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天皰瘡是怎麼引起的
天皰瘡是一組由表皮內棘層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大皰性皮膚病。
患者皮膚或黏膜上會出現鬆弛性大皰,並且皰易破潰後呈現糜爛面。
流行病學
天皰瘡較為少見,平均發病年齡為40~60歲,年發病率為0.5~3.2/10 萬,女性發病率略多於男性。
尋常型天皰瘡約占所有天皰瘡的60%~70%,患者多為中年人,任何種族人群均可發生。
疾病類型
天皰瘡按照臨床表現和組織病理改變,尋常型天皰瘡、增殖型天皰瘡、落葉型天皰瘡和紅斑型天皰瘡。
尋常型和增殖型天皰瘡病變部位都在皮膚的基底細胞層上。尋常型天皰瘡在褶皺部位可出現增殖型的變化,一般認為增殖型天皰瘡是尋常型天皰瘡的輕型。紅斑型或落葉型天皰瘡病變部位都在皮膚的棘層細胞上部,臨床上紅斑型天皰瘡可以轉變為落葉型天皰瘡,因此認為紅斑型天皰瘡是落葉型天皰瘡的輕型。
另外,還有特殊的天皰瘡包括皰疹樣天皰瘡、IgA天皰瘡、葯物誘發性天皰瘡及與伴發腫瘤的副腫瘤性天皰瘡等。
病因
天皰瘡是一個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血中存在有抗表皮細胞間成分的自身抗體。
基本病因
正常機體的免疫系統具有區別「自己」和「非己」的能力,對非己的抗原能夠發生免疫應答,予以清除。對自身抗原則處於免疫耐受或無應答狀態,不會攻擊自身組織,從而保護機體的健康和穩定。
如果患者免疫系統出現紊亂,免疫細胞對自身組織發起「攻擊」,打破了機體的自身穩定,這樣就會發生疾病,統稱為自身免疫性疾病。
表皮棘層細胞間存在著相互間的連接結構—橋粒,組成橋粒的蛋白橋粒芯蛋白(Dsg1,Dsg3)會成為免疫細胞攻擊的抗原,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橋粒芯蛋白抗體」,即天皰瘡抗體。天皰瘡抗原和抗體結合後可導致細胞間黏附功能喪失,導致棘層細胞松解和水皰形成。
一些源於淋巴系統的腫瘤,如Castleman病、胸腺瘤,可引發一種特殊類型的天皰瘡,稱之為副腫瘤性天皰瘡。
誘發因素
部分葯物有誘發天皰瘡的風險,多在用葯數月或一年後發生,如D-青黴素、卡托普利、吡羅昔康和利福平等含有氫硫基團(巰基)的葯物。
天皰瘡患者食用富含氫硫基團的食物如大蒜等,可加重皮疹。
症狀
天皰瘡多表現為外觀正常或紅斑性皮膚或黏膜上出現鬆弛性的水皰、大皰,不同類型的天皰瘡出現水皰的部位和病情嚴重程度有所不同。
⑵ 袋裝皰疹怎麼治
口服來葯物: 阿昔洛韋片 每次源800mg,每日五次口服。
或者 伐昔洛韋片 每次1000g,每日三次。
或者 泛昔洛韋片 每次250g,每天三次。
以上三種葯任選一種,飯後口服,連續服用七天。加維生素B12,口服一個月。帶狀皰疹損害的神經需要營養修復,如果不營養修復,長皰疹的地方會有神經痛。維生素B12就是營養神經的。
外用葯物:皰疹沒破,用阿昔洛韋乳膏或噴昔洛韋乳膏。皰疹破了就用百分之零點五 的新黴素軟膏擦上
⑶ 天皰瘡是什麼原因導致的
天皰瘡是一組由表皮細胞松解引起的自身免疫性慢性大皰性皮膚病,通常患者體內會存在一種針對自身抗原成分的抗體,這些抗體針對一些靶抗原發生一個免疫應答反應後,引起局部分子結構的變化,導致蛋白成分下降或缺失,天皰瘡所針對的抗原是在表皮內的一些橋粒結構中一些跨膜蛋白,像橋粒芯糖蛋白或是一個橋斑蛋白等等,它主要是在正常的皮膚黏膜上,出現一些鬆弛性的水皰,糜爛面,但是也有一些天皰瘡水皰比較明顯,皰壁較緊張,糜爛面不多;另外還有一些皰疹樣天皰瘡,表現為比較彌漫的水腫性紅斑,紅斑的周圍會出現一些環狀的水皰,通常患者經過治療,病情得到控制後,在醫生的指導下逐步的減量,致葯物停用的患者,一般能夠達到比較好的一個預後,復發性比較低。
天皰瘡中醫中葯涼血清毒飲依據史書記載天皰瘡因心火妄動、脾濕內蘊、復感風熱暑濕之邪,致使火邪犯肺、內不得疏泄、熏蒸不解、外襲肌膚而發。通過大夫辯證後調整涼血清毒飲葯方進行治療。若患者熱毒熾盛宜清熱解毒、涼血清營。若心火熾盛以清心瀉火、健脾除濕。若脾虛濕蘊以健脾利濕佐以清熱。若氣陰兩傷則以益氣養陰,清熱餘毒。若濕熱毒蘊以利濕化濁、清熱解毒。虛實夾雜以扶正祛邪。
⑷ 天皰瘡是怎麼回事
根據你提供的情況,目前這種症狀建議你繼續的治療,並且飲食上一定要忌口,別吃辛辣刺激性的食物,要多吃高蛋白,高維生素的食物,增強體質,增強免疫力,並且使用...
⑸ 天皰瘡怎麼辦
你好,依照你的描述情況得了天皰瘡,天皰瘡是種以皮膚、黏膜鬆弛性水皰、大皰為主要臨床表現,這是一種慢性、復發性、嚴重性表皮內皰性平凡病,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天皰瘡目前還沒有根治的辦法天皰瘡治療目的在於控制新皮損的發生,防止繼發病變;治療關鍵在於糖皮質激素等免疫抑制劑的准確應用,同時防止並發症。指導意見如果確診為天皰瘡的話,建議主要是去醫院接受專業的治療,主要是用葯物來控制治療,如糖皮質激素、免疫制劑聯合用葯,以能提高療效、減少大劑量激素的不良反應。對大劑量激素治療及與免疫抑制劑聯合治療不能控制病情者可考慮採用大劑量丙種球蛋白靜注療法及血漿置換療法。同時要結合抗感染葯物的治療,及時選用足量有效的抗生素。另外,外塗2.5%金黴素甘油或碘甘油來治療,積極有效的創面護理是提高療效的重要環節。天皰瘡個體差異大,病程長,最好到醫院接受治療。祝你身體健康
⑹ 天泡瘡是怎麼得的
天皰瘡(pemphigus)是一類重症的皮膚病,特徵為薄壁、易於破裂的大皰,組織病理為棘刺松解所致的表皮內水皰,有特徵性的免疫學所見。天皰瘡被分為三個主要的類型:尋常型天皰瘡、落葉型天皰瘡和副腫瘤性天皰瘡。尋常型天皰瘡和落葉型天皰瘡是早先被描述的天皰瘡的經典類型。所有尋常型天皰瘡患者均存在黏膜糜爛,半數以上患者還存在皮膚水皰及糜爛。尋常型天皰瘡的水皰發生於表皮的深層,恰在基底細胞層上。落葉型天皰瘡患者僅有皮膚受累而無黏膜受累,表皮的裂隙發生在表皮的淺層,大多在顆粒層。增殖型天皰瘡是尋常型天皰瘡的一種變異型,紅斑型天皰瘡和巴西落葉型天皰瘡分別代表落葉型天皰瘡的局限型和地方型。
(一)發病原因
天皰瘡是一種自身免疫性疾病,在各型天皰瘡患者血循環中均存在有抗角朊細胞間物質抗體,而且抗體滴度與病情輕重平行,在表皮器官培養中加入天皰瘡患者血清,48一72小時後可在基底細胞上部出現棘刺松解現象,棘刺松解的發生可能與抗原抗體結合後產生的蛋白酶有關,已證實天皰瘡抗體與角朊細胞結合後,可使表皮細胞釋放纖維蛋白溶酶原激活物,後者使纖維蛋白酶系統激活而導致棘刺松解,天皰瘡抗原存在於角朊細胞的連接蛋自橋粒,為糖蛋白,尋常性天皰瘡的抗原分子量為210000u(道爾頓);紅斑性天皰瘡抗原為橋粒芯糖蛋白,分子量為160000u。
(二)發病機制
免疫熒光發現抗角質形成細胞表面的IgG自身抗體(天皰瘡抗體)是天皰瘡的重要標志,直接免疫熒光發現病人的表皮中有抗細胞表面抗體,間接免疫熒光發現血清有抗表皮細胞表面IgG抗體。
尋常性大皰瘡和落葉性天皰瘡有相似的直接免疫熒光和間接免疫熒光表現,兩種疾病在免疫熒光上很難鑒別,間接免疫熒光底物對檢查結果有很大影響,一般檢測落葉性天皰瘡用豚鼠食管,而猴子食管對尋常性天皰瘡抗體更為敏感,在循環天皰瘡抗體滴度和疾病嚴重性之間有相關性,即滴度越高,說明病情愈重,這種相關性有統計學顯著性差異,盡管如此,有部分患者並不完全符合這一規律,因此,在這類病人的治療中,疾病嚴重性比天皰瘡抗體滴度更為重要。
天皰瘡抗原是一種橋粒分子的復合物,免疫電鏡研究證明天皰瘡抗原位於橋粒連接部位的角質形成細胞表面,在分子水平免疫沉澱和免疫凝集實驗表明落葉性天皰瘡抗原為分子量100kDa糖蛋白,尋常性天皰瘡抗原為分子量130kDa糖蛋白,它們分別是尋常性天皰瘡和落葉性天皰瘡的致病原因。
將病人血清被動轉移到實驗動物可產生棘層松解,實驗證明將天皰瘡抗體IgG加入體外培養的人皮膚中可導致棘層松解,這種抗體介導的棘層松解不需要補體和炎症細胞的參與,以上證據表明,天皰瘡抗體具有致病作用,但是抗體與角質形成細胞表面結合如何引起棘層松解的過程並未完全清楚,一種觀點認為抗體結合後干擾了橋粒的連接作用,另一種觀點認為抗體與角質形成細胞結合,引起蛋白酶的釋放,從而導致表皮細胞間連接破壞,棘層松解和水皰形成。
尋常性天皰瘡可以由於患者潛在對某些葯物的自身免疫反應而激發,如卡托普利,異煙肼,吲哚美辛(消炎痛),乙胺丁醇,保泰松,青黴素,普萘洛爾(心得安),鹽酸吡硫醇,利福平,亦有燒灼傷,曬傷,紫外線及X線照射後發病的報道,此外,天皰瘡還可與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如重症肌無力,紅斑狼瘡,自身免疫性甲狀腺炎,胸腺瘤,Sjogren綜合征,大皰性類天皰瘡,惡性貧血,霍奇金病等伴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