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整形大全 » 徐立平火葯微整形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徐立平火葯微整形

發布時間: 2021-01-02 09:42:55

『壹』 徐立平在雕刻火葯的過程中犧牲了哪些個人利益

「每一次抄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襲跳。你在火葯上微雕,不能有毫發之差。這是千鈞所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鍛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這是對徐立平的贊美。目前,火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葯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葯葯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葯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葯,以及火葯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葯,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感悟: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業績。

『貳』 感動中國徐立平頒獎詞

【徐立平 大國多良材】
【頒獎詞】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專心跳。你在火葯屬上微雕,不能有毫發之差。這是千鈞所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鍛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
【人物事跡】
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葯進行微整形。在火葯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葯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葯葯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葯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葯,以及火葯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葯,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叄』 徐立平事跡的宣傳標語

在媒體展開大規模報道的同時,3月24日,陝西省委宣傳部、陝西省總工會聯合召開座談版會,以「權弘揚工匠精神、助力追趕超越」為題,就學習徐立平進行座談交流。陝西省委宣傳部副部長李偉說:「向徐立平學習,弘揚工匠精神,是時代的呼喚、傳統價值的回歸和對核心價值觀的認同,是陝西實現追趕超越戰略的必然要求。

『肆』 被譽為大國工匠的徐立平我的感悟

「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葯上微雕,不能有毫發內之差。這是千鈞所容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鍛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這是對徐立平的贊美。
目前,火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葯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葯葯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葯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葯,以及火葯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葯,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感悟:平凡的崗位,不平凡的業績。

『伍』 在導彈上雕刻火葯得航天人得讀後感

徐立平的家庭是一個航天之家,和很多三線家庭一樣,全家口人除了3個還在上學的孩子外,都是航天人。1987年參加工作時,徐立平在母親溫榮書的建議下,他選擇了母親曾經工作過的發動機葯面整形車間,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葯進行微整形。

圖為少年時期的徐立平(右一)和家人。1987年參加工作時,徐立平在母親溫榮書的建議下,選擇了母親曾經工作過的發動機葯面整形車間,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葯進行微整形。
固體燃料發動機是導彈裝備的心臟,在上千道製造工序中,發動機固體燃料微整形極為關鍵。火葯整形在全世界也一直是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在火葯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這個極度危險的工作,全中國只有不到20個人可以勝任。
母親比任何人都知道這個工作的重要性和危險性,但她卻說:「我剛工作的時候有同事整個手指都燒掉了,都願意到最危險的崗位上去,我想他們年輕人也是一樣的。」
就這樣,徐立平開始了自己近30年發動機葯面整形工作。
工作後第二年,我國某重點型號發動機出現問題,必須剝開填築好的火葯,工作難度和危險度非常大。徐立平憑著精湛的技藝和膽量加入突擊隊,「可以說這是我們廠有史以來頭一次鑽到火葯堆里去挖葯。」徐立平介紹。
在裝滿火葯、僅留一名操作人員半躺半跪的發動機殼體里,用木鏟、銅鏟非常小心地一點點挖葯,每次只能挖四五克,高度緊張和缺氧使人每次最多工作十幾分鍾。「在裡面除了鏟葯的沙沙聲,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聲。」徐立平回憶。最終,經過兩個多月高度緊張的工作,徐立平和同事們們挖出了300多千克葯,成功排除發動機故障。

徐立平在工作間隙喜歡和年輕人在一起聊天,聽聽他們的想法和當前一些時尚話題。工作近30年,徐立平一直堅持在一線,他說工作雖然危險,但總得有人去干。
像這樣危險的任務,徐立平已不記得完成多少次了。在2015年9月3日的閱兵式上,一部分導彈發動機火葯就是徐立平親手雕刻的。
「下刀的力道,完全要自己判斷,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工作要求0.5毫米或0.2毫米,我們這一刀鏟下去,鏟不到要求的厚度的話,就可能造成產品報廢。」徐立平說,要做到心手合一並不容易,只能通過用心苦練。如今,徐立平已經練就了僅用手摸一下就能雕刻出符合設計要求葯面的絕活。工作中,徐立平還不斷琢磨,大膽創新,針對不同的發動機葯面,他先後設計發明了20多種葯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立平刀」。
在他設計的發明的刀具中,一種被單位以他的名字命名為「立平刀」。圖為徐立平正根據實際使用情況對「立平刀」手柄尺寸進行調整。
7416廠遠離西安市區,安靜卻也偏僻。最冷和最熱的時候,廠房裡都難熬。工作的時候必須敞開「生命通道」的大門,夏天還能靠電扇,但對毒力極強的蚊子毫無辦法,「聞了火葯的蚊子戰鬥力就是強。」徐立平苦笑著,冬天更是沒辦法,長時間一個姿勢會讓凍僵的雙手麻木,只能放在暖氣上烤烤再重新拿起刀具。
更多的時候,工作時每個車間的人數最多不超過兩個人,戴上護具開始工作後,徐立平說感覺世界和時間都停止了,只聽見挖葯的沙沙聲和自己的心跳聲。
近30年來,徐立平就是這樣嚴格要求著自己,兢兢業業,與最危險的火葯為伴,抬望航天夢,俯刻匠人心。「總理不是也說嗎,工匠精神就是做好自己的本質工作,精益求精,其實沒那麼多高大上的東西,」徐立平謙遜的說。春節過後,徐立平獲得中央電視台《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頒獎詞這樣贊揚他:「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葯上微雕,不能有毫發之差。這是千鈞所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

『陸』 2015感動中國十大人物徐立平是怎麼回事

徐立平,男,1968年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發動機葯面整形組組長,高級技師。[1]
徐立平一直從事著極度危險的航天固體動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雕刻的精度不超過0.2毫米。憑著對事業的忠誠和責任,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徐立平苦鑽善學,練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藝絕活,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多次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
徐立平的母親,是中國航天固體火箭發動機生產基地整形車間最早的員工,20世紀60年代,響應國家三線建設的號召,徐立平的母親幾地輾轉,最終來到了秦嶺大山深處。1987年,不到19歲的徐立平技校畢業。盡管深知雕刻火葯的危險,母親還是建議他選擇到自己工作過的車間。
自1987年入廠,徐立平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葯進行微整形。固體燃料發動機是戰略戰術導彈裝備的心臟,也是發射載人飛船火箭的關鍵部件,它的製造有上千道工序,要求最高的工序之一就是發動機固體燃料的微整形。雕刻固體燃料,也就是火葯,極其危險,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會引起燃燒,甚至爆炸。
火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火葯整形不可逆,一旦切多了,或者留下刀痕,葯面精度與設計不符,發動機點火之後,火葯不能按照預定走向燃燒,發動機就很可能偏離軌道,甚至爆炸。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葯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葯葯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這讓他的師傅都望塵莫及。
1989年,我國重點型號發動機研製進入攻堅階段,一台即將試車的發動機火葯出現裂紋,為了不影響後續的研製進度,同時為不可逆的發動機裝葯探索補救方式,專家組決定,首次探索就地挖葯。整形師要鑽進翻個身都很難的發動機狹小的葯柱里,一點一點挖開填注好的火葯,尋找問題部位。徐立平憑著精湛的技術和膽量加入了挖葯突擊隊,歷經了兩個多月的艱難挖葯,發動機故障成功排除。但長時間在密閉空間里接觸火葯,火葯的毒性發作使徐立平的雙腿失去知覺,經大強度的物理訓練才逐漸恢復。
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發明設計了20多種葯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
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葯以及火葯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甘於寂寞,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葯,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柒』 感動中國徐立平的觀後感

2016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最讓我感動的是徐立平。
徐立平,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7416廠高級技師。自1987年入廠以來,一直為導彈固體燃料發動機的火葯進行微整形。在火葯上動刀,稍有不慎蹭出火花,就可能引起燃燒爆炸。目前,火葯整形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無法完全用機器代替。下刀的力道,完全要靠工人自己判斷,葯面精度是否合格,直接決定導彈的精準射程。0.5毫米是固體發動機葯面精度允許的最大誤差,而經徐立平之手雕刻出的火葯葯面誤差不超過0.2毫米,堪稱完美。為了杜絕安全隱患,徐立平還自己設計發明了20多種葯面整形刀具,有兩種獲得國家專利,一種還被單位命名為「立平刀」。由於長年一個姿勢雕刻火葯,以及火葯中毒後遺症,徐立平的身體變得向一邊傾斜,頭發也掉了大半。28年來,他冒著巨大的危險雕刻火葯,被人們譽為「大國工匠」。
感動中國讓我們明白,自己的路該怎麼走;感動中國讓我們清楚,人的夢想該如何做。
感動中國讓我們知道人應該懂得關愛和感恩,懂得堅強和堅持;感動中國激勵我們年輕人前行和進步;千言萬語,匯成一句話:感動就在我們身邊,感動一直在傳遞著和發揚著,相信和期待更多的愛和夢想被點亮,願好人一生平安,願善良的人,收獲福報,祝福您們健康長壽。

『捌』 如何評價徐立平

徐立平一直從事著極度危險的航天固體動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雕刻的內精度不超過容0.2毫米。憑著對事業的忠誠和責任,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徐立平苦鑽善學,練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藝絕活,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多次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
2016年2月14日晚,徐立平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玖』 感動中國炸葯微整師

感動中國炸葯微整師是徐立平。
徐立平,男,1968年生,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版究院7416廠發動機葯面權整形組組長,高級技師。徐立平一直從事著極度危險的航天固體動力燃料的微整形工作,雕刻的精度不超過0.2毫米。憑著對事業的忠誠和責任,過人的膽識和智慧,徐立平苦鑽善學,練就了一手高超的技藝絕活,積累了豐富的工作經驗,多次出色完成急難險重任務。
2016年2月14日晚,徐立平當選「感動中國」2015年度人物。
感動中國給徐立平的頒獎詞:每一次落刀,都能聽到自己的心跳。你在火葯上微雕,不能有毫發之差。這是千鈞所系的一發,戰略導彈,載人航天,每一件大國利器,都離不開你。就象手中的刀,二十六年鍛造。你是一介工匠,你是大國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