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肚子有寒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肚子有寒疙瘩

發布時間: 2023-05-19 03:48:40

㈠ 肚子上長疙瘩

我是肚皮上長星星點點的小紅疙瘩,像痱子,但是不疼不癢,沒啥腔悶感覺,所以也不去管它了,你那個可能是過敏吧?建議去醫院看看,過敏的話可能是神經性或體液類的,問問醫生到讓粗底是什麼就好了,不要擔心,起的時候一定別撓,別伍滑彎亂用葯膏,因為很多都有激素,用錯了反而不好

㈡ 寶寶的腹部突然長出很多小疙瘩,這是怎麼回事呢

在寶寶的成長過程當中可能會因為天氣的原因或者是自己身體的問題,使自己的腹部長出許多小疙瘩,當父母看到寶寶的腹部長了許多小疙瘩的時候,就對寶寶的健康非常的擔心,覺得寶寶一定是吃了某些東西過敏或者是身體出現了什麼問題,才導致起了許多小疙瘩,大部分家長發現這些問題之後,就會立即帶孩子去當地的醫院就診,尋求醫生的幫助,其實這種方法也是最快解決孩子病情的方法之一,對於許多沒有育兒經驗的父母來說,當孩子發生這種問題之後,及時的去醫院就診是個非常好的方法。

㈢ 肚子上長疙瘩是怎麼回事

考慮是皮膚衫爛的過敏症狀,治療上需要抗過敏治療。你可以去醫院做一個過槐鄭敏原的檢查,根據檢查結果在生活中注意避免接觸過敏原,這樣是可以有效避鉛塌頌免過敏出現的

㈣ 肚子有個疙瘩

可能是「皮下囊腫」。
皮下囊腫也是瘤 ,只不過是良性腫瘤。根據你的介紹來看,肯定應該是良性的腫塊,很可能是淋巴結。理由是從時間上來看,如果是惡性腫瘤的話,一年多以來肯定要有很迅速的發展的。再者,如果是腫瘤的話,也不是原發病灶,應該是由別處轉移過來的。
建議你還是到醫院去檢查,以便確診,不要諱疾忌醫啊!

㈤ 肚子上長疙瘩怎麼辦

你這是過敏,我想你一定是經常系皮帶吧?問題在你的皮帶環上。你可能對皮帶環過敏。你可以用爐甘石搽,每天多搽幾次。口服點錄雷他定就可以了。但不要在接觸那個鐵制皮帶環了、

㈥ 肚子上的疙瘩。怎麼回事啊

病情分析:
你顫高好,你的這種跡啟情況有可能是因為姿洞如病毒感染造成的,
指導意見:
建議應該在局部塗抹一些抗病毒的葯物,如阿昔洛韋乳膏,口服一些利巴韋林等,必要時應該去醫院檢查治療。

㈦ 肚子上有小疙瘩是怎麼回事

皮膚排毒功能太差,小疙瘩很長時間才能消失。

㈧ 肚子左下側裡面有疙瘩是怎麼回事

肚子來左邊有個疙瘩,是位源於皮下,還是高出皮膚表面;能否活動;質地硬,還是軟;若為皮下、質地軟;考慮脂肪瘤的可能性大;不除外其他病變的可能性; 意見建議:建議查腹部彩超以明確病變的性質,確診需要做病例活檢;若為脂肪瘤,多為良性;可以考慮手術切除治療;祝康復;

㈨ 寶寶肚子起雞皮疙瘩怎麼辦

雖然雞皮疙瘩是常見的症狀,但是對於寶寶而言,如果肚子上起雞皮疙瘩是怎麼回事呢?還有, 寶寶肚子起雞皮疙瘩怎麼辦 ?讓我們對其引起了疑問。接下來我帶大家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為什麼會起雞皮疙瘩

這是每個人都有過的經驗,當天氣寒冷,身上的衣服不夠暖和時,不但會感到很冷,全身哆嗦起來。而且皮膚上會起一層雞皮疙瘩。這是因為人的皮膚除了保護我們內部器官、排泄汗液外,還可以調節和保持體溫。當皮膚受到冷刺激時,皮膚下面的感覺細胞會立即通知大腦,使人感覺冷,同時也使汗毛下的豎毛肌收縮,使汗毛豎直起來。這時皮膚表面變得很緊密,形成一層保護牆,阻止體內熱量的散失。豎毛肌收縮的時候,會拉動毛根,於是汗毛就直立起來。要把汗毛扳直,就會把皮膚帶起一塊,於是形成一個個小疙瘩,看上去像去了毛的雞皮一樣,所以起名叫雞皮疙瘩。起雞皮疙瘩是皮膚自衛作用的一種表現。它提醒人們“注意保暖,小心受涼”。這時,你就應該馬上採取保暖措施,以免引起傷風感冒。

人們不光遇冷會起雞皮疙瘩,有時聽到刺耳的聲音,看到惡心怕人的事物,毛發也會豎立起來,身上起一層雞皮疙瘩。

起雞疙瘩對滿身長毛的動物來說,有明顯的自我保護功能。這些動物遇冷軟毛豎立起來,使軟毛蓬鬆起來,這樣更能保暖防寒。人的祖先古猿也是滿身長毛的,人在進化過程中體毛已逐漸退化,但是起雞皮疙瘩以禦寒這一生理功能還是延續保留下來了。

寶寶肚子起雞皮疙瘩怎麼辦

1、去角質。洗澡時用含磨砂顆粒的沐浴乳、用洗澡海綿、浴球等猛搓身體,都能達到去角質的效果。皮膚的角質更新周期為28--45天,所以這么猛的去角質,1--1個半月做一次就夠了。去角質比較溫和的方法,是用浴鹽(食鹽也有去角質功效,但其中的鈉會令皮膚乾燥,“雞皮膚”的人還是用具保濕功效的死海浴鹽比較好)。可以用浴鹽泡澡,也可先將浴鹽用熱水溶解了,然後混合在植物型的沐浴乳中(化學制劑多的沐淋乳會與浴鹽起化學反應),在淋浴時用。用浴鹽泡澡時,還可加入玫瑰和檀香精油,去角質的同時還能滋潤皮膚。

2、多吃蔬菜和水果,角化明顯者可口服維生素A,輔以維生素E增加療效,局部可外塗3%~5%水楊酸軟膏、濕疹霜及魚肝油軟膏等。具體劑量請遵醫囑。

3、雞皮膚還要注意飲食,不要吃太多辛辣刺激性食物,不能飲酒,補充維生素,多吃水果蔬菜,是很多朋友的理想選擇。雖然比較慢,但是也有好的效果,雞皮膚好了後,避免刺激損傷,做好肌膚護理保養,保濕滋潤營養,這樣一般就不會再有。

4、外用維甲酸、水楊酸葯膏等,維甲酸的應用應該從低濃度開始,如從0.05%-0.1%,以避免對皮膚產生刺激,每天晚上用一次。葯物需要長期堅持使用才能有效果。

精彩推薦:

兒童營養食譜

中耳炎的症狀與治療

矯正視力

喉嚨癢咳嗽怎麼辦

寶寶口腔潰瘍怎麼辦

㈩ 肚子痛,感覺有個疙瘩一跳一跳的痛,而且還會跑在肚子的各個地方痛。請問這是怎麼了急!謝謝各位

肚子痛是指胃腔以下、臍之四旁以及恥骨(骨盆下部靠近外生殖器的骨頭)以上部位發生疼痛的症狀,因此又稱腹痛。嬰幼兒如果出現突然或陣發性反常哭鬧、曲腰啼叫、時急時緩,或雙手捧腹,起卧顛倒,煩躁不安,或屏氣出汗,面色蒼白,或精神委靡,曲腰蜷卧等症狀時,常常就是肚子痛了。

原因
一般來說,孩子的腹痛經常是因為飲食不當、受寒等導致胃腸功能的失調而出現的功能性疾病。雖然不是什麼大病,但是孩子比較痛苦。

中醫將孩子腹痛按病因分為以下幾種類型,主張分型治療:

一、腹部中寒

表現

腹部疼痛,陣陣發作,得溫則舒,遇寒則加劇;面色蒼白,痛得厲害則額出冷汗,甚至唇色紫暗,肢冷;或嘔吐,腹瀉,小便清長。

治療

這時可以用有溫中散寒、理氣止痛作用的中葯,如木香、丁香、肉桂、當歸、乾薑等。也可以用含有以上中葯的小兒中成葯,如「啟脾丸」,每次1丸,每日2次,或「小兒香橘丹」,每次1丸,每日2次。

飲食調理

孩子應多食健脾的食品,如大棗、粳米、薏米、山葯、扁豆、蓮子等,既能健脾益氣,又能和胃。

吃一些溫熱性的,軟的好消化的食物。也可以做一些葯粥給孩子吃:

1.生薑5克,醋適量。將生薑搗成細末,加適量水,急火煮片刻,放入食醋。趁熱飲之,1次喝完。

2.柿餅4隻。將柿餅放置鍋中蒸熟。每次1隻,趁熱吃,一日2次,連服2日。

3.粳米50克,扁豆10克,紅棗10個,山葯30克。將扁豆、紅棗放入鍋中煎湯,去渣取汁,兌入粳米、山葯,煮粥。每次100毫升,一日1次,連服7日。

忌食油炸、油膩、不好消化的食物,冰鎮、生冷的食物以及堅硬的果仁等食品。

二、乳食積滯

表現

腹脹,腹痛,按之痛甚,噯噦(打嗝嘔吐)腐濁,口氣酸臭,不思乳食,時轉矢氣(放屁),糞便穢臭,或腹痛欲瀉,瀉後痛減,時有嘔吐,吐物酸餿,夜卧不安,時時啼哭。

治療

用消食化滯,行氣止痛的中葯,如:陳皮、厚朴、枳殼、香附、山楂、神曲等。也可以給大些的孩子吃含有以上成分的「保和丸」,每次3_6克,日服3次;如果因過食肉食所引起,可加用「健脾消食丸」,每次1丸,一日2次;學齡前兒童可選用「化積口服液」,每次1支(10毫升),日服3次;嬰幼兒可送服「小兒化食丸」,每次1丸,日服3次。

飲食調理

宜食消導行氣化滯的食物。如:帶殼或不帶殼的谷(小米)、稻(大米)和麥,把它們炒黃或炒焦服用,要根據腹痛或舌苔薄厚程度而定。舌苔越厚,炒得越焦,將炒焦的穀米煎水熱飲。
山楂生食、煮熟均可。舌苔厚,大便秘者,可用炒焦的山楂煮水喝。

烏梅煮水,或用陳皮、蘇葉、梅子,加少許紅茶,沏茶喝。

宜吃清淡食物,如牛奶、米粥、爛面條,稍加調味佐料(味精、姜、蔥、蒜末)等。

1.山楂100克,麥芽50克,厚朴10克。將山楂、麥芽分別炒焦,與厚朴同煎,去渣取汁。每次飲服15毫升,一日2次,連服2日。

2.小米50克。洗凈,煮粥,多加水,煮爛。每次50毫升,一日1次,連服5日。

3.萊菔子20克。加水適量,煎湯。以湯代茶,頻頻飲之。

4.生山楂10克,檳榔10克。先將檳榔打碎,山楂去核,加水適量同煎,煎至30分鍾,去渣取汁,涼後加入白糖少許。以之代水,頻頻飲服,不拘時。

忌食生食、冰鎮食物及肥肉、煎炸油膩、糯米黏食等不易消化的食物。

三、臟腑虛冷

表現

腹痛綿綿,時作時止,痛處喜按,得溫則舒,得食則緩。面色蒼白,精神倦怠,四肢清冷,飲食較少,或食後作脹,大便稀溏。

治療

可以用溫中補虛、緩急止痛的中葯治療,如「附子理中丸」'每次1/2_1丸,日服2次。

飲食調理

多食健脾和胃的食物,如羊肉、山葯、核桃、栗子等溫性食物。

1.粳米50克,核桃肉15克。將粳米用清水洗凈,核桃肉搗碎,與粳米同煮成粥。每次100毫升,早晚各1次,連服3日。

2.生薑50克,韭菜500克,牛奶或奶粉250毫升。將韭菜、生薑洗凈,切碎搗爛,用潔凈紗布絞取汁液,放入鍋中,再將牛奶或奶粉兌入汁中,慢火煮沸。每次20毫升,趁熱飲服,一日2次,連服3日。

忌食煎、炸、烤、熏、油膩的食物,如油餅、煎雞蛋、煎餅、麻花、烤羊肉串等。另外也要拒絕冰鎮生冷食物。

生活中,大部分人都有「肚子痛」的經歷,由於不知道在哪個科就診,從而延誤了病情,對此,提醒人們,要根據「肚子痛」的性質、部位不同,有針對性的選擇就診科室。

臨床醫生介紹,所謂「肚子痛」就是臨床醫學所稱的「腹痛」。「腹痛」是一個十分復雜的過程,其疼痛范圍很廣,並不是人們通常所理解的只有胃、腸、肝、膽、胰才會疼痛,還包括腹腔里的其它器官、組織以及腹壁的肌肉等,稍微出現一些小問題都會引起所謂的「肚子痛」。

由於人們「肚子痛」的性質、部位不同,大體可分為七類疼痛:

一是脹痛:常與氣相伴,胃或腸里有很多空氣感覺很脹,多為機能性腸胃障礙。

二是絞痛:多是痙攣在搗亂,好像在把東西絞轉的痛,多為結石、腸梗阻、急性腸炎。

三是刺痛:好像用針刺般地疼痛,多為消化性潰瘍。

四是燒灼痛:往往是胃酸多,像胃裡有團火在燃燒,多為消化性潰瘍或其前兆。

五是隱隱作痛:可以忍住,輕微的痛感。

六是悶痛:像有重物壓著,或肚子里有東西而不舒服。

七是咬痛:好像有什麼東西在裡面啃咬的痛。

同時,臨床醫學根據疼痛程度差別分為兩類:

一是劇痛:是指痛到令人受不了的程度,不排除胃或十二指腸穿孔、膽囊(道)結石、闌尾炎及腸梗阻、輸尿管結石、嵌頓疝等,女性有下腹部疼痛時,應特別注意宮外孕或婦科其他急症。

二是輕痛: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附件炎、慢性盆腔炎等疾病。

臨床醫生提醒人們,在腹痛時,可根據疼痛的性質、部位不同,到醫院里按輕重緩急順序就診:

一是普通外科。發生在右上腹和右下腹的急性腹痛,一般首次就診應掛普通外科。腹部脹痛、伴嘔吐、不排氣、不排便的病人,應除外腸梗阻,均應去普通外科就診。

二是消化內科。發生在中上腹、左上腹、左下腹的急性腹痛,或者慢性上腹痛伴反酸或嘔吐、腹瀉的病人,應去消化內科就診。

三是泌尿外科。急慢性左、右腰腹痛,伴血尿的,應確診有無泌尿系統結石、前列腺肥大造成的尿瀦留等。

四是婦科。女性病人,在行經期、月經中期或者有停經史的,突發急性腹痛,應去婦科就診。確診是痛經還是宮外孕等疾病。

五是兒科。14歲以下的兒童,應該去看兒科。同時,提醒大家,如果是劇烈疼痛,應及時到急診科就診.

兒童肚子痛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有的是由蛔蟲引起的,如腸蛔蟲症、膽道蛔蟲症等;有的肚子痛則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闌尾炎、胰腺炎以及腸道的感染和消化不良等。可見,孩子肚子痛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因此也就不能給孩子隨便服用止痛葯。
因此,當孩子鬧肚子痛時,首先應當弄清楚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腹痛,最好是帶孩子上醫院檢查,以便對症吃葯,得到及時的治療。家長切不可給孩子濫用止痛葯或止痛針,以免誤診而造成嚴重的後果。
兒童肚子痛是一種較為常見的疾病,有的是由蛔蟲引起的,如腸蛔蟲症、膽道蛔蟲症等; 有的肚子痛則可能是由某些疾病引起的,如闌尾炎、胰腺炎以及腸道的感染和消化不良等。 可見,孩子肚子痛的原因是很復雜的,因此建議你盡早帶她到醫院做相關檢查,明確病因後針對性治療。
小兒肚子痛兩種極端

小兒肚子痛很常見,但不能以為是小病而不加理會。按中醫醫理分析,肚痛可以分為「熱積滯型」和「脾胃虛弱型」兩類。前者皆因燥熱引起,越按腹部越痛;後者則與體質弱有關,按摩腹部會感到很舒服,不願停止。

個案1 內熱積聚肚子痛

五歲的明仔,平日活潑好動,最愛吃東西。最近幾天,卻嚷著肚子痛,但又不讓媽媽觸摸。媽媽拿他沒法,惟有帶他來看我。

明仔的問題,許多小朋友其實都有。不信?不妨來核對一下!
脾氣大,易生氣動怒。

睡眠不安穩,夜來多夢。

平時總是口不停吃東西,尤其愛吃香口零食(如薯片、蝦條等)。

大便一粒粒,硬硬的。

小孩子肚子痛多數會上廁所,但他卻例外。

肚子痛之後,不但沒大便,更減少上廁所的頻率(少於一日一次)。

肚子痛的時候,不願意讓他人按摩腹部。
目標:清肝消滯

如果你的小寶貝中了以上三、四條,可能也和明仔一樣,有肝熱的毛病。明仔的情況,屬於肝熱積聚,起因是平日吃得過多之故。要解除他的肚子痛,必須清肝熱,消積滯,暢通大便。

我給他開的「處方」包括:
戒口:平日至愛的炸雞髀、薯片、鮮奶、魷魚絲等,通通暫停。

喝五花茶:旨在清濕熱。

服葯:用燈芯花、臘梅花(患酵素缺乏症忌用)、素馨花、玫瑰花、布渣葉加白芍煮水飲。可加蜜糖調味。

食療:用谷芽、麥芽、山渣、雞內金煮水飲,幫助消化。
只要事事做足,明仔的肚子痛,很快就可以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