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處方
用注射器抽取手臂上的血液,大概5毫升,再注射到屁股那裡,配合氯雷他定服用。一天一次,症狀明顯消失後,服用氯雷他定鞏固。 這種叫做「自血療法」。我試過,痊癒了。
❷ 慢性蕁麻疹方子
治療以當歸飲子加減,基本方組成:當歸10g,熟地20g,白芍10g,刺蒺藜10g,何首烏10g,荊芥10g,防風10g,黃芪20g,蒼耳子10g,白鮮皮10g,蟬蛻10g,烏梅10g,徐長卿10g,地膚子10g,生甘草3g。加減:風寒甚去荊芥加桂枝10g;血熱熟地易生地加地骨皮10g;風邪內郁奇癢,加烏梢蛇20g、全蠍3g,研末兌服。每2日1劑,日服3次,連服5劑為1療程,2療程後判斷療效。
治療結果顯示,118例中治癒68例(服葯後症狀消失,且1年以上無發者),有效50例(服葯後症狀消失,但1年內有復發者),治癒率57.6%。
典型病例李某,女,26歲,2001年6月初診。產後2月,皮膚反復出現風團近5月,瘙癢劇烈,風團驟起驟消,曾經注射葡萄糖酸鈣,維生素B12、維生素丁膠性鈣、口服撲爾敏、息思敏、強地松、強力解毒敏等雖有好轉,但停葯後又復發,遇寒入夜尤甚。頭暈氣短,心煩少寐,飲食、二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辨證為:陰血虧虛,日久化燥。治以滋養陰血,祛風止癢,基本方加棗仁20g,何首烏改夜交藤20g,每2日1劑,日3次。服3劑後風團消退,瘙癢止。繼服上方5劑鞏固療效,隨訪1年未見復發。
蕁麻疹是常見過敏性皮膚病。風團反復發作久治癒,夜間或勞累時加重,因急性蕁麻疹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遷延日久而成。本病的病因系氣血虛損,加之風邪外襲,以致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膚腠理之間,邪正相搏而發病。當歸飲子加減以滋養陰血,祛風止癢。通過滋養陰血使化生有源,肌膚得養,營衛調和;加入祛風之葯,使風去癢止,諸葯相伍可迅速消除皮膚水腫充血,對慢性蕁麻疹確有療效。方中當歸、熟地、白芍、首烏滋養陰血;黃芪益氣固表;蒼耳子、刺蒺藜、防風、荊芥、蟬蛻、白鮮皮祛風透表、止癢、解毒活血;地膚子利小便、治濕熱,去皮膚積熱;烏梅、蒼耳子、徐長卿可治多種過敏性疾病;地骨皮行皮表配生地清熱涼血。
❸ ,蕁麻疹中醫治療方法 及常用處方
病情分析:
蕁麻疹建議服用撲爾敏。
指導意見:
平時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回命答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B6。這情況也看看中醫大夫,來服用中草葯調理。中草葯對人體安全無毒,整體上調節身體狀態,往往收到奇效。
❹ 「蕁麻疹中醫治療方法及常用處方
意見建議:
蕁麻疹的治療,要求你給予口服氯雷他定和鈣片抗過敏治療。同時給予易菲莎軟膏外塗對症治療,如果效果不理想的話,就需要到醫院去做脫敏治療
❺ 蕁麻疹處方
蕁麻疹,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過敏性疾病。有20%的人都患過蕁麻疹,而大部分患者通過葯物治療能夠達到緩解的目的,但是由於蕁麻疹的病因相當復雜,很多患者由於診斷不明,治療不當,造成病程遷延反復。那麼蕁麻疹的症狀如何,到底該怎麼治療呢?
❻ 跪求治療蕁麻疹的葯方
慢性蕁麻疹,中醫治療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處方:生地20克,專首烏20克,屬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
❼ 求治療蕁麻疹的處方
要徹底治好慢性蕁麻疹,首先馬上停止吃葯。
到菜市場的牛肉檔買兩斤牛肚,熱水氽過,用刀颳去黑色的那一層,不用颳得太干凈,然後把牛肚和薏米放到粥里一起煮。約煮兩小時左右,再放一點鹽、芫茜、蔥。就行了。這叫牛肚粥。嚴重的每天吃一次,一般一周一次,直到不再發為止。(牛肚可切絲,請不要加其他添加劑)
這是親身經歷過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❽ 治療蕁麻疹的處方有哪些
蕁麻疹是先天性過敏性疾病的一種,主要是因接觸、食入、吸入某些食物、葯品、生物製品、微生物產物或花粉引起。此病一般表現為突然皮膚發生風團塊,伴有劇烈的瘙癢。團塊消退很快,消退後不留痕跡,常反復發作。
【處方1】
組成:雞蛋殼2克。
製作與用法:用雞蛋殼研末,取2克。開水沖服,1日3次。
主治:蕁麻疹。
【處方2】
組成:冬瓜皮。
製作與用法:冬瓜皮煎水。當茶飲。
主治:蕁麻疹。
【處方3】
組成:絲瓜葉。
製作與用法:絲瓜葉搗爛擠汁。塗患處,每日數次。
主治:蕁麻疹。
【處方4】
組成:人面果。
製作與用法:取鮮人面果10個或干品5個,水煎服;另用鮮人面果10~30個,加生鹽少許煎取濃汁,擦洗患處。
主治:風疹塊,全身瘙癢。
【處方5】
組成:桃樹葉。
製作與用法:桃樹葉曬干,白酒浸泡。外擦患處。
主治:過敏性皮炎,蕁麻疹。
6.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炎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發紅、水腫、丘疹、水泡、糜爛、滲液、結痂和脫屑等。脫屑後不留痕跡,但瘙癢常反復發作。
紅薯
【處方1】
組成:紅薯。
製作與用法:將生紅薯搗爛擠汁,最好現擠現用,然後用紗布蘸汁敷患處。每日1次。
主治:濕疹。
【處方2】
組成:鮮橄欖1000克。
製作與用法:鮮橄欖搗爛,加適量水煎葯液,呈青色為度。用消毒棉花吸葯液敷患處,每日1~2次。
主治:濕疹。
【處方3】
組成:番石榴葉。
製作與用法:番石榴葉適量洗凈,煎水,洗患處。
主治:濕疹。
❾ 跪求蕁麻疹針灸處方
基本治療
[治則] 疏風清熱,養血潤燥。
[處方] 曲池、合谷、血海、膈俞、三陰交。
[加減] 風熱犯表加大椎、風門;風寒束表加風門、肺俞;血虛風燥加風門、脾俞、足三里;腸胃實熱加內關、支溝、足三里;喉頭腫癢、呼吸困難加天突、天容、列缺、照海;女性經期風疹伴月經不調加關元、肝俞、腎俞。
[操作] 每次選用3~5穴。毫針刺用瀉法,風寒束表者可在風門、大椎加用灸法。留針 15~30分鍾,急性者每日針刺1~2次,慢性者可隔日針刺一次。急性者無療程可言,慢性者 10~15次為一療程,蕁麻疹發作與月經有關者可在每次月經來潮前3~5天開始針刺治療。
其他療法
1.皮膚針
[取穴] 風池、曲池、血海、夾脊穴。
[操作] 毫針刺,中強手法叩刺,至皮膚充血或隱隱出血為度。每日或隔日一次。
2.三棱針
[取穴] 曲澤 委中 大椎 風門
[操作] 每次可選用一個四肢穴和一個軀干穴。曲澤或委中穴處用三棱針對准瘀血經脈快速點刺一厘米深左右,使暗紅色血液自然流出,待顏色轉淡紅後再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鍾;大椎或風門穴用三棱針刺0.5~1厘米深,立即加拔火罐,留罐10~15分鍾。急性者每日一次,慢性者一周一次。
3.拔罐
[取穴] 神闕
[操作] 用大號玻璃罐拔之,先留罐5分鍾,起罐後再拔5分鍾,如此反復拔3次;也可以用閃罐法反復拔罐至穴位局部充血。每日一次,3次為一療程。
4.耳針
[取穴] 肺、胃、腸、肝、腎、腎上腺、神門、風溪。
[操作] 以毫針淺刺,中強刺激;也可在耳前靜脈放血數滴;每日一次。或用埋針法、壓丸法,2~3日一次。
5.穴位注射
[取穴] 合谷、曲池、血海、三陰交、大椎、膈俞等穴。
[操作] 每次選用1~2穴,用復方丹參注射液,或抽取自身靜脈血加入抗凝劑注入穴位,每穴2~3毫升。
(1)針灸治療本病效果良好,一般通過1~ 4次的治療能較快退疹止癢,對慢性蕁麻疹應查明原因,給予相應的治療。
(2)治療期間應避免接觸致敏食物或葯物,忌食魚腥、蝦蟹、酒類、濃茶、咖啡、蔥蒜辛辣等刺激性飲食,保持排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