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濕疹都有哪些中醫治療方法
濕疹屬於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表現為對稱性皮損,形態多種多樣,常伴回隨奇癢,且答易反復發作,患者非常痛苦。中醫治療濕疹具有一定療效,通過中醫辨證施治,口服中葯結合一系列外治方法,如中葯濕敷、拔罐、火針療法、中葯熏蒸療法,效果較好。對於濕疹後期出現的皸裂性慢性苔蘚樣濕疹,可以使用中葯封包聯合蠟療,療效較好。
Ⅱ 治療濕疹的偏方
治濕疹的偏方:
濕疹病因系內濕和外濕兩邪合而之為患,中醫稱濕疹為濕瘡、浸淫瘡,並對不同部位的濕疹進行了形象的闡述,如對耳部的濕疹稱為旋耳瘡、陰囊濕疹稱為綉球風、手部濕疹稱為鵝掌風。濕疹病患者兼受熱和濕兩種病邪困擾,病者一方面有實火,但卻因身體機能呆滯,以致人體的化工廠肝臟未能發揮疏泄排毒的功能,將體內的熱毒從大小二便排出體外。結果只好轉而從毛孔排出,若微循環系統欠佳或毛孔閉塞,毒素便會積聚在體內。當積聚至某程度時,或吃了一些致敏的食物後,便會出現濕疹之類的皮膚病。其次,除皮膚問題外,濕熱者亦會有胸腹脹悶不舒、大便秘(便秘食品)結或泄瀉、小便短少赤黃等病症。另一方面,要根治濕疹,最重要的是病者必須和葯物配合,從日常飲事入手,因為若一面外塗治療,一面又吃進帶毒食物,試問又怎能痊癒。濕疹病患者應戒吃能加劇疾病及引致敏感的刺激性食品,如酒、辛辣煎炸的食物、蝦、蟹、牛肉等。有些蛋白質(蛋白質食品)豐富的食物令人體難以分解,如牛奶、豆類等,應少吃為佳。病者亦應避免各種刺激皮膚的因素,例如搔抓、用鹼性強的肥皂或過熱的水洗浴、不要讓陽光直曬著患濕疹的地方等。濕疹的治療方法:
1、尋找病因,隔絕致敏源,避免再接觸,禁食酒類及易過敏、辛辣刺激性食物,避免過度疲勞和精神過度緊張,注意皮膚衛生,不用熱水燙洗皮膚,不外用刺激性止癢葯。積極治療全身性疾患。2、使用雷托皮康治療,適用於皮膚病的各種類型,尤其是針對慢性濕疹及陰囊濕疹療效很好,一療程適用10-15天,每日2-3次,塗後輕輕搓揉數分鍾,重症患者酌情增加用量,若病史較長,建議患者可以搭配口服中葯進行內服調理,可以選擇皮膚病血毒丸、龍膽瀉肝丸,苦參丸等,
熏洗法:
1、用生山香750克、銀花60克、蒲公英60克、九里明60克、黃柏20克、五倍子6克、白鞏3克、蛇床子20克、蒼耳子20克、川椒5克、孩兒茶15克、荊芥20克,水煎湯,每天先熏後洗2-3次,連續熏洗至病癒。2、用白鮮皮30克、苦參30克、土茯苓30克、紫草10克、地膚子30克、蛇床子30克、赤芍12克、連翹30克、金銀花30克、荊芥10克、防風10克、蟬蛻6克、甘草10克,紗布包好,水煮沸15-20分鍾,將葯湯倒於盆中,先熏後洗患處,每天2次。每天1劑,3劑為1療程。若局部紅腫,選加板藍根、丹皮、蒲公英、紫花地丁;滲水成瘡,選加黃芩、黃柏、梔子;結痂乾燥並奇癢,選加地龍、烏蛇、白花蛇;慢性經久不愈,加大黃;病變在上半身,加野菊花、夏枯草;病變在下半身,加黃柏、白花蛇舌草。3、用五倍子30克、蛇床子30克、紫草15克、土槿皮20克、白鮮皮20克、石榴皮15克、生黃柏30克、赤石脂20克、苦參30克,裝於紗布袋中,水煎湯,先熏後洗肛門部,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30分鍾。本法用於肛門濕疹,熏洗至痊癒。濕疹的食療
:
綠豆30克,海帶20克,魚腥草15克,白糖適量。將海帶、魚腥草洗凈,同綠豆煮熟,喝湯,吃海帶與綠豆。每天一劑,連服6~7劑。薏米30克,紅小豆15克,玉米須15克,三味一同煮熟,喝湯,食薏米、紅小豆。每天一劑,連服7~8劑(濕熱俱盛型)。冬瓜皮30克,薏米30克,車前草15克,三味同煎後,喝湯,吃薏米。每天一劑,連服7~10劑(脾虛濕盛型)。桑椹30克,百合30克,大棗10枚,青果9克,共同煎服。每天一劑,連服10~15劑(血虛風燥型)。
Ⅲ 濕疹的中葯配方
要面診四診辯證後才能出方子,能給你列個大綱,中醫治濕疹多是宣肺、利濕、健脾、和胃、淡滲、清熱為主。
Ⅳ 老中醫治療30年慢性濕疹偏方
對於治療來慢性濕疹來說自,是可以選擇很多中葯的方法治療的,一般以清熱利濕為主,比如龍膽瀉肝湯或者萆薢滲濕湯加減,亞急性濕疹可以使用除濕胃苓湯加減,慢性濕疹應該以養血祛風為主,可以使用養血潤膚湯為主等等。也可以外用甘伯宗乳霜。治療過程中需要忌口,一般海鮮,辛辣刺激類不要吃。
Ⅳ 中醫治療濕疹的方法有哪些
濕疹復是一種具有多形性皮製疹及滲出傾向,伴劇烈瘙癢,易反復發作的皮膚炎症。可多年不愈。
中醫治療濕疹的話建議用以下三種方法去除:
方法一:艾葉洗澡:
將新鮮的艾葉曬干或者直接去葯店購買干艾葉,取四珠的量,清水洗凈去除雜質,放入大鍋中加水煮開,然後小火繼續煮5-10分鍾左右,然後將艾葉撈出,將葯汁導入澡盆中,水溫降至40℃左右時,即可開始洗澡,一天洗一次或隔天一次。
方法二:馬齒莧
把采來的馬齒莧覽洗凈,放在開水裡煮15分鍾,待涼後再擦洗有濕疹的皮膚患處。建議每天洗兩三次即可,早晚至少各一次。
方法三:取碧幽詩洋甘菊清濕蘊肌霜。
蘸取適量後直接在濕疹患處進行塗抹,待皮膚自動吸收即可。每日可塗抹3次。
Ⅵ 治療濕疹的秘方
這位朋友,寶寶濕疹有三種類型
第一種是 脂溢型 多見於1~3個月嬰兒。會在寶寶的前額回、臉頰和眉間答出現皮膚潮紅,通常還會出現黃色皮屑,頭頂可能會有較厚的黃色液痂。嚴重的時候,下吧、脖子後、腋下以及腹股溝可能會有擦爛、潮紅及滲出。媽媽們可以觀察一下寶寶的症狀。
第二種是滲出型 多見於3~6個月嬰兒,尤其是肥胖的寶寶。通常在寶寶兩頰可以看到對稱性小米粒大小的紅色丘疹,間有小水皰和紅斑,底部水腫,片狀糜爛,有黃色滲出液。
第三種是乾燥型 多見於6個月~1歲嬰兒。皮損表現為丘疹、紅腫、皮屑及結痂,通常出現在寶寶面部、身體和四肢的側伸面。
寶寶患濕疹後需要靠芷源堂濕疹膏護膚解決,在某寶上有賣的 ,不含激素的,平時注意不要食用辛辣食物,不要給寶寶太捂熱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