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蕁麻疹麻葉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蕁麻疹麻葉

發布時間: 2021-12-16 17:43:20

A. 蕁麻為什麼會被稱為「百草之王」它有什麼強項

蓖麻原產於非洲東部,有專家認為,早在公元前4000年,蓖麻便從非洲東部傳入埃及,之後又從埃及傳入印度,再傳入我國。

通常來說,普通塑料在低溫下容易變脆,老化,如果添加增塑劑之後,便可以使硬且剛的塑料,變得軟而堅韌。

而市場上的增塑劑主要是主要是鄰苯二甲酸酯類,這種物質對人體新陳代謝有一定的影響,如果使用蓖麻油提取的增塑劑則更加安全。


蓖麻油還可以作為航空燃料,中國南開大學的團隊,以蓖麻油作為原料,通過催化反應,實現蓖麻油加氫,成功製作出生物航空煤油。

蓖麻油提煉的癸二酸,也是優質工程塑料尼龍-9,尼龍-11的原料。癸二酸主要源自蓖麻油的裂解,目前世界上工業造出的癸二酸,幾乎都是用蓖麻油為原料進行生產。由此可見蓖麻油的工業地位。

總之,蓖麻油作為一種天然的,對環境友好的油脂,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不過,目前蓖麻在我國的種植量仍然有限,蓖麻油主要靠進口,這很大程度限制了蓖麻油工業的發展。隨著綠色化工的興起,蓖麻油的使用比例勢必將越來越高。

B. 農村有一種植物叫做蕁麻,這種植物有何作用

蕁(qián)麻它是蕁麻科蕁麻屬多年生草本植物。全世界的蕁麻大概有三十五種,產在中國的有十六種六亞種及一個變種。四川和浙江人叫白蛇麻,在陝西、甘肅則稱火麻,湖北人叫蛇麻草、白活麻等。我們這里蕁麻很多,它的生長范圍很廣,溝沿河邊、彎地荒攤、道路兩旁,甚至房前屋後都有,農村人在幹活走路時生怕接觸到它,因為它的莖葉子上有細毛一樣的刺,人的皮膚碰到它。

C. 蕁麻煮水喝對人體有什麼好處

功效作用
蕁麻,分布於安徽、浙江、福建、廣西、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南部、甘肅東南部、四川、貴州和雲南中部。內含多種維生素、鞣質、蟻酸、丁酸。有祛風除濕、止咳的作用,主治風濕麻木、關節痛、勞傷疼痛、水腫、毒蛇咬傷。
1.解毒
蕁麻有解毒的作用,適用於蟲蛇咬傷,可治療毒蛇咬傷,取麻葉蕁麻適量,搗爛外敷於患處。《本草圖經》:"療蛇毒。"
2.消積通便
蕁麻有消積通便的作用,適用於消化不良、大便不通的症狀。取用蕁麻適量煎湯,1~3錢;或燉肉服用,可緩解消化不良,利於通便。
3.平肝定驚
蕁麻有平肝定驚的作用,適用於產後抽風、幼兒驚風。麻葉蕁麻少許適量,以水煎後內服,治療產後抽風、小兒驚風。《黔書》:可已瘋。
4.活血
蕁麻有活血的作用,用於風濕性關節炎、風濕腫痛、高血壓等病症。《新疆中草葯手冊》:""祛風濕,解痙,和血。"
5.祛風除濕
蕁麻有祛風除濕的作用,麻葉與蕁麻適量,煎湯外用擦洗,治風濕性關節炎。《黑龍江主要野生葯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葯新制劑》:"治小兒麻痹,除風濕,平疝痛。"
營養價值
蕁麻的莖和葉,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維生素、胡蘿卜素及各種微量的磷、鎂、鐵、鋅、錳、硅、硫、鈣、鈉、鑽、銅和鈦等元素。

1、蕁麻醇提取物治療前列腺肥大,其水溶性部位主要含有多糖類成份,能調解T淋巴細胞免疫功能,阻止上皮組織癌細胞的分化與擴散。

2、蕁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主要以地上嫩莖嫩葉供食用,其營養豐富,含有人體所需維生素C。

3、蕁麻中含有的胡蘿卜具有突出的防癌抗癌作用,可以有效地預防肺癌的發生,甚至對已轉化的癌細胞也有阻止其進展或使其逆轉的作用

D. 麻葉蕁麻飼用價值有哪些

麻葉蕁麻的植株高大,產草、產種量都比較高。在開花期以前,莖脆葉嫩,各種營養成分含量都比較豐富,理應成為上等飼用植物,但由於植物體具有螫毛,莖葉中富含蟻酸、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質,致使畜禽在利用時受到了限制。據調查,豬、雞可利用各個生育期的麻葉蕁麻作飼料;早春返青後,羊、牛很少採食,但駱駝不畏螫毛,十分貪食,常發生過多採食蕁麻而中毒,如不及時治療,常因「臌脹」而致死;早春馬根本不採食。牛夏季不喜食;但開花期以後,尤其秋冬二季,馬牛羊駝等各種畜禽均喜食。如初秋(花果期)刈割曬制乾草或製成草粉,作為越冬度春的飼草或粗飼料,各種畜禽利用更好。據報道,用帶籽蕁麻喂雞,可促使冬季產蛋,喂豬時增重長膘效果良好,故《蜀語》記述「用葉喂豬易壯」的說法,在生產實踐中,已普遍得到證實。

早春駱駝過食葉麻蕁麻易引起中毒,而豬大量採食並未發生中毒現象。從新疆對麻葉蕁麻長期利用的結果看,除駱駝發生中毒外,其他畜禽均未發生過中毒現象。證明麻葉蕁麻作為飼料牧草,是具有一定價值的。

麻葉蕁麻植株高大,含葉量較高,其莖葉比為1∶4.74。在我國蕁麻屬植物中,它的生產性能是最好的一種。在以麻葉蕁麻為尤勢的天然草地上,每年1次刈割,畝產乾草400—600kg,而在人工栽種的條件下,1次刈割,畝產乾草高達996.8kg。可見麻葉蕁麻的天然草地不但適於放牧利用,也適合打草利用。

從麻葉蕁麻的營養成分含量(表118)看,乾草從蕾期到果期,其粗蛋白質、粗脂肪和粗灰分含量有逐漸遞降的趨勢,而其粗纖維和無氮浸出物,則呈現遞增的規律,但就同一物候期的營養成分含量同狹葉蕁麻和闊葉蕁麻相比,並不遜色。

表118 三種蕁麻的化學成分比較

此外,麻葉蕁麻的葉中含有100—340μg/kg的維生素C;其種子中含21%的粗脂肪。同時,其葉中還富含胡蘿卜素。據花蕾期對葉片進行分析的資料證明:6月15日葉中含胡蘿卜素為100.0μg/kg;而6月21日的葉中含量多達146.7μg/kg。由此可見,麻葉蕁麻的飼用價值是相當高的。

麻葉蕁麻雖然有螫毛,但由於它具備高產、質優的特點,只要利用得當,仍不失為一種畜禽的優良飼草。

根據不同畜禽的生理特點和消化機能及最佳利用時期,應對其進行因畜制宜,分期利用:豬和雞適合利用各個生育期的麻葉蕁麻作為飼料;而牛、羊、駝適於開花期以後利用;花、果期刈割曬制青乾草或製成草粉,用於冬季和早春枯草期的補飼,各種畜禽都非常喜食。

麻葉蕁麻集中分布的地帶,多屬冬春草地,很適於牲畜放牧利用,除駱駝因貪食幼株易引起中毒,應控制放牧外,其他各類畜禽,秋冬春三季放牧均無不利影響,尤其適合抓秋膘時期利用。

早春,駱駝如因過多採食幼株而發現中毒時,應及時投給鹼性葯物和止酵葯物,如蘇打水、硫酸銅溶液之類的口服液,可迅速止酵,再輔以潤腸劑,經此處理後一般預後良好。

在麻葉蕁麻的整個生育期內,採集鮮嫩莖葉、花序、籽實,經蒸煮或水燙處理,加拌糠麩、精料,可代替其他青粗飼料喂豬、飼禽;也可將青乾草除去粗老莖稈,將莖葉、花序和籽實混合粉碎,用作豬禽飼料;亦可將草粉與其他飼料配製成混合飼料,其飼喂效果更好。

麻葉蕁麻既可用種子繁殖,也可用根莖蔓延,在天然條件下,只需對連片麻葉蕁麻草地加以封育,再稍加管理,即可建成高產的半人工草地;如果建立人工割草地,雖無大面積成功的先例,但在小區試驗中,已經證明,10月份用種子播種,翌年春季出苗整齊,8月9日開花,24日收到了成熟的種子,當年株高達160cm。可見,用播種法建立人工割草地,簡便易行,效果良好。

麻葉蕁麻經霜打後,莖、葉呈墨綠色乾枯,焦脆易碎。因此,人工收割不宜霜後進行,而以在花期至結實期間刈割為好,一般在霜期到來前幾天收割為最好,因這時種子成熟,不但可收獲乾草,而且,可收獲大量的籽實。

在人工收割麻葉蕁麻時,手應順著螫毛方向,由下往上抓,或戴上防護手套,穿長袖的罩衣,以免手觸及螫刺。若被螫毛刺傷,可立即用含鹼量高的灰綠藜、豬毛菜等植物之葉,擦揉疼處,亦可用蘇打水塗擦,即可消腫止疼。

麻葉蕁麻除可作飼料牧草用外,還可作中草葯,臨床常以麻葉蕁麻煎汁內服、外洗,或將鮮嫩莖葉搗作草漿外敷,可治療風濕性關節炎,產後抽風,小兒驚風、解蛇毒和治療蕁麻疹等疾患。

麻葉蕁麻的莖皮含有纖維,一般占干莖稈的9—10%,可作工業原料。

E. 麻葉蕁麻葉泡腳祛瘋濕嗎

你好,麻葉蕁庥葉是一種植物。它可以泡腳祛風濕的。它還具有涼血、止痛治療高血壓的作用,還能治療毒蛇叮咬和關節炎的功效。

F. 蕁麻草能治蕁麻疹嗎

治蕁麻疹有一定效果:麻葉蕁麻鮮苗,搗汁塗擦。蕁麻有毒要慎用。

G. 蕁麻有什麼葯用價值

葯用價值
基本信息
【葯材名】蕁麻
【出處】《本草圖經》
【別名】尋麻(《益部方物略記》),蠍子草(《人海記》)。
【來源】為蕁麻科植物麻葉蕁麻、狹葉蕁麻等的全草。夏、秋季采,切段曬干。 本草圖經 封面
同屬植物裂葉蕁麻(分布西南及湖北、浙江)、寬葉蕁麻(分布華北及東北)亦同供葯用。 【化學成份】麻葉蕁麻全草含多種維生素、鞣質。莖皮主要含蟻酸、丁酸及有刺激作用的酸性物質等。
性味辛苦,寒,有毒。 ①《綱目》:"辛苦,寒,有大毒。" ②《四川中葯志》:"甘,微寒,有小毒。" ③《新疆中草葯手冊》:"苦辛,溫,有小毒。"
功能主治:治風濕疼痛,產後抽風,小兒驚風,蕁麻疹。
①《益部方物略記》:"善治風腫。"
②《本草圖經》:"療蛇毒。"
③《蜀語》:"紅者可治齁症。"
④《綱目》:"風疹初起,以此點之。"
⑤《黔書》:"可已瘋。"
⑥《綱目拾遺》:"浴風,採取煮汁洗。"
⑦《新疆中草葯手冊》:"祛風濕,解痙,和血。"
⑧《黑龍江主要野生葯用植物的鑒別及中草葯新制劑》:"治小兒麻痹,風濕,疝痛。"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3錢;或燉肉。外用:搗汁塗或煎水洗。
【注意】《本草圖經》:"誤服之,吐利不止。"
附方:①治風濕性關節炎:麻葉蕁麻適量,煎湯擦洗。 ②治產後抽風,小兒驚風:麻葉蕁麻少許,水煎服。 ③治蕁麻疹:麻葉蕁麻鮮苗,搗汁塗擦。 ④治毒蛇咬傷:麻葉蕁麻適量,搗爛敷患處。(選方出《內蒙古中草葯》)

H. 麻葉蕁麻有什麼葯用價值

麻葉蕁麻全草含有多種維生素、鞣質,莖皮主要含有蟻酸、丁酸及有刺激性的酸性物質。全草可入葯,性溫,味苦、辛。有小毒。可用於祛風濕,涼血,定痙。治療高血壓病。外用治蕁麻疹初起,風濕關節炎,毒蛇咬傷,小兒驚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