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甘蔗的好處、作用和來歷
甘蔗為甘蔗屬,多年生高大實心草本。根狀莖粗壯發達。稈高3-5米。中國台灣、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四川、雲南等南方熱帶地區廣泛種植。
一、甘蔗的好處
甘蔗中含有豐富的糖分、水分,此外,還含有對人體新陳代謝非常有益的各種維生素、脂肪、蛋白質、有機酸、鈣、鐵等物質。甘蔗不但能給食物增添甜味,而且還可以提供人體所需的營養和熱量。含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天門冬素、天門冬氨酸、谷氨酸、絲氨酸、丙氨酸、纈氨酸、亮氨酸、正這氨酸、賴氨酸、羥丁氨酸、谷氨醯胺、脯氨酸、酪氨酸、胱氨酸、苯丙氨酸、γ-氨基丁酸等多種氨基酸,延胡索酸、琥珀酸、甘醇酸、蘋果酸、檸檬酸、草酸等有機酸及維生素B1、B2、B6、C。
二、甘蔗的作用
甘蔗味甘、澀,性平,無毒。主治下氣和中,助脾氣,利大腸,消痰止渴,除心胸煩熱,解酒毒;還可治嘔吐反胃,寬胸膈。甘蔗與酒共食,生痰;多食,發虛熱,引起鼻出血。燒灰存性,研末,小兒頭瘡白禿,頻塗可愈。注意燒的煙勿入人眼,否則能使人視力下降。
三、甘蔗的來歷
甘蔗原產地是新幾內亞或印度,後來傳播到南洋群島。大約在周朝周宣王時傳入中國南方。先秦時代的「柘」就是甘蔗,到了漢代才出現「蔗」字,「柘」和「蔗」的讀音可能來自梵文sakara。10到13世紀(宋代),江南各省普遍種植甘蔗;中南半島和南洋各地如真臘、占城、三佛齊、蘇吉丹也普遍種甘蔗製糖。
亞歷山大大帝東征印度時,部下一位將領曾說印度出產一種不須蜜蜂就能產生蜜糖的草。公元6世紀伊朗薩珊王朝國王庫思老一世(不朽的靈魂)(Khosrau I Anushirvan)將甘蔗引入伊朗種植。8到10世紀甘蔗的種植遍及伊拉克、埃及、西西里、伊比利亞半島等地。後來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又把甘蔗帶到了美洲。
『貳』 城市污染為什麼日益嚴重
人類走出原始森林,經過千百年的奮斗,創建了當今宏偉的城市。城市是人類文明的標志,是現代化、工業化程度的集中表現。現代化的城市,房子越蓋越高,越蓋越密,城市的人口也越來越集中,居民生活水平隨之提高,而這也給城市環境帶來了巨大的壓力,使得生態環境質量不斷惡化。由於城市是地球上生態環境破壞最徹底的地方,因此這里的空氣質量最差、灰塵多、垃圾多、有毒氣體多、空氣中細菌含量多、空氣負離子少等,城市已不是人類理想的居住環境。隨著生態科學的發展,生態學家從環境生態角度對城市提出了新的評價——「城市水泥沙漠」論。同時,他們指出了城市給人們身心健康造成的危害,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空氣污染。眾所皆知,空氣與人的生命關系密切,清新空氣對人的健康尤為重要。人5天不吃飯不喝水尚有生存希望,但斷絕空氣5分鍾以上就會死亡。城市大規模工業生產活動和繁忙擁擠的交通所排放污物廢氣嚴重污染大氣,使城市空氣質量不斷惡化,嚴重危害人類的健康。特別是呼吸系統、心血管等疾病更與大氣污染密切相關。據墨西哥衛生部公布的數據顯示,在墨西哥市約1800萬人口中,1/3的人感到眼睛不舒服,24%的人抱怨頭痛,12%的人呼吸困難。全球每年由於城市空氣污染造成大約80萬人死亡。亞洲地區每年因大氣污染造成48.7萬多人死亡。中國每年因城市大氣污染而造成的呼吸系統門診病例35萬人,急診病例680萬人,大氣污染造成的環境與健康損失佔中國GDP的7%。據統計,中國有6億人生活在二氧化硫超標的環境中,而生活在總懸浮顆粒物超標環境中的人數達到了10億。美國1970年排入大氣的粉塵和有害氣體達2.64億噸,平均每人1噸。全世界每年死於癌症的人約300萬。研究證明,80%的癌症病人是環境因素引起的,其中90%是化學因素,5%是物理因素(如電離輻射)。另據《2007年中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地級及以上城市(含地、州、盟首府所在地)空氣質量達到國家一級標準的城市佔2.4%,二級標準的佔58.1%,三級標準的佔36.1%,劣於三級標準的佔3.4%。
熱輻射污染。一般情況下,高溫季節100萬人口的城市,市中心最高溫度比城郊高8~10℃,較高的溫差造成了熱輻射。人們為了擺脫城市高溫的煎熬,發明了空調,空調的使用又帶來了有害健康的空調病。
水體污染。城市和城郊是生活用水、工業用水最多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地表水和地下水污染最嚴重的地方。城市是污染源的發源地,也是水環境被破壞最嚴重的地段,是居民的身心健康受害最嚴重的地域。因為大多數企業要麼建設在市區,要麼建設在市郊,而且任何企業都需要水,任何企業都要排污水、廢水。由於所需原料、燃料和工藝流程不同,所排放的廢水對環境的污染程度也不相同。工業廢水、礦山排水和其他污水的不合理排放是造成水源污染的最主要原因。排出廢水的工廠主要是化工工廠,如農葯廠、化肥廠、制葯廠、塗料廠、染料廠等,其他的還有煉油廠、石油化工廠、鋼鐵廠等。其中廢水中常常含有硫化物、氰化物、汞、砷、酚、鉛等污染物及一些復雜的有機物。這些物質有些可以回收處理,有些復雜的有機物無法處理。有的企業工業廢水未經處理就直接排放到地面水體,使地面水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造成一些地區江河湖泊成了魚蝦死絕的「死水」,致使該地區以江河為工業水源和飲用水源的工廠不得不去找其他水源。許多企業不得不自鑽深水井,取用地下水。取地下水過多又會引起地層下陷。從而進一步威脅到居民的用水安全。
垃圾污染。城市垃圾污染主要是城市固體廢棄物造成的污染。固體廢棄物主要是指城市居民的生活垃圾、商業垃圾、市政維護和管理中產生的垃圾,如廢紙、廢塑料、廢傢具、廢碎玻璃製品、廢瓷器、廚房垃圾等。城市固體廢棄物對環境的影響是長久而深遠的。據統計,我們的生活中一些廢棄物在自然界停留的時間如下:煙頭1~5年;尼龍織物30~40年;易拉罐80~100年;羊毛織物1~5年;橘子皮2年;皮革50年;塑料100~200年;玻璃1000年。這些城市垃圾絕大部分露天堆放,不僅影響城市景觀,還污染了大氣、水和土壤,對城市居民的健康構成威脅。隨著我國城市人口的增長、經濟的發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產生量逐年迅速增長。據統計,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年產量高達1.7億多噸,且每年以10%左右的速度增加。但目前我國城市生活垃圾的處理率不足1/3,真正達到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的比例更低,與日俱增的生活垃圾已成為困擾經濟發展和環境治理的重大問題。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垃圾問題日益突出。我國668座城市,2/3被垃圾環帶包圍。這些垃圾埋不勝埋,燒不勝燒,造成了一系列嚴重危害:一是垃圾露天堆放,大量氨、硫化物等有害氣體釋放,嚴重污染了大氣和城市的生活環境。二是嚴重污染水體。垃圾不但含有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敗過程中還會產生大量的酸性和鹼性有機污染物,並會將垃圾中的重金屬溶解出來,形成有機物質、重金屬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體的污染源,雨水淋入產生的滲濾液必然會造成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嚴重污染。三是生物性污染。垃圾中有許多致病微生物,同時垃圾往往是蚊、蠅、蟑螂和老鼠的滋生地,這些必然危害著廣大市民的身體健康。四是侵佔大量土地。據初步調查,2003年全國668座城市中已有2/3被垃圾帶所包圍,全國垃圾存佔地累計533.6平方千米。五是垃圾爆炸事故不斷發生。隨著城市中有機物含量的提高和由露天分散堆放變為集中堆存,只採用簡單覆蓋易造成產生甲烷氣體的厭氧環境,易燃易爆。
雜訊污染。雜訊級為30~40分貝是比較安靜的正常環境;超過50分貝就會影響睡眠和休息。由於休息不足,疲勞不能消除,正常生理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70分貝以上干擾談話,造成心煩意亂,精神不集中,影響工作效率,甚至發生事故;長期工作或生活在90分貝以上的雜訊環境,會嚴重影響聽力和導致其他疾病的發生。雜訊能使人的中樞神經受損,引起大腦皮層興奮和抑制平衡失調,導致條件反射異常。長期在雜訊的不良刺激下,會引起神經衰弱、頭暈、頭痛、記憶力減退、內分泌紊亂、消化不良等疾病,它是一種致命的慢性毒素。2007年,世界衛生組織向英國發出警告說,英國國內存在嚴重雜訊污染,每年死於噪音污染的人數已達6500。據世界衛生組織分析結果顯示,死於心臟病、中風等心血管疾病的人中,大約3%的病例源於死者長期暴露在交通雜訊中,造成心理壓力過大,血壓升高,心臟病發作。另外城市的建築工地施工造成的雜訊也影響周邊居民正常生活。
光污染。城市是光污染集中區。城市裡建築物的玻璃幕牆、釉面磚牆和各種塗料等裝飾,在太陽光照射強烈時,都會反射光線。街道上五光十色的霓虹燈、舞廳里閃爍的彩色光,都給視覺神經很大刺激。據測定,這些彩光所產生的紫外線強度大大高於太陽光中的紫外線,且對人體有害影響持續時間長,人如果長期接受這種照射,可誘發流鼻血、白內障等,甚至導致白血病和其他癌變。
微生物污染。室內空氣微生物污染是傳播呼吸道疾病的主要原因,微生物可附著於塵埃、飛沫上,並以它們作為介質進入人體而引發疾病。病原微生物通過空氣傳播的疾病有肺結核、肺炎、天花、水痘等。
『叄』 水痘名稱的來歷,為什麼叫(水)痘
http://ke..com/view/10167.html?wtp=tt你看這里 有詳情 還有圖片 你就知道為什麼叫水痘了 一個小水泡一樣的 所以叫水痘啊........
『肆』 新冠病毒全球爆發,你因為這場疫情還了解到歷史上哪些疫情
新冠病毒全球爆發,全世界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形勢嚴重,由於這次疫情,漸漸讓人們了解到歷史上的其他疫情,讓我們來看一下吧。
非典SARS(非典型肺炎):在2002年冬到2003年春肆虐全球的嚴重急性呼吸綜合征。2002年底,在中國廣東出現了多例原因不明的呼吸系統疾病。隨後,世界各地都出現了這種症狀,世衛組織將此命名為“SARS”,各個地區都致力於發現這種疾病的病原體。SARS通過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體外,經噴嚏,接觸傳染,傳染力度非常強。
疫情並不可怕,只要我們團結一心,一定可以戰勝它。在此我想與大家分享一些我的建議:
勤洗手,減少外出,為國家減負。
不放鬆警惕,不存僥幸心理。
與疫情逆行,為曙光繼續前行!
『伍』 鼠疫起源於那個國家
鼠疫起源於戈壁灘,起源於歐洲「黑死病」,黑死病,醫學上稱作腺鼠疫、腹股溝淋巴結鼠疫,簡稱鼠疫。
14世紀20年代,一種被稱為瘟疫的流行病開始在歐洲各地擴散。這種流行病的一種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這種恐怖的瘟疫被人們叫做
「黑死病」。對於那些感染上該病的患者來說,痛苦的死去幾乎是無法避免的,沒有任何治癒的可能。黑死病在戈壁灘流行並向東傳播,10年後在我國中原地區蔓
延。那時,中原地區本已遭受乾旱、地震和洪水之災,黑死病的侵襲更是雪上加霜,人口大量死亡。
查看全部7個回答
滅鼠器有哪些?滅鼠器京東,精品惠聚,天天特價,嗨GO不停!
關注足不出戶的人足不出戶都在看
滅鼠器京東-綜合網上購物商城,商品齊全,品質出眾,讓您足不出戶,暢享HI購!
北京京東世紀信息技..廣告
華為一千五左右的手機哪款性價比較高-品牌手機,大容量電池,強勁續航
關注華為的都在看
華為一千五左右的手機哪款性價比較高-大牌旗艦,快速閃充,超窄邊框設計,超高性價比,超值實惠!
杭州阿里媽媽軟體服..廣告
『陸』 病毒的起源是什麼
關於病毒的起源問題,眾說紛紜,歸納起來主要有下列三種假說:
(1)
認為病毒是原始生物物種的後裔:按照生物進化的一般規律,地球上還沒有出現細胞的時候,就已存在一些大分子的生命物質,如蛋白質和核酸等。經過許多萬年漫長時間的進化,這些原始生命物質中的某一些,逐漸在結構上復雜起來,開始具備細胞構造而成為單細胞生物,其中更有一些進一步進化為多細胞生物,乃至高級動、植物。但是也有一些原始生命物質繼續保持非細胞形態,並且逐漸適應在其他生物細胞內營寄生方式,這就是我們目前所知的病毒。其寄生於細菌等微生物者,稱為細菌病毒,即噬菌體;其寄生於植物者,稱為植物病毒;其寄生於動物者,稱為動物病毒。某些動物病毒與植物病毒在結構組成上的相似性或同源性,例如人類鼻病毒的結構蛋白與某些植物病毒相似,說明了它們之間在起源上的聯系,似乎有利於這一假說。但是反對這一假說的人們認為,既然病毒缺乏獨立的自身復制能力,必須依賴宿主細胞來進行增殖,那麼就很難想像病毒是起源於細胞形態存在之前,而不是在細胞形態存在之後。我們認為,這一看法難以讓人接受,因如上述,病毒的寄生性是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2)
認為病毒來源於細胞核酸:病毒的基因組可能就是細胞的染色體或線粒體的基因物質。由於某種原因,這些核酸脫離細胞而獨立存在,隨而經過進一步演化而具備專性寄生的特性。這就是所謂的內源性學說。這一學說將反轉錄病毒視為細胞DNA片段的RNA轉錄產。
近年發現,某些RNA腫瘤病毒中存在癌基因,但在正常機體細胞中存在與之相似的基因(稱為原癌基因),且癌基因和原癌基因的序列高度同源。這些發現似乎有利於內源性學說的成立,因為病毒的癌基因可能就是隨某些細胞核酸脫落或逃逸出來的一個組成成分。當然,DNA腫瘤病毒中也發現有癌基因,但是為什麼迄今在細胞內一直沒有找到相應的細胞原癌基這是有待進一步探索和說明的問題了。
(3)
認為病毒是某些較高級微生物的退行性生命物質:也就是說,是這些微生物在退化過程中丟失了某些遺傳信息,以致不能自身增殖,而必須依賴較高級細胞才能復制,並逐漸演化為現在的病毒。從辯證唯物主義和進化論的觀點來看,我們傾向於將病毒看作為原始生命形態的發展產物。
『柒』 水痘病毒的由來
水痘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傳染病。主要發生在嬰幼兒,以發熱及成批出現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痂疹為特徵。
[病原學]
病毒屬皰疹病毒科,呈球形,直徑150~200nm。中心為雙股DNA,其外為20面體核衣殼,衣殼表面有一層脂蛋白包膜,內含補體結合抗原,不含血凝素或溶血素。
本病毒僅有一個血清型,可在人胚纖維母細胞、甲狀腺細胞中繁殖,產生局灶性細胞病變,細胞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和多核巨細胞。人為唯一的宿主。
VZV生活能力較弱,不耐高溫,不能在痂皮中存活,易被消毒劑滅活。但能在皰疹液中-65℃下存活8年。
病毒先在上呼吸道繁殖,小量病毒侵入血中在單核吞噬系統中繁殖,再次大量進入血循環,形成第二次病毒血症,侵襲皮膚及內臟,引起發病。
[流行病學]
水痘傳染性強。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出疹前1~2天至出疹後5天都有傳染性。兒童與帶狀皰疹患者接觸亦可發生水痘,因二者病因同一。傳播途徑主要是呼吸道飛沫或直接接觸傳染。也可接觸污染的用物間接待染。
本病以冬春季發病為主,主要為2~10歲的兒童發病。人群普遍易感,但一次發病可終身免疫。
(一)傳染源 水痘患者為主要傳染源,自水痘出疹前1~2天至皮疹乾燥結痂時,均有傳染性。易感兒童接觸帶狀皰疹患者,也可發生水痘,但少見。
(二)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飛沫和直接接觸傳播。在近距離、短時間內也可通過健康人間接傳播。
(三)易感人群 普遍易感。但學齡前兒童發病最多。6個月以內的嬰兒由於獲得母體抗體,發病較少,妊娠期間患水痘可感染胎兒。病後獲得持久免疫,但可發生帶狀皰疹。
(四)流行特徵 全年均可發生,冬春季多見。本病傳染性很強,易感者接觸患者後約90%發病,故幼兒園、小學等幼兒集體機構易引起流行。
[發病原理和病理解剖]
病毒由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後入血及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系統再次增殖,侵入血液引起第二次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皮疹分秕出現與間歇性病毒血症有關。隨後出現特異性免疫反應,病毒血症消失,症狀緩解。當免疫功能低下時易發生嚴重的全身播散性水痘。有的病例病變可累及內臟。部分病毒沿感覺神經末梢傳入。長期潛伏於脊神經後根神經節等處,形成慢性潛伏性感染。機體免疫力下降時(如患惡性腫瘤,受刺激)病毒被激活,導致神經節炎,並沿神經下行至相應的皮膚節段,造成簇狀皰疹及神經痛,稱為帶狀皰疹。
水痘病變主要在表皮棘細胞。細胞變性、水腫形成囊狀細胞,後者液化及組織滲入形成水皰,其周圍及基底部有充血、單核細胞和多核巨細胞浸潤,多核巨細胞核內有嗜酸性包涵體。水皰內含大量病毒。開始時透明,後因上皮細胞脫落及白細胞侵入而變濁,繼發感染後可變為膿皰。皮膚損害表淺,脫痂後不留瘢痕。粘膜皰疹易形成潰瘍,亦易癒合。水痘個別病例病變可累及肺、食管、胃、小腸、肝、腎上腺、胰等處,引起局部充血、出血、炎細胞侵潤及局灶性壞死。帶狀皰疹受累的神經節可出現炎細胞浸潤、出血、灶性壞死及纖維性變。
[臨床表現]
本病潛伏期為14~15日左右。起病急、輕、中度發熱且出現皮疹,皮疹先發於頭皮、軀干受壓部分,呈向心性分布。在為期1~6日的出疹期內皮疹相繼分批出現。皮損呈現由細小的紅色斑丘疹→旁疹→症疹→脫症的演變過程,脫症後不留疲痕。水疤期痛癢明顯,若因摧抓繼發感染時可留下輕度凹痕。體弱者可出現高熱,約4%的成年人可發生播散性水痘、水痘性肺炎.
大多見於1-10歲的兒童,潛伏期2-3周。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全身倦怠等前驅症狀。在發病24小時內出現皮疹,迅即變為米粒至豌豆大的圓型緊張水皰,周圍明顯紅暈,有水皰的中央呈臍窩狀。約經2-3天水皰乾涸結痂,痂脫而愈,不留疤痕。皮損呈向心性分布,先自前顏部始,後見於軀干、四肢。數目多少不定以軀干為多,次於顏面、頭部,四肢較少,掌跖更少。粘膜亦常受侵,見於口腔、咽部、眼結膜、外陰、肛門等處。皮損常分批發生,因而丘疹、水皰和結痂往往同時存在,病程經過2-3周。若患兒抵抗力低下時,皮損可進行性全身性播散,形成播散性水痘。水痘的臨床異型表現有:大皰性水痘、出血性水痘、新生兒水痘、成人水痘等。
需與天花相鑒別:天花全身反應重,始即39-40度的高熱,熱度下降後發疹,皮損中央有明顯的臍凹,顏面增多,愈後遺留凹陷性疤痕。有是應注意與膿皰瘡及丘疹性蕁麻疹區別。
[治療]
本病無特效治療,主要是對症處理至預防皮膚繼發感染,保持清潔避免瘙癢。皰疹破潰或繼發感染時局部可塗1%甲紫,未破潰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抹。早期採用阿精胞甘10mg/kg/日或用無環鳥苷8mg/kg/日,用5~7天,或加用干擾素,可抑制病毒的復制。每日肌注維生素B12500~1000ug,也有一定的療效。有繼發感染時可選用有效的抗毒素,水痘不宜使用激素以免引起病毒播散。
[預防]
本病的預防重點在管理傳染源,隔離患者至全部症疹為止。對有接觸史的高度易感者可在3日內注射水痘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或高效價帶狀皰疹免疫血漿,以減少發病的危險性。
隔離患者至全部皮疹結痂或出疹後7天。其污染物、用具可用煮沸或暴曬法消毒。接觸水痘的易感者應留檢3周,也可早期應用丙種球蛋白(0.4-0.6ml/kg)或帶狀皰疹免疫球蛋白5ml,可明顯降低水痘的發病率,減輕症狀。最近幾年研製的水痘病毒活疫苗,用於正常易感兒童預防有效。
參考資料:
水痘的防治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出疹性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2~6歲幼兒,偶爾出現於成人及嬰兒。主要通過空氣飛沫經呼吸道傳播,也可因接觸患兒皰疹內的皰漿通過衣服、用具、玩具傳染,傳染性較強。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多見於冬春季節。
小兒傳染上水痘病毒後,要經過2~3周的潛伏期後才出現症狀。一般是先發燒一天,伴有頭痛、厭食、哭鬧、煩燥不安、全身不適或咳嗽,然後有皮疹出現,大多散布於頭面部、軀干及腋下,發生在四肢、手掌、足底的很少,呈向心性分布。初起時皮膚出現米粒至豆子大小的鮮紅色斑疹或斑丘疹,24小時內形成圓形或橢圓形水皰,周圍有紅暈,水皰極易破裂而潰爛。3~5天後,水皰漸漸乾燥,先由中央萎縮,然後結痂,再經數天或2~3周,結痂完全脫落而痊癒,一般不留痕跡。發病時眼結膜、口腔與咽部粘膜、陰道粘膜皆可發生損害。病後可獲得終身免疫。少數患兒抵抗力弱、免疫功能差,會出現出血性水泡和繼發性細菌感染,可導致腦炎、肺炎、心肌炎或其他器官疾病。
水痘患兒的病情一般比較緩和,很少有並發症,無須特殊治療,常可在7~10天內自然痊癒。但要精心護理,以防止感染。發熱出疹期要卧床休息,給病兒多喝水,並供給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如牛奶、雞蛋、水果、蔬菜等,忌吃辛辣魚蝦等食物;預防受涼感冒,特別不要吹風;常洗手洗臉,勤換衣,保持皮膚清潔;注意衣物和用具的清潔消毒,講究衛生。居室要經常通風,溫濕度要適宜。剪短指甲,避免小兒抓傷皮疹而引起感染。如果瘙癢嚴重,可擦爐干石洗劑止癢,也可服用撲爾敏等葯物;皰疹破潰可塗龍膽紫,已有感染可局部塗一些消炎軟膏,必要時可服用黃連素、磺胺類葯物;切忌使用膚輕松、強的松一類的軟膏,以免造成全身性水痘。如出現持續高燒、咳嗽、頭痛、胸痛或皰疹密集,色紅赤,皰液混濁以及已經發生彌漫性膿瘡、蜂窩組織炎或淋巴腺炎的患兒,則需送醫院治療。
為預防水痘傳染,對患兒應隔離至皮疹全部結痂為止,對接觸過水痘病人的孩子最好也要隔離觀察3周,體弱者可在接觸後4天內注射丙種球蛋白。流行期間盡量少帶孩子去公共場所。
水痘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兒童多見,傳染性很強,主要傳播途徑為飛沫。其特點為皮疹先見於軀干,然後蔓延至面部,最後達四肢,呈多形性疹:斑疹,丘疹,水皰疹,痂疹。水痘患者應嚴格隔離,休息,吃營養豐富易消化的飲食。皮膚破損處用2%-5%NaHCO3濕敷,禁忌手抓,化膿處塗抹抗生素軟膏。對免疫功能缺陷者進行抗病毒治療。禁用腎上腺皮質激素。
水痘Chickenpox(帶狀皰疹)
何謂水痘?
本病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致的高度傳染性疾病。幾乎人人必患,通常在兒童期。如兒童期未患病,成人期仍敏感並可受感染。
如何感染?
接觸了傳染期的患者。病毒因患者咳嗽、噴嚏而經空氣傳播,也可因接觸了患者使用過的布類、卧具而受染,疾病後期的脫痂則無感染性。
有那些症狀?
低熱、頭痛、食慾減退,1-2天後皮膚出現瘙癢的水皰疹,常始於軀干然後播散至面部和身體的其他部位。嚴重者,頭、腋下、眼瞼和口腔均可出現水泡,然後破裂、結痂。成人症狀往往較兒童嚴重。
症狀何時出現?
一般是接觸病毒後2周,也可11-21天。
傳染期多長?
水泡出現前1-2天至首批水泡出現後5天。當所有水泡乾燥時可認為已無傳染性。
是否需要隔離?
是。首批水泡出現後應將患者從工作或學校中隔離5天,或直至全部水泡乾燥和結痂。
如何治療?
通常不必特殊治療,爐甘石洗劑常用於止癢,如效果不佳,應就醫。
有否預防疫苗?
有。水痘疫苗已在美國批准使用。可向醫生咨詢。
如何免受感染?
避免接觸患者,由於早期水痘幾乎不可能被診斷,如有危險,可注射疫苗。患者應隔離,至首批水泡出現後5天,或至全部水痘乾燥結痂。
水痘
(Varicella)
水痘是兒童的高度急性傳染性疾病,偶發於成人。有終生免疫力。它是由復合皰疹DNA病毒,即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所引起的原發感染。以發熱及周身性紅色斑丘疹、皰疹、結痂為特徵。
病因及發病機理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aricella zostervirus,VZV),呈磚形、直徑為150-200nm,核酸為DNA,有立體對稱的衣殼,在細胞內繁殖。患者是唯一的傳染源。VZV存在於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皰疹和血液中,經飛沫或直接接觸皰液而傳染,已知VZV可經醫療器械傳播。VZV主要經呼吸道侵入,在粘膜上生長繁殖,然後入血和淋巴液,在網狀內皮細胞內第二次繁殖引起病毒血症和全身病變。主要損害部位在皮膚,偶爾累及內臟。
臨床表現
治療
患兒應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結痂為止。與水痘接觸過的兒童,應隔離觀察3周。
全身治療
主要是加強護理,預防繼發感染和並發時的發生。發熱期應卧床休息,給予足夠的營養支持與水分的供應。臨床對症用葯為主。熱度高者可給予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皰破潰者可塗以2%龍膽紫液,若有彌漫性膿皰、蜂窩組織或急性淋巴結炎等並發症時,則需投用廣譜抗生素。重症患者,可肌注丙種球蛋白。忌用皮質類固醇激素,以防止水痘泛發和加重。
對免疫能力低下的播散性水痘患者、新生兒水痘或水痘性肺炎、腦炎等嚴重病例,應及早采抗病毒葯物治療。阿糖腺苷10mg/kg•d,靜脈滴注。或無環鳥苷5-10mg/kg,每8小時一次靜脈注射,療程5-7天,或加用a-干擾素,以抑制病毒復制,防止病毒擴散,促進皮損癒合,加速病情恢復,降低病死率。
水痘是怎麼發生的?
水痘常見於2~10歲的兒童,是一種發病急、傳染性很強的傳染病。水痘好發於冬春兩季,常在幼兒園或小學校內引起流行。
水痘的病原體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存在於患者的血液,皰疹的漿液和口腔分泌物中。主要通過飛沫經呼吸道傳染,接觸被病毒污染的塵土、衣服、用具等也可能被傳染。也就是說如果健康的兒童與患水痘的兒童經常一起玩耍、說話、密切接觸都可感染而發病。所以一旦患了水痘應注意隔離,在完全治好以前不應去幼兒園或上學。即使是與水痘患者接觸過的小孩,也應隔離觀察2~3周。因為感染病毒後不是立即發病,一般要經14~17天的潛伏期,長者可達3周。
水痘傳染性很強,病人是唯一的傳染源,與之接觸的兒童約90%發病。而且從發病前一日到全部皮疹乾燥結痂均有傳染性。
起病較急,可有發熱、倦怠、食慾減退等全身症狀,成人較兒童明顯,一般1~2天內發疹。首先發於軀干,逐漸延及頭面部和四肢,呈向心性分布,即軀干多,面部四肢較少,手掌,足跖更少。初起為紅色小丘疹,數小時後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皰,周圍繞以紅暈。水皰初呈清澈的水珠狀,壁薄易破,伴有瘙癢。經2~3天而乾燥結痂,以後痂脫而愈,不留疤痕。在發病3~5天內,皮疹陸續分批發生,故同時可見丘疹、水皰、結痂等不同時期的皮損,病程約 2~3周。
口腔、眼結合膜、咽部、外陰等粘膜也偶可發生損害,常形成潰瘍而伴有疼痛。
皮疹並非出得越多越好,只要符合一般的出疹規律,多一些或少一些都是正常現象。若水皰抓破後繼發細菌感染,可發生皮膚壞疽,甚至引起敗血症。此外,少數患者還可出現水痘性肺炎、腦炎、心肌炎及暴發性紫癜等並發症。
中醫學認為本病屬外感時邪熱毒,濕熱郁於肌膚所致。
出水痘會不會留疤痕?
水痘發生的部位較廣泛,可延及頭面部,且成批出現,數目較多,故有人擔心會不會留下疤痕,影響美觀。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一般來說水痘按照自然病程發生、消退,即使水皰較大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也會很快痊癒,愈後不留疤痕。但若不注意保持皮膚清潔,反復搔抓破潰後易繼發細菌感染,甚至發生壞疽,愈後會有疤痕。因為單純水痘的損害部位很淺,未到達真皮組織,如果合並細菌感染則會向下破壞而導致疤痕形成。
可見出水痘不會留下疤痕。但是在臨床上水痘還有幾種特殊類型,應引起注意。
(1)大皰型水痘 只見於2歲以下的兒童。為成批發生的2~7cm大小的大皰,破潰後形成糜爛面,但痊癒很快。
(2)出血性水痘 水皰內容物為血性,有高熱及嚴重的全身症狀。好發於營養不良、惡性淋巴瘤、白血病等使用免疫抑制劑及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的病人。
(3)新生兒水痘 通常是在生產時由母親而感染,一般症狀表現較輕,但亦可發生系統損害而致死。
(4)成人水痘 症狀較小兒為重。前驅期長,高熱,全身症狀較重,皮疹數目多,也更癢。
以上幾種特殊類型雖較少見,但一旦發生就應加強護理,防止繼發感染。否則不僅僅是留疤痕的問題,還可發生肺炎、腦炎、心肌炎、腎炎等嚴重並發症,甚至危及生命。
中醫如何治療水痘?
現代醫學對病毒性疾病沒有特效葯,故水痘的治療主要是預防繼發感染和加強護理。發熱期應卧床休息,食易消化食物,保證營養和水分的供給;體溫較高者可予退熱劑,皮膚瘙癢甚者可口服抗組胺葯,亦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止癢,水皰破潰後塗2%龍膽紫等等,均為對症治療。
中醫認為本病為外感時邪,傷及肺脾,生濕化熱,發於肌膚所致。治療以疏風清熱、解毒祛濕為主,根據病情的輕重可分以下兩種類型:
(1)風熱夾濕證 屬輕型,證見發熱,咳嗽,流涕,水痘紅潤,分布稀疏,內含水液清澈明亮,伴有瘙癢,納差,二便調和,舌苔薄白,脈浮數。治宜用疏風解表,清熱祛濕法。方選銀翹散加減。
(2)濕熱熾盛證 屬重證,多見於體質虛弱的患兒。發熱重,表現為壯熱煩渴,唇紅面赤,精神萎靡,痘疹稠密色紫暗,痘漿混濁不透亮,甚至口腔亦見皰疹,伴有口乾欲飲,大便干結,小便短赤,舌苔黃厚而干,脈洪數或滑數。此乃邪盛正篤,濕熱毒邪內犯。治療當加大清熱涼血解毒之力。方選加味消毒飲加減。
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可適當選擇西葯對症治療,如退燒、止癢等。其餘在護理、飲食、消毒、隔離等方面中西醫的要求都是一致的。
水痘(varicella)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感染,傳染性強。一般感染後可獲終身免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