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辣疙瘩學名
擴展閱讀
尖銳濕疹初期怎麼治 2024-05-16 14:16:27
皮膚白唇彩顏色好看 2024-05-16 13:59:06
頭上乾性濕疹怎麼護理 2024-05-16 13:48:39

辣疙瘩學名

發布時間: 2024-04-30 05:03:05

⑴ 辣疙瘩怎麼炒好吃

這種芥菜大頭疙瘩大家認識嗎?不知道大家那兒把它叫什麼名字?不過這種菜在我們蘇北用土話又叫「大頭疙子」,也有叫「辣疙瘩」。



大頭疙瘩一般多用來腌制鹹菜,腌好的鹹菜切成辣疙絲後配點蔥花、辣椒炒一炒,那可真是太下飯了!不管是吃面條還是喝粥,有它分分秒秒都能讓人多吃飯,比大魚大肉還要香!不過咸大頭疙瘩一般都很咸,所以若是直接將它下鍋炒,那你可就真的大錯特錯了,會鹹的讓人無法下咽,那可就不太好吃了。那怎樣炒才能不咸,讓它鹹度適中、味道更香呢?其實方法很簡單,只要多一步就行,讓我們一起來看看今天這道菜譜里是如何處理這個問題的。



炒香辣大頭疙瘩絲

食材准備:咸大頭疙瘩1個或半個、辣椒3個、香蔥2棵、醬油1小勺、辣椒面1小勺

烹飪方法:

1、先將買回來的咸大頭疙瘩頭部和尾巴地方,長須的切去,因為這些地方有可能在腌制的時候會沒有處理干凈就腌制了,如果不削掉,吃起來會磣牙。

2、然後再將大頭疙瘩切成絲,可以細也可以切稍微粗一點兒,自己想怎麼切就怎麼切吧!



3、接下來這一步非常重要,切好的大頭疙瘩絲,一定要放入水中泡上半天,途中記得換一次水繼續泡。用水泡的好處可以讓咸大頭疙瘩不會那麼咸,泡到鹹度適中即可撈出來控水準備炒制了。



4、將辣椒和香蔥都一一切好備用,辣椒放多少根據自家人能不能吃辣而定,不過我覺得放點辣椒會更下飯。



5、熱鍋熱油,燒至6成熱後,倒入辣椒炒出香辣味。



6、倒入大頭疙瘩絲翻炒均勻,大約翻炒一分鍾左右。然後放入醬油和辣椒面炒勻。放不放醬油自己決定,我覺得加了醬油後,顏色更加好看有食慾。





7、大約3分鍾時間,炒至大頭疙瘩絲上色均勻後,再撒入蔥花,喜歡的話還可以撒點熟白芝麻。



小貼士:炒咸大頭疙瘩菜想不咸,切絲後一定要用水泡上半天再炒。另外咸大頭疙瘩放醬油別太多,因為醬油也很鹹的。

好了!這道超下飯的小鹹菜就做出來了,做法也特別簡單,有這么好吃的下飯菜,給肉都不換。



你喜歡這樣的菜嗎?這菜還特別便宜,買一個才花1塊錢,歡迎大家試一試這菜!

喜歡我的美食分享,歡迎大家關注我+分享+收藏,謝絕各種搬運抄襲,違者必究。

9.1萬閱讀
搜索
濰坊炒鹹菜疙瘩絲做法
老北京炒鹹菜絲
炒芥菜疙瘩絲方法
疙瘩絲鹹菜做法
麻辣疙瘩絲怎麼做好吃
山東棗庄炒鹹菜疙瘩絲

⑵ 芥菜疙瘩在新疆叫什麼

在新疆也叫芥菜疙瘩。

芥菜農村很常見,在農村叫它辣疙瘩、雪菜、芥疙瘩、芥辣、芥菜頭、雪裡紅、大頭菜等,芥菜在四川被叫作薺菜、大頭菜奶奶菜和青菜,在北方叫作薺菜,在新疆叫芥菜疙瘩。

最普遍的吃法是用鹽腌製成鹹菜吃,也有的地方將其做成辣菜、辣絲(山東諸城特產)等,吃起來有芥末的沖勁兒。

形態特徵

芥菜頭是十字花科芸薹屬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高30-150厘米,常無毛,有時幼莖及葉具刺毛,帶粉霜,有辣味;莖直立,有分枝。

芥菜頭的主側根分布在約30厘米的土層內,莖為短縮莖。葉片著生短縮莖上,莖有橢圓、卵圓、倒卵圓、披針等形狀。

葉色綠、深綠、淺綠、黃綠、綠色間紫色或紫紅。葉面平滑或皺縮。葉緣鋸齒或波狀,全緣或有深淺不同、大小不等的裂片。花冠十字形,黃色,四強雄蕊,異花傳粉,但自交也能結果實。種子圓形或橢圓形,色澤紅褐或紅色。

⑶ 大頭菜又叫什麼菜

蕪菁、圓菜頭、疙瘩菜、諸葛菜以及蔓菁。

大頭菜,也就是根用芥菜,是芥菜類蔬菜的一個變種,又凱咐畝名辣疙瘩、芥菜疙瘩等。大頭菜的球根味辣,不宜鮮食或炒、煮食,一般需經過加工製成鹽大頭菜。

油菜葉:雲南昆明地方品種,葉大,長橢圓形,葉色深綠,葉緣有鋸齒狀缺刻,葉上生有細刺。耐寒性和冬性都較強,抽苔遲,可適當早播。肉質根圓錐形,膨大慢,晚熟,較肥大,單個重約600~800g,含水量低,加工品質好。從定植到採收約150天左右。

缺葉大頭菜:四川內江地方品種,在該市近郊已栽培30餘年。株高49~53厘米。葉長橢圓形,長15厘米左右,橫徑9厘米左右,入土約3.0厘米左右,簡肆皮色淺綠,地下部皮色灰白,表面較光滑。單根鮮重450~500克,生長期約120~130天。


大頭菜的學名叫什麼

大頭菜的學名叫做苤藍,是可以食用的一種蔬菜,上海人經常會稱它大頭菜,也叫做土苤、茄蓮。它是一種給葉片很少的早熟品種,肉質球莖是可以食用的部分,質地比較的脆嫩,不僅能夠鮮食,還可以腌制後食用。另外,它也有著很豐富的營養,在定植之後大概兩個月的時間就可以收獲了。盯森

⑷ 阜陽有一種菜,俗稱「腌菜疙瘩」。樣子像蘿卜,上青下白,相比蘿卜較粗較短,不光滑,這個菜學名叫什麼

我們本地的人稱辣疙瘩!就是一種甜菜的根 上面的葉子用來製糖 下面的根用來腌菜!

⑸ 芥菜疙瘩是什麼

根用芥菜,其根狀如蘿卜,也叫大頭菜、芥菜疙瘩,又因其根有辣味,又叫辣疙瘩。元代王禎著《農書》解釋芥菜:「其氣味辛烈,菜中之介然者,食之有剛介之象,故字從介。」

芥菜疙瘩原產我國,是我國一種古老的蔬菜,種植歷史悠久。我國南北各地均有栽培,西南地區較為普遍。芥菜經過長期培育和選擇後,出現了許多類型和變種,根用芥菜是芥菜的一個變種。芥菜疙瘩為十字花科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芥菜疙瘩性喜冷涼,只進行秋季栽培,其生物學特性和栽培技術與秋季大蘿卜相似。芥菜疙瘩葉橢圓形,葉色深綠,也有紅色或紅綠相間的品種,花為黃色,肉質根肥大,呈圓錐或圓筒形。

⑹ 江南大頭菜腌制方法

五香大頭菜



五香大頭菜是江蘇宿遷漢族傳統名菜,起源於明朝初期,又叫正德香菜或乾隆香菜。一九二七年獲巴拿馬國際博覽會金獎。製作工序主要包括選料、清洗、削凈、鹽漬、晾曬、原鹵浸泡。曬乾的大頭菜與炒熟的精鹽、五香(花椒、胡椒、八角、桂皮、茴香)粉、醋等摻拌均勻,裝入壇內,封存七天即可食用。其色澤鮮黃、香味純正、脆嫩爽口、口嚼無渣、辛辣味濃,有助增進食慾。
大頭菜原產西域,學名芥菜,又稱辣疙瘩。東漢時期,張騫使西域,開辟了絲綢之路,爾後西域的大頭菜傳入我國,主要分布在雲南、四川、山東南部、江蘇北部。蘇北土肥水豐,人勤技精。宿遷栽種的大頭菜,個頭圓潤,根細無筋,辛辣味濃,質地脆嫩,口嚼無渣,水份充足。在綠色蔬菜中,大頭萊的氨基酸含量較高,每百毫升含0.4毫克;同時,還富含維生素A、維生素C、葫蘿卜素等。

歷史文化

據傳明朝正德皇帝因晚年無子出京私訪。這一天途經宿遷,因路上風大,雇的船隻夜裡才到東關口碼頭靠岸。他和兩個隨身護衛未驚動地方官府,便微服住進東關口王老好的客棧里。這時正德皇帝又渴又餓,忙問店家:"老闆,店裡還有吃的嗎?"王老好答道:"小店還有幾張煎餅,就是一點打牙的菜也沒有。"正德皇帝無奈,拿起一張煎餅嚼了幾口,怎麼也咽不下去。忽然見客棧對面一家門前還掛著燈,門上寫著"沈記醬園店"五個大宇,他忙對王老好說:"老闆,請你幫我買一點醬菜來。"不多一會兒,王老好拿了一個約四兩重的咸辣疙瘩,切幾片送到正德皇帝面前;"客人,你嘗嘗,這是我們宿遷土特產!"正德皇帝嚼了一口,頓覺香脆可口,五味俱全,食慾大振,心中大喜。正德皇帝忙問老闆;"這叫什麼菜?"老闆道:"這是宿遷特產,叫五香辣疙瘩。"
第二天,正德皇帝召見宿遷縣令。縣令忙把皇上接到縣衙,擺宴款待。席間,正德皇帝對縣令說:"這山珍海味,猴頭燕窩都沒味,還是沈記醬園店辣疙瘩味美。"縣令忙派人到沈記醬園買來一些五香辣疙瘩,專門叫廚師切成粉絲樣的細絲,澆上麻油和陳醋,外加蔥花大蒜和生薑絲,正德皇帝品嘗後,更覺味美,說:"這五香辣疙瘩叫起來挺別扭,就叫五香大頭菜吧!"說完,提筆為沈記醬園題寫了幾個字:五香大頭菜,宿遷獨有!自此以後,宿遷五香大頭菜就載入了《中國名菜譜》。清朝乾隆皇帝六次下江南經過宿遷,總要帶點五香大頭菜回京。

做法

把辣疙瘩(大頭菜)削光,刮凈洗好後,放入鹵水裡淹半年以上,取出來切成四瓣、六瓣或八瓣,下頭切斷,上頭連著,還像一個完整的辣疙瘩一樣,放在太陽底下曬一天,收進屋裡涼一天,一曬一涼十幾天,直到曬而不於,涼而不濕,綿中有脆,脆中有綿為止。五香大頭菜,關鍵在「五香」。說是五香,其實,十香八香也有,什麼花椒、胡椒、八角、掛皮、大茴香、小茴香等等,名堂可多啦。最後一道工序說起來簡單做起來難:——把半成品辣疙瘩放在案板上,或大盆里,再把「五香」大料滿撒一遍,亂搓一通,然後再把辣疙瘩一個個、一瓣瓣、一丫丫,用「五香」大料從里到外搓一搓,揉一揉,反復搓,反復揉,直到搓「熟」揉「爛」為止。搓好揉好的辣疙瘩,一時半時還不好吃,還得放進缸里封好口,「捂」上半年左右,才色鮮味美,脆脆的,綿綿的,辣辣的,咸鹹的,吃上一點,滿口生津,食慾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