蕁麻疹是一種皮膚過敏現象,但是過敏原卻很難被確定,可能是接觸的東西,也可能是蚊蟲叮咬。蕁麻疹的可怕之處就是不僅癢得受不了,還會出現大疙瘩和紅斑,而且你都不知道它會出現在哪個部位,情況嚴重的癢得晚上都睡不著覺。
最初胳膊上出現蕁麻疹的時候,福建泉州的劉女士還以為是蚊子包,因為每年到了春末夏初的時候,她的皮膚特別受蚊蟲喜愛,但後來越來越癢,甚至還有很多疙瘩出現在周圍,劉女士才發現這根本就不是蚊子包!給媽媽拍了照之後,才知道這是蕁麻疹,幸好症狀還不是特別嚴重,趕緊按照媽媽教她的方法進行治療。
三個方法,讓蕁麻疹不再放縱
首先>飲食禁忌
雖然是蚊子引起的蕁麻疹,但是為了防止其他過敏原從中作亂,飲食上要注意不能吃油添加劑的食物,做菜的時候盡量少放調味品,裡面有的化學成分會刺激腸胃,導致皮膚過敏。
得了蕁麻疹海鮮也是必須要禁止的,魚蝦都可能對皮膚造成刺激,導致過敏現象發生。酒精的刺激性也很強,治療期間一定要禁酒?,當然平時最好也少喝酒,又不是什麼好東西。
其次>合理用葯
不要想著通過自身的免疫系統來自愈,既然蕁麻疹已經爆發了,就說明免疫力已經變得很差,所以一定要按時堅持用葯。在朋友的推薦下,劉女士的媽媽選擇了欣、敏、康益生菌服用,每天兩包,早晚各一次,用溫開水沖服或者直接倒入嘴裡,服用方法很簡單。據了解,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糾正過敏病因,有效緩解過敏反應,改善過敏體質。抗過敏益生菌作為非特異性免疫調節因子,通過細菌本體或細胞壁成分刺激宿主免疫細胞,使其激活,產生促分裂因子,促進吞噬細胞活力或作為佐劑發揮作用。另外,抗過敏益生菌也可以發揮特異性免疫功能,如促進B細胞產生抗體,增強紅細胞的免疫黏附功能等。
用完五盒之後,劉女士發現身上的紅疙瘩不僅沒有繼續擴散,還有逐漸縮小的趨勢,瘙癢的症狀也不是很明顯了。用了差不多三個月後,劉女士終於擺脫了蕁麻疹!
最後>提高身體抵抗力
雖然得了蕁麻疹會讓人身體遭受痛苦,但是個人的情緒和心理狀態不好,會使蕁麻疹的情況更加嚴重。因此在治療期間保持良好的心態很重要,又不是治不好,幹嘛要愁眉苦臉的,還不如抽些時間鍛煉身體,還能使蕁麻疹好的更快!
❷ 怎麼判斷自己是否得了蕁麻疹
家住江蘇鎮江的馮小姐,患有蕁麻疹已經三年多的時間了,期間總是反反復復發作。每次一激動,或者急冷急熱,就會渾身起包,癢到不行,頭皮里都是。看過很多醫院和醫生都不管用,現在活得真是懷疑人生了。
患上蕁麻疹之後就像是逃離不出去的噩夢,而且會造成身上出現瘙癢的症狀,真的非常影響人的生活和健康,所以很多患者想要盡快恢復健康,那麼蕁麻疹要想盡快恢復健康應該注意些什麼?首先我們先看下蕁麻疹是如何引發的。
蕁麻疹病因復雜,常見的誘因有以下幾點:
1.遺傳因素:蕁麻疹更容易出現在有蕁麻疹病史、鼻炎史、哮喘病史的患者中。遺傳基因決定了這些人群的「敏感體質」,蕁麻疹也更易找上門。
2.環境因素:包括水、空氣、土壤、花粉、日光、動物皮毛等均可能引起蕁麻疹的發生。
3.細菌感染:一般情況下出現蕁麻疹的人都是由於真菌感染所引起的,真菌感染是包括細菌病菌和寄生蟲的感染,而這兩種都是可以通過傳染物進行傳染,所以這種一般性的傳染性的蕁麻疹在預防上還是要非常注意的。避免傳染給身邊的其他人。
4.葯物因素:有很多的患者自身有一定的疾病,對長時間的服用某種葯物,這也就導致了細胞出現了問題,很多的疫苗或者是青黴素都是會引起蕁麻疹的。還有一些有非常強的葯效的消炎葯,是放到人的體內以後就會引起細胞變大,從而引發蕁麻疹。
5.飲食不當:平時如果察覺到慢性蕁麻疹,需要警惕飲食方面的問題了,飲食不當也會導致慢性蕁麻疹的出現。部分人平時不注意飲食健康,經常進食各種容易導致過敏的食物,像常見的海鮮、蛋類食物、香料、調味品等都可能會導致身體出現不良症狀。
6.其它因素:神經功能障礙、內分泌失調、消化不良、腸道疾病、新陳代謝異常、一些化妝品等也可能會導致蕁麻疹的發生。
蕁麻疹纏身,如何應對?
蕁麻疹病因復雜,很難根治,易反復發作,而常年蕁麻疹纏身的人又該怎麼辦呢?專家提醒大家,要多多注意以下幾點:
1.不用手抓撓
蕁麻疹的特點是瘙癢難耐,但往往越抓越癢,不但有留疤風險,還可能加重病情,甚至發生感染。
2.做好調養
在休息期間,症狀都會慢慢的自己消失,為了讓患者更好的進行修養,一定要注意周圍的安靜,而且空氣的濕度也是要注意的,應該開窗進行換氣,但是不能讓風直接吹到患者的身上,應該避免強光,不能直接刺激到患者的眼睛,可以帶上眼罩,或者是拉上窗簾,給患者適當的蓋上被子。
3.忌亂用葯
在不了解病因的情況下胡亂用葯,不僅會耽誤病情,有時還會加重病情,因此,用葯之前最好還是和醫生溝通。
4.改善過敏體質
蕁麻疹發病的根本原因是由於患者的過敏體質。研究證實過敏體質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但同一家系中不同成員所患的過敏性疾病可以不同;抗原的性質及進入機體的途徑也會影響IgE的合成,以相同途徑進入人體的抗原,有的引起強速發型過敏反應,有的則不能。抗原進入機體的途徑和接觸頻率對機體產生抗體有一定的影響。
研究證實,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有效防治蕁麻疹,改善過敏體質。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能夠定植於人體腸道內,產生健康功效從而改善宿主微生態平衡。抗過敏益生菌之所以能預防以及治療蕁麻疹,主要是靠通過以及平衡腸道的微生態系統。臨床試驗表明,富含六株專利抗過敏乳酸菌的抗過敏益生菌可以穩步增強免疫調節細胞(Treg細胞)的活性,作用於TH1、TH2型細胞,使其達到平衡,減少血清中特異性IgE抗體的生成,減輕過敏反應的臨床症狀,從根本上治療過敏性皮炎,促進脾臟細胞中γ-干擾素分泌量,防止過敏反應再次復發,從而實現徹底改變過敏性體質。
5.增強體質
蕁麻疹與免疫力低下存在一定的關系,所以患者飲食方面不宜過多食用寒涼的食物,也不宜直接飲用涼水,飲食應該溫補,平時可以適當的食用羊肉、大棗、花生等溫性食物。
❸ 怎樣區分是哪一種蕁麻疹啊
蕁麻疹(urticaria)俗稱風疹塊,是由於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限局性水腫反應,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風疹塊損害,驟然發生,迅速消退,瘙癢劇烈,愈後不留任何痕跡。蕁麻疹的誘因很多,患者在預後應盡量避免接觸誘發因素。
類型
蕁麻疹型葯疹
用於預防、診斷、治療的葯物,無論通過任何途徑進入機體後,引起的皮膚...
色素性蕁麻疹
色素性蕁麻疹(urtica
pigmentosa)是一種肥大細胞病,有圓形或橢圓形...
妊娠瘙癢性蕁麻疹性丘疹及...
妊娠瘙癢性蕁麻疹性丘疹及斑塊病是一種常發生於初產婦妊娠末期的劇烈瘙...
小兒色素蕁麻疹
色素蕁麻疹(urticaria
pigmentosa)是肥大細胞增生病(mast
cell
disease...
丘疹性蕁麻疹
丘疹性蕁麻疹(papular
urticaria)又稱蕁麻疹性苔蘚、嬰兒苔蘚或小兒蕁...
❹ 怎樣區分急性蕁麻疹和慢性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團,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病。由各種因素致使皮膚粘膜血管發生暫時性專炎性充血與大屬量液體滲出。造成局部水腫性的損害。其迅速發生與消退、有劇癢。可有發燒、腹痛、腹瀉或其他全身症狀。可分為急性蕁麻疹、慢性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與丘疹狀蕁麻疹等。 治療首先是祛除病因,西葯可以用抗過敏葯撲爾敏、開瑞坦、酮替芬或一些激素等。中葯就需要進行辨證施治了。
❺ 怎麼區分濕疹和蕁麻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變態反應性、非傳染性、過敏性表皮炎症。蕁麻疹是一種伴有劇癢的暫時性、水腫性、過敏性皮膚病。中醫稱隱疹,俗稱風疹塊、風團。
❻ 蕁麻疹如何鑒別診斷
診斷
蕁麻疹根據皮損為風團,驟然發生,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等特徵,再根據各型的特點,不難診斷,尋找病因比較困難,必須詳細詢問病史,作認真細致的體格檢查,全面綜合分析病情,並結合各型特點努力尋找發病有關因素,甚為重要。
血管性水腫根據突然發生大片暫時性無凹陷性腫脹,在數小時至2~3天內消退,常累及眼瞼,唇,舌,外生殖器,手,足等部位,本病診斷不難。
遺傳性血管性水腫的診斷則可根據病史,陽性家族遺傳史和血清學檢查等,當有以下臨床表現應當懷疑有否本病的可能:
1.反復發作的局限性水腫;
2.有自限性,一般1~3天可自行緩解消退;
3.反復發作的喉水腫或不明原因的腹痛;
4.伴有情緒,月經,尤其是外傷等誘因;
5.不癢且不伴發蕁麻疹;
6.用抗組胺劑和腎上腺皮質激素治療效果不佳;
7.有陽性家族史,家族中有近半數成員發病;
8.血清脂酶抑制蛋白C4和C3值降低。
鑒別診斷
蕁麻疹需和丘疹性蕁麻疹及多形紅斑相鑒別,伴有腹痛腹瀉者,應注意與急腹症及胃腸炎等鑒別,伴有高熱和中毒症狀者,應考慮為嚴重感染的症狀之一,血管性水腫須與實質性水腫如丹毒,蜂窩織炎及眼瞼部接觸性皮炎,成人硬腫病,面腫型皮膚惡性網狀細胞增生症等鑒別,獲得性血管性水腫和遺傳性血管性水腫可根據以上所述幾點鑒別。
一、與嬰兒濕疹鑒別
嬰兒濕疹是指發生於嬰兒期的具有濕疹特點皮膚損害,嬰兒濕疹可包括嬰兒異位性皮炎,但異位性皮炎不能等同或取代嬰兒濕疹,嬰兒濕疹包括嬰兒接觸性皮炎;脂溢性和擦爛性嬰兒濕疹;嬰兒異位性皮炎。
二、與血管性水腫鑒別
血管性水腫為慢性,復發性,真皮深層及皮下組織的大片局部性水腫,病因及發病機制與蕁麻疹相同,只是血漿是從真皮深部或皮下組織的小血管內皮細胞間隙中滲出而進入到周圍疏鬆組織內而引起。
三、與胃腸炎及某些急腹症鑒別
蕁麻疹樣血管炎風團持續時間長達24~72小時,伴有發熱,關節痛,血沉增快,低補體血症,病理檢查為破碎性血管炎改變,伴有嘔吐,腹瀉,腹痛等症狀時應與胃腸炎及某些急腹症鑒別。
❼ 如何正確的區分皮炎和蕁麻疹
蕁麻疹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徵,即蕁麻疹風疹塊,在大多數情況下,一看就會發現。但這些都不是一成不變的,往往由於症狀的變化和其他皮膚疾病難以辨別,帶來障礙的診斷。因此,在臨床診斷時,或應仔細觀察,仔細鑒別,以免延誤治療。
1、與瘙癢症的區別,瘙癢和蕁麻疹是常見的,它與蕁麻疹會被誤診之處,在於它的患處被搔抓後,會產生跟劃痕症特別相似的一些痕跡;易於區分之處在於,蕁麻疹,雖然有瘙癢,但患者搔抓後不喜歡瘙癢,留下明顯的痕跡,可能不那麼粗糙的皮膚瘙癢脫屑,
丘疹
,或長,小結節。
2、與多形性紅斑,環形紅斑,慢性遊走性紅斑的區別:風團有時因為外觀發生變化而看上去彷彿多形性紅斑、環形紅斑,但兩者最容易辨別的地方是,蕁麻疹來得快去得也快,而這些紅斑則會長時間賴,在人體上難以消失。
3、眼瞼過敏接觸性皮炎
,與血管性水腫的巨別:眼皮水腫,無法睜開,同樣的症狀,使得這兩種疾病難以識別。不過,在病史上,可以把它們區分開來:過敏接觸性皮炎,多數有近期化學物接觸史,並且伴有滲液和水皰以及脫皮,並且持續時間要比蕁麻疹長很多。
4、與遺傳過敏性皮炎的區別有,遺傳過敏性皮炎發病時,患處皮膚潮紅,瘙癢,患者常因搔抓後,局部腫脹和擦傷,易發生皮炎在嬰兒身上,幼兒往往發生在急性蕁麻疹,是很難診斷。
❽ 如何進行慢性蕁麻疹的鑒別
span好,慢性蕁麻疹的鑒別:一、與嬰兒濕疹鑒別:嬰兒濕疹目前指在嬰兒階內段具有濕疹特點皮損嬰兒容濕疹可主要包括嬰兒異位性皮炎但異位皮炎不能等。濕疹其主要包括嬰兒接觸性皮炎和擦爛性嬰兒濕
疹。二、與血管性水腫鑒別:血管性水腫為慢性復發性真皮表層及皮下組織的大片局部性水腫病變與蕁麻疹相同只是血漿是從皮下表層組織的小血管內間隙當中滲出而浸入周圍疏
松組織表層而引發。/span
span蕁麻疹屬於比較多見的過敏性皮膚病症,在接觸過敏原的時,會蔓延體內多個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等的紅色斑快,癢痛較劇烈,
如果沒有停止接觸過敏原並及時的進行治療。/span
❾ 怎樣辨別屬於那種蕁麻疹
蕁麻疹俗稱「風疙瘩」,是一種由過敏引起的疾病。起病非常快,發作時皮膚瘙癢。輕者僅在皮膚上出現數目不一、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消退後不會留有任何痕跡。重者除了瘙癢外,還可能有惡心、嘔吐、心慌、氣短等症狀。
蕁麻疹看起來是小病,但是它卻困擾著很多人,劇烈瘙癢、抓不得撓不得,真是苦不堪言!蕁麻疹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那麼為什麼蕁麻疹在治好後總會復發呢?
引起蕁麻疹的原因:
1、在日常的生活中,由於人們體內不小心吸入了花粉、皮膚粘上了動物皮屑和羽毛、真菌孢子、灰塵、甲醛等。這些都可能會誘發蕁麻疹的發生,並且患者通常還會伴有呼吸道症狀等疾病的產生。
2、一些常見葯物若是沒能正常的使用也會引起蕁麻疹。
3、一些沒能及時處理好的傷口,通過細菌感染或是病毒感染使患者染病。
4、動物的蛋白性食物,比如魚蝦蟹等。植物性食物如茄子、竹筍、李子、桃等,加入食物中的顏料、調味品、防腐劑都很有可能會引起蕁麻疹這疾病的發生。
5、父母遺傳是引起蕁麻疹的原因之一。因為這種疾病本身就具有先天性、家族性蕁麻疹綜合征、遲延性家族性、局限性熱蕁麻疹等特性。
蕁麻疹免疫學發病機理:蕁麻疹反復發作的根源為過敏體質,IgE比較高。慢性蕁麻疹發病機制研究最多的是IgE介導的自身免疫學說,已有足夠的依據證明:多數蕁麻疹患者的體內存在能夠使皮膚肥大細胞或嗜鹼細胞脫顆粒的功能性抗IgE受體的抗體和(或)抗IgE抗體,血清免疫學檢查總IgE高出正常;或嗜酸性粒細胞或中性粒細胞偏高;Phanuphak等通過對皮膚組織提取液的檢查,發現皮疹和非皮疹區的組胺水平均增高,組胺釋放因子能使肥大細胞和嗜鹼細胞活化釋放組胺,這些因子有些是IgE依賴性,也有些是非依賴性。從蕁麻疹發生時的免疫學分析上得出結論:蕁麻疹的病因治療需要從根本上解除體內過高的IgE抗體,肥大細胞釋放組胺極限恢復正常,結果風團可能消失。
得了蕁麻疹應該怎麼做呢?
1、仔細觀察過敏原
注意尋找過敏原,結合以前病史,如發現對某種食物或葯物過敏時,應立即停用,並促進腸道內致敏物質的排泄。
2、對症治療
蕁麻疹的常用葯物是抗組胺葯,可有效減輕症狀和皮損數目,但有嗜睡和抗膽鹼等不良反應;研究發現,研究顯示,目前抗組織胺等葯物對於過敏症狀的急性處理較佳,但由於其無法抑制Th2,只要停葯,症狀又會出現。
3、抗IgE免疫治療
醫學專家從蕁麻疹發作的免疫學變化中找到了引起蕁麻疹發作的根本原因---IgE致敏抗體,IgE的能力過高,與過敏原結合物就越多,引起的組胺等炎性介質就越多,就會出現過敏症狀如蕁麻疹。那麼,控制-IgE的合成就成了預防蕁麻疹的關鍵!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蕁麻疹患者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可以幫助調整過敏體質,使得體內的IgE濃度降低。過敏患者在過敏季節碰到過敏原時,過敏原無法和IgE結合,就不會發生過敏反應。抗過敏益生菌欣、敏、康能夠參與IgE介導的免疫變態反應,通過測定人類樹突狀細胞與抗過敏益生菌共同培養後,篩選出具有抗過敏能力的益生菌菌株,可以利用活性的、無致病性的微生物來改善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腸道微生物的生態平衡,進而促進免疫耐受功能,連續補充三個月以上使得身體中的IgE濃度降低,從而不再發生過敏的系列生化反應。
預防蕁麻疹反復注意事項:
1、不要去抓撓
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
2、減少外界刺激
過高的溫度或太陽中紫外線的輻射會刺激受影響皮膚,從而導致病情加重。蕁麻疹患者平時一定要注意防曬,寒冷時注意適當增加衣物,少接觸化學物質,如洗滌劑等,做家務的期間最好戴上手套,並避免劃傷受影響的區域,以免增加皮膚損傷的面積。
3、合理飲食
盡管食物過敏(與IgE抗體相關)很少會是慢性蕁麻疹的原因,但是仍有不少患者會發現在食用某些食物後蕁麻疹皮疹加重,特別食入多種食物或辛辣食物似乎更容易誘發蕁麻疹。
4、心理調節
由於許多慢性蕁麻疹患者病情反復發作,容易對治療喪失信心,造成煩惱、郁悶等不良情緒,進而又加重病情和影響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