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金朝歷史哦上完顏晟和金兀術粘罕的關系是什麼
完顏晟是金兀術粘罕的叔叔。因為完顏晟是完顏阿骨打的四弟,而金兀術是完顏阿骨打的第四個兒子。
1、金太宗完顏晟(1075年11月25日 —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完顏吳乞買,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弟,金朝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令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為都元帥,統領金軍,兵分東、西兩路,逼進北宋首都汴京,雙方訂「城下之盟」。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經過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宗望、宗翰兩路軍大舉南伐,汴京再度被包圍,破郭京「六甲法」,汴京城陷。天會十三年(1135年)正月,太宗病死於明德宮,終年六十一歲。遺體葬和陵。
(1)晟顏整形醫院怎麼樣擴展閱讀:
是中國歷史上由女真族建立的封建王朝,共傳十帝,享國一百二十年。 女真原為遼朝臣屬,天慶四年(1114年),金太祖完顏旻統一女真諸部後起兵反遼。於翌年在上京會寧府(今黑龍江省哈爾濱市)建都立國,國號大金,建元「收國」。並於1125年滅遼朝,兩年後再滅北宋。
貞元元年(1153年),海陵王完顏亮遷都中都大興府(今北京)。金世宗、金章宗統治時期,金朝政治文化達到巔峰,金章宗在位後期由盛轉衰。金宣宗繼位後,內部政治腐敗、民不聊生,外受大蒙古國南侵,被迫遷都汴京開封府(今河南開封)。女真貴族大肆佔領華北田地,使得雙方的沖突加劇,漢族紛紛揭竿而起 。1234年,金朝在南宋和蒙古南北夾擊下覆亡。
B. 顏府嫡女,宴會上她不落座,皇上太後都不敢坐是哪本小說
《世子妃太冷》。
作者:晟顏希。
內容簡介:
前世一國公主,完美無缺,遭天嫉妒,一次生日宴會穿越了。今生顏府嫡女,原主本是萬眾景仰,卻遭庶妹毒害,推入湖中,變得呆傻,可她卻有個公主妹妹,罩著她,在她呆傻之際。她穿越來,就是為了改變今生。去場宴會竟然路遇到了前世的朋友!原來她也穿越過來了!庶妹不是親生的,那還這么囂張,神馬?她和妹妹竟然也不是親生的,顏夫人是娘的婢女!
《世子妃太冷》語言描述平易雋永:語言構思上並無極力鋪陳辭藻,採用華麗文采進行敘述,而是用最樸素、最真摯的情感進行渲染,達到哲理與內涵的有機統一,情感與內容的有機統一 ,情感與內容的共鳴,以平易見真知,以樸素刻情感內涵,達到此時無聲勝有聲之感,平實的語言,哲理蘊含的內容,達到一種巧妙的散文升華,其語言功底不可不謂之深厚。
《世子妃太冷》結構編排獨具匠心:主要採用了雙線式結構,明暗交織,情景交融,展現作者內心,命運的跌宕起伏與作者感悟,寓情於美,自然流暢。作者多變的藝術風格和高超駕馭文字能力躍然紙上。
C. 金太宗完顏晟有幾個兒子金太宗兒子列表
1123年即位在位12年。太祖的四弟即位後,繼續進行滅遼戰爭,1125年,消滅遼朝。開始進攻宋,1126年,攻下汴京,北宋亡。金太宗完顏晟兒子列表:長子宋國王完顏宗磐,名,蒲魯虎豳王完顏宗固,名,完顏胡魯代王完顏宗雅,名,完顏斛魯補徐王完顏宗順,名,完顏阿魯帶四子虞王完顏宗偉,名,完顏阿魯補三子滕王完顏宗英,名,完顏斛沙虎薛王完顏宗懿,名,完顏阿鄰原王完顏宗本,名,完顏阿魯翼王完顏鶻懶豐王完顏宗美,名,完顏胡里甲鄆王完顏神土門霍王完顏斛孛束蔡王完顏斡烈畢王完顏宗哲,名,完顏鶻沙
D. 介紹下金太宗完顏晟的妻妾兒女
金太宗完顏晟(1075年11月25日—1135年2月9日),金朝第二位皇帝(1123年9月27日—1135年2月9日在位)。女真名吳乞買,金太祖之弟,身材魁梧,力大無比,能親手搏熊刺虎。在位12年,終年61歲。
妻妾
欽仁皇後唐括氏
子女
長子宋國王完顏宗磐,名 蒲魯虎
豳王完顏宗固,名 胡魯
代王完顏宗雅,名 斛魯補
徐王完顏宗順,名 阿魯帶
四子[2]虞王完顏宗偉,名 阿魯補
三子[2]滕王完顏宗英,名 斛沙虎
薛王完顏宗懿,名 阿鄰
原王完顏宗本,名 阿魯
翼王完顏鶻懶
豐王完顏宗美,名 胡里甲
鄆王完顏神土門
霍王完顏斛孛束
蔡王完顏斡烈
畢王完顏宗哲,名 鶻沙
E. 完顏晟的介紹
金太宗完顏晟(1075年11月25日1—1135年2月9日),女真名完顏吳乞買,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弟,金第二代皇帝,1123年即位。天會三年(1125年)十月,令諳班勃極烈、完顏斜也為都元帥,統領金軍,兵分東、西兩路,逼進北宋首都汴京,雙方訂「城下之盟」。天會四年(1126年)八月,經過半年的休整,金太宗再次命宗望、宗翰兩路軍大舉南伐,汴京再度被包圍,破郭京「六甲法」,汴京城陷。天會十三年(1135年)正月,太宗病死於明德宮,終年六十一歲。遺體葬和陵。其後代全被海陵王完顏亮所殺,海陵王遷都後,改葬於大房山,稱恭陵。他死後謚號是體元應運世德昭功哲惠仁聖文烈皇帝,廟號是太宗。
F. 完顏晟的人物生平
完顏晟是金世祖完顏劾里缽第四子,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同母弟,母為翼簡皇後拏懶氏。生於遼太康元年(1075年)。初為金穆宗完顏盈歌的養子。
遼天慶五年(1115年),在女真族抗遼斗爭初獲勝利的基礎上,與完顏宗翰、完顏希尹等力勸完顏阿骨打稱帝,建立金朝,這既是首席大臣,又是儲嗣,實際上是阿骨打的主要助手和繼承人。
金天輔五年(1121年),奉詔知國政。凡軍事、司法案件皆由吳乞買從宜處之,吳乞買理事持重,使金太祖征遼時無後顧之憂。 天輔七年(1123年),金太祖病逝,九月,吳乞買即帝位,是為金太宗,改元天會。完顏晟即位後,以弟完顏杲為諳班勃極烈,金太祖庶長子完顏宗干知國政,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總理軍事。
天會三年(1125年),遼天祚帝在逃亡途中,為完顏婁室率兵追獲,後降封其為海濱王。遼朝既亡,西夏向金稱臣。金在西部和西北部不再有後顧之憂。與此同時,交替使用武力和招降的手段,征服奚族和遼朝的殘余勢力,使佔領區日趨鞏固。隨之加緊對宋用兵的准備。
同年十月,任命諳班勃極烈杲兼領都元帥,率軍分兩路南下伐宋。西路由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統領,從雲中(今山西大同)攻太原;東路由右副元帥完顏宗望統領,從平州(今河北盧龍),攻燕山府(今北京),北宋防守燕山府的郭葯師投降,四年春正月,郭葯師引導金軍長驅渡黃河,然後諸路軍共圍汴京(今河南開封)。此時,宋徽宗趙佶傳位於其子欽宗趙桓,急忙南逃。宋欽宗趙桓即位後,金兵大敗宋勤王之兵,趙桓懼而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之地並增歲幣,始求得金軍退師。然而,各地戰事仍在進行,完顏宗望敗宋將姚平仲於孟陽,完顏宗翰攻下隆德府,完顏活女斬種師中於井陘,北宋戰爭處處失利。八月,金左副元帥完顏宗翰、右副元帥完顏宗望再次率軍伐宋。九月,完顏宗翰攻下太原,完顏宗望占井陘、真定。十一月,完顏宗望渡黃河,再圍汴京。閏十一月,完顏宗翰至汴後,數日即克汴城。
完顏宗翰遣使入城,請二帝至軍前議和及商談割地事宜,趙桓被迫赴青城(河南開封)金營,金人索金1000萬錠、銀2000萬鋌,縑帛2000萬匹,馬7000匹,皆歸於金。宋又割兩河地(黃河以北地)予金,遣使臣往諭兩河各州縣開城降。天會五年二月,金太宗詔降宋二帝為庶人。三月,立宋張邦昌為楚帝。金軍退時,系虜宋二帝趙佶、趙桓及皇族等北還,北宋遂亡。此後,對南宋的戰爭連年不斷。 天會五年(1127年)冬,完顏宗翰約諸將分征河南,右副元帥完顏宗輔率眾征山東。同時,太宗下詔追擊在揚州的宋高宗趙構。
天會六年(1128年),完顏宗翰遣完顏婁室攻取陝西。二月,金軍至揚州,宋高宗倉卒渡長江,奔瓜州,五月逃至建康(今南京)。閏八月,金兵漸漸逼近,宋高宗赴鎮江,十月至杭州。十一月,完顏宗弼率兵渡過長江,攻入建康府。宋高宗又自建康奔往杭州、越州、明州。在金軍跟蹤追擊中,宋高宗望風泛海奔定海。完顏宗弼入海追300里,不及而還。不久,宋又收復建康。
天會八年(1130年)三月,完顏宗弼與宋韓世忠戰於鎮江,不利,不得渡江。完顏宗弼引軍走建康,韓世忠與之再戰江中,金人乘風縱火,韓世忠敗績。完顏宗弼得渡江,屯六合縣。其後,金將主要戰場移至陝西。完顏宗輔等在富平大敗南宋名將張浚。旋即佔領陝西五路。
天會九年(1131年),完顏宗弼進攻和尚原(今寶雞西南),為南宋名將吳玠、吳璘擊敗,完顏宗弼中箭,僅以身免。是役,為宋金戰爭中金方最大的一次敗仗。
天會十一年(1133年),宗弼再進兵,終取和尚原。又攻仙人關,則為吳玠所敗。從此不敢再圖蜀。完顏晟更派完顏宗輔、完顏昌權左右副元帥,與劉齊合兵渡淮河,南宋震恐,此時完顏晟病重,金兵引還。
金軍的南下和殺掠行為,引起中原人民的激烈反抗,五馬山、八字軍等起義軍等風起雲涌。對此,以完顏晟為首的女真統治者,不斷地調整政策,同時對許多義軍施以鎮壓。 金太宗即位之初,尚沿用金太祖舊制。
天會二年(1124年),全部佔領遼地後,仍令諸將遵守金太祖與宋訂立的「海上盟約」,速將雲州諸地交還宋朝。但完顏宗翰、完顏宗望等重要統帥與原遼朝舊臣,力陳割雲州之利弊,金太宗才決意毀約,並萌發滅宋的意圖。
天會四年(1126年)滅北宋,金統治區擴展到黃河流域,金朝的舊政策已不適應形勢,因而首先採取在漢族地區恢復原有封建制度,進而推動金政權封建化進程的改革方針。如:天會元年十月,在燕雲地區恢復科舉制度,開科取士。滅北宋後,實行「南北選」,用遼製取遼人,宋製取宋人,入選的封建士大夫被任命為漢區新恢復的州縣官員。
同時,金太宗對太祖原來實行「南北面官」的設想付諸實施並加以改革。天會四年,將元帥府發展為統轄中原地區最高軍政機關,下設燕、雲二樞密院,實行封建統治。不久,兼采遼宋制度,頒布以尚書省為首的三省制,逐步取代樞密院制。天會六年八月,以州郡職員名稱及俸給因革詔中外,統一了原遼宋兩地府州縣官制。天會八年九月,立劉豫為傀儡皇帝,國號「齊」,管轄河南、山東、陝西,承用漢制度不變。
金太宗以完顏杲、完顏宗干、韓昉等人在中央議禮儀、興庫序,逐步建立健全各種封建行政機構。
天會二年(1124年)設大理寺,四年置宣徽院,五年設昭文館,各種司、府、寺相繼建立。天會八年(1130年)已出現六部中的禮部、吏部。
勃極烈制演變為國家最高軍政決策機關和審議機關,其他職能則為各種封建機構所取代。天會十二年(1134年),以三省六部制度取代國論勃極烈制的條件基本成熟,但未及全面推行。金太宗在女真族及契丹、奚等北方民族中仍沿用女真奴隸制,並不斷完善女真奴隸制經濟。女真猛安謀克部民實行牛頭地授田制度,每耒牛三頭為一具,限民口二十五受田四頃四畝有奇。初授田大約無最高限額,納稅又無固定額,只是視國家需要隨時而征之。天會三年,以歲稔,國家無儲積以備女真部民之飢饉,詔令每一牛具地歲納粟一石,由各謀克立廩貯之。五年,詔女真內地每一牛具賦粟五斗。在此前後規定官民占田無過四十具,既在經濟上給女真等族以優惠地位,又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猛安謀克貴族兼並土地。金代女真奴隸制土地制度最後形成,直至金中期女真奴隸制度崩潰時仍無大變化。 在結束對遼、北宋的戰爭之後,北方地區歷經戰爭浩劫,戶口稀少,各族人民因飢荒戰亂,或自鬻為奴,或被掠為奴,國家財政收入受到很大影響。金太宗繼金太祖贖免女真族完顏氏奴婢之後,在各族中實行更大范圍的贖奴工作。
天會二年(1124年)正月詔勃堇完顏阿實賚:同姓之人(完顏氏)中自賣為奴尚有未復者,「其悉閱贖之」。四月,「詔贖上京路新遷寧江州戶口賣身者六百餘人」。
天會七年(1131)又詔金朝各地各族,軍興以來良民被掠為奴、為驅者聽其家屬贖之。並多次下詔和遣使各地敦勸農功,禁止內外官、宗室私役百姓。避役之民,以微直鬻身權貴之家者,悉出還本貫。權貴之家脅買貧民為奴者,一人償十五人,詐買者一人償二人,皆杖一百。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女真軍功貴族擴大奴隸制的趨勢,加強了朝廷權力。但對女真普通奴隸主則實行保護其奴隸制的政策。天會九年(1133年),金太宗下詔新徙戍邊戶,匱於衣食,有典質其親屬奴婢者,官為贖之。
到天會十年(1134年),勃極烈制度的職能已發生重大變化,諳班勃極烈杲亦於兩年前病卒,人員需要補充。於是金太宗對勃極烈制進行了重大改革和調整,按照漢制立皇儲的原則,以太祖嫡長孫合刺(即完顏亶、熙宗。其父宗峻早逝)為諳班勃極烈,不預政事。完顏宗磐(太宗長子)為忽魯勃極烈,宗干為左勃極烈、宗翰為右勃極烈。 其地位相當於尚書令,左、右僕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