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什麼季節修剪木槿好
木槿的修剪時間宜在秋季落葉後進行。根據木槿枝條開張程度不同可分為直立型和開張型。修剪後要與施肥相互配合。之所以修剪木槿,一方面是為了觀賞的美觀性,另一方面,適當的修剪枝葉,對樹木的生長起著調節作用,並能減少病蟲害的發生,保證其健康快速成長。
B. 木槿花剪枝幾月愛活
春天,二、三月份
槿:落葉灌木,高3-4米,小枝密被黃色星狀絨毛。葉菱形至三角狀卵形,長3-10厘米,寬2-4厘米,具深淺不同的3裂或不裂,先端鈍,基部楔形,邊緣具不整齊齒缺,下面沿葉脈微被毛或近無毛。木槿花單生於枝端葉腋間,花萼鍾形,長14-20毫米,密被星狀短絨毛,裂片5,三角形;花朵色彩有純白、淡粉紅、淡紫、紫紅等,花形呈鍾狀,有單瓣、復瓣、重瓣幾種。外面疏被纖毛和星狀長柔毛。蒴果卵圓形,直徑約12毫米,密被黃色星狀絨毛;種子腎形,背部被黃白色長柔毛。花期7-10月。
栽培技術
定植
整好苗床,按畦帶溝寬130厘米、高25厘米作畦,每平方米施入廄肥6千克、火燒土1.5千克、鈣鎂磷75克作為基肥。木槿為多年生灌木,生長速度快,可1年種植多年採收。為獲得較高的產量,便於田間管理及鮮花採收,可採用單行壟作栽培,壟間距110-120厘米,株距50-60厘米,壟中間開種植穴或種植溝。木槿移栽定植時,種植穴或種植溝內要施足基肥,一般以垃圾土或腐熟的廄肥等農家肥為主,配合施入少量復合肥。移栽定植最好在幼苗休眠期進行,也可在多雨的生長季節進行。移栽時要剪去部分枝葉以利成活。定植後應澆1次定根水,並保持土壤濕潤,直到成活。
肥水
當枝條開始萌動時,應及時追肥,以速效肥為主,促進營養生長;現蕾前追施1-2次磷、鉀肥,促進植株孕蕾;5-10月盛花期間結合除草、培土進行追肥兩次,以「伯示麥」磷鉀肥為主,輔以氮肥,以保持花量及樹勢;冬季休眠期間進行除草清園,在植株周圍開溝或挖穴施肥,以農家肥為主,輔以適量無機復合肥,以供應來年生長及開花所需養分。長期乾旱無雨天氣,應注意灌溉,而雨水過多時要排水防澇。
修剪
新栽植的木槿植株較小,在前1-2年可放任其生長或進行輕修剪,即在秋冬季將枯枝、病蟲弱枝、衰退枝剪去。樹體長大後,應對木槿植株進行整形修剪。整形修剪宜在秋季落葉後進行。根據木槿枝條開張程度不同可分為直立型和開張型。
直立型木槿枝條著生角度小,近直立,萌芽力強,成枝力相對較差,不耐長放,可將其培養改造成有主幹不分層樹形,主幹上選留3-4個主枝,其餘疏除,在每個主枝上可選留1-2個側枝,稱為有主幹開心形。
直立型木槿修剪方法:合理選留主枝和側枝,將多餘主枝和側枝分批疏除,使主側枝分布合理,疏密適度;對主枝和側枝重回縮,新枝頭分枝角度要大,方向要正,對外圍過密枝要合理疏剪,以便通風透光;對1年生壯花枝開花後緩放不剪,翌年將其上萌發旺枝和壯花枝全部疏除,留下中短枝開花,內膛較細的多年生枝不斷進行回縮更新,對中花枝在分枝處短截,可有效調節枝勢,促進花芽質量提高;對外圍枝頭進行短截,剪口留外芽,一般可發3個壯枝,將枝頭競爭枝去掉,其它緩放,然後回縮培養成枝組。
開張型木槿枝條角度大,枝條開張,抽生旺枝和中花枝比直立型強一些,可將其培養成叢生灌木狀。開張型木槿,常發生主枝數過多,外圍枝頭過早下垂,內膛直立枝多且亂現象。
開張型木槿修剪方法:及時用背上枝換頭,防止外圍枝頭下垂早衰,對枝頭處理與開心形相同;對內膛萌生直立枝一般疏去,防止枝條過多,擾亂樹形。
採收
鮮花採收,木槿花期長,從5月始花開始可一直開到10月份,約有半年的花期。但就一朵花而言,於清晨開放,第2天枯萎。因此作蔬菜食用的花朵採摘宜在每天早晨進行。如加工曬干,應於晴天早上採摘後即曬干,干後置於通風乾燥處,要防壓、防蟲蛀。
C. 家門口種木槿好不好
家門口栽種木槿很好。木槿是一種陽性植物,非常喜好陽光,所以在風水上的寓意是非常好的,有花團錦簇、富貴繁花的寓意。
D. 木槿(錦葵科 木槿屬)栽培技術是怎麼樣的
Hibiscus syriacus Linn.
木槿生長強健,栽培容易,抗大氣污染,夏季開花,是最常見的觀賞樹種。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或小喬木,分枝多,稍披散。葉菱狀卵形,不裂或中部以上三裂。花大,鍾形,直徑5~8厘米,單生葉腋,6月起陸續開放,單瓣或重瓣,有紫、粉紅、白色,朝開暮萎。蒴果矩圓形(見彩圖12 5)。常見栽培觀賞的變種有:
重瓣白木槿var.albo-plena花重瓣,白色。
重瓣紫木槿var.amplissimus花重瓣,紫色。
[分布]
產於我國,北自遼寧,南達廣東,西及四川、陝西,東至東南沿海各省均有分布。
[習性]
暖地樹種,久經栽培。喜光而稍耐陰,好水濕而又耐乾旱,性喜濕潤肥沃的中性土壤,微酸、微鹼亦能適應。抗寒性較木芙蓉強,萌芽力亦強,耐修剪,易整形。
[繁殖與栽培養護]
木槿扦插繁殖簡便易活,一般行於3月上、中旬,選取粗壯的1~2年生休眠枝,截成12~15厘米長,上下齊節,插入土中2/3,插後撳實,充分澆水,1個月後生根,6~7月間施追肥2~3次。當年苗高60厘米以上,翌年春即可用於綠化。管理條件好的地段,也可直接扦插綠化。單瓣品種也可播種繁殖,種子干藏後春播。木槿生長強健,管理簡單。移植在落葉期進行,通常帶宿土。如果作為綠籬栽植,當小苗長到適當高度時要進行修剪,如作為觀花的宜養成喬木形樹姿,這種樹形在苗圃中就應把主幹確定下來。定植以後主幹不要留得太高,讓側枝從30厘米左右處生出,每株留側主枝5~8根,同時保留一個中央領導枝。這時,枝條都直立向上生長,植株抱合得相當緊密,為了擴大冠幅,每年早春對側枝都要進行短截,促使腋芽萌發而形成更多的新側枝。隨著樹膛內側枝數量的不斷增長,側主枝也不斷向四周開張,開花數量會年年增多。10年以後,樹冠大多非常稠密,這時應對樹體進行一次徹底的改造。第一年先把中央領導枝鋸掉,以後再逐年疏掉一部分很大的側主枝,最後僅保留3個分布均勻的側主枝,從而整成環狀形樹冠。這種逐年改造樹體的辦法可使壽命大大延長,營養分配也比較集中,因此年年開花不斷。
主要病蟲害有:木槿炭疽病、葉斑病、爛皮病、枝枯病、棉卷葉野螟、綠盲蝽、衛矛巢蛾、衛矛矢尖盾蚧、糠片盾蚧、蜘蛛抱蛋並盾蚧、水青蛾、桃蚜、棉蚜、犁紋麗夜蛾、棉葉蟬、堆蠟粉蚧、瓜絹野螟、斜紋夜蛾等。防治方法:①清除病落葉,燒毀。發病初期噴灑波爾多液或多菌靈等葯劑。②加強管理,增強樹勢,冬季刮除病爛皮,塗以退菌特、波爾多漿、石硫合劑等葯劑。發病前噴灑上述任一種葯劑。③害蟲幼蟲及若蟲期噴灑敵敵畏、敵百蟲、辛硫磷、溴氰菊酯等任一種葯劑。④噴滅蚜松防治蚜蟲。
[觀賞與應用]
木槿枝葉繁茂。夏、秋炎熱時開花,花期長達4個月。在園林中常用作花籬、綠籬,因枝條柔軟,作圍籬時可進行編織。也可叢植或單植點綴庭園。通過修剪可養成喬木形樹姿。開花時滿樹花朵,嬌艷奪目,甚為壯觀。它對二氧化硫、氯氣等有害氣體抗性很強,又有滯塵功能,可作有污染源的工廠和街坊的綠化樹種。
E. 木槿怎麼整形修剪
小木槿,錦葵科、南非葵屬多年生半灌木,也叫迷你木槿、南非葵、玲瓏木槿、假木槿、迷你芙蓉及大茴香草,台灣大多叫它玉玲瓏、玲瓏扶桑。它原生於非洲南部的山坡或丘陵地帶,我國部分地區引進栽培。
小木槿喜全日照環境。生長適溫15-25℃。較喜濕潤。栽培基質宜選擇通透性、排水性良好的土壤,一般市售的營養土均可,也可用山泥加少量河沙及有機肥配製成營養土,忌用粘質土壤。
小木槿是很耐修剪的花卉,進行修剪是可以塑型的,並且可以促進植株的更新。因為,小木槿耐修剪,一般修剪的話其實是不需要擔心剪壞的。
在修剪小木槿的時候,主要是有重剪和輕剪這兩種方式。
小木槿進行重剪,主要是在秋冬季節進行的。重剪小木槿主要就是為了促進植株的更新,修剪的時候可以將小木槿離地10cm以上的枝條全部都剪掉。
小木槿進行輕剪,一般是在生長期里進行,或者是在小木槿開花之後進行修剪。輕剪的時候,可以將小木槿的枝條剪掉三分之一,在進行強剪的時候,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來將小木槿的植株塑造出自己喜歡的造型,使其株型更加優美。
此外,在春季的時候,還可以將小木槿的乾枯的枝條,以及病蟲枝、弱枝全部剪掉,這樣可以減輕病蟲害的發生,並且有利於植株的更新,使其更加健康的生長。
F. 木槿能嫁接扶桑嗎
可以。
扶桑通常春夏秋以至冬末都可以進行嫁接,但是最好選在該品種形成癒合組織最有利的氣溫到來時進行,做到從接到成活之間的時間能縮到最短為限。扶桑花的枝接通常在春末夏初最佳。
成活後,適當剪去多餘的金黃扶桑(砧木)的枝條,使大紅扶桑和粉紅扶桑能更好地從金黃扶桑植株上獲得養分和水分而生長發育。經修剪、整形,形成了一株十分壯觀、具有多樣顏色花與綠葉相配襯的奇妙花卉,特別是這種重瓣、色艷的大花扶桑,更是美麗動人,逗人喜愛。
(6)木槿整形醫院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扶桑花是陽性樹種,秋後管理要謹慎,要注意後期少施肥,以免抽發秋梢。秋梢組織幼嫩,抗寒力弱,冷天會遭凍害。及時進房扶桑不耐霜凍,在霜降後至立冬前必須移入室內保暖。
2、越冬溫度要求不低於5℃,以免遭受凍害;不高於15℃,以免影響休眠。休眠不好翌年生長開花不旺。凡朝南的保溫條件好的傢具屋都可以越冬,天氣較冷時可蓋紙或蓋塑料薄膜保暖。初移室內每天白天要開窗通風,留意盆土干濕變化,適當澆水。最冷天,澆水有預防凍害的作用,但施肥應停止。
3、花盆要足夠透氣,在給扶桑花配花盆的時候要選擇透氣性足夠好的素燒盤,或木桶盤,養分,不能偏施單一肥料,要提供齊全的養分,光照最好是每天8個日光浴。
G. 木槿的生長習性
生長習性
木槿對環境的適應性很強,較耐乾燥和貧瘠,對土壤要求不嚴格,尤喜光和溫暖潮潤的氣候。稍耐陰、喜溫暖、濕潤氣候,耐修剪、耐熱又耐寒,但在北方地區栽培需保護越冬,好水濕而又耐旱,對土壤要求不嚴,在重黏土中也能生長。
1.扦插養殖
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均可。硬枝扦插成活率最高,應用最普遍,一般在3月進行。剪取1年生粗壯枝條,剪成15~20cm長的插穗,插入苗床(苗床土可用素土,不需施基肥),扦插深度原則上保證插穗上端基本與地面相平。扦插的密度15×30厘米。每平方米約22株。插後灌透水,最好覆蓋塑料薄膜以保濕增溫,一般15~20天即可生根發芽,當年即可長lm左右。嫩枝扦插宜在雨季進行,選取當年生的、半木質化的新枝,剪成10~15cm長的插條,上部保留1/3葉片,插入苗床,入土深度3~4cm。插後經常噴水,保持土壤濕潤,並適當遮蔭,依氣候情況採取保溫保濕的措施,如苗床上搭支架蓋膜及草簾之類,防日光直射,經常檢查,約月余即生根發芽。氣溫上升後逐漸撤去草簾和塑膜。扦插當年苗木可長高至1米左右。露地育苗,翌春移植大苗圃。大苗圃需施基肥,每公頃用堆肥75000千克左右,深翻細耙,整平,按50×80厘米的株行距挖穴移苗。栽種時要把植株的根部舒展自如,填土踏實,澆足定根水,以後隔2~3天澆一次水。培育1~2年即可出圃定植。
2.播種養殖
一般在春季4月進行。果實10月成熟後,11~12月采種最適宜,採收後剝出種子低溫干藏,到翌春4月條播或撒播。
3.分株養殖
在秋天落葉後或早春發芽之前,挖取植株根際的萌株,另行栽植。栽前可適當修剪根部,並對地上部實行重短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