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炒疙瘩絲鹹菜的做法
【杭椒雞蛋炒干疙瘩絲】
需要的食材:雞蛋2個,干木耳8克,熟干疙瘩絲80克,杭椒110克,鹽,植物油
詳細做法:
第一步,准備好主要食材,干木耳溫水泡軟泡透;這時的干疙瘩絲還不能直接炒,需要浸泡:溫水裡放入干疙瘩絲泡透至無硬心,這時的疙瘩絲很咸,方法是用手反復抓攥,此方法去鹹味很快,一分多鍾就差不多了,中途要嘗嘗味道,別太淡了,一點鹹味都沒有就不好吃了
第二步,泡好的木耳洗凈撈出,疙瘩絲攥水,杭椒切小段,雞蛋磕入碗中打散備用
第三步,炒鍋加植物油燒到冒煙,快速倒入雞蛋液,很快膨起,用筷子夾起再煎另一面,成型變黃後夾碎成雞蛋塊盛出備用。高油溫攤雞蛋很香,入菜的時候吸味道,雞蛋更好吃
第四步,利用攤雞蛋的余油炒香蔥花,倒入疙瘩絲,中大火翻炒至疙瘩絲油潤
第五步,倒入切好的杭椒,大火炒斷生後倒入木耳炒勻
第六步,再倒入攤好的雞蛋塊,加少許鹽,再大火炒勻出鍋
香噴噴又下飯的杭椒雞蛋炒干疙瘩絲就做好了,這道菜里最好吃的是疙瘩絲,筋道道可香了。
製作要點總結:
一,咸疙瘩,其實就是芥菜疙瘩腌的鹹菜,各地叫法不同,北京叫它水疙瘩。去鹹味的好方法是泡軟後用手反復抓攥,這個方法也同樣適用於其它鹹菜去咸
二,疙瘩絲入鍋後多炒一會更好吃。
㈡ 有誰吃過東北地區的「炒疙瘩」和「大渣子粥」,能分別描述一下它們是怎樣的嗎
哈哈偶就是東北人哦!!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種麵食品。製作過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
材料:
乾麵粉 菠菜 豌豆或青豆 胡蘿卜 五花肉 油 蔥花 薑末 醬油 蒜片 鹽
● 出鍋前放點青蒜段,跟麵疙瘩一樣大小。但為了防止串味,還是放入大蒜片。
● 菜和面的比例一般是2∶3。
玉米渣子粥�東北叫(大渣子粥)
玉米渣子是用玉米加工成的小粒,市面上有售。用100~150克玉米渣子,加適量冷水攪勻,坐火上煮開,然後用小火煮十幾分鍾即成。由於玉米渣子中含有一些玉米粉,所以熬出的粥湯汁很濃,又因渣子煮後雖變軟但仍成形,吃起來風味獨特。
㈢ 請問怎樣做新疆炒疙瘩
1.把面和得稍微硬一點抄,揉好放一邊醒著。
2.把菠菜、胡蘿卜、五花肉等切成小丁,除肉外,分別將蔬菜過一遍油。
3.把面團擀成厚薄均勻的長形麵皮,用刀將麵皮等距切成條,撒上乾麵粉,使面條不致相互粘連。
4.把條狀的面條切成丁,撒上麵粉,和弄一下,面丁就成扁圓形的了,且不相互粘連。
5.把面丁放在屜籠上搖一搖,乾麵粉就漏下去了。然後把面丁放進沸水裡煮,開鍋後點一次水,水開後把面丁撈出來過涼水,免得相互粘連。之後控水備用。
6.油熱了,放入用澱粉抓過的肉丁,肉丁變色後放蔥、姜,出香味後放醬油,翻炒均勻後放蔬菜丁,最後放麵疙瘩。
7.繼續翻炒,起鍋前加鹽和蒜。
● 出鍋前放點青蒜段,跟麵疙瘩一樣大小。但為了防止串味,還是放入大蒜片。
㈣ 辣炒疙瘩怎麼做好吃
西紅柿3個,雞蛋2個,麵粉200克,番茄醬35克,蔥姜少許(切末),鹽少許,糖版2大勺,小蔥、香菜權
麵粉中緩慢加入50克溫開水,用筷子攪拌
不要認為加的水少,繼續攪拌,就會形成小的面團(如果面團過大將其分開)放一旁備用
鍋內放底油加熱,放入蔥薑末熗鍋後放入西紅柿番茄醬翻炒
翻炒至湯汁紅亮,下入水開的湯鍋中(湯鍋加水1500克)
接著下入麵疙瘩,同時攪動
中小火不停的用湯勺攪動,防止麵疙瘩結成大塊,如形成了大塊,用湯勺捻開
蓋蓋燜煮3-5分鍾,煮到粘稠適中開蓋加鹽少許,轉圈倒入攪拌好的雞蛋
攪動一下,關火,淋上幾滴香油,大功告成了
㈤ 河北唐縣特色小吃炒疙瘩怎麼做啊!謝謝大家了,
主料
白面
300g
雞蛋制
1個
輔料
油
適量
鹽
適量
青豆
適量
豬肉
適量
蔥
適量
生抽醬油
適量
味精
適量
姜
適量
步驟
1.麵粉裡面放入雞蛋一個。
2.加入清水和面,餳發1個小時。
3.其他食材,青豆煮熟,豬肉也是熟的(因為家裡有現成的豬肉就沒用生肉)。
4.面餳好了,放到案板進行擀制。
5.擀到有一隻筷子的厚度,切成條狀。
6.再揪成小劑子。
7.這是很好的疙瘩。
8.鍋里放入清水,煮開下人疙瘩煮制。
9.等水再次開了煮5到6分鍾即可。
10.撈出過涼。
11.取炒勺放入油加入放入蔥姜爆香。
12.放入煮制好的疙瘩炒制。
13.在放入豬肉。加入調料鹽、醬油、味精。
14.最後加入煮制好的青豆,出鍋前淋上香油。
15.炒疙瘩就好了裝盤。
㈥ 怎樣炒疙瘩鹹菜
步驟
1.花生米先泡一下然後把皮就可以去掉了
2.這就是疙瘩鹹菜
3.把它切成小方丁,專用水泡起來,中屬間要換水,主要是把鹹味去一些太咸對身體不好,但是也不能一點鹹味沒有,那也就不好吃了
4.起油鍋
5.先把准備的蔥花和豬肉丁入鍋煸炒
6.這時加入花生米
7.再加入切好的疙瘩鹹菜煸 炒,為了讓花生米熟就加點水不要多了
8.等水沒有了花生米也熟了就可以出鍋了
㈦ 怎麼做炒疙瘩
炒疙瘩是北京特有的一種麵食品。製作過程中煮炒兼用。炒疙瘩顏色焦黃,配上綠葉鮮菜,黃綠相間。吃起來又綿軟又有勁,越嚼越香。
炒疙瘩的創始人是北京和平門外臧家橋附近的穆老太太和她的女兒。
民國初年,母女倆開了個飯鋪,取名「廣福館。」由於本小利微,飯菜平常,生意很不景氣。有一天,只合了十斤飴烙面,賣了一天,臨到關門時還剩下了五、六斤。母女倆正發愁,忽然想起了一個主意。她放平案板,把剩餘的飴烙面拿過來重新揉過,然後揪成比疙瘩骰子略大一點的小疙瘩,下到開水鍋中煮熟,撈出後攤在陰涼處。當晚,母女倆就用這些熟麵疙瘩加了些青菜炒著吃,沒想到口味特別好。她們邊吃邊商量,決定在原經營品種的基礎上再添上這道新的麵食,起名叫「炒疙瘩」。
第二天,由於「炒疙瘩」味道香鮮,價格便宜,新老主顧都來爭相品嘗。五、六斤麵疙瘩,只一會兒功夫就賣光了。
炒疙瘩問世以後,最初來吃的大多是勞動人民。後來由於越做越好,越賣越有名,許多社會名流也慕名而來,一嘗為快。從此,別開生面的炒疙瘩,以它獨特的風格為中國麵食增添了新的花樣,一直受到人民的歡迎。
材料:
乾麵粉
菠菜
豌豆或青豆
胡蘿卜
五花肉
油
蔥花
薑末
醬油
蒜片
鹽
做法:
1.把面和得稍微硬一點,揉好放一邊醒著。
2.把菠菜、胡蘿卜、五花肉等切成小丁,除肉外,分別將蔬菜過一遍油。
3.把面團擀成厚薄均勻的長形麵皮,用刀將麵皮等距切成條,撒上乾麵粉,使面條不致相互粘連。
4.把條狀的面條切成丁,撒上麵粉,和弄一下,面丁就成扁圓形的了,且不相互粘連。
5.把面丁放在屜籠上搖一搖,乾麵粉就漏下去了。然後把面丁放進沸水裡煮,開鍋後點一次水,水開後把面丁撈出來過涼水,免得相互粘連。之後控水備用。
6.油熱了,放入用澱粉抓過的肉丁,肉丁變色後放蔥、姜,出香味後放醬油,翻炒均勻後放蔬菜丁,最後放麵疙瘩。
7.繼續翻炒,起鍋前加鹽和蒜。
● 出鍋前放點青蒜段,跟麵疙瘩一樣大小。但為了防止串味,還是放入大蒜片。
● 菜和面的比例一般是2∶3。
㈧ 正宗清真炒疙瘩怎麼做
用料
牛裡脊 手掌大一塊
胡蘿卜 半根
香菇 兩大朵
黃瓜 半根
青椒 半個
麵粉 小碗 一碗半 做完是一男人的飯量
大蒜 兩瓣
蔥絲一點
大料 一個單瓣
正宗清真炒疙瘩的做法
和面
水裡放點鹽。和面,較硬,醒半個多小時。
趕平,切條,再切丁
煮熟,過涼水備用。
牛肉切片或者丁,蔥絲,薑末,生抽,老抽,油,澱粉,鹽,腌制。
配菜切丁,盡量一樣大。胡蘿卜用油先炒熟。備用
少量油燒熱,放大料,腌好的牛肉,八成熟後,放香菇,青椒,煸炒,在放入剩餘蔬菜。翻炒,放生抽,老抽,調味。差不多熟了,放煮熟過水的麵疙瘩。 炒,悶一會。最後放蒜末,關火,放一點點醋,香油。出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