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下眼瞼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下眼瞼疙瘩

發布時間: 2020-12-03 09:16:05

1. 下眼皮很多小米粒一樣的疙瘩

脂肪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約針頭般大小,看起來像是一小顆白芝麻,一般發生在臉上,特別是女性的眼睛周圍。 脂肪粒最常見的成因是皮膚過於乾燥,還有使用磨砂膏、去角質產品等,因為去角質去過了頭或是長時間使用眼影等都會讓皮膚受到刺激產生乾燥物質。微小傷口是看不見的,但是乾燥卻是可以感受得到的,所以...大家會在開始使用高滋潤度產品的同時發現脂肪粒,而誤以為是眼霜惹的禍! 一旦發生脂肪粒,治療簡單,挑掉即可,但是預防反省的工作絕不能少,想想自己是否用過會讓眼睛周圍覺得乾燥的產品,避免過度的清潔或是彩妝。千萬別再一味錯怪你的眼霜了。 每個人都希望自己有一雙漂亮的眼睛,但不少女性的眼睛周圍卻長了許多小顆粒。那麼,這些小顆粒是怎麼形成的?該怎樣預防這些小顆粒的出現呢?為此,我們采訪了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皮膚科主任醫師於建斌。他說:「人們常說的脂肪粒就是醫學上所說的『粟丘疹』,是發生在人的下眼瞼周圍的真皮囊腫。脂肪粒形成的原因很多。」 脂肪粒形成的原因 脂肪粒是一種長在皮膚上的白色小疙瘩,約有針頭大,看起來像是一小顆白芝麻,多發生在眼睛周圍。皮膚切片病理顯示,脂肪粒的起因是由於皮膚上有微小傷口,在皮膚自行修補的過程中,生成的一個個白色小囊腫。 脂肪粒形成的原因很多,有的是因內分泌引起的臉部油脂過多,同時清潔不到位,以致堵塞毛孔,出現油脂顆粒;有的是因為使用的護膚產品過於油膩,皮膚無法充分吸收,而形成油脂堆積於毛孔中;還有的是在日常護理過程中,因為使用磨砂膏、去角質產品、過於乾燥的護膚品,或頻繁化彩妝等,在皮膚表面形成微小傷口,皮膚在自行修補的過程中,形成了小囊腫。 另外,眼霜長期使用不當,也是造成眼部長小顆粒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使用眼霜時應以水質的為首選,一些含有油脂的眼霜長期使用則會導致眼周表皮下油脂堆積,久而久之形成顆粒狀。而這種顆粒一旦形成,是不能自行減退的,需要輔助一些眼部療法才可以祛除。 消除脂肪粒的方法 「隨著時間的推移,粟丘疹成熟以後會自然脫落,未成熟的時候也可以用熱毛巾敷,或者用針挑掉。」於建斌說。 脂肪粒的消除方法視情況而定,如果脂肪粒數量較少,且已長得較飽滿、突出,皮膚是非疤痕型的,可使用消毒過的縫衣針,輕輕挑破包裹在脂肪粒上的皮膚,用手指輕柔地將其擠出,再抹上一點紅黴素軟膏即可;如果數量較多,且較密集,可去醫院皮膚科,經專業人士指導,使用專門的葯品,消除脂肪粒;如果脂肪粒較多,難以用葯物消除,可到醫院皮膚科或者美容院,由專業人員進行挑除、治療和護理。 如何預防眼部脂肪粒 為了預防眼部長出脂肪粒,就要了解自己的皮膚性質,根據膚質選擇合適的飲食,加強鍛煉,增強皮膚的抵抗力。 一般出現脂肪粒主要有以下兩方面的因素: 1.體內因素:臉上出現脂肪粒很可能是因為近期身體內分泌有些失調,致使面部油脂分泌過多,同時皮膚又沒有徹底清潔干凈,導致毛孔阻塞,就會出現一顆顆小的脂肪粒。 2.外在因素:一些人為了不讓皮膚過干或出現眼角皺紋,使用了過於油膩的護膚品或眼霜,導致皮膚不能充分完全吸收塗抹的油分,一段時間過後就會形成脂肪粒。 在日常保養方面,應注意不要使用過油的保養品及眼部護理品,飲食上要少吃油膩食物,多喝水,適量排汗,讓皮膚通暢地呼吸;不要過頻使用去角質產品和磨砂膏。應使用塗抹開後呈水樣或乳液型的眼霜,此類眼霜滋養成分較高且容易吸收。 此外,塗抹護膚品的手法很關鍵,應從內而外,以打圈方式,仔細地抹開、抹勻,再以食指和中指指肚,輕拍皮膚表面,直至感覺皮膚乾爽、無油膩感。另外,還有些人覺得長過脂肪粒的部位,就不會再長脂肪粒了,其實,如果平日有不良飲食習慣,臉部皮膚保養方法不當,即使是同一部位,脂肪粒也可能反復出現。因此,在長過脂肪粒後,更要注意保養,防止脂肪粒再次爬上眼睛。

2. 狗狗下眼瞼長了個疙瘩,來看看是什麼怎麼對策

您好,看狗狗的照片眼睛下面的東西應該是眼睛分泌物長時間形成的,也就是眼屎,,建議滴下眼葯水,定期做下護理,那個分泌物是可以清理干凈的。

3. 下眼瞼長了個小疙瘩,剛開始疼,幾天後就不疼了

如果是生在瞼板腺或睫毛毛囊或附近的皮脂腺且有壓痛就麥粒腫,麥粒腫,也叫瞼板腺炎,中醫認為是因為脾胃實熱,也就是上火了。
如果已經潰膿就要及時到眼科做切開引流手術;
如果不是很嚴重,你就自己買點抗生素眼葯水和清火的中成葯用一下。再就是不要吃太辣的食物。

刮除囊膜。可以避免復發!---瞼板腺阻塞引起的。

做手術時一定要找個負責的眼科醫生,把囊壁去除干凈,最好能用碘丁擦拭。可以防止復發。

以後要注意保持瞼板腺的通常,不知道你是男還是女,不要描眼線,眼睛周圍不要塗太多的東西。注意休息!就好了!

麥粒腫紅腫一般是炎症造成的,口服點消炎葯。

先進行如下處理即可:
一、熱敷患處。(加速血液循環,促進炎症的吸收)。
(一日3次,每次30分鍾),並注意多休息及飲食注意
熱敷幾天。

2周後無改善再考慮別的原因。

如肉芽增生,瘢痕體質等。

二、結膜囊內點抗生素眼膏。結膜囊內凃抗生素眼膏如金黴素或紅黴素
眼葯水用氯黴素或利福平或氧氟沙星滴眼液
個別重症患者可肌肉注射青黴素,
或口服土黴素等 (眼葯水任選一種:如氧氟沙星眼膏(迪可羅、泰利必妥,頭孢唑啉鈉)國產的或進口的都可以)。一天2~3次。中午和晚上睡前。
三、口服抗生素如:阿莫西林、頭孢類的。服用5天即可。

得麥粒腫原因:瞼板腺排出不暢、繼發感染。

有的人就是易得體質,可能和他的生活習慣(辣、吸煙、高脂飲食等)有關,還有的就是自身瞼板腺的功能問題(與生俱來的基因問題)。

預防勝於治療:早起預防可以防患於未然。

早期發現不適,及時熱敷。
絕大多數都是可以搞定的。

平時要注意睫毛根部的衛生。

女孩子一般是塗睫毛膏,化妝導致的。建議選用治療好的產品。或及時洗凈不要過夜

4. 下眼瞼上長個小肉疙瘩

眼瞼上長了脂肪粒,是因為眼皮上的毛囊組織堵塞以後,分泌物無法正常排出來而導致專的。所以表現為眼皮周邊出現屬點狀,一般沒有什麼不舒服的表現。可以不用處理,但是如果覺得影響美觀的話,可以到醫院里用消毒針頭進行處理,建議平時不要亂用眼霜之類的化妝品,要選擇適合自己的,不然會導致脂肪粒的出現。

5. 下眼瞼長了個疙瘩是什麼病

從你來的描述和圖片來源看,考慮和局部的衛生沒做好,或者是受到異常的刺激導致的增生有關系。建議,最好選擇正規醫院的眼科檢查,一般建議手術切除,手術以後做病理切片,確定它的性質,平時保持眼部的清潔,注意休息,合理用眼,控制手機,電腦,電視的使用,多看遠處,多運動,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比如辣椒,腌製品。

6. 下眼瞼長疙瘩

可能是瞼板腺口堵塞引起皮脂腺分泌物排不出去形成的小疙瘩,只要不繼續長大或感染就不必理它。與空氣污染和個人衛生有關。

7. 下眼瞼長了許多小疙瘩~!

你好!你的情況有可能長的是眼瞼結石,不是什麼大問題的,這種情況成熟以後可以到醫院剔除,再滴點消炎眼葯水,如果現在不影響正常生活的話,可以不用管他的

8. 下眼臉有小疙瘩是怎麼回事

雙側下眼臉長了很多的小疙瘩。已經10多年了。平時沒感覺月經期感到有些癢。有人說是汗管瘤。有人說是扁平疣。

9. 下眼瞼長了個小疙瘩

下眼瞼疙瘩常見於發生在下瞼的麥粒腫。麥粒腫常見的臨床症狀為眼瞼紅腫,局部有硬結,伴有疼痛,壓痛明顯,瞼結膜面充血或可見膿點,此為內麥粒腫。

10. 下眼瞼張疙瘩是怎麼回事

初步診斷為麥粒腫。由上火引起。上火同時引起眼屎多,眼部容易疲勞等。

麥粒腫(瞼腺炎)由感染所致通常為葡萄球菌感染,一般可累及瞼緣或眼瞼內一個或多個腺體。

本病可形成膿腫,並有穿破皮膚、釋放膿液的趨勢。麥粒腫可自發形成,也可由臉緣炎引起、一個人一生中可能發生l—2次麥粒腫,也有人反復發生。

麥粒腫初發期表現為局部充血,張力增高,險緣疼痛,然後形成一個小圓形有觸痛感的腫脹區,眼淚增多,畏光並有異物感。眼瞼腫脹多為局限性,有時也可累及整個眼瞼,後期在腫脹區中心可形成—一個小黃色膿點。

雖然可採用抗生素治療,但效果不明顯。最好的治療方法是熱敷。每天熱敷數次,每次10分鍾。熱敷有助於麥粒腫局限和加速膿腫破潰,使膿液得以引流。

在眼瞼深部腺體形成的麥粒腫(內麥粒腫),疼痛和其他症狀更重。疼痛、充血、腫脹均局限在一個小區域,一般位於臉緣。因為這種麥粒腫很少自行穿破,有時需要醫生切開引流膿液。內麥粒腫有復發趨勢。

治療方法

1 濕熱敷法:炎症初期可進行濕熱敷。用毛巾在熱水中浸濕,然後擰去多餘的水分,疊成數層敷於眼部,每次濕敷10~15分鍾,每日1~2次。

2 超短波療法。

3 紫外線照射(照時時閉眼)。

4 旋磁療法。

注意事項

1 急性期紅腫明顯時,不宜採用濕熱敷,可用冷濕敷。

2 不要用手擠壓或觸摸患眼,以免炎症擴散。

3 一般不需用抗菌葯物治療,只有在局部炎症嚴重時,才應用抗菌葯物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