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皰疹會不會變癌症啊
沒有聽說過,一般不會,不過也得及時治療,因為某種疾病要癌變也是需要時間的,一般都得幾年吧,所以這段時間足夠你治療了,只要治好了就沒事了,所以不用擔心。
2. 54歲得了帶狀皰疹長在乳頭上會得乳腺癌嗎
您好,一般不會的。這是兩種疾病。
3. 乳腺癌患者身上起紅色皰疹怎麼治療
先到醫院查明與Ca是否有關再用葯。
4. 得了帶狀皰疹的癌症病人一般能活多長時間
指導意見:
你好,能活多久與治療時機和治療方法密切相關。至於患者患病後的壽命是由多方面因素決定的,如患者的病情狀況、治療情況、以及患者本身的身體精神心理等共同決
定
的。
5. 泡疹會病變癌嗎
生殖器皰疹這來種病變在未治療的情源況下,確實會出現持續惡化的情況,但是這種惡化主要是會造成生殖器等周邊部位也遭受到更大的損害影響,甚至是會誘發組織出現化膿、增生、細胞纖維化等相關異常,繼而誘發受孕困難或是妊娠異常等相關問題的出現,但是在諸多種損害中,並不會使病情演變成癌症現象,因此在病變期間只需要通過認真的治療,也就不會使身體受損的程度持續惡化。
6. 癌症患者得帶狀性皰疹怎麼治
這個首先控制好癌症,同時帶狀皰疹會有劇烈疼痛,可以做個針灸拔罐治療,配合塗搽阿昔洛韋軟膏,配合服用阿昔洛韋片。
7. 皰疹會引起癌嗎
您好!
問題分析:生殖器皰疹和宮頸癌是存在一定關系的。如果確版診了生殖器皰疹這權個疾病一定要積極治療。
康復指導:發病初期可以口服抗病毒葯物阿昔洛韋、更昔洛韋,局部塗抹阿昔洛韋軟膏來治療。如果有反復復發的情況,可以選擇中醫中葯配合經絡辯證施治、綜合調理,來達到徹底控制的目的。
感謝您關注問病網,祝您健康!
8. 乳頭糜爛是癌症還是皰疹
三十多歲的小王是個穿梭於上海這個大城市的小白領,身體一向很健康,身材姣好,有個滿意的男朋友。小王最近洗澡時發現乳頭處有糜爛紅疹,也不知道怎麼回事,有點擔心,前陣子剛剛在網上看到說乳腺癌也可以表現為皰疹樣,會不會這么年輕就得了乳腺癌?小王為自己的想法嚇了一跳,趕緊電話給當醫生的老同學,老同學覺得還要考慮一下乳頭皰疹,乳頭皰疹的表現有時和濕疹樣乳腺癌差不多。 小王聽了老同學的分析後,覺得十分有理,既然還說不準是什麼病,趕緊就和男朋友去醫院就診。醫生詳細看了小王的乳房,發現小王的乳頭和乳暈皮膚比較粗糙,局部有痂皮、脫屑,還有明顯的糜爛,還摸到了乳房裡有一個雞蛋大小的腫塊,懷疑就是濕疹樣乳腺癌,但仍然不能排除乳頭皰疹的可能。隨後做了PET-CT發現,果然是乳腺癌,而且已經出現了胸骨轉移。【乳頭瘙癢皮屑是乳腺癌表現!】 醫生講這種濕疹樣乳腺癌在醫學上被稱為Paget病,一般表現為邊界清楚的紅色斑塊,表面伴滲出、結痂或脫屑,逐漸向周圍擴大,可發生潰瘍,多伴局部瘙癢。在早期僅為乳房皮膚改變,後期可出現乳房腫塊。小王的情況就是典型的濕疹樣乳腺癌,小王也是典型的大齡未婚女性,也正是乳腺癌的高發人群。 濕疹樣乳腺癌的治療不算難,一般確診後應迅速作乳房單純切除術,如有乳房腫塊出現,則應作乳腺癌根治術處理,如發生轉移,治療方案如普通乳腺癌轉移處理。這種癌症的惡性程度高,術後要定期檢查,否則預後不佳。
9. 泡疹病毒和人乳頭病毒是一種嗎
這沒有必然聯系,皰疹是皰疹病毒引起的;人乳頭病毒引起的是濕疣或癌症。供參考。
10. 請問什麼叫做《單純皰疹病毒》而人乳頭瘤病毒又是什麼
單純皰疹病毒 屬於皰疹病毒科a病毒亞科,病毒質粒大小約180納米。根據抗原性的差別目前把該病毒分為1型和2型。1型主要由口唇病灶獲得,2型可從生殖器病灶分離到。感染是由於人與人的接觸。從發生後四個月到數年被感染的人數可達人口總數的50—90%,是最易侵犯人的一種病毒,但在臨床僅有一部份發病。此病可分為:口唇性皰疹、皰疹性角膜炎、皰疹性皮膚炎、陰部皰疹、卡波西病等,有時也是腦膜炎、腦炎的病因。口唇部皰疹一般較易診斷,同時因日曬、發熱等種種的刺激因素而引起復發。該病毒可在雞胚絨毛尿囊膜上及人、猴、雞等的動物培養細胞中大量地增殖。另外,2型病毒對田鼠細胞等有轉化作用。還懷疑皰疹病毒與人類的宮頸癌有關。 人類乳頭狀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是一種嗜上皮性病毒,在人和動物中分布廣泛,有高度的特異性,長期以來,已知HPV可引起人類良性的腫瘤和疣,如生長在生殖器官附近皮膚和粘膜上的人類尋常疣、尖銳濕疣以及生長在粘膜上的乳頭狀瘤。HPV是一種具有種屬特異性的嗜上皮病毒,屬雙鏈閉環的小DNA病毒,包含約8000個鹼基對。其中包括8個早期開放讀碼框架(E1-E8)、2個晚期讀碼框架和1個非編碼長控區。在早期開放讀碼框架中,E6和E7基因對細胞生長刺激最為重要,E6、E7編碼的E6、E7蛋白引起宮頸上皮細胞永生化。而晚期讀碼框L1和L2基因分別編碼HPV的主要和次要衣殼蛋白,組裝成HPV的衣殼。自從1976年zur Hansen提出HPV可能是性傳播致癌因素以來,HPV感染與宮頸癌關系的研究成為腫瘤病毒病因研究的熱門課題。 HPV是一組病毒的總稱,組成一個科,其病毒形態類似,但DNA限制性內切酶圖譜各異,核殼體蛋白質的抗原性不同,其電鏡下的結果如圖1所示。目前已經確定的HPV型別大約有80餘種,依其感染的上皮所在部位分為皮膚型HPV和生殖道上皮HPV,大約35種型別可感染婦女生殖道,約20種與腫瘤相關(下文提到的HPV感染均為女性生殖道感染)。依據不同型別HPV與腫瘤發生的危險性高低分為低危險型別和高危險型別HPV,低危險型別HPV包括HPV6、1 1、4 2、4 3、44等型別,常引起外生殖器濕疣等良性病變包括宮頸上皮內低度病變(CIN I),高危險型HPV包括HPV16、18、31、33、35、39、45、51、52、56、58、59、68等型別,與宮頸癌及宮頸上皮內高度病變(CIN II/III)的發生相關,尤其是HPV16和18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