結腸癌的發生;能提高消化器官的功能,滋補肝腎,也可以有效治療肝炎和黃疸。[11]

紅薯蛋白質質量高,可彌補大米、白面中的營養缺失,經常食用可提高人體對主食中營養的利用率,使人身體健康、延年益壽。

紅薯富含膳食纖維,具有阻止糖分轉化脂肪的特殊功能;可以促進胃腸蠕動和防止便秘,用來治療痔瘡和肛裂等,對預防直腸癌和結腸癌也有一定作用。

紅薯對人體器官黏膜有特殊的保護作用,可抑制膽固醇的沉積、保持血管彈性,防止肝腎中的結締組織萎縮,防止膠原病的發生。

外用:

薯敷治瘡患,葉汁塗治濕疹,藤敷治蛇、狗咬傷;嫩薯苗葉、蕹菜嫩葉、紅糖敷臍部,治腎炎水腫及肝硬化腹水等均有一定療效。巴西紅薯Simon 1號是臨床應用中葯效最高的品種,有治療癌症、一七型糖尿病等疑難病例

科學家發現紅薯中含有一種化學物質叫氫表雄酮,可以用於預防結腸癌和乳腺癌。飲食中最具有抗癌作用的營養物質是β-胡蘿卜素(維生素A前體)、維生素C和葉酸,而在紅薯中三者含量都比較豐富。

一個小紅薯(約2兩重)可提供2倍量的人體每天所需維生素A、三分之一量的每天所需維生素C和約50微克的葉酸;其中膳食纖維的含量高於一碗燕麥粥。常吃紅薯有助於維持人體的正常葉酸水平,體內葉酸含量過低會增加得癌症的風險。紅薯中高含量的膳食纖維有促進胃腸蠕動、預防便秘和結腸直腸癌的作用。

有益於心臟

紅薯富含鉀、β-胡蘿卜素、葉酸、維生素C和維生素B6,這5種成分均有助於預防心血管疾病。鉀有助於人體細胞液體和電解質平衡,維持正常血壓和心臟功能。

β-胡蘿卜素和維生素C有抗脂質氧化、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的作用。補充葉酸和維生素B6有助於降低血液中高半胱氨酸水平,後者可損傷動脈血管,是心血管疾病的獨立危險因素。

預防肺氣腫

為什麼一些長期吸煙者活到90歲以上但沒有發生肺氣腫,可能與他們日常飲食中維生素A含量豐富有關。研究人員建議那些吸煙者或被動吸煙者最好每天吃一些富含維生素A的食物如紅薯,以預防肺氣腫。[11]

抗糖尿病作用

日本的研究人員發現糖尿病肥胖大鼠在進食白皮紅薯4周、6周後血液中胰島素水平分別降低了26%、60%;並發現紅薯可有效抑製糖尿病肥胖大鼠口服葡萄糖後血糖水平的升高;進食紅薯也可以降低糖尿病大鼠甘油三酯和游離脂肪酸的水平。

研究提示白皮紅薯有一定的抗糖尿病作用。奧地利維也納大學的一項臨床研究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在服用白皮紅薯提取物後,其胰島素敏感性得到改善,有助於控制血糖。

紅薯湯能減肥瘦身:

粗糧富含食物纖維,進入腸道後,能清理腸管內的廢物,將毒素與廢物集合起來,讓其順利排出體外。紅薯同樣富含食物纖維,而維生素的含量特別多,能在腸內製造出新細胞,促進新陳代謝。

減肥紅薯湯做法

紅薯1個,去皮切絲,洋蔥1/4個,切小塊,海帶適量,切絲,口蘑切絲。鍋中燒開水,將紅薯絲、洋蔥絲、口蘑絲、海帶絲倒入湯中煮沸,然後小火煮10分鍾,加入鹽、雞精、香油調味即可食用。這道湯能讓血行暢通,將能量輸送到血液中;而海帶不但能帶出湯的鮮味,還能給身體補充礦物質。

能防流感

美國媒體刊文指出,紅薯有助於抵禦流感,防治感冒。紅薯是β胡蘿卜素的最佳食物來源,有助於人體製造足夠的白血球,抗擊感冒病毒侵入導致的感染。紅薯吃法多樣,可以蒸、烤、或者打成紅薯泥。

植物文化

編輯

文獻記載

《金薯傳習錄》記述:明朝萬曆二十一年5月下旬,福建長樂縣華僑陳振龍冒著生命危險將紅薯帶到福州,從此傳到大江南北。

中醫視紅薯為良葯,入葯始見於清代趙學敏的《本草綱目拾遺》,其性平味甘無毒,入脾、腎二經。能涼血活血,益氣生津解渴止血,寬腸胃通便秘,產婦最宜。

《本草綱目拾遺》載番薯「補中,和血,暖胃,肥五臟。白皮白肉者,益肺生津。煮時加生薑一片調中與姜棗同功;同紅花煮食,可理脾血,使不外泄」。

《隨息居飲食譜》稱「食補脾胃,益氣力,御風寒,益顏色。凡渡海注船者,不論生熟,食少許即安。」紅薯與醋煮食,消全身浮腫。若煮熟食,飲少許黃酒,再飲紅糖薑茶,治產婦腹痛。

《金薯傳習錄》:紅薯治痢疾下血症、酒積熱瀉、濕熱黃疸、白濁淋毒、月經失調、血虛遺精、小兒疳積。紅薯葉、藤亦可入葯。薯葉、冬瓜水煎日服兩劑,薯葉、鮮黃瓜水煎日服一劑,可治糖尿病。薯葉、雞內金水煎治小兒消化不良。藤與豬蹄煮食,治缺乳。還有治血崩、腹痛腹瀉、夜盲症等作用。[12]

相關俗語

紅薯、紫薯是紅番薯和紫番薯的簡稱,紅、紫只是果皮顏色不同以示區別而已。番薯是家喻戶曉的作物,它的名稱卻易被混淆。地瓜,甘薯和紅薯等眼花繚亂。事實上,番薯才是正確的稱呼,其它都只是番薯的別稱而已。

番薯因果實長在地下,不少人稱之為地瓜,但它不是瓜,為什麼這么說呢?一方面,從植物分類學來說,番薯是旋花科番薯族;而我們熟知的冬瓜、西瓜、南瓜、黃瓜都是葫蘆目葫蘆科,二者分屬不同的植物科目;從口感形態上來說,瓜類有瓜仁和瓜瓢,口感清脆爽口,生吃熟食皆可;番薯沒有瓜仁,而且澱粉含量高,若生吃沒經過高溫,不易消化,容易產生腹脹、嗝氣等不適。另一方面,中國各地方言多稱「番薯」,沒有「地瓜」一詞,日本和韓國等多個國家也都統稱番薯。那甘薯是番薯嗎?甘薯只是番薯的別稱,番薯身為植物分類學中的「番薯族番薯屬」的「族長」,還是希望被以學名「番薯」稱之的。

在福建和江西等地,番薯因為憨厚大個的體態,老一輩還稱其為懵番薯,伴隨動漫文化的熱潮和賣萌搞怪元素的流行,大都改稱萌番薯。番薯因與台灣島形狀相似,台灣人都有稱自己為番土豆的習慣,並以自稱「番土豆」為榮呢!

番薯高產,紅軍當年打游擊時物資匱乏,飢一頓飽一頓。後來從山區農民那得知種番薯可有效應對飢餓,便和山區農民朋友一起房前屋後種些番薯,軍民們還有口號「土藏萌番薯,吃飽不辛苦」。[1]

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這句俗語來自戲劇「七品芝麻官」。清苑縣知縣唐成不畏權勢,與明朝大貪官嚴蒿之權貴做斗爭的故事,體現了七品知縣大智大勇,不畏權勢的勇氣和作為,體現了為官之道與其個人的人格魅力,在民間廣為傳唱。)

⑷ 重慶火鍋的來歷和配方比例

最早的火鍋是用鼎煮的。

大約一萬年前,我們的老祖宗發明了最早的容器——陶制的鼎,那可說是非常大的鍋子,無論是三足或四足的鼎,在當時,只要是能吃的食物如肉類為主,通通都丟入鼎內,然後在底部生火,讓食物煮熟,成為一大鍋的食物,當時叫做「羹」,這就是最早的火鍋了。到西周時代,不但發明了銅與鐵,且各種陶器品也改良製作成較為小型的器皿,適合一般人使用。銅與鐵的產生,不僅形成了器皿的革命,同時也與近代的鍋子非常相近,銅制的鍋子與陶制的沙鍋,到現在還是最實用、最普遍的火鍋器皿,而大的鼎最後則延伸為權力的象徵了。
配料:
牛油2斤 色拉油1.5斤 郫縣豆瓣1斤 白酒50克 醪糟20克 滋粑海椒1斤 生薑1兩 大蒜1兩 花椒1.5兩 豆豉15克 宜賓碎米牙菜15克 冰糖1兩 上等辣椒面2兩 大蔥2兩3寸段
香料:
白扣5克 草果5克 三奈3克 丁香5克 砂仁5克 香果5克 孜然5克 桂皮5克 甘草5克 枝子5克 排草5克 老扣5克 甘松5克 陳皮5克 篳撥5克 香茅草8克 八角5克 香葉5克 千里香5克 小茴香8克 香草5克

做法: 用熱水將香料泡約半小時。
花椒用熱水泡漲。

將泡好的香料和花椒撈出瀝干水分;老薑切片,蒜拍破,蔥白切段。
准備兩只炒鍋,將豆瓣醬、大蔥、生薑、醪糟、一半白酒、大蒜、碎米牙菜、豆豉、冰糖同放一隻鍋里。

充分拌勻。

將另一隻鍋燒熱,下牛油熬化。
再加入色拉油燒到7-8成熱。

把油舀到和勻的調料上面,邊淋油邊攪拌,以免豆瓣焦化。
直到油淋完為止。然後將裝調料的鍋置火上,用中火熬制約10分鍾。
調料炒到快乾水氣時下滋粑辣椒。
用大火炒至油沸騰時,改用小火熬制15分鍾。
加入剩下的白酒繼續炒制。
直到各原料水分快乾時加泡漲的香料繼續炒制(大家在做的時候記得把香料剪碎或攪碎,我因為懶沒攪碎,導致底料很難看)。

炒到各原料9分干。

下泡漲的花椒,炒制5-10分鍾。
再下辣椒粉炒勻即成。

剛制好的樣子(油還沒凝固)
以後想吃火鍋或火鍋粉時,挖出一些熬湯底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