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症狀 » 脾虛與濕疹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脾虛與濕疹

發布時間: 2021-01-22 17:39:28

Ⅰ 脾虛長濕疹怎麼辦

脾胃虛寒的女生冬天吃以下幾種食物比較好;
紅棗秈米粥
大紅棗7枚、秈米50克,共同於清水中以文火久燉至熟爛,加入紅糖10克,熱食。
養生茶
德甫長謂寳茶,每天早飯、午飯後飲用,各一袋,中醫調理,改善胃腸道本身的血液循環,促進其新陳代謝,推遲消化系統的老化,熱飲。
肚絲湯
牛肚或豬肚洗凈後,用清水煮沸3分鍾後撈起,倒去原湯,再加入干凈清水文火燉煮至七成熟,加入適量鹽、料酒、花椒、小茴香再煮,待熟透後再撈起,晾至不燙手,切絲100克,盛入大碗中,加入鮮姜三片、味精適量,將第二次煮肚的湯倒入肚絲碗中沒滿肚絲,上籠蒸45分鍾即可,熱食。
茴香菜包子
茴香菜100克、剁碎,去骨去皮雞肉50克、剁碎,兩者攪拌均勻,加入適量鮮薑汁、花椒粉、味精、鹽、香油,拌勻作餡;以和好的小麥粉發面擀皮,置餡於皮中,捏成包子,於籠上旺火蒸20分鍾即好,熱食。大棗
乾薑蜂蜜糯米飲
乾薑30克,糯米20克,蜂蜜20克。將乾薑、糯米洗凈,研磨成細粉,入鍋,加適量水,煎煮30分鍾,取稠汁,待溫後調入蜂蜜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溫胃補虛、止吐散寒的功效。
薑汁牛乳飲
鮮生薑30克,鮮牛乳250毫升。將鮮生薑洗凈、去皮,切成細絲,放入容器加水搗爛取汁,加入牛乳中,用小火煮沸即成。上下午分服。有溫補脾胃的功效。
生薑粥
鮮生薑10克,糯米100克,白糖10克。將生薑洗凈,切成薄片,與洗凈的糯米一起放入鍋中,加適量清水,先用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至粥稠,調入白糖即成。早晚分食。有溫中散寒、暖胃止吐的功效。

Ⅱ 濕疹跟脾虛是否有關系

濕疹的得病情況很多,有含菌性的濕疹,有無菌性的,
中醫濕疹的辨證論治
濕熱型【證見】 皮膚可見紅斑、腫脹、丘疹、水皰、膿皰、糜爛,滲液較多,浸淫成片,瘙癢較劇烈。可伴有發熱,疲乏倦怠,或有腹痛,便秘或腹瀉,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弦滑數。
【治法】 清熱利濕,佐以祛風。
【方葯】
1.主方 萆薢滲濕湯(高秉鈞《瘍科心得集》)加減 處方:萆薢15克,薏苡仁、土茯苓、滑石、魚腥草各30克,牡丹皮、澤瀉、通草、防風、黃柏各12克,蟬蛻6克。水煎服,每日1劑。 便秘者,加大黃12-15克(後下)。濕熱較盛者,加龍膽草、梔子各12克。劇癢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
2.中成葯龍膽瀉肝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3次,溫開水送服。
風熱型【證見】 皮膚見紅斑、丘疹、鱗屑、結痂,或有少量滲液。舌質紅,苔薄白或薄黃,脈浮數。
【治法】 疏風清熱,佐以利濕。
【方葯】
1.主方消風散(陳實功《外科正宗》)加減 處方:荊芥、防風、牛蒡子、苦參各12克,蟬蛻9克,生地黃2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魚腥草30克,金銀花1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每日l劑。 瘙癢較劇者,加浮萍9克、白蒺藜15克。滲液偏多者,加土茯苓30克、木通12克。
2.中成葯
(1)銀翹解毒顆粒(根據銀翹散原方配製成的沖劑),口服,每次1-2包,每日2~3次,溫開水溶解後服。
(2)防風通聖丸,口服,每次6克,每日2—3次,溫開水送服。
血虛風燥型【證見】 患部皮膚增厚,表面粗糙,或呈苔蘚樣變,色素沉著,脫屑,或見頭暈乏力,腰酸肢軟。舌質淡紅,苔薄白,脈緩或濡細。
【治法】 養血祛風。
【方葯】
1.主方當歸飲子(陳實功《外科正宗》)加減
處方:當歸、防風各12克,川芎、荊芥各9克,白芍、何首烏、丹參、白蒺藜各15克,生地黃25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可復渣再煎服,每日l劑。
瘙癢難眠者,加珍珠母、生牡蠣各30克(先煎),夜交藤、酸棗仁各15克。某一階段見糜爛、滲液者,加萆薢15克、土茯苓30克、澤瀉12克。
2.單方驗方:千斤首烏湯(廣州中醫學院《外科學》)
處方:千斤拔30克,何首烏15克,烏豆衣12克,當歸、蟬蛻、苦參、白鮮皮各9克。水煎服,可復渣再煎服,每日l劑。
濕疹的外治法
1.急性濕疹
(1)早期見紅斑、丘疹、丘皰疹、水皰,而未見糜爛、滲液者,可用石珍散或二妙散、六一散等外撲,或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外塗。
(2)紅腫、糜爛、滲液多者,宜用下述中葯或中草葯煎水待冷濕敷。常用中葯、中草葯:黃柏、地榆、野菊花、蒲公英、金銀花葉、側柏葉、苦參、九里明、三椏苦、黑面神、火炭母等。選5—6味各30克,或用皮膚外洗二方,煎水冷濕敷,也可用綠茶葉水濕敷。
(3)濕敷間歇期,或經濕敷滲液已明顯減少者,可外塗青黛散油或二妙散油,也可外塗爐甘石洗劑。
2.亞急性濕疹常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必要時(滲液較多者)也可濕敷。並可選用三黃洗劑、爐甘石洗劑、二妙散油或青黛散油外搽,或用石珍散水調外搽。
3.慢性濕疹可選用皮膚外洗一方或皮膚外洗二方水煎外洗,並選用5%~10%硫黃軟膏、5%一10%黑豆餾油軟膏或青黛膏外搽。

中醫辨證治療急性濕疹
風盛型
[臨床表現] 皮膚泛發潮紅,遇風癢甚且腫脹,舌質紅,脈浮弦。
[食療葯膳]
1、芹菜湯:芹菜250克,煎湯,吃菜飲湯,連續服用。
2、蒼耳子防風紅糖煎:蒼耳子60克,防風60克,紅糖25克。將蒼耳子、防風加水濃煎熬膏,加紅糖,每次二湯匙,開水沖服。
熱盛型
[臨床表現] 皮損紅腫流水,瘙癢劇烈,尿黃、便秘,舌質紅,苔黃,脈弦數。
[食療葯膳]
1、綠豆苡米海帶湯:綠豆凹克,苡米30克,海帶20克,水煎,加紅糖適量服。每日1-2次。
2、白菜根湯:白菜根200克,銀花20克,紫背浮萍20克,土茯 20克,水煎,加適量紅糖調服,每日1-2次。
3、白菜蘿卜湯:新鮮白菜100克,胡蘿卜100克,蜂蜜20毫升。將白菜、胡蘿卜洗凈切碎,按2碗菜1碗水的比例,先煮開水後加菜,煮5分鍾即可食用,飲湯時加入蜂蜜,每日2次。

Ⅲ 脾虛濕盛型濕疹怎麼治

你好,濕疹分為急性和慢性,急性濕疹若反復發作,經久不愈,則成為慢性濕疹,慢內性濕疹的症狀主要為容皮損淡紅色浸潤性斑塊,皮膚肥厚,表面粗糙呈苔蘚樣變,可有色素沉著或色素減退,劇癢是慢性濕疹症狀的典型表現。建議你還是去正規醫院的皮膚科看一下

Ⅳ 脾虛濕疹求指導

濕疹一般會反復發作,此葯可以治濕疹,但是有一定毒性,不意長期服用。脾虛應健脾補血

Ⅳ 脾虛氣虛會導致濕疹嗎

有一定因素的

Ⅵ 脾虛濕盛型濕疹吃什麼葯

脾虛,胃也會虛,脾胃是相連的,你還有體內有濕氣,最好是可以調理脾胃又可以排濕氣的食物了

Ⅶ 嬰兒脾虛型濕疹和過敏型濕疹有什麼區別

濕疹是可以用純植物的杏普霜兒童型乳膏的,這個療效很不錯的。

Ⅷ 脾虛和濕疹有聯系

脾主水的運化,脾虛會使水在體內運化不利,導致浮腫,濕疹,舌體胖,舌邊有齒印。
補脾是要務。葯補不如食補。多吃牛肉、土豆、山葯、薏米等健脾食物,別吃蝦蟹,綠豆等寒涼的食物傷脾胃。多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