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魚尾有疙瘩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魚尾有疙瘩

發布時間: 2022-03-06 14:42:04

A. 魚鰭上有白疙瘩怎麼辦

魚鰭來上長的白色疙瘩一般被稱作為自「魚痘」,通常是因為養殖錦鯉的水質不幹凈而導致的,並且魚鰭又是錦鯉身上比較脆弱的地方,所以是容易被感染的。

不過治療的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可以先把水溫升高到25到30攝氏度左右,再撒入適量的食鹽和小蘇打混合物進入水中即可。
這種疾病也是可以預防的,注意錦鯉生存環境的干凈和衛生就好了,勤換水,還可以把魚缸放在太陽照射的地方給鯉魚曬曬太陽。

B. 魚尾巴長了小疙瘩怎麼處理

圖看不清 應該是外寄 先換水 升溫 加大鹽 停食保持水質 觀察幾天 如果沒有好轉版 用敵百蟲和特滅菌葯浴 使用量說明權書中有 如果疙瘩越來越大並有膿水流出 就需要把魚撈出來把包挑開把膿水擠出來 並塗抹土黴素 之後用紅黴素軟膏封口 關鍵是要保持水質!!!!!

C. 錦鯉魚鰭上有白色的突起小疙瘩,請問怎麼辦

錦鯉的魚鰭上長的白色疙瘩一般被稱作為「魚痘」,通常是因為養殖錦鯉的水質不幹凈而導致的,並且魚鰭又是錦鯉身上比較脆弱的地方,所以是容易被感染的。

不過治療的方法也是比較簡單的,可以先把水溫升高到25到30攝氏度左右,再撒入適量的食鹽和小蘇打混合物進入水中即可。

這種疾病也是可以預防的,注意錦鯉生存環境的干凈和衛生就好了,勤換水,還可以把魚缸放在太陽照射的地方給鯉魚曬曬太陽。

(3)魚尾有疙瘩擴展閱讀:

普通鯉魚是一種適應力很強的魚,錦鯉也保留這種特性,它們可以在小到魚缸,大到戶外池塘的任何地方飼養,它們很快會長到30厘米長或者更大;

使用傳統的室內魚缸還不如一個圓形的塑料盆,錦鯉是冷水魚類,所以在夏季比較炎熱的地方養錦鯉的水深最好有半米或更深。

魚池密度一般的放養可參照魚池放養錦鯉的密度表;水族箱密度一般60厘米×30厘米×15厘米可放養體長15厘米-20厘米的錦鯉6尾;9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養8尾;110厘米×30厘米×50厘米可放養10尾。

D. 才買回來的金魚發現魚尾巴上有一個白色的突起的疙瘩怎麼回事啊 。要不要分開養,會不會傳染。

感染了吧,來點黃粉,下次買魚記得好好挑選哦

E. 金龍魚尾巴上有小肉疙瘩,像寄生蟲,怎麼解決

是寄生蟲來引起的病自變。把魚撈出把白色增生刮除,觀察有蟲子的話要拔出來,把魚放到微量高錳酸鉀稀釋的水中養15分鍾消毒,每天消毒一次。寄生蟲是喂養的餌魚身上帶的,如喂活魚避免不了會有寄生蟲或病菌,餌魚買回來也要消毒處理。

金魚在飼養過程中會患很多疾病,家庭養魚缺乏診斷技術,給正確治療帶來一定的困難,另外治療上對葯物的葯性,濃度難以掌握,加之金魚即使治癒,也往往留下缺陷,失去觀賞價值。所以對魚病要防大於治,一旦發病及時隔離,正確治療。
1,控制好水溫水質,用水經過選擇,用自來水時必須除氯。保持合理的密度,勤排污,除糞,換水,必要時徹底清缸。換水時新老水溫差不能超過2~3℃,晝夜溫差大時要採取措施防止水溫升降過快。
2,保證餌料質量,投喂要定時定量,根據魚體大小,生長情況,季節,氣候等條件靈活掌握。
3,在換水,撈魚等操作時要細心,避免魚體受傷,有外傷的魚很容易感染。
4,魚缸,工具要定期消毒,新買的魚與原缸混養前要消毒,單獨飼養一周,無異常後再混養。

F. 龍魚尾巴上長了像小疙瘩的白東西,是什麼呢】

您的金魚很可能是得了小瓜蟲病 又稱白點病。
[病原體] 為凹口科、小瓜蟲屬、多子小瓜蟲。這是一類體型比較大的纖毛蟲。它的形態在幼蟲期和成蟲期有很大的差別。小瓜蟲的幼蟲侵襲魚的皮膚和鰓,尤以皮膚為普遍。當幼蟲感染了寄主後,就鑽進皮膚或鰓的上皮組織,把身體包在由寄主分泌的小囊胞內,在胞內生長發育,變為成蟲。成蟲沖破囊胞落入水中,自由游動一段時間後落在水體底部,靜止下來,分泌一層膠質的胞囊。胞囊里的蟲體分裂法繁殖,產生幾百甚至成千的纖毛幼蟲。幼蟲出來,在水中自由游動,尋找寄主,這就是小瓜蟲的感染期。幼蟲感染了新寄主,又開始它的生活史。
[症狀] 觀賞魚因小瓜蟲寄生而發病的病例較為普遍。魚體感染初期,胸、背、尾鰭和體表皮膚均有白點狀分布,此時病魚照常覓食活動,幾天後白點布滿全身,魚體失去活動能力,常呈呆滯狀,浮於水面,游動遲鈍,食慾不振,體質消瘦,皮膚伴有出血點,有時左右擺動,並在水族箱壁、水草、砂石旁側身迅速游動蹭癢,游泳逐漸失去平衡。病程一般5~10天。傳染速度極快,若治療不及時,短時間內可造成大批死亡。
小瓜蟲的適宜水溫為15~25℃。此病多在初冬、春末和梅雨季節發生,尤其在缺乏光照、低溫、缺乏活餌的情況下容易流行。當水溫升至28℃時,小瓜蟲就會開始死亡。
[防治方法] 多採用小瓜蟲不耐高溫的弱點,提高水溫,再配備葯物治療,通常治癒率可達90%以上。若治療及時,治癒率可達100%。
用百萬分之零點零五(0.05ppm)的孔雀石綠和百萬分之二十五(25ppm)的甲醛溶液混合處理,療效較好;也可用1%鹽水浸泡數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甲基藍溶液,每天浸泡6小時;或用28~30℃的百萬分之二(2ppm)的鹽酸奎寧葯液浸泡3~5天,或用百萬分之二(2ppm)的硝酸亞汞葯液浸泡30分鍾;或用百萬分之五十至七十(50~70ppm)濃度的紅汞溶液浸泡5~15分鍾,或用百萬分之零點一至零點二(0.1~0.2ppm)的硝酸汞溶液潑灑,均可取得良好效果。

呵呵簡單的行話就是感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