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慢性蕁麻疹中葯配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慢性蕁麻疹中葯配方

發布時間: 2021-10-28 01:16:05

❶ 慢性蕁麻疹中葯配方有什麼

慢性蕁麻疹
最重要的是增強
自身免疫
機能的提高,我得了慢性蕁麻疹六年了,一到夏天幾乎都在吃葯,痛苦不堪,
去年夏天
醫生給的葯是治療癌症的輔助葯物,我嚇了,要是真的有天得了癌症都不知道吃什麼葯了,索性什麼
葯都
不吃了,每天
晨跑
,夏天盡量少呆空調房大量出汗排毒。吃
牛初乳
增強免疫機能,發現有一點點紅包出現的時候就是錄雷他定片,注意不要吃牛肉海鮮
筍子
,我
今年夏天
一直都沒再發作了,希望能對你有所幫助。

❷ 慢性蕁麻疹最佳中葯治療方法

慢性蕁麻疹的最佳治療方法是中醫辯證治療。慢性蕁麻疹,因其病勢纏綿,歷內久不愈,反復發作,故有時容又稱為頑固性蕁麻疹。80年代以後,臨床上對此病頗為重視,其病機多責之於虛、濕、風、瘀;治療方面,主張益氣固表、清理濕熱、祛風止癢、養血和營、活血祛瘀等,尤其是久病風邪人絡,認為宜選用內服中葯調理過敏體質。
治療慢性蕁麻疹除了採取治療措施外還需做好生活調理、防護措施。
【生活調理

(1)對麻疹患兒應早發現、及時隔離、及早治療。隔離患兒不要出門,易感小兒不串門。
(2)良好的護理有助於本病的恢復,並可減少並發症。有的護理得當,可不治而愈。假如護理不當,就會發生嚴重的並發症,此時要及時採取其他治療措施。
(3)室內溫度要適宜,不可忽冷忽熱。保持空氣新鮮。燈光要柔和,避免強光刺激眼睛。
(4)勤擦洗皮膚,注意清潔口鼻,假如眼眵過多者,可用生理鹽水或溫開水輕輕擦洗。
(5)足夠飲水,在出疹期給於清淡易消化食物,進入恢復期應及時適量添加營養豐富的食物。

❸ 慢性蕁麻疹方子

治療以當歸飲子加減,基本方組成:當歸10g,熟地20g,白芍10g,刺蒺藜10g,何首烏10g,荊芥10g,防風10g,黃芪20g,蒼耳子10g,白鮮皮10g,蟬蛻10g,烏梅10g,徐長卿10g,地膚子10g,生甘草3g。加減:風寒甚去荊芥加桂枝10g;血熱熟地易生地加地骨皮10g;風邪內郁奇癢,加烏梢蛇20g、全蠍3g,研末兌服。每2日1劑,日服3次,連服5劑為1療程,2療程後判斷療效。

治療結果顯示,118例中治癒68例(服葯後症狀消失,且1年以上無發者),有效50例(服葯後症狀消失,但1年內有復發者),治癒率57.6%。

典型病例李某,女,26歲,2001年6月初診。產後2月,皮膚反復出現風團近5月,瘙癢劇烈,風團驟起驟消,曾經注射葡萄糖酸鈣,維生素B12、維生素丁膠性鈣、口服撲爾敏、息思敏、強地松、強力解毒敏等雖有好轉,但停葯後又復發,遇寒入夜尤甚。頭暈氣短,心煩少寐,飲食、二便正常,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細。辨證為:陰血虧虛,日久化燥。治以滋養陰血,祛風止癢,基本方加棗仁20g,何首烏改夜交藤20g,每2日1劑,日3次。服3劑後風團消退,瘙癢止。繼服上方5劑鞏固療效,隨訪1年未見復發。

蕁麻疹是常見過敏性皮膚病。風團反復發作久治癒,夜間或勞累時加重,因急性蕁麻疹未及時治療或治療不當,遷延日久而成。本病的病因系氣血虛損,加之風邪外襲,以致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膚腠理之間,邪正相搏而發病。當歸飲子加減以滋養陰血,祛風止癢。通過滋養陰血使化生有源,肌膚得養,營衛調和;加入祛風之葯,使風去癢止,諸葯相伍可迅速消除皮膚水腫充血,對慢性蕁麻疹確有療效。方中當歸、熟地、白芍、首烏滋養陰血;黃芪益氣固表;蒼耳子、刺蒺藜、防風、荊芥、蟬蛻、白鮮皮祛風透表、止癢、解毒活血;地膚子利小便、治濕熱,去皮膚積熱;烏梅、蒼耳子、徐長卿可治多種過敏性疾病;地骨皮行皮表配生地清熱涼血。

❹ 有沒有徹底根治慢性蕁麻疹的中葯方

夏季一到,有人歡喜有人愁,喜的是終於可以拿出壓在箱底的漂亮夏衣了,愁的是蕁麻疹又來了,及其影響美觀,還經常犯癢,嚴重影響正常生活。

案例一:孫女士家住廣東中山,7歲的兒子仔仔,每到夏天一出汗一熱然後就起蕁麻疹,每天晚上都癢得睡不著,一直撓。

案例二:北京的趙先生,有慢性蕁麻疹已經三年了,夏天他最愛做的事情就是吹著冷風,吃著西瓜、冷飲,好不快活,可是隨之而來的是蕁麻疹的發作,而且越抓越癢,越抓越腫。

案例三:廣州的衛先生,今年35歲,去年五一假期,外出旅遊回來後,他發現自己的皮膚發癢起疙瘩,而且一抓就連成片。起初,他並沒有在意,直到最近症狀越來越重,吃葯已經完全控制不住了,衛先生才去醫院看。

專家分析:春末夏初是蕁麻疹的多發季節,蕁麻疹對很多人來說雖不是什麼大病,但一旦發作,患者會出現皮膚發癢、起小紅疹子等症狀,非常折磨人。因此,患了蕁麻疹之後,要積極治療。

引起蕁麻疹的發病原因:

1、天氣炎熱,人體出汗較多,汗腺的分泌消耗很多能量。

2、晝長夜短,悶熱天氣影響人們的睡眠和休息,導致睡眠不足。

3、夏天,許多人食慾減退,營養攝取不足,體質變弱。

4、過敏體質的人,遇到悶熱潮濕的環境容易引發蕁麻疹發作。

蕁麻疹應該如何治療呢?

1、消除症狀。目前,治療蕁麻疹的常用葯物是抗組胺葯,可有效減輕症狀和皮損數目,但有嗜睡和抗膽鹼等不良反應;研究發現,抗組胺葯物對蕁麻疹起效很快,可是吃上葯就能控制,不吃葯依然會起蕁麻疹,從急性蕁麻疹到慢性蕁麻疹,葯物治療斷斷續續,依然是無法擺脫蕁麻疹困擾。

2、避免誘因。應保持身體涼爽,避免出汗,避免受熱、避免過度抓撓、不用熱水洗燙、精神緊張、進食熱飲或酒精飲料等。

3、改善過敏體質。過敏體質只是人們對容易發生過敏人群的一種體質上的定義。當接觸相同物質時,健康體質的人不會出現過敏,而過敏體質的人則會發生過敏反應。那麼經常發生蕁麻疹是否就說明是過敏體質?這確實有可能說明你就是過敏體質,因為蕁麻疹本身與機體的變態反應關系密切,短時間內多次發生蕁麻疹,說明機體處於高敏狀態。

大量的動物實驗和臨床實驗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增加消化道內益生菌數量就能預防甚至治療蕁麻疹,而且可以避免因接觸有害微生物而患病的風險。益生菌改善蕁麻疹的作用機理:當人體內益生菌的數量,遠低於正常值時,會使血清中的IgE抗體升高和脾臟細胞IFN-γ分泌量不足,誘發皮膚、黏膜出現多種過敏反應。而如果保持人體腸道內益生菌的數量充足,即便持續接觸過敏原也不會發生過敏反應。

台灣研究中心研發長、台灣國立大學食品暨應用生物科技研究所謝佩珊博士研究發現,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所選用的6種專利抗過敏菌株科學配比,耐酸性更強,膽鹽耐受性也優於雙歧桿菌,具有更好的耐高溫能力,能夠在常溫下保持長久活性,服用後可直達腸道,發揮最大抗過敏作用。欣、敏、康抗過敏益生菌,通過增進TH1型免疫反應來調控因過敏而反應過度的TH2型免疫反應,從而減少蕁麻疹者血清中過高的IgE特異性抗體,緩解過敏症狀,調整過敏體質,相比單純葯物治療蕁麻疹可產生良好的整體療效,有效的改善過敏患者的生活質量。

4、增強體質,提高免疫力。

每天堅持適當的體育鍛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清淡飲食,規律作息,避免暴飲暴食和經常熬夜,把身體養好。提高免疫力,增強自身的抗病能力,是降低蕁麻疹發作幾率的好辦法。

❺ 跪求治療人工劃痕蕁麻疹(慢性蕁麻疹)的中葯葯方

你好。蕁麻疹是皮膚過敏引起的。可以口服賽庚啶、甲氰咪胍和維生素內C。外用爐甘石洗劑或賽庚容啶軟膏治療。不要吃辣的食物。不要喝酒。保持衛生。
如果反復發作。最好到醫院做過敏原試驗。查看是對那些物質過敏。也可以採用脫敏療法。

❻ 慢性蕁麻疹用什麼中葯處方好能根除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對於蕁麻疹的治療主要是積極尋找病因、中西醫結合葯物治療、中醫中葯治療等,必要時可以進行過敏原的檢測,您目前的情況需要及時到專業醫院就醫。具體葯物的選擇需要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而定。,鹽酸西替利嗪屬於抗組胺類葯物,可以用來治療蕁麻疹,是否適合您暫時不能確定。建議不要自己隨便用葯,在醫生指導下進行治療

❼ 能根治慢性蕁麻疹的中葯方

指導意見:
你好,注意1飲食宜清淡,少吃脂肪,高糖,辛辣,油煎的食品及白酒,咖啡等刺激性飲料,多吃蔬菜,水果,纖維性食物.多喝水.2,保持心情的舒暢,保證良好的睡眠.,加強體育鍛煉.慢跑,打太極拳等.對於頑固性的,可試試中葯:(成人量)生地25g熟地25g白蒺藜25g黃芪25g防風15g當歸15g川芎15g皂刺15g苦參15g澤瀉15g蟬蛻10g.每日一劑,水煎服.服葯期間絕對禁忌煙酒,辛辣.

❽ 慢性蕁麻疹的中葯治療(經驗之談--急求)

蕁麻疹中醫稱為「癮疹」,是皮膚科常見病、多發病之一。以突然發作、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癢而不痛、時隱時現、消退後不留痕跡為特徵。本病多發生於冬春季節,病史長短不一易反復發作,一般病程在3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蕁麻疹。
本病病因復雜,現代醫學認為,與機體對某些物質過敏、產生變態反應有關。中醫則認為是由於「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所造成。由於人體正氣相對虛弱,且患者體質各異,或內有食滯、邪熱,復感風寒、風熱之邪;或平素體弱,陰血不足,皮疹反復發作,經久不愈,氣血被耗;或患有慢性疾病(如腸寄生蟲、肝炎、腎炎、月經不調等)致內不得疏泄,外不得透達,郁於皮膚腠理之間,邪正交爭而發病。臨床上多發於女性,尤以中青年為多見。
本病西醫除給以抗過敏、封閉、自血療法外,尚無確切療效。中醫在治療本病時,各家辨治不一,筆者在臨床上多應用治療皮膚病「扶正祛邪」的基本治法,採用明代陳實功所創「消風散」為主方加減,以臟腑辨證統之,取得較好療效。
簡介如下:1、凡本病患者證見脘腹脹滿或惡心嘔吐,或泄瀉,或便秘者,均可從脾胃辨證。其濕熱者用霍香正氣散去燥熱之品。加入茵陳、苦參、白鮮皮等;其虛寒者宜用建中,理中之輩;中虛渲滯,陽氣不伸者宜用升陽益胃腸;寒熱錯雜者宜辛開苦降用半夏瀉心湯;大便秘結者宜表裡雙解用防風通聖丸。
2、凡本病患者證見咽喉干疼,或咳嗽,或有過敏性鼻炎史,易感冒等,均可從肺系辨證。其氣虛表不固者宜用玉屏風散;肺熱者,可選用麻杏石甘湯、麻黃連翹赤小豆湯。
3、凡本病患者性情急躁、煩躁易怒或情志抑鬱者,或女性伴有月經不調、痛經者,均可從肝經辨證。遵「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之治法,其血熱者宜用犀角地黃湯加荊芥、防風、白蒺藜等,或用羚角鉤藤湯加減;肝鬱者宜用逍遙散;血虛者宜用當歸飲子,血瘀者宜用通經逐瘀湯。
4、凡本病患者伴有心悸、怔忡或失眠多夢者,均可從心系辨症。其心陰虛者宜用天王補心丹,心陽虛者宜用桂枝加龍骨牡蠣湯。
5、凡本病患者證見腰膝酸軟者,均可從腎辨證。腎陰虛者宜用六味地黃丸,腎陽虛者宜用二仙湯。
慢性蕁麻疹除內服葯外,使用中葯外洗亦有一定療效。外洗方:白礬、蠶砂、芒硝、荊芥、苦參各二十克水煎外洗,一日數次。
蕁麻疹也叫風疹塊或鬼風疙瘩,是一種過敏反應性疾病。起病快,皮膚出現大小不等的淡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狀皮疹,瘙癢,並伴有刺痛或燒灼感,皮疹消退迅速,常反復發作。中醫將蕁麻疹分為三型。
風寒型:皮疹呈淡紅色,瘙癢,每逢天氣寒冷容易發作,發作時病人感周身怕冷 ,可有低熱, 舌苔薄白。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疏風散寒的驗方。
荊芥6克,防風6克,蟬衣3克,銀花10克,甘草3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浮萍6克,麻黃3克,地膚子10克,防風4克,皂角刺4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荊芥穗30克。
用法:研成細粉,用紗布包好,撒在皮膚上,用手來回揉搓,直至皮膚發熱為度。

風熱型:皮疹呈深紅色,常在天氣溫暖時發生,瘙癢難忍,全身發熱,口乾心煩,大便干,尿黃,舌苔黃。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祛風清熱的驗方。
麻黃3克,連翹10克,赤小豆10克,白蘚皮10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僵蠶12克,蟬蛻6克,苦參6克,姜黃3克,米酒50毫升,蜂蜜15克。
用法:將前四味葯共研成細粉,然後用米酒和蜂蜜調服。

青蒿適量。
用法:用青蒿直接搓患處,如無鮮品,可用干品泡濕後搓患處。

百部15克,白酒100毫升。
用法:用白酒煎煮百部,然後用紗布蘸葯酒擦患處。

血虛型:皮疹紅色,瘙癢輕,常在午後或晚間發生,伴有低熱,心煩不安,口乾不想喝水,舌質淡紅無舌苔,治療時,可酌情選用以下具有養血疏風的驗方。
當歸10克,熟地15克,白芍10克,川芎10克,黃芪10克,白蒺藜15克,何首烏10克,荊芥9克,防風10克,甘草6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當歸10克,生地15克,赤芍10克,僵蠶10個,蟬蛻6個。
用法:每日一劑,水煎分2次服。

干荔枝14個,紅糖30克。
用法:將荔枝加水適量,煎沸15分鍾,加入糖,喝湯吃荔枝,連用7日。

蛇蛻6克,雞蛋2個。
用法:先煎蛇蛻,煮沸後打入雞蛋,待雞蛋熟後,吃蛋喝湯。

蒜苗30克,雞蛋皮20克。
用法:共入鍋中,加水煎煮,熏洗患處,每日1~2次。

❾ 慢性蕁麻疹中葯葯方

巴戟天12克,附子、抄鹿角片各襲6克,肉桂3克,仙靈脾、山葯、山萸肉、澤瀉、茯苓各10克,熟地、仙茅各15克,炙甘草5克,白糖30克。先燉附子30分鍾,後加入其他葯材燉25分鍾即可。清熱止癢。西葯還可以嘗試斯汀可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