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趙炳南蕁麻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趙炳南蕁麻疹

發布時間: 2021-10-30 16:12:05

1. 中葯治療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炎症性皮膚病,是臨床上的常見病、多發病。患病初期,在皮膚出現紅斑、水腫的基礎上出現密集粟粒大小的丘疹、丘皰等,泡破後出現糜爛、滲水、結痂、脫屑等。覺瘙癢,搔抓可以引起糜爛、膿泡、出血、苔癬樣變等,另外可以從原發部位向周圍擴散,泛發全身,形成紅皮玻患病後瘙癢難忍。

【蕁麻疹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蕁麻疹方葯】多皮飲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桑白皮15克,乾薑皮6克,大腹皮9克,白蘚皮15克,粉丹皮9克,赤苓皮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川槿皮9克

【用法】水煎,一日兩服,忌辛辣油膩腥滋膩之品。

【蕁麻疹按語】方中赤e68a847a6431333335333164苓皮、冬瓜皮、扁豆皮、大腹皮健脾利濕,滌清腸胃之積滯;乾薑皮取其幸溫和胃,固表守而不走;白蘚皮、川槿皮驅風止癢;丹皮涼血和血化斑;地骨皮、桑白皮瀉肺而清皮毛。

血熱症【蕁麻疹症狀】皮疹紅色,遇熱則加劇,得冷則減輕,多夏季發病,苔薄黃,脈浮數。

【蕁麻疹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蕁麻疹方葯】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金銀花6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紫背浮萍6克,干生地9克,薄荷5克,黃苓9克,蟬衣5克,生甘草6克

【用法】水煎時間不宜過長,每日一劑,分兩次涼服。忌辛辣、發物。

【蕁麻疹按語】此方以荊芥、防風、薄荷、蟬衣為主要葯。荊芥辛苦而溫,芳香而散,氣味輕揚入氣分,驅散風邪;防風其氣不輕揚,能散入於骨肉之風,故宣散在表之風邪,用防風必用荊芥;薄荷清輕涼散,善解風熱之邪,又能疏表透疹解毒;蟬衣涼散風熱,開宣肺竅,其氣清虛,善於誘發。以上四味葯,表散作用較強。牛蒡子疏散風熱解毒透疹;浮萍輕浮升散,善開主竅;僵蠶祛風散結,協助上述四味主要葯以透達表熱之邪。金銀花、黃苓解毒清肺熱以泄皮毛之邪;丹皮、干生地理血和血;生甘草解毒調和諸葯。

溫馨提示:中醫治療蕁麻疹固原很好,但是見效比較慢。目前,經國內外皮膚病專家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針對蕁麻疹發病機理入手,精心研製的歐淇貝康抗菌乳膏,具有清毒化濕、清血除風、化瘀解毒的良好治療效果,對久治不愈的慢性頑固性蕁麻疹以及急性蕁麻疹都有很明顯的療效,此法可以從根本上解決了蕁麻疹患者的病痛和煩惱

2. 得蕁麻疹幾年了,葯吃了無數,就是不能斷根,有誰知道德陽有好的醫生能治蕁麻疹

蕁麻疹常陽中醫辨證認為可以分為以下幾型,:一、風熱型。風熱型的蕁麻疹皮疹顏色比較紅,患者瘙癢很劇烈,遇到熱就比較嚴重,遇到冷就能緩解。可以伴有發熱、咽痛、腹痛、口唇腫脹、舌邊尖紅、苔薄黃、脈浮數等表現。在治療上可以用消風散,或者是趙炳南的荊防方治療。二、風寒束表型。此型皮疹顏色比較白,遇冷加重遇熱減輕,舌質淡白、脈浮緩。治療上可用趙炳南的麻黃方或者是麻黃桂枝各半湯加減。三、血虛風燥型。此型的特點是皮疹顏色淡白,夜間加重,伴有口乾、少津、脈細,可以用荊防四物湯治療。四、脾胃濕熱型。多伴有腹痛、食慾減退、大便溏瀉、舌質紅、苔黃膩、脈滑。好中醫治療更徹底

3. 蕁麻疹癢求救!

趕緊去醫院吧 別耽誤了

4. 請問有沒有得蕁麻疹好多年後被治癒,不再復發的

慢性蕁麻疹中葯方劑
中葯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郁於肌膚。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方名】多皮飲。

【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乾薑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葯方劑(二)

【辨證】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治法】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方名】麻黃方。

【組成】麻黃3克,乾薑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葯方劑(三)

【辨證】脾虛兼風。

【治法】健脾利濕,祛風止癢。

【方名】蕁麻疹湯。

【組成】蒼術5克,白術30克,茯苓15克,荊芥15克,丹皮15克,防風9克,白蒺藜12克,僵蟲10克,川芎9克,丹參15克,黃芩10克,龍骨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屈舒信方。

中葯方劑(四)

【辨證】陰血不足,風淫濕遏,邪伏血分,每遇不正之氣誘發。

【治法】養陰益血,以清理血分為主,佐以疏風利濕。

【方名】加減當歸飲。

【組成】當歸9克,白芍9克,生地15克,何首烏30克,川芎6克,白芨9克,地龍9克,路路通15克,地膚子12克,烏葯6克,荊芥6克,防風6克,甘草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俞長榮方。

中葯方劑(五)

【辨證】沐浴當風,邪客經絡,氣血阻痹,而致風疹纏綿。

【治法】疏風清熱,活血通經。

【方名】麻黃連翹小豆湯合胡煎方。

【組成】麻黃3克,連翹9克,赤小豆12克,胡麻仁30克,何首烏9克,苦參6克,石菖蒲6克,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次,日服2次。

【出處】何任方。

治慢性蕁麻疹方:
取青嫩桃樹葉50克,切碎浸於500克95%的酒精中,密閉靜置24—48小時後棄取葯渣。用棉球蘸浸出葉塗於患部,一般每天3次,連塗3日為1療程。用葯後瘙癢迅速停止或減輕,皮疹在短期內即可消失,且不易復發。此方共治療45例,痊癒39例,進步2例,無效4例,本方安全,無度副作用。桃葉味苦性平,無毒,有祛風散腫、利二便等功效。

5. 治療急性蕁麻疹的方法

急性蕁麻疹是蕁麻疹的一種常見類型,在所有蕁麻疹中約占/3。一般見於急性過敏反應。發病迅速,皮疹呈多形性。主要表現為紅斑水腫基礎上的丘疹、丘皰疹、水皰、糜爛、滲出、結痂等,損害境界不清,嚴重時可泛發全身,瘙癢劇烈。
中醫辯證治療
(一)
【辨證】風熱邪氣搏於營血所致。
【治法】疏風解表,清熱止癢。
【組成】荊芥穗6克,防風6克,僵蠶6克,浮萍6克,生甘草6克,金銀花12克,牛蒡子9克,丹皮9克,生地9克,黃芩9克,薄荷4.5克,蟬蛻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
(二)
【辨證】風熱邪氣搏於營血所致。
【治法】清熱消風。
【組成】荊芥9克,防風9克,浮萍9克,當歸9克,赤芍9克,大青葉9克,黃芩9克,蟬蛻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朱仁康方。
西醫治療
找出病因以消除病因為主,有感染時常須應用抗菌素,對某些食物過敏時暫且不吃。
抗組織胺葯是治療各種蕁麻疹病人的重要葯物,可以控制大多數病人症狀,抗組織胺葯物雖不能直接對抗或中和組織胺,不能阻止組織胺的釋放,但對組織胺有爭奪作用,可迅速抑制風團的產生。抗組織胺葯有各種副作用,最好選用副作用較少者,尤其高空作業的工人、駕駛員等工人要慎用,易因昏倦而導致事故的發生。久用一種抗組織胺葯容易引起耐葯性,可另換一種。或交替或合並應用。兒童的耐葯性較成人大,因而相對用量也大。 抗組織胺葯物的種類很多,結合病情及臨床表現可選用安泰樂(羥嗪)有良好安定及抗組織胺作用,對人工蕁麻疹,膽鹼能蕁麻疹及寒冷性蕁麻疹都有較好的效果。6-氨基乙酸可用於寒冷性蕁麻疹和巨大蕁麻疹,阿托品或普魯苯辛及氯丙嗪可用於膽鹼能性蕁麻疹。
鈣劑可用於急性蕁麻疹,利血平、安洛血等葯物治療慢性蕁麻疹。
類固醇激素應用於嚴重的急性蕁麻疹及血清性蕁麻疹,對壓力性蕁麻疹及補體激活的蕁麻疹可用少劑量。蕁麻疹並發過敏性休克更須應用。有人應用每隔3~4周注射一次的療法治療慢性蕁麻疹。

6. 跪求慢性蕁麻疹的治療方法!

蕁麻疹常見病因有:①食物以魚、蝦、蟹、蛋類最常見。其次某種香料調味品亦可引起。②葯物,有許多可引起該病。青黴素、磺胺類、痢特靈、血清疫苗等,常通過免疫機制引發蕁麻疹。而阿司匹林、嗎啡、阿托品、維生素B1等葯物為組胺釋放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引發蕁麻疹。③感染:包括病毒(如上感病毒、肝炎病毒)、細菌(如金葡萄)、真菌和寄生蟲(如蛔蟲等)。④動物及植物因素,如昆蟲叮咬或吸入花粉、羽毛、皮屑等。⑤物理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和壓力等都可引起。此外,胃腸疾病,代謝障礙,內分泌障礙和精神因素亦可引起。 約3/4的患者不能找到原因,尤其是慢性蕁麻疹。其可由各種內源性或外源性的復雜因子引起。常見的可以歸納為: 1.葯物 許多葯物常是引起本病、青黴素、痢特靈、磺胺葯類葯物。血清、疫苗等可由變態反應引起,嗎啡、可待因、阿托品等葯物能直接使肥大細胞釋放組織按等引起。 2.食物以含有特殊蛋白質的魚、蝦、蟹、雞蛋、牛奶等常見致病因素。 3.感染細菌性感染、病毒性感染、真菌性感染與寄生蟲。蟲咬症如蟎、跳蚤、臭蟲、腸道寄生蟲、包囊蟲等。 4.吸入物各種花粉、塵土等。 5.物理及化學因素如冷、熱、日光、摩擦及壓力等物理性和機械性刺激或某些化學物質進入人體而發?? 6.遺傳因素如家族性冷性蕁麻疹。 7.精神因素及內分泌的改變精神緊張、感情沖動、月經、絕經、妊娠等。 8.內科疾病淋巴瘤、癌腫、甲亢、風濕病和類風濕性關節炎、SLE、高血脂 慢性蕁麻疹以尋找病因為主,治療上以口服抗組織胺葯物為主。一種葯物無效時,可同時給予2種—3種葯物,治療應持續至病情穩定後數日再逐漸減量,以達到脫敏的目的。外用葯以白色洗劑、酚類止癢劑為主。 蕁麻疹因為是體質性的問題,根治不易,過去也有許多人因為對葯物治療的反應不好,持續的復發,只好放任它,不管如何,有蕁麻疹體質的人都應該學習如何與它共處,才是根本之道,除了避免接觸過敏原之外,日常的調養也要注意幾個原則: 多吃含有豐富維他命的新鮮蔬果或是服用維他命C與B群,或是B群中的 B 6。 多吃鹼性食物如:葡萄、綠茶、海帶、蕃茄、芝麻、黃瓜、胡蘿卜、香蕉、蘋果、橘子、蘿卜、綠豆、意仁等。 多休息,勿疲累,適度的運動。 慢性蕁麻疹中葯方劑 : 中葯方劑(一) 【辨證】脾失健運,復感風邪,郁於肌膚。 【治法】健脾除濕,疏風和血。 【方名】多皮飲。 【組成】地骨皮9克,五加皮9克,丹皮9克,大腹皮9克,木槿皮9克,桑白皮15克,白蘚皮15克,赤茯苓15克,冬瓜皮15克,扁豆皮15克,乾薑皮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2次。 【出處】趙炳南方。 中葯方劑(二) 【辨證】氣血不足,衛外失固,腠理不密,玄府失固,風邪內侵,肌膚失養。 【治法】辛開腠理,和血止癢。 【方名】麻黃方。 【組成】麻黃3克,乾薑皮3克,浮萍3克,杏仁4.5克,白蘚皮15克,丹參15克,陳皮9克,丹皮9克,僵蠶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劑,日服3次。 【出處】趙炳南方。

滿意請採納

7. 趙炳南的慢性蕁麻疹的處方

甲氰咪呱片、撲爾敏片為抗組胺葯,有一定副作用,對腎沒有損傷.

8. 人工蕁麻疹有人治好的沒有,吃什麼葯

人工性蕁麻疹多見於過敏體質者,用手抓撓皮膚,會出現抓撓的痕跡和風團。有時伴有瘙癢。治療上可採用抗過敏的葯物,外用糠酸莫米松,口服西替利嗪和復方甘草酸苷片進行治療。有蕁麻疹的患者是由於體內炎症造成的,因此要增加使用抗生素類消炎葯。

人工性蕁麻疹平時要注意飲食,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少吃油炸或者辛辣類的食物.這些食物可能會引起體內熱性增加導致蕁麻疹症狀加重.可以口服氯雷他定片進行止癢抗過敏治療,用皮炎平乳膏進行塗抹,盡量減少抓撓,禁用太熱的水洗澡或泡腳。

人工性蕁麻疹的治療,主要用抗組織胺葯,比如氯雷他定、西替利嗪,也可以輸10%的葡萄糖酸鈣,配上一點維C,也可以用復方甘草酸苷。由於焦慮引起的人工蕁麻疹,也可以用維生素B、谷維素這一類的葯物。可以服用口服葯物進行對症治療,但往往難以完全治癒。

9. 蕁麻疹吃什麼中葯,要吃多久才能根治,

如果是急性蕁來麻疹要吃中自葯一般要從祛風、止癢方面來考慮,如果是風寒引起就用桂枝麻黃各半湯,就是桂枝、麻黃、白芍、甘草、杏仁、生薑、大棗,起到驅散體表的風寒,恢復脾胃的功能,就會不再發生。如果是屬於風熱,可以用疏散風熱的、止癢的葯物,比如消風散可以考慮用。如果是屬於氣血虛的反復發作,蕁麻疹又不紅,但是長年難治、難愈的,就要用補氣血的葯,比如八珍湯之類都可以考慮選用,或者是四物湯加上一些祛風的荊芥、防風葯物來治療,這樣會比較快的痊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