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濕疹喝了中葯後溢出的水更多了,是排毒的表現嗎
真是濕疹的話,只要吃一點維生素B2就行了。可怕的是把其他滲濕性皮膚病誤當濕疹治【例如過敏,癬菌疹等】很容易被當做濕疹治。爐甘石可以用,但圍巾不可捂,以免黴菌感染。
② 為什麼會起濕疹中葯怎麼調
濕疹因為內分泌失調,體內有寒氣淤積,宣發到體表,可以吃一些益氣祛濕的中葯調理一下。
③ 吃完中葯後濕疹反而多了是好事嗎。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病因非常復雜,是由各種內外因素(內因:內慢性消化系統容疾病、精神緊張、失眠、過度疲勞等,外因:生活環境、氣候變化、食物等)的相互作用而引起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引起濕疹的因素多種多樣,且因果關系較復雜,常導致濕疹易反復發作和趨向慢性化。 輕度的濕疹以外用葯物為主,首選糖皮質激素軟膏,根據不同部位,有不同選擇。其他的還有他克莫司軟膏等可以選擇。比較嚴重的需配合口服葯物治療,如復方甘草酸苷片,抗組胺葯物等等。濕疹疾病高發於嬰幼兒身上,不過成年人也是會受到濕疹疾病的侵害,所以大家對於濕疹這個疾病的出現,千萬不可以疏忽大意,積極的去做好相關的預防幹活,以免給身體健康帶來嚴重的危害性;濕疹吃過中葯之後如果症狀加重了,你要立即停止服葯才行,這些情況下症狀不會再減輕的,建議你及時去附近醫院門診在醫生的指導下再應用葯物進行治療,以免症狀進一步的加重了。
④ 喝完中葯濕疹又厲害了怎麼回事
可能抹的中葯不對吧。我們一直用中葯泡澡和濕敷的,每次用完之後都會好很多,緩解很多的。你想了解一下中葯裡面都有什麼吧,葯膏什麼的最好不要亂用,很多都用中葯的幌子其實裡面加激素什麼的。
⑤ 吃什麼中葯排濕效果好平時要怎麼做
一般情況下體力是其中多數是由於脾虛濕盛引起的,脾主運化水谷和水濕,脾虛水液代謝失常,可以引起體內水液代謝障礙,你可以口服健脾祛濕的葯物進行治療。例如參苓白術散,人參健脾丸等。也可以找當地中醫,通過辨證用中葯調理。
⑥ 濕疹喝中葯多久會好
你好,濕疹長久就演變成了慢性濕疹,這也加大了濕疹好轉的難度,所以注意的地方就更多。版
1、洗臉不要權用洗面奶,洗澡時不要用肥皂。
2、穿清潔柔軟舒適的衣服,枕頭要常換洗,衣服被褥均要用淺色的純棉布製作,不要用化纖製品。
3、不要著涼受熱,要躲避冷風,夏季不要暴曬。
4、不食辛辣性食物,如辣椒、生蔥、生蒜、酒等。
⑦ 濕疹吃中葯
濕疹為常見的皮膚病之一,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疾病。中醫認為本病主要與濕邪有關,濕可蘊熱,發為濕熱之證,久之濕則傷脾,熱則傷陰血,而致虛實夾雜之證。濕疹表現以紅斑、水泡、滲出、糜爛、瘙癢、丘疹為特點,古人稱之為「綉球風」、「旋耳瘡」、「浸淫瘡」、「奶癬」等,其症狀均為濕疹表。因為濕邪存在,故濕疹容易反復發作。中醫治療濕疹講究辨證論治,效果好。那麼,患上濕疹,吃什麼中葯好?
(1)虛實夾雜證:慢性濕疹患者多為血虛脾弱與濕熱夾雜。本證表現為濕疹日久不愈,皮膚粗糙變厚,抓破可流黃水,患處皮膚色暗滯,身倦乏力,苔膩,舌質淡嫩且胖,脈緩。治宜健脾養血,兼以清利,可選用:
①松香、枯礬、雄黃、黃丹各等份,共研細末,過篩,將葯粉用。
② 白術10克,雲苓15克,當歸10克,丹參15克,白芍10克,生地15克,地膚子15克,苡米30克,水煎服。
(2) 濕熱證:急性濕疹多屬於濕熱證。急性濕疹患者多苔黃膩,舌質紅,脈滑數皮膚發紅,出現丘疹是急性濕疹的常見表現,或出現小米粒狀紅疹,頂端起水泡,癢,抓破後流水,浸淫成片,可結痂,伴口乾少飲,小便色黃。 患上急性濕疹,吃什麼中葯好?宜選擇清熱祛濕之功效的方葯:
①苦參50克,蛇床子30克,蒼耳子15克,水煎取葯液洗患處。
②黃芩6-10克,黃柏10克,蒼術10克,苦參12克,車前草15克,豬苓10克,水煎服。
③土茯苓15-20克,苡米30克,木通10克,蒲公英20克,甘草3克,水煎服。
④黃連10克,黃岑10克,煅石膏10克,煅甘石12克,冰片0.5克,共為細末混合備用。如皮膚糜爛流水則將葯末撒在患處,流水不多或沒破不流水時用香油調勻後外敷。
⑤鮮馬齒莧200克,水煎後取葯液,濕敷患處。對皮膚糜爛流黃水者用之。
⑥鮮馬鞭草100克,水煎取葯液,放冷後洗患處。
打字不易,如滿意,望採納。
⑧ 濕疹喝中葯需要多長時間治好
治療濕疹需抄根據患者的濕疹類襲型、年齡、部位、濕疹時長及病變程度進行治療。目前治療濕疹尚無特效葯物或根治葯物。多數患者就診後出現停葯即復發,或反復發作無法根治。部分有明確病因的濕疹,如飲食、局部乾燥或其他因素引起的濕疹,可避免致病因素,以減少濕疹的發生,甚至達到臨床治癒的目的。對於無法確定病因的濕疹,需反復使用外用葯或口服葯物進行治療,具體用葯由醫生面診指導為准。
⑨ 濕疹吃中葯多久能好
你好,濕疹如果內服中葯一般需要7天左右。不過還要和外用葯物一起使用。具體的用葯時間有個體差異。
⑩ 濕疹那個中葯怎麼用
建議最好去醫院治療,按醫生說的做,堅持用葯用平時多注意些,會好的。
1、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酒類,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
2、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3、生活規律,避免精神緊張,保持樂觀開朗的為人處世態度;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勞逸結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