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額顳葉變性的疾病治療
尚無有效治療方法,以對症、支持、鍛煉為主,可在一定程度上穩定病情、控制症狀。治療包括:1.改善認知和交流能力;2.控制精神行為症狀;3.治療並發症。 (1)葯物治療:目前臨床上治療痴呆的主要葯物是膽鹼酯酶抑制劑(如多奈哌齊、卡巴拉丁、石山鹼甲等)和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鹽酸美金剛)。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有很好的耐受性,患者的交流能力可有輕微的提高,同時精神行為症狀有一定的改善。由於額顳葉變性患者腦內沒有膽鹼能系統的異常,膽鹼酯酶抑制劑通常無效,但對某些可能合並有阿爾茨海默病的患者(早期即有明顯的情景記憶障礙及視空間能力減退)有一定效果。
(2)非葯物治療:非葯物干預方面,有文獻報道了2例語義性痴呆患者和3例單純皰疹病毒腦炎導致的語義記憶障礙患者進行語義訓練的結果,發現患者可以重新學習人的名字和面孔,可以有效記憶新結識的朋友的名字和開給他們的葯物名稱,還可以重新學習某些忘記的詞語,訓練停止後這一效果仍然持續存在。這些證據提示語義訓練可能能夠使患者重新習得語義知識。所以應該盡量對患者進行語言表達、語義記憶方面的鍛煉,由於患者常有閱讀和書寫障礙,同時還應該進行書寫和閱讀方面的鍛煉。 (1)非葯物治療:非葯物治療主要包括對病人和照料者的心理干預,是改善精神行為的首選治療方法。照料者要尊重患者,語言親切,同時保持環境的安全和相對安靜,以避免誘發患者的精神行為症狀。另外,需要對患者的行為和情感變化進行分析,查找容易激發的原因或事件,以便預防及避免誘因。
(2)葯物治療:如果精神行為症狀輕微,可不用葯物治療。如需使用,可首選興奮性氨基酸受體拮抗劑。如症狀仍明顯存在,可使用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該類葯物可減少脫抑制、沖動、重復性刻板行為和飲食異常。當上述葯物對精神症狀無效時,可謹慎選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葯物奧氮平或喹硫平,但要遵循以下原則:① 低劑量起始,一般從每天1/4~1/2片開始使用;② 緩慢增量,如效果不明顯,在無明顯副作用的情況下,每1~2周增加1/4片;③ 盡量使用最小有效劑量,一般每天不超過1片;④ 嚴密監測用葯情況和副作用;⑤ 用葯前向患者和家屬充分交代治療的風險。 病程晚期出現步態異常時應防止跌倒。避免嗆咳及吸入性肺炎,避免泌尿系感染,如出現應積極治療。進食障礙者選擇性5-HT再攝取抑制劑有一定效果,必要時需下胃管進行鼻飼。
2. 日常生活中,孩子自閉症的表現有哪些
該症一般起病於36個月以內,主要表現為三大類核心症狀,即:社會交往障礙、交流障礙、興趣狹窄和刻板重復的行為方式。刻板重復的行為是自閉症最主要的表現。
3. 你好,我是得了軀體化障礙最近才確診的,我都三年了,看了不少的大夫,吃了不少葯沒好,求你幫幫我的
看看心理醫生 ,會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