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膿皰疹的深膿皰病
鏈球菌感染引起來的潰瘍性膿皰病,是膿自皮病中的一種類型。皮損與膿皰病相似,但較為深在。本病初起為炎性小結節,表面有膿皰、結痂,去痂後可見邊緣高起和碟形潰瘍,數周後癒合,遺留淺瘢痕。可發生於任何部位,雙小腿多見。患者多為體弱、營養不良及衛生狀況差的兒童。局部治療同,但需內用抗生素。此外,要注意改善衛生狀況,增強營養,提高一般健康水平。
B. 帶狀皰疹與黃水瘡的鑒別
指導意見:
膿皰病俗稱黃水瘡,為一常見病,系接觸傳染,常發於夏秋季,病因主要為凝固酶陽性的金黃葡萄球菌或乙型溶血性鏈球菌,也可二者混合感染。多發生於2~8歲兒童,好發於暴露部位,如頭面、四肢,也可波及全身,初為紅斑或水皰,迅即變為膿皰,米粒至黃豆大,周圍有紅暈,皰壁鬆弛,皰內膿汁沉積於皰底,上部為透明液體,形成半月形,皰膜破裂後露出糜爛面,乾燥後形成蜜黃色膿痂,自覺瘙癢,故而搔抓後易自我傳染,向周圍蔓延。 單純皰疹系在口頰粘膜和齒齦處發生成群皰疹,破裂後,多蓋一層壞死組織。此外可引起唇皰疹、濕疹樣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腦炎等。 治療上方法不一樣。
C. 深膿皰疹有哪些表現呢
深膿皰疹是一種較為嚴重的皮膚疾病,常見於兒童。因此父母要多加留意,那麼小孩深膿皰疹通常有哪些表現呢?下面小編將為您具體介紹。1、開始為炎性紅斑或小結節,在此基礎上形成水皰或膿皰,數日內結成暗褐色厚痂,漸漸變干發硬,緊附在患部。2、皮損形狀往往不規則,可呈圓形或卵圓形,境界很清楚,周圍有一圈紅暈。以後逐漸變大,大小不等,由黃豆至指甲大或更大,重者痂皮愈積愈厚,呈蠣殼狀,不易去掉,去痂後有一個不太深的碟形小潰瘍,數周後壞死組織脫落,由肉芽組織填充,或為瘢痕而痊癒。3、所留瘢痕周圍有輕度色素沉著,一般無全身症狀,如果患者身體衰弱,機體免疫機能低下,皮損發展快,可伴有發熱、毒血症等,附近淋巴結可腫大,個別發生壞死性潰瘍,有時可伴發急性腎炎、敗血症、肺炎而死亡。此外,本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1、傳染性膿皰病主要表現為淺表的膿皰和膿痂,愈後無潰瘍。好發於暴露部位。2、皮膚變應性血管炎皮疹多形態,有丘疹、紅斑、紫癜、結節、潰瘍等。病理檢查為真皮淺層細小血管的血管炎。小編寄語:深膿皰疹對於兒童的皮膚有這很深的傷害,如果沒有及時處理或處理不當,還會導致傷口感染,加重對孩子的危害。因此,父母要注意護理和治療。
D. 孕媽媽出現皰疹樣膿皰病,應該怎麼治療
皰疹樣膿皰瘡是一種罕見的疾病,據報道只有不到 100 名孕婦。這種疾病類似於一種稱為膿皰性銀屑病的銀屑病,盡管患有皰疹樣膿皰瘡的女性通常沒有銀屑病的個人或家族史。醫生們不同意這是一種由懷孕引起的獨特疾病還是一種由懷孕引發的膿皰型銀屑病。盡管名稱為“皰疹樣”,但皮疹並不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
在懷孕期間可以看到許多類型的皮疹,每 160 名孕婦中就有一個會出現一種相當常見的皮疹,稱為妊娠期瘙癢性蕁麻疹性丘疹和斑塊。
E. 膿皰疹怎樣治療
病情分析:
可用含有10%硫磺的爐甘石洗劑,每日外搽幾次,還可用各種抗生素軟膏。
指導意見:
避免搔抓和摩擦,用高錳酸鉀溶液洗澡或洗患處有一定的止癢作用。膿皰瘡較重的,應消炎葯口服
F. 膿皰疹是怎樣引起的呢
你好:膿皰瘡又名「膿皰病」;「接觸傳染性膿皰瘡」,是一種常見的化膿性皮膚病。主要臨床表現為起病初散在性紅斑、丘疹或潛在性水泡,迅速變為膿皰,周圍有炎性紅暈,皰壁鬆弛液下沉呈半月形積膿,如懸垂囊狀。皰壁薄很易破,破後呈現潮紅糜爛面,有漿液性或膿性溢液,乾燥後結成黃色膿痂,可互相融合或向四周繼續擴展形成環狀。痂脫後不留瘢痕。好發於頭、面、四肢等暴露部位,常因搔抓而自身接觸傳染至身體的其他部位,此起彼伏。多發於夏秋季節,好發於兒童,有接觸傳染和自體接種,易在托兒所,幼兒園或家庭中傳播流行。
膿皰瘡屬於接觸性、傳染性很強且可蔓延迅速的皮膚疾病,有必要對患者採取隔離措施及對其使用或者接觸過的物品如毛巾、臉盆、衣物、被褥等用沸水燙洗、太陽光直射下暴曬或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浸泡,對清洗膿液使用過的敷料應該裝黃色「醫用垃圾袋」並及時焚燒。患者應該穿寬松、舒適的純棉內衣,不宜穿毛織品,禁止使用塑料尿布或床單。患者應該定期洗澡,勤換內衣、剪指甲,避免用手去搔抓皮膚,保持皮膚表面清潔乾燥不給細菌繁殖和傳播創造條件。飲食方面應該堅強營養,以高蛋白、多維生素、易消化的食物為主,禁食辛辣刺激、魚蝦海鮮、油膩不易消化的食物。如果患者疲倦乏力、食慾不振伴有低熱久不能退者應該及時醫院就醫!
G. 皰疹樣膿皰病
這種病除了葯物治療以外,護理也是十分重要的,尤其要注意不能吃魚腥海鮮類以及辛辣的食品。我給你開的葯,要堅持服用,有什麼情況隨時在【hi】里留言。
H. 皰疹樣膿皰病的治療
積極治療,保護胎兒,減少其死亡率。對於皰疹樣膿皰病患者,應給予特殊護理並密切注意病情版變化。患權病孕婦應以支持療法為主,高熱者應及時補充液體及熱能;為增強機體抵抗力輸血漿;出現手足搐搦者經化驗檢查證實為低血鈣時,應立即靜脈緩慢注射10%葡萄糖酸鈣,必要時4小時後再緩慢靜注一次。低蛋白血症,體液丟失及感染予以相應對症處理。治療主要是給予糖皮質激素口服。皮質類固醇激素對本病有較好療效,但孕婦不宜作為首選葯物應用,除非病情嚴重,可選用潑尼松,病情控制後逐漸減量。由於本病對母兒損傷嚴重,且母兒死亡率均高,故一旦發病應考慮人工流產或引產及早終止妊娠。分娩後膿皰可逐漸消退,終止妊娠本身也為治療手段。
I. 膿皰疹的膿皰疹分型
膿皰病分為兩型:
1、大皰型膿皰病 大皰型膿皰病由金黃色葡萄球菌引專起,初起為粟粒大水皰,迅屬速增大到花生米大或更大些。開始水皰內容清澈,約1日後,皰液變渾,膿汁沉於皰底,淺層液體仍清亮,呈半月形的積膿現象,是為本型的特徵之一。皰破後成為糜爛面,其上有膿痂。其周圍可發生新的水皰。皮損好發於面部及四肢等露出部位。病理變化為表皮角質層下膿皰,皰內可見多數嗜中性細胞。
2、膿痂性膿皰病 膿痂性膿皰病由溶血性鏈球菌或溶血性鏈球菌與金黃色葡萄球菌混合感染所致。在紅斑的基礎上發生水皰,迅速變為膿皰,皰易破而結成密黃色厚痂,並不斷向四周擴展。好發於面部、口周、鼻孔周圍以及四肢外露部位。病理變化同大皰型。此型可伴發急性腎小球腎炎。新生兒膿皰病屬此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