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腳上長痘痘了在腳底裡面全是水
病情分析:
你好,這皰疹是病毒感染,一般是需要積極抗病毒治療的,
指導意見:
常用的葯物是阿昔洛韋,還可配合用些清熱解毒的中葯。
Ⅱ 腳底水痘怎麼辦
你好。你的腳底板下,的確是水痘。水痘可以發生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水痘初起可以是紅色的專小疹子,很快會屬發展成小水泡。也有些人發得不厲害,紅疹子沒有成水泡。因為水痘是傳染病,發病了就要隔離,防止傳染給他人。出水痘也不能吹風,所以你盡量卧床休息,穿軟拖鞋少走路即可。
Ⅲ 腳底長水痘是怎麼回事
應該是腳氣,建議用醋泡一下,不要把水痘擠破,流出來的水趟到哪裡,哪裡就會再長水痘。
Ⅳ 腳底板上的水痘!
通過你的描述,我估計只是普通的水泡,沒有什麼問題。可能是你的鞋字或者襪子磨版腳造成的。權
當然,如果更換鞋襪還沒有改變的話,或者以後有出現了,那就不幸的告訴你,你可能是感染了腳氣,當然,你說它後來「結痂癒合」了,估計不會是腳氣。
如果還是不知道為什麼,那當然是去醫院看看了,確保安全。
Ⅳ 腳底長痘痘怎麼辦
鞋子捂的,用醋泡腳,抹痱子粉
Ⅵ 腳底長了好多水痘,擦了幾天要都沒見有好轉反而長得越多,這是怎麼回事又該怎麼治療,求解釋
確定是水痘么?水痘一般是全身的,如果只是長腳上的話可能是濕疹之類。建議不要摳撓,去醫院讓醫生開些爐甘石洗劑,那個抹上後泡會干癟,並且建議去醫院讓醫生看看你這是否是水痘。掛皮膚科門診即可。
Ⅶ 腳底上出水痘,是不是很嚴重啊
水痘復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傳染制病,多見於小兒,容易在托兒所、幼兒園內引起流行。潛伏期10 ̄24天,起病較急,可有發熱、頭痛、咽痛、四肢酸痛、惡心、嘔吐等症狀。一般在發病後24小時出診,皮疹首先發生在軀干,以後逐漸向頭面部及四肢蔓延。初起時為紅色針頭大小的斑疹,數小時後變為丘疹,再經數小時即變成綠豆大小的水皰,周圍紅暈。水皰內容清澈如水珠狀,皰壁薄易破,經2 ̄3天乾燥結痂,痂脫落後不留疤痕。自覺有瘙癢,水皰抓破後容易繼發細菌感染。整個病程約2周左右。
本病傳染性強,患者必須早期隔離,直到全部皮疹乾燥結痂為止。本病無特殊治療,高熱者給予退熱劑。外搽爐甘石洗劑,水皰破潰後可塗2%龍膽紫、繼發細菌感染者可用抗生素治療。中葯金銀花18克、甘草2克、水煎服。連服2 ̄3天,可減輕症狀。
水痘可以長在身體的任何部位,所以腳上長水痘就不奇怪了.
水痘是有水痘病毒感染引起的.目前對病毒還沒有特效葯,所以效果不明顯.
大夫的處理是恰當的.
Ⅷ 腳底板長了個痘痘,怎麼辦啊
有沒有瘙癢或是疼痛感?考慮是細菌感染的皮膚病,或者因為長時間穿鞋悶內出來的紅疹,(容有濃水的話一定要用針輕輕穿破,放出膿水)可以早晚洗好腳後擦點達克寧,擦完葯後最好不要穿襪子,保持乾燥觀察幾天,若是還有明顯的瘙癢疼痛感建議去醫院就診,祝你早日恢復健康!
Ⅸ 水痘長在腳底怎麼辦
別走路啊,我生來水痘時動都不想動.真要源走的話,用兩腳的外弦支撐起身體,這樣就把腳底就騰出來了.不過這樣走多了會很累,生水痘就應該好好獃著,可以看看電視,看看書,玩玩電腦來減輕心理痛苦和一定的緩解生理痛苦.
Ⅹ 腳底板中間長痘泡
是濕毒,濕毒又稱濕疹,是一種常見的皮膚炎性皮膚病,以皮疹損害處具有滲出潮濕傾向而故名。該病病程遷延難愈、易復發。 治療原則: 1.治療原發源;2.抗生素治療;3.抗組胺葯物治療;4.皮質類固醇激素治療;5.外用葯對症治療。 診斷依據: 1.原發病源急性惡化;2.1-2周後在遠離原發源部位發病;3.皮損:紅斑、丘疹、水胞、糜爛、滲液;4.劇癢。 臨床表現 濕毒臨床症狀變化多端,根據發病過程中的皮損表現不同,分為急性、亞急性和慢性濕毒三種類型。急性濕毒的損害多形性,初期為紅斑,自覺灼熱、瘙癢。繼之在紅斑上出現散在或密集的丘疹或小水皰,搔抓或摩擦之後,搔破而形成糜爛、滲液面。日久或治療後急性炎症減輕、皮損乾燥、結痂、鱗屑,而進入亞急性期。慢性濕毒是由急性、亞急性反復發作不愈演變而來,或是開始時即呈現慢性炎症,常以局限於某一相同部位經久不愈為特點,表現為皮膚逐漸增厚,皮紋加深、浸潤,色素沉著等。主要自覺症狀是劇烈瘙癢。 濕毒雖有上述的共同臨床表現,但不同部位的濕毒,其皮損形態也有一定差異。如外耳道濕疹易伴發真菌感染,乳房濕疹常見於哺乳期婦女,常有皸裂而伴疼痛。肛門、陰囊濕疹常因搔抓、熱水皂洗而至急性腫脹或糜爛。小腿部濕毒常致潰爛,不易癒合等。除上述以外,在臨床上還有部分表現尋常的特殊型濕毒,如繼發於中耳炎、潰瘍、瘺管及褥瘡等細菌性化膿性皮膚病的傳染性濕疹樣皮炎、對自體內部皮膚組織所產生的物質過敏而引發的自體敏感性濕毒。嬰兒濕疹好發於滿月後嬰幼兒期,常對稱發生在手背、四肢伸側及臀部。皮損形狀似錢幣的錢幣狀濕毒。 [編輯本段]專家提示 自體免疫性濕毒是由於患者對自體所患皮膚病變經刺激後形成的某種物質發生過敏所引起 濕毒的炎症反應,因此,主要關鍵是治療原發源。有些人往往把濕毒等看作「癬」而外搽刺激性較強的「癬水」,這樣使原發病惡化,在身體其他部位發生敏感而出現皮炎表現。因此患了皮膚病,選擇合理的外用葯物是很重要的,如能及早請專科醫生診治,則會減少自體敏感性皮炎的發生。 [編輯本段]去濕毒配方 濕毒為主 若以濕毒為主,有肝區隱痛、上腹部悶脹、食慾下降、口淡、大便稀溏、舌苔白厚或膩等表現,主要目的是去濕解毒護肝。可用野生靈芝10克,白術 10克,豬瘦肉50克,煲湯飲用。或用生薏仁100克,淮山葯20克,炒扁豆20克,鮮雞腳100~150克,煲湯飲用。 熱毒為主 若以熱毒為主者,有肝區疼痛、口苦口乾、腹脹、倦怠乏力、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苔黃厚等表現,此時,主要目的是清熱解毒護肝。可用: ①鮮馬齒莧頭及根250克,鮮車前草120克,加適量黃糖,煲湯飲用; ②用鮮田基黃120克(干品30~60克),鮮雞蛋一個(蛋熟後去殼再煎20分鍾),煲湯食用; ③夏枯草30克,鮮茅根50克,煲水加適量冰糖,代茶飲用。 肝鬱脾虛 若見消瘦、神疲乏力、兩肋疼痛、面色滯暗、食慾差、大便爛、腹脹、舌苔有齒印者,此為肝鬱脾虛的表現,宜疏肝解郁健脾。可用: ①雞骨草60克,紅棗10枚(去核),煲湯水飲用;用葯②用赤小豆150克,玫瑰花10克,活鯽魚250克,將鯽魚去腸雜,煮湯,飲用或食用; ③用鮮田基黃100克,鮮雞蛋2隻(雞蛋煮熟去蛋殼),橘餅15克,三種食品共煮湯,中途把雞蛋去蛋殼後再煮,煮好後喝湯食蛋及橘餅。 肝腎陰虛 若見頭暈目脹、耳鳴、口苦舌干、失眠多夢、五心煩熱、腰酸腿軟、肝區痛、大便干結、小便黃短、舌紅少苔者,此為肝腎陰虛表現,宜滋養肝腎。可用: ①鱉一隻(約重250克至500克左右),枸杞子25克,淮山30克,女貞子15克,陳皮絲2克,共煮湯。煮好後去諸葯調味,飲湯食鱉,每日分2次飲用; ②用淮山葯25克,桂圓肉15克,鱉一隻(重約250克至500克),將鱉肉、鱉殼與淮山、圓肉放燉盅內,加清水適量,隔水燉熟後分次服用; ③用沙參30克,玉竹20克,百合25克,野水鴨一隻,先將野鴨去毛及腸臟,洗凈,然後4種食品共放瓦煲內加清水適量,煲湯飲用。可分2至3次飲用。 乙肝患者 但有些乙肝患者沒有什麼症狀或者症狀輕微不易覺察,此時,重點應放在健脾養肝方面。可用: ①西洋參30克,豬瘦肉150克,共放瓦煲內煲湯飲用; ②用淮山葯20克,芡實30克,杞子15克,泥鰍魚250克,先將泥鰍魚去腸臟洗凈,輕微煎一下,然後共放瓦鍋內煲湯飲用; ③用鮮蘑菇100克,豬瘦肉100克,加清水適量煲湯,調味飲用。選擇湯料還應注意季節的特點,尤其春夏二季。 春季時節 春季時節,春雨綿綿,整個大地都處在一片春濕之中。此時濕邪極易傷害人體,出現倦怠、精神不振、易疲勞、食慾欠佳之不良反應,對肝臟的升發條達功能極為不利。此時,宜去濕健脾護肝。可用: ①玉米須60克,鮮蚌肉200克,加清水適量,煲湯飲用; ②白眉豆100克,生薏仁100克,鮮鯽魚250克(去腸臟),煲湯食用; ③烏龜約500克(宰殺去內臟、頭和爪連龜甲同用),鮮土茯苓500克,將土茯苓洗凈切小塊放入砂鍋內先熬一小時,然後放入龜再熬3小時以上。調味吃龜肉,飲湯。 夏季時節 夏季時節,則烈日炎炎,雨水充沛,濕熱並重,對消化系統的肝、脾、胃、腸,影響極大。此時,又宜濕熱並清,強肝健脾,和胃適腸。可用: ①鮮茅根50克至100克,生苡仁100克,鮮冬瓜(連皮)500克至1000克,煲湯飲用; ②木棉花30克至50克,生苡仁100克;鮮馬蹄150克,白砂糖適量,煲水飲用; ③夏枯草12克,綿茵陳15克,菊花12克,銀花15克,雞蛋花15克,砂糖適量,煲水飲用。 [編輯本段]食療偏方 1、泥瞅豆腐湯 鮮豆腐100克、泥瞅數條。將泥瞅放盆中養1—2日後取出,宰洗干凈,切成3.3—厘米長段,與豆腐共放鍋中,加水適量,煮至爛熟,吃泥鍬豆腐喝湯,每日1次,每次1小碗。用於急慢性黃疽型肝炎,對轉氨酶高者有降低作用。 2、雞骨草蜜棗豬肉堡 雞骨草30克、蜜棗7。8枚、瘦豬肉100克。加水適量煎煮,食鹽小量調味,去渣,喝湯吃食療肉,每日1劑。本方具有清濕熱、解毒、退黃、扶正護肝之功效。適用於急慢性肝炎濕熱明顯者。3、田基黃蜜棗豬肝煲 田基黃30克蜜棗7—8枚豬肝100克。將豬肝切成片,用清水適量煎煮,加食鹽少量,去渣飲湯食豬肝,有清熱去濕,散淤解毒,扶正護肝之功。適用於急慢性肝炎濕熱證明顯者。 4、茅根豬肉 瘦豬肉250克、茅根250克,將茅根洗凈放在鍋中。加水煮沸,去渣,然後放入切成片的瘦豬肉,煮湯。肉煮熟後加入調味品,吃肉喝湯,每日2次,每次1小碗。適用於急性病毒性肝炎。 5、海蜇革莽 鮮海蜇150克、餑齊250克,將海蜇洗凈,革莽洗凈,去皮切片,同放在砂鍋中,加適量的水煎煮成湯。每日2次,每次1小杯o·—治療急慢性病毒性肝炎。 6、虎杖蜜 虎杖根500克、北五味子250克、蜂蜜1000克,將虎杖、五味子洗凈,用砂鍋加水浸泡半小時,水量以浸沒葯物為度。中火煎沸後,改用小火煎半小時,取汁150毫升,再加水煎取汁150毫升,棄渣,將頭、二煎汁及蜂蜜一起倒入大砂鍋內,小火煎沸5分鍾,冷卻裝瓶備用。每日3次,每次5—10毫升;飯後開水沖服,兩個月1療程。具有扶正扶邪、柔肝解毒、扶淤止痛、利濕之功。適用於慢性遷延性肝炎。 7、四紅湯 赤小豆60克、花生仁帶衣30克、紅棗10個、紅糖2匙。先將赤小豆、花生仁洗凈放人鍋內,加水500毫升,用小火慢燉如分鍾,再放人洗凈的紅棗,繼續燉30分鍾,至食物酥爛為止。每日l劑,服時加紅糖,分早晚兩次吃完。具有補益肝血、健脾利濕、清熱消腫、行水解毒功效。適用於慢性肝炎。 8、鬱金清肝茶 廣鬱金(醋制)10克、炙甘草5克、綠茶2克、蜂蜜25克。上四味加水1000毫升,煮沸10分鍾,取汁即可,每日1劑,頻頻飲之。具有疏肝解郁、利濕祛淤之功效。適用於肝炎、肝硬化、脂肪肝及肝癌患者服用。 9、赤豆冬瓜湯 赤小豆60-80克、冬瓜帶皮250—500克一並煮湯服,每日1劑,分次服。具有消炎利水之功。適用於肝硬化有少量腹水者。 10、鯽魚赤豆商陸飲 鯽魚250克、赤豆120克、商陸3克同煮熟,吃魚肉喝湯。商陸通二便,瀉水散結。全方溫中補虛、健脾利水。適用於肝硬化腔水患者。 11、蘑菇婉豆腐 嫩豆腐250克、鮮蘑菇60克,豆腐切小塊放冷水鍋里,加紹酒少許,待旺火煮豆腐出小孔時,棄去豆腐水。將豆腐與鮮蘑菇、適量醬油、精油和沒過豆腐的清湯放人瓦罐,文火鈍20分鍾,撒入味精,淋入香油食用。鮮蘑菇補肺健脾,能調節免疫機制,提高機體耐受缺氧能力,促進損傷的肝細胞修復。豆腐滋脾養肝,益氣和中。本方對慢性活動肝炎、肝硬化、重型肝炎恢復期症見頭昏耳鳴、心煩失眠、食慾不振、少氣無力和肝腎陰虛的患者可經常服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