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拜求治療蕁麻疹的葯方
臨床表現:皮膚出現紅疹,或風團塊,瘙癢難忍,時發時止,或遇風冷則發,或遇熱則發,心煩口乾,甚至影響睡眠,舌苔薄白或薄黃,舌質偏紅,脈浮細或浮數。
辨證:風邪侵襲,陰虛血燥
治法:疏風清熱,涼血止癢
白蒺藜10g,生地黃10g,牡丹皮10g,紫草10g,等。若疹色發淡紅蒼白,遇風則發者,加桂枝10g,荊芥10g,若疹色鮮紅,遇熱則發者,加白鮮皮10g,焦梔子10g,板藍根10g,等;大便乾燥秘結者,加酒軍3g
2. 蕁麻疹有什麼好葯方治療謝謝!
指導意見:
引起蕁麻疹的病因很多,但大多數是某些物質引起的過敏反應或血管神經功能障礙所造成的。中醫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於肌膚所致,常規葯物只能緩解病情但不能根治,易復發,祖國醫學用傳統中葯有非常好 的療效,建議你用傳統中葯麻黃、白鮮皮、地膚子、金精草、龍戟草治療,能清熱祛風,除濕止癢,可徹底根治不復發。治療期間一定要大量飲用開水,保持大便通暢。
3. 治蕁麻疹的中葯葯方。
很感謝刀郎清蕁麻抄疹襲康復套裝組合哦,我是慢性蕁麻疹患者3年了,中間服用過很多葯,有西葯,中葯,國外的,都無效,這個葯還是有效果的。我用了21天,就再沒有犯病,話說以前穿長袖或者擦防曬也還是偶爾曬出疙瘩的,尤其是手腕的地方,詢問醫生後,醫生說,已經痊癒。所以效果很明顯。我用這個葯是沒有什麼不良反應的。希望對買葯的人有個借鑒作用,畢竟這葯挺貴的。
4. 有沒有徹底根治慢性蕁麻疹的中葯方
夏季一到,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是終於可以拿出壓在箱底的漂亮夏衣了,愁的是蕁麻疹又來了,及其影響美觀,還經常犯癢,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案例一:孫女士家住廣東中山,7歲的兒子仔仔,每到夏天一出汗一熱然後就起蕁麻疹,每天晚上都癢得睡不著,一直撓。
案例二:北京的趙先生,有慢性蕁麻疹已經三年了,夏天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吹著冷風,吃著西瓜、冷飲,好不快活,可是隨之而來的是蕁麻疹的發作,而且越抓越癢,越抓越腫。
案例三:廣州的衛先生,今年35歲,去年五一假期,外出旅遊回來後,他發現自己的皮膚發癢起疙瘩,而且一抓就連成片。起初,他並沒有在意,直到最近症狀越來越重,吃葯已經完全控制不住了,衛先生才去醫院看。
專家分析:春末夏初是蕁麻疹的多發季節,蕁麻疹對很多人來說雖不是什麼大病,但一旦發作,患者會出現皮膚發癢、起小紅疹子等症狀,非常折磨人。因此,患了蕁麻疹之後,要積極治療。
引起蕁麻疹的發病原因:
1、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
2、晝長夜短,悶熱天氣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導致睡眠不足。
3、夏天,許多人食慾減退,營養攝取不足,體質變弱。
4、過敏體質的人,遇到悶熱潮濕的環境容易引發蕁麻疹發作。
蕁麻疹應該如何治療呢?
1、消除症狀。目前,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是抗組胺葯,可有效減輕症狀和皮損數目,但有嗜睡和抗膽鹼等不良反應;研究發現,抗組胺葯物對蕁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葯就能控制,不吃葯依然會起蕁麻疹,從急性蕁麻疹到慢性蕁麻疹,葯物治療斷斷續續,依然是無法擺脫蕁麻疹困擾。
2、避免誘因。應保持身體涼爽,避免出汗,避免受熱、避免過度抓撓、不用熱水洗燙、精神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
3、改善過敏體質。過敏體質只是人們對容易發生過敏人群的一種體質上的定義。當接觸相同物質時,健康體質的人不會出現過敏,而過敏體質的人則會發生過敏反應。那麼經常發生蕁麻疹是否就說明是過敏體質?這確實有可能說明你就是過敏體質,因為蕁麻疹本身與機體的變態反應關系密切,短時間內多次發生蕁麻疹,說明機體處於高敏狀態。
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增加消化道內益生菌數量就能預防甚至治療蕁麻疹,而且可以避免因接觸有害微生物而患病的風險。益生菌改善蕁麻疹的作用機理:當人體內益生菌的數量,遠低於正常值時,會使血清中的IgE抗體升高和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不足,誘發皮膚、黏膜出現多種過敏反應。而如果保持人體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充足,即便持續接觸過敏原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所選用的6種專利抗過敏菌株科學配比,耐酸性更強,膽鹽耐受性也優於雙歧桿菌,具有更好的耐高溫能力,能夠在常溫下保持長久活性,服用後可直達腸道,發揮最大抗過敏作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從而減少蕁麻疹者血清中過高的IgE特異性抗體,緩解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相比單純葯物治療蕁麻疹可產生良好的整體療效,有效的改善過敏患者的生活質量。
4、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避免暴飲暴食和經常熬夜,把身體養好。提高免疫力,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是降低蕁麻疹發作幾率的好辦法。
5. 蕁麻疹中葯治療方劑有那些方
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
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6. 中葯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初期,在皮膚出現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後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玻患病後瘙癢難忍。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e68a847a6431333335333164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血熱症【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溫馨提示:中醫治療蕁麻疹固原很好,但是見效比較慢。目前,經國內外皮膚病專家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針對蕁麻疹發病機理入手,精心研製的歐淇貝康抗菌乳膏,具有清毒化濕、清血除風、化瘀解毒的良好治療效果,對久治不愈的慢性頑固性蕁麻疹以及急性蕁麻疹都有很明顯的療效,此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了蕁麻疹患者的病痛和煩惱
7. 有沒有治療蕁麻疹的葯方
有,可去醫院看中醫。
8. 治療慢性蕁麻疹的葯方
慢性蕁麻疹中醫治療一般採用祛風解表方法,如防風通聖丸等,飲食方面專你可以按下面這種方法一屬試:先取面條適量(以你的食量為准),用白水煮沸後撈起來放在碗里,加一定量的米酒,(加米酒有點苦,因此加到能入口就行),攪拌均勻,在放在鍋里慢煎,(時間覺得能把米酒浸透到面條即可),再加入味精,生鹽等味道,每日晚上一次當飯吃,連吃一周到二周。吃完面條到床上用被褥蓋緊,能出汗更好,但注意千萬別再受風。
9. 治療蕁麻疹的處方有哪些
蕁麻疹是先天性過敏性疾病的一種,主要是因接觸、食入、吸入某些食物、葯品、生物製品、微生物產物或花粉引起。此病一般表現為突然皮膚發生風團塊,伴有劇烈的瘙癢。團塊消退很快,消退後不留痕跡,常反復發作。
【處方1】
組成:雞蛋殼2克。
製作與用法:用雞蛋殼研末,取2克。開水沖服,1日3次。
主治:蕁麻疹。
【處方2】
組成:冬瓜皮。
製作與用法:冬瓜皮煎水。當茶飲。
主治:蕁麻疹。
【處方3】
組成:絲瓜葉。
製作與用法:絲瓜葉搗爛擠汁。塗患處,每日數次。
主治:蕁麻疹。
【處方4】
組成:人面果。
製作與用法:取鮮人面果10個或干品5個,水煎服;另用鮮人面果10~30個,加生鹽少許煎取濃汁,擦洗患處。
主治:風疹塊,全身瘙癢。
【處方5】
組成:桃樹葉。
製作與用法:桃樹葉曬干,白酒浸泡。外擦患處。
主治:過敏性皮炎,蕁麻疹。
6.濕疹
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炎性皮膚病,表現為皮膚發紅、水腫、丘疹、水泡、糜爛、滲液、結痂和脫屑等。脫屑後不留痕跡,但瘙癢常反復發作。
紅薯
【處方1】
組成:紅薯。
製作與用法:將生紅薯搗爛擠汁,最好現擠現用,然後用紗布蘸汁敷患處。每日1次。
主治:濕疹。
【處方2】
組成:鮮橄欖1000克。
製作與用法:鮮橄欖搗爛,加適量水煎葯液,呈青色為度。用消毒棉花吸葯液敷患處,每日1~2次。
主治:濕疹。
【處方3】
組成:番石榴葉。
製作與用法:番石榴葉適量洗凈,煎水,洗患處。
主治:濕疹。
10. 跪求治療蕁麻疹的葯方
慢性蕁麻疹,中醫治療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處方:生地20克,專首烏20克,屬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