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手指皰疹會癢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手指皰疹會癢

發布時間: 2022-01-08 17:59:32

㈠ 手指上長著皰疹,很癢,十指都有

現在公認最早的、最完整的七古是曹丕的《燕歌行》。南北朝時期,鮑照致力於七古創作內,將之衍變容成一種充滿活力的詩體。唐代七古顯示出大唐宏放的氣象,手法多樣,深沉開闊,代表詩人有李白、杜甫、韓愈。 五言律詩簡稱五律,是律詩的一種。五律源於五言古體,風格峻整,音律雄渾,含蓄深厚,成為唐人應制、應試以及日常生活中普遍採用的詩歌題材。唐代五律名家數不勝數,以王昌齡、王維、孟浩然、李白、杜甫、劉長卿成就為大。 七言律詩簡稱七律,是近體詩的一種,格律要求與五律相同。七律源於七言古體,在初唐時期漸成規模,至杜甫臻至爐火純青。有唐一代,七律聖手有王維、杜甫、李商隱、杜牧、羅隱等,風華絕代,輝映古今。 五七言絕句簡稱五絕和七絕,都是古典詩體中絕句的一種。五絕起源於漢,七絕起源於六朝,兩者都在齊梁時期成型,初唐階段成熟。唐代絕句氣象高遠,率真自然,達到了吟誦自由化的最高峰,名家有李白、王維、王昌齡、韋應物、杜牧、劉禹錫等人。

㈡ 手指上長了許多水泡,又癢又疼,還不斷增多,且是第二次,請問這是皰疹嗎

汗皰疹是發生在掌跖的水皰性皮膚病。病因不明,可能與精神緊張、手足多汗、真菌感染及變態反應等因素有關。夏季多見。表現為深在性小水皰,粟粒至米粒大小,略高出皮膚表面,常無紅暈。對稱發生於掌跖及指(趾)側。,1-2周後乾涸成屑,並可反復發生,伴不同程度的灼熱及瘙癢,常連續發作數年。
防治本病應去除誘因,治療手足多汗,避免情緒激動,不接觸洗滌劑及酸鹼物質。發病後不可用熱水燙洗或搔刮水皰,以免使病情加重。有水皰時可用3%硼酸溶液或0.5%醋酸鉛溶液浸泡,乾燥脫屑時外用去炎松尼素軟膏或10%尿素霜,必要時口服鎮鎮止癢劑。

汗皰疹一般在發生後數周就會自然痊癒,只有少數患者會有一年四季反覆發作,甚至留下慢性濕疹或是細菌、黴菌感染的並發症。但因為具有劇癢這種困擾人的特性,所以如何減少病人的痛苦以及減低並發症發生,是治療的重點所在。

1、避免搔抓:搔抓往往是病情惡化以及發生並發症的主因,所以盡可能減少搔抓是相當重要的,

2、手腳保養盡可能手部少碰水和清潔劑,腳部要保持通風涼爽,並且多擦乳霜。如此不但能減低癢感,還能避免發生慢性濕疹或黴菌感染的並發症。

3、局部類固醇葯膏:在劇癢的狀況下,靠單純的保養要減低癢感相當圈難,這時候需要局部類固醇葯膏采減少癢感並且控制病情。

4、壓力的控制:-壓力的控制對緩和病情、減少復發,有很大的幫助。

5、低金屬飲食:根據統計,此種方法對於合並金屬過敏體質的病人,具有高度療效。

總之,好好自我保養是可以減輕汗皰疹的程度及發病次數,但如果癢感超過可以忍耐的程度或是病情持續惡化,不要忘了盡速就醫。

醫生,我的手又開始出現小水皰,癢得要命!連晚上都睡不著覺,好想乾脆把手剁掉。到底能不能斷根啊?又是一個癢得快發瘋的病人。每年快到夏天,汗皰疹病人就會一一回到門診來報到。

汗皰疹是一種急性的水皰型手部濕疹,偶爾在腳掌也可以產生。在青春期後及青、壯年較易發生。典型的症狀是在手指的側面、手掌或腳掌先有刺癢的感覺,接著在深層皮膚產生水皰,水皰或多或少,有時可融成一大片,癢感慢慢加劇,有時甚至會有刺痛的感覺。水皰幹掉以後,就有脫皮的情形產生,癢感再漸漸緩和,整個過程大概要延續二至三個星期。但是因為這種症狀會復發,因此周而復始常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汗皰疹雖然名稱中有個汗字,臨床上也常在手汗症的病人身上發生,但是病理學檢查上這些水皰和汗腺並沒有太大的關系。目前認為這是一種過敏性的局部皮膚炎表現,病因至今仍不明,和慢性的情緒壓力有關,最常於春夏之際復發。

除了原發性的汗皰疹外,亞急性或慢性發作的汗皰疹,可和不同因子有關,最常見是香港腳患者。厲害的黴菌感染,黴菌抗原蛋白會引起自體過敏反應。這種敏感反應就是以汗皰疹表現。夏季又剛好是香港腳好發的季節,因此產生手部汗皰疹的病人,一定要注意是否同時患有香港腳。

另一個常見的原因則是長期接觸性皮炎所造成。

通常是由於職業上要接觸某些刺激造成的。比如水泥工人、或美發業者,病人大多原本是富貴手的患者,因不斷接觸過敏原,在原有富貴手的患處長出慢性、復發型小水皰,嚴重者甚至流出滲出液。

手掌、腳掌上的小水皰除了可能是原發、繼發型的汗皰疹外,還須注意其它疾病的可能性,比如葯物疹(盤尼西林)病毒感染引起的手、口、足症、二期梅毒疹、掌跖型干癬、局部發作之類大皰瘡……等。所以最好請皮膚科醫師做正確的診斷。

汗皰疹的治療,須先排除繼發性之原因。香港腳的患者要同時治療香港腳。而若懷疑接觸性皮炎的患者,則須作貼布測試,找出過敏原並避免再度接觸。至於急性、原發型的汗皰疹可用冰醋酸濕敷、口服抗組織胺、局部或口服類固醇葯膏來治療。

汗皰疹在皮膚病中算是數一數二奇癢難當又難以斷根的痼疾。許多病人非得把水皰刺破,造成淋巴管腺炎或蜂窩組織炎了,才願意來看醫師。

其實,只要能和醫師配合,在葯物的幫忙下,都能早期阻斷汗皰疹的惡化,而只要熬過這個惱人的復發時節,您就又有一雙健康的纖纖玉手了。
回答者:小松博客 - 董事長 十六級 5-30 22:29

㈢ 手上的汗皰疹癢的難受死了,有什麼妙招嗎

汗皰疹有很久的歷史.早在明代就稱之為「螞蟻窩」,由於表現為深在水皰為主.所以應屬濕邪偏盛.加以飲食、情緒調理: 汗皰疹不能使用一些不靠譜的偏方.這樣對治療沒什麼作用.一定要用正確的葯物比如汗 皰 寧...

㈣ 手指癢,像是汗皰疹

如果是汗皰疹,復我在我制們這兒一家醫院看了。
食用白醋約1000ml,每晚浸泡手約半小時。擦乾。
然後擦
氧化鋅乳膏(是我看病的醫院自己配製的,不知葯店是否有售)。
然後戴上手套(超市賣的一次性的或者醫用橡膠的)約半小時。
摘掉手套,用面巾紙擦掉多餘的葯膏。
每晚一次。
每次洗手後,葯膏當護手霜用。
大約一周就可治癒。
注意:治癒後也要注意手部護理,四季都要經常擦護手霜。
(我用著很好,因此介紹給大家。病情因人而異,如果無效,請不要責怪)

㈤ 手上起皰疹 很癢 身上也很癢 一撓就會皮下出淤血點 密密麻麻的 有時候撓了還會起疙瘩 跟蚊子咬的

問題分析:
你好:根據你的情況,這可能是由局部的皮膚過敏的情況,出現局部的皮膚瘙癢,版並伴權有局部的皮膚蕁麻疹樣的改變。

意見建議:
在平時避免局部的皮膚過度的刺激,並保持局部的皮膚清潔,同時在伴有瘙癢時可以口服抗過敏的葯物治療,在伴有不適時到醫院正規檢查。

㈥ 夏天手上汗皰疹非常癢怎麼辦

1、 一般汗皰疹出現後容易引起患病部位出現小水泡,水皰內含澄清漿液,專一般不自行破裂,干屬涸後形成脫皮,露出紅色新生上皮,薄而嫩,此時常感疼痛。周圍皮膚正常。本病有不同程度的瘙癢及燒灼感。
2、 由於汗皰疹存在瘙癢的情況,那麼如果汗皰疹的部位出現在手指,而存在比較劇烈的瘙癢的時候一般應該要怎麼做呢?首先肯定是不能去搔抓的,因為搔抓容易引起病情惡化,出現感染等問題的。
3、 其次那麼就是不要接觸肥皂等清潔劑,然後手上有脫皮的情況也不要去撕,保持手部的乾爽,局部用1%明礬溶液濕敷,外搽爐甘石洗劑。也可以用中葯葯劑進行清洗外用,一般來說這個疾病是可以治療好的。
注意事項:
汗皰疹是一個反復發作的疾病,出現後要注意保持手足部位的乾爽,這樣不僅僅可以減輕瘙癢,同時可以避免出現生慢性濕疹或黴菌感染的並發症。同時一定注意不要去搔抓或者撕脫掉的皮,避免加重病情。

㈦ 手上起的癢皰疹咋辦


皰疹
的治療主要是止痛和防止繼發
細菌
感染
。用1%
樟腦
、5%硫磺
爐甘石洗劑
、0.5%
新黴素軟膏
加撲粉版外用,注射維生權素B12。連累到眼部的,可用皰疹凈眼膏。必要時,可注射
轉移因子

丙種球蛋白

消炎止痛葯
如阿斯匹林、維生素B1、維生素B12等。
局部
患處
可用2%
龍膽紫溶液
或復方
地榆
氧化鋅油
(
生地榆
10g,紫草5g,
冰片
2g,氧化鋅油加到100g)外塗。若有繼發感染,可用新黴素軟膏或
阿昔洛韋軟膏
外搽。

㈧ 手指長水泡,有時候很癢,怎麼辦求大神幫助

手上長水泡一般有四種情況,
第一,汗皰疹--汗皰疹是濕疹的一種,多在夏季發病,主要症狀是起水泡,有的脫皮有的不脫皮,汗皰疹有自愈的傾向,春夏季發病,秋冬結節消失。治療可用汗皰疹。
第二,手癬--手癬是一種真菌感染引起的皮膚癬病,有傳染性,有手癬的患者多伴有腳氣,也有水泡的症狀,腳氣可以使用癬康寧喜治療
第三手部濕疹,濕疹也是常見的一種症狀,起水泡,但是水泡和手癬,汗皰疹的不一樣,濕疹的水泡是長在皮膚表面的,而汗皰疹手癬的水泡是深在性,從皮下冒出來,露出皮膚一點點。濕疹可以使用濕立康治療。
第四過敏,過敏比較特殊,發病肯定有過敏原,但是遠離過敏原後,症狀就會消退。
通常配合口服抗過敏葯物。
麻煩採納,謝謝!

㈨ 手指縫長了皰疹,剛開始會癢後面就不癢了...

你好,你的情況考慮帶狀皰疹的問題。建議選擇一些涼血清熱,解毒利濕,活血止痛的葯物從體內調理.
1.多休息,給以易消化的飲食和充足的水分.2.在飲食方面禁忌吃油膩的食物,海鮮及蛋類,家禽也盡量不吃,吃些清淡的食物.3.預防繼發細菌感染.不要摩擦患處,避免水皰破裂.可外用中草葯或雷夫奴爾濕敷,促使水皰乾燥,結痂.根據你的描述,估計為帶狀皰疹,屬病毒感染.意見建議:有自限性,會逐漸恢復,目前沒什麼特效葯,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建議口服阿昔洛韋片VBH1
VB12,外擦阿昔洛韋軟膏.配合注射干擾素提高免疫力。生活護理: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飲食上忌酒,忌海鮮,忌辛辣.多食富含維生素類食品,如新鮮水果,蔬菜等.
消除精神緊張因素,避免過於疲勞,注意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