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是生殖器皰疹還是梅毒硬下疳
一期表現是在生殖器出現瘡.後邊成不痛不癢的硬下疳;2期表現為梅毒疹(出現在手腕處版.如蘚一般)或手掌和權足底如淤血般;
3期主要是侵犯器官.現很少見.如果是感染會直接出現2期症狀.抽血化驗RPR和TPPA可以確診。
⑵ 梅毒症狀
應該你是,但是你要進2個月注意觀察有無痛性潰瘍的話,就懷疑是梅毒,要及時去醫院檢查的。平時注意衛生和清潔,以後潔身自愛。
⑶ 生殖器皰疹和梅毒有什麼區別 佛山生殖器感染哪裡治療好
生殖器皰疹約85%~90%由2型單純皰疹病毒(HSV-2)引起,10%~15%由1型單純皰疹病毒(HSV-1)引起。
HSV是一種DNA病毒,核心為線狀雙鏈DNA,分子量為160×10Da,其外為一立體對稱20面體的蛋白質衣殼,由162個殼粒所組成。衣殼外是脂質被膜。HSV基因組編碼病毒特異的核心蛋白及結構蛋白,包括存在於病毒表面的糖蛋白,它們能誘導機體產生中和抗體。兩型HSV相關糖蛋白中除HSV-1的gC和HSV-2的gG具有特異性抗原決定簇外,其它結構基本相似,所產生的抗體在型間有交叉反應性。HSV基因組還編碼非結構蛋白,如胸苷激酶(TK)、DNK聚合酶等,它們對病毒的復制是很重要的。由於這些病毒酶不同於細胞酶,一些能選擇性抑制病毒酶的抗病毒葯物如阿昔洛韋,就是據此而研製出來的。
梅毒(syphilis)是由梅毒螺旋體感染人體而發生的常見性傳播疾病,已經問世數百年了,目前在世界范圍均有分布,是十分重要的性傳播疾病;可以分為獲得性梅毒、先天梅毒和妊娠梅毒等。
⑷ 請問生殖器皰疹和梅毒有什麼區別
病情分析:你好,梅毒和生殖器皰疹雖然都是性病,但是是由不同的病原體感專染引起的,梅毒是由屬蒼白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傳播性疾病,多見於性活躍的男女,生殖器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所引起。 意見建議:兩者的治療也不同,生殖器皰疹主要是抗病毒治療,梅毒的話主要是抗梅治療。
⑸ 生殖器皰疹是什麼樣子的
生殖抄器皰疹多在原發感染後1~襲4個月內長出來。長出來性生殖器皰疹的臨床表現與原發性的相似,但症狀輕,皮疹范圍小,病程也短,一般在數日內可自愈。長出來前1~2天,局部常有刺癢或燒灼感等前驅症狀。
生殖器皰疹作為性病,那麼在治療它的時候首先就要注意性伴有關情況。要進一步了解生殖器皰疹患者性伴或夫(妻)有無感染生殖器皰疹等性病,並進行全面檢查,若發現相關疾病應同時進行治療,防止交叉感染。如果雙方都感染了生殖器皰疹而只對一方進行了相關的治療的話,那麼另外的一方的病情是不會得到治療的。
⑹ 皰疹跟梅毒症狀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你好!梅毒與生殖器皰疹是性傳播疾病,生殖器皰疹的確診主要是回根據皮疹的典型症狀來確診答。而梅毒是不能只通過觀察症狀來確診。
指導意見:梅毒感染以後是可以不出現症狀的,硬下疳是一期梅毒的表現,一部分患者不能過一期而直接進入二三期。有些患者沒有症狀但是體檢時確發現感染了梅毒。所以如果想排除梅毒的話需要做梅毒的相關檢查。如RPR及TPPA。而生殖器皰疹是不需要做檢查的。
希望以上對你有所幫助!
⑺ 生殖器皰疹和梅毒的區別有哪些
病情分析:你好,梅毒和生殖器皰疹雖然都是性病,但是是由不同的病回原體感染引起的答,梅毒是由蒼白螺旋體引起的一種性傳播性疾病,多見於性活躍的男女,生殖器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HSV)感染所引起。
意見建議:兩者的治療也不同,生殖器皰疹主要是抗病毒治療,梅毒的話主要是抗梅治療。
⑻ 梅毒硬下疳的特點是怎樣
你好,梅毒硬下疳特點為:感染TP後7~60天出現,大多數病人硬下疳為單發、無痛無癢、圓形或橢圓形、邊界清晰的潰瘍,高出皮面,瘡面較清潔,有繼發感染者分泌物多。觸之軟骨樣硬度。持續時間為4~6周,可自愈。硬下疳可以和二期梅毒並存,須與軟下疳、生殖器皰疹、固定葯疹等的局部潰瘍性病損相鑒別。
⑼ 梅毒的症狀是怎樣的(詳細的介紹下)
一期梅毒
梅毒是一種經典性性病。古代稱花柳病、楊梅瘡、霉瘡、穢瘡等。
潛伏期平均3-4周,典型損害為硬下疳(hard chancre,ulcus rum)開始在螺旋體侵入部位出現一紅色小丘疹或硬結,以後表現為糜爛,形成淺在性潰瘍,性質堅硬,不痛,呈園形或橢園形,境界清楚,邊緣整齊,呈堤狀隆起,周圍繞有暗紅色浸潤,有特徵軟骨樣硬度,基底平坦,無膿液,表面附有類纖維蛋白薄膜,不易除去,如稍擠捏,可有少量漿液性滲出物,含有大量梅毒螺旋體,為重要傳染源。硬下疳大多單發,亦可見有2-3個者。以上為典型的硬下疳。但如發生在原有的糜爛,裂傷或已糜爛的皰疹或龜頭炎處,則硬下疳即呈現與此種原有損害相同形狀,遇有此種情況應進行梅毒螺旋體檢查。硬下疳由於性交感染,所以損害多發生在外陰部及性接觸部位,男性多在龜頭、冠狀溝及系帶附近,包皮內葉或陰莖、陰莖根部、尿道口或尿道內,後者易被誤診。硬下疳常合並包皮水腫。有的病人可在陰莖背部出現淋巴管炎,呈較硬的線狀損害。女性硬下疳多見於大小陰唇、陰蒂、尿道口、陰阜,尤多見於宮頸,易於漏診。陰部外硬下疳多見於口唇、舌、扁桃體,手指(醫護人員亦可被傳染發生手指下疳),乳房、眼瞼、外耳。近年來肛門及直腸部硬下疳亦不少見。此種硬下疳常伴有劇烈疼痛,排便困難,易出血。發生於直腸者易誤診為直腸癌。發於陰外部硬下疳常不典型,應進行梅毒螺旋體檢查及基因診斷檢測。硬下疳有下列特點:①損傷常為單個;②軟骨樣硬度;③不痛;④損傷表面清潔。
硬下疳出現一周後,附近淋巴結腫大,其特點為不痛,皮表不紅腫,不與周圍組織粘連,不破潰,稱為無痛性橫痃(無痛性淋巴結炎)。硬下疳如不治療,經3-4周可以自愈。經有效治療後可迅速癒合,遺留淺在性萎縮瘢痕。硬下疳發生2-3周後,梅毒血清反應開始呈陽性。一期梅毒除發生硬下疳外,少數患者尚可在大陰唇、包皮或陰囊等處出現硬韌的水腫。猶如象皮,稱為硬性浮腫(edema inratum)。如患者同時感染由杜克雷氏嗜血桿菌引起的軟下疳,或由性病淋巴肉芽腫引起的崩蝕性潰瘍,則稱為混合下疳。
一期梅毒的診斷依據:①有不潔性交史,潛伏期3周;②典型症狀,如單個無痛的硬下疳,多發生在外生殖器;③實驗室檢查:pcr檢測梅毒螺旋體基因陽性或暗視野顯微鏡檢查,硬下疳處取材查到梅毒螺旋體;梅毒血清試驗陽性。此三項檢查有一項陽性即可。
二期梅毒
為梅毒的泛發期。自硬下疳消失至二期梅毒疹出現前的時期,稱為第二潛伏期。二期梅毒疹一般發生在硬下疳消退後3-4周,相當於感染後9-12周。二期梅毒是梅毒螺旋體經淋巴結進入血行引起全身廣泛性損害。除引起皮膚損害外,尚可侵犯內臟及神經系統。
二期梅毒在發疹前可有流感樣綜合征(頭痛,低熱,四肢酸困),這些前驅症,約持續3-5日,皮疹出後即消退。
二期梅毒的皮膚損害可分為斑疹、丘疹及膿皰疹,後者已少見。
斑疹,又稱玫瑰疹(薔薇疹),最多見。約佔二期梅毒70%-80%。早發型者類似傷寒病的玫瑰疹。為淡紅色,大小不等,直徑約為0.5-1.0cm大小的園形或橢園形紅斑,境界較清晰。壓之退色,各個獨立,不相融合,對稱發生,多先發於軀干,漸次延及四肢,可在數日內滿布全身(一般頸、面發生者少)。自覺症狀不明顯,因此常忽略(在溫熱環境中不易看出,在室溫較低則明顯易見)。發於掌跖者,可呈銀屑病樣鱗屑,基底呈肉紅色,壓之不退色,有特徵性。大約經數日或2-3周,皮疹顏色由淡紅,逐漸變為褐色、褐黃、最後消退。愈後可遺留色素沉著。應用抗梅毒葯物治療後可迅速消退。復發性斑疹通常發生於感染後2-4個月,亦有遲於6個月或1-2年者。皮損較早發型大,約如指甲蓋或各種錢幣大小,數目較少,呈局限性聚集排列,境界明顯,多發於肢端如下肢、肩胛、前臂及肛周等處。本型經過時間較長,如不治療,則消退後可反復再發,經過中可中央消退,邊緣發展,形成環狀(環狀玫瑰疹)。
三期梅毒(晚期梅毒)
發生時間一般在發病後2年,但也可更長時間達3-5年者。好發於40-50歲之間。主要是由於未經抗梅毒治療或治療時間不足,用葯量不夠。機體內外環境失調亦有一定關系。過度飲酒,吸咽,身體衰弱及患者有結核等慢性病者預後不良。
三期梅毒的特徵如下:①發生時間晚(感染後2-15年),病程長,如不治療,可長達10-20-30年,甚至終生;②症狀復雜,可累及任何組織器官,包括皮膚、粘膜、骨、關節以及各內臟,較易侵犯神經系統,易與其它疾病混淆,診斷困難;③體內及皮損中梅毒螺旋體少,傳染力弱,但破壞組織力強,常造成組織缺損,器官破壞,可致殘廢,甚至危及生命;④抗梅治療雖有療效,但對已破壞的組織器官則無法修復。⑤梅毒血清反應不穩定,陰性率可達30%以上,腦脊液常有改變。
三期梅毒皮膚粘膜損害占晚期良性梅毒發生率的28.4%,多數在感染後3-10年內發生。臨床上可分結節性梅毒疹、樹膠腫、近關節結節。皮膚損害有如下特點;①數目少,孤立或簇集而非對稱,常發生於易受外傷部位;②全身症狀輕微,皮損缺乏自覺症如侵犯骨膜及骨則感疼痛,以夜間為甚;③有樹膠腫性浸潤硬結,破潰後形成的潰瘍其底仍有硬固性浸潤,消退甚慢,常達數月以上;④潰瘍具有特異的腎形或馬蹄形;⑤潰瘍可中心治癒,而邊緣常繼續擴延;⑥損害表面梅毒螺旋體少,暗視野鏡檢難以查見,但接種可呈陽性;⑦破壞組織力大,癒合可形成瘢痕。
結節性梅毒疹(nolar syphilid):多發生於感染後3-4年內,損害好發於頭部、肩部、背部及四肢伸側。為一群直徑約為0.3-1.0cm大小的浸潤性結節,呈銅紅色,表面光滑或附有薄鱗屑,質硬,患者無自覺症狀,結節的演變可能有兩種結局,一是結節變平吸收,留下小的萎縮斑,長期留有深褐色色素沉著。另一結局是中心壞死,形成小膿腫,破潰後形成潰瘍,形成結節性潰瘍性梅毒疹,愈後留下淺瘢痕。瘢痕周圍有色素沉著,萎縮處光滑而薄,在邊緣可出現新損害。這是本症的特徵。新舊皮疹此起彼伏,新的又發生,可遷延數年。
樹膠腫(gumma)在三期梅毒中多見,約佔三期梅毒61%。為深達皮之下硬結。初發如豌豆大小,漸增大如蠶豆乃李子大或更大,堅硬,觸之可活動,數目多少不定。開始顏色為正常皮色,隨結節增大,顏色逐漸變為淡紅、暗紅乃至紫紅。結節容易壞死,可逐漸軟化,破潰,流出樹膠樣分泌物,可形成特異的園形、橢園形、馬蹄形潰瘍,境界清楚,邊緣整齊隆起如堤狀,周圍有褐紅或暗紅浸潤,觸之有硬感。常一端癒合,另一端仍蔓延如蛇行狀。自覺症狀輕微,如侵入骨及骨膜則感疼痛,以夜間為甚。可出現在全身各處,而以頭面及小腿伸側多見,病程長,由數月至數年或更久,愈後形成瘢痕,瘢痕繞有色素沉著帶。樹膠腫可侵及骨及軟骨,骨損害多見於長管骨炎,可出現骨、骨膜炎。發生在頭部者常破壞顱骨,發於上齶及鼻部者,可破壞硬齶及鼻骨,形成鼻部與上齶貫通。發於大血管附近者可侵蝕大血管,發生大出血。樹膠腫經過抗梅治療可吸收而不留瘢痕。也有不破潰而形成境界明顯的淺部浸潤者。
三期梅毒也可發生局限性或彌漫性脫發、甲溝炎。臨床表現與二期梅毒相同。
⑽ 梅毒的症狀是什麼啊
任何症狀都沒有任何意義,除非極其典型,因此只有驗血才是硬道理,你也挺大的人了,相信科學,別自己嚇唬自己了
我給你的建議只有一個,去醫院檢查,如果沒有問題的話你還是不放心,那就四周後再去,因此窗口期可能檢驗結果不準確,要是還沒有,那就是沒病,別瞎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