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毛疙瘩窒息
擴展閱讀
怎麼排除皰疹 2025-05-01 01:09:38
蕁麻疹有什麼後遺症 2025-05-01 00:33:38
濕疹膏哪種好 2025-04-30 23:16:40

毛疙瘩窒息

發布時間: 2024-11-21 06:27:29

『壹』 我的身體上起了一些小疙瘩,怎麼回事

建議參考:
蕁麻診俗稱"風疹快","風坨 "。人 們往往認為是吹到某種風後皮膚出現的反應。其實,蕁麻疹的發生原因至今不明,可能與飲食、葯物、蟲咬、花粉、腸道寄生蟲等有關。 發生蕁麻診時,皮膚有紅斑和水腫,大多先出現紅斑,以後形成水腫。兒童僅有紅斑而無水腫,成人 有水腫而紅斑不容易察覺。蕁麻疹可發生在皮膚的任何部位,在十幾分鍾內延及全身,也可在1-2小時內消失,正所謂"來得快、去得快"。皮疹處奇癢以致常常去抓,抓後出現一條條抓痕,突出於皮膚表面。有時一天發幾次;也有數天發一次。 發作頻繁的蕁麻疹小兒,家長最好記錄小兒一天的生活內容(例如吃過什麼食品,到哪裡去過,聞到過什麼氣味等等),希望找到過敏原, 今後避免與過敏原接觸,減少蕁麻疹的發生。

有時除了皮膚上出現蕁麻疹外,還伴有一陣陣劇烈的腹痛,這種現象說明胃腸道粘膜也受到過敏原的影響過敏原的影響,出現水腫、充血。最為嚴重的是喉部粘膜也可因過敏而出現水腫,引起喉梗阻,影響呼吸尤其是吸氣發生困難。此時需要氣管切開,進行搶救。雖然這種情況並不多見,但要提高警惕。有的家長認為蕁麻疹是吃海鮮引起的,因而禁止小兒吃這類食物。其實,這種做法並非正確。過敏原有許許多多,只有確實抓到了"證據"才能忌食某種食物!
蕁麻疹治療一般都是用中葯。看下面的文章。
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於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

急性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

--- 阿無亂冒充金剛轉 J

撲(2):同情。我以前也得過,很痛苦的,吃點息斯敏管用嗎?

--- helloxyz518 J

貓(3):1樓的已經說很多了
同情一個
自己保重啊

--- 懷念陽光520 J

撲(4):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於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

急性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黃1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

--- APM100 J

貓(5):息斯敏現在不能亂吃!
我是很容易過敏的,所以也有些體會。
樓主先去醫院看看,一般會給開葯,以後常備在身就好。
也不一定是飲食上的東西導致過敏,有花粉、寵物毛發都容易引起。還有蟎蟲。。。灰塵多的地方有時候也會,你那裡都能預料的到。
醫院可以檢查你對那些過敏源有反應,以後盡量避免。如果是花粉,可以在季節到來之前去醫院打一種針,忘記名字了,反正盡量按照醫生的安排做比較好。

--- lucifer0417 J

撲(6):蕁麻疹是由於皮膚、粘膜小血管擴張及滲透性增加而出現的一種局限性水腫反應,俗稱「風疹塊」。其特點是皮膚出現白色或紅色疹塊,發作時突然,並無一定位置,時隱時現,瘙癢無度,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治療:

本病應以葯物治療為主,同時配合情志、飲食、針灸等療法。病情嚴重者,尤其是有過敏性休克或喉頭水腫時,必須立即送醫院救治。

預防:

蕁麻疹的病因是過敏反應,引起過敏的因素很多,比如葯物,食物,衣物,花粉,化妝品等等。治療應從兩個方面著手:阻斷過敏源和抗過敏治療。盡可能地找出發病誘因並將之除去。如慎防吸入花粉、動物皮屑、羽毛、灰塵、蓖麻粉,避免接觸致敏物,禁用或禁食某些對機體過敏的葯物或食物品等。如因冷熱刺激而復發者,不應過分迴避,相反應該逐步接觸,逐漸延長冷熱刺激的時間,以求適應。積極治療原發疾病,如急性扁桃體炎、膽囊炎、病毒性肝炎、闌尾炎、腸道蛔蟲病等,以杜絕病源。平時保持精神歡樂,心情舒暢。同時還應注意氣溫變化,隨氣溫變化增減衣著,加強體育鍛煉。

但大部分患者很難找到明確的過敏源,治療辦法就是口服抗過敏葯,可同時配合加服鈣劑,維生素C,皮質激素等。

慢性蕁麻疹有時治療比較困難,需要從調整機體免疫功能入手,如堅持較長時間(3-6個月)聯合服用二類抗組胺葯,即撲爾敏、賽庚啶、賽特贊、敏迪這一類和西咪替盯雷尼替盯法莫替丁這一類。需要調整用葯時間,為了防止晚間發作,可在下午服葯。另外,為加強療效可以配合注射胸腺素、組織胺球蛋白或卡芥菌多糖核酸針等。部分患者隨著身體發育,機體免疫功能會發生變化,慢性蕁麻疹也會自我緩解。

--- 海邊蝴蝶【見習成員】 J

貓(7):蕁麻疹

1、蟾蜍湯治蕁麻疹

[用料] 活蟾蜍3-4隻。
[制用法]去內臟洗凈後放入砂鍋內煮極爛,用炒布過濾去潭渣,留湯備用。搽洗患處,日3或4次。
[功效]解毒,消腫,止痛,用治丘疹性蕁性疹。

2、芋頭莖豬排治蕁麻疹

[用料] 芋頭莖(干)30-60克,豬排骨適量。
[制用法]將芋頭莖洗凈,加適量豬排骨同燉熟食。
[功效]除熱散風。用治蕁麻疹。

3、芝麻根治蕁麻疹

[用料] 芝麻根1握。
[制用法]洗凈後加水煎,趁熱燙洗。
[功效]清熱。散風,止癢。用治蕁麻疹。

4、韭菜治蕁麻疹

[用料] 韭菜1把
[制用法]將韭菜放火上烤熱。塗擦患部,每日數次。
[功效]清熱,散風。用治麻疹。

5、菜子油治腫毒風疹

[用料] 生菜子油。
[制用法]外搽患處,每日數次。治療期間禁用水洗患處。
[功效]解毒,消腫,祛濕。用治無名腫毒、風疹、濕疹及老年皮膚瘙癢。

6、醋糖姜湯治風疹

[用料] 醋半碗,紅糖100克,姜50克。
[制用法]醋、紅糖與切成細絲的姜同放入砂鍋人煮沸2次,去渣。每服1小杯,加溫水服,每日2或3次。
[功效]散瘀,解毒。用治因食魚蟹等過敏引起的周身風疹,瘙癢難忍。

7、白僵蠶芥穗蟬蛻治蕁麻疹

[用料] 白僵蠶10克,荊芥穗10克,蟬蛻5克。
[制用法]水煎。日分2次服。
[功效]清熱止癢。用治蕁麻疹、皮膚瘙癢。

--- APM100 J

撲(8):蕁麻疹

治蕁麻疹一方

我幼時曾患蕁麻疹,經人介紹一方:蟬衣5個、池塘里浮萍250克,水煎服,日服兩次(早晚各一次)。結果用葯3副就治好了病。

鮮絲瓜葉可治蕁麻疹

我上小學五六年級到中學階段,每年夏秋季節都被蕁麻疹所困擾,不規則的圓形紅疹塊突然出現,遍布四肢及腹、背、頸部,疹癢難耐。為此曾多次到醫院求治,但效果不大。有一次發作時,順手摘了片鮮絲爪葉在疹塊處反復搓擦代替用手抓撓解癢,沒想到凡是被鮮絲瓜葉搓擦過的地方很快就不癢了,疹塊也隨著消退。於是我摘了些鮮絲瓜葉用清水洗凈備用,一發作我就用鮮絲瓜葉搓擦,連續搓擦了10多次後病漸漸地好了。自從用這個方法治療至今已有32年,沒再出過疹塊。

肚臍拔火罐治蕁麻疹

小時我常起蕁麻疹,後聽人介紹用拔火罐拔肚臍可治。母親給我試用,將拔火罐扣在肚臍上,兩三次居然就治好了,而且未再犯過病。

食醋白酒混合液可治風疙瘩

我兒子2歲時曾患過一次較重的麻疹,轉眼之間,全身的硬疙瘩即連成了一片片的硬皮,連嘴巴也腫起來了。危難之時,鄰居大娘教我一法:兩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勻後擦洗患處,幾分鍾後症狀即可減輕,連擦幾次即愈。我照此方法做了,只擦了4次,我兒子的風疙瘩就好了,再沒有復發。後來,我曾將此方告知一位老鄉,也很有效。 逸 敏284.鮮姜可治風疙瘩我上中學時起過一身風疙瘩,看病半年仍不見好轉。偶然一次機會,一位老奶奶對我說:「用鮮薑汁擦抹就會好。」我買了幾角錢的鮮姜,擦抹幾天後果然全好了。後來我的孩子起風疙瘩,我也是用同樣的方法給他治好的。

紫荊樹花莖煮水治風疙瘩

前年春天,我身上生過風疙瘩,皮膚變紅增厚,奇癢難忍。有一位老人對我講,可用紫荊樹(春天未長葉前,先開紫花)的花、莖煮水,熏洗,每天早、晚各一次,兩天即愈。我只取了半尺長的莖四五支,放在沙鍋里用清水煮沸四五分鍾,略涼後水洗,兩天後就好了。

韭萊汁可治蕁麻疹

我患有季節性蕁麻疹(俗稱風疙瘩),吃過許多中西葯都沒有治好。前不久,偶然遇到一位老中醫告訴我一個方法:用鮮韭菜汁外塗。我用此法外塗後,第二天癢感消失,疹子也全消退了,每日兩次,連續外塗一周後至今沒有再復發。將鮮韭萊切碎壓出汁後,用容器存於冰箱內可使用數日。

香萊根治蕁麻疹

取十幾棵香萊的根須洗凈切段,煮5分鍾,調上蜂蜜,連吃帶飲。對蕁麻疹的紅、腫、癢等症狀有較好的治療效果。我們曾多次給孩子們服用。應連續煮飲3天,每天喝1次。

小白菜能治蕁麻疹

我患蕁麻疹半年多,吃葯、打針效果不明顯。後有一老中醫授以偏方:小白菜500克許,洗凈泥沙,甩干水分,每次抓3一5棵在患處搓揉,清涼沁人心脾。每天早晚各1次,只3次即痊癒,至今未復發。

醋加白酒可治風疹

一旦得了蕁麻疹,會奇癢難忍,且越抓越癢,筆者經試驗發現,患者只要用兩份食醋加一份白酒混合成葯液,用此葯塗搽患處,幾分鍾後即可見效。

治蕁麻疹一法

我小時候得蕁麻疹,久治不愈。後服用一種叫桐臭蒿子的草本植物,采一把在鍋中煮沸約5-10分鍾後喝汁,即愈。

--- APM100 J

貓(9):蕁麻疹的各種治療方法

--------------------------------------------------------------------------------

http://www.120800.com 2003-11-5 13:45:10

蕁麻疹
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初起皮膚瘙癢,抓後皮膚迅即發生大小不等之風團,劇烈瘙癢,此起彼伏,驟起驟消,甚至累及粘膜,出現腹痛、腹瀉、喉頭水腫之症狀。臨床上常用的偏方主要如下。
[方一]
荊芥穗10克,防風9克,金銀花12克,牛蒂子10克,丹皮9克,浮萍6克,生地9克,薄荷6克,黃芩10克,蟬衣12克,生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早晚服。
本方辛涼解毒,疏風止癢,適用於蕁麻疹。
[方二]
生地10克,當歸12克,赤白芍各10克,首烏10克,黃芪12克,防風、芥穗、刺蒺藜、川芎各9克,甘草6克。水煎服,日1劑,分2次服。
本方養血益氣,疏風止癢,適用於血虛受風所致的蕁麻疹。
[方三]
香樟木、晚蠶砂、徐長卿、敗醬草、核桃葉各30—創克,紫蘇120克。將葯任選一種煎水,乘熱先熏後洗,每日1叫次。
本方適用於蕁麻疹。
[方四]
黃芪10克,白術、防風、桂枝各9克,白芍10克,生薑6克,大棗9克,浮萍6克,白蘚皮10克,荊芥穗9克,陳皮12克,甘草9克。水煎服,
日1劑,早晚服。
本方調和營衛,益氣固表,對蕁麻疹有效。
[方五]
金銀花12克,地膚子、芥穗各9克,大黃10克,厚朴、雲苓各9克,白芍10克。甘草9克。水煎服,日貝劑,分2次服。
本方清熱散風,適用於蕁麻疹。
[方六]
熟地9克,當歸、白芍各20克,首烏、黃芪各30克,防風、川芎各12克,甘草30克,蟬蛻10克,荊芥、白蒺藜各12克。水煎服,每日1劑,每晚或早晚分2次服。
本方出自《山東中醫雜志》1989.8期,適用於頑固性蕁麻疹。
[方七]
玉米須15克,已發酵好的酒釀l00克。將玉米須放人鋁鍋中,加水適量,煮20分鍾後撈去玉米須,再加酒釀,煮沸食用。
本方適用於蕁麻疹。
[方八]
三七1—1.5克,去骨雞肉100克。
三七切成薄片,用雞油或豬油炸黃,加入雞肉拌勻,放人碗中,再加水適量,用文火蒸燉1小時,加入少量食鹽調味,葯肉湯1次服完,每天或隔1--2天服1料,連服2--3劑。
本方適用於陽虛氣弱及氣血兩虛所致的蕁麻疹。
[方九]
醋100毫升,木瓜60克,生薑9克。3味共人砂鍋煎煮,醋干時,取出木瓜、生薑,
早、晚2次食完,每日1劑,痊癒為止。
本方出自《醋蛋治百病》,適用於蕁麻疹,屬風寒外襲者。

--- APM100 J

撲(10):治療蕁麻疹不可亂用葯

--------------------------------------------------------------------------------

2003-9-22 13:59:46

【龍虎網訊】近日,中大醫院皮膚科接診的蕁麻疹患者明顯增多,平均每天有20多個,其中不少病人因私自用葯導致病情控制不力,甚至錯過了早期治療良機。皮膚科盛琪副主任醫師特別提醒說,導致蕁麻疹發生的病因很多,患者自作主張私自亂用葯,不僅治不好病,而且可能造成嚴重後果。

據介紹,蕁麻疹是一種臨床較常見的皮膚病,除對海鮮、葯物等過敏外,近來氣候多變,患者受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影響,也會發生機體過敏反應,導致皮膚出現蕁麻疹,主要表現為全身皮膚有紅色風團,呈斑片狀,皮膚瘙癢。很多患者一見皮膚出疹子,也不尋找原因,就跑到外面買來抗過敏葯膏,不分青紅皂白就塗了起來,結果既不對症又耽誤了時間。

專家指出,治療蕁麻疹應首先查找原因,在醫生指導下有的放矢,切莫自己胡亂用葯。否則急性蕁麻疹極易因治療不及時而轉為慢性蕁麻疹,造成長期服葯等一系列不應有的煩惱。

--- APM100 J

貓(11):偏方:癩蛤蟆,不要去皮,在瓦片上燒熟後吃。
用樟木樹的樹葉和樹枝燒水,然後用這個水洗澡。
我和我媽媽都有這個毛病的,我好了,我媽媽還沒好,因為媽媽是血液里有問題,所以不能根治

--- willtools J

撲(12):蕁麻疹俗稱「風疹塊」,「風團」,中醫稱為「癮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

蕁麻疹的臨床特點是皮膚上出現大小不等的鮮紅色、淡紅色或瓷白色的風團,這種風團常突然出現,數小時後又迅速消退,消退後不留任何痕跡。

蕁麻疹可反復發作,慢性者可反復發作數周、數月甚至數年、瘙癢難忍。

祖國醫學認為蕁麻疹主要是風、濕、熱邪蘊於肌膚所致,或因血熱又感外風而發病。

急性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以祛風、清熱、祛濕為主:

處方一:荊芥10克,防風10克,紫草30克,黃芪30克,苦參20克,地膚子20克,蒲公英20克,水煎服。

處方二:麻黃10克,蟬蛻10克,連翹10克,浮萍10克,丹皮10克,桃仁10克,白蘚皮20克,水煎服。

以上兩方可任選一方內服。

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可導致血虛,血虛生風,形成惡性循環,中醫理論認為「治風先治血,血行風自滅」,因此治療應加用養血滋陰的中葯。

處方:生地20克,首烏20克,當歸12克,白芍12克,防風10克,丹皮10克,玉竹10克,荊芥10克,大棗30克,人參葉30克,水煎服。

蕁麻疹的中葯治療主要採用內服法,如皮膚瘙癢難忍,也可用紫背浮萍、蒼耳草、荊芥、紫蘇葉、百部等中草葯任選1~2種,各120克煎湯外洗

--- Barton1983 J

貓(13):蕁麻疹(urticaria)
本病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臨床表現為大小不等的局限性風疹塊損害,驟然發生,迅速消退,瘙癢劇烈,愈後不留任何痕跡,本病相當於中醫的癮疹。
〔病因〕
引起蕁麻疹的因素甚多,主要有:
1.吸入物 如花粉、動物皮屑、煙霧、真菌孢子和某些揮發性物質等。
2.食物 如魚、蝦、蛋類、奶類等或其他富於蛋白類食物。
3.葯物 如疫苗、異種血清、輸血、青黴素、痢特靈、阿斯匹林等。
4.感染 寄生蟲、細菌(如扁桃體炎,鼻旁竇炎,慢性闌尾炎等)、病毒(如肝炎、哥薩奇(Coxsackie)病毒感染),真菌(如皮膚真菌病)等。
5.物理因素 如日光、寒冷、濕熱等。
6.精神因素 見於精神緊張或興奮,運動後。
7.其他 如某些昆蟲嚇咬刺螫,接觸某此動植物如蕁麻、毒藤等,以及患某些皮膚或全身性疾病如肥大細胞增多症,風濕熱,白血病以及某些內分泌疾病等。
發病機理目前不完全了解。一般認為大多數急性蕁麻疹系第Ⅰ型變態反應。由於肥大細胞釋放組織胺所引起,致使毛細血管擴張,通透生增加,血漿蛋白大量進入真皮,臨床上表現為風團或局限性水腫。
有些蕁麻疹則系Ⅲ型變態反應。Ⅲ型變態反應為抗原抗體復合物反應,抗原抗體復合物在激活補體過程中產生過敏毒素,刺激肥大細胞釋放組胺,導致蕁麻疹發生。
除上述變態反應外,某些刺激因子如一些葯物、食物、物理因子、化學物質、酶類及組織損傷等,亦能直接作用於肥大細胞,使其釋放組織胺而引起蕁麻疹。
此外,某些蕁麻疹亦與先天遺傳素質(異位性)有關。
〔臨床類型〕
有尋常性蕁麻疹、血管性水腫、人工性蕁麻疹、日光性蕁麻疹、寒冷性蕁麻疹、膽鹼能性蕁麻疹等類型。
〔辨病辨證〕
1.症狀及診斷要點
(1)病史 應詳細詢問發病時有無服用或接觸可疑食物、葯物、有無感染或其他慢性病灶及家族遺傳因素。
(2)臨床表現
1)尋常性蕁麻疹(common urticaria):①皮損常突然發生,為限局性紅色或蒼白色大小不等的風團,境界清楚,形態不一,可為圓形,類圓形或不規則形,皮損可隨搔抓而增多增大,亦可相互融合成不整形、地圖形或環形。②自覺劇烈瘙癢灼熱感。③皮損大多持續半小時至數小時自然消退,消退後不留痕跡,有時此起彼伏,1日內可反復多次發作。④部位不定,可泛發全身或局限於某部,有時粘膜亦可受累,如發生於胃腸,則可有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喉頭粘膜受侵時則胸悶、氣喘、呼吸困難,嚴重者可引起窒息而危及生命。⑤皮膚劃痕症可呈陽性。⑥根據病程長短,可分急性和慢性兩型,急性蕁麻疹經數日至數周消退,原因較易追查。除去原因後,迅速消退,慢性蕁麻疹反復發作,常經年累月不愈,病因不易追查。⑦組織病理:系單純限局性皮膚水腫,乳頭及圍有少量淋巴細胞浸潤,但浸潤亦可緻密並混雜有嗜伊紅白細胞。
2)人工性蕁麻疹(factitous urticaria):本病又稱皮膚劃痕症(dermatographism)。①患者的皮膚對外界機械性刺激非常敏感,皮膚上通常無風團,若用指甲或鈍器劃皮膚時,在受刺激部位秀快出現條狀隆起性劃痕。②可發於任何年齡,無明顯發病原因。體內感染病灶、糖尿病、甲狀腺功能障礙、絕經期等常與發病有關。外傷、衣服、磨擦、束帶、搔抓等均可引起風團和瘙癢。③病程不定,可持續數月或長期存在。④有些患者在經受持久壓力的部位如長時行走的足底,久坐硬椅的臀部等處,數小時後發生皮下水腫,此稱為壓力性蕁麻疹(pressure urticaria)。此外,在罕見情況,皮膚劃痕症消退半小時至5、6小時後,風團反應又在原部位出現,並可持續至48小時,此稱延遲性皮膚劃痕症(delayed dermatographism)
3)血管性水腫(amgio-oedema):又稱血管神經性水腫(amgioneurotic edema)。昆克水腫(Quincke's edema)或巨大蕁麻疹(urticaria gigantra)。①皮損為急性限局性腫脹,邊界不清,呈正常皮膚色或微紅,瘙癢輕微。②常發生於眼瞼、口唇、耳垂、外陰(包皮為最常見部位)等組織較疏鬆的部位或口腔、舌、喉部粘膜。③本病常於夜間發病,醒時始發現。④常與蕁麻疹伴發,損害往往單發,多持續2~3日始消退,常在同一部位反復發作。⑤有的有遺傳性,稱為實施性血管性水腫(familial angiooedema),為罕見的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病,常在兒童期發病,患者一生中,皮膚和粘膜反復發生血管性水腫,常限局一部或數部,通常不發生風團,亦無癢感。常伴發胃腸道水引起惡心,嘔吐和嚴重的絞痛,或中國咽喉部水腫引起窒息而色陰生命。
4)日光性蕁麻倍受(solar urticaria):本病的發生一部分為自自免疫性變態反態,即在一定波長紫外線(3700A以下)的作用下,釋放出具有抗原性的代謝產物產生抗體,而發生抗原抗體反應,另一部分可能為光毒性作用導致組胺釋放所致。①常見於暴露日光後數分鍾內,在暴露部位開始出現瘙癢和紅斑,迅速形成風團。②通常數分鍾至1小時後消退,但亦可持續較長時間,特別是由可見光引起者。有些患者在反復暴露後柯產生耐受性。③光試驗為重要的診斷方法,在短時期的試驗暴露後,照射部位即出現風團和紅斑。
5)寒冷性蕁麻疹(cold urticaria):本病有獲得性及家族性兩種。
家族性寒冷性蕁麻疹 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獲得性者可能為自體免疫性變態反應,組胺釋放在發病中有一定作用,可見於冷球蛋白血症,陣發性冷血蛋白血病等。本病的特點為:①接觸冷水或其它冰冷物質後,受冷區回暖進出現瘙癢性水腫和風團,約半小時至1小時左右可消失。②多發於露出部皮臉如顏面和手部,嚴重者其他部位亦可受累。口、舌、咽部等粘膜部遇冷食物或冷飲亦可發生水腫,甚至腹痛。③多見於女性青年。④常伴有頭痛,嚴重者可出現低血壓,暈厥等症狀,冷水中游泳或冷水淋浴進可發生休克,甚至死亡。⑤用冰塊置於患者前臂皮膚上,兩分鍾後可在該部位引起典型的風團。
家話性寒冷性蕁麻疹(familial cold urticaria)系指生後不久開始發病,可持續終生。常伴有寒戰、發熱、頭痛和關節痛。白細胞增高為本病顯著的特點。
6)膽鹼能性蕁麻疹(cholinergic urticaria):本病發生可能為運動 受熱或情緒激動後,刺激熱調節中樞和副交感神經系統釋放乙醯膽鹼,作用於皮膚引起肥大細胞脫顆粒,釋放組胺而發病。①皮損特點為直徑1~3mm小型風團,周圍有紅斑,疏散分布,伴有瘙癢。②常在受熱,情緒激動、運動、食辛辣飲食後發生。發作時伴有出汗,而紅斑上又出現衛星狀小風團,可由此證實診斷。
〔防治〕
治療原則為追尋病因,經以相應治療,應詳細詢問病史,尋找和去除病因,應特別注意胃腸道障礙、腸寄生蟲、內分泌障礙(如月經異常、妊娠)以及慢性病灶。避免攝食對自己致敏的食物和葯物,忌食酒類、濃茶、咖啡、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撲(14):沒關系的,我一個兄弟也是,這個病治的慢,基本

『貳』 鎴戝コ鍎跨殑鐥囩姸錛氬滈噷11鐐硅嚦鍑屾櫒1鐐瑰挸鍡斤紝浼存湁鐥夋寷錛堜織縐幫細鎵鐤欑槱鍎匡級錛屽彟鏈夌獟鎮鐥囩姸銆傝ユ寕浠涔堢戝憿錛

搴旇ヨ繕鏄鐪嬪効縐戱紝浣犳渶濂介夋嫨鍎跨ュ尰闄涓撳墮棬璇婏紝榪欐牱姣旇緝濂斤紝涓鍖婚兘鏄娌葷枟鎱㈡х棶鐨勶紝涓嶉傚悎銆

『叄』 小牛脖子下面長了個疙瘩呼吸困難是什麼病

氫氰酸中毒,是由於來牛採食源或飼喂含有氰苷配糖體的植物及其籽實引起,在臨床上是以呼吸困難、震顫、痙攣和突發死亡等為特徵的中毒性缺氧綜合征。本病在牛類家畜多有發生,死亡率較高。

病因:

本病的發生主要原因,是由於採食或飼喂含有氰苷配糖體的植物和青飼料。

症狀:

在採食或飼喂上述的植物或青飼料後較快地發病。病牛精神興奮,後轉為沉鬱,口角流有大量帶白色泡沫狀涎水,呻吟,磨牙,出現瘤胃程度不同的臌氣,全身虛弱,體溫下降,心搏動減弱,脈性細小,呼吸淺表,可視粘膜呈鮮紅色,瞳孔散大,視力減退,眼球震盪,肌肉震顫,反射機能減弱或消失,步態蹣跚,後肢麻痹不能負重,卧地不能站起,在伴發角弓反張過程中,往往發出吼叫聲後,迅速窒息死亡。

診斷:

根據採食或飼喂含有氰苷配糖體的植物或青飼料的病史,結合可視粘膜呈鮮紅色,呼吸困難和神經症狀等,可疑似本病。

為了確診氫氰酸中毒,應對所飼喂的飼料、病牛血液、瘤胃內容物等病料進行化學檢驗, 可作定量檢驗,如瘤胃內容物(液)中氫氰酸含量超過10

『肆』 身上起疙瘩

蕁麻疹。現代醫學稱之為蕁麻疹。而中醫稱為「赤白游風」、「風疹」,因皮疹時隱時現又稱「癮疹」;
本病是一種以皮膚出現鮮紅色或蒼白色風團為主要特徵的皮膚病。因其小則如麻如豆,大則成塊成片,每因遇風而發,故名又稱「風疹塊」。
有關本病,早在《素問.四時刺逆從論》中已有記述,曰:「少陰有餘,病皮痹隱疹」。此後歷代文獻中多有記載,如《金匱要略.中風歷節》篇中說:「邪氣中經,則身癢而癮疹」。可見古人早已有對此病的認識。
其病因病機總由風邪引起,如《諸病源候論》說:「人皮膚虛,為風邪所折,則起隱疹。」然風為百病之長,其它病邪常依附風邪而致病。臨床常見的有風與寒或與熱相合,郁於肌膚而發生本病,但有外感和內生之異。
1.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客於皮毛腠理之間而發,如《諸病源候論》指出:「邪氣客於皮膚,復逢風寒相折,則起風搔癮疹。」、「夫人陽氣外虛則多汗,汗出當風,風氣搏於肌肉與熱氣並則生蓓(bei)癗。」明確指出了風寒、風熱客於皮膚,或表虛不固,風邪乘虛侵襲而致病。
2.內生:過食油膩厚味,葷腥等助火動風之物,如魚、蝦、蟹等,或因腸道蟲淫,均可導致腸胃不和,風火濕熱內生,郁於皮膚腠理而發。病久者氣血被耗,以致血虛生風,(婦女會沖任不調),風邪阻於肌膚亦可發生本病。
臨床表現∶一、急性發作,常有進食,葷腥之物,如魚、蝦、蟹等某種海鮮,或服用某種葯物,或受風寒刺激,或有腸道寄生蟲病史等。
二、皮疹大小不等、形狀不一、鮮紅或蒼白色風團,邊界清楚,瘙癢劇烈。
三、皮疼常突然發生,數分鍾至數小時後又遜速消退,以後不斷成批發生,時隱時現,發無定處,退後不留痕跡,每天發一批或數批,約一周左右停止發生。慢性者,反復發作,長達數周數月甚至數年。
四、部分病例可伴有腹瀉,腹痛、惡心嘔吐等腸道症狀。波及咽喉時,可有喉部不適感、聲嘶,甚則喉頭水腫而導致呼吸困難,甚至窒息。有的可出現皮膚劃痕症陽性。
五、皮疹見於口唇和眼瞼,則出現膚色淡紅色局限性宣腫邊界不清。此皮疹在唇周、面部遊走者為面游風(西醫稱血管性水腫)。若正常皮膚上受到機械性觸抓則此部位有抓痕樣水腫隆起者,則稱人工蕁麻疹或叫皮膚劃痕。

『伍』 古代殘忍的酷刑你聽過幾個有一種至今還在延用

在古裝影視劇中總能看見古代犯人遭受各種殘忍的刑罰,那真是隔著電視屏幕都感同身受的痛,讓人聽了就覺得渾身發顫,毛骨悚然。劇中比較常見的古代酷刑有車裂(就是五馬分屍),凌遲,腰斬,絞刑等,光是這些字眼就能讓人起一身的雞皮疙瘩。還有些不常見的、其殘忍程度有過之而無不及的刑罰,如
灌鉛--首先聽這個名字就有一種強烈的窒息感,覺得被壓的喘不過氣。在佛教閻羅的故事中,有黑白二相的說法,白為地獄之主,有百官之命,美女圍侍;黑相則每天有兩個時辰,要受銅汁灌腸之苦。所以人間灌錫、灌鉛酷刑的名字就由此而來。錫的熔點低至232度,鉛的熔點是327度,無論是灌鉛還是灌錫都能活活把人燙死。而且融化的錫或鉛一入肚就會凝固成硬塊,這種重金屬的墜力也可以瞬間讓犯人穿腸破肚而死。
俱五刑--光聽名字大家可能想像不到此刑罰的殘忍程度。俱五刑顧名思義將五種刑罰同時實施,也就是把砍頭、刖、割手、挖眼、割耳合並,即略有耳聞的大卸八塊。但俱五刑通常是在人死後實行。直到漢高祖的戚夫人出現才升級了此刑罰,呂後成功上位後將戚夫人剁去手腳,割掉鼻子耳朵舌頭,挖掉眼睛,放在一個裝滿鹽水的木桶中,取名「人彘」。可見呂後對戚夫人恨之入骨啊!
梳洗--這個名字在影視劇中經常會被提起,多指古代女子梳妝打扮的意思,「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的場景還歷歷在目。但是今天這個「梳洗」完全跟美搭不上邊,它是一種古代極為殘忍的刑罰。梳洗指的是劊子手把犯人剝光衣服,裸體固定在鐵床上,用滾燙的水往上澆,然後用鐵刷子一下一下刷去他身上所有的皮肉,就像民間殺豬一樣,直到皮肉刷盡,露出白骨,一般受型的人早在刑罰剛開始時就會死去。
炮烙是商朝時期妲己發明的一種殘忍刑罰,准備一根銅柱,用炭火將銅柱燒熱,隨後將人綁在銅柱上,先經歷皮開肉綻之苦,再將人活活燒死。商朝上大夫梅伯便是第一個遭受此酷刑的人。沒想到此酷刑一直延續到現代社會,由古代的炮烙酷刑演變成今天的熨斗,妲己也算是將功補過吧!

『陸』 蕁麻疹讓人瘙癢難耐,這4種食物要避而遠之,別一意孤行

欣欣(化名),3天前,開始出現風團一樣的疙瘩,尤其是四肢,非常嚴重,而且瘙癢感劇烈,忍不住去撓,結果越來越嚴重,到皮膚科醫院去檢查,被確診為蕁麻疹。

蕁麻疹,很多人可能有聽過,正在看這篇文章的你很可能就中過它的招,發病率很高。相關數據顯示, 大約有25%左右的人一生中至少得過1次蕁麻疹。

它可以分為急性(6周)蕁麻疹,一般有以下特點:發病後 皮膚表面可出現皮疹、風團、血管性水腫 ;反復出現,突然地來,快速地去,消退後不留痕跡;還有就是劇烈瘙癢,伴有灼熱。

別以為它就只有這點本事,如果 症狀比較的嚴重的患者,還可能導致猝死 。所以對於此病,我們重在預防,而一旦發病,及時想辦法去解決它。

想要預防此病,那就需要了解可誘發此病的因素都有哪些,一般來說,主要有以下幾點:

1、飲食

比如一些 魚蝦等海鮮、牛羊肉或辛辣刺激的食物 。像蝦等海鮮,吃得少,可能沒什麼表現,但是吃得多了,就可能出現過敏反應。

而辛辣刺激的食物可降低胃腸消化功能,延長食物殘渣在腸道內滯留的時間,從而產生蛋白腖和多肽,進而可能導致過敏。還有就是一些水果,比較多見的有 芒果、荔枝、獼猴桃 等。

2、感染

如感染 齲齒、扁桃體炎、中耳炎等細菌感染、真菌、乙型肝炎等病毒感染、腸蛔蟲、蟯蟲等寄生蟲等 ,它們可通過改變機體的反應性,從而誘發此病。

3、物理因素

冷熱刺激、日光暴曬、摩擦 等都可能引發此病,只不過發病的類型不同,比如出汗著涼引起的稱為寒冷性蕁麻疹、日光暴曬引起的叫日光性蕁麻疹、摩擦引起的稱為皮膚劃痕症等。

4、服用葯物或靜脈用葯

像一些 青黴素、頭孢類、莫西沙星等 葯物、 HPV疫苗、帶狀皰疹疫苗等以及注射破傷風抗毒素、狂犬疫苗等 都可能導致蕁麻疹。

5、先天性遺傳體質

這點很好理解,比如父母有過敏史,那其子女發生此病的幾率就會比較大;或者之前有過敏性鼻炎、過敏性哮喘等過敏性疾病的人,發生此病的可能性也會高一些。

6、環境因素

比如你處於一個 灰塵、毛絮、花粉比較多的地方或季節 ,也很容易出現蕁麻疹。

7、精神因素

長期處於緊張、壓抑等情緒狀態下 ,可導致體內的乙醯膽鹼釋放, 它可未做一種介質,導致皮膚毛細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清滲出而形成蕁麻疹。

可見,導致蕁麻疹的原因有很多,所以,想要預防此病,就要注意避免這些高危因素這樣才可以離它遠遠的。

而得了蕁麻疹以後,確實讓患者是比較難受的,因為劇烈的瘙癢,患者的生活、工作、學習都可能受到影響,而如果 發病在呼吸道的喉頭和支氣管處,可導致其水腫,堵塞,從而引起氣促、胸悶、呼吸困難等表現,嚴重的可能窒息。

所以,對於蕁麻疹,一定要重視,及時就醫,治療調理,尤其要注意飲食,一些食物吃了可誘發或加重病情。

1、海鮮等發物

如果還不了解自己的病因之前,最好盡量避免海鮮等發物,因為這些食物容易生風化熱,從而誘發此病,或促使病情進一步發展,甚至直接成為過敏源,然後產生變態反應。

2、酒類

不管啥酒,都要盡量避免,因為喝了以後,會擴張血管,導致皮膚發紅,甚至出現風團,尤其是 海鮮配啤酒,多半引起過敏反應 ,蕁麻疹不找上你找誰。

3、高脂、高膽固醇食物

比如 巧克力、蛋糕、動物內臟等 ,這些食物容易生痰動火或許聚濕生熱,進而致使濕熱內蘊,這樣當受到刺激,就很容易誘發此病。

4、水果

比如 杏子、李子、桂圓、桃子 等,因為這些水果偏熱性,容易加重病情,對皮膚造成影響。

可致使此病發生或加重的食物有很多,所以如果已經確認是哪一種食物引起,那以後就盡量避免吃就行。

而如果不清楚的話,則要盡量避免一些容易引起過敏的食物,有條件的話, 最好去醫院做個變應源實驗,明確一下自己到底是哪些食物過敏不宜吃 ,然後在今後的飲食中避免。

從此病的病因來看,它算是一種 免疫性疾病 ,很多時候就是因為過敏體質「搗鬼」,像季節、飲食、環境以及自身免疫力都可能誘發此病。

所以想要有效地防治此病,除了飲食之外,平時也要稍微注意一下,盡量做到以下幾點:

第一,要注意 避免冷熱環境刺激,保持樂觀平和的心態 ,避免情緒激動;適當運動,提升免疫力,防患此病。

第二,如果症狀比較輕,可以在 洗澡、洗臉時降低水溫,並用冷藏過的生理鹽水濕敷 ,有助於緩解病情。

但要注意,千萬不要用熱水去敷患處,也要盡量避免洗熱水澡,這樣會刺激皮膚,導致血管擴散,反而會釋放出更多的過敏因子,加重病情。如果症狀嚴重,及時就醫。

第三, 積極尋找病因 ,然後盡量去避免它,如果實在難受,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二、三代抗組胺葯進行治療。

如果有必要,也可以多葯連用,急性期服葯期間,瘙癢得到緩解後,不要立即停葯,再多用兩三天,鞏固一下,防止反復。如果有特定過敏原,還可以進行脫敏治療。

蕁麻疹,雖然難以徹底治療,但是只要掌握好方法,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住它,從而減輕它給我們帶來的痛苦,所以大家一定要謹記哦!

想要區分這兩種疾病也不難,我們先來說下蕁麻疹,它有一個比較標志性的特點,那就是來的快,去得也快,所以如果發現身上的 包塊、瘙癢在48小時內自己消退,那多半就是蕁麻疹 ,反之則要考慮濕疹等其它疾病。

濕疹發病後,表現出來的皮膚損傷症狀是比較多樣的 ,如充血的紅斑、丘疹、水皰等,因搔抓還會出現糜爛、滲出、結痂等症狀,多為對稱性,伴有劇烈的瘙癢, 可反復發作,每年同一時間可在同一位置再次發作。

蕁麻疹,是非常高發的一種病,所以我們主要還是以預防為主,盡量避免一些可誘發它的高危因素,如果患病後,積極尋找過敏源,對症治療,再做好生活方面的護理,相信就可以很好的控制住它。#謠零零計劃# #39 健康 超能團#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柒』 渾身癢癢,一撓就起疙瘩只不過是這3種病「出動」了

在現實生活中,有些人會感覺身上總是很癢,而且搔癢的症狀也會比較嚴重,總是忍不住去抓撓。可是,一撓之後就會起疙瘩,疙瘩的顏色看起來也會比較紅。這樣的情況相信很多人都會出現過,而這種情況一般都是屬於皮膚性的疾病。由於皮膚性疾病的種類會比較多,作為普通的老百姓來說,並不能很好的進行區分,所以最好是及時就醫。那麼,渾身癢癢,一撓就起疙瘩,是怎麼回事呢?

1、蕁麻疹。

渾身癢癢,一撓起疙瘩可能是蕁麻疹。蕁麻疹是最為常見的皮膚性疾病,發病的部位是比較深的,皮膚會產生刺痛或緊綳感。但是,嚴重時期的尋麻疹會造成血管性水腫,比如在鼻、咽、口腔、喉粘膜等處,會導致流涕。

並且,造成呼吸和吞咽的困難,聲音也會變得嘶啞,甚至也會阻塞的氣道,導致窒息。蕁麻疹是容易反復發作的疾病,具有頑固性。蕁麻疹出現的原因與食物、葯物、感染等因素有關,平時要做好預防。

2、濕疹。

濕疹是屬於炎症性的皮膚性反應,因為會存在濕毒和濕熱,導致機體出現一種類似於搔癢的症狀。在臨床上,很多患者都會產生搔癢感,導致紅斑脫屑和成群的丘皰疹。發病的原因與生活環境、氣候條件、寒冷潮濕、乾燥或遺傳等因素有關,有過敏體質的人也可能會導致疾病的出現。出現濕疹的患者需要盡快的到醫院做相關的檢查,查明誘發原因之後選擇對症治療,一般會選擇清熱利濕的葯物,然後再配合葯物輔助治療。

3、皮膚過敏

除了蕁麻疹和濕疹之脈,皮膚過敏是因為皮膚在接觸某種物質之後,導致皮膚出現紅斑,水腫或搔癢等症,嚴重時就會導致水泡和脫皮等現象。接觸性皮炎就是皮膚在生活當中接觸了一些物質,比如化纖布料、外用葯、化妝品、動物的毛發或花粉等情況所導致的,有過敏體質的人比較容易出現過敏性皮炎。一旦出現了這樣的症狀,就要盡快到醫院對症治療,找到引起過敏的物品,停止接觸才能避免疾病的發生。

總之,當皮膚出現癢癢的時候,千萬不要用手抓撓,以免會導致感染。因為渾身癢癢一撓起疙瘩,導致的疾病會比較多,比如蕁麻疹,濕疹或皮膚過敏等情況,都可能會導致皮膚炎症的出現,而這些疾病也會容易反復的發生。

為了避免這些疾病的出現,平時就要注意飲食方面的護理。盡量不吃容易導致過敏性的食物,生活中也不要過多的接觸那些容易過敏的物品,家庭當中盡量不要飼養寵物,不能亂用一些葯物,以免會導致皮膚炎症的出現。

『捌』 貓毛過敏有哪些症狀

小貓和小狗都是人類的好朋友,十分適合當成家庭寵物來養。特別是由於計劃生育政策的影響,許多00後都是獨生子女,沒有兄弟姐妹的陪伴,那麼養一隻寵物陪伴孩子就是一種很好的選擇。養寵物貓和寵物狗雖然好,但還是有一定風險會威脅健康——有些人會對貓毛過敏,接觸貓毛後,會產生嚴重的不適感。貓毛過敏的主要症狀為蕁麻疹,濕疹和過敏性哮喘。

總而言之,貓毛主要會引起皮膚過敏和呼吸道過敏,導致蕁麻疹,濕疹和過敏性哮喘等症狀。所以,接觸貓咪過後,發現自己有這種症狀的朋友要格外注意。除了本身對貓毛過敏的人群外,普通的養貓人士也需要注意常給貓咪梳毛,免得貓毛散滿全家,一不小心就把其吸入鼻腔。長此以往,有幾率導致鼻子患上過敏性鼻炎,影響生活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