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立陶宛的經濟
工農業比較發達。獨立後通過企業私有化走向市場經濟,經濟形勢基本平穩。國內有三個自由經濟區:考納斯、克萊佩達和希奧利艾,那裡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有歐洲標準的公路網,4個國際機場,不凍港(東波羅的海岸)和該地區第一個衛星通訊系統。工業是立陶宛的支柱產業,主要由礦業及採石業、加工製造業以及能源工業三大部門組成。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紡織、化工等為主,機械製造、化工、石油化工、電子工業、金屬加工工業等發展迅速,生產的高精度機床、儀表、電子計算機等產品行銷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首都維爾紐斯是全國工業中心,全市工業產值占立陶宛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以上。農業以水平較高的畜牧業為主,占農產品產值的90%以上。農作物有亞麻、馬鈴薯、甜菜和各種蔬菜,穀物產量很低。
立陶宛電子、紡織和食品加工業較發達,糖、奶、肉製品出口有一定優勢。現已基本完成市場經濟轉軌,非國有企業產值佔GDP的73%。2002年,宏觀經濟狀況進一步好轉,金融、稅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進程不斷深入,市場供求改善,外資流入增多。經濟保持較快增長,GDP增幅為5.9%。但支柱產業不多,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政府對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投入有限,失業率居高不下。 2013年立陶宛宏觀經濟總量 國內生產總值 459.28美元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 15526美元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 3.3% 貨幣名稱 立特,輔幣為立分 匯率 1美元=3.25立特 通貨膨脹率 1.2% 截止2013年底,黃金外匯儲備80.13億立特,同比增長20%。國家債務總額131.63億立特(佔GDP26.3%),其中外債91.78億立特,內債39.85億立特。
共有10餘家銀行,主要銀行及資產情況如下:
1.維爾紐斯銀行(Vilniaus Bank),資產60.48億立特,存款及信用證價值41.62億立特,貸款額27.44億立特。
2.漢莎-立陶宛儲蓄銀行(Hansa-LTB),資產39.59億立特,存款及信用證價值33.60億立特,貸款額12.06億立特。
3.立陶宛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Lithuania),資產17.92億立特,存款及信用證價值11.79億立特,貸款額9.58億立特。
4.斯諾拉斯銀行(Snoras Bank),資產9.01億立特,存款及信用證價值6.86億立特,貸款額5.48億立特。 據立海關統計,2002年出口額為202.798億立特,增長10.6%,進口282.201億立特,增長11%,逆差79.403億立特。主要出口商品是礦產品和紡織品,主要進口商品是礦產品和機電產品。
2002年對歐盟國家出口98.154億立特,占出口總額的48.4%,同比增長12.0%;對獨聯體國家出口38.937億立特,占出口總額19.2%,同比增長7.7%。從歐盟國家進口126.990億立特,占進口總額45%,同比增長13.6%,;從獨聯體國家進口73.937億立特,占進口總額26.2%,同比減少0.9%。
2002年主要出口夥伴國及所佔比例分別為:英國13.5%,俄羅斯12.1%,德國10.3%,拉脫維亞9.6%,波蘭6.2%。主要進口夥伴國及所佔比例為:俄羅斯21.4%,德國17.2%,義大利4.9%,波蘭4.8%。 元旦:1991年1月1日
國家重建日(國慶日):1918年2月16日(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國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國成立)
恢復獨立日:1990年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發表獨立宣言)
五月節:1886年5月1日
母親節:5月的第一個星期日
國家日:1253年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國王明陶卡斯加冕)
萬聖節及亡者哀悼日:11月1日
聖誕節:12月25日
立陶宛人還享有除公共假期外為期28天的年休假期,其休假高潮為每年的7月至9月。 立陶宛獨立後,對國有綜合性醫院、專科醫院以及各級國有診所進行了較大程度的維修和改造,引進更新了醫療設備,提高了醫護人員的專業水平。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2011年立陶宛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佔GDP的6.7%,按照購買力平價計算,人均醫療健康支出1352美元。2006-2012年間,平均每萬人擁有醫院床位70張。 立陶宛主要報刊有:《立陶宛晨報》(全國第一大報)、《共和國報》、《立陶宛回聲報》(均為立文和俄文兩種)、《晚間消息報》、《商業新聞》、《考納斯日報》、《西部快報》、《人物雜志》等。
主要通訊社有:國家通訊社─立陶宛通訊社(ELTA);波羅的海通訊社(BNS)等,均為私營通訊社。
主要電視台有:立陶宛電視台為國家電視台、自由獨立頻道、波羅的海電視台(每天轉播美國CNN新聞節目)、維爾紐斯電視台、「TV-3」電視台、「TV-4」電視台、考納斯電視台等。
主要電台有:國家電台──立陶宛電台(每天用立、俄、波、英等語言播出節目)、「M-1」電台、「中央電台」(轉播美國之音歐洲台節目)、俄語電台「俄羅斯廣播」、「自由之波」電台及波蘭語電台「ZNAD WILII」等。
2008年立陶宛定期出版500餘種期刊雜志,年發行總量7000萬份,報紙300多種,發行量2.58億份。 2007年初,立全國住宅面積8140萬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4.1平方米,城市居民22.9平方米,農村居民26.3平方米。全國共有醫院174所,病床27114張,醫生13510人,每萬名居民擁有病床80.1張和醫生39.9人。截至2007年初,立共有固定電話79.24萬部,行動電話用戶達471.82萬,家庭電腦和互聯網普及率分別達42%和40.3%。
截至2008年底,立居民月工資2174立特(約630歐元),比2007年同比增長20.6%,稅後實際收入1667.2立特,增長23.3%,平均養老金770立特(約223歐元),增長29.4%。2008年全年平均失業率為5.8%。2008年底,立登記注冊的失業人口9.43萬人。
2. 請問大佬有夏季倖存者2018年上映的由 Sarunas Zenkevicius主演的百度網盤資源嗎
《夏季倖存者Išgyventivasarą》網路網盤高清資源免費在線觀看
鏈接:
導演:MarijaKavtaradzė
編劇:MarijaKavtaradzė
主演:SarunasZenkevicius、因德雷·帕考斯凱特、GelminėGlemžaitė、VilijaGrigaityte、GiedreGudeikiene、GiedriusJursys、LarisaKalpokaite、KarolisKaupinis、AdrijaCepaite-Palsauskiene
類型:劇情
製片國家/地區:立陶宛
語言:立陶宛語
上映日期:2018-09-07(多倫多電影節)、2019-04-19(立陶宛)
片長:86分鍾
又名:忘憂上路(台)、夏日倖存者、SummerSurvivors
帶著對學業的熱情,英德蕾自告奮勇地在精神病醫院當起了醫師助手。然而分配給她的第一個任務就有些棘手:護送時而開朗迷人,時而低沉消極的躁鬱症患者保羅,和永遠恬靜沉著、曾自殺未遂的尤絲袒到另一家醫院。
英德蕾不得不拋開書本知識,開始按自己的方式與兩人相處。漸漸,她卸下了心中的包袱,真切感受到了兩位病人的可愛與友善,一場袒露心靈又笑料百出的公路之旅開始了。
影片討論了精神病人在社會中的存在議題,伴隨著公路電影必經的成長與改變,在夏日的艷陽暴雨中,觀眾們打開了一扇窺見精神病人生活的窗。
3. 立陶宛經濟靠什麼
立陶宛的支柱產業包括礦業及採石業、加工製造業以及能源工業等組成,工業門類比較齊全,工業基礎較好。
從經濟結構上來看,農業佔GDP的比例為3.3%,工業佔28.5%,服務業佔68.2%。立陶宛前五大出口夥伴分別是俄羅斯、拉脫維亞、波蘭、德國和美國,主要出口精煉燃油、機械裝備和化學品等商品;前五大進口夥伴分別是俄羅斯、德國、波蘭、拉脫維亞和義大利,主要進口原油、天然氣、機械設備等商品。總得來說,立陶宛屬於一個高度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的數據,立陶宛的人均GDP約為2.2萬美元,在全球排第39位,可以說是一個彈丸小國。
拓展資料:立陶宛的現狀
1.遙想當年立陶宛人的祖上也是很強大的,光領土面積就達到了上百萬平方公里,周邊各國都不放在眼裡,想要揍誰那都是一句話的事。由於太過得瑟,以及管理上的不行,現在的立陶宛面積只有6.5萬平方公里,可以說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彈丸小國。
2.立陶宛的全稱為立陶宛共和國,位於波羅的海東岸,昔日是一個擁有輝煌文明的歷史古國,現如今,只是歐洲的一個彈丸小國。立陶宛國土面積為6.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為300萬,人均壽命在歐洲各國排名最低為71.4歲。
3.立陶宛人的素質普遍都不是很高,他們總是以自我為中心,只要稍微有一點蠅頭小利都想占為己有。比如在立陶宛有一些人哪怕是在叢林里采幾束野花,都會拿到大街上擺攤,最低還要一歐元一束,這就是典型的見錢眼開。
4.維爾紐斯是立陶宛最大的城市,同時也是立陶宛的首都,近年來,維爾紐斯的房價在不斷的上漲,地理位置好一點的房價每平方米達到了人民幣近10萬元,所以立陶宛有很多年輕人都買不起房子。
在維爾紐斯很多老舊的公寓,平均建築年齡都在100多年了,即使是這樣的老舊公寓,如果在市區里租一套,每個月的租金至少也要500歐元。所以在立陶宛,有很多人都選擇在農村自己建造房子,一是價格便宜,二是面積還很大。
5.立陶宛是一個女多男少的國家,男女比例為0.8比1,女多男少這也是很多歐洲國家的通性。立陶宛女孩的身材和歐洲大多數國家一樣,完全可以用火辣兩個字來形容,並且立陶宛女孩的性格都是非常熱情和奔放的,走在大街上隨意的搭訕她們也都會嘻笑應對。
6.立陶宛女孩的結婚年齡普遍都比較的早,基本上25歲之前就會結婚,立陶宛女孩的法定結婚年齡是18歲。在立陶宛,女孩結婚是不需要彩禮的,只要女孩認可了男方,不光不需要彩禮,即使沒有房子也會嫁給男孩。在她們看來,婚姻是和愛情有關的,與彩禮房子是沒有任何關系的。
7.立陶宛人結婚時婚禮上的所有開銷都非常節省,大多數情況下連酒席都沒有,隨便選一間教堂,新郎穿著西服,新娘穿著潔白的婚紗,在神父的見證下,婚禮就算完成了。前來參加婚禮的親朋好友連紅包都不用隨,可以帶一束鮮花送給新娘表示衷心的祝福就可以了。
8.立陶宛人的婚姻習俗有一條和中國是一樣的,那就是有時候男方也會入贅到女方家裡。在立陶宛有一些男人也會做上門女婿,為了對這些上門女婿以示尊重,每年四月份的第一個周末立陶宛會舉行入贅女婿節,慢慢的也就形成了一種傳統的節日。
9.近年來,立陶宛的經濟發展很緩慢,甚至快要出現了倒退的跡象,2020年,立陶宛人均月工資約為1500歐元。
表面看,立陶宛的人均收入還算可以,但是立陶宛的人均收入落差很大。辦公室的白領每月能拿到近2000歐元,但咖啡館里的服務員每月的工資只有600多歐元。
10.雖然收入不是很高,但是在立陶宛的消費水平並不低。以立陶宛的首都維爾紐斯為例,很普通的一個星級酒店,住上一晚的價格至少要70歐元。隨便走入一家咖啡館,喝一杯咖啡至少也要3歐元。
11.維爾紐斯大學是立陶宛最著名的一所大學,該校成立於1579年,共有12個學院和一個研究所以及一個研究中心組成,維爾紐斯大學在世界排名第400位。立陶宛是一個實行10年免費義務教育制度的國家,學生從小學到中學只要在公立學校就讀就不收學費。立陶宛約有15%的學生是在私立學校就讀,在私立學校就讀是需要自費的。
12.在立陶宛,只要公司代為繳納醫療保險,居民生病在公立醫院就診時都可以享受免費服務。但如果是一些大型手術以及需要用到特殊葯品,那麼,個人需要承擔一部分費用。
13.在立陶宛,雖然女孩長得好看,但是有很多都喜歡吸煙。在她們看來吸煙能使人打發無聊的時光,殊不知,經常吸煙身上的味道就會很難聞。所以,立陶宛的女孩外出時都要在身上噴很多香水。
14.立陶宛的男人特別喜歡喝酒,比鄰國拉脫維亞人要能喝的多。在立陶宛經常會發生因喝酒而引發的悲劇,比如在冬天,有些人喝完酒之後找不到回家的路,就直接睡在大馬路上了,結果第二天才被發現。
15.由於地理位置的原因,立陶宛的冬天特別漫長,一年中有近一半的時間都是冬季。人如果在寒冷的冬天呆久了,就會使心情變得無比的沉悶,所以,立陶宛的自殺率就很高,有可能是就和氣候的原因有關。
16.立陶宛人對於自己的居住環境並不是很在乎,有些公寓的附近,不到十米遠就有墓地,但居住在公寓里的立陶宛人也並不害怕。
17.立陶宛的琥珀非常出名,因為早在4000多萬年前,立陶宛所處的位置包括波羅地海在內都是一片大森林。隨後,森林被冰川覆蓋,在海底掩埋了很長時間,經過數千萬年的不斷變化,最終才形成了琥珀。為了紀念立陶宛還專門成立了琥珀博物館,在立陶宛的大街上也經常有人擺攤賣琥珀,不過建議不要購買,因為對方會胡亂的要價。
4. 立陶宛是怎樣的一個國家
立陶宛共和國(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簡稱立陶宛。位於波羅的海東岸,北界拉脫維亞,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的加里寧格勒州和波蘭,首都維爾紐斯。立陶宛是一個歷史古國,與俄羅斯一直在北歐及東歐爭雄,曾遭沙俄與蘇聯的並吞,1990年再度爭取獨立並成功。它也是歐盟、北約、申根公約及多個國際組織的成員。1991年9月14日,中國與立陶宛正式建交。總面積65300平方公里,人口335萬(2008年12月)。國境線總長1644公里,海岸線長90公里。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氣候。最高點海拔293.6米。1月平均氣溫—1℃,7月平均氣溫19℃。
中文名稱: 立陶宛共和國
英文名稱: The Republic of Lithuania
簡稱: 立陶宛
所屬洲: 歐洲
首都: 維爾紐斯
主要城市: 考納斯,克萊佩達等
國慶日: 1918年2月16日
國家代碼: LTU
官方語言: 立陶宛語
貨幣: 立特
時區: 東二區
政治體制: 議會制共和制
國家領袖: 達利婭格里包斯凱特
人口數量: 335萬人(2008年12月)
人口密度: 55人/平方公里(2008年)
主要民族: 立陶宛族,波蘭族等
主要宗教: 天主教
國土面積: 65300平方公里
水域率: 1.35%
GDP總計: 322.92億歐元(2008年)
人均GDP: 9592歐元(2008年)
通貨膨脹率: 8.5%(2008年)
國旗
立陶宛國旗呈橫長方形,長與寬之比為2∶1。由三個平行的橫長條組成,自上而下分別為黃、綠、紅三色。立陶宛於1918年宣布獨立,建立資產階級共和國,採用黃、綠、紅三色旗作為國旗。1940年成為原蘇聯的一個加盟共和國,採用左上角有黃色五角星及鐮刀、鐵錘圖案,下部有白色窄條和綠色寬條的紅旗作為國旗。1990年宣布獨立,採用上述三色旗為國旗。
立陶宛國徽
國徽
立陶宛國徽為盾徽。紅色盾面上一位身著銀裝的騎士跨在一匹白色的駿馬上,右手揮一把銀劍,左手持藍地鑲金黃色雙十字的盾牌。
人口
立陶宛人口為335萬(2008年12月)。民族有立陶宛族、俄羅斯族、波蘭族、白俄羅斯族,還有少量的烏克蘭族、猶太族、拉脫維亞族和韃靼族等。南部人口密度較高,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半數以上。主要宗教為天主教東正教,其次是基督教新教、猶太教等。主要語言為立陶宛語和俄語,立陶宛語為官方語言。 立陶宛傳統舞蹈
節日
【國家重建日(國慶日)】2月16日
(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國家重建,立陶宛共和國成立)
【恢復獨立日】3月11日(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發表獨立宣言)
【國家日】7月6日(1253年7月6日立陶宛國王明陶卡斯加冕)。
國家政要
總統達利婭格里包斯凱特(Dalia Grybauskaite),2009年5月當選;總理安德留斯庫比柳斯(Andrius Kubilius),2008年12月就職;議長伊雷娜德古蒂埃內,2009年9月當選,德古蒂埃內是立陶宛歷史上首位女議長。
國花
芸香
自然地理
立陶宛一處國家公園立陶宛面積為6.53萬平方公里。國境線總長為1846公里,其中陸上邊界1747公里,海岸線長99公里。位於波羅的海東岸,北界拉脫維亞,東南鄰白俄羅斯,西南是俄羅斯加里寧格勒州和波蘭。地勢平坦,東部和西部丘陵起伏,平均海拔200米左右,為灰化土壤。主要河流有涅曼河(內穆納斯河),境內多湖泊。屬海洋性向大陸性過渡的氣候。1月平均氣溫—5℃,7月平均氣溫17℃。
資源地理
森林和水資源豐富。森林面積197.8萬公頃,覆蓋率為30.3%。有722條河流,4000多個湖泊。此外還有泥炭、礦物建築材料等。
歷史地理
立陶宛大公維陶塔斯公元5—6世紀出現階級社會。12世紀起受到日耳曼封建主的侵略。1240年成立統一的立陶宛大公國。13世紀形成立陶宛民族。14—15世紀,立陶宛大公國的領土大部在西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1558—1583年,立陶宛參加了反俄國的立窩尼亞戰爭。1569年根據盧布林條約,波蘭和立陶宛合並成立了波蘭立陶宛王國。1795—1815年整個立陶宛(除克萊佩達邊區外)並入俄國。立陶宛人民參加了1830年至1831年和1863年至1864年的波蘭起義。第一次世界大戰時,立被德國佔領。1918年2月16日,立陶宛宣布獨立,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1918年12月至1949年1月立陶宛大部分領土建立了蘇維埃政權。1919年2月立陶宛和白俄羅斯聯合組成立陶宛-白俄羅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同年8月成立資產階級共和國,並宣布獨立。1926年9月28日,蘇聯政府同立陶宛締結互不侵犯條約。同年12月,法西斯分子發動政變得逞。根據1939年8月23日蘇德互不侵犯條約秘密議定書,立陶宛被劃歸蘇聯版圖,隨後蘇軍進入立陶宛,蘇德戰爭爆發後,立陶宛被德國佔領。1944年,蘇聯軍隊再度佔領立陶宛,並成立立陶宛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加入蘇聯。1990年3月11日,立陶宛脫離蘇聯獨立。1991年9月6日,蘇聯最高權力機關──國務委員會正式承認立陶宛的獨立。同年9月17日,立陶宛加入聯合國。2001年5月正式加入世貿組織。
政區地理
立陶宛最高行政建制為縣。全國劃分為10個縣:阿利圖斯、考納斯、克萊佩達、馬里揚泊列、帕聶韋日斯、希奧利艾、陶拉格、特爾希艾、烏田納、維爾紐斯,下設108個市,44個區。主要城市有維爾紐斯、考納斯、克萊佩達、首萊等。
首都
維爾紐斯維爾紐斯(Vilnius),位於立陶宛東南部的內里斯河和維爾尼亞河匯合處(北緯54度41分、東經25度17分)。人口54萬人(2008年底),面積394平方公里。1月平均氣溫—7.8℃,7月平均氣溫20.8℃。
維爾紐斯郊區以景色優美著稱。城市東北郊有優良的浴場,瓦拉庫姆皮亞是別墅集中地。特拉凱湖泊群分布在城市西郊,這里湖水清澈,林木茂盛,景色宜人,是游覽勝地。特拉凱過去曾是特拉凱公國的首府,至今它還保存著昔日的宮殿遺址,殿中的殘存壁畫還依稀可見。
憲法
立陶宛前總統阿達姆庫斯立陶宛憲法1992年10月25日經全民公決通過,11月2日生效,後多次修訂。現行憲法共15章、154條。規定立陶宛是獨立的民主共和國,主權屬於全體人民,公民權力一律平等。立為議會制國家。議會是國家最高立法機關,批准或否決總統提名的總理人選;任命和解除國家領導人的職務;有權彈劾總統,但需經3/5以上議員支持。總統由公民直接投票選舉產生,任期五年,最多任兩屆。凡年齡在40歲以上且近3年在立連續居住的立公民可競選總統。如總統病故、辭職、被彈劾或因健康原因無法履行職務等情況,其職責由議長代為行使。總統是國家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就重大外交問題做出決策,經議會同意任命和撤換總理,根據總理推薦任命和撤換部長。
截至2008年7月,立陶宛共有39個政黨和政治組織注冊登記。
2008年,立陶宛政局基本穩定。以社民黨為核心的執政聯盟成功維護內部團結,基本完成施政綱領。10月,立陶宛舉行議會選舉。12月,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民族復興黨、自由運動、自由中間聯盟組成中右聯合政府,祖國聯盟—基民黨主席安德留斯庫比留斯出任總理。2009年5月17日,獨立候選人、前財政部長、歐盟委員會財政和預算委員達利婭格里包斯凱特當選立首任女總統,7月12日就職。
總統選舉
最近一次總統選舉在2009年5月17日進行,選舉結果如下:達莉亞格里包斯凱特 69.1%;阿爾基爾達斯布特凱維修斯 11.8%;瓦倫蒂納斯馬祖羅尼斯 6.2%;其他三名候選人共12.2%
議會
議會為國家最高立法機關,實行一院制,共 立陶宛地圖有141個席位,任期4年。議員由25歲以上在立定居的立公民直接選舉產生,其中71名議員由全國71個選區中直接選出,其餘70名由進入議會的政黨產生,獲得5%以上選票的政黨和7%以上選票的政黨聯盟可進入議會,並根據各自獲得選票的比例分配議席。現議會於2008年10月選舉產生,其主要黨團及議席分別為:祖國聯盟—基民黨44席、社民黨26席、民族復興黨16席、秩序和正義黨15席、自由運動11席、勞動黨10席、自由中間聯盟8席、波蘭人選舉運動3席、農民人民聯盟3席、獨立議席4席、新聯盟1席。現任議長為民族復興黨主席伊雷娜德古蒂埃內(Irena Degutien?),2009年9月17日當選。
政府
本屆政府為獨立後第15屆政府,由祖國聯盟—基督教民主黨與民族復興黨、自由運動、自由中間聯盟四個黨派聯合執政,於2008年12月組成,下設13個部。總理:安德留斯庫比留斯。內閣成員包括:衛生部長阿爾吉斯查普利卡斯、社會保障和勞動部長里曼達斯尤納斯達吉斯、國防部長拉薩尤克涅維切涅、環境部長蓋迪米納斯卡茲勞斯卡斯、經濟部長戴紐斯克雷維斯、交通部長埃利吉尤斯馬修利斯 、內務部長雷蒙達斯帕賴蒂斯、農業部長卡濟米拉斯斯塔爾凱維丘斯、教育和科學部長金塔拉斯斯捷潘納維丘斯、財政部長阿爾吉爾達斯蓋迪米納斯謝梅塔、司法部長列米吉尤斯施馬修斯、外交部長維加烏達斯烏沙茨卡斯、文化部長列米吉尤斯維爾凱蒂斯。
司法
憲法法院院長凱斯圖蒂斯拉平斯卡斯,2008年4月3日就職,任期至2011年3月。最高法院院長維陶塔斯格雷丘斯,1999年7月8日就任,任期9年。總檢察長阿爾吉曼塔斯瓦蘭蒂納斯,2005年11月24日就任,任期7年。
立陶宛現任總統格里包斯凱特
政要
達 利婭格里包斯凱特:立陶宛總統。1956年3月1日生於維爾紐斯,1983年畢業於前蘇聯列寧格勒日達諾夫大學經濟學專業。1983年起在立科學院任職。1983年至1990年在維爾紐斯高級黨校任教。1990年至1991年在立經濟研究所工作。1991年至1994年任對外經濟關系部歐洲司長、外交部對外經濟司長。1994年至1995年任入盟談判副代表1996年至1999年任駐美使館公使。1999年至2001年先後任副財長和副外長。2001年至2004年任財政部長。2004年11月起任歐盟委員會財政和預算委員。2009年5月17日當選總統,7月12日就職。她未婚,無子女。
安德留斯庫比留斯:立陶宛總理。出生於1956年12月8日。1979年畢業於維爾紐斯大學物理系。1981年至1984年在維爾紐斯大學研究生院進修。1984年至1990年先後在維爾紐斯大學任實驗員、工程師和研究員。1990年參與立獨立運動薩尤季斯,1990年至1992年任該組織責任秘書。1992年至2008年連續五年當選第六屆至第十屆議會議員,先後在議會歐洲事務、自然保護、法律和法制、預算和財政等委員會工作,其中1996年至1999年任第一副議長。1999年至2000年任政府總理。2005年至2008年為議會反對黨領袖。2008年12月起任總理。他懂英語、俄語。已婚,有兩子。 立陶宛現任總理庫比留斯
編輯本段
經濟
體制
工農業比較發達。獨立後通過企業私有化走向市場經濟,經濟形勢基本平穩。國內有三個自由經濟區:考納斯、克萊佩達和希奧利艾,那裡有良好的投資環境:有歐洲標準的公路網,4個國際機場,不凍港(東波羅的海岸)和該地區第一個衛星通訊系統。自然資源貧乏,但盛產琥珀,有少量的粘土、砂石、石灰、石膏、泥炭、鐵礦石、磷灰石及石油,所需石油和天然氣靠進口。西部沿海地區發現有少量石油和天然氣資源,但儲量尚未探明。森林面積197.55萬公頃,森林覆蓋率為30%以上。多野生動物,有60多種哺乳動物、300多種鳥類和50多種魚類。工業是立陶宛的支柱產業,主要由礦業及採石業、加工製造業以及能源工業三大部門組成。工業門類比較齊全,以食品、木材加工、紡織、化工等為主,機械製造、化工、石油化工、電子工業、金屬加工工業等發展迅速,生產的高精度機床、儀表、電子計算機等產品行銷全世界80多個國家和地區。首都維爾紐斯是全國工業中心,全市工業產值占立陶宛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二以上。農業以水平較高的畜牧業為主,占農產品產值的90%以上。農作物有亞麻、馬鈴薯、甜菜和各種蔬菜,穀物產量很低。
立電子、紡織和食品加工業較發達,糖、奶、肉製品出口有一定優勢。現已基本完成市場經濟轉軌,非國有企業產值佔GDP的73%。2002年,宏觀經濟狀況進一步好轉,金融、稅收改革取得成效,私有化進程不斷深入,市場供求改善,外資流入增多。經濟保持較快增長,GDP增幅為5.9%。但支柱產業不多,各地區經濟發展不平衡,政府對教育、文化、醫療等領域投入有限,失業率居高不下。
總量
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511.82億立特
人均國內生產總值(2002年):14780立特
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2002年):6.7%
貨幣名稱:立特(LITAS),輔幣為立分(CENTAS)。
1立特=100立分
匯率:1美元=3.25立特(2002年12月)。
通貨膨脹率(2002年):0.3%
失業率(2002年):11.3%。
工業
2002年工業產值266.52億立特,同比增長7.5%,佔GDP的52.56%。主要工業部門為采礦和採石業、加工和製造業以及能源,在工業產值中所佔比例分別為1.7%、86.2%、12.1%。采礦和加工製造業產值222.93億立特,增長7.7%,電力、天然氣、供水業產值40.63億立特,增長6%。工業從業人口佔全部人口的17.9%。
據立國家統計局統計,2000、2001、2002年主要工業產品產量: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開采泥炭(萬噸) 24.55 26.32 51.25
開採石英砂(萬立方米) 4.07 5.70 4.37
化肥(萬噸) 91.44 87.85 115.04
造紙(噸) 12264 14732 10436
水泥(萬噸) 56.95 55.81 59.92
電視機(萬台) 20.62 16.83 34.71
顯像管(萬個) 276.2 306.8 342.7
亞麻纖維(噸) 4095 6597 3660
套裝(萬套) 54.05 48.14 36.20
布匹(億平方米) 1.086 1.039 9240
立陶宛發電量(億千瓦/小時) 113.84 146.89176.725
輸送管道天然氣(億立方米) 10.065 8.646 6.135
農業
2002年立農業產值35.5億立特,占國內生產總值的7%。其中穀物增長9%,糖類增長17%,油菜增長63%,馬鈴薯增長45%,肉類增長8%,蛋增長6%,牛奶增長1%。共有6.75萬個農場,耕地面積230.13萬公頃。全國33%的人口居住在農村,農業從業人口占總從業人口的17%。
據立國家統計局統計,2000、2001、2002年主要農產品產量分別為(千噸):
2000年 2001年 2002年
谷 物 2730.7 2397.5 2602.0
馬鈴薯 1791.6 1054.4 1531.3
蔬 菜 329.4 322.0 261.0
甜 菜 881.6 894.1 1029.8
亞 麻 7.2 4.0 7.8 油菜籽 81.0 64.8 105.6
凈 肉 264 208 224
牛 奶 1725 1730 1752
雞蛋(億個)6.92 7.42 7.90
服務業
共有批發商11389家,零售商42886家,各類餐飲業實體4998家。從業人員及占從業人口的17%。
2002年零售業銷售額154.6億立特,同比增長12.4%;餐飲業產值為3.268億立特,增長18.7%。旅遊業
2002年共接待外國遊客399.94萬人次,同比下降4.7%。外國遊客人數和比例為:俄羅斯117.28萬(29.3%),拉脫維亞114.60萬(28.7%),白俄羅斯64.68萬(16.2%),波蘭30.49萬(7.6%),愛沙尼亞23.19萬(5.8%),德國11.78萬(2.9%),其它國家37.92萬。立陶宛人出境者約358.39萬人次,同比減少5.7%。主要旅遊景點:維爾紐斯老城、特拉蓋城堡、百浪港、尼達、希奧利艾十字架山、杜魯斯基寧蓋等。
交通運輸
交通體系完備,鐵路網與歐洲及前蘇聯各共和國連成一體,並擁有發達的公路網。運輸以公路、鐵路為主。
鐵路:總長1997.2公里。2002年鐵路貨運量3678.82萬噸,同比增長26.1%;其中國內貨運量652.5萬噸,同比增長2.9%,國際貨運量3026.32萬噸,同比增長32.5%。
公路:總長21316公里。干線公路1724公里,國家級公路4864公里,地區級公路14728公里。其中瀝青路面11980公里,水泥路面86公里,砂礫路面9227公里,塊石路面23公里。2002年公共交通運送乘客1.65665億人次,增長0.8%。
水運:2002年海運總量2582.14萬噸,同比增長15.5%;其中裝貨量2125.27萬噸,同比增長17.2%,卸貨量456.87萬噸,同比增長8.3%。內河貨運量51.50萬噸,同比下降5.2%。水路客運量為289.02萬人次,同比增加118.4%。克萊佩達是立唯一海港。年吞吐能力:7000多艘船隻,70000多名旅客,貨物轉運量2000多萬噸。
空運:2002年航空公司空運旅客37.63萬人次,同比增長3.6%,共計5.244億人/公里,增長8.4%。運輸貨物、行李、郵件量為3350.9噸,同比增長1.5%。機場進港35.06萬人次,同比增長8.8%;出港35.10萬人次,同比增長6.9%;中轉1.60萬人次,同比下降6.3%。飛機起降26013次,其中國際航線23541次。國際機場有:維爾紐斯機場、考納斯機場、百浪港機場。
財政金融
截止2002年底,黃金外匯儲備80.13億立特,同比增長20%。國家債務總額131.63億立特(佔GDP26.3%),其中外債91.78億立特,內債39.85億立特。
2000-2002年國家財政狀況(億立特)
財政收入 財政支出 平 衡
2000年 57.813 58.422 -0.609
2001年 63.447 69.748 -6.301
2002年 104.74 110.64 -5.9
共有10餘家銀行,主要銀行及資產情況如下:
1.維爾紐斯銀行(Vilniaus Bank),資產60.48億立特,存款及信用證價值41.62億立特,貸款額27.44億立特。
2.漢莎-立陶宛儲蓄銀行(Hansa-LTB),資產39.59億立特,存款及信用證價值33.60億立特,貸款額12.06億立特。
3.立陶宛農業銀行(Agricultural Bank of Lithuania),資產17.92億立特,存款及信用證價值11.79億立特,貸款額9.58億立特。
4.斯諾拉斯銀行("Snoras" Bank),資產9.01億立特,存款及信用證價值6.86億立特,貸款額5.48億立特。
對外貿易
據立海關統計,2002年出口額為202.798億立特,增長10.6%,進口282.201億立特,增長11%,逆差79.403億立特。主要出口商品是礦產品和紡織品,主要進口商品是礦產品和機電產品。
2000-2002年進出口貿易(億立特)
2000 2001 2002
出口額 152.375 183.328 202.798
進口額 218.260 254.132 282.201
差 額 -65.885 -70.804 -79.403
立陶宛2002年對歐盟國家出口98.154億立特,占出口總額的48.4%,同比增長12.0%;對獨聯體國家出口38.937億立特,占出口總額19.2%,同比增長7.7%。從歐盟國家進口126.990億立特,占進口總額45%,同比增長13.6%,;從獨聯體國家進口73.937億立特,占進口總額26.2%,同比減少0.9%。
2002年主要出口夥伴國及所佔比例分別為:英國13.5%,俄羅斯12.1%,德國10.3%,拉脫維亞9.6%,波蘭6.2%。主要進口夥伴國及所佔比例為:俄羅斯21.4%,德國17.2%,義大利4.9%,波蘭4.8%。
【外國資本】 截止2002年底,立獲外國直接投資累計131.82億立特,同比增長23.7%,其中2002年外來直接投資額23億立特,人均獲外國投資總額3808立特。主要投資領域為:加工製造業29.3%,金融20.1%,貿易17.3%,郵政及其它服務業務13.9%。主要投資國家為:丹麥17.2%,瑞典15.3%,愛沙尼亞11.7%,德國9.6%,美國8.7%。
【外國援助】 2000年上半年,立共得到各種財政和人道主義援助1.326億立特,同比增長61.6%,其中1.03億是以物資形式提供的。這些援助15.9%來自立本國企業和個人,其餘84.1%來自世界35個國家,主要為:美國6000萬立特,德國2200萬立特,法國790萬立特,丹麥450萬立特,挪威190萬立特,波蘭158萬立特。
人民生活
2007年初,立全國住宅面積8140萬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4.1平方米,城市居民22.9平米,農村居民26.3平方米。全國共有醫院174所,病床27114張,醫生13510人,每萬名居民擁有病床80.1張和醫生39.9人。截至2007年初,立共有固定電話79.24萬部,行動電話用戶達471.82萬,家庭電腦和互聯網普及率分別達42%和40.3%。
截至2008年底,立居民月工資2174立特(約630歐元),比2007年同比增長20.6%,稅後實際收入1667.2立特,增長23.3%,平均養老金770立特(約223歐元),增長29.4%。2008年全年平均失業率為5.8%。2008年底,立登記注冊的失業人口9.43萬人。
編輯本段
軍事
國防
1992年11月19日,立陶宛組建軍隊,2004年3月29日加入北約。立總統為武裝力量最高統帥,國家國防委員會是協助總統處理國防事務的決策機構,由總統 立陶宛士兵、議長、總理、國防部長和三軍司令組成。現階段實行行政領導與作戰指揮相分離的軍政、軍令雙軌領導體制,即由國防部文職人員控制軍隊,由三軍司令及其領導的國防參謀部指揮部隊執行各種作戰訓練任務。
立國家安全政策是公開、透明和非對抗性的,認為目前國家安全未受到任何直接軍事威脅,不視任何國家為敵人。
軍力
2008年,立軍隊共有16000人,比2007年減少1000人,編為陸軍、空軍、海軍、特種作戰部隊、後勤保障部隊、軍事教育訓練機構和部隊等,其中陸軍有近6000人,空軍1000多人,海軍600多人。另有8000多名預備役人員。實行職業軍人和義務兵混合制,義務兵服役期12個月。目前,立軍在伊拉克、阿富汗、科索沃、波黑和喬治亞等地派有220餘人參加維和行動和國際軍事行動。
軍費
2008年度國防預算支出為3.7億歐元,同比增長13.5%,占國民生產總值1.16%。
飲食
立陶宛人主要食物有麵食、土豆、甜菜、白菜、豬肉、羊肉和奶製品等。火腿、香腸、熏豬肉是他們的傳統肉製品。他們一般都喜歡烤制食品,也愛吃土豆或豌豆煮的稀飯和用土豆泥、奶渣及肉末做的甜餃子,豬肉熏腸也是他們的常用食品。他們喜歡俄式西餐,用餐慣於使用刀、叉、匙作餐具。他們對中國菜餚也很感興趣,尤為喜歡熟透的風味菜餚。
立陶宛人在飲食嗜好上有如下特點:
①注重講究菜餚要熟透,注重菜品要量大油重。
②口味一般口味不喜太咸,愛微辣味道。
③主食以麵食為主
④副食愛吃豬肉、牛肉、羊肉、雞、鴨、魚及蛋類等;蔬菜喜歡土豆、捲心菜、豌豆、西紅柿、洋蔥、黃瓜等;調料愛有胡椒粉、蕃茄醬等。
⑤製法對燒、炸、煎、炒等烹調方法製作的菜餚偏愛。
⑥中餐喜愛中國的京菜、魯菜。
⑦菜譜很欣賞什錦拼盤、干燒雞脯、烤肉、蜜煎海棠、鍋燒肘子、油爆雙脆、糖醋鯉魚、鍋塌豆腐、涮羊肉、焗大蝦等風味菜餚。
⑧水酒對格瓦斯、葡萄酒、啤酒很喜歡,飲料愛喝礦泉水、果子露等。
⑨果品喜歡葡萄、西瓜、荔枝、香蕉、蘋果等水果,乾果愛吃核桃仁、葡萄乾、花生米等。
節日
1月1日,元旦; 十字架山2月16日,立陶宛獨立日;
3月11日,立陶宛國家恢復日;
復活節;5月1日,五月節;
5月的第一個星期日,母親節;
7月6日,明多戈斯國王加冕紀念日;
11月1日,萬聖節及亡者哀悼日;
12月25-26日,聖誕節。
立陶宛人還享有除公共假期外為期28天的年休假期,其休假高潮為每年的7月至9月。
名勝
市內值得游覽的地方包括St.Anne教堂、GatesofDawn、聖三一堂、Bas
ilian修道院、Vilnius大學、Vilnius座堂、Gediminas塔、十字架山等。除了上述景點,最令人難忘的是十字架山(Hillof Crosses)。十字架山是一個非常細的山頭,上面插了上萬個型型式式的十字架,每一個十字架背後都印證了立陶宛的一段可歌可泣的歷史。立陶宛開國以來的戰爭及革命都一一完整地保留在這些十字架上。
更多關於立陶宛是怎樣的一個國家?,進入:https://www.abcgonglue.com/ask/0301a71615731244.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5. 立陶宛人過得怎樣
2007年初,立全國住宅面積8140萬平方米,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4.1平方米,城市居民22.9平米,農村居民26.3平方米。全國共有醫院174所,病床27114張,醫生13510人,每萬名居民擁有病床80.1張和醫生39.9人。截至2007年初,立共有固定電話79.24萬部,行動電話用戶達471.82萬,家庭電腦和互聯網普及率分別達42%和40.3%。截至2008年底,立居民月工資2174立特(約630歐元),比2007年同比增長20.6%,稅後實際收入1667.2立特,增長23.3%,平均養老金770立特(約223歐元),增長29.4%。2008年全年平均失業率為5.8%。2008年底,立登記注冊的失業人口9.43萬人。也就是說,立陶宛在歐盟國家裡算是可以了。滿意請採納!!!
6. 立陶宛整形外科醫院遭黑客攻擊,女星整容資料泄露。在中國,你覺得哪個女星整容前後變化最大
我覺得那哪個女星整容前後變化最大?我覺得整容女星就非常多,然後我今天非得來扒一扒。
還有一位女明星,我感覺是變化特別大的。那就是超女尚雯婕。整容前完全是一個非主流的假小子,這樣的造型。臉是屬於那種小方臉的感覺。鼻樑也是非常的塌沒有現在的挺立。我要是說我不翻出來整容照片的話,我根本看不出來這兩個人是一個人。整容之後帶來一種歐美的風格。下巴也變尖了,整個人氣質也好了,跟以前土土的她不是一個人了。一種像歐美方向發展的趨勢。現在的造型也比以前的造型潮了很多,衣品也比以前潮了很多。我覺得她應該算整的比較成功的一個。整的很符合她現在的氣質。
其實我覺得大家在演藝圈裡不應該多過的關注外貌,像是八十年代的港台的電影,裡面的女主角他們之前也是驚艷了一個時代的人,但是現在她們卻也是漸漸的安靜地老去了。人們記住的永遠是她們的作品,而不是她們的容顏。
7. 黑客攻擊整形醫院只是要贖金嗎
最近一段時間黑客越來越猖狂了,竟然攻擊某整形醫院,甚至還泄露醫院里信息,各個患者的個人資料以及大量的裸照,其中有不少的名人。黑客攻擊整形醫院引熱議,據發現他們拿著醫院的信息來向客戶勒索巨額,如果不給就把個人信息和裸照給公開。
該醫院負責人書,如果不把25000多張公布可以,需要385000美元的贖金,遭到醫院的拒絕後,黑客向客戶索要贖金2238美元.以換得自個的裸體相片、護照復印件、社保號碼以及其它信息不被揭露.
8. 整形醫院遭黑客攻擊是怎麼回事
整形醫院遭黑客攻擊。現代社會中,電腦黑客無孔不入。最近,立陶宛一家整形外科醫院的電腦系統被黑客攻擊,海量的個人照片和信息被公開。
據這家醫院的負責人說,黑客向客戶索要的贖金高達2238美元,以換得自己的裸體照片、護照復印件、社保號碼以及其它信息不被公開。此外,黑客們還向醫院方面索要385000美元的贖金,以阻止醫院數據被轉儲,但遭到院方拒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