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生產銷售假葯案有哪些直接的處罰法規
生產銷售假葯案立案標准有:只要行為人有生產、銷售假葯的行為的,就應予立案追訴。生產銷售假葯構成生產假葯罪,是指生產者、銷售者違反國家葯品管理法規,生產、銷售假葯,足以危害人體健康的行為。
【法律依據】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一)》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二款
生產、銷售假葯的,應予立案追訴。但銷售少量根據民間傳統配方私自加工的葯品,或者銷售少量未經批准進口的國外、境外葯品,沒有造成他人傷害後果或者延誤診治,情節顯著輕微危害不大的除外。
以生產、銷售假葯為目的,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屬於本條規定的「生產」:
(一)合成、精製、提取、儲存、加工炮製葯品原料的;
(二)將葯品原料、輔料、包裝材料製成成品過程中,進行配料、混合、制劑、儲存、包裝的;
(三)印製包裝材料、標簽、說明書的。
醫療機構、醫療機構工作人員明知是假葯而有償提供給他人使用,或者為出售而購買、儲存的,屬於本條規定的「銷售」。
⑵ 非法消售微整形葯品怎麼判
你好,葯品有真葯、假葯、劣葯。經營銷售上述不同的葯品則分別構成非法經營罪、銷售假葯罪、銷售劣葯罪。如同時實施兩種行為以上的,依照處罰較重的規定定罪處罰。
例如: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非法經營罪】違反國家規定,有下列非法經營行為之一,擾亂市場秩序,情節嚴重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情節特別嚴重的,處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並處違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一)未經許可經營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專營、專賣物品或者其他限制買賣的物品的;
(二)買賣進出口許可證、進出口原產地證明以及其他法律、行政法規規定的經營許可證或者批准文件的;
(三)未經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准非法經營證券、期貨、保險業務的,或者非法從事資金支付結算業務的;
(四)其他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非法經營行為。
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關於公安機關管轄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訴標準的規定(二)
第七十九條 [非法經營案(刑法第二百二十五條)]違反國家規定,進行非法經營活動,擾亂市場秩序,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應予立案追訴:
(八)從事其他非法經營活動,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個人非法經營數額在五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一萬元以上的;
2.單位非法經營數額在五十萬元以上,或者違法所得數額在十萬元以上的;
3.雖未達到上述數額標准,但兩年內因同種非法經營行為受過二次以上行政處罰,又進行同種非法經營行為的;
4.其他情節嚴重的情形。
建議通過「
http://tieba..com/f?kw=%C2%C9%CA%A6%D7%C9%D1%AF&fr=index 這種 律師平台,還不如直接性的請教與律師們的專業回答和分析呢。。
⑶ 女子微整形後嚴重感染怎麼處理的
近幾年,微整形被越來越多的人所接受。不少人也因此盯上了這一新商機,但是微整形不同於一般的服務行業,一旦出現問題,它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是巨大甚至是無法恢復的。
法院查明,2013年9月蔡旭開始以香港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名義對外經營,他從台灣等地非法采購大量復合維他命B注射液、保肝注射液等葯品或針劑,在未獲得葯品經營許可的情況下銷售牟利,同時與周婧合作開展微整形美容、整形中介等業務。
在張女士訴蔡旭和周婧一案中,蔡旭、周婧的行為造成張女士受到人身損害,對此兩人應承擔侵權賠償責任。法院認為,張女士的訴請中精神損失費數額過高,後續治療費因目前尚沒有需後續治療的依據,暫無必要支付。最終,法院判決蔡旭和周婧連帶賠償張女士3.8萬千餘元。同時,對蔡旭、周婧等4人非法從事葯品批發、微整形注射等經營行為,法院以銷售假葯罪判處4名被告有期徒刑3到5年不等。
整形美容最好去正規的醫院,不要圖便宜反而給自己帶來麻煩。
⑷ 警方是怎樣破獲美容假葯的
重慶破獲特大銷售美容假葯案:犯罪團伙成員單月進賬上千萬元
目前,多名犯罪嫌疑人已被公安機關採取強制措施。該案正進一步偵辦中。
據統計,去年至今,重慶共破葯品犯罪類案件737起,其中相當一部分是美容類假葯。
警方提示,肉毒毒素是一種神經毒素,系毒麻類葯品,我國已納入嚴格管控,目前在國內注射使用的肉毒素類美容產品需經國家葯品監管部門批准。注射美容類針劑進行美容,屬於一種醫療行為,而有些生活美容店鋪並不具備醫療資質,在這些地方接受相關醫療風險極大,廣大愛美人士應盡量選取正規的醫院、具有相應資質的大型美容機構進行美容整形。發現假葯劣葯,應積極向食葯監管部門或公安機關舉報。
⑸ 微整形葯品被曝有七成是假貨,我們怎麼辨別真假微整形葯品
愛美是女人的天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已經不滿足於吃飽穿暖這樣的基本要求了,很多人更加註意自己的容貌跟身材。在這樣的情況下,美容市場開始興起。市場上出現越來越多的美容院、美容診所等,裡面的產品價格不菲,有些美容院客人雖然沒幾個,但是因為巨大的利潤,也能生存下去。然而有記者通過暗訪這些美容診所得知,美容院所售賣的微整形葯品,有七成是假貨。這些假葯真假難辨,有些美容院本身的采購渠道存在問題,甚至在某些網站上購買葯品,對消費者極其不負責任。如果用假葯,除了達不到微整效果外,還有可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正規的美容院是指有相關資質證書的美容院,這樣的美容院的監管更為嚴格,所以在購買葯品或者做整形手術時,一定要選擇正規的美容院。葯品用在自己身上可不是小事,所以不要拿自己的身體開玩笑,如果不是特別不滿意可以選擇不整,不要被假貨給禍害了。
⑹ 名校高材生非法行醫被怎麼懲處的
名牌大學學生給人注射假玻尿酸,成本200元賣到1500元 |天氣為啥比黃梅還要「霉」。
標價1500元的玻尿酸進價200元,上過幾次培訓課就在家開起了「微整形」美容作坊,從微商那裡買來的葯品直接往別人臉上注射。
昨日(1月6日),給別人注射假玻尿酸的被告人王某被鼓樓法院以犯銷售假葯罪,判處有期徒刑八個月,緩刑一年,罰金人民幣61600元;法院同時判決禁止被告人王某從事葯品生產、銷售及相關活動一年。(禁止令期自緩刑執行之日起計算);被告人王某違法銷售所得人民幣30800元予以沒收,上繳國庫;扣押在公安機關的涉案假葯予以沒收。
所以,王某明知這些玻尿酸在我國是沒有批文的走私違禁品,仍然在高額利潤驅使下抱著僥幸心理為受害人注射這些葯品,並且獲得收益。這些號稱能讓人「皮膚水潤」、「去皺亮白」的微整形,也是在沒有任何消毒措施的場所完成的!
最終法院認為,王某歸案後,如實供述了自己的罪行,並協助公安機關抓捕製造假葯的其他犯罪嫌疑人,有立功表現且有認罪悔罪表現,依法可從輕處罰。最終,鼓樓法院一審作出本文開頭所述判決。
對這樣的犯罪行為就是要嚴加懲處,給老百姓一個安全的生活環境。
⑺ 我做微整形的,被派出所抓說我假葯罪,找人了取保候審,多久案子能結
本案中,取保來候審期間違反自規定的,會被逮捕收監。
《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六十九條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應當遵守以下規定:
(一)未經執行機關批准不得離開所居住的市、縣;
(二)住址、工作單位和聯系方式發生變動的,在二十四小時以內向執行機關報告;
(三)在傳訊的時候及時到案;
(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擾證人作證;
(五)不得毀滅、偽造證據或者串供。
人民法院、人民檢察院和公安機關可以根據案件情況,責令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遵守以下一項或者多項規定:
(一)不得進入特定的場所;
(二)不得與特定的人員會見或者通信;
(三)不得從事特定的活動;
(四)將護照等出入境證件、駕駛證件交執行機關保存。
被取保候審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違反前兩款規定,已交納保證金的,沒收部分或者全部保證金,並且區別情形,責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具結悔過,重新交納保證金、提出保證人,或者監視居住、予以逮捕。
對違反取保候審規定,需要予以逮捕的,可以對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先行拘留。
⑻ 工商舉報賣假貨,一般怎麼處理
工商舉報賣假貨的話,首先商家肯定是會被罰款然後責令把假貨全部扣押,對於消費者的話買到假貨的話一般是要進行賠款,比如你買的東西是100,最高進行10倍賠償。
⑼ 微整形市場潛規則兜售針劑推薦工作室注射的的原因
《法制日報》記者隨後以價格太高為由拒絕,但君先生提出另一個解決辦法——做代理掙錢。
君先生說,「你拿的價格也是代理的價格,如果你身邊有朋友要做微整形,你可以給他拿貨,賺到錢後就可以拿針劑給自己注射了」。
記者在走訪中還注意到,很多美容美甲店內都提供半永久紋綉,包括紋眉、紋眼線等,通過紋眉器械將色素染料植入皮膚表皮,起到顯色效果。但這些色素、色乳的來源以及操作環境存在很大隱患。
長江東路一居民小區內的紋綉店老闆稱,自家色乳都是從韓國、德國進口的,安全可靠。記者看到,這家店面只有不到20平方米,用簾子隔開了美甲區和美容區,美容區擺放了兩張床,床上堆著儀器,沒有看到消毒器具。
而在與之相隔不遠的一家臨街美甲店鋪,老闆又稱,她家的色乳達到醫用級別,五證齊全,融到水裡可以直接飲用。而正常的色乳,達到三證已經很了不起了。但當記者細問是哪五證時,其只說了一個衛生許可證,就讓記者不要問了。
當記者離開店面時,有的工作人員還好心「提醒」,千萬別去寫字樓里的美容工作室,那裡很不安全。
美容行業暴利致微整形頻觸紅線
伴隨著微商的盛行,微信朋友圈裡開始興起了微整形之風:「一針改寫命運,既現精緻嬌容」「非手術、零創傷、立竿見影」「玻尿酸注射,只要10分鍾,你也可以擁有水光肌膚」……各式的廣告鋪天蓋地,打個針就能瘦臉美白、撫平皺紋、變得年輕漂亮,讓許多愛美的女性趨之若鶩。
注射玻尿酸美容反毀容
25歲的鄧女士怎麼也不會想到,自己的愛美之心,竟會成為一個噩夢。
「下巴腫了一個大包,眼睛也因為感染紅腫而看不清東西,真後悔為什麼要在美容院打針,現在我都不敢出門見人了。」鄧女士痛苦地告訴記者。
據鄧女士回憶,今年年初,她在和朋友聊天時,朋友告訴她最近找到一家美容院,同樣是注射玻尿酸填充物,價格只有醫院的三分之一,只是沒有正規發票。
在低價的誘惑下,鄧女士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去了這家美容院。美容店臨街而設,店內時尚的裝潢、輕柔的音樂還有巧舌如簧的美容顧問以及讓人心動的優惠,讓鄧女士最終聽從了美容顧問的建議,花了3500元紋了眼線、給下巴注射了一針玻尿酸。
可沒過多久,問題就來了。她到醫院檢查後被告知,她使用了劣質的玻尿酸,注射技術也存在缺陷,眼睛也因為細菌急性感染導致紅腫,不得不在正規醫院做了二次治療。
鄧女士找美容院維權卻遇到了麻煩。美容院堅持稱出現問題不是他們的原因,一會兒說鄧女士吃辣椒了,一會兒說鄧女士的體質有問題。苦於沒有發票和收據,鄧女士只能忍氣吞聲就此作罷。
至今,鄧女士仍不知道這家美容院是否有資質。不過,浙江麗水警方破獲的一起案件,似乎可以解答鄧女士的疑惑。
在麗水公安破獲的一起特大「美容針」假葯案中,犯罪嫌疑人蘇某交代,他們這些所謂的「醫師」「美容顧問」「美容師」等,多是在「上海禾悅醫美學院微整形注射培訓班」參加了為期5天的培訓課程,然後就拿到了相關的「資質證明」,在培訓期間「老師」還不忘向他們推銷美容產品。
警方順藤摸瓜,發現了一個以黑龍江人孫某為首的長期屯聚在安徽的職業銷售假葯團伙,孫某某團伙為國內銷售肉毒素一級代理商,其貨源直接來自韓國。2016年以來,該團伙從韓國購進肉毒素、玻尿酸、水光針、美白針、麻葯膏等假葯、醫療器械,使用「韓國盈盈」「獅子狗」「A米奇」等微信進行線上銷售。經統計,孫某團伙銷售假葯、醫療器械數額超過1億元。
⑽ 美容院用假葯做微整形要到那裡舉報
沒遇到過這種情況,不過現在媒體是最有曝光率的,或者去消費者權益中心去投訴,應該都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