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我身上長的全是紅痘痘怎麼辦
外用:三九皮炎平軟膏。一日三次。直接塗抹患處。如:皮膚過敏症:紅包、蕁麻疹,濕疹、皮炎、葯疹、皮膚瘙癢症、神經性皮炎、蟲咬症、日光性皮炎。也可用於過敏性鼻炎、血管舒縮性鼻炎、葯物及食物過敏。撲爾敏片一次2粒、維生素C片一次2粒、螺旋黴素片一次3粒。可以一起使用。每4至6小時服用一次。一日三次。一般2天之內解決。效果非常不錯。但不要吃:辛辣、刺激、油膩上火等食物。
② 求真正有效 去痘印的辦法,一定要有效,...
治療痘印比較好的方法有:
酸奶祛痘法
酸奶祛痘法,對怎麼去痘痘非常有效,而且方法也很簡易操作,只需在你每次喝酸奶時,留下一些抹於長痘痘處,堅持一個星期,你就會看到痘痘明顯淡化了很多。痘痘消了如果留下難看的痘痕,繼續使用酸奶祛痘的方法還能消除痘痕,十分有效。
橘子牛奶面膜
取橘子連皮搗爛,之後加入少量醫用酒精,再加蜂蜜,攪拌均勻,放入冰箱,一周後取出使用。
將面膜均勻塗於臉上,10分鍾後,用清水徹底洗去。橘子牛奶面膜能潤滑皮膚,去除臉上多餘油脂,抑制青春痘生成,並去除皺紋、淡化斑痕。但要注意對酒精過敏者不宜使用。
每天堅持洗臉,保持臉頰干凈。洗臉的次數也有講究,早上、中午、晚上都可以洗臉。若是出汗多,建議平時要徹底洗臉,清除毛孔中的油脂。化妝的女性也要徹底卸妝,把臉洗干凈,讓毛孔透透氣。洗完臉後在痘痘處抹點玫汐顏鎖住水分,堅持使用一個月就能去除痘痘,還能修復痘坑和色素沉著等問題。
日常生活別常常用手摸臉,我們的手沾有很多細菌常常用手摸臉,那樣很容易把手上的細菌帶到痘痘裡面,這樣會導致痘痘感染,導致痘痘很久都不能消退。即使消退了也會出現痘印,而且很難去印。所以一定要注意這個習慣。
③ <家鄉的故事>這作文該怎麼寫啊
草原藍藍的天空是飛鳥快樂的天堂,草原潺潺的溪流是奔 馬律動的生命,草原悠悠的生活是我夢中的香格里拉。 幽藍亮麗的天空覆蓋了整條溪水,靜謐無聲的流水貫穿了 整片草原,而純真質朴的藏民們撐起了整片藍天。初到中甸時, 天空中細雨霏霏,金沙江的水已經漲起來了,遠遠望去猶如一 條蜿蜒的巨龍,偶爾有幾只勇敢的水鳥在水面上一掠而過,岸 邊點點黃花如繁星般灑落在草原上,在雨幕中顯得那麼恬靜而 美好。有幾個藏民穿著寬大的藏袍走過,每個藏民都展露著最 真摯的笑容,在他們黝黑的臉上,似乎刻著一種名叫「幸福」 的東西,而且止不住地從心裡往外溢。這是一種生活在大城市 的人們所不曾擁有的溫暖的感受。他們都很淳樸,說實話這里 的經濟並不發達,生活條件點也不好,但他們在捕鳥時總會 網開一面,讓鳥兒們有更多的機會翱翔在天空;在做買賣時, 他們總是以誠信為本,決不愧對良心。這種對金錢、對物質的 豁達與寬容,亦是對生活的包容和對生命的感動。 到達中甸的第一天,媽媽忽然得了帶狀皰疹,痛得臉都發 白了,額上鋪著一層細密的汗珠。我一路攙扶著媽媽,好不容 易才來到了一家縣醫院。醫生讓我們拿著掛號單直接進去。外 科的門診室里有一個女醫生,很年輕很好看,臉上帶著藏族人 特有的潮紅。屋子裡火爐正旺,在這樣一個下雨的黃昏里,天 氣特別冷。女醫生見我們進來,忙起身讓座。她的白大褂很白, 很乾凈。 女醫生焦急地撩起了媽媽後背的衣服看了看,舒了一口氣 說:「還好,還及時,不會有什麼大礙。」黑瘦的臉上浮現出一 個微笑,但她又帶著些許為難對我們說:「醫院小,葯不多,有 的必須去外面買。」我趕緊從包里掏出了一小瓶「阿昔洛韋」片, 問她是不是這個。她點點頭,帶著一絲驚訝。其實,因為媽媽 痛得實在厲害,我們已經去過葯店了。那個店員很熱情,他告 訴我們哪種葯又便宜又好,哪種葯葯效不佳,哪種葯已經賣完 了,如果急著需要,得去丁字路口往左拐的第一個葯房。女醫 生仔細地看了說明書後,告訴我們怎樣配葯才有最好的效果。 她說話的語氣中充滿了誠懇。我一面靜靜地聽著,一面默默地 打量著她。她的臉很黑卻很漂亮,這是我進入中甸以後仔細看 過的第一張臉,後來似乎所有的藏民都給我留下了這樣美好的 印象:帶著高原紅的精緻臉龐上綻放著質朴的笑容。 我們謝過她,准備要走了,她把我們送到門口,揮手道別。 我很奇怪地問:「你為什麼不收錢呢?」她淺淺地一笑,回答 說:「治病救人是醫生的本分。」這種看病付費在我們看來極普 通的現象,卻被她用「醫德」二字堵得無地自容。我們驚詫於 她豁達的心態,這是長期身處城市的我們所不曾想到的。 邁出醫院大門時,雨已經停了。此刻已過了晚上七點半, 但天空反而越來越藍,絲毫沒有要天黑的感覺。雨水在溝壑里 匯成了小溪流,一路歡歌,奔向遠方。心中突然有一種莫名的 感動,那是一股暖流,它一下子潤濕了我的雙眼
④ 成都市雙流縣白沙鎮梅家村二組電燈都照不亮歸誰管
你可以向村委會反應,他們會幫你解決的,不過你也不要著急,會解決的。
⑤ 薄荷與含羞草的養殖
含羞草
【學 名】Mimosa pudica Linn.
【別 名】感應草、喝呼草、知羞草、怕丑草
【英文名】Bashfulgrass,Sensitiveplant
【科 屬】豆科 (Leguminosae),含羞草屬
因分類系統差別,一作含羞草科 (Mimosaceae),含羞草屬
【花 語】害羞(Shyness)
簡介:
如果輕觸羽毛般的纖細葉子,葉子立即閉合,因之名為含羞草。花朵粉紅色,花序呈球形,輕飄飄的。溫柔甜美的花形營造了一份浪漫的氣息。
輕輕觸碰這種植物的葉片會立刻緊閉下垂,即使一陣風吹過也會出現這種情形,就像一個害羞的少女一般。因此它的花語是——害羞。受到這種花祝福而生的人個性非常害羞膽小,而且很怕生。感受特別的敏銳,自尊心也強。不過如果和了解自己的人在一起,就會輕松自在得多,交朋友重質不重量,喜歡細水長流的感情。
形態:多年生草本,常作1年生栽培。莖蔓生,株高30-60厘米。羽狀葉片2-4枚成手掌狀排列,小葉矩圓形,觸之即閉合下垂。頭狀花序淡紅色,花期7-10月。莢果扁形。
裝飾應用:含羞草株形散落,羽葉纖細秀麗,其葉片一碰即閉合,給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地栽散植於庭院牆角。盆栽可置於窗口案幾上。
水:喜濕潤,夏季生長期每天澆水1次。
肥:苗期每半月施追肥1次。如不想讓株形過大,則要減少施肥量。
土: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濕潤。
溫:不耐寒,吉溫暖氣候,冬季植株自行枯死。
光:喜光線充足,略耐半陰。
繁殖:播種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幼苗期生長較緩慢,苗高7-8厘米時可定植。
贈花禮儀:
將盆栽輕輕地罩上粉紅色薄紗,系紮上粉紅色飾帶花結。如果能再點綴上粉紅色的馬海毛絨球,會更加有趣。
有趣植物現象:
觸發閉合運動,是一種防禦的作用,因為它一動,就可以嚇走接近它的動物或昆蟲。
生態習性
含羞草原產於南美熱帶地區,喜溫暖濕潤,對土壤要求不嚴,喜光,但又能耐半陰,故可作室內盆花賞玩。含羞草小葉細小,羽狀排列,用手觸小葉,小葉接受刺激後,即會合攏,如震動力大,可使刺激傳至全葉,則總葉柄也會下垂,甚至也可傳遞到相鄰葉片使其葉柄下垂,彷彿姑娘怕羞而低垂粉面,故名含羞草。那些么是不是真的葉子怕羞呢?當然不是。
含羞草的主要應用
1、觀賞。含羞草株形散落,羽葉纖細秀麗,其葉片一碰即閉合;含羞草花多而清秀,楚楚動人,給人以文弱清秀的印象。可地栽於庭院牆角,也可盆栽於窗口案幾。
2、葯用。含羞草也是一種葯物。
【來源】豆科含羞草屬植物含羞草Mimosa pudica L.的全草。夏秋采,去凈雜草,洗凈,切段,曬干或鮮用。
【性味歸經】甘、澀,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清熱利尿,化痰止咳,安神止痛、解毒、散瘀、止血、收斂等功效。用於感冒,小兒高熱,急性結膜炎,支氣管炎,胃炎,腸炎,泌尿系結石,瘧疾,神經衰弱;外用治跌打腫痛,瘡瘍腫毒、咯血、帶狀皰疹。
【用法用量】 5~8錢;外用適量,搗爛敷患處。
【注 意】孕婦忌服。本品有麻醉作用,內服不宜過量。
【摘 錄】《全國中草葯匯編》
3、預測地震。據土耳其地震學家艾爾江表示,在強烈地震發生的幾小時前,對外界觸覺敏感的含羞草葉會突然萎縮,然後枯萎。在地震多發的日本,科學家研究發現,在正常情況下,含羞草的葉子白天張開,夜晚合閉。如果含羞草葉片出現白天合閉,夜晚張開的反常現象,便是發生地震的先兆。如:1938年1月11日上午7時,含羞草開始張開,但是到了10時,葉子突然全部合閉,果然在13日發生了強烈地震。1976年日本地震俱樂部的成員,曾多次觀察到含羞草葉子出現反常的合閉現象,結果隨後都發生了地震。
含羞草的種植
[繁殖及栽培]
⑴繁殖:
用種子播種繁殖,春秋都可播種,播前可用35℃溫水浸種24小時,淺盆穴播,覆土1--2厘米,以浸盆法給水,保持濕潤,在15--20℃條件下,經7--10天出苗,苗高5厘米時上盆。采種時選健壯母株,加強管理,於結果期隨熟隨采,莢果成熟時會自動開裂。
⑵栽培
養護管理無特殊要求。一般土壤均可栽培,生長期需肥不多,施稀液肥2--3次即可,肥料不宜過多,以葉綠生長健壯即可,勿使徒長,因為含羞草主要為趣味性觀葉花卉,以小型為好。
含羞草的種植技術簡單,管理粗放。對氣候、陽光、土壤要求不嚴,但以肥沃、疏鬆的砂質壤土為佳,喜溫暖濕潤的環境。
1、種植方法。一般播種繁殖,3月下旬至4月初播種。將種子均勻撒在細土上,覆土1.5厘米左右,在溫度18℃左右時,10天左右可出苗(一般入土即長,不需花精力專門管理)。幼苗期生長較慢,7-8厘米時可定植。
2、田間管理。田栽株距25—30厘米,及時鬆土、鋤草、澆水。室內盆栽,夏季每天澆水1次。每月施肥1次,如不想讓株形過大,則要減少施肥量,甚至不需施肥。
3、病蟲防治:基本無病蟲害。如有蛞蝓,可在早晨用新鮮石灰粉防治。
繁殖方法
含羞草為直根性植物,須根很少,適宜播種繁殖,而且最好採取直播的方法,以免移栽傷根;若必須移栽者,應在幼苗期移栽,否則不易成活,作為一年生栽培的含羞草,一般於早春在室內播種。
可以用小盆直播.也可用淺盆養苗分栽。播種土用2成腐葉土、3成園土、5成細黃砂過篩後混合配製。播種時,先在盆中盛上適量的培養土,鋪平壓實,用噴壺灑透水,待水全部滲透後立即進行播種。小盆直播,每盆播種子1~2粒。如用淺盆育苗,則以2cm ×2cm的距離進行點播。播後覆土3~5cm,以蓋住種子為宜。盆上蓋玻璃或塑料薄膜保濕,將盆放到20℃左右的散光處。以後見盆土乾燥時用浸盆法灌水。約經7~10天,種子發芽出苗。
出苗後,應將盆上覆蓋物拿掉,並使逐漸接受陽光。待幼苗長到3cm高時,播在淺盆中的即可分苗移栽。分苗應帶土移栽,否則不易成活。剛上盆的幼苗澆透水後,先放到半陰處,待緩苗後再移到陽光充足的地方。而直播在小盆中的可直接放在陽光充足處生長。南方4月中,北方5月初,可將苗盆移出室外培養,並及時澆水經常保持盆土濕潤。幼苗長到4片葉時開始追施液肥,一般7-10天追肥一次腐熟淡液肥即可。苗長大後可再換一次盆,但用盆不宜過大,一般定植到15-20cm的中號花盆中即可。
栽培管理
適應性強,喜溫暖氣候,不耐寒,在濕潤的肥沃土壤中生長良好。
含羞草習性強健、生長迅速。生長季節可放在陽台上或院子里,要求土壤深厚、肥沃、濕潤。冬季應移到室內窗檯上,室內溫度在1O℃左右即可安全過冬。在陽光充足的條件下,根系生長很快,需要每天澆水。夏季炎熱乾旱時應該早、晚各澆一次水,缺水則葉片會下垂以至發黃,受觸動也不再閉合。苗期每半月施追肥1次。如不想讓株形過大,則要減少施肥量。含羞草小葉細小,羽狀排列,甩手觸及小葉受刺激後,即行合攏,如震動大可使刺激傳至全葉,總葉柄也會下垂,甚至可能傳遞到鄰葉使其葉柄下垂。這是含羞草對環境的一種適應,因為它原產地在熱帶,多狂風暴雨,當雨水滴落於小葉和暴風吹動小葉時它即能感應,立即把葉子閉合,保護自己柔弱的葉片免受暴風雨的摧折,植物學上把這種有趣的現象叫做感震運動。
【含羞草屬】
屬名 Mimosa L. 含羞草屬
描述 Mimosa L. 含羞草屬,含羞草科,約400種,主產熱帶美洲,我國有3種,其中含羞草M. pudica L. 我國南部亦有野生,廣州近郊尤多。此類植物的葉有敏感,略一觸動,小葉即向上閉合,而葉柄亦作60度下垂,與晚上所取的位置相同,不久,則又恢復原來的狀態。這種運動,據前人的研究,是由於葉柄基部的膨大部「葉枕」內的細胞膜厚薄不勻和細胞內失水所致.。灌木、草本或藤本,稀為喬木,常有利刺;葉為二回羽狀復葉,有敏感,觸之即下垂而小葉則向上閉合;花小,兩性或單性,排成頭狀或穗狀花序;萼鍾狀,具短裂齒;花瓣4-5,多少合生;雄蕊4-10,分離,突出;子房無柄或具短柄;莢果扁平,長圓形或線形,有莢節3-6,莢節脫落後,莢緣宿存在果柄上.
所屬科 含羞草科
分布量 世界:400種;中國:3種
薄荷
種植方法
薄荷生於河溝邊或山野潮濕地,現多為葯農在面積種植。家庭盆栽薄荷也極簡便。可3-4月間挖取粗壯、白色的根狀莖,剪成長8厘米左右的根段,是埋入盆土中經20天左右就能長出新株。也可在5-6月剪取嫩莖頭遮蔭扦插。薄荷屬多年生植物,根系發達,每年春季翻盆換土時,可分離出大量的植株。平時保持盆土偏濕。施肥以氮肥為主,磷鉀為輔,薄肥勤施。醫葯用草常在生長期採收兩次。第一次(頭刀)是在小暑節前5-6天,葉正茂盛,花還未開放時,割取地上部分;第二次是在秋分至寒露間,花朵盛開,葉未凋落時。葯用以第二次採收的為最好。兩次採收的莖葉可洗凈、切斷、曬干,放甏中防失香氣或被霉蛀,供全年葯用。
除了少數為一年生植物外,大部分均為具有香味的多年生植物。目前的主產地是美國,最好的薄荷產自英國。莖長約90厘米,毛茸茸的葉片呈鋸齒狀,花頂生,開紫色、白色和粉紅色的花穗。薄荷喜歡在潮濕的氣候下生長。
薄荷的品種很多,但不管是哪一種,其共同特性皆是適應性強,耐寒且好種植,非常適合新手栽培。薄荷喜歡光線明亮但不直接照射到的陽光之處,同時要有豐潤的水分。因此,澆水最好在土壤未完全乾燥之時進行。薄荷生長極快,隨時可採下食用,泡茶入菜都是不錯的選擇。套一句香草研究家尤次雄的話說,千萬不要怕將香草摘下來,有些草本香草植物越摘,植株會越茂盛,薄荷就是其中的一種。
薄荷極適合香草栽植的入門植物,大部分薄荷可用分株法或扦插法繁殖,在生長季節(春至夏季為佳)中利用切成一節節的莖繁殖,非常容易發根。
薄荷喜溫暖潮濕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環境。根莖在5-6℃就可萌發出苗,其植株最適生長溫度為20-30℃。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栽培薄荷的土壤以疏鬆肥沃、排水良好的吵質土為好。
水分對薄荷的生長發育有較大的影響,植株生長初期和中期要求水分較多。
現蕾開花期需要晴天和乾燥的天氣,要求水分較少。
附小驗方:
1.治蜂叮腫脹 薄荷鮮葉貼患處,立即見效。
2.治水入耳作痛 薄荷汁滴入,即愈。
草葯葯用:
【草葯名】:薄荷
【內容介紹】:薄荷 (《雷公炮炙論》)
【異名】蕃荷菜(《千金·食治》),菝藺、吳菝藺(《食性本草》),南薄荷(《本草衍義》),貓兒薄苛(《履巉岩本草》),
升陽菜(《滇南本草》),薄苛(《品匯精要》),蔢荷(《本草蒙筌》),夜息花(《植物名匯》)。
【處方名】:薄荷、卜荷、薄荷葉(薄荷之葉片,長於疏風透疹)、薄荷梗(薄荷之梗莖,長於下氣寬胸)、卜可、太倉薄荷、蘇薄荷等
【商品名】:太倉薄荷:產於江蘇太倉者。為地道葯材,品質最優。又可分為白種薄荷、黃種薄荷、青種薄荷、秧薄荷、臭薄荷5個品種。
蘇薄荷:產於江蘇蘇州、常熟、嘉定、南通等地者。品質亦優。
南薄荷:產於我國南方者,如江西、江蘇、浙江、安徽等省。
杭薄荷:又名莧橋薄荷。產於浙江杭州地區者。
薄荷:各種薄荷的統稱。以葉多而肥、色綠、無根、乾燥、香氣濃者為佳。
【來源】為唇形科植物薄荷或家薄荷的全草或葉。
【採集】大部分產區每年收割2次,第1次(頭刀)在小暑至大暑間。 第2次(二刀)於寒露至霜降間,割取全草,曬干。 廣東,廣西溫暖地區1年可收割3次。
【葯材】乾燥全草,莖方柱形,長15~35厘米,直徑2~4毫米,黃褐色帶紫,或綠色,有節,節間長3~7厘米,上部有對生分枝,表面被白色絨毛,角棱處較密,質脆,易折斷,斷面類白色,中空。 葉對生,葉片捲曲面皺縮,多破碎。 上面深綠色,下面淺綠色。 具有白色絨毛;質脆。 枝頂常有輪傘花序,黃棕色,花冠多數存在。 氣香,味辛涼。 以身干、無根、葉多、色綠、氣味濃者為佳。 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主產江蘇、浙江、江西。
【葯理作用】薄荷醇局部應用可治頭痛、神經痛、瘙癢等。 應用於皮膚,首先有涼感,以後有輕微刺灼感。 此種涼感並非皮膚溫度降低,而系刺激神經末梢之冷覺感受器所引起。 薄荷醇、薄荷酮對離體兔腸有收縮作用,後者的作用較強。 用小鼠作試驗,對離體小腸,薄荷精油有解痙(抗乙醯膽鹼)作用;但對整體小鼠的小腸內容物之推進速度並無顯著影響,甚至有抑制傾向,故推測其健胃作用可能是由於其嗅、味感覺續發性引起的。 薄荷醇的酒精溶液有防腐作用。 它對呼吸道炎症有某些治療作用,可能是由於其促進了分泌而去除了附著於粘膜上的粘液所致。 薄荷酮之刺激性強於薄荷醇。 同屬植物歐薄荷中的總黃酮類具有利膽作用。
【炮製】揀凈雜質,除去殘根,先將葉抖下另放,然後將莖噴灑清水,潤透後切段,曬干,再與葉和勻。
【性味】辛,涼。 ①《醫學啟源》:《主治秘要》雲,性涼,辛。
②《醫林纂要》:辛,寒。
【歸經】入肺、肝經。 ①《湯液本草》:手大陰、厥陰經葯。
②《綱目》:入手少、太陰,足厥陰。
③《本草新編》:入肺與包絡二經,亦能入肝、膽。
【功用主治】疏風,散熱,辟穢,解毒。 治外感風熱,頭痛,目赤,咽喉腫痛,食滯氣脹,口瘡,牙痛,瘡疥,癮疹。
⑴《葯性論》:去憤氣,發毒汗,破血止痢,通利關節。
⑵《千金·食治》:卻腎氣,令人口氣香潔。 主辟邪毒,除勞弊。
⑶孫思邀:煎湯洗漆瘡。
⑷《唐本草》:主賊風,發汗。 (治)惡氣腹脹滿。 霍亂。 宿食不消,下氣。
⑸《食療本草》:杵汁服,去心臟風熱。
⑹《食性本草》:能引諸葯入營衛。 療陰陽毒、傷寒頭痛。
⑺《日華子本草》:治中風失音,吐痰。 除賊風。 療心腹脹。 下氣、消宿食及頭風等。
⑻《本草圖經》:治傷風、頭腦風,通關格,小兒風涎。
⑼《本草衍義》:小兒驚風,壯熱,須此引葯;治骨蒸勞熱,用其汁與眾葯為膏。
⑽李杲:主清利頭目。
⑾王好古:能搜肝氣。 又主肺盛有餘,肩背痛及風寒汗出。
⑿《滇南本草》:治一切傷寒頭疼,霍亂吐瀉,癰、疽、疥、癲諸瘡。 又:野薄荷上清頭目諸風,止頭痛、眩暈、發熱,
去風痰,治傷風咳嗽、腦漏鼻流臭涕,退虛癆發熱。
⒀《綱目》:利咽喉、口齒諸病。 治瘰癧,瘡疥,風瘙癮疹。 ⒁《本草述》:治中風,癲癇,傷燥熱郁。
⒂《醫林纂要》:愈牙痛,已熱嗽,解郁暑,止煩渴,止血痢,通小便。
⒃《本草再新》:消目翳。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不宜久煎),0.8~2錢;或入丸、散。 外用:搗汁或煎汁塗。
【宜忌】陰虛血燥,肝陽偏亢,表虛汗多者忌服。
①《葯性論》:新病瘥人勿食,令人虛汗不止。
②《千金·食治》:動消渴病。
③《本經逢原》:多服久服,令人虛冷;陰虛發熱,咳嗽自汗者勿施。
④《本草從新》:辛香伐氣,多服損肺傷心,虛者遠之。
【選方】
①清上化痰,利咽膈,治風熱:薄荷末煉蜜丸,如芡子大,每噙一丸。 白沙糖和之亦可。 (《簡便單方》)
②治眼弦赤爛:薄荷,以生薑汁浸一宿,曬干為末,每用一錢,沸湯泡洗。 (《明目經驗方》)
③治瘰癧結成顆塊,疼痛,穿潰,膿水不絕,不計遠近:薄荷一束如碗大(陰干),皂莢十挺(長一尺二寸不蛀者,去黑皮,塗
醋,炙令焦黃)。 搗碎,以酒一斛,浸經三宿,取出曝干,更浸三宿,如此取酒盡為度,焙乾,搗羅為散,以燒飯和丸,如
梧桐子大。 每於食前,以黃芪湯下二十丸,小兒減半服之。 (《聖惠方》薄荷丸)
④治風氣瘙癢:大薄荷、蟬蛻等分為末,每溫酒調服一錢。 (《永類鈐方》)
⑤治血痢:薄荷葉煎湯單服。 (《普濟方》)
⑥治衄血不止:薄荷汁滴之。 或以干者水煮,綿裹塞鼻。 (《本事方》)
⑦治蜂蠆螫傷:薄荷按貼之。 (孟詵《必效方》)
⑧治火寄生瘡如灸,火毒氣入內,兩股生瘡,汁水淋漓者:薄荷煎汁頻塗。 (《醫說》)
⑨治耳痛:鮮薄荷絞汁滴入。 (《閩東本草》)
迷迭香
栽培方法及習性
迷迭香性喜溫暖氣候,但台灣平地高溫期生長緩慢,冬季沒有寒流的氣溫較適合它的生長,水分供應方面由於迷迭香葉片本身就屬於革質,較能耐旱,因此栽種的土壤以富含砂質使能排水良好較有利於生長發育,值得注意的是迷迭香生長緩慢,這也意味著它的再生能力不強,修剪採收時就必須要特別小心,尤其老枝木質化的速度很快,一下子太過份的強剪常常導致植株無法再發芽,比較安全的作法是每次修剪時不要剪超過枝條長度的一半。
觀察迷迭香植株,雖然每個葉腋都有小芽出現,將來隨著枝條的伸長,這些腋芽也會發育成枝條,長大以後整個植株因枝條橫生,不但顯得雜亂,同時通風不良也容易成為害蟲的棲地以及容易得病,因此,定期的整枝修剪是很重要的。直立的品種種在田裡時很容易長得很高,為方便管理及增加收獲量,在種植後開始生長時要剪去頂端,側芽萌發後再剪2~3次,這樣子植株才會低矮整齊。
迷迭香以種子繁殖時發芽緩慢且發芽率差,據文獻記載,若發芽溫度介於20℃至24℃時,發芽率低於30%,而且發芽時間長達3~4星期,但如果先於20℃至24℃發芽1周後再以4.4℃(40℉)溫度處理4周後,發芽率可提高至70%。因此除非向國外引入新品種,否則以扦插繁殖是既快又有保障的作法,只要購買幾盆回來當母本,以50格穴盤內裝新的培養土,取頂芽扦插即可,若要加速發根可在扦插前將基部沾些發根粉,插前先以竹筷插一小洞再扦插以免發根粉被培養土擦掉,放在蔭涼的地方大約一個月後即可移植。匍匐種可利用橫躺的枝條於接觸泥土處先刻傷再淺埋,約一個月後切離母株,就是另外一棵迷迭香,但操作手續較麻煩。
化學成分:
迷迭香Rosmarinus officinalis L.系唇形科迷迭香屬植物,是目前公認的具有較高抗氧化作用的一種植物。20世紀60年代末和70年代初先後由德國和日本科學家從迷迭香中分離出具有高效抗氧化能力的成分。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於1981年成功地引種了迷迭香,通過C0。超臨界萃取法從迷迭香的莖葉中萃取出了芳香油,提取出了食用抗氧化劑(rosemary antioxidant,簡稱Rao)。迷迭香中的抗氧化成分主要為迷迭香酚、表迷迭香酚,異迷迭香酚、迷迭香酸及黃酮、黃酮苷等成分。
功用:
消除胃氣脹、增強記憶力、提神醒惱、減輕頭痛症狀、改善脫發的現像(孕婦不宜飲用),迷迭香茶擁有能令人頭腦清醒的香味,能增強腦部的功能,可改善頭痛,增運記憶力,對需要大量記憶的學生不妨多飲用迷迭香茶,此外對傷風、腹脹、肥胖等亦很有功效。改善語言、視覺、聽力方面的障礙,增強注意力,治療風濕痛,強化肝臟功能,降低血糖,有助於動脈硬化的治療,助麻痹的四肢恢復活力。具有較強的收斂作用,調理油膩不潔的肌膚,促進血液循環,刺激毛發再生。
花茶的沖調:迷迭香(適量)、熱開水(約400cc)、蜂蜜或砂糖 (因需要使用)把迷迭香放入壺中,加入熱開水,沖泡3-5分鍾,加入 蜂蜜或砂糖便可飲用。
最佳配搭:馬鞭草、檸檬草。
在西餐中迷迭香和百草香都是經常使用的香料,在牛排、土豆等料理中、以及烤製品種特別經常的使用。
適合場所:
1、書房:提神並集中,是迷迭香最直接的刺激,對於一個創意工作者來說,這也代表了隨時布置好了一個適合創意激發,讓靈感如泉水般涌來的最佳環境。
2、會議室:迷迭香有助於激發正面的,向上的,前進的,積極的工作氣氛,特別是團隊工作。讓員工在一種「受寵」與「受尊重」的香氛下,更能有強大的發揮能力!
精油使用方法:
1、用2滴迷迭香精油做熱敷能舒緩背部肌肉的疼痛。
2、在熱水中滴入4滴迷迭香精油用於吸入法可以緩解感冒時鼻子的不適
3、關節發炎時,可以用4滴迷迭香精油做成冷敷劑
魔法配方:
1、在20ml的基礎按摩油中添加8滴迷迭香精油能為運動前的暖身做准備
2、20ml的基礎按摩油中添加4滴迷迭香精油和4滴熏衣草精油能舒緩激烈運動後的肌肉酸痛。
3、與杜松混和能加強緩解肌肉疼痛
4、與橙葉混和能調和其氣味
5、檸檬香茅不但能調和迷迭香的氣味,還能加強其治療肌肉酸痛的功效
抗菌空氣清香劑:在100ml的水中添加迷迭香精油2滴
適合與之調和的精油:羅勒精油、雪松精油、乳香精油、天竺葵精油、葡萄柚精油、檸檬香茅精油、香蜂草精油、甜橙精油、薄荷精油。
花語:回憶
傳說:
西洋民間流傳著無數迷迭香的浪漫傳說 。迷迭香的香味濃郁,據說古代匈牙利女王喜歡用迷迭香泡澡而古代人相信它可以加強記憶力,所以它也有海上燈塔之稱當外出的船迷失方向時,迷航的水手可以憑借著這濃濃的香氣來尋找陸地的位置。
另外兩則傳說說是和基督教有關一說迷迭香的味道是耶穌所賜,當耶穌從猶太逃往埃及的路上時曾把衣服披在迷迭香上,所以它有了芳香高貴的氣息,且具有神的力量,可以說凈化驅魔被遍植於教堂四周又稱聖母瑪利亞的玫瑰。另一個傳說是迷迭香的小花本來是白色當聖母瑪利亞帶著聖嬰耶穌逃向埃及時途中神聖的外衣曾被迷迭香勾到,迷迭香的小花瞬間變成天藍色,以示對聖母瑪利亞的敬意,從此迷迭香的花就轉為淡藍色。
迷迭香被定義為愛情、忠貞和友誼的象徵。義大利的女生會拿著開著花的迷迭香輕輕敲叩著自己心上人的手指,並期待著給予正面的回應;或者是在婚禮中被編織成頭冠戴在新人的頭上,代表忠貞。除此之外義大利人也在喪禮儀式上將小枝的迷迭香拋進死者的墓穴,代表對死者的敬仰和懷念。而在維多利亞時代的英國,迷迭香的花語就是紀念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