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氧醫美被多位明星起訴,究竟為何
序言: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新氧醫美的廣告,這則廣告出現在各大視頻平台上。但是根據新聞顯示這個醫美平台被多位明星起訴。起訴的明星有吳奇隆,華晨宇,鞠婧禕等。根據該平台的客服解釋,因為平台的部分用戶私自在文章中使用明星照片,所以導致各平台被起訴。在看到這樣的新聞時,小編覺得我們一定要用法律武器維護自己的權利。
三、尊重顧客的權益
小編之前看到過這樣一條新聞,在一家整容機構的廣告上,某位顧客看到了自己整形前後的照片,因此起訴了該家整形機構。一些整形機構或者是醫美平台,為了自己的收益私自的使用他人圖片,這是非常不尊重顧客權益的做法。現在國家對於個人肖像權的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如果私自使用他人照片的話,將面臨巨額罰款。再嚴重一些的話,可能面臨著關門的風險。
2. 商標先生108問第5問:注冊商標,要哪些文件
近日,有業內人士爆料新氧主APP因沒有第9類商標使用權被蘋果App Store下架,僅在 store現存「新氧微整形」和「新氧青春版」兩個「小包」,絕大多數新氧用戶因主包下架,已無法再更新APP。創業艱辛,然守成亦難。多少創業企業在歷經初期艱難後,卻因為商標問題而深陷困局。新氧主APP因沒有第9類商標使用權被蘋果App Store下架作為一家醫美O2O企業,新氧此次的商標漏洞可能將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失。首先,謀求上市的腳步將可能被迫停止。中國證監會在《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中明確規定:發行人應合法擁有與其生產經營有關的商標所有權或使用權。顯然商標漏洞意味著新氧已經不符合這一條件,美股、港股市場對於發行企業知識產權要求則更加嚴厲。其次,新氧主APP再次上線蘋果App Store存在困難。蘋果App Store規定:如果App被投訴商標侵權,蘋果在調查取證之後會將相應的App作下架處理。在商標歸屬未明確前,將不會再上架侵權應用,而之前下載APP的用戶,也從此無法再進行後續版本更新。隨著商標事件的發酵,新氧此前對外宣稱的2000萬用戶有可能將逐漸全部流失。最後,對用戶和投資人將造成損失。首先,對用戶來說,不能使用APP意味著不能滿足正常下單、獲取信息等服務,對於已經產生訂單的交易來說,用戶可能會損失一些資金並延緩相關醫美療程。對投資人來說,新氧陷入的困境都將致投資人於不利局面。新氧只是諸多商標漏洞案的一個縮影,在新氧背後,可以看出對創業型公司而言,商標缺失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創業者如果不重視商標,將對自己的企業造成無法預計的嚴重後果。新氧事件也許只是簡單的商標爭奪戰,但是其背後折射出的卻是創業公司缺少對法律的尊重,以及對其他公司權利的不認可。在節奏越來越快的互聯網+時代,不斷出現的創新型公司展現了這時代特有的數字化美感,但網路平台的復雜和繁瑣,網路品牌資產的管理疏忽和惡意濫用也正在成為新時代里的新威脅。從商標價值到企業文化,實際上折射的是一個企業在發展過程中價值觀的形成過程。新氧的商標漏洞只是一個縮影,在此類糾紛背後,企業應該思考如何將商標價值發揮到最大,並讓商標與用戶建立精神紐帶,從而使商標成為消費者一眼認可的精神圖騰。一言以蔽之,商標價值已經成為企業培育消費文化、拼搏文化土壤的中堅力量,企業必須重視商標價值。在知識產權影響越來來越深遠的今天,企業的發展離不開商標的經營使用。很多創業公司不是不想保護自己的企業品牌,而是不知道應該怎樣保護自己的企業品牌,既不知道需要擁有哪方面的相關知識,又不知道這些知識在哪裡獲取,本身又很難安全合理的對品牌進行管理。專業的事要交由專業的人來做,像品牌管理這樣的專業領域,就應該選擇專業咨詢顧問來處理。
3. 北京新氧科技有限公司的介紹
2013年復7月,新氧集團成立。業務版制圖覆蓋教育、科普、內容、醫械等領域。
旗下產品「新氧美容微整形APP」,是全球最大的品質醫療與美容整形搜索電商平台,致力於用科技幫助消費者安全變美。產品形態為「社交+內容+電商」,在業內被稱為「新氧模式」。
目前新氧業務覆蓋中國、韓國、新加坡、日本、泰國5個國家的220多座城市。吸引7000餘家正規醫美機構和25814名有執業資格的醫生入駐;2500萬用戶在新氧平台上留下搜尋和消費的足跡。平台上350萬篇消費者親自撰寫的變美日記和超過330個網路類目,提供真實有效的決策輔助資訊。
4. 聽說通過新氧APP,可以分期付款,是真的嗎
當然是真的了,我就是在新氧APP上找的醫院做的埋線雙眼皮,做了尾款分期,我感覺挺好,可以先變美,再付款的,當時我是等著發獎金,就先做了微整形。
5. 美容微整形行業該如何與互聯網結合,並如何運營
互聯網和美容行業結合是時下的趨勢,目前美容行業以人工服務為主,線下內交易的特性,存在容人員服務素質參差,不記錄現金交易,產品進貨渠道混亂等問題,更重要的是,數據無法記錄用於指導運營環節。
針對這一問題,需要通過互聯網建立一個線上管理的平台,平台應具備產品紀錄,人員服務紀錄,顧客資料紀錄,收入支出紀錄等等功能。
6. 我在新氧交了預約金,但是我沒有去做手術,他管我要了一個驗證,就變成那個項目已經使用了,可以退回嗎
如今整容日趨低齡化,30歲以下佔比達到了80%,學生群體成為主流,大約有400萬人進行過微整或整形。時間多選在寒暑假,一開學就能變得美美的!不難發現90後的年輕人聊起微整形就和聊天氣一樣自然,還會約著一起去打針。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形也無可厚非,但是令人擔憂的是年輕人整形數量的激增,醫美行業的不斷發展,隨之而來的各種風波卻從未停息。各種整容失敗的案例層出不窮,甚至死在手術台上的年輕人也不在少數。雖然醫美是為了美,但也是手術,安全問題十分重要。除了醫院正規、醫生水平高外,整形服務中優質的保險服務也非常重要。
近日,有用戶爆料稱,通過新氧app購買的微整形保險居然查不到承保機構,令人嘩然!由於擔心整形失敗,用戶希望自己在接受的整形服務更有保障,所以在預約項目時查看了微整形保險。新氧的訂單中清晰的顯示微整形保險由泰康在線承保並承擔理賠,而保險狀態卻一直都是未驗單,這不禁讓人疑竇叢生。購買的保險遲遲無法承保,會不會對接下來的整形手術產生影響呢?
新氧客服回應說,"這款保險是新氧與泰康在線和悟空保聯合推出的一款保險。"保單顯示未確認是因為需要前去醫院後,由醫生來幫助確認後才生成顯示保險單號。但告知用戶保險已生效可安心手術,這讓用戶非常懷疑。
不過,泰康在線的官方保險商城網站中並未查詢到該類保險。女性險內沒有項目,健康險部分也主要以防癌、保大病等傳統險種為主,並沒有查詢到"新氧微整形"保險的影子。於此同時,泰康的客服明確否認承保過這款保險,並表示在泰康系統後台中也查不到該款保險的任何信息。
這一切不經讓人懷疑,新氧號稱與保險公司聯合推出整形保險的"氧氣保"是否只是煙霧彈?唯一具有合法承保資質的泰康在線並未為此款保險進行承保。既然"氧氣保"承包方不是具有合法資質的泰康在線,那麼新氧作為一家醫美整形o2o平台,居然"跨界"進入了保險銷售領域?
氧氣保在新氧app上因為價格不貴,消費者隨整形項目搭配方便購買得取得了不錯的銷量成績。如果氧氣保沒有所謂泰康在線承保的資質,也就是說,在悟空保、新氧、泰康在線三個合作方之中,唯一有資格售賣保險的機構並沒有發售過這款保險,那麼這款保險的合法性就值得產生質疑了。
這份所謂的"微整形"保險是否合法合規呢?到底能保證在新氧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呢?不同於治病救人的嚴肅醫療領域,醫療美容針對的是健康人群,滿足的是人們在審美方面的心理需求,屬於消費醫療,利潤空間大,再加上醫保不覆蓋,使得很多醫院對此並不重視,市場的手反而能輕易觸及這一領域!
7. 為什麼新氧app用不了
因為新氧APP被下架了。
新氧主APP坐實因沒有第9類商標使用權被蘋果App Store下架,僅在apple store現存「新氧微整形」和「新氧青春版」兩個「小包」,絕大多數新氧用戶因主包下架,已無法再更新APP。縱觀過去的諸多商標漏洞事件,幾乎都以被動的一方失敗而告終,而作為一家醫美O2O企業,新氧此次的商標漏洞可能將直接造成難以預估的損失。
評價
新氧只是諸多商標漏洞案的一個縮影,在新氧背後,我們也能夠判斷,對創業型公司來說,商標缺失所帶來的影響可能是毀滅性的。創業者如果不重視商標,將可能對自己的企業造成一些無法預計的不良後果。
首先,品牌影響力受挫,用戶忠誠度下降。商標是面向用戶,面向市場的,對創業型公司來說,商標設計往往含有著諸多深刻意義。而這些積極意義也正是企業向市場與消費者傳遞的一種價值觀,在這樣的價值觀下,用戶得以不斷提高對企業的認可度,忠誠度不斷提升。
當商標更換後,首先讓用戶產生的便是一種陌生感,建立在這種距離感之上,用戶的需求可能被進一步弱化,從而丟掉部分忠誠度。
8. 綠色時光發布新聲明,坐實商標侵權的新氧如何破除困境
日前,近半年鬧得甚囂塵上的新氧商標侵權糾紛有了新進展,本月初,多家媒體曝出新氧主APP因缺乏第9類商標使用權而被蘋果App Store下架,目前僅留下「新氧微整形」的馬甲APP。而在昨天(12月13日),新氧商標糾紛的另一方綠色時光公開發布聲明,羅列了多項證明和裁定書坐實新氧商標侵權,引起業界熱議。
糾紛始末,新氧或許混淆了商標缺失和侵權的區別
從今年下半年開始,醫美服務平台新氧就被曝出其最重要的品牌無形資產「新氧」未能成功注冊第9類軟體商標,而主打綠色盆景盆栽線上銷售的綠色時光因秉持「清新空氣,愛的供氧」的理念,率先完成了「新氧」第9類軟體商標的合法受讓。
因此,有業內人士指出彼時的新氧就在商標使用方面存在巨大隱患。其實,在本月初新氧APP被蘋果商店下架後,新氧也針對商標侵權糾紛作出了回應,一方面,新氧公司承認目前「新氧」第9類商標的確不在自家企業手中,但其認為自家產品不僅享有「新氧」的字型大小權,知名度更高,綠色時光屬於惡意搶注,所以在自家APP上使用「新氧」的行為符合法律規定。
事實上,從綠色時光針鋒相對的公開聲明中,我們可以看到在其完成商標合法受讓的過程中,新氧公司曾向國家工商總局商標評審委員會申請轉讓前的「新氧」商標無效,但經過商評委的裁定,駁回了新氧公司的申請。而字型大小也不能和商標劃上等號,字型大小對應的是公司,僅作為一個公司的名稱來區分市場上不同的企業主體,商標則對應的是商品或服務,是在對外展示和宣傳過程中區分市場上不同的服務或商品。
據了解,根據《商標法》第五十六條規定:注冊商標的專用權,以核准注冊的商標和核定使用的商品為限。簡單地說,新氧公司的新氧APP作為商品及服務平台,實打實的侵犯了「新氧」第9類商標持有者綠色時光的合法權益。
另一方面,新氧公司在自家聲明中表示,《商標法》區分表中第9類商標所涉及的項目為實體商品項,而新氧公司主營業務是醫療美容信息服務並不涉及實體商品,因此第9類商標的缺失不會影響公司上市。
然而,去年商標局在《類似商標和服務區分表》的第9類0901類目上新增了「可下載的手機應用軟體(C090142)」,這也就意味著第9類商標包含手機軟體即APP的使用許可權。更重要的是,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二章發行條件中第三十七條規定:發行人不得有下列影響持續盈利能力的情形:五) 發行人在用的商標、專利、專有技術以及特許經營權等重要資產或技術的取得或者使用存在重大不利變化的風險。新氧公司在新氧APP這個最主要的業務場所使用最基本的標示是侵權行為,這很可能屬於《上市管理辦法》中商標使用情況存在重大不利風險的規定。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對比新氧公司與綠色時光的聲明,新氧公司似乎混淆了商標缺失和商標侵權的區別,前者或許不是個大問題,只需及時完成商標注冊即可解決,而後者所需要面臨的問題則嚴重得多。
三大痛點,為什麼說第9類商標侵權是個大問題
必須指出的是,相較於企業注冊通常只需要10-15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商標注冊從申請到完成往往需要一年以上的時間,所以一旦企業出現注冊不及時,可能就會遭遇商標搶注、侵權等糾紛問題。
從過往案例來看,企業陷入第9類商標侵權糾紛之後則更將面臨以下三大痛點:
其一,產品下架,新氧APP本次被蘋果商店下架正是因為「新氧」第9類商標持有方綠色時光在自家的新氧APP上線後,向蘋果App Store提出重名申訴,而蘋果App Store對於這類問題正是以《商標法》核准第9類商標為可下載的計算機應用軟體、計算機程序(可下載軟體)為仲裁標准。
因此,此前早已被商評委裁定駁回商標申訴,又承認自家未擁有「新氧」第9類商標的新氧APP被蘋果App Store下架也在情理之中。
其二,遭遇索賠,鑒於當前新氧公司與綠色時光之間的糾紛已經得到過商評委的有效裁定,而新氧公司聲明中所表示的其已經再度向商評委提起商標無效宣告申請還未有明確結果。那麼新氧公司仍處於對綠色時光的商標侵權困境中,這也就意味著後者很可能對新氧公司提起商標侵權索賠。
這並非沒有前車之鑒,早在2001年,台灣唯冠就在多個國家和地區注冊了iPad商標,其深圳分公司則隨後單獨注冊了中國大陸地區的iPad商標。而蘋果在推動iPad產品初入中國市場的時候,就直接被深圳唯冠以商標侵權提起了公訴,直到最後蘋果公司花費6000萬美元買下中國大陸的iPad商標,才得以在華上市發售。
其三,難以上市,近年來,隨著證監會對知識產權的關注越來越嚴,喬丹體育,江西天施康,浙江紅蜻蜓……因商標糾紛而導致上市失敗的企業案例屢見不鮮。海外資本市場也是如此,遇到類似情況,股票發行時候投資人會判定存在實質性風險,導致售賣困難。
而正如上文所說,根據《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的規定,新氧公司目前主營業務正是通過新氧APP提供醫美整形信息服務,而其APP卻存在商標侵權問題,這就成為了其謀求IPO的最大門檻。
三個辦法,如何盡快破除商標缺失與侵權困境
就目前而言,APP遭遇下架凸顯了新氧公司商標侵權糾紛問題正在進一步爆發,盡管根據其聲明,新氧公司再度申請商評委仲裁,但是鑒於其有過被駁回先例,那麼在做最壞打算的情況下其也並非無路可走,仍有以下三個辦法可盡快破除當前困境:
其一,直接購買商標,與綠色時光達成和解。根據綠色時光的聲明,「新氧」第9類商和第45類商標同樣是受讓自另一家企業,商標合法買賣受讓可幫助新氧公司妥善解決當前問題,正如蘋果公司解決Ipad大陸商標版權問題,這一解決方法的優點在於省時省力,缺點在於可能需要一筆為數不小的資金。
其二,打官司申請商標維權,早在2012年底115網盤曾被「115」商標持有者起訴第9類和第42類商標侵權,遭遇了應用匯、安智等多家安卓應用程序商店下架,最終115網盤得以在2014年初重新上架,但這一解決方法的缺點也很明顯——打官司耗時耗力。
其三,更換商標,重新上線產品。2014年10月份女性健康應用西柚在各個平台的版本更新中陸續改名為「美柚」,就是因為一家持有「西柚」商標的公司發出律師函,要求前者停止使用「西柚」商標並下架產品。在第9和第41類中並未注冊商標的西柚只好宣布品牌升級為「美柚」並推送新版本的應用。
總的來看,新氧公司和綠色時光之間的商標侵權糾紛仍未結束,雙方各執一詞且糾紛事件愈演愈烈,這也給國內其他創業公司和創業者提了一個醒,商標不僅是企業名片,更是不容有失的企業無形資產,隨著國內對包括商標在內的知識產權保護愈發重視,類似的侵權問題處罰也將越來越嚴厲,所有企業對於商標保護的疏漏都應有則改之,無則加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