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唇皰疹很乾燥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唇皰疹很乾燥

發布時間: 2021-02-10 12:28:15

1. 之前夏天長過口唇皰疹,現在嘴唇很乾很乾,老實脫皮

考慮你嘴唇很乾,脫皮應該是缺乏維生素和水分導致的,注意多喝水,多補充水分。另外還可以用維生素E加蜂蜜拌在一起,塗在嘴唇上也會有效果的。平時應多補充維生素,多吃水果、青菜,多樣化飲食比較好。

2. 為什麼我的唇皰疹病了一個月都還沒有好求助。

越想越不好,再不好就吃點皰必消得了

3. 嘴唇上長皰疹,好疼啊,又不能用舌頭舔,好乾,嘴唇起皮了,該怎麼辦啊拜託了各位 謝謝

我也是一樣呢!嘴唇經常長皰疹,出水,又癢又痛!難受!哪位專家幫幫忙啊!
滿意請採納

4. 嘴唇長皰疹了,之前不知道以為是普通上火然後自己流水了,變黃了

1、按皮膚科一般護理常規。
2、抗病毒葯物治療:常用阿昔洛韋軟膏或噴昔洛韋乳膏,後者較前者療效高且不良反應少。
3、復發性單純皰疹可用2%甲紫溶液、新黴素軟膏、酞丁胺霜劑或3%~5%無環鳥苷軟膏外搽。細胞免疫功能低下者可用左旋咪唑50mg,3/d,服3d,停葯12d,如上法連用2~3個月。亦可肌注聚肌胞、轉移因子等。
口唇皰疹家庭治療措施注意以下事項:
●放鬆心情
當症狀出現後,你町藉由某些放鬆心情的運動來減輕壓力。比如,聽音樂、散步、游泳等。
●保持患部乾爽
假使唇皰疹不是太嚴重,不妨就別理會它。但要確保唇皰疹乾爽,如果出現膿腫,應看醫生,以確定細菌感染的程度。
●換牙刷
單純皰疹病毒能寄居於牙刷好一陣子,使你在復原後再度感染。當你發現你又開始有病毒感染時,應將牙刷丟掉。如果你仍長出唇皰疹,應在水皰形成後丟掉牙刷。如此可防止產生多重皰疹。一旦此皰疹完全復原後,再換一把牙刷。
●保持牙刷乾燥
潮濕的牙刷加上潮濕的浴室,正好符合單純皰疹所期盼的舒適環境。這些水分有助於延長牙刷里的病毒之壽命。因此,建議將牙刷存放在乾燥的地方。
●使用小劑量牙膏
牙膏本身不會傳播疾病。但如果你將接觸口腔的牙刷壓在牙膏的開口上,就會因為接觸而傳播疾病。使用小劑量牙膏,可讓你較常換牙膏。
●用凡士林保護
你可在唇皰疹上塗些凡士林來加以保護。避免讓接觸到唇皰疹的手指再度沾入凡士林,可以用棉花棒塗抹。
●冰敷
冰敷能減輕發炎。
●潦抹鋅液
研究顯示,葡萄糖酸鋅溶液塗抹患處有利於加速復原,你可以每隔半小時抹一次,相信會有所幫助。
●防日曬風吹
許多專家皆指出,保護嘴唇免受傷害(例如剛西、風吹)是預防唇皰疹的關鍵。
●避免一些食物
精氨酸是單純皰疹病毒必需的氨基酸。岡此應避免精氨酸豐富的食物,例如巧克力、町樂、豌豆、谷類麥片、花生、明膠、腰果、啤酒。
●多吃生菜
多吃生菜、酸酪乳,及酸性食品。如果常患唇皰疹,應檢查是否甲狀腺功能不足。
●加強運動
運動確實有助於強化免疫系統,免疫系統愈強,愈能抵抗病毒入侵。運動也是放鬆心情的極佳方法。
●擁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緊張的情緒會引起單純皰疹病毒復發。高度的壓力未必是此病的禍首,主要是你如何看待它,如何處理它。擁有一個彼此關懷及照應的人際關系,這是避免陷於高度壓力的最佳方法。另外,學習控制自

5. 最近嘴角長皰疹了,嘴唇特別干,喝了很多水還是覺得口渴,而且老想小便,感覺水分沒吸收都排出去了。怎麼

你需要鹽水,可能是水鹽不平衡,導致細胞中水分流失,喝點生理鹽水補充下

6. 我是第2次復發口唇單純皰疹,已經拖了2個多月了還沒全好,目前嘴唇乾癢痛伴結痂乾燥,請問還有啥好辦法呢

單純性皰疹是一種長見病,大人孩子都有可能感染,特別是濕熱的夏天回容易復發,但隨著以後逐漸答會慢慢減少復發次數,會變為兩三年發一次甚至十幾年發一次,病情會很是越來越輕微,有的甚至沒有什麼症狀,只是覺得部位有點氧,加強煅練,注意飲食,最好少喝點酒刺激性食物。單純皰疹對身體並沒有多大影響,不必大驚小怪。

7. 唇皰疹,除了長泡的地方,其它地方好乾可以塗唇膏嗎

可能與嘴唇部位的單純性皰疹有關,一般在身體抵抗力低下、體內上火時容易發生,通內常容1-2周可以自愈。平時要注意增強抵抗力,合理營養,可以進行適當調理,同時,在「上火」期間,不宜吃辛辣食物、喝酒、抽煙和熬夜,應注意保持口腔衛生,經常漱口,多喝水,並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清火」葯物。

8. 我的上嘴唇起過皰疹,後來就一直乾燥裂縫脫屑,不疼不癢的,就是有種發木的感覺。基本上兩天蛻次皮。

病情分析:你好,口唇皰疹一般預後良好,輕者患處可用75%酒精溶液消毒後,再塗抹慶大內黴素注射液,或復方新容諾明粉劑、爐甘石洗劑以乾燥之,每日兩次。重者則應加服些清熱解毒葯,如牛黃解毒片、消炎解毒丸等。<br/>意見建議:建議日常合理飲食,多飲水,注意休息,避免不良刺激,一般多可好轉,祝你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