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蕁麻疹患者為什麼會越來越多
導致蕁麻疹的外在因素是非常的多的,隨著生活環境的日新月異,我們根本不知道未來的生活回當中會增加哪些答導致蕁麻疹的誘因,目前來說!常見的有關因素有以下幾方面:
1.食物, 以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不能吃。
2.吸入物,如各種花粉、塵土、煙霧等。
3.葯物,如青黴素、鏈黴素、磺胺、血清、疫苗等。
4.各種感染,細菌、病毒、黴菌、寄生蟲等。
5.內分泌障礙,月經不調,妊娠、更年期等。
6.物理化學因素,如冷、熱、風、光及某些化妝品刺激。
7.動物及植物刺激,如臭蟲、蟎及蕁麻、野葛等。
8.遺傳因素,如過敏體質及免疫功能障礙。
2. 蕁麻疹為什麼容易復發
最近廣東潮州市的許女士來電反映:妹妹身上一夜間長了好多紅色的疹子,查了一下和蕁麻疹的病症很相似,我身上接著也有一部分了,特別是腰部,這會傳染是嗎,怎麼治療啊,以前妹妹春天的時候也發過,擦了點葯膏好了,現在是不是又復發了?
蕁麻疹不僅是成人的多發病,也是兒童的多發病、常見病。蕁麻疹的特點,多是過敏反應所致,常見多發的可疑病因首先是食物,其次是感染,因年齡不同,飲食種類不同引起蕁麻疹的原因各異,如嬰兒以母乳、牛奶、奶製品喂養為主,可引發蕁麻疹的原因多與奶製品的添加劑。隨著年齡增大,嬰幼兒開始增加輔食,這時雞蛋、肉鬆、魚松、果汁、蔬菜、水果都可以成為過敏的原因,學齡前期及學齡期兒童,往往喜歡吃零食,零食種類及正餐食品較多,因此食物過敏的機會增多,諸如果仁、魚類、蟹、蝦、花生、各種冷飲、飲料、巧克力都有可能成為過敏原因。
蕁麻疹傳染嗎?蕁麻疹是不會傳染的,蕁麻疹的早期症狀表現皮膚發癢現象,繼而出現扁平的高出皮膚的風團,有的發白,有的發紅,越起越多,形態及大小不一,風團逐漸蔓延,可相互融合成片,既可局限於某個部位,也可全身泛發。
福建漳州的黃先生蕁麻疹好幾年了,以前症狀比較輕,從去年春天開始症狀就加重了 ,也在吃鹽酸西替利嗪片,不吃就癢,手臂,腿上全是紅疙瘩,痛苦死了。
據了解,目前西醫對蕁麻疹尚無特效療法,多採用以內服抗組胺葯物 , 皮質激素類葯物臨時抑制為多,如口服西葯 , 口服激素 , 外用溶液洗劑、乳劑等。長時間或大劑量外用使用皮質激素類葯物,會成癮導致葯物依賴性 , 最常見的是用葯後病情好轉,一旦停葯後,用葯部位原發病變加重。當重新用激素後,上述病情好轉或消失;如再停葯,反跳性再發,而且比以前更嚴重。
蕁麻疹症狀特徵是患者皮膚上出現很多形狀不同、大小不一紅腫隆起中間呈白色的疹子,患病部位會發生劇癢,出現後24小時內會自動消失,由於劇癢,患兒常因為過度抓搔造成皮膚表皮破裂而引起繼發性皮膚感染。根據嬰兒蕁麻疹症狀醫學上常分為小兒急性蕁麻疹和小兒慢性蕁麻疹,小兒急性蕁麻疹發病急,先感覺皮膚瘙癢,很快出現大小不等、形態不規則的紅色風團,全身泛發,可單個,也可密集融合成片。
蕁麻疹的發病原因很復雜,如用傳統的控制方法和治療,如激素、抗組胺類,消炎類葯物治療,一時見輕,但過一段病情又會加重,對孩子身體影響也很大,長期服用對肝腎造成更大損傷。外用一般會選用激素類軟膏,如地塞米松軟膏、膚輕松等,雖然能很快控制皮膚過敏症狀,但是一停用,過敏症狀就會復發,長期使用激素類軟膏會使皮膚失去正常防禦和自我保護能力,最終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
目前的治療蕁麻疹主要包括去除誘發因素、調整自身過敏體質,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通過研究發現,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改善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縮短蕁麻疹治療周期。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提高機體抗過敏免疫能力,經臨床證實,由唾液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等成分組成的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促使腸道微生態健全,進而促進免疫系統的發育成熟和損傷修復,降低過敏特異性抗體IgE、平衡Th1與Th2免疫反應,減少蕁麻疹復發,應用時間越早效果越好。
日常護理蕁麻疹要注意什麼呢?
1、不讓孩子用手抓撓患處,以免越抓越癢;可用冷敷減輕瘙癢感;
2、注意營養均衡,患兒不宜食用過多高蛋白的食物;
3、注意衛生,家庭防蟎很重要,避免孩子接觸花粉類物質;
4、注意天氣變化,隨著增減衣物,蕁麻疹患兒應穿著寬松透氣的衣物,以免對患處造成刺激;
5、保證充足的睡眠,增強機體免疫力;補充抗過敏益生菌調整過敏體質,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對食物、花粉、冷熱等刺激導致的蕁麻疹的治療有著顯著的療效。
3. 為什麼蕁麻疹容易反復
※尚未找到病因時,蕁麻疹可以對症治療為主,抗組織胺葯是治療本病的有效葯物。此類葯物的品種甚多,如特非那定(敏迪)、阿伐斯汀(新敏樂)、氯雷他定(開端坦)、酮替芬、康啶等。專用某一種葯物數天無效時,可換另一種,一旦發現有效,切勿馬上停葯,宜漸漸減少劑量直至停葯,這樣可以避免或減輕「服時好,停葯發」的弊癆。病情頑固者,可以兩種抗組織胺葯同時服用,以獲最佳療效。
蕁麻疹中醫稱為「癮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突然發作、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癢而不痛、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為特徵。本病多發生於冬春天節,病史長短不一易反復發生,一般病程在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本臨床上多發於女性,尤以中青年為多見。
中醫在治療本病時,各家辨治不一,有研究者報道使用「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運用明代陳實功所創「消風散」為主方加減,以臟腑辨證統之,獲得較好療效。但需辨證論治:
慢性蕁麻疹患者性情急躁、煩躁易怒或情志抑鬱者,或女性伴有月經不調、痛經者,均可從肝經辨證。遵「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治法,其血熱者宜用犀角地黃湯加荊芥、防風、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鉤藤湯加減;肝鬱者宜用逍遙散;血虛者宜用當歸飲子,血瘀者宜用通經逐瘀湯。
慢性蕁麻疹患者證見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過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從肺系辨證。其氣虛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風散;肺熱者,可選用麻杏石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慢性蕁麻疹患者證見脘腹脹滿或惡心嘔吐,或泄瀉,或便秘者,均可從脾胃辨證。其濕熱者用霍香正氣散去燥熱之品。加入茵陳、苦參、白鮮皮等;其虛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輩;中虛渲滯,陽氣不伸者宜用升陽益胃腸;寒熱錯雜者宜辛開苦降用半夏瀉心湯;大便秘結者宜表裡雙解用防風通聖丸。 慢性蕁麻疹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夢者,均可從心系辨症。其心陰虛者宜用天王補心丹,心陽虛者宜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慢性蕁麻疹患者證見腰膝酸軟者,均可從腎辨證。腎陰虛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宜用二仙湯。
4. 尋麻疹一天的葯量到達最大量了,但還是發出來怎麼辦
指導意見:
蕁麻疹有中葯治療,如防風通聖丸、浮萍丸等。但中葯同西葯一樣,只起抗過敏作用,若過敏原不除,停葯後病情同樣會 反復。目前還很難說通過長期服中葯調節人體免疫力,就能把過敏狀態轉為正常,使患者再遇塵蟎、蟑螂等過敏原不會發生 過敏。所以,還是建議在遠離過敏原的同時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
5. 蕁麻疹最嚴重會怎麼樣。會不會死人啊。。。
在我們身邊,每到春天,很多人就飽受蕁麻疹的苦惱,身上毫無徵兆的長出小包和出現紅腫,有時伴有瘙癢和刺痛,反復發作,嚴重影響著日常的生活和工作。為什麼出現蕁麻疹的人越來越多呢?下面我們來了解下。
案例一:7歲的浩浩,家住浙江溫州,患蕁麻疹一年多了,反反復復總是不見好,春季尤其嚴重。剛患上蕁麻疹時沒當回事,覺得只是有癢,但沒想到越來越厲害了,醫院去了不少,葯也吃不了少,但是這蕁麻疹該復發還是要復發。
案例二:廣東汕頭的陳小姐,今年24歲,患蕁麻疹兩年了,中葯西葯吃了不少,卻一直得不到很好地控制。尤其是每次換季或者吃點辛辣刺激的,就會馬上發作。至此,每次和同事出去吃飯,自己總是吃些清淡的,就這,蕁麻疹還是時不時來訪。陳小姐真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專家表示:蕁麻疹在臨床上也被稱為「風疹團」,在接觸到過敏性物質之後,就會在皮膚表面出現成片的紅斑,同時還會感覺到異常的瘙癢。根據發病時間的長短,可以分為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一般是一個半月以前是急性蕁麻疹,一個半月以後屬於慢性蕁麻疹。急性蕁麻疹預後效果良好,而慢性蕁麻疹則持續時間長,會反復發作,甚至能達到數年之久,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困擾。
蕁麻疹的發病原因
1、食物以及食品添加劑:有些食物能夠引起機體過強的免疫反應,從而誘發了蕁麻疹,例如魚、蛋、牛肉、海鮮等等,都是過敏原,能夠引起機體的過敏反應。部分食品添加劑、人工色素以及防腐劑等也能引起。
2、物理因素刺激:某些物理刺激會誘發蕁麻疹,或者部分患者對外界物理刺激較為敏感,一些鈍器刮劃之後會出現風團樣的劃痕,另外的如日光甚至壓力,都是屬於物理刺激因素造成的蕁麻疹。其他一些動物皮毛、細菌感染、植物性接觸也有可能導致蕁麻疹發作,所以家中有寵物、種植花草的人應多加註意。
3、精神因素以及內環境穩態:如果一個人本身便是敏感體質,加上精神狀態不好,極其容易誘發蕁麻疹,更有部分患者的蕁麻疹有遺傳的傾向,如果內環境紊亂,那麼蕁麻疹發生的幾率就大大增加。
4、過敏體質:蕁麻疹其實是過敏性疾病的一種,是過敏體質的一種表現。過敏體質是指體內免疫功能有先天性缺陷,人體內的免疫反應會使TH1細胞數量下降,在外來相關的抗原物質(花粉、蟎蟲、真菌等)進入這樣的人體後,連續產生多種細胞激素如IgE的產生增多及嗜酸性粒細胞增多等促使免疫反應朝向TH2途徑形成體液免疫反應,產生一系列有害於機體的反應。過敏體質在首次接觸過敏原時,會產生相應的抗體,抗體固定於皮膚、黏膜組織中,當再次遇到同樣的過敏原,則導致肥大細胞、嗜鹼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5—羥色胺等過敏反應介質,即發生蕁麻疹。
預防蕁麻疹的反復發作的方法
1、做好記錄,避免誘發因素。通常患者得了蕁麻疹,去醫院血檢查過敏原,很多時候是找不到具體的病因的,因此我們建議患者每次蕁麻疹發病時,自己要做好記錄,看都接觸過什麼,找到過敏的源頭,如: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改善過敏體質,調節免疫系統。面臨過敏疾病,人們只能用抗組織胺或類固醇葯物來按捺發炎反響,也即是說只能緩解過敏表現,而不處理過敏發作的根本問題,基本上是吃葯就減輕,一停葯又繼續發作,長此下去患者便會開始憂慮長時刻服用抗組織胺葯物給個人身體構成的損傷。近幾年來,免疫學界經過許多的關於過敏科學的研討發現,過敏性疾病或過敏體質的人若是吃下一些對人體有利的細菌,能夠改進過敏體質人的免疫體系。
現代醫學對微生態的研究發現一種新的抗過敏的乳酸菌菌株群,可以通過促進機體自身γ干擾素的分泌量使TH2(2型T細胞)的活性下降,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的方法。其主要關鍵是尋求葯物以外的另類抗過敏療法,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干擾素分泌調節免疫細胞活性平衡,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擁有降低血清IgE過敏抗體的國際專利認證,連續補充12周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這樣一來,慢慢使過敏原無法與體內的IgE抗體結合,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生化反應。
3、適當的運動,增強自身免疫力。蕁麻疹患者在平時可以多做運動,這樣不僅可以增強體質,而且還可以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努力避免扁桃體炎、鼻咽炎等感染性的疾病發生,因為這些是誘發蕁麻疹的重要病因。
4、飲食調整。這點是最主要也是必須要注意的,而這點往往是大多數蕁麻疹患者很難做到的一點。患病期間,禁食魚蝦、蟹、貝殼等海鮮類、牛羊肉類、辣椒、酒等刺激性物質。即便過敏原中未查到對此類食品過敏者也要禁食,因為患者正處於過敏狀態,這些發物會誘發或者加重蕁麻疹。
6. 容易長蕁麻疹,罪魁禍首有哪些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屬於過敏反應的一種表現。蕁麻疹容易反復發作,嚴重的時候可能會影響到正常生活。所以可以多了解引起它發病的原因,以便可以更好的防治它。
當身體受到病毒,細菌、寄生蟲感染時,有可能引起蕁麻疹。我們有時候外出,在草叢中被蚊蟲叮咬了,有一些蟲子本身體內多多少少都會攜帶一定的細菌和病毒。一旦它叮咬了人們,就會把細菌和病毒以及其他一些有害物質帶到我們的身上,一旦人們被感染了,身體抵抗力降低,從而誘發蕁麻疹的出現。
季節的變換,環境發生變化,花粉和灰塵在空氣中四處飛揚,其中有的就會被人吸入同時被皮膚吸收,從而引起慢性蕁麻疹。
導致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容易患蕁麻疹的人,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注意盡量避免這些誘發因素。
7. 為什麼我經常身上會起蕁麻疹
癢癢癢……每到春季,總有不少人為蕁麻疹傷透腦筋,氣溫變化較大,空氣又乾燥,如果機體不能適應這一變化,抵抗力就會下降,蕁麻疹也特別容易發作。如果平時不多加註意,容易引起蕁麻疹在這個季節反復或加重。因此,一旦發現蕁麻疹要及時治療,如果發病超過一個月,就要提高警惕了,很容易反復發作而導致慢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的不易治癒和不易控制會給患者帶來很多困擾。
蕁麻疹易高發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或機體內存在致病因子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並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蕁麻疹本身是不會遺傳的,但因為該病發生的重要原因是體質造成的,而過敏體質卻與遺傳有一定的關系,但不是絕對的。據統計25%-30%的普通人一生中至少發生過一次蕁麻疹。
長期蕁麻疹發作,不但皮膚受到損害,美觀上受到極度的影響,還會引起患者的心理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長期瘙癢,並且在臉上影響美觀,會導致患者自卑,並且經常會焦慮不安,情緒抑鬱,導致睡眠不健康,經常失眠。長期瘙癢還會影響到正常的學習,工作以及生活,導致效率大大地降低。
蕁麻疹的正確治療方法
1、一般治療
由於蕁麻疹的原因各異,治療效果也不一樣。治療具體措施如下:
(1)去除病因
對每位患者都應力求找到引起發作的原因,並加以避免。如果是感染引起者,應積極治療感染病灶。葯物引起者應停用過敏葯物;食物過敏引起者,找出過敏食物後,不要再吃這種食物。
(2)避免誘發因素
如寒冷性蕁麻疹應注意保暖,乙醯膽鹼性蕁麻疹減少運動、出汗及情緒波動,接觸性蕁麻疹減少接觸的機會等。
2、免疫降IgE抗過敏治療
臨床上治療蕁麻疹常選用口服抗組胺葯和外用激素類軟膏的方法,一般具有較好療效。但西醫治療蕁麻疹是以控制症狀為主,只能緩解當時的過敏症狀,並不能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並且西葯治療蕁麻疹還有毒副作用和耐葯性等弊端,若長期使用會對人體造成一定不利影響。
研究發現蕁麻疹患者體內Th2型細胞因子IL-4的水平均明顯升高,而Th1型細胞因子IFN-γ均明顯降低,說明蕁麻疹患者體內存在Th1/Th2失衡。
英國格拉斯哥大學化學工程系Deisler博士與卡威尼亞大學生化系的Jerome博士領導的科研團隊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抑制蕁麻疹患者血清IL-5、IL-8、IL-10等炎性介質的釋放,降低免疫致敏因子IgE水平,促進Th1/Th2平衡,從而調節蕁麻疹患者免疫功能,從而從根本上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Corinne Lebreton教授提出欣、敏、康益生菌可通過穩定腸道微生物環境和腸道滲透性屏障,並增強腸內抗原的降解,從而減少局部免疫炎症反應。
隨著生物技術的發展,益生菌在蕁麻疹的治療上不斷取得新的突破,凸顯了自身的獨特優勢,極大地彌補了西醫在蕁麻疹治療上的缺陷,對蕁麻疹等過敏性疾病的預防和治療作用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
3、日常調理
要防止皮膚乾燥。一旦皮膚過於乾燥,患處皮膚瘙癢的症狀就會加重。保持居家衛生,家庭的防蟎和防塵工作是很重要的清潔保養內容;保證充足的休息,以防止免疫力紊亂,從而預防一些皮膚病;保持室內良好的通風和散熱,使室內溫度和濕度適宜;平時穿一些比較寬大、輕薄、吸汗的棉質衣服,保持皮膚清潔乾燥;洗澡時,不要使用水溫過高的水,避免使用肥皂等刺激性用品,洗完澡可以適量使用溫和的潤膚用品。每天保持充足的睡眠,多喝水,給皮膚補充足夠的水分。
8. 為什麼我的蕁麻疹越來越嚴重的
蕁麻來疹是一種伴有劇癢的暫自時性、水腫性、過敏性皮膚病。中醫稱隱疹,俗稱風疹塊、風團、風它!
民間有很多治癒本病的絕招
1:拔罐療法
處方:凡士林、酒精各適量,火罐一個
用法:先將凡士林一薄層於臍部,再將酒精滴數滴與火罐內,棉球引燃,火旺時將罐扣在臍眼側位,5-10分鍾拔罐,日拔3次。
療效:拔罐1天,有效率達96.1%
2:葯酒療法
處方:薄荷、苦參各30克,樟腦10克,白酒600毫升。
用法:葯浸酒內7天後,去渣濾酒,加入樟腦粉混勻,用棉簽蘸葯塗擦患處。日3次
療效:用葯3天,治丘疹樣蕁麻疹,有效率100%。治癒率92%。
3:中成葯療法
葯名:雲南白葯
服法:成人每次服1/8小瓶,第1次加服保險子1粒,日服3次。兒童用量酌減,不服保險子。
療效:服葯1-4天,有效率90.62%
4:熏洗療法
處方:鮮紅蘿卜全株1000克
用法:加水6000毫升,濃煎取液,熏洗上身,出汗為度,洗後避風。日洗1次
療效、:熏洗3-6次,有效率100%,治癒率86%
希望你早日解除痛苦。
9. 為什麼會得蕁麻疹
皮膚突然大量出現風團、紅疹,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掉,經常反復發作,瘙癢難耐(階段性陣癢),有時候還伴有腹痛、惡心、胸悶、呼吸困難的症狀……如出現這些症狀,很有可能是患上了蕁麻疹。
很多蕁麻疹患者都會遇到這樣的情況:蕁麻疹犯了,然後去很多大醫院看過,也看過很多中西醫,吃了很多葯還是反反復復,不管用,最重要的是再犯時症狀還會加重。這是什麼情況呢?
蕁麻疹,一種過敏性皮疹,又稱風疹塊。這個病非常討厭,不但會嚴重影響皮膚外貌,在發病的時候還會劇癢難忍,一個月以上發病者,通常為慢性蕁麻疹,此時它會非常的頑固,非常容易反復。因此,在蕁麻疹治療方法中,我們大家找到病因是很重要的。
蕁麻疹與腸道免疫的關系
蕁麻疹的發病機理是過敏原進入人體後刺激血液產生IgE抗體,這種抗體在血液中的濃度大量增多後可以引起免疫細胞如肥大細胞、嗜酸性粒細胞等機體防禦免疫功能的強烈反抗,故而釋放出組織胺、白三烯等過敏炎性介質導致了人體變態反應的發生,這些因IgE抗體增多而分泌過多的炎性介質會損害人體的皮膚粘膜屏障功能,蕁麻疹輕的只是瘙癢起風團樣皮疹或血管性水腫,嚴重的蕁麻疹可同時伴有腹痛。有一部分人會表現不明顯,主要是面部水腫如果過敏後眼睛水腫、嘴唇水腫等,這也是蕁麻疹的一種類型。
生活中有時會看到這樣的一個生活現象:有的人吃了魚、蝦、蟹等食物後,就會發生或皮膚奇癢難熬,隨即出現風團,大小形態不一,發作時間也不定,常反復發作。這些都是蕁麻疹過敏反應的表現。引起過敏反應的物質,在醫學上被稱為過敏原。當人體抵抗抗原侵入的功能過強時,在過敏原的刺激下,就會發生過敏反應。
免疫變態反應性疾病的特點為地區性、季節性,它的發病還與環境氣候有明顯的關系。由於地區地理氣候不同,花粉、黴菌、蟎、昆蟲、污染等的分布一而不同,不同的季節、氣候、環境有不同的花粉、黴菌、動植物、化學、物理的影響。許多原來機制不明,防治過敏性蕁麻疹有些困難,經研究發現與機體免疫功能有關,經從免疫入手治療取得以前得不到的可喜治療。調節免疫功能將成為一類重要的新型療法。免疫調節對於過敏性疾病及免疫功能低下的愈後有很重要的作用。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平衡免疫抗過敏解決傳統過敏性疾病的治療,可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的方法。並含有多種益生元成分可增加免疫力,調整過敏體質,改善腸胃功能的優勢。是目前市面上抗過敏益生菌少有的功效。這種極少數的抗過敏活性益生菌能夠促進體內干擾素的分泌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抵制免疫球蛋白IgE,通過增進免疫細胞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可增進兒童抗過敏的能力,提升免疫力,徹底改善兒童過敏性蕁麻疹。
正常的免疫反應對機體起保護作用,而蕁麻疹過敏反應則起破壞作用。科學界越來越多的呼聲傾向於微生物假說來解釋引起過敏的自身免疫:接觸有益的抗過敏益生菌對維持健全的免疫系統非常重要。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六種益生菌菌株能利用抗過敏益生菌刺激免疫系統,激發可以調節過敏免疫反應中的Th1型免疫反應來平衡過敏所發引發的Th2型免疫反應,將可達到改善過敏體質的效果。各種臨床實驗證明:過敏蕁麻疹患兒通過調整免疫功能治療效果更好,能解決復發的根本問題。調節免疫功能的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將成為一類重要的替代其他葯物的過敏新道路。
除了積極配合治療外,日常生活細節也要多注意!
1、隨便使用止癢葯物。有很多蕁麻疹患者在夏季由於皮膚出汗多,所以皮膚容易出現瘙癢,而在出現瘙癢的時候就隨便使用止癢葯物,而有些葯物只是暫時性的,葯效過了瘙癢又會出現,而且還會更加嚴重。因此不能隨便使用葯物。
2、加強鍛煉。加強鍛煉,提高免疫力。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避免暴飲暴食和經常熬夜,把身體養好。提高免疫力,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是降低蕁麻疹發作幾率的好辦法。
3、注意飲食。這點是最主要也是必須要注意的,而這點往往是大多數蕁麻疹患者很難做到的一點。忌冰冷、少食辛辣、內臟、易過敏食物,比如帶魚、狗肉、羊肉、海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