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關於多哈亞運會
新華網多哈12月6日電 新聞分析:賽艇「損失」兩金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公兵、李江濤
首日決戰,賽艇「損失」兩金,原因何在?
畢竟,中國賽艇隊1982、1990和1998年三屆亞運會包攬所有金牌,2002年亞運會13枚金牌只有1枚旁落。
媒體覺得意外,隊員也感意外。女子四人單槳冠軍高艷華上岸後才知道男子雙人雙槳和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的成績,「太意外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冠軍、烏茲別克的加尼耶娃說:「不知道中國隊怎麼了。」
亞洲「老大」首日出師不利,原因多重。
客觀而言,比賽改到海上,賽道距離改成1000米,風、浪都會對比賽產生影響,第一天比賽13米每秒的風就是證明。有人說,所有選手都平等;可中國隊外教伊格爾•格林考說:「今天中國隊所在的2號賽道水流不利於艇行進,有點干使勁艇不走的感覺。」
他表示,正是這個原因,中國隊在男子雙人雙槳和今年世錦賽奪冠項目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上只拿到第三和第四。
不過,格林考也承認,亞運會才准備了一周,而且沒針對1000米練過,更何況,目前中國隊正處於冬訓,而且訓練都是圍繞明年拿奧運會資格和備戰奧運會進行。
「輸了就是輸了,我們不給自己找客觀理由。」這是中國賽艇隊副領隊曹景偉給出的解釋。
他認為,亞運會和奧運會設項有所不同,此次比賽賽場又有特殊性,而中國隊為奧運會備戰沒為亞運會制訂特別訓練計劃。余華和嚴詩敏只是賽前才配對,世錦賽金牌是由徐東香/嚴詩敏拿到的。崔永輝和蘇輝雖然都是亞運會冠軍,但並非「原配」。而泰國、烏茲別克等國在世錦賽上就採取1000米的劃法,提前加槳頻,提前沖刺,沖過1000米之後就放鬆劃,把世錦賽當成亞運會練兵。我們嚴格按照冬訓和備戰明年奧運資格賽的計劃走,既沒有提前很多天來適應賽場,也沒有針對1000米進行訓練。
「從比賽來看,中國隊槳頻偏低。低槳頻不怕,只要槳拉得實,每槳都達到目的,也能把速度拉起來。可是今天沒有拉動,這也反應了我們在冬訓期間這個方面有缺陷。」他說。
此外,長期在亞洲稱雄的中國賽艇隊除了男子輕量級單人雙槳的吳崇魁打了復活賽,其餘選手都是預賽後直接晉級半決賽或決賽的,順利之餘估計不足。
不過,中國隊依然把亞運會當成難得的鍛煉機會,「我們把亞運會當作一次高強度訓練。這種大賽的氣氛還是要體驗。」曹景偉說,「我們要承認失敗,抓好下一步工作,明年的奧運資格賽才是真正的硬仗。」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崔大林說,賽艇隊必須要從主觀上多找原因,今天暴露出的問題對其他項目也是個警示:「都順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失利了,出現一些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比拿金牌還有價值。
韓國媒體:橫掃金牌 「多哈亞運是中國天下」
新華網首爾12月4日電(記者李拯宇)韓國《朝鮮日報》4日發表題為《多哈是中國天下》的文章,稱中國選手在本屆亞運會上橫掃金牌,勢不可擋。
文章說,在多哈亞運會,不管走到那裡,都能看到頒獎台上升起五星紅旗。立志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超越美國的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實力遠比預料的要強大。在截至韓國時間4日凌晨1點(多哈時間3日19點)的亞運賽場上,中國代表團把37枚金牌中的24枚收入囊中,大大超過日本和韓國的金牌數。亞運會綜合排名冠軍的爭奪戰,在亞運會開幕的第一天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
文章說,在派往多哈的647名中國運動員中,既有像打破多項女子舉重世界紀錄的陳艷青這樣的「頂級高手」,還包括了407名初次參加亞運會的新人。中國射擊隊派出了22名新人,但一舉拿下了13個項目的10枚金牌。獲得包括亞運會首枚金牌在內兩塊金牌的陳麗在中國也是一位不知名的選手。
文章預測,中國在39個大項的424枚金牌中,將至少獲得130枚,續寫亞運會綜合排名7連冠的歷史。
鮑春來:與林丹爭冠的勝率「一半一半」
新華網多哈12月6日電(記者曾志堅 張薇)中國運動員鮑春來6日在羽毛球男單比賽中一天兩賽,先以2:0戰勝蒙古巴特爾晉級16強後,再以2:1擊敗新加坡蘇西洛的頑強抵抗,進入八強。他賽後表示,如果在決賽中與隊友林丹相遇,勝率將是「一半一半」。
林丹與鮑春來分別鎮守著多哈亞運會羽毛球男單比賽上、下半區。林丹進入四強後很可能面臨馬來西亞高手哈菲茲或韓國名將李炫一的挑戰。在下半區的鮑春來關卡重重,他只有在擊敗了奧運冠軍印尼的陶菲克和二號種子馬來西亞的李宗偉後才能進入決賽。
6日晚擊敗蘇西洛後,鮑春來非常堅定地表示,自己目前狀態正好,除了為團體金牌征戰,他的一切准備都是沖著男單冠軍著手的。
從5日團體賽到擊敗蘇西洛的24小時中,鮑春來打了3場比賽。但他說:「我在今天(6日)兩場比賽中有意識地保存體力。隨後的比賽,我不會有體力問題。況且,我現在對比賽環境和場地也非常熟悉了。」
看點:5日產生38金 亞運將出現「金牌疲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華網多哈12月4日電(記者劉衛宏 李鵬翔)中國代表團奪取了很多金牌,與日本的游泳對抗也占盡上風。看亞運會的比賽似乎將出現「金牌疲勞」,那麼,除了欣賞中國隊每天都有的奪金狂潮外,看看奧運會所沒有的亞運比賽吧,比如檯球,還有保齡球。
多哈亞運會5日將產生38枚金牌,分布在射擊、馬術、自行車等9個項目。
檯球比賽要產生2枚金牌,其中一枚來自男子斯諾克雙人賽。這顯然是屬於丁俊暉的舞台,不過要先找一找,看他有沒有進入最後的決賽。從預賽到半決賽的比賽都在4日進行,要持續到北京時間次日凌晨。丁俊暉的雙人賽搭檔是去年世界青年錦標賽亞軍田鵬飛,顯然,為了亞運會而放棄聯盟杯半決賽的丁俊暉,絕不會只想衛冕個人賽冠軍。在4日已經結束的兩輪比賽中他們輕松獲勝進入八強。
保齡球也值得一看。這項比賽時間有點長,決出一塊金牌的時間,馬拉松都能跑幾個來回。比如三日的男子個人賽,6局才打了4局,就從18點打到了第二天凌晨2點。當然,比賽水平也很高,全倒的「X」一個接一個,頭天剛出現299分的單局最高分,第二天就有選手打出300分的滿分。說不定,中國隊在女子三人賽中還能拿塊獎牌。
除了這些我們非常熟悉而且喜聞樂見的比賽之外,其他的金牌爭奪戰仍然非常激烈。
前幾天不斷創造好成績的游泳賽場有兩大看點:一看男子項目能否再創佳績,包括100米仰泳的中國選手歐陽鯤鵬、400米自由泳的韓國小將朴泰桓,17歲的朴泰桓已在200米自由泳比賽中改寫了亞洲紀錄。二看中國選手龐佳穎能否拿到她在本屆亞運會的第四枚金牌,她參加的是女子50米自由泳比賽。
中國舉重選手將參加兩項比賽。今年世錦賽冠軍曹磊將參加女子75公斤級比賽,她的報名成績比第二位選手都高出20多公斤。陸永將參加男子85公斤級比賽,他是去年世錦賽亞軍,今年因傷未在國際比賽中露臉。
體操比賽將決出5個單項冠軍。在5個項目的資格賽中,第一名都是中國選手,只有高低杠比賽可能懸念猶存,中國選手何寧將面臨朝鮮選手洪淑貞的挑戰。柔道比賽進入最後一天,劉歡緣也許能在無差別級比賽中為中國隊再添金牌,而對總能在亞運會乃至奧運會上掠走半數金牌的日本隊來說,這是他們扭轉目前頹勢的最後機會。
還有兩項比賽也相當精彩,不過,因為之前的比賽要在北京時間凌晨才結束,所以中國隊對手不明。羽毛球將進行男、女團體決賽,中國女隊對陣日本隊,但男隊還要在4日晚的半決賽中再戰印尼隊。此外,中國女子網球隊將參加團體四分之一決賽,她們是以種子隊身份直接進入8強。
誰才是真正的羽壇至尊? 林丹陶菲克今日巔峰對決
蘇杯最有看頭的比賽是什麼,林丹和陶菲克相互叫板,最後林丹在家門口把奧運冠軍打哭了。本屆世錦賽最有看頭是什麼,還是林丹和陶菲克的青春碰撞(北京時間今日上午10時左右)。為了實現這一「偉大」會師,相信絕大部分球迷對於陳宏和鮑春來的出局會坦然接受。
林丹的特點在於速度,進攻靠速度來製造機會扣殺,他的防守技術並不十分突出,但依靠速度,勤勞地在場內奔跑甚至撲倒救球,來彌補防守上的空洞。昨天他在半決賽和蓋德拉鋸了3局,發揮得好是因為速度提升上來,壓制住蓋德的後場進攻,而被追回的一局,則是因為精力不夠集中,沒有打出速度的優勢。值得擔心的是,林丹最近3場球都是打滿了3局才勝出,他自己在賽後也表示:「打了這么多天有點體力透支,才會在場上無法集中精神。」
而陶菲克則是最傳統的印尼打法,技術全面,場上控制能力強,網前小球技術尤為出色,他主要通過高質量的放網創造機會,進行突擊得分,雖然他的後場殺球同樣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但整體打法耗費體能不多,加上他昨天2比0輕松淘汰了對手,在體能上佔有優勢,難怪他也表示:「比賽拖得越久對我越有利。」
當然兩人的精彩對決還不僅僅是技術和智慧上的交鋒,一山不能藏二虎。林丹和陶菲克都需要這場比賽的勝利來改變他們2比2的交鋒戰績,需要這場比賽來證明誰才是真正的羽壇至尊。或許是吸取了說過頭話的教訓,兩人言談中表現謹慎,林丹並沒有刻意叫板陶菲克:「我一定會好好准備這場比賽,我的夢想是世界冠軍,因此每個對手都很重要,都能給我壓力。」而陶菲克更加是低調應戰,即使李永波在半決賽前已經提前替林丹下了戰書,對陶菲克說:「你就好好准備怎麼打林丹吧。」但陶菲克還是不還一言,還刻意吹捧了一下對手:「在蘇杯和他交戰中我學到了一些東西,希望用得上。但我和他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反倒是他比我年輕,優勢都在他那裡。」
少了在蘇杯前夕「唾沫橫飛」的口水戰,實在令比賽的火葯味少了許多,但兩人把「對罵」的精力放到比賽中,對他們和對觀眾,都是一件好事。
韓國選手金亨七在亞運會馬術比賽中墜馬身亡
多哈亞運會組委會7日中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韓國選手金亨七在當天上午進行的亞運會馬術個人三日賽中意外落馬,倒地時被馬匹壓中頭部,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本屆亞運會醫療衛生及興奮劑檢查工作負責人阿爾-穆斯博士說,意外發生在上午10點左右,當時金亨七在翻越第八個障礙時意外落馬,落地時被馬匹壓中頭部。現場醫護人員隨即展開急救,但發現他已經失去知覺。金亨七隨後被救護車送到當地一家醫院,醫生雖盡全力搶救,但最終未能挽回其生命。
阿爾-穆斯博士說:「上午10點50分(當地時間),醫院正式宣告金亨七死亡。」
由於7日多哈突降大雨,外界紛紛猜測這起意外是否由下雨場地濕滑所致。對此,國際馬術聯合會副主席霍德森回答說:「我們已就這起事故展開正式調查,在結果出來之前我不願做過多的評論。就我所知,這種事情在亞運會還是第一例。」
霍德森承認,這起意外勢必會引發許多對馬術未來能否留在奧運會和亞運會中的擔憂,但他堅信馬術的地位「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他說:「我相信馬術一定會繼續留在亞運會中。我們會從這起意外中吸取經驗教訓。」
金亨七今年47歲,是韓國馬術隊里年齡最大的選手,已經連續四屆參加亞運會,曾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拿過團體的銀牌。
韓國代表團團長鄭賢淑說,韓國代表團對金亨七的不幸感到震驚和難過。她說:「在比賽中獲得金牌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選手的安全。我應該對此事負責。」據鄭賢淑透露,韓國代表團已將金亨七身亡的噩耗通知其家屬,他的家人將於8日抵達多哈。
鄭賢淑同時表示,為表達對金亨七遭遇不幸的哀悼,她不排除韓國將退出所有亞運會馬術比賽的可能。她說:「我們稍後將在運動員村召開會議討論此事,我們要聽聽運動員的意見。」
這是本屆亞運會運動員首次遭遇不測。上周,一名60歲的印度女志願者在橫穿馬路時躲閃不及,被一輛汽車撞到,最終由於傷勢嚴重而死亡。
在此前的男子團體決賽中,林丹曾經輸給過韓國選手李炫一,那場失利讓中國男團險些輸掉冠軍,賽後更是有媒體曝出林丹輸球後怒砸電視的消息,讓這位中國男子羽毛球的領軍人物飽受爭議。男單半決賽中,林丹又一次與李炫一相遇,兩局比賽林丹打的揮灑自如,僅僅用半個小時就解決戰斗。
在北京時間12月8日舉行的多哈亞運會男子羽毛球單打的半決賽中,賽會的頭號種子林丹直落兩局輕松擊敗韓國的男一單李炫一,順利闖入決賽,成功報了本次亞運會男團決賽輸給對手的一箭之仇。失利的李炫一在賽後顯得非常謙虛,他表示林丹在比賽中體現出來的控制力是讓所有對手都難以企及的。
李炫一何許人也?長期關注羽毛球比賽的人應該都不會對這張臉孔感到太過陌生,作為韓國年輕一代的佼佼者,李炫一在韓國上一代名將逐步退出羽毛球的賽場之後,一直是韓國男子羽毛球的代表人物。現世界排名第七的他網前小球技術出色,前後場的防守也非常穩固,唯一的缺點是在後場的扣球能力上,力量略顯不足的他一直未能在這個環節上取得重大突破,這也是制約他成為超一流選手的關鍵所在。
林丹與李炫一同樣是國際賽場上的一對老對手,在林丹還未完全確立自己在世界羽壇的霸主地位以前,李炫一經常在比賽中給林丹製造麻煩,他上一次戰勝林丹是在2003年的德國公開賽上。不過隨著林丹的日益成熟,李炫一在與林丹的較量中就一直落於下風,2004年湯姆斯杯中韓之間的半決賽,林丹作為中國的一號單打出場,所面對的對手正是李炫一,結果林丹以2比0輕松的戰勝了他,從此在世界羽壇上開始了自己的霸業。
在過去的兩年中,林丹與李炫一曾經在比賽中四度相遇,結果超級丹都無一例外的獲得了比賽的最終勝利。最為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世錦賽上,林丹正是通過戰勝李炫一等諸多對手最終站在了男單冠軍的領獎台上。相比林丹的風光,李炫一近來已經漸漸被大多數國人所忽略,本次亞運會,人們關注得更多的是林丹與陶菲克這對老冤家之間的較量,而很少有人會想到,潛藏在韓國隊隊中的這位落寞高手,會最終給林丹帶來近兩年來團體比賽中的首場失利。
在本次亞運會雙方的首次交鋒中,李炫一可謂打了林丹一個措手不及,他不僅在首局落後的情況下順利實現了大逆轉,還在決勝局中將威風八面的超級丹打得沒有了一點脾氣,這才讓人們對這位選手重新審視起來。不過客觀的說,在與林丹的全方位對比中,李炫一在整體實力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劣勢,在今天的比賽中首局被林丹以21-3擊敗,也暴露出來了他比賽中心理不穩定的毛病。
歷數林丹在亞洲乃至世界的能夠製造一定威脅的對手,丹麥的蓋德已老,印尼的陶菲克長期有傷,反倒是像李炫一和馬來西亞的李崇偉這樣的隊員,只要他們的狀態能夠調整到最佳,在比賽中擊敗林丹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因此我們想要真正實現在這個項目上的霸權,可不能把眼光僅僅在盯在陶菲克等個別人的身上,要知道:李炫一已經用一場足夠讓林丹銘記多年的失利,為中國的羽毛球敲響了警鍾。
㈡ 1978年到2000年中國隊的發展變化
從1974年的伊朗德黑蘭,到2002年的韓國釜山,中國乒乓球隊一共參加過8屆亞運會。這8屆亞運會留給了中國隊太多痛苦的記憶,有些失利堪稱刻骨銘心。
1974年德黑蘭,第7屆亞運會 梁戈亮張立所向披靡
1973年11月,亞洲運動會聯合理事會在伊朗召開特別會議,以壓倒多數通過決議,
確認中華全國體育總會為亞運會聯合會會員,並取得次年參加亞運會比賽的資格。此項決議震動世界體壇,它意味著佔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國與世界各大體育組織隔絕的嚴冬時期即將結束,世界體壇迎來了一個嶄新的時期。
亞運會是亞洲各國體育綜合實力的大比拼,前六屆亞運會,日本體育代表團掠走絕大部分的金牌,其他國家只能望其項背。當時中國的優勢項目不多,要在亞運會金牌上縮短與日本隊的差距,只能在傳統的強項上做文章。
乒乓球作為奪金的重點項目,其目標自然是奪取更多的金牌,但在當時「友誼第一、比賽第二」的條條框框下,如何把握這個尺度,確實是一個學問。
中國乒乓球在第七屆亞運會上究竟能獲幾塊金牌,誰也心中無數。1974年4月舉行的亞洲錦標賽上,男團盡管獲得冠軍,但和日本隊苦戰八盤。緊接著5月的中、朝、日、瑞、南五國友誼賽,男隊再次5比3險勝日本。直拍生膠兩面攻的河野滿在這兩次比賽中表現得相當突出,分別打敗李振恃、許紹發和郗恩庭,並獲得五國友誼賽的單打冠軍。河野滿對中國的直拍快攻的優勢很大,對李振恃、許紹發贏多輸少。加上一直對中國隊威脅很大的長谷川信彥,中日兩隊的實力其實在伯仲之間。不少人對1973年32屆世乒賽上中日兩隊惡戰九盤的情景還記憶猶新,即將到來的亞運會,到底鹿死誰手,很難預料。
與男隊相比,女隊的情況也很不妙,亞洲錦標賽團體輸給日本隊,被大關行江一人拿下兩分半。單打也全軍覆沒,沒有一人能進入前四名。五國友誼賽盡管回敬了日本隊一個3比0,但朝鮮隊的小將朴英順卻如入無人之境,團體和單打保持不敗,女單冠軍就被這位16歲的小姑娘奪得。至於最強的對手韓國隊,自她們奪得32屆女團冠軍後,中國隊還未與她們相遇過,在眾多的強敵面前,女隊能否殺出重圍?
1974年的德黑蘭第七屆亞運會,是教練李富榮執掌帥印後的第一次出征,陣中的五員戰將是梁戈亮、李振恃、許紹發、郗恩庭和曾博雄。陣中的前四名均是是赫赫有名的戰將,但乒乓球愛好者對曾博雄這個名字卻非常陌生,他何許人也?原來曾博雄是北美的台灣籍華僑,曾參加過亞非拉乒乓球邀請賽,這次他是以中國代表團台灣省籍人士的名義參賽,他的入選是政治意義遠大於實際意義,水平當然無法和中國隊員相比。這樣一來,中國隊排兵布陣的餘地就少了很多,可以說中國隊是一個死陣。郗恩庭近一年來對河野滿和長谷川信彥鮮有勝績,中日之戰,梁戈亮、李振恃、許紹發必出無疑,中國隊能否取勝日本隊關鍵是看梁戈亮的發揮。
梁戈亮是一支重型武器,他的攻削打法令日本隊無所適從,大刀砍去所向披靡。他的一生註定成為日本隊的剋星,每次交鋒都是全取三分。亞運會前的中日兩次交鋒,梁戈亮都免戰高掛,這次他隨從出征,大大增強了中國隊的實力。
亞運會的男團決賽,仍然打得天昏地暗,中日勝負的關鍵在於梁戈亮和久世雅之的表現。日本隊苦於三號人物太弱,前幾次起用田阪登紀夫和仲村渠功,效果並不理想,這次用久世雅之,目的是想沖一沖。但是,日本隊的目的未能達到,久世雅之痛失三分,將日本隊送入失敗的深淵。與此相反,梁戈亮盡顯英雄本色,全取三分,但作為中國直拍快攻代表人物的李振恃和許紹發卻各丟兩分,對河野滿和長谷川信彥全部告負,李振恃在第九盤先失一局的不利局面下,力挽狂瀾,打敗久世雅之。5比4的結局使人們看到中國直拍快攻對日本隊進攻型打法(尤其是河野滿的打法)的劣勢,其影響深遠。以至三年後的34屆中日男團決賽,中國隊在決賽中第一次棄用直拍快攻,這是後話。
梁戈亮在團體賽所向披靡,單打也銳不可當,對中國選手威脅最大的長谷川信彥第一輪被香港的前國手李光祖淘汰,為梁戈亮打掉了一個強勁對手,梁戈亮順利地進入決賽,對手是淘汰了李振恃、許紹發的河野滿。決賽中,梁戈亮再次扛起「抗日」大旗,3比1打敗河野滿,其中有兩局僅讓河野滿拿了6分和7分。在最後一項混合雙打的比賽中,梁戈亮再為中國隊錦上添花,和鄭懷穎配合默契3比0擊敗韓國的金文洙/金順玉。梁戈亮一人為中國隊拿下三塊金牌,可以說,第七屆亞運會男子乒乓球是梁戈亮一個人的舞台。
男隊的梁戈亮表現出色,女隊的張立也當仁不讓。作為傳統的直拍快攻,張立的技術風格是快速多變、穩中帶凶,善於對付不同類型的打法,32屆後張立逐漸成為女隊的頭號主力。然而在亞洲錦標賽上,張立卻碰到了釘子,團體賽輸給日本大關行江,擅長打搓攻的大關行江讓擅長打快攻的張立怎麼也快不起來。在亞運會前的集訓期間,張立一改其左推右攻的打法,盲目側身攻,但命中率很低,嚴重脫離了她原來的風格。女隊主教練李赫男見狀,很是著急,找她談了幾次,她仍然不通:「這次在日本比賽個別場次打得不好,有人說我軟,主動進攻太少,打得不凶,現在我就拚命打。」李赫男隨後和徐寅生一起做她的思想工作,使她明白到,以往取勝主要是控球能力好,能調動對方,無謂失誤少,在控制、調動的基礎上起板。通過這次思想工作,張立堅持了原來的技術風格。
第七屆亞運會上,張立大放異彩。她帶領女隊連續打敗朝鮮、日本隊後進入決賽,在和韓國隊的硬碰硬較量中,張立發揮出色,接連打敗李艾莉薩和鄭賢淑,並和鄭懷穎配合,擊敗李艾莉薩和金順玉。張立在和李艾莉薩的比賽有個小插曲,由於她兩人第一次相遇,張立有點怕對方的弧圈球,接發球失誤很多。第一局結束時,徐寅生走過去問女隊的教練李赫男:「張立第一局吃了幾個發球?」李赫男回答說:「9個」。他便對張立說「吃9個發球還能以21比19贏,少吃兩個不就很輕鬆了嗎?」張立聽罷信心十足,第二局注意了對方發球,結果只讓李艾莉薩拿到8分。
而張立對鄭賢淑的比賽是一場鬥智不鬥力的巧妙傑作。削球穩健、反攻有力的鄭賢淑是少有的橫拍兩面反膠的削球手,她和同樣是兩面反膠的高島規郎被稱為七十年代最佳的削球手。她的特點是穩,對手沒有一定的攻擊力,很難沖垮她的防線。由於反手是反膠,她的反手進攻能力也相當強,關鍵時刻常用反手發出側上旋搶攻得分,團體賽的第一盤她以2比1擊敗鄭懷穎。為了限制張立側身攻,鄭賢淑連續削張立的正手,張立以不變應萬變,站在正手位發力拉長球至鄭賢淑的反手位後,突然拉其正手位的短球後突擊,使鄭賢淑疲於奔命。鄭賢淑見此路不通,連削正手位突然變反手位,這時張立並不忙於側身而用搓球過渡,鄭賢淑本來是打算張立側身輕拉後反攻的,看見來球搓得很低,只好乖乖地將舉起的手再放再削。鄭賢淑反攻不成,又防不住張立的進攻,張立2比0獲勝,中國女隊打個漂亮的翻身仗,這屆亞運會是中國女隊稱霸世界的開始。
張立一氣打敗了李艾莉薩、鄭賢淑、朴英順、朴英玉、大關行江、枝野富枝等所有名將,令人無可信服地摘取女團、女單、女雙(和鄭懷穎)三枚金牌,其中單打是以3比1戰勝鄭賢淑後獲得女單冠軍。中國隊的另兩員女將也表現不俗,黃錫萍在單打中淘汰李艾莉薩,女單世界冠軍胡玉蘭在擊敗朴英順和朴英玉後也獲得一枚銅牌。
第七屆亞運會中國隊丟失的唯一金牌是在男子雙打,河野滿和長谷川信彥連過許紹發/郗恩庭、李振恃/梁戈亮這兩關,獲得金牌,李振恃和梁戈亮只能遺憾地拿到一面銀牌。第七屆亞運會在人們賽前並不看好的情況下,共得到六金、一銀、二銅優異戰績(這屆亞運會不設並列第三名),給了國人一個意外驚喜。
1978年曼谷,第8屆亞運會 中國隊席捲7金
梁戈亮和張立在第八屆亞運會中延續他們的輝煌。此時長谷川信彥、河野滿、李艾莉薩、鄭賢淑已經退役,日本男隊緊靠老將高島和新秀小野誠治支撐大局,韓國女隊也靠金順玉擔綱主力,實力大減。朝鮮女隊剛在亞洲錦標賽遭受沉重打擊,信心受折。日本女隊的情況也是每況愈下,大關行江、橫田幸子退役之後就顯得青黃不接。與此相反,中國隊成長的新人,如男隊的郭躍華、陳新華、黃統生、魯堯華,女隊的張德英、楊瑩、曹燕華等無一不能征善戰,實力超群。以當時國內寬松的政治環境加上無出其右的整體實力,中國隊豈有放過這屆囊括七個金牌的機會?
果然,1978年的曼谷第八屆亞運會,中國隊如風卷殘雲,第一次在重大比賽中囊括七項冠軍,張立奪得女單、女雙(和張德英配合)、混雙(和郭躍華配合)四面金牌,成為第八屆亞運會的一顆明星。梁戈亮再次蟬聯男單冠軍,男雙金牌則被郭躍華/黃統生所奪得。這屆亞運會上,囊括七個冠軍的乒乓球隊和囊括四個金牌的跳水隊在中國代表團中最為風光,而游泳隊連續在兩屆亞運會金牌榜上顆粒無收,嚴重拖了整個代表團的後腿。不過,中日金牌的差距在逐漸縮少,從第七屆的33比74追到第八屆的51比70,中國隊的成績比上屆提高了不少。在中國代表團兩屆亞運會的84塊金牌中,乒乓球貢獻了13塊,成為金牌大戶。
1982年新德里,第9屆亞運會 曹燕華橫掃女線
1982年的新德里第九屆亞運會,是亞洲體壇一個新的里程碑。通過三屆亞運會的較量,亞洲體壇頭號霸主終於易主,中國體育代表團以61塊金牌力壓日本的57塊金牌,第一次坐上亞洲體壇盟主的寶座,結束了日本隊稱霸亞洲體壇長達三十一年的歷史。而乒乓球男子的中日之爭,也隨著韓國隊的崛起,開始演變成中韓之爭。
第九屆亞運會,是日本乒乓球在亞洲領地的最後掙扎。憑借著有「黑暗中的一盞明燈」之稱的齋藤清,日本隊向中國隊發起沖擊。在團體決賽中,盡管齋藤清打敗郭躍華,但謝賽克和陳新華牢牢地掌握了場上的局面,5比1,中國隊第三次獲得男團冠軍。男單決賽,謝賽克以他那旋風式的快攻再次降伏齋藤清,為中國隊保住男單的金牌。但男子雙打仍然是在中國隊最薄弱的項目,郭躍華/謝賽克、陳新華/惠鈞只獲得銅牌,金牌被日本的老將阿部博幸和小野誠治奪得,韓國的金浣和金琦澤取得一面銀牌。中國隊在這屆亞運會上,越來越感到來自韓國隊的壓力,金浣打敗郭躍華,他和金琦澤給了中國隊以很大的威脅。
女子中韓相爭的格局仍然沒有改變,曾經光芒四射的李壽子,在36屆後狀況一直不理想,另一個主力黃楠淑已經退役,這屆亞運會改由尹璟美和梁英子充當一、二號主力。中韓女團決賽同樣打得緊張激烈,中韓之戰,中國隊首先上場的是削球手童玲,迎戰尹璟美。自31屆兩位削球手林慧卿和鄭敏之在團體賽失利後,中國女隊在以後的大賽的決賽中再不敢上這類打法。原因是亞洲選手一般都拉攻能力強、球路毒。這屆亞運會中國女團由兩個削球手童玲、卜啟娟和兩個攻球手曹燕華、戴麗麗組成。賽前被給予厚望的戴麗麗在團體賽中輸給日本的島內美子,團體決賽不得不起用童玲。直拍生膠打法的尹璟美一上來就掌握主動,比分一直領先,看到童玲如此被動,場外的人不免擔心起來。陳新華見狀,笑著說:「不用擔心,童玲在試探對方。」果然,在童玲變化多端的旋轉面前,尹璟美的失誤開始增多起來,還不時被童玲的反攻打得措手不及,童玲以2比0取勝。第二盤曹燕華對梁英子,梁英子在1981年的歐洲巡迴賽中就表現出極佳的潛質,戰勝許多歐亞名將,被譽為是李壽子的接班人。面對世界名將,梁英子毫不手軟,打得積極主動,兩人打成1比1後,曹燕華顯示出高超的球藝,拿下決勝局。前二盤中國隊以2比0領先,誰知第三盤一向以擅長雙打而著稱的戴麗麗發揮欠佳,她和曹燕華的雙打輸給梁英子和尹璟美。戴麗麗在亞運會上的失常發揮,使她入選37屆世乒賽女團的希望成為泡影。第四盤曹燕華顯示了她「乒壇一姐」的地位,2比0擊敗尹璟美,3比1,中國女隊在亞運會實現「三連冠」。
女子單打,曹燕華和童玲分別以3比0淘汰尹璟美和梁英子後會師決賽。決賽中曹燕華3比0戰勝童玲獲得女單金牌。女子雙打,曹燕華/戴麗麗、童玲/卜啟娟分獲金銀牌,混合雙打是中國的優勢項目,走上冠亞軍領獎台的是謝賽克/曹燕華、陳新華/童玲。曹燕華在本屆亞運會上,顯示了她過人的實力,繼張立後,成為囊括亞運會四塊金牌的第二人。
1986年漢城,第10屆亞運會 男團女團雙走麥城
㈢ 陶菲克怎麼了
新華網多哈12月6日電 新聞分析:賽艇「損失」兩金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公兵、李江濤
首日決戰,賽艇「損失」兩金,原因何在?
畢竟,中國賽艇隊1982、1990和1998年三屆亞運會包攬所有金牌,2002年亞運會13枚金牌只有1枚旁落。
媒體覺得意外,隊員也感意外。女子四人單槳冠軍高艷華上岸後才知道男子雙人雙槳和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的成績,「太意外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冠軍、烏茲別克的加尼耶娃說:「不知道中國隊怎麼了。」
亞洲「老大」首日出師不利,原因多重。
客觀而言,比賽改到海上,賽道距離改成1000米,風、浪都會對比賽產生影響,第一天比賽13米每秒的風就是證明。有人說,所有選手都平等;可中國隊外教伊格爾•格林考說:「今天中國隊所在的2號賽道水流不利於艇行進,有點干使勁艇不走的感覺。」
他表示,正是這個原因,中國隊在男子雙人雙槳和今年世錦賽奪冠項目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上只拿到第三和第四。
不過,格林考也承認,亞運會才准備了一周,而且沒針對1000米練過,更何況,目前中國隊正處於冬訓,而且訓練都是圍繞明年拿奧運會資格和備戰奧運會進行。
「輸了就是輸了,我們不給自己找客觀理由。」這是中國賽艇隊副領隊曹景偉給出的解釋。
他認為,亞運會和奧運會設項有所不同,此次比賽賽場又有特殊性,而中國隊為奧運會備戰沒為亞運會制訂特別訓練計劃。余華和嚴詩敏只是賽前才配對,世錦賽金牌是由徐東香/嚴詩敏拿到的。崔永輝和蘇輝雖然都是亞運會冠軍,但並非「原配」。而泰國、烏茲別克等國在世錦賽上就採取1000米的劃法,提前加槳頻,提前沖刺,沖過1000米之後就放鬆劃,把世錦賽當成亞運會練兵。我們嚴格按照冬訓和備戰明年奧運資格賽的計劃走,既沒有提前很多天來適應賽場,也沒有針對1000米進行訓練。
「從比賽來看,中國隊槳頻偏低。低槳頻不怕,只要槳拉得實,每槳都達到目的,也能把速度拉起來。可是今天沒有拉動,這也反應了我們在冬訓期間這個方面有缺陷。」他說。
此外,長期在亞洲稱雄的中國賽艇隊除了男子輕量級單人雙槳的吳崇魁打了復活賽,其餘選手都是預賽後直接晉級半決賽或決賽的,順利之餘估計不足。
不過,中國隊依然把亞運會當成難得的鍛煉機會,「我們把亞運會當作一次高強度訓練。這種大賽的氣氛還是要體驗。」曹景偉說,「我們要承認失敗,抓好下一步工作,明年的奧運資格賽才是真正的硬仗。」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崔大林說,賽艇隊必須要從主觀上多找原因,今天暴露出的問題對其他項目也是個警示:「都順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失利了,出現一些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比拿金牌還有價值。
韓國媒體:橫掃金牌 「多哈亞運是中國天下」
新華網首爾12月4日電(記者李拯宇)韓國《朝鮮日報》4日發表題為《多哈是中國天下》的文章,稱中國選手在本屆亞運會上橫掃金牌,勢不可擋。
文章說,在多哈亞運會,不管走到那裡,都能看到頒獎台上升起五星紅旗。立志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超越美國的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實力遠比預料的要強大。在截至韓國時間4日凌晨1點(多哈時間3日19點)的亞運賽場上,中國代表團把37枚金牌中的24枚收入囊中,大大超過日本和韓國的金牌數。亞運會綜合排名冠軍的爭奪戰,在亞運會開幕的第一天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
文章說,在派往多哈的647名中國運動員中,既有像打破多項女子舉重世界紀錄的陳艷青這樣的「頂級高手」,還包括了407名初次參加亞運會的新人。中國射擊隊派出了22名新人,但一舉拿下了13個項目的10枚金牌。獲得包括亞運會首枚金牌在內兩塊金牌的陳麗在中國也是一位不知名的選手。
文章預測,中國在39個大項的424枚金牌中,將至少獲得130枚,續寫亞運會綜合排名7連冠的歷史。
鮑春來:與林丹爭冠的勝率「一半一半」
新華網多哈12月6日電(記者曾志堅 張薇)中國運動員鮑春來6日在羽毛球男單比賽中一天兩賽,先以2:0戰勝蒙古巴特爾晉級16強後,再以2:1擊敗新加坡蘇西洛的頑強抵抗,進入八強。他賽後表示,如果在決賽中與隊友林丹相遇,勝率將是「一半一半」。
林丹與鮑春來分別鎮守著多哈亞運會羽毛球男單比賽上、下半區。林丹進入四強後很可能面臨馬來西亞高手哈菲茲或韓國名將李炫一的挑戰。在下半區的鮑春來關卡重重,他只有在擊敗了奧運冠軍印尼的陶菲克和二號種子馬來西亞的李宗偉後才能進入決賽。
6日晚擊敗蘇西洛後,鮑春來非常堅定地表示,自己目前狀態正好,除了為團體金牌征戰,他的一切准備都是沖著男單冠軍著手的。
從5日團體賽到擊敗蘇西洛的24小時中,鮑春來打了3場比賽。但他說:「我在今天(6日)兩場比賽中有意識地保存體力。隨後的比賽,我不會有體力問題。況且,我現在對比賽環境和場地也非常熟悉了。」
看點:5日產生38金 亞運將出現「金牌疲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華網多哈12月4日電(記者劉衛宏 李鵬翔)中國代表團奪取了很多金牌,與日本的游泳對抗也占盡上風。看亞運會的比賽似乎將出現「金牌疲勞」,那麼,除了欣賞中國隊每天都有的奪金狂潮外,看看奧運會所沒有的亞運比賽吧,比如檯球,還有保齡球。
多哈亞運會5日將產生38枚金牌,分布在射擊、馬術、自行車等9個項目。
檯球比賽要產生2枚金牌,其中一枚來自男子斯諾克雙人賽。這顯然是屬於丁俊暉的舞台,不過要先找一找,看他有沒有進入最後的決賽。從預賽到半決賽的比賽都在4日進行,要持續到北京時間次日凌晨。丁俊暉的雙人賽搭檔是去年世界青年錦標賽亞軍田鵬飛,顯然,為了亞運會而放棄聯盟杯半決賽的丁俊暉,絕不會只想衛冕個人賽冠軍。在4日已經結束的兩輪比賽中他們輕松獲勝進入八強。
保齡球也值得一看。這項比賽時間有點長,決出一塊金牌的時間,馬拉松都能跑幾個來回。比如三日的男子個人賽,6局才打了4局,就從18點打到了第二天凌晨2點。當然,比賽水平也很高,全倒的「X」一個接一個,頭天剛出現299分的單局最高分,第二天就有選手打出300分的滿分。說不定,中國隊在女子三人賽中還能拿塊獎牌。
除了這些我們非常熟悉而且喜聞樂見的比賽之外,其他的金牌爭奪戰仍然非常激烈。
前幾天不斷創造好成績的游泳賽場有兩大看點:一看男子項目能否再創佳績,包括100米仰泳的中國選手歐陽鯤鵬、400米自由泳的韓國小將朴泰桓,17歲的朴泰桓已在200米自由泳比賽中改寫了亞洲紀錄。二看中國選手龐佳穎能否拿到她在本屆亞運會的第四枚金牌,她參加的是女子50米自由泳比賽。
中國舉重選手將參加兩項比賽。今年世錦賽冠軍曹磊將參加女子75公斤級比賽,她的報名成績比第二位選手都高出20多公斤。陸永將參加男子85公斤級比賽,他是去年世錦賽亞軍,今年因傷未在國際比賽中露臉。
體操比賽將決出5個單項冠軍。在5個項目的資格賽中,第一名都是中國選手,只有高低杠比賽可能懸念猶存,中國選手何寧將面臨朝鮮選手洪淑貞的挑戰。柔道比賽進入最後一天,劉歡緣也許能在無差別級比賽中為中國隊再添金牌,而對總能在亞運會乃至奧運會上掠走半數金牌的日本隊來說,這是他們扭轉目前頹勢的最後機會。
還有兩項比賽也相當精彩,不過,因為之前的比賽要在北京時間凌晨才結束,所以中國隊對手不明。羽毛球將進行男、女團體決賽,中國女隊對陣日本隊,但男隊還要在4日晚的半決賽中再戰印尼隊。此外,中國女子網球隊將參加團體四分之一決賽,她們是以種子隊身份直接進入8強。
誰才是真正的羽壇至尊? 林丹陶菲克今日巔峰對決
蘇杯最有看頭的比賽是什麼,林丹和陶菲克相互叫板,最後林丹在家門口把奧運冠軍打哭了。本屆世錦賽最有看頭是什麼,還是林丹和陶菲克的青春碰撞(北京時間今日上午10時左右)。為了實現這一「偉大」會師,相信絕大部分球迷對於陳宏和鮑春來的出局會坦然接受。
林丹的特點在於速度,進攻靠速度來製造機會扣殺,他的防守技術並不十分突出,但依靠速度,勤勞地在場內奔跑甚至撲倒救球,來彌補防守上的空洞。昨天他在半決賽和蓋德拉鋸了3局,發揮得好是因為速度提升上來,壓制住蓋德的後場進攻,而被追回的一局,則是因為精力不夠集中,沒有打出速度的優勢。值得擔心的是,林丹最近3場球都是打滿了3局才勝出,他自己在賽後也表示:「打了這么多天有點體力透支,才會在場上無法集中精神。」
而陶菲克則是最傳統的印尼打法,技術全面,場上控制能力強,網前小球技術尤為出色,他主要通過高質量的放網創造機會,進行突擊得分,雖然他的後場殺球同樣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但整體打法耗費體能不多,加上他昨天2比0輕松淘汰了對手,在體能上佔有優勢,難怪他也表示:「比賽拖得越久對我越有利。」
當然兩人的精彩對決還不僅僅是技術和智慧上的交鋒,一山不能藏二虎。林丹和陶菲克都需要這場比賽的勝利來改變他們2比2的交鋒戰績,需要這場比賽來證明誰才是真正的羽壇至尊。或許是吸取了說過頭話的教訓,兩人言談中表現謹慎,林丹並沒有刻意叫板陶菲克:「我一定會好好准備這場比賽,我的夢想是世界冠軍,因此每個對手都很重要,都能給我壓力。」而陶菲克更加是低調應戰,即使李永波在半決賽前已經提前替林丹下了戰書,對陶菲克說:「你就好好准備怎麼打林丹吧。」但陶菲克還是不還一言,還刻意吹捧了一下對手:「在蘇杯和他交戰中我學到了一些東西,希望用得上。但我和他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反倒是他比我年輕,優勢都在他那裡。」
少了在蘇杯前夕「唾沫橫飛」的口水戰,實在令比賽的火葯味少了許多,但兩人把「對罵」的精力放到比賽中,對他們和對觀眾,都是一件好事。
韓國選手金亨七在亞運會馬術比賽中墜馬身亡
多哈亞運會組委會7日中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韓國選手金亨七在當天上午進行的亞運會馬術個人三日賽中意外落馬,倒地時被馬匹壓中頭部,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本屆亞運會醫療衛生及興奮劑檢查工作負責人阿爾-穆斯博士說,意外發生在上午10點左右,當時金亨七在翻越第八個障礙時意外落馬,落地時被馬匹壓中頭部。現場醫護人員隨即展開急救,但發現他已經失去知覺。金亨七隨後被救護車送到當地一家醫院,醫生雖盡全力搶救,但最終未能挽回其生命。
阿爾-穆斯博士說:「上午10點50分(當地時間),醫院正式宣告金亨七死亡。」
由於7日多哈突降大雨,外界紛紛猜測這起意外是否由下雨場地濕滑所致。對此,國際馬術聯合會副主席霍德森回答說:「我們已就這起事故展開正式調查,在結果出來之前我不願做過多的評論。就我所知,這種事情在亞運會還是第一例。」
霍德森承認,這起意外勢必會引發許多對馬術未來能否留在奧運會和亞運會中的擔憂,但他堅信馬術的地位「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他說:「我相信馬術一定會繼續留在亞運會中。我們會從這起意外中吸取經驗教訓。」
金亨七今年47歲,是韓國馬術隊里年齡最大的選手,已經連續四屆參加亞運會,曾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拿過團體的銀牌。
韓國代表團團長鄭賢淑說,韓國代表團對金亨七的不幸感到震驚和難過。她說:「在比賽中獲得金牌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選手的安全。我應該對此事負責。」據鄭賢淑透露,韓國代表團已將金亨七身亡的噩耗通知其家屬,他的家人將於8日抵達多哈。
鄭賢淑同時表示,為表達對金亨七遭遇不幸的哀悼,她不排除韓國將退出所有亞運會馬術比賽的可能。她說:「我們稍後將在運動員村召開會議討論此事,我們要聽聽運動員的意見。」
這是本屆亞運會運動員首次遭遇不測。上周,一名60歲的印度女志願者在橫穿馬路時躲閃不及,被一輛汽車撞到,最終由於傷勢嚴重而死亡。
在此前的男子團體決賽中,林丹曾經輸給過韓國選手李炫一,那場失利讓中國男團險些輸掉冠軍,賽後更是有媒體曝出林丹輸球後怒砸電視的消息,讓這位中國男子羽毛球的領軍人物飽受爭議。男單半決賽中,林丹又一次與李炫一相遇,兩局比賽林丹打的揮灑自如,僅僅用半個小時就解決戰斗。
在北京時間12月8日舉行的多哈亞運會男子羽毛球單打的半決賽中,賽會的頭號種子林丹直落兩局輕松擊敗韓國的男一單李炫一,順利闖入決賽,成功報了本次亞運會男團決賽輸給對手的一箭之仇。失利的李炫一在賽後顯得非常謙虛,他表示林丹在比賽中體現出來的控制力是讓所有對手都難以企及的。
李炫一何許人也?長期關注羽毛球比賽的人應該都不會對這張臉孔感到太過陌生,作為韓國年輕一代的佼佼者,李炫一在韓國上一代名將逐步退出羽毛球的賽場之後,一直是韓國男子羽毛球的代表人物。現世界排名第七的他網前小球技術出色,前後場的防守也非常穩固,唯一的缺點是在後場的扣球能力上,力量略顯不足的他一直未能在這個環節上取得重大突破,這也是制約他成為超一流選手的關鍵所在。
林丹與李炫一同樣是國際賽場上的一對老對手,在林丹還未完全確立自己在世界羽壇的霸主地位以前,李炫一經常在比賽中給林丹製造麻煩,他上一次戰勝林丹是在2003年的德國公開賽上。不過隨著林丹的日益成熟,李炫一在與林丹的較量中就一直落於下風,2004年湯姆斯杯中韓之間的半決賽,林丹作為中國的一號單打出場,所面對的對手正是李炫一,結果林丹以2比0輕松的戰勝了他,從此在世界羽壇上開始了自己的霸業。
在過去的兩年中,林丹與李炫一曾經在比賽中四度相遇,結果超級丹都無一例外的獲得了比賽的最終勝利。最為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世錦賽上,林丹正是通過戰勝李炫一等諸多對手最終站在了男單冠軍的領獎台上。相比林丹的風光,李炫一近來已經漸漸被大多數國人所忽略,本次亞運會,人們關注得更多的是林丹與陶菲克這對老冤家之間的較量,而很少有人會想到,潛藏在韓國隊隊中的這位落寞高手,會最終給林丹帶來近兩年來團體比賽中的首場失利。
在本次亞運會雙方的首次交鋒中,李炫一可謂打了林丹一個措手不及,他不僅在首局落後的情況下順利實現了大逆轉,還在決勝局中將威風八面的超級丹打得沒有了一點脾氣,這才讓人們對這位選手重新審視起來。不過客觀的說,在與林丹的全方位對比中,李炫一在整體實力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劣勢,在今天的比賽中首局被林丹以21-3擊敗,也暴露出來了他比賽中心理不穩定的毛病。
歷數林丹在亞洲乃至世界的能夠製造一定威脅的對手,丹麥的蓋德已老,印尼的陶菲克長期有傷,反倒是像李炫一和馬來西亞的李崇偉這樣的隊員,只要他們的狀態能夠調整到最佳,在比賽中擊敗林丹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因此我們想要真正實現在這個項目上的霸權,可不能把眼光僅僅在盯在陶菲克等個別人的身上,要知道:李炫一已經用一場足夠讓林丹銘記多年的失利,為中國的羽毛球敲響了警鍾。
㈣ 多哈亞運會經過 天的爭奪,產生了 枚金牌、 枚銀牌、 銅牌
新華網多哈12月6日電 新聞分析:賽艇「損失」兩金的背後
新華社記者公兵、李江濤
首日決戰,賽艇「損失」兩金,原因何在?
畢竟,中國賽艇隊1982、1990和1998年三屆亞運會包攬所有金牌,2002年亞運會13枚金牌只有1枚旁落。
媒體覺得意外,隊員也感意外。女子四人單槳冠軍高艷華上岸後才知道男子雙人雙槳和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的成績,「太意外了,不知道什麼原因」。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冠軍、烏茲別克的加尼耶娃說:「不知道中國隊怎麼了。」
亞洲「老大」首日出師不利,原因多重。
客觀而言,比賽改到海上,賽道距離改成1000米,風、浪都會對比賽產生影響,第一天比賽13米每秒的風就是證明。有人說,所有選手都平等;可中國隊外教伊格爾•格林考說:「今天中國隊所在的2號賽道水流不利於艇行進,有點干使勁艇不走的感覺。」
他表示,正是這個原因,中國隊在男子雙人雙槳和今年世錦賽奪冠項目女子輕量級雙人雙槳上只拿到第三和第四。
不過,格林考也承認,亞運會才准備了一周,而且沒針對1000米練過,更何況,目前中國隊正處於冬訓,而且訓練都是圍繞明年拿奧運會資格和備戰奧運會進行。
「輸了就是輸了,我們不給自己找客觀理由。」這是中國賽艇隊副領隊曹景偉給出的解釋。
他認為,亞運會和奧運會設項有所不同,此次比賽賽場又有特殊性,而中國隊為奧運會備戰沒為亞運會制訂特別訓練計劃。余華和嚴詩敏只是賽前才配對,世錦賽金牌是由徐東香/嚴詩敏拿到的。崔永輝和蘇輝雖然都是亞運會冠軍,但並非「原配」。而泰國、烏茲別克等國在世錦賽上就採取1000米的劃法,提前加槳頻,提前沖刺,沖過1000米之後就放鬆劃,把世錦賽當成亞運會練兵。我們嚴格按照冬訓和備戰明年奧運資格賽的計劃走,既沒有提前很多天來適應賽場,也沒有針對1000米進行訓練。
「從比賽來看,中國隊槳頻偏低。低槳頻不怕,只要槳拉得實,每槳都達到目的,也能把速度拉起來。可是今天沒有拉動,這也反應了我們在冬訓期間這個方面有缺陷。」他說。
此外,長期在亞洲稱雄的中國賽艇隊除了男子輕量級單人雙槳的吳崇魁打了復活賽,其餘選手都是預賽後直接晉級半決賽或決賽的,順利之餘估計不足。
不過,中國隊依然把亞運會當成難得的鍛煉機會,「我們把亞運會當作一次高強度訓練。這種大賽的氣氛還是要體驗。」曹景偉說,「我們要承認失敗,抓好下一步工作,明年的奧運資格賽才是真正的硬仗。」
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助理崔大林說,賽艇隊必須要從主觀上多找原因,今天暴露出的問題對其他項目也是個警示:「都順了也不一定是好事,失利了,出現一些問題,這在某種程度上比拿金牌還有價值。
韓國媒體:橫掃金牌 「多哈亞運是中國天下」
新華網首爾12月4日電(記者李拯宇)韓國《朝鮮日報》4日發表題為《多哈是中國天下》的文章,稱中國選手在本屆亞運會上橫掃金牌,勢不可擋。
文章說,在多哈亞運會,不管走到那裡,都能看到頒獎台上升起五星紅旗。立志在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超越美國的中國體育代表團的實力遠比預料的要強大。在截至韓國時間4日凌晨1點(多哈時間3日19點)的亞運賽場上,中國代表團把37枚金牌中的24枚收入囊中,大大超過日本和韓國的金牌數。亞運會綜合排名冠軍的爭奪戰,在亞運會開幕的第一天實際上就已經結束了。
文章說,在派往多哈的647名中國運動員中,既有像打破多項女子舉重世界紀錄的陳艷青這樣的「頂級高手」,還包括了407名初次參加亞運會的新人。中國射擊隊派出了22名新人,但一舉拿下了13個項目的10枚金牌。獲得包括亞運會首枚金牌在內兩塊金牌的陳麗在中國也是一位不知名的選手。
文章預測,中國在39個大項的424枚金牌中,將至少獲得130枚,續寫亞運會綜合排名7連冠的歷史。
鮑春來:與林丹爭冠的勝率「一半一半」
新華網多哈12月6日電(記者曾志堅 張薇)中國運動員鮑春來6日在羽毛球男單比賽中一天兩賽,先以2:0戰勝蒙古巴特爾晉級16強後,再以2:1擊敗新加坡蘇西洛的頑強抵抗,進入八強。他賽後表示,如果在決賽中與隊友林丹相遇,勝率將是「一半一半」。
林丹與鮑春來分別鎮守著多哈亞運會羽毛球男單比賽上、下半區。林丹進入四強後很可能面臨馬來西亞高手哈菲茲或韓國名將李炫一的挑戰。在下半區的鮑春來關卡重重,他只有在擊敗了奧運冠軍印尼的陶菲克和二號種子馬來西亞的李宗偉後才能進入決賽。
6日晚擊敗蘇西洛後,鮑春來非常堅定地表示,自己目前狀態正好,除了為團體金牌征戰,他的一切准備都是沖著男單冠軍著手的。
從5日團體賽到擊敗蘇西洛的24小時中,鮑春來打了3場比賽。但他說:「我在今天(6日)兩場比賽中有意識地保存體力。隨後的比賽,我不會有體力問題。況且,我現在對比賽環境和場地也非常熟悉了。」
看點:5日產生38金 亞運將出現「金牌疲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新華網多哈12月4日電(記者劉衛宏 李鵬翔)中國代表團奪取了很多金牌,與日本的游泳對抗也占盡上風。看亞運會的比賽似乎將出現「金牌疲勞」,那麼,除了欣賞中國隊每天都有的奪金狂潮外,看看奧運會所沒有的亞運比賽吧,比如檯球,還有保齡球。
多哈亞運會5日將產生38枚金牌,分布在射擊、馬術、自行車等9個項目。
檯球比賽要產生2枚金牌,其中一枚來自男子斯諾克雙人賽。這顯然是屬於丁俊暉的舞台,不過要先找一找,看他有沒有進入最後的決賽。從預賽到半決賽的比賽都在4日進行,要持續到北京時間次日凌晨。丁俊暉的雙人賽搭檔是去年世界青年錦標賽亞軍田鵬飛,顯然,為了亞運會而放棄聯盟杯半決賽的丁俊暉,絕不會只想衛冕個人賽冠軍。在4日已經結束的兩輪比賽中他們輕松獲勝進入八強。
保齡球也值得一看。這項比賽時間有點長,決出一塊金牌的時間,馬拉松都能跑幾個來回。比如三日的男子個人賽,6局才打了4局,就從18點打到了第二天凌晨 2點。當然,比賽水平也很高,全倒的「X」一個接一個,頭天剛出現299分的單局最高分,第二天就有選手打出300分的滿分。說不定,中國隊在女子三人賽中還能拿塊獎牌。
除了這些我們非常熟悉而且喜聞樂見的比賽之外,其他的金牌爭奪戰仍然非常激烈。
前幾天不斷創造好成績的游泳賽場有兩大看點:一看男子項目能否再創佳績,包括100米仰泳的中國選手歐陽鯤鵬、400米自由泳的韓國小將朴泰桓,17歲的朴泰桓已在200米自由泳比賽中改寫了亞洲紀錄。二看中國選手龐佳穎能否拿到她在本屆亞運會的第四枚金牌,她參加的是女子50米自由泳比賽。
中國舉重選手將參加兩項比賽。今年世錦賽冠軍曹磊將參加女子75公斤級比賽,她的報名成績比第二位選手都高出20多公斤。陸永將參加男子85公斤級比賽,他是去年世錦賽亞軍,今年因傷未在國際比賽中露臉。
體操比賽將決出5個單項冠軍。在5個項目的資格賽中,第一名都是中國選手,只有高低杠比賽可能懸念猶存,中國選手何寧將面臨朝鮮選手洪淑貞的挑戰。柔道比賽進入最後一天,劉歡緣也許能在無差別級比賽中為中國隊再添金牌,而對總能在亞運會乃至奧運會上掠走半數金牌的日本隊來說,這是他們扭轉目前頹勢的最後機會。
還有兩項比賽也相當精彩,不過,因為之前的比賽要在北京時間凌晨才結束,所以中國隊對手不明。羽毛球將進行男、女團體決賽,中國女隊對陣日本隊,但男隊還要在4日晚的半決賽中再戰印尼隊。此外,中國女子網球隊將參加團體四分之一決賽,她們是以種子隊身份直接進入8強。
誰才是真正的羽壇至尊? 林丹陶菲克今日巔峰對決
蘇杯最有看頭的比賽是什麼,林丹和陶菲克相互叫板,最後林丹在家門口把奧運冠軍打哭了。本屆世錦賽最有看頭是什麼,還是林丹和陶菲克的青春碰撞(北京時間今日上午10時左右)。為了實現這一「偉大」會師,相信絕大部分球迷對於陳宏和鮑春來的出局會坦然接受。
林丹的特點在於速度,進攻靠速度來製造機會扣殺,他的防守技術並不十分突出,但依靠速度,勤勞地在場內奔跑甚至撲倒救球,來彌補防守上的空洞。昨天他在半決賽和蓋德拉鋸了3局,發揮得好是因為速度提升上來,壓制住蓋德的後場進攻,而被追回的一局,則是因為精力不夠集中,沒有打出速度的優勢。值得擔心的是,林丹最近3場球都是打滿了3局才勝出,他自己在賽後也表示:「打了這么多天有點體力透支,才會在場上無法集中精神。」
而陶菲克則是最傳統的印尼打法,技術全面,場上控制能力強,網前小球技術尤為出色,他主要通過高質量的放網創造機會,進行突擊得分,雖然他的後場殺球同樣具有強大的殺傷力,但整體打法耗費體能不多,加上他昨天2比0輕松淘汰了對手,在體能上佔有優勢,難怪他也表示:「比賽拖得越久對我越有利。」
當然兩人的精彩對決還不僅僅是技術和智慧上的交鋒,一山不能藏二虎。林丹和陶菲克都需要這場比賽的勝利來改變他們2比2的交鋒戰績,需要這場比賽來證明誰才是真正的羽壇至尊。或許是吸取了說過頭話的教訓,兩人言談中表現謹慎,林丹並沒有刻意叫板陶菲克:「我一定會好好准備這場比賽,我的夢想是世界冠軍,因此每個對手都很重要,都能給我壓力。」而陶菲克更加是低調應戰,即使李永波在半決賽前已經提前替林丹下了戰書,對陶菲克說:「你就好好准備怎麼打林丹吧。」但陶菲克還是不還一言,還刻意吹捧了一下對手:「在蘇杯和他交戰中我學到了一些東西,希望用得上。但我和他相比沒有任何優勢,反倒是他比我年輕,優勢都在他那裡。」
少了在蘇杯前夕「唾沫橫飛」的口水戰,實在令比賽的火葯味少了許多,但兩人把「對罵」的精力放到比賽中,對他們和對觀眾,都是一件好事。
韓國選手金亨七在亞運會馬術比賽中墜馬身亡
多哈亞運會組委會7日中午召開新聞發布會宣布,韓國選手金亨七在當天上午進行的亞運會馬術個人三日賽中意外落馬,倒地時被馬匹壓中頭部,後經搶救無效身亡。
本屆亞運會醫療衛生及興奮劑檢查工作負責人阿爾-穆斯博士說,意外發生在上午10點左右,當時金亨七在翻越第八個障礙時意外落馬,落地時被馬匹壓中頭部。現場醫護人員隨即展開急救,但發現他已經失去知覺。金亨七隨後被救護車送到當地一家醫院,醫生雖盡全力搶救,但最終未能挽回其生命。
阿爾-穆斯博士說:「上午10點50分(當地時間),醫院正式宣告金亨七死亡。」
由於7日多哈突降大雨,外界紛紛猜測這起意外是否由下雨場地濕滑所致。對此,國際馬術聯合會副主席霍德森回答說:「我們已就這起事故展開正式調查,在結果出來之前我不願做過多的評論。就我所知,這種事情在亞運會還是第一例。」
霍德森承認,這起意外勢必會引發許多對馬術未來能否留在奧運會和亞運會中的擔憂,但他堅信馬術的地位「不會因此受到影響」。他說:「我相信馬術一定會繼續留在亞運會中。我們會從這起意外中吸取經驗教訓。」
金亨七今年47歲,是韓國馬術隊里年齡最大的選手,已經連續四屆參加亞運會,曾在2002年釜山亞運會上拿過團體的銀牌。
韓國代表團團長鄭賢淑說,韓國代表團對金亨七的不幸感到震驚和難過。她說:「在比賽中獲得金牌固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選手的安全。我應該對此事負責。」據鄭賢淑透露,韓國代表團已將金亨七身亡的噩耗通知其家屬,他的家人將於8日抵達多哈。
鄭賢淑同時表示,為表達對金亨七遭遇不幸的哀悼,她不排除韓國將退出所有亞運會馬術比賽的可能。她說:「我們稍後將在運動員村召開會議討論此事,我們要聽聽運動員的意見。」
這是本屆亞運會運動員首次遭遇不測。上周,一名60歲的印度女志願者在橫穿馬路時躲閃不及,被一輛汽車撞到,最終由於傷勢嚴重而死亡。
在此前的男子團體決賽中,林丹曾經輸給過韓國選手李炫一,那場失利讓中國男團險些輸掉冠軍,賽後更是有媒體曝出林丹輸球後怒砸電視的消息,讓這位中國男子羽毛球的領軍人物飽受爭議。男單半決賽中,林丹又一次與李炫一相遇,兩局比賽林丹打的揮灑自如,僅僅用半個小時就解決戰斗。
在北京時間12月8日舉行的多哈亞運會男子羽毛球單打的半決賽中,賽會的頭號種子林丹直落兩局輕松擊敗韓國的男一單李炫一,順利闖入決賽,成功報了本次亞運會男團決賽輸給對手的一箭之仇。失利的李炫一在賽後顯得非常謙虛,他表示林丹在比賽中體現出來的控制力是讓所有對手都難以企及的。
李炫一何許人也?長期關注羽毛球比賽的人應該都不會對這張臉孔感到太過陌生,作為韓國年輕一代的佼佼者,李炫一在韓國上一代名將逐步退出羽毛球的賽場之後,一直是韓國男子羽毛球的代表人物。現世界排名第七的他網前小球技術出色,前後場的防守也非常穩固,唯一的缺點是在後場的扣球能力上,力量略顯不足的他一直未能在這個環節上取得重大突破,這也是制約他成為超一流選手的關鍵所在。
林丹與李炫一同樣是國際賽場上的一對老對手,在林丹還未完全確立自己在世界羽壇的霸主地位以前,李炫一經常在比賽中給林丹製造麻煩,他上一次戰勝林丹是在2003年的德國公開賽上。不過隨著林丹的日益成熟,李炫一在與林丹的較量中就一直落於下風,2004年湯姆斯杯中韓之間的半決賽,林丹作為中國的一號單打出場,所面對的對手正是李炫一,結果林丹以2比0輕松的戰勝了他,從此在世界羽壇上開始了自己的霸業。
在過去的兩年中,林丹與李炫一曾經在比賽中四度相遇,結果超級丹都無一例外的獲得了比賽的最終勝利。最為值得一提的是在今年的世錦賽上,林丹正是通過戰勝李炫一等諸多對手最終站在了男單冠軍的領獎台上。相比林丹的風光,李炫一近來已經漸漸被大多數國人所忽略,本次亞運會,人們關注得更多的是林丹與陶菲克這對老冤家之間的較量,而很少有人會想到,潛藏在韓國隊隊中的這位落寞高手,會最終給林丹帶來近兩年來團體比賽中的首場失利。
在本次亞運會雙方的首次交鋒中,李炫一可謂打了林丹一個措手不及,他不僅在首局落後的情況下順利實現了大逆轉,還在決勝局中將威風八面的超級丹打得沒有了一點脾氣,這才讓人們對這位選手重新審視起來。不過客觀的說,在與林丹的全方位對比中,李炫一在整體實力方面還是存在一定的劣勢,在今天的比賽中首局被林丹以21-3擊敗,也暴露出來了他比賽中心理不穩定的毛病。
歷數林丹在亞洲乃至世界的能夠製造一定威脅的對手,丹麥的蓋德已老,印尼的陶菲克長期有傷,反倒是像李炫一和馬來西亞的李崇偉這樣的隊員,只要他們的狀態能夠調整到最佳,在比賽中擊敗林丹的可能性反而更大。因此我們想要真正實現在這個項目上的霸權,可不能把眼光僅僅在盯在陶菲克等個別人的身上,要知道:李炫一已經用一場足夠讓林丹銘記多年的失利,為中國的羽毛球敲響了警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