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寶寶長濕疹怎麼辦
你好,寶寶濕疹是最常見的一種皮膚病,常常出現在2-3個月的嬰兒臉上或者額頭上,只有嚴重的濕疹才會出現在身上。有些寶媽會遇到寶寶濕疹反復、蔓延的症狀,這時就需要寶媽們做好一些日常的護理措施。
1、室內不通氣。有些媽媽習慣了月子里昏暗的房間,不開窗透氣,怕風吹,怕著涼。時間久了,室內通風太差,空氣差、悶熱、潮濕……都會導致寶寶不舒服,嚴重的會長濕疹!
2、不注意衛生或過於潔癖。有些媽媽可能比較粗心,大大咧咧的,佛系養娃,寶寶拿著什麼就吃什麼,媽媽也不管臟不臟的,這也可能引起寶寶濕疹;相反,有些媽媽又過於極端,把寶寶保護在溫室里,無菌環境下,這樣的寶寶抵抗力偏差,也可能長濕疹。關於干凈衛生問題,不要太極端。
3、花粉、粉塵過敏。有些寶寶對花粉容易過敏,春天到處飄的柳絮也會造成部分寶寶過敏。嚴重的會出現濕疹,這類寶寶要注意防花粉,躲避過敏源!
4、哺乳媽媽飲食沒有注意。哺乳媽媽為了給寶寶提供優質的奶,一般都要忌口辛辣的食物,有些寶寶還可能對蛋白質過敏,那麼高蛋白的海鮮類食物媽媽也要注意少吃,否則寶寶可能會引起過敏,出現濕疹。
5、皮膚護理不當。小寶寶皮膚很嬌嫩,日常護理做好補水就可以了,不要在寶寶臉上塗抹成分復雜的護膚品或者葯膏,否則容易造成寶寶臉部不適,濕疹也會出現!
2. 新生兒臉上有濕疹怎麼辦
新生兒臉上有濕疹怎麼辦?
1、對於寶寶臉上濕疹,無需如臨大敵,因為多數臉上濕疹會自愈,只有少數嚴重的情況需要及時帶寶寶就醫。
臉上濕疹會使寶寶感到癢,寶寶會不由自主地抓撓,抓破的話既癢又痛,十分影響寶寶的睡眠和飲食。除了找出原因對症解決之外,媽媽的精心護理也是尤為關鍵的。
2、緩加輔食
一般寶寶從4個月開始逐漸添加輔食,而有臉上濕疹的寶寶,建議晚1~2個月添加,且添加的速度要慢。
嚴格遵守添加輔食的基本原則,每次只添加一種食物,觀察3~5天待寶寶完全接受了新食物後,再添加另一個新品種,使寶寶慢慢適應,也便於媽媽觀察是何種食物引起寶寶臉上濕疹。
3、別隨意搔抓止癢
看到寶寶瘙癢難耐,媽媽總會想盡辦法替寶寶止癢,搔抓、燙洗、肥皂洗等錯誤的止癢法層出不窮。而這些方法只會過度刺激寶寶皮膚,導致臉上濕疹的加重,甚至會誘發感染。建議用毛巾冷敷止癢。
4、保持皮膚乾爽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洗完後給寶寶塗上非油性的護膚乳,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
5、留心寶寶的消化狀態
母乳喂養的媽媽避免進食牛奶、雞蛋、魚蝦等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不吃蒜、蔥、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如寶寶是牛奶喂養引起的異體蛋白過敏所致的臉上濕疹,請在醫生指導下轉為深度水解蛋白配方。
6、遠離各種刺激
媽媽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烈日下,家裡不養寵物,如鳥、貓、狗等。
不要在室內吸煙,室內不要放地毯,打掃衛生最好是濕擦,避免揚塵,或用吸塵器處理家裡灰塵多的地方,如窗簾、框架等物品。
7、在預防寶寶過敏方面,有家族過敏史的寶寶,更有可能會成為乳蛋白過敏高風險寶寶。
所以即使寶寶並沒有出現過敏症狀,而爸爸或媽媽任何一方有過敏症狀或對牛奶蛋白不耐受,在給寶寶選擇奶粉時,優先考慮部分水解蛋白奶粉。
新生兒臉上有濕疹怎麼辦,看到這里你會發現日常護理是多重要,也許你一時的馬虎就可能讓嬰兒濕疹有機可乘。
3. 新生兒得了濕疹怎麼辦
寶寶要是長濕疹了, 吃的東西要注意, 不要吃一些易於引起過敏的食物,如海鮮,鮮奶,發物之類的, 保持室內相對的濕度,不可以過於乾燥或是潮濕,母子倆都不要穿著毛織的衣服,與寶寶的皮膚直接接觸會加重濕疹的,也不要用過熱的水洗臉的,每天早上可以煮一些金銀花水洗一下濕疹處,可以消炎,你還可以去找找芮蕊寶媽育...兒,比較詳細的
4. 新生兒臉上已長濕疹怎麼辦
小兒濕疹是一種變態反應性皮膚病,就是平常說的過敏性皮膚病。主要原因是對食入物,吸入物或接觸物不耐受或過敏所致。患有濕疹的孩子起初皮膚發紅,出現皮疹,繼之皮膚發糙,脫屑,撫摩孩子的皮膚如同觸摸在砂紙上一樣。遇熱,遇濕都可使濕疹表現顯著。建議選用芷源堂濕疹膏進行擦拭,可以在某寶買到。:對大面積的濕疹,應對葯物的性質,濃度和濕敷面積的大小,給以適當的注意。如創面紅腫逐漸消退,滲液減少,創面已乾燥,即可停止濕敷,改用糊劑。
5. 新生兒長濕疹怎麼辦
新生兒來長濕疹比較普遍,全源身都有可以給小孩塗一些小兒嬰寶乳膏,如果是母乳喂養,母親要注意飲食,避免魚腥,辛辣等刺激性的動物蛋白質食物,可以適當多吃些新鮮的蔬菜水果,同時保持孩子皮膚乾爽。如果嬰兒濕疹嚴重的話,建議盡快去專業的正規的皮膚病醫院確診治療
6. 嬰幼兒長濕疹怎麼辦
濕疹是嬰幼兒常見病,孩子出現濕疹後,用溫清水清洗皮膚,保持皮膚清潔乾燥,選版擇的衣物應是柔軟權透氣的純棉衣物,所處的環境應注意乾燥通風。幫孩子勤剪指甲,避免抓破皮膚出現繼發感染,如媽媽在哺乳,則忌食辛辣等刺激性食物及魚、蝦、海鮮等「發物」,應該補充足夠的水分,多吃新鮮水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