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得了皰疹怎麼辦
帶狀皰疹
--------------------------------------------------------------------------------
帶狀皰疹概述
帶狀皰疹是由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沿周圍神經分布的群集皰疹及神經痛為特徵的病毒性皮膚病。帶狀皰疹在祖國醫學稱為「纏腰火丹」,俗稱「纏腰龍」。
帶狀皰疹病因
本病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病毒通過呼吸道粘膜進入人體,經過血行傳播,在皮膚上出現水痘,但大多數人感染後不出現水痘,是為隱性感染,成為帶病毒者。此種病毒為嗜神經性,在侵入皮膚感覺神經末梢後可沿著神經移動到脊髓後根的神經節中,並潛伏在該處,當宿主的細胞免疫功能低下時,如患感冒、發熱、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惡性腫瘤時,病毒又被激發,致使神經節發炎、壞死,同時再次激活的病毒可以沿著周圍神經纖維再移動到皮膚發生皰疹。在少數情況下,皰疹病毒可散布到脊髓前角細胞及內臟神經纖維,引起運動性神經麻痹,如眼、面神經麻痹以及胃腸道和泌尿道的症狀。
帶狀皰疹症狀
發病前局部皮膚先有灼痛,伴輕度發熱、疲倦無力等全身症狀。但也可以無前驅症狀,經1~3天後,皮膚陸續出現散在紅斑。繼而在紅斑上發生多數成簇的粟粒大至綠豆大小的丘皰疹,並迅速變為水皰。水皰壁緊張,光亮,皰水澄清,水皰表面大部有小凹陷。數日後皰液混濁化膿,破潰後形成糜爛面,最後乾燥結痂,痂脫落後留下暫時性紅斑。一般病程約2~4周。輕症患者只出現紅斑及丘疹,不出現水皰,稱為不全性帶狀皰疹。在惡性淋巴瘤、急性系統性紅斑狼瘡以及老年體弱者可出現壞疽性皰疹,愈後留下疤痕,稱為壞疽性帶狀皰疹。帶狀皰疹可全身泛發,此時常伴有高熱,並出現肺炎或腦炎,病情嚴重,如不及時搶救,可致死亡,稱為泛發性帶狀皰疹。
皰疹分布多位於一側,非列成帶狀,有時偶可超過軀干中線,這是由於神經末梢橫過中線所致。胸、頸及面部三叉神經分布區為好發部位。通常三叉神經只累及一根分支。局部淋巴結常腫大疼痛。神經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狀,急性期是由於神經節的炎症反應,晚期神經痛是由於神經節以及感覺神經的炎症後纖維化引起的。有時在皰疹出現前有劇烈的神經痛,此時常易誤診為急腹症或心絞痛等。老年體弱或淋巴瘤患者常有神經痛後遺症,有時可持續數月。
皰疹發生於三叉神經眼支者,可以發生結膜及角膜皰疹,導致角膜潰瘍而引起失明,是為嚴重的並發症。當病毒侵犯面神經和聽神經時,出現耳殼及外耳道皰疹,可伴有耳及有乳突深部疼痛、耳鳴、耳聾、面神經麻痹以及舌前1/3年味覺消失,稱為帶狀皰疹面癱綜合征。
帶狀皰疹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
進行局部體格檢查,一般不難診斷。
帶狀皰疹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病毒葯物有無環鳥苷、阿糖胞苷以及阿糖腺苷等,其中以無環鳥苷最為有效,無環鳥苷能被皰疹感染過的細胞吸收,在細胞內經過磷酸化作用形成無環鳥苷三磷酸鹽。此種鹽為鳥嘌呤三磷酸鹽的競爭抑制劑,亦就是DNA聚合酶的競爭抑制劑,它可以終止病毒DNA鏈的延長,對病毒的DNA聚合酶的活性產生強大的抑製作用,從而阻滯了皰疹病毒DNA的復制。無環鳥苷不易進入正常細胞。因此對正常細胞的抑製作用很少,約等於對病毒抑製作用的1/10~1/30。這一機理說明無環鳥苷治療皰疹有高效而少副作用的特點,所以是治療皰疹病的首選葯物。無環鳥苷適用於泛發性帶狀皰疹或合並肺炎或腦炎等嚴重患者。靜脈點滴劑量為200~250mg,加入100ml補液中1h滴完,每日2~3次,連續3~7天。口服劑量為200mg,每日5次。阿糖腺苷和阿糖胞苷等對抗病毒雖有一定療效,但因價格昂貴或副作用多,自從有了無環鳥苷後已不常用於皰疹疾病。
對有神經痛患者可給予止痛葯物,如阿司匹林、去痛片等。疼痛嚴重者可在早期口服強的松15~30mg/d;1周後漸減量。強的松早期服用可消除神經根的炎症。皰疹性神經痛用強的松後可以減輕神經炎後期的纖維化,因而亦可減輕疼痛。此外亦可用維生素B1,維生素B6或注射干擾素等。
(二)中醫治療治則為表熱利濕,可內服龍膽瀉肝湯。
局部治療早期丘皰疹可外用爐甘石洗劑,皰疹破潰後可外用1%龍膽紫液或0.5%新黴素軟膏、磷黴素軟膏等。眼部皰疹可用無環鳥苷眼葯水,或3%無環鳥苷軟膏。
Ⅱ 帶狀皰疹臉,己月余瘡已結痂,痂周有不發紅的小疹。 看不明顯手摸密集片狀。 癢痛,還用服伐昔洛韋嗎
帶狀皰疹結痂後一般有一個周左右的時間就可以恢復的,這個時期還是需內要積極的用用葯物來容做做治療的,帶狀皰疹是由於病毒性的感染引起的,最後局部用用抗病毒的葯物做做治療,最近的時候注意自己局部皮膚清潔衛生的,在飲食上注意做好防護,最好不要吃辛辣刺激的食物。
Ⅲ 皰疹怎麼引起的
皰疹是指皰疹病毒科病毒所致疾病。目前已知在皰疹病毒科中有八種病毒(單純皰疹病毒1、2型,水痘-帶狀皰疹病毒,人巨細胞病毒,EB病毒和人類皰疹病毒6、7、8型)可造成人類疾病,這類病毒被統稱為人類皰疹病毒(HHV)。HHV是一組中等大小的有囊膜的DNA病毒,能引起人類多種疾病,並能長期潛伏在體內,在一定條件下發生再發感染。臨床上常見的有水痘、帶狀皰疹、單純皰疹、生殖器皰疹等疾病。可侵犯人體多個器官,任何年齡都可發病。
英文名稱
herpes
就診科室
皮膚科
常見病因
由皰疹病毒引起
常見症狀
表現各不相同,帶狀皰疹患者疼痛明顯
病因
皰疹病毒具有以下共同特點:①病毒呈球形,病毒核衣殼表面是由162個殼微粒組成的對稱20面體,其內是由DNA組成的核心。核衣殼的周圍有一層脂蛋白包膜,病毒外周直徑是150~200nm。②除EB病毒外均能在二倍體細胞核內復制,核內出現嗜酸性包涵體。③病毒可通過細胞間橋直接擴散。皰疹病毒主要侵犯外胚層來源的組織,包括皮膚、黏膜和神經組織。皰疹病毒有α、β、γ三個亞科,與人類感染有關者包括以下幾種:
1.HHV-1
單純皰疹病毒第一型(HSV-1),屬α皰疹病毒。HSV-1的原發感染多發生於半歲以後的嬰幼兒,大多呈隱性感染,病毒潛伏於三叉神經節和頸上神經節內。少數患者可表現為急性皰疹性口腔炎、皰疹性角膜結膜炎、皰疹性濕疹、皰疹性腦炎等。皰疹性腦炎多發生在大齡兒童和成人中,死亡率可達70%。
2.HHV-2
單純皰疹病毒第二型(HSV-2),屬α皰疹病毒。HSV-2的原發感染多見於青春期以後的患者,可潛伏於骶神經節內,主要引起生殖器皰疹。
3.HHV-3
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屬α皰疹病毒,會引起水痘和帶狀皰疹。水痘是兒童的多發性傳染病,帶狀皰疹是成年人的一種散發性疾病。
4.HHV-4
人類皰疹病毒第四型(EBV),屬γ皰疹病毒,是一種淋巴細胞病毒,會引起人的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症,還與伯奇淋巴瘤和鼻咽癌的發病有關。
5.HHV-5
巨細胞病毒(CMV),屬β皰疹病毒。可以引起先天性感染,妊娠期感染者可通過胎盤傳染給胎兒。此外,CMV還可能有致癌作用。
6.HHV-6
玫瑰疹病毒(Roseolovirus),屬β皰疹病毒。會造成第六症,即小兒急疹(嬰兒玫瑰疹)。原發感染後與其他皰疹病毒一樣,可造成潛伏感染。
7.HHV-7
與HHV-6相近,屬β皰疹病毒。引起的症狀也大致相同。
8.HHV-8
是猴病毒屬(kSHV),屬γ皰疹病毒。在卡波西肉瘤和艾滋病患者的淋巴組織中可發現。
臨床表現
1.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發的疾病
(1)帶狀皰疹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急性感染性皮膚病。部分患者被感染後成為帶病毒者而不發生症狀。由於病毒具有親神經性,感染後可長期潛伏於脊髓神經後根神經節的神經元內,當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感冒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強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特點,好發部位依次為肋間神經、頸神經、三叉神經和腰骶神經支配區,有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且可以引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本病好發於成人,春秋季節多見。發病率隨年齡增大而呈顯著上升。
(2)水痘-帶狀皰疹性葡萄膜炎 可為先天性的或獲得性的,其所致的急性視網膜壞死綜合征,已成為一種重要的致盲性眼病。從感染組織中分離培養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可以確定診斷。裂隙燈檢查可以發現前葡萄膜病變;眼底熒光血管造影檢查可以發現視網膜血管炎,視網膜新生血管視盤炎相應的特徵性改變。
(3)眼瞼帶狀皰疹典型的病變多在三叉神經第一支眼神經各分支(額神經、淚腺神經及鼻睫狀神經)或第三主支各分支(比較少見)的皮膚分布區域,發生群集性水皰樣皮疹。但不跨越瞼及鼻部的中央界線,而僅局限於一側。多見於中、老年患者。治癒後極少復發。
(4)耳帶狀皰疹 1907年由RamseyHunt首先描述,故又稱為RamseyHunt綜合征或Hunt綜合征,即亨特綜合征,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感染的疾病。因面神經膝狀神經節皰疹病毒感染所引起的一組特殊症狀,主要表現為一側耳部劇痛,耳部皰疹,可出現同側周圍性面癱,伴有聽力和平衡障礙,故又稱為膝狀神經節綜合征。
2.單純皰疹病毒引發的疾病(略)
1.一般治療
注意休息,吃易於消化的食物,注意補充水分。加強護理,保持皮膚清潔,防止繼發細菌感染。接觸皰疹液的衣服、被褥、毛巾、敷料等要及時消毒,且不與健康人共用。皰疹性齦口炎應保持口腔清潔,並用1:1000苯扎溴銨溶液含漱。生殖器皰疹患者治療期間避免性生活。
2.對症治療
未破潰皮膚瘙癢者可用爐甘石洗劑塗擦,皰疹破裂後可塗抗生素軟膏。帶狀皰疹疼痛明顯者應給予鎮痛葯如吲哚美辛等,同時可以口服或肌注維生素B1、B12。繼發感染時可用0.5%新黴素霜或莫匹羅星軟膏外用。
3.抗病毒治療
目前認為核苷類葯物是抗HSV最有效的葯物。可口服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或泛昔洛韋等。皮損處可外用阿昔洛韋軟膏、噴昔洛韋乳膏等。
Ⅳ 病毒性皰疹怎麼治療好得快
注射抗病毒葯物,如利巴韋林
Ⅳ 泡疹是怎麼回事
帶狀皰疹系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此病毒一般潛伏在脊髓後根神經元中。當機體抵抗力低下或勞累、感染、患腫瘤時,病毒可再次生長繁殖,並沿神經纖維移至皮膚,使受侵犯的神經和皮膚產生劇烈的炎症。皮疹一般有單側性和按神經節段分布的點,由集簇性的皰疹組成,並伴有疼痛。年齡愈大,神經痛愈重。
症狀:帶狀皰疹輕者不痛,但有癢感,或只見紅斑而沒有明顯皰疹;重者疼痛明顯,坐卧不安,皮膚可以出現大皰、血皰甚至壞死。
帶狀皰疹臨床上除發生典型的皮膚帶狀皰疹以外,有時還會出現很多並發症。並發症雖然發生率不高,但往往症狀較重、甚至引起嚴重的後遺症。
1、帶狀皰疹性腦膜腦炎:病毒直接從脊髓神經前後根向上侵犯中樞神經所至,表現為頭痛、嘔吐、驚厥,感覺或運動障礙
2、帶狀皰疹脊髓根運動性麻痹:病毒侵犯脊髓前根及前角運動神經元,而引起的相應部位肌肉無力或麻痹
3、眼帶狀皰疹:病毒侵犯三叉神經眼支所至,老年人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多見。
5、耳帶狀皰疹:病毒侵犯面神經和聽神經所至,表現為外耳道或鼓膜皰疹,患側面癱,耳痛、耳鳴、耳聾、眩暈、嘔吐,眼球震顫, 舌前1/3處味覺消失,鼻齶部水皰等。
6、神經痛:帶狀皰疹病毒與神經有很強的親和性,初次感染後(臨床表現為水痘或隱性感染),病毒侵入皮膚的感覺神經末梢,並沿神經纖維向心移動、持久地潛伏於脊髓後根神經節中。使神經節發炎、壞死而出現神經痛。神經痛貫穿帶狀皰疹整個病程之中,疼痛時間長短不一,年齡越大疼痛越劇烈、疼痛時間越長、帶狀皰疹後遺神經痛發生率越高。帶狀皰疹的病原帶狀皰疹俗稱「纏腰龍」,是由單純皰疹病毒1型和2型(HSV-1、HSV-2)、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致的一種急性、炎性和充滿液體簇集性小水皰的皮膚病。常見於50歲以上的成年人。其初次或原發性感染表現為水痘,多見於兒童;再次或繼發性感染即為帶狀皰疹,主要見於成年人。該病病變局限,病程有自限性,感染後常可獲得終生免疫。
引起帶狀皰疹與水痘的病毒系同一種,原發性感染表現為水痘,以後病毒可進入脊髓後根神經節或顱神經的感覺神經節內潛伏下來。潛伏的病毒可從此不再引起症狀,或在數年後被重新激活而導致帶狀皰疹發生。當因某些其它疾病而致免疫力下降,或使用免疫抑制葯時,均可促使病毒復活。帶狀皰疹的症狀臨床表現帶狀皰疹常發生於春、秋季,患者會出現全身不適、畏寒、發熱、惡心、嘔吐、腹瀉、排尿困難等症,或在皮膚的某一區域有蟻行感和瘙癢。帶狀皰疹好發於側胸、股、腰腹、顏面及四肢等部位,常為單側性,不超過體表正中線。如沿三叉神經眼支發病則較嚴重,可引起角膜潰瘍、全眼球炎甚至失明。
帶狀皰疹發作後,局部先有過敏的症狀以及灼熱感和神經痛,約3日~4日後出現簇集成群的粟粒大丘皰疹,迅速形成水皰,皰壁緊張發亮,周圍紅暈,沿神經分布,排列成帶狀。發疹3日~4日後皰液由透明變為混濁,隨後乾燥結痂,脫後不留瘢痕。病變處對任何刺激均十分敏感,如輕微觸摸則可引起劇烈疼痛,局部淋巴結也有腫痛。
Ⅵ 帶狀皰疹應該怎麼治療啊
帶狀皰疹的治療方法包括:
1、抗病毒治療越早越好,72小時內療效相對較好。感染版超過7天,抗病毒治療的意義權不大,一般抗病毒治療7-10天已經足夠;
2、應用維生素B1、B12、甲鈷胺營養神經,促進神經修復;
3、帶狀皰疹常伴有神經性疼痛,應用止痛葯物緩解症狀、改善睡眠;
4、中醫和中葯對帶狀皰疹療效顯著,可以根據病情選用清熱解毒、活血化瘀、止痛的葯物治療,中醫拔罐療法和放血療法也有很好的療效;
5、外用葯物可以起到抗感染、止痛或促進水皰乾涸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