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二月二吃疙瘩
擴展閱讀
醫療美容學術 2024-05-20 06:03:36
手肘皮炎 2024-05-20 05:54:13
屁股蛋上長疙瘩圖片 2024-05-20 05:53:38

二月二吃疙瘩

發布時間: 2022-09-12 19:18:42

❶ 二月二龍抬頭簡介

二月二龍抬頭簡介

農歷「二月二」,既是「龍抬頭節」,又是土地神誕辰「社日節」。由於節期重疊,南方部分地區「二月二」既有龍抬頭節習俗又有祭社習俗。以下是我收集整理了二月二龍抬頭簡介,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二月二龍抬頭簡介 篇1

在中國傳統的歲時習俗中,農歷二月初二為「龍抬頭節」,並有著重要的地位和影響力。惠南地區和浦東的百姓在這一天都會進行隆重的祭龍活動的習俗。

民間的「龍抬頭節」傳說,在市井百姓的心中有著不可磨滅的記憶。古人認為,「龍」是水神,是玉帝的水管家,能為人間降雨造福,故民間有一傳說,在武則天當政時,天下三年無雨,河乾井竭,樹枯苗死,百姓難以過活。司菅天河的「龍」管家於心不忍,於是在農歷二月初二那天,無經批准,私自給人間降雨救難,事後遭到玉帝的責罰。但人間百姓懷著對「龍」的報恩之情,建造起許多龍王廟;且每到二月初二,百姓就會虔誠祭祀龍王(這一天故稱「龍抬頭節」或叫「青龍節」)。

祭「龍」完畢,就有十幾名精壯男子,頭戴柳枝帽,上穿紅色對襟鑲邊衣,下穿黑色燈籠褲,腰扎英雄帶,在鄉間、市井路上舉行舞龍儀式(舞龍活動起源於漢代,在《春秋繁露》一書中已有記載)。這舞龍的龍由龍首、龍身、龍尾三部分組成,是用繪有鱗甲的色布連接而成龍形;按色彩分為火龍、黃龍、烏龍、青龍、白龍等。龍身的節數都為單數,一般為9-13節,每節長約3米,最短的也不少於7節;每節的園籠是用竹蔑紮成的;並裝以木棍供舞龍者執柄揮舞。為適合不同年齡層次表演的龍,有「百米巨龍」,用荷花和蝴蝶花組成的「百花龍」,用長凳紮成的板凳龍,以及「布龍、葉龍、香火龍、變色龍、煙火龍、煙霧龍、燈光龍、夜光龍、綵帶龍、九人龍、三人龍、單人龍、由兒童組成的娃娃龍以及稻草龍」。

每當舞龍時,由一人持綵球戲龍,龍首、龍身、龍尾隨珠飛舞,起伏盤旋,花色繁多。有「跳龍梢」,「龍打滾」,「龍盤頭」,「龍盤梢」,「疊牌樓」,「雙龍戲珠」,「四龍鬧海」等形式。如在夜間舞龍時,於龍身竹籠中燃點燭火,起舞時燈光閃爍,別具風味,這也叫「甩龍燈」。舞者動作敏捷,配合默契,首尾連貫自如,渾然一體。舞龍首者力大壯實,舞龍尾者可扮成小丑模樣,表演各種滑稽姿態,逗人捧腹。為此,清代人王霆在竹枝詞中寫道:「龍潭小戲鼓龍舟,五色光華射碧流;龍王廟里明月夜,火龍天橋滾珠球」。

由於對「龍」的崇拜,惠南老城區曾有以「龍」名命的「青龍橋」橋名(今人民路與新華路(原名箭弄)交匯處,現已被填浜拆除)。如今,祭龍的習俗已革除,遇到重大節慶時,舞龍的活動照常進行,且有更大的發展。

二月二龍抬頭簡介 篇2

二月二龍抬頭的來歷簡介

農歷二月初二之所以稱為龍抬頭節其實與古代天象有關,我國古代天文學家根據日月五星的運行軌跡把天空劃分為28天宿,以此來表示日月五星的運行和位置。28天宿可分為4個大區,東方蒼龍包括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西方白虎包括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南方朱雀包括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北方玄武包括斗、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其中「角宿」就是龍角。在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地平線上升起了龍角星,所以稱為龍抬頭。民間又傳說這一天龍神會從睡眠中醒來,於是人們在那時就會焚香禱告,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穀豐登,這一天也稱為「龍頭節」。

二月二龍抬頭10大禁忌

1、忌諱吃稀飯喝疙瘩湯,以免糊住龍眼,天將降冰雹。

2、忌刀切,怕砍了龍頭;

3、女子結婚選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婦。「回頭」和寡婦。

4、從春節到二月二不得空鍋。

5、商店忌說「關門」,晚上關門叫「靠門」。

6、漁民或船戶忌說「翻過來」,稱「滑過來」。

7、忌說「吃醋」,叫「用忌諱」。

8、停止一切家務活

民間認為,二月二這一天,婦女們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目」;還要停止洗衣,恐怕「傷了龍皮」等等。

9、忌諱「磨面」

俗話說「磨為虎,碾為龍」,有石磨的人家,這天要將磨支起上扇,方便「龍抬頭升天」。對於屬龍或蛇的人來說這個日子是要特別在意,在二月初一的晚上家裡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來,說是不要影響了「龍抬頭」,據說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

10、引龍錢—山西特有習俗

晉南地區認為這一天是青龍活動的日子,忌去河邊、井上擔水,以免帶回龍卵。在河邊、井旁走動與勞作時,很注意安靜,盡可能不弄出聲響,以免驚動了青龍,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破壞了。

2月2龍抬頭吃什麼飯

一、【韭菜豬肉餃子】

餃子有的形似元寶,有的形似耳朵,龍抬頭這天吃餃子稱之為「食龍耳」。「舒服不如倒著,好吃不如餃子」,在「龍抬頭」這天,講究吃「肉菜餃子」,即餡中有肉又有菜,取「肉菜」之諧音「有財」,寄語新年財源滾滾之意。

原材料:中筋麵粉250克,清水130克,韭菜,豬肉餡

調料:鹽,生抽,老抽,姜,白鬍椒粉,植物油,澱粉

製作過程:

1、適量中筋麵粉、少許鹽加清水和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餳面。

2、肉餡加入少許白鬍椒粉、薑末、1湯匙生抽和1/2湯匙老抽,1湯匙料酒,一點點清水和少許澱粉攪拌均勻腌制。

4、韭菜清洗干凈一定要控干水分,然後切碎備用,這時候先不要著急拌餡。

5、先將面團搓成長條狀,切成大小均勻的小劑子,擀成餃子皮。

6、要包餃子之前,將韭菜放在一個盆中,加入一些植物油攪拌均勻,先用油鎖住韭菜的水分,最後再加入豬肉餡、鹽攪拌均勻開始包餃子。

7、取一個餃子皮,放入韭菜餡,按照自己的習慣包成餃子。

8、待餃子全部都包好,鍋內加水燒開,下入餃子煮熟即可。

二、【春餅】

立春之日講究吃春餅,而過二月二同樣講究吃春餅,立春吃春餅叫做「咬春」,而二月二吃春餅則叫做咬「龍鱗」,是因春餅圓且薄的形狀好似鱗片而得名。二月二吃春餅的習俗源於清代,餅內捲入醬肘子、豬頭肉、樟茶鴨等肉食以及韭菜、蘿卜、豆芽等蔬菜。

原材料:中筋麵粉,土豆,胡蘿卜,雞蛋,黃瓜,裡脊肉

調料:生抽、蚝油,老抽,豆瓣醬,白鬍椒粉,料酒,蔥姜

製作過程:

1、麵粉放入盆中,加入大約80度熱水,用筷子攪拌成絮狀,待不燙手了,揉成光滑的面團,蓋上保鮮膜餳面。

2、面團搓成長條狀,然後分成均勻的小劑子,取一個小劑子用手壓扁,擀麵杖擀一下,呈比較厚的小餅。

3、在每張小餅上都刷上薄薄的一層植物油,3~4張小餅疊在一起。

4、再次擀薄,用力要均勻,這樣餅的薄厚也更均勻。

5、平底鍋燒熱刷上少許植物油,放入擀好的餅小火烙熟,烙好後的春餅趁熱撕開,卷上自己喜歡的菜即可。

三、【涼拌豬耳朵】

吃豬頭肉稱「挑龍頭,二月初二吃豬頭肉也有說法。自古以來,供奉祭神總要用豬牛羊三牲,後來簡化為三牲之頭,豬頭即其中之一。

原材料:鹵豬耳朵,大蔥

調料:鹽,白糖,雞精,辣椒油,花椒油,香油,生抽,陳醋

製作過程:

1、熟豬耳朵一隻,比較肥膩的部分切除,將剩下部分切薄薄的條狀。

2、大蔥清洗後對半切開再切細絲。

3、大蔥絲和豬耳朵放入一大碗中,加入鹽、白糖、雞精、生抽、陳醋、辣椒油、花椒油、香油。

4、攪拌均勻即可。

四、【炸糖糕】

在北京、天津等一些地區,人們有在春龍節這天吃油炸糕的習俗,稱之「食龍膽」。油炸糕色澤金黃,被稱作龍膽是很形象的。做法是把黍子碾成黃米,再把黃米磨成面,即成黃米面,由黃米面做成的黃米糕具有「黃、軟、筋、香」四大特點,吃的方法有兩種,一是「素糕」,二是「油炸糕」。

所用食材:中筋麵粉160克,水300克,白糖10克,餡料:白糖+麵粉+黑芝麻

製作步驟:

1、水放入小鍋中,加入白糖10克,大火燒開煮至白糖融化。

2、麵粉放入大碗中,邊倒入開水邊用筷子攪拌,成粘稠的一團,放在一邊晾一會。

3、待晾至不燙手後,和成柔軟的面團,這個面團是比較軟的會粘手,可以在手上抹點油,就比較好操作了。

4、小碗中加一些白糖、少許麵粉和黑芝麻攪拌均勻,作為餡料。

5、面團搓成長條狀分成均勻的小劑子,我一共分了12份。

6、取一個小劑子用手壓扁,放上餡料,將其包好,收緊收口避免炸制時候露餡。

7、待全部糖糕都包好,鍋內加油燒至6成熱,一個個放入糖糕進行炸制,待糖糕浮起,要及時翻面幾次,讓其上色均勻,炸製糖糕變成金黃色控油出鍋。

五、【陽春面】

北方人喜歡在這天吃碗「龍須面」討個「好彩頭」。龍須面由山東抻面演變而來,因抻出的面細如發絲,下滾水如銀龍入海,故得名。「龍須面」有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美好寓意。

原材料:細掛面1小把

調料:小蔥少許,豬油1湯匙,生抽1湯匙,鹽1小勺

製作過程:

1、准備盛面的大碗中先加入1小勺鹽、1湯匙生抽和1湯匙豬油。

2、煮鍋加入適量清水,燒開後舀出一些到大碗中,豬油會因為開水的加入而融化,香味彌漫開來。

3、然後將掛面下入鍋中煮熟,火候很關鍵,面條要軟而不爛,韌而不硬。

4、煮好後的面條控水撈入大碗中,撒上一些蔥花就成了。

;

❷ 二月二龍抬頭的意義有什麼

農歷二月初二,俗稱青龍節, 傳說 是龍抬頭的日子,它是中國民間的一個傳統節日。在這一天不止有很多習俗,也有很多禁忌。以下是我為大家整理的二月二龍抬頭的意義有什麼,希望能給各位提供幫助!

二月二龍抬頭的意義有什麼

龍抬頭的寓意一

蒼龍頭部「角宿」上有兩顆星:角宿一和角宿二,代表蒼龍頭上的兩只犄角。「角宿」之後的四顆星是「亢宿」,亢是龍的咽喉,在咽喉下面有四顆星排列成一個簸箕的形狀是「氐宿」,代表著龍爪。龍爪後面的房宿、心宿、尾宿和箕宿分別代表了龍的心臟和尾巴。

龍抬頭,一種說法是指東方青龍七宿的角宿在傍晚剛剛露出地面,龍剛剛露出角,所以叫做龍抬頭。當然日期是不太準的。但是大概取那個意思吧二月二十農歷時間,一般在公歷三月多。這個時候,晚上東方的青龍七宿,剛剛露出地面,漸漸的過幾個月後,龍身完全露出。

所以開始只是露出角的時候,叫做龍抬頭。

龍抬頭的寓意二

天津市天文學會理事說,與古代西方天文學不同,中國把恆星劃分成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

所謂「垣」就是「城牆」的意思。「三垣」是「紫微垣」,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行政機構;「天市垣」象徵繁華街市。

角、亢、氐、房、心、尾、箕角、亢、氐、房、心、尾、箕。

這三垣環繞著北極星呈三角狀排列。在「三垣」外圍分布著「四象」:東蒼龍、西白虎、南朱雀、北玄武,也就是說,東方的星象如一條龍,西方的星象如一隻虎,南方的星象如一隻大鳥,北方的星象如龜和蛇。由於地球圍繞太陽公轉,天空的星象也隨著季節轉換。每到冬春之交的傍晚,蒼龍顯現,玄武升起;夏秋之交,白虎露頭;秋冬之交,朱雀上升。

二月二龍抬頭是我們國家重要的一大節日,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只是社會發展步入到了現代,導致了龍抬頭開始慢慢的沒有以前那麼的受到重視,龍抬頭作為一個傳統節日,我們也應當多多注意才行,保護 傳統 文化 ,人人有責。

「二月二龍抬頭」的民俗

農歷二月初二龍頭節,又稱「龍抬頭」或「青龍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之一。此時正值 雨水 、 驚蟄 、 春分 之間,春回大地,萬物復甦,冬天裡蟄伏在洞穴里的動物開始蘇醒,傳說中的龍也從沉睡中醒來。「二月二,龍抬頭」,恐怕是關於「二月二」的流行最廣泛的一句俗語了。「龍抬頭」是什麼意思?若要追溯這句話最早的來歷,應該與古人對星辰運行的認識有關。

俗話雲:「二月二龍抬頭,一年都有精神頭。」其實,很久以前是沒有「理發」一詞的。古人認為,「頭發」受之於父母,不能隨便剃除,故當時男女都留長發,只是盤發的方式不同而已。到了漢代,才有了以理發為職業的人。南北朝時,南朝梁的貴族子弟崇尚削發剃面,出現了專職的理發師。而「理發」一詞,最早出現在宋代的文獻中,朱熹在註疏《詩·周頌·良耜》中「其比為櫛」一句時說明:「櫛,理發器也。」宋朝,理發業已經比較發達,有了專門製造理發工具的作坊。那時,人們對剃發有個特殊的稱呼叫「待詔」。元、明兩朝,人們理發更為普遍。到了清朝,滿族統治者為了達到長久統治的需要,強制下令男子一律剃頭梳辮,無奈,人們只得剃掉前額頂上的頭發,理發業空前發展起來。當時,到處可見挑著挑子、沿街給人理發的人。

在古代,人們用二十八宿來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的位置,以此判斷季節,提醒農時,這在《禮記?月令》中有大量記載。二十八宿中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組成一個完整的龍形星座,其中角宿恰似龍之雙角。農歷二月二這天夜晚,「龍」的兩只「犄角」(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從東方地平線上慢慢升起,這時整個「天龍」的身子尚隱沒在地平線以下,故稱「龍抬頭」。

實際上,「二月二龍抬頭」舊日俗說,與中國傳統的農耕社會體系密不可分。據考證,早在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的二月初二要「皇娘送飯,御駕親耕」。到周武王時,周武王更是在每年的二月初二舉行盛大儀式,親率文武百官在這一天下地農耕。在明代,二月二民間還要舉行儀式祭龍,明人劉侗《帝京景物略》雲:「二月二,龍抬頭,蒸 元旦 祭餘餅……」有意思的是,到了元代時,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卻變成了「踏青節」:百姓在這一天外出踏青、郊遊,並且在沿途採摘些蓬葉,拿回家在門前拜祭,謂之「迎龍」。而據記載,清代以來我國一些地區又出現了二月二「引龍」的習俗,沈榜《宛署雜記》雲:「宛人呼二月二為龍抬頭。鄉民用灰自門外委婉布入宅廚,旋繞水缸,呼為引龍回。」據說「引龍」之後各種害蟲就不敢出來,家人和牲畜一年裡就可以避免害蟲的侵襲。

「龍」是中華民族的「圖騰」,中國民間認為,龍是吉祥之物,主管雲雨。在古人的心中,「二月二」龍抬頭就意味著風調雨順,糧食豐收。民間傳說中的龍並不存在,不過是古時加工出來的東西。然而「龍抬頭」的說法,卻真切地反映了古人期望心目中的「天龍」及時出現,以保護莊稼旺勢豐收的美好願望。

「二月二」這一節日習俗起源很早,經過幾千年的發展、演變,不同地區形成了不同的節俗文化。

按照北方地區的舊俗,這一天,人人都要理發,意味著「龍抬頭」走好運,給小孩理發叫「剃龍頭」;婦女不許動針線,恐傷「龍睛」;人們也不能從水井裡挑水,要在頭一天就將自家的水瓮挑得滿滿當當,否則就觸動了「龍頭」。普通人家在這一天要吃面條、春餅、爆玉米花等,不同地域有不同的吃食,但大都與龍有關,普遍把食品名稱加上「龍」的頭銜,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春餅叫吃「龍鱗」、吃面條叫吃「龍須」、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眼」。

南方「二月二」仍沿用祭社習俗,如在浙江、福建、廣東、廣西等地區;此外就是形成了既有類似龍抬頭節習俗,又以祭社習俗為主的新「二月二」習俗,如在桂東客家地區。土地神古稱「社」、「社神」,傳說是管理一方土地之神。由於「地載萬物」、「聚財於地」,人類產生了對土地的崇拜。進入農業社會後,又把對土地的信仰與農作物的豐歉聯系在一起。我國南方普遍奉祀土地神,又稱「土神」、「福德正神」,客家人稱「土地伯公」。「二月二」社日習俗內容豐富,主要活動是祭祀土地和聚社會飲,借敬神、娛神而娛人。

二月二龍抬頭10大禁忌

1、忌諱吃稀飯喝疙瘩湯,以免糊住龍眼,天將降冰雹

2、忌刀切,怕砍了龍頭;

3、女子結婚選女送客和嫁娘忌用孕婦。「回頭」和寡婦。

4、從 春節 到二月二不得空鍋。

5、商店忌說「關門」,晚上關門叫「靠門」。

6、漁民或船戶忌說「翻過來」,稱「滑過來」。

7、忌說「吃醋」,叫「用忌諱」。

8、停止一切 家務活

民間認為,二月二這一天,婦女們不能做針線活,因為蒼龍在這一天要抬頭觀望天下,使用針會「刺傷龍目」;還要停止洗衣,恐怕「傷了龍皮」等等。

9、忌諱「磨面」

俗話說「磨為虎,碾為龍」,有石磨的人家,這天要將磨支起上扇,方便「龍抬頭升天」。對於 屬龍 或蛇的人來說這個日子是要特別在意,在二月初一的晚上家裡有石磨的就要把石磨掀起來,說是不要影響了「龍抬頭」,據說只有這樣,才能「細雨下得滿地流,一年吃穿不發愁」。

10、引龍錢—山西特有習俗

晉南地區認為這一天是青龍活動的日子,忌去河邊、井上擔水,以免帶回龍卵。在河邊、井旁走動與勞作時,很注意安靜,盡可能不弄出聲響,以免驚動了青龍,把風調雨順的好年景破壞了。


二月二龍抬頭的意義有什麼相關 文章 :

★ 二月二龍抬頭的吉祥寓意一覽

★ 二月二龍抬頭有什麼習俗

★ 二月二龍抬頭的節日寓意

★ 二月二象徵著什麼意義

★ 二月二龍抬頭日剪頭發的寓意是什麼

★ 二月二龍抬頭剪頭發的寓意是什麼

★ 二月二龍抬頭是什麼意思

★ 二月二龍抬頭有哪些習俗

★ 二月二龍抬頭有什麼故事

❸ 二月二這天不讓吃什麼飯

二月二這天不吃面條,因為面條細長,像龍須。北京、河南等地在二月二忌諱吃面條,說是吃面條就是吃龍須,惹了龍王,當年會鬧澇災。不能喝粥、吃米飯,人們認為粥是龍血,米飯是龍子。不能紡花,因為「二月二紡花,胭了龍毛龍抓」。龍抓就是雷電擊人的意思。有些地方忌洗衣,怕傷了龍皮。武城一帶忌太陽沒升起前出屋門,否則會「踢囤尖」,砸了一年豐收的希望。

(3)二月二吃疙瘩擴展閱讀:

二月二的習俗

二月二有很多習俗,比如百姓要在二月二這天點著蠟燭,照著房梁和牆壁驅除蠍子、蜈蚣等。除此之外,民間飲食為了取吉利還多以龍為名,如吃水餃叫吃「龍耳」,吃米飯叫吃「龍子」,吃餛飩叫吃「龍牙」,蒸餅也在面上做出龍鱗狀來,稱「龍鱗餅」。 在這一天婦女為了避免傷了龍的眼睛還忌動針線。另外,在南方,有的地方有舉辦「土地會」的習俗,家家湊錢為土地神祝賀生日,到土地廟燒香祭祀,敲鑼鼓,放鞭炮。同時,北方地區在節日期間也有吃豬頭肉、理發剪「龍頭」的習俗。

參考資料:網路參考資料

❹ 每逢"二月二",要吃哪些小食

俗話說:「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此時,陽氣回升,大地返青,春耕將始。所以,這一天也被稱為「春耕節」、「農事節」等。

我國的傳統節日,幾乎都有相應的食俗。比如:元宵節吃湯圓;端午節吃粽子;中秋節吃月餅等等。但是「二月二」這個節日的特殊之處是,在傳統美食方面沒有一個固定的食物。咱們國家地域遼闊,東南西北的百姓在這個節日的食俗方面各不相同。作為一個吉祥喜慶的日子,二月二這天老百姓吃的東西都會加一個龍字,找點兒「龍身上的吃食」,就是為討一個好彩頭。比如吃面條叫吃龍須、吃餃子叫吃龍耳、吃餛飩是吃龍眼、吃米飯是吃龍子、另外吃豆腐又叫兜福、吃芥菜叫借財等等。還有一些地區會在二月二這天吃豬頭肉、豆腐丸、爆米花、油炸糕、春餅、炒燜子、炒棋子、吃鹹粥……而且也都配有相應的「故事」與「傳說」。

但是,相對來說,很多地方當天都會有炒豆子、吃豆子的習俗,「二月二吃豆豆,人不害病地豐收」,吃了各種炒制的豆子,意味著這個年就算過圓滿了,一年的辛勤勞作又開始了。

編輯:姚迪

(作者:吳建美,國家二級公共營養師、濟南市營養協會優秀會員,原創作品,轉載請註明出自知識就是力量)

❺ 二月二吃燜子的由來

農歷二月初二,「龍抬頭」的日子,二月二的吃食,東西南北中各地大相徑庭,吃什麼的都有。

燜子,北方地區特色小吃,主要成分為澱粉製成的涼皮、涼粉等,並佐以芝麻醬等製成。流行於膠遼、河北、河南和天津等地區,在大連、煙台、丹東、行唐、定州、天津等地皆有分布。定州人「上到九十九,下到剛會走,都吃過燜子」。

不同地方,燜子的做法有差異。煙台、大連燜子用地瓜澱粉做原料,河北行唐、定州燜子用精瘦豬肉和山葯粉面灌制而成,河南禹州燜子用特殊紅薯製作成半成品粉條壓制而成,丹東燜子的原料是澱粉;調料有蝦油、芝麻醬、蒜汁等。禹州市燜子已形成產業,流水線大規模生產,有《盛田燜子》《好嫂子燜子》《老禹縣燜子》等品牌。

相傳,清代時登封名人、禮部右侍郎加禮部尚書銜的景東揚幼時家貧,過年時因無錢買肉,其母親在煮好的骨頭湯秫入粉芡,並加入肉末、粉條、五料,遂熬制而成了燜子這種美食。

❻ 為什麼北方人二月二的要土吃炒麵疙瘩

我是北方人,沒聽過吃這東西,一般要吃豬頭肉。

❼ 為什麼二月初二忌推磨

二月二習俗是龍頭節,又稱青龍節,是一個中國傳統節日。二月初二,龍抬頭,相傳二月初二是軒轅黃帝出生的日子。說龍頭節最早起源於伏羲氏時代,伏羲「重農桑,務耕田」,每年二月初二「皇娘送飯,御駕親耕」。

到了二月二這天要格外小心,不能動刀動剪動針線,否則會傷到「龍目」,戳到「龍眼」。早晨擔水時,禁忌水桶碰到井幫,否則會碰傷龍頭。這一天忌推磨,以免壓住龍頭。還忌諱吃稀飯喝疙瘩湯。以免糊住龍眼,天將降冰雹。

河北新河、山東滕縣都忌當日磨面,怕壓了龍頭。山東東明一帶在二月初一下午就要把磨房打掃干凈。把磨的上下扇支起來,禁止使用。

因為當地人認為石磨是龍頭,因此龍頭節就要把龍頭抬起來。一直到現在、盡管磨面不使用石磨了,但到這一天。所有的打面機坊都要停止工作,怕「研爛了龍頭」。

❽ 二月二忌做什麼

「二月二」常武地區還有很多禁忌,這一天,民間喜用「龍」來稱呼各種東西,吃春餅叫吃龍鱗餅,吃篤爛面,叫吃龍須面,剃頭稱剃龍頭,扛棺材稱獨龍杠或雙龍杠等。俗以為龍抬頭表示驚蟄已過,天空將要開始打雷了,龍王將要降雨了。龍出則百蟲伏藏,人們希望藉助於龍的聲威制伏百蟲,使其不要傷害莊稼,因此:這一天要特別小心,不能動用剪刀、針線,否則,以為會傷著「龍目」戳著「龍眼」。早晨去井上挑水時,禁忌提桶碰到井欄,否則,以為會碰傷龍頭。這一天禁忌推磨,怕壓了龍頭,還忌諱吃咸糊粥和麵疙瘩(麳塊),否則,以為會糊住龍眼,遭來災難。

❾ 二月二抬起一年好兆頭,在這一天通常都會吃哪些食物

在這一天通常會吃春餅、油糕、餃子、面條等多種食材,不過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習俗,在二月二這天吃的食物也會有所不同。

二月二在不同地區有著不同的習俗,而且在這一天人們多會吃一些特殊的食物,春餅就是其中之一,在我老家還會吃黃豆和炒熟以後的麵疙瘩,不過更多的是吃餃子、油糕和面條等食物,據說不同的食物有不同的講究。

四、面條

二月二這一天還會吃面條,而且會吃特別細的“龍須面”,寓意是“食龍須”。這種面條細如發絲下,入沸水以後如銀龍入海,他故此而得名,據說早在古代的御膳房中有位廚師,在立春的時候做出了細如發絲的面條,宛如龍須皇帝,吃了以後特別喜歡龍顏大悅,後來在二月二這一天人們也會吃龍須面,取之“順順溜溜,順心如意”的寓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