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曾經感染過EB病毒後來一感冒發熱後也會出現皰疹是什麼原因是EB病毒又復活了嗎
一般這個跟孩子抵抗力查有關系的,這個情況建議給孩子吃點增強抵抗力的葯物。
B. EB病毒如何治
EB病毒感染所致的疾病臨床表現差異很大。治療方法亦因病情不同有所差異。有用更昔洛韋、丙種球蛋白治療小兒EB病毒感染導致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如果僅有發熱,針對發熱治療即可,因為EB病毒一旦感染,很難從體內清除,只有提高機體免疫狀態,使病毒處於抑制狀態,不對機體造成持續損傷即可。
C. 皰疹病毒的8種皰疹病毒
皰疹病來毒主要侵犯外胚層自來源的組織,包括皮膚、粘膜和神經組織 。感染部位和引起的疾病多種多樣,並有潛伏感染的趨向,嚴重威脅人類健康。
1、單純皰疹病毒1型(人類皰疹病毒1型)。
2、單純皰疹病毒2型(人類皰疹病毒2型)。
3、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人類皰疹病毒3型)。
4、EB病毒(人類皰疹病毒4型)。
5、巨細胞病毒(人類皰疹病毒5型)。
6、人類皰疹病毒6型。
7、人類皰疹病毒7型。
8、人類皰疹病毒8型。
感染後的常見表象為:神經節腺體、腎淋巴組織、淋巴組織熱性皰疹;唇、眼、腦感染;生殖器皰疹水痘;帶狀皰疹單核細胞增多症,眼、腎、腦和先天感染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嬰兒急疹和其他一些如未知腹痛等病症。
D. eb病毒的症狀是什麼
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epstein和barr於1964年首次成功地將burkitt非洲兒童淋巴瘤細胞通過體外懸浮培養而建株,並在建株細胞塗片中用電鏡觀察到皰疹病毒顆粒,故名。EB病毒的形態與其他皰疹病毒相似,圓形、直徑180nm,基本結構含核樣物、衣殼和囊膜三部分。核樣物為直徑45nm的緻密物,主要含雙股線性dna,其長度隨不同毒株而異平均為17.5×104 bp分子量108。衣殼為20面體立體對稱,由162個殼微粒組成。囊膜由感染細胞的核膜組成,其上有病毒編碼的膜糖蛋白,有識別淋巴細胞上的EB病毒受體,及與細胞融合等功能。此外在囊膜與衣殼之間還有一層蛋白被膜。
EB病毒僅能在b淋巴細胞中增殖,可使其轉化,能長期傳代。被病毒感染的細胞具有EBv的基因組,並可產生各種抗原,已確定的有:EBv核抗原(EBna),早期抗原(ea),膜抗原(ma),衣殼抗原(vca),淋巴細胞識別膜抗原(lydma)。除lydma外,鼻咽癌患者EBna、ma、vca、ea均產生相應的lgg和lga抗體,研究這些抗原及其抗體,對闡明EBv與鼻咽癌關系及早期診斷均有重要意義。EB病毒長期潛伏在淋巴細胞內,以環狀dna形式游離在胞漿中,並整合天染色體內。EB病毒在人群中廣泛感染,根據血清學調查,我國3~5歲兒童EB病毒vca-lgg抗體陽性率達90%以上,幼兒感染後多數無明顯症狀,或引起輕症咽炎和上呼吸道感染。青年期發生原發感染,約有50%出現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也可經輸血傳染。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內增殖,然後感染b淋巴細胞,這些細胞大量進入血液循環而造成全身性感染。並可長期潛伏在人體淋巴組織中,當機體免疫功能低下時,潛伏的EB病毒活化形成得復發感染。人體感染EBv後能誘生抗EBna抗體,抗ea抗體,抗vca抗體及抗ma抗體。已證明抗ma抗原的抗體能中和EBv。上述體液免疫系統能阻止外源性病毒感染,卻不能消滅病毒的潛伏感染。一般認為細胞免疫(如t淋巴細胞的細胞毒反應)對病毒活化的「監視」和清除轉化的b淋細胞起關鍵作用。由EBv感染引起或與EBv感染有關疾病主要有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非洲兒童淋巴瘤(即burkitt淋巴瘤)、鼻咽癌。
E. EB病毒有什麼表現症狀
1、發熱:發熱超過1周,熱峰>38.5'C。
2、肝脾腫大:肝脾大伴全血細胞減少,累計>=2個細胞系。
3、血細胞減少(外周血二或血三系細胞減少),其中血紅蛋白<90g/L,血小板<100 x 109/L,中性粒細胞<1.Ox109/L。
4、高甘油三酯血症和/或低纖維蛋白原血症。
5、骨髓、脾或淋巴結可見噬血細胞但無惡性表現。
6、NK細胞活性降低或缺乏。
7、高鐵蛋白血症可溶性白細胞介素受體(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水平升高。
(5)eb病毒皰疹擴展閱讀:
對EB病毒,重要的是預防。
首先,家長和孩子要養成良好的個人衛生習慣,不要口對口喂養,或先嘗後喂。
其次,保持居家環境的清潔衛生,盡量不帶孩子去人多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場所。
EB病毒致病機制:
EB病毒在口咽部上皮細胞內增殖,然後感染B淋巴細胞,這些細胞大量進入血液循環而造成全身性感染,並可長期潛伏在人體淋巴組織中。
EBV感染可表現為增殖性感染和潛伏性感染。不同感染狀態表達不同的抗原,增殖性感染期表達的抗原有EBV早期抗原、EBV衣殼蛋白和EBV膜抗原,潛伏感染期表達的抗原有EBV核抗原和潛伏膜蛋白。
F. eb病毒感染是什麼病
EB病毒
EB病毒(EBV)又稱人類皰疹病毒4型,是一種噬淋巴細胞的DNA病毒,人類是其唯一宿主。超過90%的個體在20歲之前感染過EB病毒,多數人表現為無症狀的感染或自限性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IM),也是常見的類似感冒的腺熱。但少數人可引起慢性活動性EBV感染(CAEBV)和EBV相關噬血淋巴組織細胞增生症(EBV-HLH)等非腫瘤性重症EBV相關疾病。但是EBV也可能在免疫系統的某些細胞中潛伏,少數帶原者在長期帶原之後演變發展成癌,如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鼻咽癌、胃癌、移植後淋巴組織增生性疾病等。也有研究表示,EBV可能是只是誘發因子,而非主要原因。
目前用於檢測EBV檢測的方法很多,但在腫瘤診斷中,使用血清學檢測EBV,只能作為提示有EBV存在的依據。免疫組化和原位雜交檢測是病理診斷EBV的「金標准」,不僅有助於腫瘤的診斷和鑒別,更有助於了解預後和指導治療。
【免疫組化法】
EBV潛伏膜蛋白1(LMP-1)被公認為病毒基因組編碼的具有促細胞癌變和轉移作用的瘤蛋白,是EBV中唯一能夠在體外轉化細胞的EBV編碼的基因產物。LMP-1可通過免疫組化法進行檢測。該方法可使胞質和胞膜著色, 因此能客觀表現出被感染細胞中EBV的蛋白表達情況,免疫組織化學法僅能檢測病毒蛋白質表達階段,對於細胞內EBV低拷貝的檢測靈敏性稍差。
【原位雜交法】
原位雜交技術檢測EBER被認為是檢測腫瘤細胞中EBV的金標准, 其敏感性和特異性都高, EBER染色為胞核著色, 結果清晰, 容易辨認, 反映的是DNA轉錄情況,EBER原位雜交具有高度靈敏性和特異性,組織定位明確,是檢測EBV感染的金標准。
G. eb病毒是什麼
EB病毒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病原體
EB病毒(Epstein-Barr
virus,EBV)是皰疹病毒科嗜淋巴細胞病毒屬的成員,基因組為DNA。EB病毒具有在體內外專一性地感染人類及某些靈長類B細胞的生物學特性。
人是EB病毒感染的宿主,主要通過唾液傳播。無症狀感染多發生在幼兒,3~5歲幼兒90%以上曾感染EB病毒,90%以上的成人都有病毒抗體。
EB病毒是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的病原體,此外EB病毒與鼻咽癌、兒童淋巴瘤的發生有密切相關性,被列為可能致癌的人類腫瘤病毒之一。目前所測EB病毒抗體,主要有針對病毒的衣殼抗原(CA)、早期抗原(EA)和核抗原(EBNA)。
(7)eb病毒皰疹擴展閱讀:
「感染EB病毒,臨床表現為發熱、上呼吸道感染和頸部淋巴結腫大。」是一種自限性疾病,絕大部分並無明顯症狀,抵抗力差、免疫功能障礙的群體多發。
EB病毒的傳播方式與感冒病毒的傳染方式類同,主要通過唾液傳播,一年四季均多見,不存在明確的高發季節,且在正常人群中的感染非常普遍。
90%以上的成人血清EB病毒抗體呈陽性,也就是說,90%以上的成人都感染或攜帶過,只是沒有明顯症狀,或是當做普通感冒痊癒。」兒童易發高發的原因,主要還是免疫功能低下,抵抗力弱。
EB病毒感染如何預防,EB病毒目前還沒有對應的疫苗,正常人群也不需要刻意防護,老人、幼兒等易感人群需要做好呼吸道隔離、避免到人多的環境。「對症治療後一般兩周左右可以痊癒,預後易疲勞,避免劇烈運動。
H. EB病毒和單純皰疹病毒一樣嗎
不一樣使用EB病毒的葯物治療單純皰疹病毒沒有效果
求採納O(∩_∩)O謝謝
I. EB病毒怎麼回事,還有皰疹性病毒
你好,對於你的問題,這兩種病毒都是空氣當中非常常見的,因為孩子年齡小,抵抗力差,所以才會導致這樣的病毒感染,引起病毒性感冒,出現這樣的症狀。如果不發生其他的並發症是沒有太大問題的。
對於孩子的情況和普通感冒沒有太大區別,一定要讓孩子卧床休息,多喝溫開水,吃清淡食物可以服用小兒氨酚黃那敏顆粒對症治療,如果出現高燒的話,需要服用布洛芬混懸液或者是注射安痛定退燒,只要孩子身體免疫力正常,一周時間產生抗體就沒有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