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傷寒蕁麻疹
擴展閱讀
nuskin如新美容儀報價 2024-05-16 11:58:04
考美容師證需要學歷嗎 2024-05-16 11:24:01

傷寒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1-11-10 21:49:55

『壹』 蕁麻疹怎樣治療

【概述】蕁麻疹屬於一種常見的皮膚病,以瘙癢性風團,突然發生,迅速消退,不留任何痕跡為特徵,分為急性、慢性兩類。急性者,驟發速愈;慢性者,反復發作或更久。本病可發生在任何年齡、季節,男女皆可發病,其發病的主要因素是機體敏感性增強。
本病因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時隱時現,故名癮疹。《諸病源侯論》認為本病是陽氣外虛,外風入於腠理,與氣血相搏的結果。《瘍醫大全》不僅指出本病的發生於腸胃變化有關,而且提出「內熱生風」,「外風引動內風」的學術觀點。在治療上提出「疏風、散熱、托疹」的治療原則,《外科大成》主張的「宜涼血潤燥,甚用風葯」。
中醫認為,本病與稟賦異常,而對某些物質過敏所致。也可因氣血虛弱,衛氣失固;或因飲食不慎,多吃魚腥海味、辛辣刺激食物;或因葯物、生物製品、慢性感染病灶、昆蟲叮咬、腸道寄生蟲;或因七情內傷、外受虛邪賊風侵襲等多種因素所誘發。
【治療】1.風寒證【症狀】風團色白,遇冷或風吹則加劇,得熱則減輕,多冬春發病,苔薄白或薄白而膩,脈遲或濡緩。【方一】桂枝湯【來源】《傷寒論》【組成】桂枝9克,芍葯9克,甘草6克,生薑9克,大棗3枚。
【功效】解肌發表,調和營衛。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服後啜熱稀粥。
【方解】方中桂枝為君,助衛陽,通經絡,芍葯為臣,益陰斂營,桂芍等量合用,使表邪得解,營衛調和。姜棗相配,是為補脾和胃、調和營衛的常用組合,共為佐葯,炙甘草調和葯性,功兼佐使之用,綜觀本方,發中有補,散中有收,邪正兼顧,陰陽並調。
【按語】素有喘咳者,可加厚朴、杏仁以下氣平喘。【方二】麻黃桂枝各半湯【來源】《傷寒論》【功效】麻黃6克,桂枝6克,杏仁3克,芍葯6克,炙甘草3克,生薑6克,大棗4枚。
【用法】先煎麻黃,去上沫,後下諸葯同煎,取汁溫服,服後蓋被取微汗。
【方解】方中麻黃辛溫發汗,宣肺平喘;桂枝解肌發表,溫經散寒,助麻黃發汗解表之力;杏仁宣肺降氣,助麻黃平喘之功;芍葯益陰和營;炙甘草、生薑、大棗既能緩和麻、桂峻烈之性,又能調和諸葯。
【按語】喘重,加蘇子降氣平喘;痰多清稀者,加細辛溫化寒飲;服葯後禁大汗;服葯期間忌食生冷、油膩、五辛及臭惡等物。
2.風熱證【症狀】風團色紅,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秋發病,苔薄黃,脈浮數。【方一】消風散【來源】《外科正宗》【組成】荊芥6克,防風6克,牛蒡子6克,蟬蛻6克,蒼術6克,苦參6克,石膏6克,知母6克,當歸6克,胡麻仁6克,生地6克,木通3克,甘草3克。
【功效】疏風養血,清熱除濕。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荊芥、防風、牛蒡子、蟬蛻疏風止癢為君,以祛除在表之風邪。配伍蒼術祛風燥濕,苦參清熱燥濕,木通滲利濕熱俱為臣葯。更佐以石膏、知母清熱瀉火,當歸、胡麻仁、生地養血活血。生甘草清熱解毒,調和諸葯,為使葯。
【按語】本方以祛風為主,配伍祛濕、清熱、養血之品,如此則祛邪與扶正兼顧,既能祛風除濕,又可養血以助疏風。使風濕得去,血脈調和,則瘙癢自止。
3.腸胃實熱證【症狀】風團出現時可伴有脘腹疼痛、神疲納呆,大便秘結或泄瀉,甚至惡心嘔吐,苔黃膩,脈滑數,部分患者有腸道寄生蟲病。【方一】①防風通聖散合②茵陳蒿湯【來源】①《宣明論方》②《傷寒論》【組成】防風15克,川芎15克,當歸15克,芍葯15克,大黃15克,薄荷葉15克,麻黃15克,連翹15克,芒硝15克,石膏30克,黃芩30克,桔梗30克,滑石90克,甘草60克,荊芥8.5克,白術8.5克,梔子8.5克,茵陳30克。
【功效】疏風解表,清熱利濕通便。
【用法】為末,每次6克,加生薑3片,水煎服。
【方解】方中麻黃、防風疏在表之風邪從汗而解;大黃、芒硝盪滌在里之實熱從大便而解,荊芥薄荷助麻黃、防風解表;連翹、梔子、黃芩、石膏、桔梗清泄里熱;滑石、茵陳清利濕熱;川芎、當歸、白芍和血祛風;白術健脾益氣,甘草、生薑調和諸葯。
【按語】表證不解者,去麻黃、防風;若內熱不甚者,去石膏;無便秘者,去芒硝。
4.氣血兩虛證【症狀】風團反復發作,遷延數月或數年,勞累後則發作加劇,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脈濡數【方一】八珍湯【來源】《正體類葯》【組成】人參9克,白術9克,白茯苓9克,當歸9克,川芎9克,白芍葯9克,熟地9克,炙甘草6克,生薑6克,大棗5枚。
【功效】益氣補血。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不拘時溫服。
【方解】方中人參、熟地益氣養血,為君葯。白術、茯苓助人參益氣;當歸、白芍助熟地養血,共為臣葯。川芎活血行氣,使全方補而不滯,為佐葯。炙甘草益中並調和諸葯,是為使葯。諸葯合用,共奏益氣補血之功。
【按語】失眠者,加酸棗仁、五味子養心安神;食少者,加陳皮、砂仁醒脾和胃;氣虛甚者,加黃芪以增補脾益氣之力。肝陽上亢所致頭面眩暈禁用本方。【方二】當歸飲子【來源】《濟生方》【組成】當歸9克,白芍葯9克,川芎9克,生地黃9克,白蒺藜9克,防風9克,荊芥穗9克,何首烏6克,黃芪6克,甘草3克。
【功效】養血活血,祛風止癢。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方解】方中當歸、生地、川芎、白芍養血滋陰;防風、荊芥穗發表散風,透疹消瘡;制首烏、蒺藜補益精血,黃芪補氣固表;炙甘草調和諸葯。
【按語】本方以血虛有熱,風邪外襲,症見皮膚瘡疥,或腫或癢,或發赤疹瘙癢為辨證要點。
5.沖任不調證【症狀】常在月經前數天開始出現風團,往往隨月經的干凈而消失,但在下次月經來潮時有發作,常伴有痛經或月經不調【方一】①四物湯和②二仙湯【來源】①《仙授理傷續斷秘方》②《中醫方劑臨床手冊》【組成】熟地黃12克,當歸9克,白芍9克,川芎6克,仙靈脾9克,仙茅9克,巴戟天9克,黃柏5克,知母5克。
【功效】補血和血。
【用法】為粗末,每次9克,水煎,去渣,食前熱服。
【方解】方中熟地滋陰養血,當歸補血養肝,和血調經,白芍養血柔肝,川芎行氣活血;仙靈脾、仙茅、巴戟天溫補腎陽;黃柏、知母滋腎陰,瀉相火。
【按語】本方治療沖任不調證,月經量少色淡者,加熟地、白芍、川芎、女貞子養血調經;閉經或痛經者,加五靈脂、生蒲黃、丹參活血通絡;腰膝酸軟者,加川續斷、桑寄生、杜仲、狗脊補腎壯腰;面部烘熱,陣陣而作,易汗者,加玄參、牡蠣益陰潛陽。【方二】丹梔逍遙散【來源】《內科摘要》【組成】牡丹皮3克,山梔3克,甘草3克,當歸9克,茯苓9克,芍葯9克,白術9克,柴胡9克。
【功效】疏肝清熱,養血健脾。
【用法】水煎服,每日一劑。
【方解】方中牡丹皮清血中之伏火,山梔善清肝熱,並導赤下行。柴胡清熱疏肝解郁,當歸、芍葯養血柔肝,白術、茯苓、甘草健脾益氣。
【按語】用於患者發作時肝鬱氣滯、沖任失調所致者。

『貳』 我孩子身上長了類似蕁麻疹的疙瘩,手背和腳背有綠豆大水泡,發癢,嘴上沒有,不發燒,持續半個月了有的好

可用四豆飲治療。

四豆飲治療疹病

時令病的小兒病,惟疹子最多。疹子原因與溫病同,皆木氣疏泄,沖開肺金,相火逆騰,中下大虛之病。大人溫病以汗解,小兒溫病以疹解。汗乃血所化,疹乃血所成。木氣疏泄,故疹為紅色。木氣疏泄,分疏泄正常與疏泄不及兩證。正常宜養,不及宜補。正常為順,不及為逆。正常之脈,右較左盛;不及之脈,右較左虛,或右左均微。咳者,金氣被木氣沖開也。眼含淚者,木氣疏泄也。耳冷者,膽經相火外泄也。發熱者,木氣疏泄相火不降也。昏睡者,木動火逆中氣虛也。       疏泄正常證狀為發熱甚盛、面色充足、小便清利、大便不瀉、疹出成粒、色紅粒飽、膝下都有。病人所在地,冬令寒冷,冬不聞雷,大氣中木氣根深,來春小兒疹病發生,必皆疏泄正常之證。惟身體陽虛之小兒,則偶有不及之證。疏泄正常者,方用四豆飲煎服。只要發熱,不論疹點已出未出,始終只用此方。養中和木,調升降收相火,自然熱平身安,不生他變而愈。右脈重按充足者,飯豆易淡豆豉以調木宣滯。飯豆除濕補土,脈充足者不宜也。

疏泄不及證狀為發熱不盛、面色痿弱、昏迷不醒、疹出不紅、或不成粒、或疹出成片、或一出即回、或疹悶難出、小便短少,若加吐瀉脈遲肢冷,即易死亡。病人所在地,冬令鳴雷,或冬至起霧。水中封藏的陽氣疏泄於土面,木氣失根,來春必多疏泄不及的疹病發生。如不到交春而發現於冬至後者,則微陽大泄,易成死候。

疏泄不及,以小便短少為要證。右脈微於左脈,或左右兩平而虛微不旺,或右尺無脈,方用巴戟天四豆飲。於四豆飲中加巴戟天五分至一錢,以溫補肝腎,和養木氣,小便一長即為好轉。

疹出即回,與疹悶難出,為肝腎陽虛,疏泄無力。疹出成片,為肝腎陽虛,陽散不回。故巴戟天四豆飲即愈也。有用四逆湯附片乾薑炙草或用理中丸為治者,不甚平穩。因木氣疏泄,不喜剛燥。雖屬陽虛,乃陰中之陽虛,亦宜避去白術乾薑炙草之剛燥傷陰。巴戟天溫潤不燥,溫補腎氣,與豆同用,又能調木氣之疏泄。誠麻疹虛證之要葯,桂附地黃丸亦可酌用。蓋右脈微小者,為火土之敗,左右脈皆微小者,亦脾腎陽虛,故桂附地黃丸相宜。如疹出已退,已不發熱,而面色仍是灰黯,神衰食少,此肝脾之陽泄而不復,亦須服巴戟天四豆飲,不然仍易死亡。如久不復元,可用加減保元湯補之。保元湯,詳下文,疹已退熱已平,已無木氣的關系,故可補其氣血也。

葡萄乾,能溫補肝腎,性極和平。出疹時每日服一錢,最保平安,七日痊癒。本草綱目載,葡萄北方以之補腎,南方以之稀痘,可以悟矣。疹病乃木氣疏泄之病,腎氣乃木氣之根耳。預防亦宜服之。

麻疹愈後,咳嗽困難,單服白菜心一個,黃豆五六十粒特效。此為一切葯所不能及,食品中養金養木平熱息風兼養中氣,恰合機宜之方,多服可也。

麻疹病重必吐蟲,可見其為木氣之病。《傷寒論》厥陰風木病用烏梅丸,厥陰病必吐蟲也。麻疹病多在春令,厥陰風木之時也。惟麻疹病乃宇宙與人身整個氣化根本動搖之病,再經治壞,根本消滅,有能挽回者,有不能挽回者耳。惟呼吸平定,中氣尚存者,都能挽回。本氣之病,防害他經,極難用葯。故惟豆類和平適當。此乃經過多少困難,然後選得此方,經驗多人,無不見效。然亦根據兒病本氣病的原理之功耳。如以胎毒熱毒為原理為根據,不能選得此方也。

疹病必發熱,木氣疏泄相火不降也。必神倦,相火離根,中氣大虛也。必眼中含淚,木氣疏泄肝液蒸動也。必咳嗽干嗆,木氣疏泄傷肺,金氣虛散也。疹子忌發表,因木氣疏泄之病,不可發表再助疏泄故也。疹子忌涼葯,因系相火離根之病故也。所以疏泄正常,只須顧中宮,和木氣。疏泄不及,則當補其根本,使之遂其疏泄之氣。疏泄之病,誤投發表葯寒涼葯,正如根空之木,再拔之則死矣。又如將熄之火,再寒之則滅矣。

醫家誤認疹子是胃熱胎毒,所以要將他發散出來,並且要用涼葯清毒。一用涼葯,相火消滅,即至不救。疹出之後,醫家病家都用掃毒葯,疹出之後,木火之氣疏泄已傷,宜靜待其自己回復,不可更用涼葯,以敗脾胃,更不可食白木耳魚肝油等動陽食品,以動木熱而傷肺陰,致熱氣入肺而成肺癰,或熱氣入目而成目疾等患。麻疹初起即須忌食動陽食物。牛奶雞蛋更不可入口。疹後如欲服掃毒葯者,可服黃豆白菜心清肝肺之熱,妙在平淡二字,最適合木火病氣也。惟小便利者,忌用飯豆動陽食品。詳古方下篇腎氣丸後。

小兒之疹子,即大人溫病之汗。榮衛足則出汗,榮衛虛則出疹。木氣中的火力多,則疹子成顆粒而色紅。木氣中的火力少,則疹子不成顆粒色紅不足而成麻點,隱隱不明。麻者榮衛之敗也。來復之機,隨時皆有,凡疹病只要不發生內傷吐瀉惡證,不必食葯,靜養七日,自然即愈。

西藏地方,小兒不病麻疹猩紅熱。因西藏地方雪大冰厚,大氣中陽氣封藏於土下水中,特別充足,木氣根本深固,不妄動而疏泄之故。

凡用四豆飲,脈細者,津液不足者,小便長者,出汗者,去飯豆。服四豆飲後,脈轉旺而病未愈者,去飯豆再服。服四豆飲後,發煩者,或大便乾燥,或不大便者,去飯豆再服。因飯豆養中養木利水,兼補土傷津之故。黃豆黑豆養中養木,兼降膽經補津液。綠豆養中養木,兼清肺熱。

巴戟天四豆飲。如脈法不精辯證不明,誤用巴戟天,致將木火補起,變成滿腹熱邪,充塞肺家,為害不小。須脈微神敗色黯,右尺更微,乃可用之。麻疹最怕熱葯也。

冬令不寒而又聞雷之地,春木根氣傷損,小兒疹病發生之時,巴戟天之證乃多。此點切不可忽。春寒日久之地,或身體虛弱之兒,亦有巴戟天證也。如麻疹燒熱昏迷口渴,脈沉有力,舌上必有干黃苔,此為胃間原有積熱。用四豆飲去飯豆加生枳實生梔子仁各三五分,以養木氣清胃熱為治。此證如誤服巴戟必死,山葯亦不可用。社會習尚有服雞冠血者,多燒熱而死。亦與溫病誤服桂枝,下咽即死之理相同。

小兒病猩紅熱與疹子皆兼咳嗽,皆不可用桑葉竹葉橘皮杏仁等等降肺疏肺之葯,以治咳嗽。用之病必加重。因皆木氣疏泄偏勝,金氣收斂衰退之病。金氣收斂衰退,再遇降肺疏肺之葯,肺氣更衰,疏泄更加,咳必更甚,中氣更壞之故。只須養木氣平疏泄,木氣一和,即不疏泄上沖,肺氣自降,咳自能止,不可忽也。如欲用葯治咳,白菜心最佳,養肺降沖平和之品。

凡麻疹燒熱日加,唇焦舌干,涼葯忌服。黃豆五十粒,煎濃湯下咽即效。因燒熱至於唇焦舌干,此上部津液乾枯之故。黃豆極能滋潤上焦各部津液,又能養中養木,故其效無比。此乃經過多少困難,始選得之方,最當重視。

凡小兒麻疹發熱,乃木氣疏泄之病,最忌升散之葯。世人用芫荽冬筍香菌煮服,以為比升麻葛根湯好,不知芫荽等物,散力不小,服下之後,更加津液乾枯,涕淚俱無,熱加聾啞,煩躁不寧,睡則警惕,食則吐出,脈轉細澀,遂成木氣拔根,熱並肺家之險症。悉宜黃豆五十粒巴戟天五分,濃煎溫服,以救之,下咽即得睡汗出,津液復生,熱退進食,登時脈和而愈。此巴戟天將木氣的根氣回復之功,與黃豆潤肺養中和木之功,相助為理之效也。

小兒出疹,多先咳嗽,乾咳無痰,此木氣上沖,金氣失斂的現象。用黃豆五十粒白菜心一個煎服,其咳即止,疹病亦隨之不起,有疹者出亦順利。白菜心潤降肺氣,黃豆滋養木氣也。見咳即用此方,省事多矣。此方疹病初起,以至痊癒,日日服之,平安之至。疹病盛行之時,日服一劑,亦可預防。凡疹後遺下目疾咳嗽等病,常服此方,皆可就愈。皆木火之氣沖入金氣,不得出來故也。簡括言之,疹病初起,咳而發熱,白菜心黃豆飲自始至終,多服自愈。服過發散葯寒涼葯,成壞病者,巴戟天黃豆飲,以救之。服過溫補葯成壞病者,白菜心黃豆飲,以救之。愈後自汗大虛,元氣難復者,加減保元湯,以補之。黨參一錢黃芪白術炙草當歸乾薑巴戟天各五分,紅棗兩枚煎服,麻疹的整個治法備矣。無須四豆飲亦可。

『叄』 寒冷性蕁麻疹哪些食物可以吃

寒性蕁麻疹吃什麼比較好
第一、酸奶有助於腸胃消化
酸奶能夠刺激胃液專的分泌。增強胃腸消化屬能力。促進新陳代謝。有利於營養物質的吸收。適當的多喝些酸奶,可幫助蕁麻疹改善腸道內的環境。調節生理機能,有助於的病情好轉。
第二、喝酸奶有助於提高白癜風患者免疫力
酸奶的乳酸菌在生長過程中能產生一種抗生素。對傷寒、痢疾桿菌等有一定的抑製作用。有利於提高蕁麻疹的免疫力。
第三、酸奶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補充蕁麻疹缺少的營養元素
經過乳酸菌的發酵。其原料中的各種成份都發生了轉化。蛋白質變成了人體中必要的氨基酸和肽類,脂肪和糖類在酶的作用下結構發生了變化,更容易被人體消化。維生素也有所增加,因此適合蕁麻疹的人。
另外,可以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肆』 我得了蕁麻疹 請問可以根治嗎 能找到脫敏原嗎查血報告偏高

朋友,以我的了解和體會,蕁麻疹,是你的身體對你的生活狀態所產生的一個警告信號。我所了解最有說服力的病因,是你的腎上腺因為你的生活狀態產生的壓力消耗過多的營養而無法生成足夠的皮質素,來防止皮膚的過敏反應。要想不復發,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恢復腎上腺,讓他正常生產足夠的皮質素,攝取足夠的營養素(蛋白質,維生素C,維生素B族,維生素E,)供應腎上腺,讓他以些為原料產生皮質素。平時,注意,平常心平氣和,不為事情焦慮,早睡早起,做適量有氧運動。食物上多吃含維生素C,B(B5)維生素E,及含蛋白質高食物(豆類)(肉類適量攝取,雖然有些會產生過敏物質,組胺,也要適量吃),如果條件允許,可以補充以上營養食品。注意每天排便。在以上營養物質足夠時,你的奇癢狀況,會慢慢消失,要讓以後,都不再產生,堅持養成良好的生活狀態,最為必要,否則又會重來。祝你早日康復。

『伍』 治療人工蕁麻疹的中葯

一、來
麻黃連軺赤小豆湯,傷寒論里的方源子。【麻黃連軺赤小豆湯方】麻黃二兩去節,赤小豆一升,連軺二兩,杏仁四十個去皮尖,大棗十二枚,生梓白皮一升,生薑二兩切,甘草二兩炙。 上八味,以潦水一斗,先煮麻黃再沸,去上沫,納諸葯,煮取三升,分溫三服,半日服盡。
按:連軺非連翹,乃連翹根也。其性涼能瀉熱,兼善利濕,後世改用連翹則性不同矣。赤小豆,即作飯之小豆,形如綠豆而色赤者,非南來之紅豆也。梓白皮,葯局無鬻者,有梓樹處自加之可也。陳修園雲,若無梓白皮,可以茵陳代之。
劉渡舟、郝萬山都曾用這個方子治癒蕁麻疹。郝萬山的傷寒講座里提到過。
二、偏方,用陳豌豆秧和野蘿卜秧煮水擦洗全身,一般四五次就能徹底洗好了。有提問者已經治癒。你可以再知道里搜搜。

『陸』 冷性蕁麻疹有根治的方法嗎

不保證根治,但中醫有很多治癒後多年未發的先例。知道了吧?

寒冷性蕁麻疹要按照傷寒和陽虛的方法治療,在外要表散風寒、在內要溫陽和血。找民間傳統的中醫治療吧,院校派的中醫是不懂滴(即便懂點也不會、不敢正確用葯的)。

另外注意禦寒,一年四季禦寒(遠離冰冷飲食、寒涼性質的瓜果蔬菜飲食不要捨不得忌食,如苦瓜、綠豆、涼茶、藕、梨等等,別聽廣告和所謂的專家介紹的時令「營養」……)

『柒』 慢性蕁麻疹一年了 吃了一個月中葯 脾氨肽口服液 還做了兩次臭氧治療 剛開始一周沒犯 後來還是天天犯

問題分析:你好,這種口服液沒有任何治療疾病的作用,所以你根本就不需要吃,
意見建議:長時間吃這種口服液有可能會導致副作用的,最常見的就是肝功能損害

『捌』 我的病(慢性蕁麻疹)。各位有什麼好的葯方........

副鄉長得了蕁麻疹 自己翻葯書治好了病 根據當地媒體的報道,副鄉長戴彬高中畢業後,在閬中衛校學了3年中醫,父親和姐姐也是學醫的,家裡有很多醫學書籍,所以他沒事時,就愛鑽研這些書籍。畢業後,戴彬沒有從醫,而是從了政。十年前,他患上了蕁麻疹,到當地醫院找過很多專家,但效果都不理想。當地醫生告訴他,蕁麻疹是疑難雜症,很難根治。求醫失敗後,戴彬便開始自己琢磨方子。 看了醫書後,戴彬發現自己得的是熱性蕁麻疹,一遇熱就會隆起紅斑發癢,為此,他開始尋找祛熱的葯方。 據他說,半年時間里,試了6個祛熱葯方都不管用。後來在《傷寒論》中,找到了一個方子「麻黃桂芝各半湯」。《傷寒論》是東漢末年張仲景所寫,是一部闡述疑難雜症治療規律的專著,距今已有1800年歷史,裡面葯的劑量用的還是當時的「銖」。 這么久遠的方子,劑量如何搭配?戴彬說,經反復試驗,最終找到了適合自己的方子。喝了以後,他的蕁麻疹痊癒了。後來因為喝酒,復發過一次,也是按照他琢磨出來的方子治好的,目前沒有復發過。 前天,戴彬公布了他的蕁麻疹葯方,有兩個方子,各針對風熱型蕁麻疹和風寒型蕁麻疹。 風熱型蕁麻疹:症狀——全身性癢性丘疹性皮疹,口乾,怕熱,熱則癢重,心煩不安,脈濡或浮滑,舌黃,苔白。 建議葯方——荊芥10g、防風10g、蟬衣10g、黃柏10g、連翹10g、生石膏40g、苦參12g、白癬皮12g、升麻12g、甘草6g、黃芩12g、生地30g、丹皮15g。 風寒型蕁麻疹:症狀——怕冷,有全身性丘疹,或風團性皮疹,腹痛,全身有緊束感,口不幹,無汗發熱等,脈浮緊,舌白苔。 建議葯方——麻黃8g、桂枝10g、赤芍12g、杏仁10g、生薑3片、紅棗5枚、甘草6克。 在公布葯方的同時,戴彬也提醒,蕁麻疹是一種難治的皮膚病,有多種類型。公布的這兩種類型佔了七八成以上,個人認為大多數患者可以參考這兩個偏方,但僅供參考。 查看更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