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鏡質體反射率抑制與烴源岩質量關系——以東營凹陷烴源岩為例
李志明1徐旭輝2秦建中1劉文斌1施偉軍1蔣宏1
(1.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無錫214151;2.中國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北京100083)
摘要 FAMM(fluorescence alteration of multiple macerals)技術是目前解決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制問題的唯一有效方法。本文對東營凹陷不同類型烴源岩進行FAMM分析的同時,也進行了鏡質體反射率測定。在此基礎上,綜合前人研究成果分析了鏡質體反射率抑制與烴源岩質量關系。研究結果揭示,東營凹陷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與烴源岩質量關系密切,烴源岩質量越好,其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越大。Ⅰ型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一般抑制0.20%~0.35%,平均為0.30%;Ⅱ1型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一般抑制0.15%~0.30%,平均為0.22%;Ⅱ2型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一般抑制0.10%~0.18%,平均為0.15%;而Ⅲ型烴源岩的鏡質體反射率一般不抑制或抑製程度很低,為0~0.05%。鏡質體反射率受抑制的影響因素復雜,東營凹陷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與氫指數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性,表明東營凹陷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受抑制主要與烴源岩富氫密切相關,這與烴源岩質量越好、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越高相吻合。
關鍵詞 鏡質體反射率 抑制 烴源岩質量 FAMM 東營凹陷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and Source Rock Quality—A Case Study on Source Rocks from the Dongying Depression
LI Zhi-ming1,XU Xu-hui2,QIN Jian-zhong1,LIU Wen-bin1,SHI Wei-jun1,JIANG Hong1
(1.Wuxi Research Institute of Petroleum Geology,SINOPEC,Wuxi214151;2.Exploration & Proction Research Institute,SINOPEC,Beijing100083)
Abstract FAMM(fluorescence alteration of multiple macerals)technique is an only effective method for resolving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of source rock at present.The FAMM and vitrinite reflectance of various type source rocks are determined in this paper.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and source quality is studied on the basis of measured data and combined with result of predecessors.The studied results show that the levels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are close related to source rocks quality.The level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is relatively higher with the source rock quality better.The level of vitrinite reflec tance suppression for the source rocks characterized by typeⅠorganic matter usually ranges from 0.20% to 0.35%,average 0.30%;for those characterized by type Ⅱ1,it usually ranges from 0.15% to 0.30%,average 0.22%;for those characterized by type Ⅱ2,it usually ranges from 0.10% to 0.18%,average 0.15%;and for those characterized by type Ⅲ,it usually ranges from 0to 0.05%,i.e.no suppression or slightly suppression.The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is affected complexly by many factors.The levels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of the source rocks from Dongying depression having positive relationship with hydrogen index shows that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is close related to relatively more perhydrous of source rocks.This is consistent with better quality source rocks with high level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Key words vitrinite reflectance suppression quality of source rock FAMM Dongying depression
鏡質體反射率(Ro)是指在油浸條件下煤中均質鏡質體或基質鏡質體拋光表面的反射光強度與垂直入射光強度之比,用百分數表示,其是煤岩學中確定煤階的最重要方法[1]。Teichmuller(1950)首次將鏡質體反射率由煤階的劃分推廣到確定沉積岩中分散有機質的成熟度,並獲得了很大成功。隨後這種方法在油氣源岩有機質成熟度研究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成為目前國際上唯一可對比的成熟度指標,能夠客觀地反映晚古生代以來絕大多數烴源岩的有機質成熟度[2]。然而,隨著研究的深入,鏡質體反射率技術存在眾所周知的不足[3],其中兩個主要問題是正確鑒定分散有機質中鏡質體的難度大和鏡質體反射率的抑製作用[4~8],其結果導致鏡質體反射率常出現失真現象。東營凹陷是濟陽坳陷東南部的一個次級凹陷,是勝利油田勘探程度較高、油氣資源較豐富的一個凹陷。已有的研究結果表明,東營凹陷有效烴源岩(沙河街組四段上亞段—沙河街組三段中亞段)鏡質體反射率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9~11],故實測的鏡質體反射率實際上不能真實地反映烴源岩的成熟度。FAMM(fluorescence alteration of multiple macerals)技術是目前解決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制問題的唯一有效方法[3,4]。本文利用無錫石油地質研究所新建立的FAMM技術對東營凹陷不同類型烴源岩鏡質體進行FAMM分析的同時,也測定了鏡質體反射率。結合前人測試成果,分析了東營凹陷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制與烴源岩質量的關系,以便更正確、合理地認識鏡質體反射率所蘊涵的成熟度信息。
1 FAMM 技術原理簡述與分析方法
1.1 FAMM 技術原理簡述
FAMM技術由澳大利亞CSIRO石油資源研究所Wilkins博士及其科研組成員在1989~1991年期間開發,該技術主要用於解決如下3個問題:①烴源岩樣品的鏡質體反射率受抑制(和增強);②烴源岩樣品中鏡質體難以識辨;③烴源岩樣品中鏡質體豐度低。FAMM分析中具有決定性作用的技術支持是利用能激發488nm藍色激光的氬離子激光器,在625nm的檢測波長下測定顯微組分隨激光束輻射時間而變化的熒光強度。激光束的能量在0~25mW范圍內可調,激光束經由光學纖維傳導至顯微鏡,在50倍物鏡下聚焦到樣品表面,能形成僅約1~2μm大小的束斑[4]。這意味著用它幾乎可以對任何顯微鏡下可分辨的顯微組分顆粒進行微區分析。該技術的原理已有文獻進行了詳細論述[3,4,12],故本文就其原理僅作簡要的論述。
圖1 顯示正常鏡質體標定曲線和抑制校正等值線的熒光變化圖解
(據參考文獻[5]資料修改)
Davis等[13]和Pradier等[14]的研究成果表明,有機顯微組分的熒光變化特徵由兩種同時進行且對抗的光化學氧化反應確定,一種反應導致熒光強度隨時間減弱,另一種反應導致熒光強度隨時間增強,實際熒光變化曲線形態是兩種熒光發射隨時間變化的總和。在恆定的實驗條件下,其熒光變化曲線與顯微組分成分和成熟度有關。Wilkins等[4,5]研究發現熒光變化比(最終熒光強度/初始熒光強度,目前取400s時的熒光強度作為最終熒光強度I400)主要與烴源岩的成熟度有關,在正常鏡質體反射率小於1.25%時,熒光變化比隨烴源岩成熟度增高而減小;而最終熒光強度主要受顯微組分類型和成分控制,隨顯微組分富氫程度增高而增大。由此在大量樣品分析測試研究的基礎上,建立了顯示「正常鏡質體」標定曲線和抑制校正等值線的熒光變化圖解(圖1)。
1.2 FAMM 分析方法
(1)樣品制備:將研究樣品粉碎至1.0~0.5mm之間,並用環氧樹脂膠結製成光片,光片按鏡質體反射率測定要求進行拋光。拋光後盡快進行FAMM分析,否則應置於真空密閉乾燥器中保存,以避免氧化。
(2)設備與分析條件:FAMM分析獲得的成熟度參數用等效鏡質體反射率(EqVR)表示,其反映烴源岩的真實成熟度,圖1中的虛線為不同等效鏡質體反射率的等值線。本文實測FAMM分析結果在中石化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無錫石油地質研究實驗研究中心完成,使用的設備為:RANISHAW inVia型激光拉曼光譜儀,配備Ar+激發488nm激光器、Leica DMLP偏光顯微鏡。分析條件為對顯微組分顆粒進行612~625nm波長進行間斷定態光譜掃描,曝光次數140次,曝光時間1.00s/次,激光功率設置為30%,間隔0.5s,樣品表面功率(75±5)μW。
(3)結果提取:提取625nm的檢測波長下測定鏡質體隨激光束輻射時間而變化的熒光強度變化曲線(圖2);再根據熒光強度變化曲線,提取初始熒光強度、400s時的熒光強度,並計算熒光變化比,把所測得的鏡質體的FAMM結果落到圖1中,就可以確定烴源岩等效鏡質體反射率並獲知鏡質體反射率的校正值范圍。等效鏡質體反射率與實測鏡質體反射率(Ro)之差,即代表鏡質體反射率的抑製程度。
2 結果
據本文對東營凹陷烴源岩樣品的FAMM實測分析結果和郭汝泰等[11]的結果,東營凹陷不同類型烴源岩樣品鏡質體的典型熒光變化圖解如圖3 和圖4 所示,各樣品的FAMM分析結果及相應的鏡質體反射率值和有機質類型如表1所示。
圖2 測定的鏡質體顆粒及其625nm檢測波長下鏡質體隨激光束輻射時間的熒光強度變化曲線(上)
表1 東營凹陷烴源岩FAMM分析等效鏡質體反射率(EqVR)與鏡質體反射率結果對比
續表
註:參考文獻[11]中的FAMM分析結果由Wilkins博士在澳大利亞CSIRO石油資源研究所完成。
圖3 東營凹陷典型Ⅰ型、Ⅱ1型烴源岩熒光變化圖解
a—樣品54564(Wang54),3241.4m,Ⅰ型,EqVR=0.81%;b—樣品54566(Wang57),3423.22m,Ⅰ型,EqVR=0.92%;c—樣品675934(Bo11),2593m,Ⅱ1型,EqVR=0.75%;d—樣品54557(Chun371),2757.8m,Ⅱ1型,EqVR=0.78%
由不同有機質類型烴源岩的鏡質體典型熒光變化圖解(圖3,圖4)可見,除Ⅲ型有機質類型的烴源岩樣品外,其他所有樣品的鏡質體反射率均沒有落在正常鏡質體標定曲線附近,其中Ⅰ型有機質類型的烴源岩,其鏡質體反射率一般落在0.30%校正等值線附近;Ⅱ1型有機質類型的烴源岩,其鏡質體反射率一般落在0.20%校正等值線附近;Ⅱ2型有機質類型的烴源岩,其鏡質體反射率一般落在0.15%校正等值線附近。這表明東營凹陷Ⅰ型、Ⅱ1型和Ⅱ2型有效烴源岩的鏡質體反射率確實存在不同程度的抑制,並且有機質類型越好其抑製程度越大。根據表1所示的37個烴源岩樣品FAMM分析獲得的等效鏡質體反射率(EqVR)與鏡質體反射率(VRo)結果對比可知,Ⅰ型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范圍一般為0.24%~0.35%,平均為0.30%;Ⅱ1型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范圍一般為0.16%~0.30%,平均為0.22%;Ⅱ2型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范圍一般為0.13%~0.18%,平均為0.15%;而Ⅲ型烴源岩的鏡質體反射率一般不抑制或抑製程度很低,約為0.02%左右。可見,東營凹陷烴源岩的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與烴源岩質量關系密切,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越大,烴源岩的質量越好。這意味著東營凹陷僅Ⅲ型烴源岩的鏡質體反射率可正確反映烴源岩的成熟度,而其他類型烴源岩的鏡質體反射率均比實際成熟度偏低,故對於質量好的烴源岩,不能直接利用鏡質體反射率來釐定其成熟度,否則,會產生錯誤的認識,直接影響石油成因判斷和盆地油氣遠景的評價。
圖4 東營凹陷Ⅱ2型、Ⅲ型烴源岩典型熒光變化圖解
a—樣品S197(T73),3377m,Ⅱ2型,EqVR=0.82%[1];b—樣品S192(T73),2497m,Ⅱ2型,EqVR=0.60%[1];c—Niu38,2790m,Ⅲ型,EqVR=0.65%;d—Liang225,2024.2m,Ⅲ型,EqVR=0.54%
鏡質體反射率受抑制的影響因素復雜,但普遍認為主要與鏡質體相對富氫程度有關[2~6]。東營凹陷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與氫指數間具有顯著的正相關性(圖5),表明東營凹陷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受抑制也主要與烴源岩富氫程度密切相關,這與烴源岩質量越好、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越高相吻合。
圖5 東營凹陷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與氫指數關系圖解
3 結論
東營凹陷烴源岩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與烴源岩質量關系密切,鏡質體反射率抑製程度越大,烴源岩的質量越好,鏡質體反射率抑制主要與烴源岩富氫程度有關。
致謝 研究工作得到澳大利亞 CSIRO 石油資源研究所 Sherwood 博士的指導與幫助,表示衷心的感謝。
參考文獻
[1]陳家良,邵震傑,秦勇.能源地質學[M].徐州: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4,92.
[2]程頂勝.烴源岩有機質成熟度評價方法綜述[J].新疆石油地質,1998,19(5):428~432.
[3]Price L C and Barker C E.Suppression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in amorphous rich kerogen—A major unrecognized problem[J].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8(1):1985,59~84.
[4]Wilkiins R W T,Wilmshurst J R,Russell N J,Hladky G,Ellacott M V,Buckingham C P.Fluorescence alteration and the suppression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J].Organic Geochemistry,1992:18:629~640.
[5]Wilkiins R W T,Wilmshurst J R,Hladky G,Ellacott M V,Buckingham C P.Should fluorescence alteration replace vitrinite reflectance as a major tool for thermal maturity determination in oil exploration?[J].Organic Geochemistry,1995,22,191~209.
[6]Hao Fang,Chen Jianyu.The cause and mechanism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anomalies[J].Journal of Petroleum Geology,1992,15(4):419~434.
[7]Lo H B.Correction criteria for the suppression of vitrinite reflectance in hydrogen-rich kerogens:preliminary guidelines[J].Organic Geochemistry,1993,20(6):653~657.
[8]郭迪孝.鏡質體反射率是成熟度的通用「標尺」嗎?[J].石油實驗地質,1990,12(4):421~425.
[9]謝明舉,邱楠生.東營凹陷鏡質體反射率異常的無機作用探討[J].西安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20(5):12~16.
[10]張林曄,劉慶,張春榮.東營凹陷成烴與成藏關系研究[M].北京:地質出版社,2005,129~188.
[11]郭汝泰,王建寶,高喜龍等.應用激光探針技術評價烴源岩成熟度——以東營凹陷生油岩研究為例[J].自然科學進展,2003,13(6):626~630.
[12]李志明,秦建中,廖宗廷等.FAMM技術及其應用進展[J].石油實驗地質,2005,27(3):307~311.
[13]Davis A,Rathbone R F,Lin R et al.Observations concerning the nature of maceral fluorescence alteration with time[J].Organic Geochemistry,1990,16:897~906.
[14]Pradier B,Largeau C,Derenne S,et al.Chemical basis of fluorescence alteration of crude oils and kerogens-I.Microfluorimetry of an oil and its isolated fractions:relationships with chemical structure[J].Organic Geochemistry,1990,16:451~460.
⑵ 王淑琴的基本信息
所屬醫院:中亞醫療整形美容外科門診
醫院地址:山東省東營市北一路236-1號
職 稱:教授
⑶ 東營凹陷南坡沙四段灘壩砂體與成藏條件分析
劉軍鍔劉廣春李秀華邱桂強厲亞敏
摘要東營凹陷南坡沙四段地質條件比較復雜,具有儲集層薄、砂體橫向變化快、砂岩灰質成分含量高等特點。由於其頂部發育的油頁岩等高阻層具有屏蔽作用,加上該區地震資料解析度很低,資料品質差,各類地震技術無法識別薄儲集層,不能很好的對砂體進行描述和追蹤。在對南坡沙四段的油氣勘探中,以精細的地層對比、岩心觀察為基礎,利用岩相古地理、灘壩砂岩的有利發育地帶、有效儲集層的界定等方法把主要目的層沙四段上亞段細分為6個砂組,明確了各砂組灘壩砂體儲集層展布規律,評價了有利儲集層,並結合油源、構造分析,確定了勘探原則和方向,在實際應用中取得了顯著效果。
關鍵詞灘壩砂體儲集層沙四段地層對比沉積相東營凹陷
一、引言
東營凹陷南坡為一具有多層隱蔽圈閉、多層含油層系和多種油氣藏類型的復式油氣聚集帶。其中,沙四段以岩性和構造-岩性油氣藏為主。到目前為止,南坡八面河、廣利、王家崗、純化、小營、博興油田的沙四段總共上報石油地質儲量16055×104t,是增儲上產的重要後備陣地。東營凹陷南坡沙四段的含油儲集層是灘壩砂體少量的沖積扇和深水濁積扇,其中濱淺湖相的灘壩砂體是最主要的油氣儲集體。由於該區地質條件比較復雜,灘壩砂體具有儲集層薄、橫向變化快的特點,分布規律比較復雜。因此研究沙四段灘壩砂體的分布規律,正確認識儲油灘壩砂體的展布,對研究東營凹陷南坡沙四段的油氣勘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地層及沉積特徵
1.地層劃分及展布特徵
(1)地層劃分的電性標志
沙四段的電性特徵穩定,且有較好的岩性標志層,為小層劃分對比的主要依據。地層研究表明,東營凹陷南斜坡沙四段可劃分為下、中、上三個亞段,其中沙四段上亞段是主力含油層段,可進一步劃分為6個砂組(其中上部為1、2、3、4砂組,下部為5、6砂組)。
沙四段下亞段該段自然電位曲線多呈平緩基線,局部有較低的異常幅度,電阻率曲線一般較為平緩,感應電導率曲線上表現為較均一的一套峰值。
沙四段中亞段南坡東段沙四段中亞段在電阻率曲線以低幅鋸齒狀為特徵,地層較薄,區內無穩定的對比標志。仍沿用傳統的對比劃分方法,即以紅色泥岩的頂作為與沙四段下亞段的界面。南坡西段沙四段中亞段電阻率曲線呈幅度相對較低的尖刀狀。
沙四段上亞段下部該段電阻率曲線呈梳狀尖齒,這一特徵在南斜坡東部更為明顯穩定。該段可分為兩個砂組,在電阻率曲線上,沙四段上亞段上部之下的第一個高幅值寬闊峰狀凸起的底部為5砂組的底部;6砂組是從5砂組底部向下出現的一組中高幅度的峰狀凸起,中部幅度較高,向兩邊幅度遞減,該段底部為6砂組的底部。
沙四段上亞段上部此段岩性為深灰色、褐灰色泥岩、油頁岩、砂岩和石灰岩互層,夾少量的生物灰岩、白雲岩。電阻率曲線呈高幅異常的尖刀狀,特徵明顯。可細分為4個砂組,自上而下,電阻率曲線的第一個基線呈凸起寬闊峰狀高阻段為1砂組,高阻段的底部作為1砂組的底部;從1砂組底部向下,電阻率曲線上出現一組峰狀凸起的中高電阻層段,其中部幅度較高,峰狀凸起的中高電阻率值向上、下幅度遞減,向下遞減至最低值處為2砂組底界;3砂組的電阻率曲線幅度相對較低,但低阻段仍呈尖峰狀,為2砂組和4砂組之間的低谷曲線段;4砂組在該段的底部,電阻率曲線為三組基線呈弓形的尖峰狀。
沙三段下亞段該段的岩性為一套砂岩、灰質泥岩及油頁岩互層,電阻率曲線呈寬闊峰狀的中高幅值,寬闊峰狀電阻率曲線的基線呈弓形凸起。該段為沙三段下亞段和沙四段的界面。
(2)地層發育與展布
沙四段以泥岩、油頁岩、灰質岩、砂岩為主,可分為下、中、上三個亞段,其組合特徵如下。
沙四段下亞段該亞段以河流-沖積沉積體系為主,南坡東部岩性為灰色、紫紅色泥岩和白雲質、鈣質泥岩,鈣質粉砂岩,化石較少。南坡西部岩性以灰色深灰色灰綠色紅色砂岩、灰質砂岩、白雲岩、生物灰岩為主。
沙四段中亞段該亞段屬濱淺湖相沉積,南坡東部岩性為藍灰色夾深灰色泥岩、白雲質泥岩、灰質泥岩、砂岩,礫岩、粉砂岩少見。南坡西部岩性以灰色、深灰色、灰綠色、紅色砂岩,灰質砂岩,白雲岩,生物灰岩為主。
沙四段上亞段下部該亞段為濱淺湖-半深湖沉積,由於沉積環境不同,東營凹陷南坡東部和西部地區岩性明顯不同。南坡東部岩性為深灰色泥岩、油頁岩、砂岩和灰岩、白雲岩互層,地層橫向穩定;大部分地區地層厚度相對較薄,在60m以下。南坡西部砂岩較為發育,主要為褐灰色砂岩、白雲岩、灰岩、油頁岩、泥質砂岩,岩性主要為深灰色泥岩、油頁岩、砂岩和灰岩、白雲岩互層。該段地層西厚東薄、北薄南厚,厚度中心在樊家-純化西地區,約90m。廣利西地區的王103—萊34井區地層厚度約80m,受石村斷層的影響,通9井區厚度大於80m。
沙四段上亞段上部該段為濱淺湖-半深湖沉積,生物化石豐富,種類繁多;岩性為深灰色、褐灰色泥岩,油頁岩,砂岩和石灰岩互層,夾少量的生物灰岩、白雲岩。該沉積時期有兩個厚度中心,即樊家-樊東地區和王家崗-廣利西地區,地層厚度達175m,向南地層減薄。受純化草橋斷裂鼻狀構造帶的影響,純化、陳官莊、柳橋地區地層厚度較薄,小於100m。
2.沉積相分析
(1)岩心描述
沙四段沉積中、晚期,南坡為濱淺湖至半深湖沉積環境,湖泊面積不斷擴大,南部隆起之上的水系攜帶大量的陸源碎屑不斷注入,經湖浪和湖流的搬運,對水下扇等近岸較大砂體的沉積物改造,搬運至無河流注入的濱淺湖區或水下高地的周圍,形成具席狀展布的砂質淺灘或局部砂質堆積加厚的砂壩沉積(即灘壩砂體)。灘壩砂體具有分選好、磨圓好、物性好的特點,是沙四段重要的油氣儲集體[1]。
壩砂 壩砂主要由灰、深灰色、淺灰色中厚層粉砂岩、中細砂岩組成,單層及整體厚度較大,單層厚度大於1.5m,垂向韻律以向上變細的正韻律為主,底部發育沖刷面和滯留沉積,在壩相沉積的底部或頂部,有時可見壩體側向遷移而形成的逆粒序。主要發育平行層理、小型交錯層理、波狀層理及低角度楔狀交錯層理。在粒度概率累積曲線上由跳躍總體及懸浮總體所組成,跳躍總體達80%~90%,懸浮總體10%~20%,斜率較陡,分選性較好。自然電位及視電阻率曲線表現為高—中幅指狀。滲透率為68.9×10-3~523×10-3μm2,最高達900×10-3μm2;孔隙度為17.8%~28.3%,最高可達4.6%。
灘砂 灘砂又名席狀砂,以中薄層灰色、灰綠色粉砂岩、泥質粉砂岩、粉砂質泥岩組成,垂向韻律具有多變性,主要發育波形層理、脈狀層理,另外還見壓實變形層理、沙球構造等,常見碳屑、雙殼、螺類等生物化石。表面砂體經過了長期的搬運和篩選。在粒度概率累積曲線上,跳躍總體達70%~80%,懸浮總體20%~30%,相對斜率較高,分選性較好。測井曲線為相對低值的小指狀。滲透率為1.737×10-3~110×10-3μm2,孔隙度為6.7%~18.1%[2]。
(2)沉積相分析
沙四段中亞段沉積時期主要為濱淺湖相沉積,南坡西部地區灘壩砂體非常發育,僅在樊107、博102—柳3井區發育泥岩。相對而言,南坡東部除了八面河地區發育大規模的砂體,其他地區砂體規模均很小。
沙四段上亞段為濱淺湖相,發育大量灘壩砂體,受純化-草橋斷裂鼻狀構造帶的影響,南坡西部(純梁地區)和東部(現河地區)地區沉積微相略有不同。西部的物源主要來自東營南坡南部的魯西隆起,東部的物源主要來自東營南坡東部及南部,另外也有來自其南部的沖積扇和東北部的深水濁積扇。由於沉積環境的變化,沙四段上亞段1~6砂層組具有不同的沉積微相。
6砂組南坡西部以灘壩砂微相為主,僅在金1和博17井區發育少量泥岩;同時,其南部的魯西隆起發育大量的近岸沖積扇(通60、金25—金12、博1井區)。南坡東部地區的王家崗東部、廣利西地區及八面河北部的部分地區發育灘壩砂體;由於石村斷層同沉積作用,草橋地區的廣5—廣4、廣11井區也發育灘壩砂體,陳官莊地區的官4—通40—通20、官112井區及通古3—通古5井區發育碳酸鹽岩沉積。
5砂組南坡西部發育大量的灘壩砂體,僅在金家南部的金14井區和博東地區的博902—柳3、純7井區發育少量的泥岩,純92—純2井區為碳酸鹽岩微相沉積。柳橋-金家鼻狀構造一線向東,沉積大量的淺湖泥;南部的魯西隆起發育沖積扇體(廣7—廣15井區)。相對西部,東部灘壩砂體的發育規模較小,王家崗東部、廣利西地區、八面河北部地區、王家崗西部的王120—王33井區,以及陳官莊東的王111—王90井區均發育灘壩砂體;由於石村斷層的同沉積作用,草橋地區的廣5—廣3井區發育灘壩砂體;魯西隆起的廣11—草113、草4—草24井區發育近岸沖積扇。陳官莊地區的官110—通40—通52—通42井區發育碳酸鹽岩沉積。
4砂組南坡西部地區以淺湖泥沉積為主,發育少量的灘壩砂體,其南部發育金13—通35近岸扇,金家南部的金4井區及通古7—通古4井區為碳酸岩鹽相沉積。東部發育大量的灘壩砂體,王家崗東部、廣利西地區及八面河北部地區及王22—王120—王108井區發育大量的灘壩砂體(王27—萊34、萊12—萊10、王94—王21、面13、王96井區發育壩砂);陳官莊地區的官110—通40—通52—通42—王112井區為碳酸鹽岩沉積。
3砂組南坡西部主要發育淺湖泥,僅在其南部近岸處發育一些平行與湖岸的灘壩砂體。南坡東部王家崗東北部、廣利西地區及八面河北部地區灘壩砂體相對發育;陳官莊地區的純372—牛8—官6—王18井區及通61—通56井區發育碳酸鹽岩沉積。
2砂組南坡西部地區以淺湖泥沉積為主,灘壩砂體不發育,僅在其南部近岸處的金家地區發育一些平行與湖岸的灘壩砂體。東部地區發育大量的灘壩砂體,王家崗的東北部、廣利西地區及八面河北部地區發育灘壩砂體,王家崗南部發育少量的灘壩砂體;陳官莊地區的純372—通42—牛3井區及王5—通10、通古2—通古7井區發育碳酸鹽岩沉積。
1砂組南坡西部地區以淺湖泥沉積為主,發育極少量的灘壩砂體;其南部金7—通37、通35井區發育近岸扇,其南部金28—金4、博16—草29及純37井區發育酸岩鹽相。東部地區的王家崗東部、廣利西地區及八面河地區發育灘壩砂體;王家崗西部、陳官莊東部及其部分地區的井區發育碳酸岩鹽微相;廣利油田的萊105—萊59—萊1—王126井區發育來自東北部的深水濁積扇。
三、儲集層及有效儲集層發育規律
1.灘壩砂體發育控制因素
東營凹陷南坡沙四段灘壩砂體儲集層主要受以下四方面因素控制。
第一,物源控制砂岩發育。南坡沙四段的物源主要來自東營凹陷南部的魯西隆起、廣饒凸起,東南部的濰北凸起和東北部的青坨子凸起,在物源的控制下,灘壩砂體對應地發育在南坡的南部及其東部。
第二,同生斷裂活動控制物源方向。受博興斷層和石村斷層的控制,灘壩砂體在斷層下降盤的大盧湖、正理庄、金家、博興、廣饒地區非常發育。
第三,湖水動力控制砂體性質和分布。砂質沉積物經過波浪、湖流的搬運、沉積和篩選,最終在有利的原始地貌地區沉積下來(如同生斷層或盆傾斷層下降盤轉折處、鼻狀構造側翼、水下隆起側翼、湖岸轉折處等有利地帶),形成灘壩砂體。
第四,沉積相帶及構造活動控制儲集性能。不同沉積相帶砂體儲集層的滲透率、孔隙度並不相同,這些儲集層包括中孔中滲、中孔低滲、低孔低滲等類型,其中以中孔中滲儲集層最為常見。同一砂體的邊緣相帶儲集性能明顯變差。在斷層的改造下,滲透率、孔隙度較差的灰質砂岩可變成比較有利的儲集層。
經綜合分析,認為東營凹陷南坡沙四段灘壩砂體在同生斷層或盆傾斷層下降盤轉折處、鼻狀構造側翼或水下隆起側翼及湖岸轉折處最為發育。通過對沙四段構造解釋及沙四段沉積前的古地貌恢復,認為在博興斷層、石村斷層的下降盤,金家-樊家鼻狀構造,柳橋鼻狀構造,純化-草橋斷裂鼻狀構造,八面河斷裂鼻狀構造的側翼及南坡湖岸的轉折處等有利地帶發育灘壩砂體。實踐證明,該區的大盧湖油田、正理庄油田、金家油田、博興油田、八面河油田及王家崗油田的南部均發育大量的灘壩砂體,砂體普遍含油,已有多口井獲得工業油流,形成了一定規模的儲量[3]。
2.儲集層發育規律
通過綜合分析認為,沙四段上亞段下部沉積時期南坡西部砂岩相對發育,全區均有分布,在純98—博3—樊斜21井區沉積了30~40m的砂岩,金家地區發育20m厚的砂岩,博19—草104—廣3井區砂岩厚度達15m以上。南坡東部砂岩厚度中心在王121—面1—角3井區,厚度大於20m;王家崗東部、廣利西和八面河北部地區砂岩厚度相對較大,厚度達15m;陳官莊及王家崗西部地區的砂岩不發育,僅在官4、官115井區發育10m厚的砂岩。
沙四段上亞段上部沉積時期,南坡東部砂岩較為發育,厚度中心在廣利—王家崗—八面河北部地區,厚度達50m,沿萊105—王6—王斜128—王96—通20井一線向西厚度小於10m。受純化草橋斷裂鼻狀構造帶的影響,純化—草橋—陳官莊地區砂岩不發育。南坡西部砂岩不發育,僅在金家地區發育大規模的灘壩砂體,厚度中心在通18—通58—金13井區,厚度大於15m。
綜上所述,沙四段上亞段下部沉積時期,南坡西部砂體發育規模較東部更為發育;沙四段上亞段上部沉積時期,南坡東部砂體非常發育,砂體厚度也較大,而南坡西部砂體儲集層不發育。
3.有效儲集層發育規律
有效儲集層包括含雜質少的純凈砂岩、在斷層的改造下儲集性能變好的灰質砂岩以及單層厚度大於3m的砂岩。由於沉積和成岩作用的影響,不同類型、不同相帶砂體儲集層的滲透率、孔隙度並不相同,有效儲集層一般屬於中孔中滲及其以上的儲集層。沙四段上亞段下部沉積時期,南坡西部有效儲集層發育規模較東部更為發育;沙四段上亞段上部沉積時期,南坡東部有效儲集層非常發育,厚度也較大,西部地區則不發育。
(1)南坡西部有效儲集層
6砂組6砂組有效儲集層在全區幾乎均有分布,在樊家、純化西部、金家東部地區,厚度均大於6m,厚度中心可達10m。
5砂組該砂組有效儲集層在全區均有分布,厚度中心在純化西部、金家東部地區及樊119井區,厚度可達12m。
1~4砂組沙四段上亞段上部1~4砂組有效儲集層相對不發育,僅在金家地區發育大規模的灘壩砂體,厚度中心在通18—通58—金13井區,厚度達10m。其他地區有效儲集層規模較小。
(2)南坡東部有效儲集層
5~6砂組沙四段上亞段下部5~6砂組有效儲集層主要分布在王家崗東南部、八面河北部、草橋、廣利西地區,沉積時期有兩個厚度中心,即王121—角6—面124井區和草4—廣11井區,厚度大於10m,向西向北減薄。
4砂組4砂組有效儲集層分布在王家崗東部、八面河、草橋、廣利西地區,厚度中心在王61—角6—草14井區,厚度大於10m,向西向北減薄。
3砂組該砂組有效儲集層不發育,厚度中心在王126井區、角6—面124井區、萊2井區,有效砂岩厚度僅5m;角6—草14井區有效砂岩厚度大於10m,向西向北減薄。
2砂組2砂組有效儲集層分布在八面河北部、廣利西地區,有兩個厚度中心,主要分布在東部的萊2—面120及王90、面15井區,厚度大於5m,向西厚度減薄。
1砂組該砂組有效儲集層比較發育,主要分布在廣利、王家崗東部及八面河地區,厚度中心主要集中在東北部的萊38—王10井區。
四、成藏條件分析
從鑽遇沙四段的探井及開發井的情況來看,東營凹陷南坡油藏類型主要為構造、岩性、構造-岩性油氣藏。除牛庄窪陷、博興窪陷向東營凹陷南坡供油外,南坡沙四段自身生成的低成熟原油也是該區的一個重要油氣來源。該區的儲集層分布、砂體厚度及斷層構造圈閉為控制油氣成藏的主要因素。
1.儲集層(有效儲集層)分布
作為主要儲集層的濱淺湖相灘壩砂體,其分布控制了油氣的聚集,且有效儲集層的分布對油氣的聚集起到更為重要的控製作用。通過分析認為,沙四段上亞段下部沉積時期,南坡西部和東部地區的油氣均很富集;沙四段上亞段上部沉積時期,油氣主要分布在南坡東部。
2.砂體厚度的控製作用
夾於層間層理極為發育的油源岩層中的砂體,既是儲集體,又是油氣運移的運載層。對於儲集物性好的砂體,由於油氣運移的阻力小,油氣可通過它不斷向斜坡高部位運移;滲透性差的儲集層阻力大,油氣運移不通暢。在有斷層切割形成封堵的條件下,滲透性好的厚砂體含油寬度一般較窄,沿斷層呈條帶形分布;滲透性差的薄儲集層雖然含油寬度較大,但油井產能一般較低。
3.斷層、構造圈閉控制油氣富集
南坡沙四段油藏發育大量的構造-岩性油藏,其中斷層對於油氣的運移、聚集和側向封堵起著非常重要的控製作用,順向斷層和反向斷層均可富集油氣成藏。例如,位於順向斷層下降盤的萊32井、位於反向斷層上升盤的王斜119井等油氣都較為富集。相對地,反向斷層的上升盤更有利於油氣聚集,油源也更加充分,且對應的下降盤是沙三段中、下亞段,側向封堵較好。另外,斷層的存在為沙四段上亞段生成油氣的重新分配提供了條件。構造圈閉利於油氣的聚集,物性好、厚度大的灘壩砂體在該帶油氣富集,油層產能高。根據以上分析,沙四段的油氣勘探應該以評價儲集層和斷層研究為突破點,主要在儲集層發育帶、斷裂帶、鼻狀構造帶的疊合地區展開。
五、結論
東營凹陷南坡沙四段上亞段可分為6個砂組,通過各砂組灘壩砂體儲集層展布規律的分析,評價了有效儲集層;該區的儲集層主要以灘壩砂體為主,特別是西部及東部部分地區的沙四段上亞段下部地層和東部沙四段上亞段上部地層灘壩砂體非常發育,是最有利的儲集體;並且灘壩砂體在同生斷層或盆傾斷層下降盤轉折處、鼻狀構造側翼或水下隆起側翼和湖岸轉折處最為發育;沙四段是油田增儲上產的重要後備陣地,勘探潛力非常大,但對灘壩砂體薄儲集層仍需做深入細致的工作。
致謝本文在編寫過程中得到王寧高級工程師、王居峰、韓祥磊工程師的指導,孫紅蕾、賈光華、李小梅、王化愛、張昕的幫助,在此表示感謝。
主要參考文獻
[1]趙澄林等.油區岩相古地理.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7.
[2]中國石油學會石油地質委員會編.碎屑岩沉積相研究.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88.
[3]H.E.賴內克,I.B.辛格.陸源碎屑沉積環境.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79.
⑷ 王淑琴的學術水平
連年參加國際國內整形美容學術交流會議,在各級專業雜志發表多篇整形美容學術論文。一手創建了中亞醫療整形美容醫院. 耕美美業.美容院。集醫療整形—美容—美體—養生於一體的連鎖機構。現已發展為北京、山東多家分支機構. 及合作醫院。
從整形美容.到生活美容.美體.養生,因客人自身條件需求制定美容方案。整形美容一人一套方案,美容.美體.養生一人一方,力求精確,令求美者放心。王淑琴女士在整形.美容界是一位不可多得的德藝雙馨的女專家。
⑸ 沙三中亞段古地貌特徵
東營凹陷進入沙三中亞段沉積時期,湖盆水位達到最深,且一直處於高位體系域。該時期,盆地主斷層均處於發育的高峰期,新生斷層大都發育在北部陡坡和凹陷的中央帶及南斜坡。由於陳南大斷層的活動及古近紀早期塑性地層上拱的共同作用,使得中央背斜帶進一步向上拱張、斷裂,為研究區北帶低窪處的沉積提供更豐富的物源。該時期,研究區北帶的斷裂的發育也達到了高峰,辛鎮背斜構造和新立村背斜已趨於發育成型。南部的斷階帶的發育也已成型,為濁積扇的發育提供了良好的場所。
沙三中亞段沉積時期是東營凹陷由強烈裂陷期向穩定期轉化的過渡期,沙三中亞段沉積時期的前期階段整個東營凹陷基底繼續沉降,氣候濕潤,大量淡水攜帶碎屑物質進入湖盆,深湖相沉積發育。加之構造活動提供的斷階帶,控制了層序發育早期低位湖盆的分布范圍以及低位扇的形成,同時有助於三角洲的推進作用,為三角洲-深水坡移濁積扇、滑塌濁積扇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古地理背景條件,同時也形成了圖2-17所示的古地貌特徵。
圖2-17 研究區沙三中亞段古地貌特徵
⑹ 中亞醫院怎麼樣
您好,看一個醫院的好壞,主要看這幾點,第一:醫院的規模大小;第二:醫院的醫療設備是否先進;第三:醫院的醫生水平如何;第四:醫院的服務怎麼樣。
⑺ 中亞癲癇醫院是正規醫院嗎
你好,治療癲癇應注意尋找原因,做相關檢查、在明確診斷,從根源上治療,才是最有效的辦法。平時注意飲食,加強鍛煉,提高身體素質。
⑻ 沈陽中亞白癜風研究所是正規醫院嗎
治療要選擇正規、專業的醫院就醫。切不可相信一些土方法等,以免耽誤治療的時機導致病情加重。治療方法雖然有多種,但每種方法都有一定的適應症,不一定都適合所有的患者,患者切勿盲目選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