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圓圈形濕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圓圈形濕疹

發布時間: 2021-11-18 04:07:46

㈠ 小圈圈長成大圈圈癢癢是濕疹

濕疹?神經性皮炎
濕疹和神經性皮炎在皮膚科都非常的常見,在臨床上都具有瘙癢,濕疹的慢性期和神經性皮炎都有皮膚肥厚、苔蘚化的特點。但是本質上來講,濕疹是一個過敏性疾病,而神經性皮炎是一個神經精神障礙類疾病。臨床表現上,濕疹具有皮疹多形性,對稱分布,容易反復發作,轉變成慢性,瘙癢明顯的特點。而神經性皮炎多發生在摩擦部位,陣發性劇癢,比如頸部、肘部、腰骶部等。臨床上,濕疹的患者,尤其是在急性期,滲出比較明顯,而神經性皮炎幾乎沒有滲出的表現。兩者的區別還是很大。

㈡ 寶寶身上老是有圓形的癬,是濕疹還是什麼

病情分析:,意見建議:這種情況是濕疹的表現,,濕疹的病因及發病機制相當復雜,涉及體內、外多種因素。變態反應在濕疹的發病機制上佔有很重要的位置,濕疹可能是發生在皮膚的一種遲發型變態反應。,目前西醫對濕疹尚無特效療法,多採用對症治療。以內服抗組胺葯物治療為多,如苯海拉明、非那根、撲爾敏、賽庚啶等,既可單用或聯用,還可與鎮靜葯、維生素C等合用。外用葯劑型依據臨床皮損表現而定,如紅腫明顯,滲出多者應選溶液冷濕敷,紅斑、丘疹時可用洗劑、乳劑、泥膏、油劑等;呈水皰、糜爛者需用油劑;表現為鱗屑、結痂者用軟膏;若苔蘚樣變者多擇泥膏、軟膏、乳劑、塗膜劑、酊劑及硬膏等。,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忌食辛辣刺激,避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如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

㈢ 形狀:紅色的圈圈 時間:一個星期 病史:長過濕疹。但沒長過這個

病情分析:你好,這種情況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的皰疹,最好是完善檢查,確診後再治療。<br/>意見建議:如果確實是皰疹,可以外用酒精碘酊消毒,配合外塗抗病毒葯膏治療試試,如:阿昔洛韋膏,一定要堅持按時用葯,同時,可以用消炎葯預防感染,祝您健康。

㈣ 最近發現膝蓋處長了一圈圓圈狀的小紅點,排列很整齊,不算癢,胳膊肘處也長了,白天沒感覺,晚上有點癢。

病情分析: 濕疹,盡量尋找發病原因並去除之,注意調整飲食,注意忌食辛辣刺激,避版免進食易致敏的物品權,如酒類, 海鮮貝類食物應禁用、以清淡飲食為好;
意見建議:盡量減少外界不良刺激、如手抓、外用肥皂、熱水燙洗等;衣著應較寬松、輕軟,避穿毛製品或尼龍織品。用濕疹鋅軟膏擦患處試試。

㈤ 身上長了圓圈型疹子,該擦什麼葯

這個不用管它是什麼疹孑,教你一招一次治癒,治癒再採納。你找一斤麩子(就是小麥皮),用醋3兩炒熱,用布包好,熱暖患部,趁熱但不要燙傷,涼了再炒熱暖一次,這樣一次治癒,還不復發

㈥ 濕疹有圓形的嗎會結痂嗎

你好,濕疹一般是對稱性分布,一般有以下的症狀。圓形也是有的,如果是滲出性或脂溢版性就會結痂。

1、皮膚發權紅,片狀,瘙癢,並且乾燥脫屑。
2、皮膚增厚,隨著時間的推移,由於抓撓會出現感覺疼痛的裂口。
3、被抓撓處粗糙,有滲出。
4、皮膚上有小的疙瘩狀隆起。

㈦ 急急急,身上長了一個個圓圈是什麼東西啊,恐怖啊

如果那些個圈圈中間是好的,周圍成規則的破損成一個圈,那你得的就是體癬,是不是有腳氣啊回?摳了腳沒洗手就答到處亂抓.用達克寧之類的搽搽,要堅持用葯一周以上.

如果患處的皮膚增厚了,沒破損樣,那就是可能是濕疹,這個比較麻煩,最好找醫生開點葯,成了慢性的話就很難治療.

㈧ 腿上反反復復長一圈圈的紅色的像濕疹

體內濕氣毒氣太重,無法通過便便排出體外,就從皮膚上排出了,特別是濕熱的春夏季節。建議吃些排除濕氣的紅豆、薏米或者西瓜等。

㈨ 皮膚上長了這么個圓圈。不痛不癢 會是什麼

這個是體癬
由致病性真菌寄生在人體的光滑皮膚上(除手、足、毛發、甲板以及陰股部以外的皮膚)所引起的淺表性皮膚真菌感染,統稱為體癬。當致病性真菌侵犯人體表面的角質層後,可引起很輕的炎反應,發生紅斑、 丘疹、水皰等損害,繼之脫屑,常呈環狀,故俗稱圓癬或錢癬。

英文名稱:tineacorporis

治療就診科室:皮膚科

常見發病部位:除手、足、毛發、甲板以及陰股部以外的皮膚

常見病因:致病性真菌

常見症狀:紅斑,丘疹,水皰,脫屑

傳染性:有

傳播途徑:直接接觸,間接接觸

病因

本病在我國主要由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許蘭毛癬菌、鐵銹色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等所引起。發病可由於患者直接接觸或間接接觸患者污染的澡盆、浴巾等引起。更可由患者原有的手癬、足癬、股癬、甲癬、頭癬等蔓延而來。發病與機體抵抗力密切相關。糖尿病、消耗病等患者較易患體癬。

臨床表現

由於致體癬的病原真菌種類較多,每個患者的體質與抵抗力又不相同,加上衛生習慣的差別等因素,體癬的臨床症狀多種多樣。

當致病性真菌侵犯人體表面的角質層後,可引起很輕的炎反應,發生紅斑、丘疹、水皰等損害,繼之脫屑,常呈環狀,故俗稱圓癬或錢癬,開始時損害分開散布,當逐漸擴大後,可互相融合重疊,有時甚至犯發至全身,尤其是一些患有免疫缺陷病或應用免疫抑制劑、皮質類固醇、抗腫瘤葯物等患者,皮損可很廣泛。由於機體防禦能力的作用,環形損害的中心可自愈脫屑,邊緣高起成圈狀,也可有活動性紅斑、丘疹及水皰或脫屑,中央則平坦脫屑或有色素沉著。兒童的體癬可呈幾個圈,彼此重疊成花環狀,形態甚為特殊。

手癬、足癬、甲癬主要是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引起,由紅色毛癬菌引起的體癬常較遷延泛發,在腰腹部、臂、軀乾等部較為多見,常伴癢感;由須癬毛癬菌所致的體癬好侵犯面頰部及下腿部,常呈環狀或不規則形,一般炎症較顯著,由於搔抓可產生膿皰或深位的損害,且局部可發生環狀隆起的硬結。引起股癬的絮狀表皮癬菌有時也可引起體癬。鐵銹色小孢子菌、石膏樣小孢子菌、犬小孢子菌、紫色毛癬菌等除引起頭癬外,有時也可引起體癬。前三種小孢子菌引起的體癬好發於前額、面頰、頸、上肢以及軀幹部,常呈環狀或多環形;由石膏樣小孢子菌引起者損害較散發,炎症顯著,常呈潮紅色;紫色毛癬菌所致體癬初發損害常呈淡紅色小丘疹,逐漸擴張蔓延呈不規則形,形成地圖樣外觀。

鑒別診斷

有時應與濕疹、神經性皮炎、疊瓦癬等鑒別。

治療

各類體癬的治療,原則上以外用葯物為主。復方水楊酸酊劑、復方苯甲酸軟膏、復方間苯二酚塗劑、1%益康唑霜或克霉唑霜、20%土槿皮酊、2%咪康唑霜、聯苯苄唑、酮康唑、特比萘芬等。

對全身犯發性體癬尤其是紅色毛癬菌所致者的治療,除外用葯外,可以適當內服短程灰黃黴素,劑量與頭癬相同,必要時也可短程口服伊曲康唑、特比萘芬、氟康唑、特比萘芬等。

預防

體癬預防的關鍵在於對患者原有的手、足癬、股癬、甲癬、頭癬等進行積極的治療,要盡量避免和其他患者,包括有癬病的動物密切接觸。要避免間接接觸患者用過的浴盆、毛巾等,並對該類公共用具作定期的清洗消毒,尤其是托兒機構、機體生活的人員更應注意。

一些可能影響機體抵抗力的葯物如皮質類固醇、免疫抑制劑等,應盡量避免濫用,以免因機體抵抗力減弱而易致繼發感染。對患者原有的消耗病如糖尿病等應予及時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