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安乃近濕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安乃近濕疹

發布時間: 2021-10-30 03:08:57

㈠ 過敏性皮膚病\化妝品接觸性皮炎導致臉部灼傷,起皺紋。

過敏期間,臉上不要擦那些,不過如果覺得乾燥,你可以在一小塊地方試驗下面霜什麼的,沒刺痛感,可以滋潤用下。
建議你去醫院皮膚科治療,因為過於嚴重的時候吃葯是不能解決,需要掛水。(掛水一半是激素類的)葯物很多,迪皿、西替利嗪(通用名:鹽酸西替利嗪片 不良反應是吃了後會犯困,所以一般晚上吃)。
你也可以去葯店買生理鹽水,和消毒紗布,將紗布折疊6層,用生理鹽水拍濕了敷臉,如果覺得刺痛,可以講純凈水將生理鹽水稀釋下。
個人建議,你最好去醫院,因為如果一直不好,反反復復,的確會對臉有影響。

㈡ 寒冷性蕁麻疹的危害

冬季來臨,天氣日漸寒冷,毛孔收縮,汗腺分泌減少,是各種皮膚病的高發期,而在眾多的皮膚病中,蕁麻疹當屬最為常見的一種皮膚病。有的患者每到初冬季節,雙手和面部只要寒風一吹或一沾冷水,便會瘙癢難忍,隨即出現紅腫及風疹塊,嚴重時全身出現風團。其發病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寒冷的刺激,使機體產生一種叫做激肽和緩激肽的物質,使毛細血管擴張,血管壁通透性增加,因而產生風團。
面對這種來勢洶洶的疾病,我們又該如何預防呢?
首先蕁麻疹俗稱風疹塊,是由皮膚、黏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通常在2~24小時內消退,但反復發生新的皮疹,病程遷延數日至數月。簡單地說就是一種皮膚過敏症狀,屬於一種過敏性疾病,不會傳染。
1、保暖是冬季預防蕁麻疹的首要
進入冬季,皮膚也可能會因為受冷而過敏,醫學上稱為「寒冷性蕁麻疹」或「冷蕁麻疹」。這是蕁麻疹中的一種特殊類型,通常是暴露的皮膚部位出現大小不等的紅色或蒼白色浮腫性蕁麻疹,主要分布在頭部、面部,情況嚴重的患者四肢及軀干也有,會感覺皮膚劇烈瘙癢。
對付這類遇冷而發的蕁麻疹,最重要的是做好防寒保暖工作,應避免寒冷北風直接刺激面部皮膚,避免雙手、雙腳接觸冷水等。若已經發疹,應及時就診。
2、調節過敏體質是關鍵
醫學研究發現:人體內的TH1和TH2之間經過細胞因子而相互調理,在健康情況下,TH1和TH2會相互平衡,且同時接受輔助性T細胞調控,在輔助性T細胞調控能力欠缺時或接觸到某些異性蛋白質或細微分子(如塵蟎、花粉或海鮮食物等)後,TH2過度活化,致使TH2細胞激素排泄量過高,促使IgE升高,使血清中IgE濃度上升,從而引發過敏。
降低IgE抗體需補充獲得降低血清IgE抗體的抗過敏益生菌。抗過敏菌株通過促進白介素質12(IL-12)和干擾素γ的分泌增加,可有效改善過敏症狀,調控Th1型免疫反應而抑制免疫球蛋白IgE,改善Th2型免疫反應過度的過敏現象的方法。抗過敏益生菌和腸道壁上的樹突裝細胞上的受體結合,活化細胞內的轉譯蛋白移至核內而釋放大量細胞激素,屬於先天免疫的一個環節,因此,藉由其細胞壁多糖尿病類物質如肽聚糖、脂多糖、多糖等,經先天免疫系統,確實能調節過敏體質,對蕁麻疹起到很好的治療效果。
3、適時開窗通風
其次,還有不少朋友喜歡冷天緊閉門窗,暖和倒是暖和了,殊不知這樣一來,房間里容易堆積灰塵,塵蟎在溫度較高的室內也容易產生,養寵物的家庭也容易因為寵物脫掉的毛發形成過敏原,進而誘發蕁麻疹。
4、寒冷時節要注意皮膚保健
洗澡時勿用鹼性強的肥皂,其它浴皂也不要使用過頻;洗衣服時可以在冷水中加放點熱水。居家應穿著寬松、棉質、柔軟的衣服,謹防衣服過緊,導致皮膚更嚴重的反應。
5、要注意養成健康的飲食習慣
切忌嗜吃刺激性食物,比如天冷大家愛吃火鍋取暖,但是對羊肉、狗肉、海鮮等食物過敏的朋友易因食物過敏而誘發蕁麻疹。有此過敏的人,要避免吃羊肉、狗肉、海鮮等食物。
6、加強鍛煉身體,保持健康心態
平時要參加體育鍛煉,提高肌體對天氣變化的適應能力。尤其是要加強皮膚抗寒能力。並且保持良好的心態,另外,蕁麻疹切忌撓抓,撓抓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越抓越嚴重。

㈢ 急性風疹塊如何治療

五歲的嘟嘟家住杭州下沙區,去年秋季一次旅遊回來之後,身上便開始起紅色小疙瘩。這些小疙瘩長在嘟嘟的手臂、屁股等處,奇癢難忍。媽媽沈女士不知道嘟嘟身上為何長出如此多的小疙瘩,以為只是天氣熱,孩子長痱子,並未在意。但是幾天後,孩子依舊沒有好轉,每天哭鬧不止。無奈之下,沈女士只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經過醫生檢查,確診為蕁麻疹。

引起寶寶蕁麻疹的因素多種多樣,但總的說來有四種。
1、寶寶的家族裡若有蕁麻疹病史,寶寶的血清裡面就會存在著一種高含量的特殊蛋白質——IgE免疫球蛋白,其含量高出正常人幾倍到幾十倍,這些都是遺傳基因所決定的,此類免疫球蛋白的存在,是寶寶發生急性蕁麻疹的內在致病因子;
2、在臨床中,抗生素等一些葯物的使用也會引起蕁麻疹,如青黴素、四環素、鏈黴素、磺胺類葯物、多粘黴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等等;
3、在寶寶的日常居家生活環境中,空氣中漂浮的花粉,裝修材料如油漆、塗料和甲醛等都是誘發小兒蕁麻疹的過敏原;
4、小兒蕁麻疹的常見原因就是食物過敏。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於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如何治療小兒蕁麻疹?
1、注意衛生
注意皮膚清潔衛生,要經常洗澡,但洗澡水的水溫不要太高,少用或者不用刺激性化妝品。衣物穿著方面,盡量穿純棉的衣服,需要寬松舒服,能吸汗,勤換洗。
2、抗組胺葯
抗組胺葯是治療小兒蕁麻疹的常見葯物,一代以苯海拉明、撲爾敏為代表,這些葯起效快,止癢作用強,但是葯效比較短,所以每天得吃2~3次才能有作用。但孩子在吃葯後容易嗜睡。
二代抗組胺葯以氯雷他定、西替利嗪為代表,葯物維持時間相對要長一些,每天服用1~2次就可以了,但容易產生耐葯性。
3、抗過敏治療
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以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研究發現,抗過敏益生菌能夠有效應對小兒蕁麻疹、濕疹、皮膚過敏、過敏性咳嗽、哮喘等疾病。免疫學專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體治療方法就是補充[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緩解、控制過敏症狀。[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含有的唾液乳桿菌、羅伊氏乳桿菌、鼠李糖乳桿菌、副乾酪乳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6種菌株,對胃酸和膽汁具有較好的耐受性,能粘附於腸道粘膜,在人體的消化作用下存活,一方面有助於降低過敏者體內IgE,控制過敏症狀,縮短康復時間,另一面有助於促進Th1細胞因子,抑制Th2細胞活性,調節免疫系統T細胞平衡,從而糾正過敏體質。

㈣ 請問大腿內測帶狀皰疹的病程

纏腰龍又稱為帶狀皰疹,帶狀皰疹是由水痘一帶狀皰疹病毒所致,疲乏、感冒、腫瘤、某些葯物等均可是發病誘因。發病前患處多先有皮膚刺痛或灼熱感,或伴有輕度發熱、疲乏無力、食慾不振等全身症狀。皮疹多發生在身體一側,多見於腰脅部。初起皮膚紅,出現群集的丘疹和水皰,周圍伴有紅暈,常沿神經分布呈「條帶狀」,自覺灼熱和疼痛。皰群之間間隔正常皮膚,皰內容物初為透明,經3-5天可呈混濁,嚴重時可出現血皰或環死。若發生在眼部,還可引起結膜炎、潰瘍性角膜炎等。本病的特點是局部顯著疼痛,個別病人皮疹消退後仍頑固不退,病程2-3周,愈後極少復發。

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同時累及皮膚和神經的皮膚病。其皰疹位於身體一側,常見成簇小水泡沿著胸部肋間神經或面部三叉神經作帶狀分布,伴有發熱、神經痛和局部性淋巴結腫大。病程約2周。年邁老人在皮膚皰疹消退後,常留有嚴重的神經痛症,有時疼痛可延續半年以上。

中醫稱本症為「纏腰火丹」,「蛇串瘡」,認為是由於肝膽火盛或濕熱內蘊,又感受外來毒邪而發病。

自療注意事項

(1)本病採取中西醫結合療效果較好,西醫主要是對症治療,而中葯攻克邪毒效果明顯。

(2)保持皮膚、衣衫清潔,皰疹破碎後滋水較多,要及時清洗、替換。

(3)豬頭、公雞、鵝、象皮魚、蝦、蟹等食品,中醫認為是發物,應該忌吃。

(4)飯菜宜素凈清淡,不宜多吃煎、炸、姜、辣酒等熱性食品。

(5)保持情緒安定,煩燥不安、肝炎上竄會誘發疼痛,加重病情。

(6)保持大便暢通,以利邪毒內熱下泄。

(7)皮疹消退後,如疼痛仍舊繼續,可不必緊張,時間一長,疼痛會自然消失。疼痛

影響睡眠時,可適量服一些止痛片。

自治療法

1、成葯自療法

(1) 抗病毒葯,如阿昔洛韋,每次1片,每日5次。

(2) 去痛片、安乃近、消炎痛、阿斯匹林之類止痛葯任選一種服用。每次1粒,每日3次。

(3) 導赤散,每次3克,每日3次。

(4) 季德勝蛇葯,每次5-10片,每日3次。

(5)七厘散,每次1.2克,每日3次(孕婦忌服)。

2、驗方自療法

(1)大青葉、蒲公英各15克、馬齒莧60克、延胡素12克、每日1帖,分2次煎服。

(2)半邊蓮、天胡荽各60克、青黛5克(分兩次沖服),每日1帖,分3次煎服。

(3)龍膽草、板蘭根、當歸各60克、玄胡50克、丹皮30克,共同研成細末,每次服3-6克,每日3次。

(4)獨頭大蒜2瓣,雄黃粉10克。將大蒜去皮後與雄黃同搗爛,外塗患處。纏腰火丹,是在皮膚上出現成簇水皰,痛如火燎,每多纏腰而發,故為此外,相當於現代醫學的帶狀皰疹。

(5)生薑適量,將生薑搗汁於銅鍋內熬濃,塗患處至覺熱辣感為度,每日擦1-2次。本病也稱為「蛇丹」。患過本病,一般不再復發。

(6)獨頭蒜適量,搗爛,敷於患處。帶狀泡疹已潰爛者不可用此方。無獨頭蒜用一般蒜頭也可。

3、外治自療法

(1)田七葯物牙膏調醋外塗患處。

(2)仙人掌去刺搗爛,拌入少量糯米粉外敷患處,干則更換。

(3)等量生百合、白糖搗成糊外敷患處。

(4)無花果葉數片,洗凈搗爛,加少量醋外敷患處。

(5)金黃散(成葯)拌醋外敷患處,干則更換。

(6)氧化鋅糊劑,搽患處。

避免誤診

本病如侵犯眼睛不能忽略,在服葯的同時,加用氯黴素眼葯水及0.1%皰疹凈眼葯水交替滴用,每日各3次。有條件的宜赴醫院治療。

㈤ 熱性蕁麻疹是什麼引起的呢

建議: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在接觸過敏原的時候,會在身體不特定的部位,冒出一塊塊形狀、大小不一的紅色斑塊,這些產生斑塊的部位,會發生發癢的情形,如果沒有停止接觸赤敏原並加以治療,出疹發癢的情形就會加劇。
1.注意飲食,避免誘因。蕁麻疹的發病與飲食有一定的關系,某些食物可能是誘因。例如魚蝦海鮮,含有人工色素、防腐劑、酵母菌等人工添加劑的罐頭、腌臘食品、飲料等都可誘發蕁麻疹。另外,過於酸辣等有刺激性的食物也會降低胃腸道的消化功能,使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過長,因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增加人體過敏的機率。
2.注意衛生,避免不良刺激。有蕁麻疹病史的人,要注意保持室內外的清潔衛生,家中要少養貓、狗之類的寵物。避免吸入花粉、粉塵等。對風寒暑濕燥火及蟲毒之類,要避之有時。使生活規律適應外界環境的變化。喝酒、受熱、情緒激動、用力等都會加重皮膚血管擴張,激發或加重蕁麻疹。橡皮手套、染發劑、加香料的肥皂和洗滌劑、化纖和羊毛服裝等,對於過敏體質的人或蕁麻疹患者都可能成為不良刺激,應予避免。患寒冷性蕁麻疹的人不要去海水浴場,也不能洗冷水浴,冬季要注意保暖。
3.注意葯物因素引起的過敏。在臨床中,有些葯物可以引起蕁麻疹,如青黴素、四環素、氯黴素、鏈黴素、磺胺類葯物、多粘黴素等抗生素,安乃近、阿司匹林等解熱鎮痛劑等等。
4.積極治療原有疾病。蕁麻疹既是一種獨立的疾病,也可能是某些疾病的一種皮膚表現。能導致蕁麻疹的疾病較多,例如感染性疾病就有:寄生蟲感染像腸蛔蟲、蟯蟲等;細菌性感染像齲齒、齒槽膿腫、扁桃體炎、中耳炎、鼻竇炎等;病毒性感染像乙型肝炎;真菌感染像手足癬等。另外,糖尿病、甲亢、月經紊亂,甚至體內潛在的腫瘤等,都可能引起蕁麻疹。
5.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
6.採用中葯預防。某些中葯,如首烏、枸杞、人參、黃芪、靈芝、大棗、女貞子、菟絲子、五味子、黃精、淮山葯、黨參等,具有抗自由基,提高免疫功能,促進代謝,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等多種功能,有明顯的抗過敏作用。

㈥ 服了安乃近後手指起小水泡怎麼辦

手指起水泡跟吃安乃近並沒多大關系。常見的有以下幾種原因,如濕疹、皮炎可以出現小水皰,也可以伴有丘疹、丘皰疹或者脫屑等,一般都伴有瘙癢,這種情況下需要進行抗過敏治療。抗過敏的有外用和內服的葯物,內服葯物主要是抗組胺葯,外用的主要是止癢葯物,比如用激素類止癢葯膏等。另外,如果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的小水皰,比如手足口病或水痘,因為這些疾病都是傳染病,肯定需要去醫院就診,進行相應的抗病毒或對症處理。

㈦ 求助有關未足月新生兒的體溫和濕疹

正常小兒的基礎體溫為36.9℃~37.5℃。一般當體溫超過基礎體溫1℃以上時,可認為發熱。其中,低熱是指體溫波動於38℃左右,高熱時體溫在39℃以上。連續發熱兩個星期以上稱為長期發熱。 上述基礎體溫是指的直腸溫度,即從肛門所測得,一般口腔溫度較其低0.3℃~0.5℃,腋下及頸部溫度又較口腔溫度低0....3℃~0.5℃。 你的寶寶37.7度若是從肛門量的,則基本正常,若是從頸部或腋下量的,則直腸溫度約在38.3度~38.7度,在低熱與高熱間徘徊。 我的原則是38.5度以下,不要吃退燒葯,打退燒針,要給寶寶多喝水。注意環境溫度是否過高。在炎熱的夏季,氣溫很高,嬰兒自身調節體溫的能力又差,媽媽抱著嬰兒時熱氣不易散發,使體溫升高。但是這種發熱一般時間不會太久,再給孩子放在涼爽的地方,稍微扇一扇,給孩子飲一些清涼的水果汁,或給孩子洗個溫水澡,幾小時後體溫就會降到正常。在冬季,如果室內溫度過高,嬰兒又包裹得過多,也會使嬰兒體溫升高。 若高燒38.5度以上,請立即讓醫生確診是病毒感染的,還是細菌感染的,病毒感染就用抗病毒葯(如:利巴韋林),細菌感染的就用抗菌素(如頭孢類),不要急於退燒,燒只是表象,要把病因找出來。 另外我想說的是不要迷信輸液。醫生說了,可以吃葯的不要打針,可以打針的不要輸液,關鍵是要用對葯,而不是用重葯。 濕疹是小兒最常見的皮膚疾病。 極力不建議長期用葯,塗葯只是權宜之計,其實,所有的外用葯都是治標不治本的,用多了會形成激素依賴症。 我寶寶原先也有的,起初臉上是小紅點,裡面還有白頭,後來變成乾的,起皮屑,耳朵後面是濕的,滲水,頭皮上也有,結痂了,去醫院看了,診斷為濕疹。雖然臨床上症狀不同,但都屬於濕疹。 你需要先了解一下濕疹形成的根源。濕疹的根源是胃腸道系統的不完善,某些過敏性體質的小兒吃進去的過敏原易透過較薄的腸壁進入血液中,由於皮下毛細血管最豐富,所以濕疹就立刻表現在皮膚上。治療濕疹的根本不是要從數不清的物質中測試出過敏原,去迴避它,而是要完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且現在醫學上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因此平時可以吃一些媽咪愛或合生元等有益菌,改善寶寶的胃腸道系統,等寶寶胃腸道系統趨於完善,濕疹當會有所好轉。我的寶寶小時也愛長濕疹,我給他吃了整整一年的媽咪愛,現在小臉光得不得了。 所有的外用葯都是治標不治本的。 需強調指出的是,濕疹是會反復發作的,用葯初期可能會有所好轉,但過不久又會復發,不建議長期用葯,否則會使皮膚形成激素依賴症。 得了濕疹後,家長不要替寶寶亂塗成葯。除了帶寶寶看醫生,使用葯物治療外,更需注意以下護理皮炎的一般方法。 1、保持皮膚清潔乾爽 給寶寶洗澡的時候,宜用溫水和不含鹼性的沐浴劑來清潔寶寶的身體。患有間擦疹的寶寶,要特別注意清洗皮膚的皺褶間。洗澡時,沐浴劑必須沖凈。洗完後,抹乾寶寶身上的水分,再塗上非油性的潤膚膏,以免妨礙皮膚的正常呼吸。寶寶的頭發亦要每天清洗,若已經患上脂溢性皮炎,仔細清洗頭部便可除去瘡痂。如果瘡痂已變硬粘住頭部,則可先在患處塗上橄欖油,過一會再洗。 2、避免受外界刺激 家長要經常留意寶寶周圍的冷熱溫度及濕度的變化。患接觸性皮炎的寶寶,尤其要避免皮膚暴露在冷風或強烈日曬下。夏天,寶寶運動流汗後,應仔細為他抹乾汗水;天冷乾燥時,應替寶寶搽上防過敏的非油性潤膚霜。除了注意天氣變化外,家長不要讓寶寶穿易刺激皮膚的衣服,如羊毛、絲、尼龍等。 3、修短指甲 若患上劇癢的異位性皮炎或接觸性皮炎,家長要經常修短寶寶的指甲,減少抓傷的機會。 4、戒口 除異位性皮炎外,其他濕疹都無須戒口。讓寶寶少吃動物蛋白質,如牛奶、蛋,必須在醫生或營養師的監督下進行。在沒有明顯證據時,最好不要隨便禁食某類食品。不提倡為了避免過敏,而使寶寶得不到應有的營養。

㈧ 病毒性皰疹有什麼症狀

  • 病毒性皰疹

  • 病毒性皰疹(HerpesSimplex)是一種由病毒性皰疹病毒所致的病毒性皮膚病。分單純性皰疹和帶狀皰疹,單純性皰疹(herpessimplex)是一種單純皰疹病毒所致的皮膚病,好侵犯於皮膚粘膜交界處,表現為局限性簇集性小皰,帶狀皰疹(herpeszoster)則是由皰疹病毒引起的,沿一側周圍神經帶狀分布的密集性小水皰及神經痛,局部淋巴腫大為主要特徵的急性病毒性皮膚病。

病因學

本病是由DNA病毒的病毒性皰疹(HerpesSimplexVirus,HSV)所致。人類病毒性皰疹分為兩型,即病毒性皰疹Ⅰ型(HSV-Ⅰ)和病毒性皰疹Ⅱ型(HSV-Ⅱ)。Ⅰ型首要引起生殖器以外的皮膚、粘膜(口腔粘膜)和器官(腦)的感染。Ⅱ型首要引起生殖器部位皮膚粘膜感染。此兩型可用熒光免疫檢查及細胞培育法相判定。

人是病毒性皰疹的唯一天生宿主。病毒經喘氣道、口腔、生殖器粘膜以及殘破皮膚進入體內,潛居於人體康樂粘膜、血液、唾液及得知獲悉神經節細胞內。原發性感染多為隱性,大多無臨床症狀或呈亞臨床顯然示,僅有個人可浮現臨床症狀。原發感染發生後,病毒可長期隱匿於體內。健康人群中約有50%以上為本病毒的攜帶者。HSV在人體內不產生經久免疫力,每當機體相稱力降值時,如發熱、胃腸功效紊亂、月經、妊娠、病灶感染和動機變卦時,體內隱匿的HSV被激活而發病。

研究證明,復發性病毒性皰疹患者可有細胞免疫缺陷。平常認為HSV-Ⅱ型與宮頸癌發生有關。

發病機理

單純皰疹由單純皰疹病毒(分為Ⅰ型和Ⅱ型)引起,人體是其唯一自然宿主,當機體抵抗力下降時,促進本病發生,病理上表現為表皮內水皰、表皮壞死、多核上皮巨細胞、嗜酸性核內包涵體和顯著中性白細胞及淋巴細胞炎症浸潤。帶狀皰疹是由於體內潛伏的水痘-帶狀皰疹病毒被激活,這種病毒自首次感染患者後,長期潛伏於機體神經細胞中,免疫功能低下時誘發,其組織病理與前者相似,但後者炎症較前者重。

臨床表現

單純皰疹在臨床上分為原發型和復發型兩種,原發型表現為皰疹性齒齦口腔炎、皰疹性外陰道炎、接種性單純皰疹,皰疹性濕疹、播散性單純皰疹、新生兒皰疹等,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

全身用葯

止痛劑:顱痛定、安乃近、卡馬西平、阿米替林、多慮平、丙咪嗪、醯胺咪嗪、苯妥因鈉、賽庚定、泰爾登等。

抗病毒劑:嗎啉胍、阿糖胞苷、無環鳥苷等。

免疫制劑:轉移因子、胎盤球蛋白、丙球免疫血清等。

外用

止痛劑:1%達克羅寧、5%苯唑卡因、1%磷乙酸、皰立消等。

㈨ 最近得了過敏性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過敏性皮膚病,帶來的過敏原極易引起發病,同時,一些常見的食物也會引起發病。發病時,皮膚表面會突起很多像被蚊蟲叮咬的大包,由少到多,成片出現,一般一小時內會自動消退。蕁麻疹的病因比較復雜,其過敏原既可來自體內,也可來自外部。
蕁麻疹的病因
1.遺傳因素或精神因素
如過度緊張、失眠等;輸血及血液製品,各種抗毒血清、球蛋白、白蛋白等;吸入或接觸物,如花粉,空氣中的黴菌孢子、動物的皮屑及羽毛、蟲咬、穿的化纖織物等。
2.感染
各種感染,尤其小兒患各種感染常合並蕁麻疹,如化膿性扁桃腺炎、中耳炎、膿皮病、牙疼、齒槽膿腫,上感、咽炎、肝炎、寄生蟲病,胃腸炎等是常見的誘發因素。
3.葯物
葯物同樣是導致蕁麻疹的重要因素,這是為什麼呢?
約有百分之十四的葯物性皮炎表現為蕁麻疹,可見葯物是導致蕁麻疹的重要原因。無論內服還是靜脈或肌肉注射,均可誘發蕁麻疹。
4.食物
無論動物性食物,如魚、蝦、蟹、雞蛋、牛羊肉、奶製品等,還是植物性食物,如菠蘿、蘑菇、蠶豆、大蒜、草莓、番茄等均可引起蕁麻疹,但以動物性食物和奶製品誘發蕁麻疹為多。
食物中的添加劑,因其廣泛含有食物添加劑,常是慢性蕁麻疹的不可忽視的誘因。
面對慢性蕁麻疹發作需要及早做預防工作:
1、 保持健康心態,提高身體抵抗力:
慢性蕁麻疹的發作和加重,與人的情緒或心理應激有一定的關系。蕁麻疹初起皮膚局部發生瘙癢,抓後皮膚潮紅,迅即發生形狀不一,大小不等鮮紅或白色風團,劇烈瘙癢,此起陂伏,一日之內可發作數次。一般皮疹泛發全身,粘膜部位亦可受累,發生於胃腸道可伴有腹痛、腹瀉,發生於喉頭粘膜,則可引起喉頭水腫產生呼吸困難,胸悶憋氣,嚴重者可窒息死亡。反復發作者,可遷延數月或數年。目前尚沒有關於蕁麻疹後遺症的說法,但是也應當及時治療。
2、 調理過敏體質。
人們現在對蕁麻疹的治療只關注了症狀治療,並沒有對過敏反應的本身:由於過敏源刺激導致人體的免疫功能紊亂,使體內免疫球蛋白E異常增多,反復接觸過敏源使體內產生大量的IgE抗體並長久的附著在免疫細胞上,導致組胺等炎性介質的分泌傷害自體的一種免疫反應,從蕁麻疹的免疫學上看,治療的根本應控制IgE,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為主,目前蕁麻疹的治療多停留在抗組胺等炎症階段,一部分人會通過提高免疫力來嘗試治療,但過敏並不是免疫力低所致,人體的五種免疫球蛋白分泌失衡才是疾病的根本病因,目前國際免疫學研究對解決引起蕁麻疹的IgE抗人抗體治療方法就是大量補充欣敏康益生菌來降低體內的IgE抗體,通過刺激干擾素分泌來調節免疫球蛋白的平衡,從而使人體的免疫應答恢復正確。
3、 避免誘因與過敏原
盡可能地找出發病誘因,並將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避免接觸致敏物,禁食某些對機體過敏的葯物或食物品等。一般人對於皮膚癢的直覺反應都是趕緊用手去抓,可是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動作不但不能止癢,還可能越抓越癢,主要是因為當你對局部抓癢時,反而讓局部的溫度提高,使血液釋放出更多的組織胺(過敏原),反而會更惡化。

㈩ 皰疹和皮疹的區別是什麼

帶狀皰疹
帶狀皰疹(Herpes
Zoster)是一種病毒性感染,又稱腰纏火丹、串瘡、蜘蛛瘡等。
本病是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引起的。目前認為帶狀皰疹和水系同一病引起的不同臨床表現。初次感染VZV後,臨床上表現為水痘(兒童多見)或呈隱性感染,此後病毒侵入感覺末端,再經過移動並持久地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中。免疫功能低下時,如某些傳染病、惡性腫瘤、全身紅斑狼瘡、外傷、放射治療、使用某些葯物(如砷劑、免疫抑制劑等),尤其是神經系統障礙時,均可導致病毒的再活動,激發本病。
臨床表現
好發於春秋季節,成人多見。發疹前往往有發熱、倦怠、食不振等前驅症狀,經1-3天後,患處皮膚潮紅,進而出現多數成群簇集的粟至綠豆大的丘皰疹,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內容透明澄清,互不融合。皮疹沿皮神經分布,單側發疹,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多呈不規則帶狀排列。常見於肋間神經、頸部神經、三叉神經及腰骶神經支配區,如顏面、頸、胸背、腰腹部,亦可侵犯眼、耳、口腔及陰部粘膜、神經痛為本病特徵之一,可於發疹前或伴隨發疹出現。疼痛沿受累神經去配區域放射。老年患者常於損害消退後遺留較長時間的神經痛。病程約需1-2周,愈後可後遺暫時性色素沉著,不留疤痕,亦可因水皰破潰破形成糜爛或繼發感染。少數臨床表現不典型,常見的有:
1、不全型帶狀皰疹(頓挫型),僅出現紅斑、丘疹、不發生典型水泡。
2、大皰型帶狀皰疹,可形成豌豆至櫻桃大的水皰。
3、出血性帶狀皰疹,皰內容為血性。
4、壞疽型帶狀皰疹,皮疹中心發生壞疽,結成黑色痂不易剝離,愈後遺留疤痕。
5、播散型帶狀皰疹,在惡性腫瘤或年老弱的患者,在局部發疹數日內,全身出現類似水痘樣發疹,常伴有高熱,可並發肺、腦損害,病性嚴重,可致死亡。
(1)眼帶狀皰疹
眼帶狀皰疹為散發,以9-11月分發口香糖多見。臨床所見眼帶狀皰疹伴有同側三叉神經第一支受累,可見眼瞼紅腫、結膜充血、水皰及痂皮,可累及角膜形成潰瘍性角膜炎,後因疤痕形成失明。嚴重者可發生全眼球炎、腦炎、甚至死亡。
(2)耳帶狀皰疹
又稱Remsay-Hunt綜合症,是由於VZV侵犯面神經及聽神經所致,臨床特點為耳部急劇疼痛和同側面癱,間伴重聽、眩暈等。可伴有發熱、局部淋巴結腫脹和肋腺炎。
(3)帶狀皰疹性腦膜炎
系病毒直接從脊髓神經前、後根向上逆行侵犯中樞神經系統所致。大多見於顱神經頸、或上胸脊髓神經節段受侵的患者。表現有頭痛嘔吐、驚厥或其它進行性感覺障礙,尚可有共濟失調及其它小腦症狀等。
(4)內臟帶狀皰疹
病毒由脊髓後根侵及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的內臟神經纖維,引起胃腸或泌尿症狀,當侵犯胸膜、腹膜時,則發生刺激症狀甚或出現積液。
應要單純皰疹、皰疹性濕疹鑒別
單純皰疹
好發於皮膚粘膜交界處,不沿神經分布,常有反復發作,多見於發熱性疾病、胃腸功紊亂及月經不調等患者。
皰疹性濕疹
皮疹多形性,無一定好發部位,多對稱分布,自覺劇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