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興隆山的旅遊攻略
興隆山濕潤的物候條件,是大西北所倚重的旅遊避暑佳地,每年接待省內外遊客50餘萬人次,興隆山現已多次成功接待國際性重要會議。
門票:東山/西山/馬銜山:40元/人 學生票半價
交通
中巴
在天水路車站或是天水十字路口東側坐中巴車,到榆中縣環島(車票7元)再打乘私人車(15元可還價)10分鍾左右即到興隆山腳下。
自駕
蘭州出發,經過和平、定遠、連搭——榆中——興隆山,車程40多分鍾。
住宿:興隆山上有多家賓館,農家樂可供住宿。最好多帶些衣服,賓館的被子薄,晚上比較冷。
美食:興隆山美食在山上的飯館里可以吃到好吃的手工面片子,還有一鍋子面,懶疙瘩,油糊卷,烤土豆等特色食品。尤其是天冷的時候,一碗熱氣騰騰的湯面片,加上土豆片,和幾縷香菜,再加上幾塊牛肉,哇賽,這么多年了還是忘不了。
購物:蕨菜,松花,沙蔥等都是這里的特產。
最佳旅遊時節
3-6月為最佳旅遊時間,氣候適宜爬山。
春季乾燥多風;
夏季晝熱夜涼,初夏乾旱,盛夏多雨;
初秋陰雨稍多,深秋涼爽少雨;
冬季寒冷少雪。
滑雪場
興隆山滑雪場票務中心地址:蘭州市靜寧路昌運大廈19樓A2座
開放時間:09:00—17:00
滑雪價格:請參考興隆山滑雪場官方預定網站(可進行網上預定):
票務中心班車線路:8:30東方紅廣場主席台西側,16:00從雪場返回,17:00左右抵達市區。
❷ 西吉縣回中有燕尾自助嗎
摘要 在這里給您推薦一下西吉縣的美食~
❸ 興隆山的詳細信息
興隆山是距蘭州市最近的國家級自然森林保護區,位於蘭州市榆中縣城西南五內公里處,距蘭州市60公里,容海拔2400米。古因「常有白雲浩渺無際」而取名「棲雲山」,向有「隴上名勝」之稱,被譽為「隴右第一名山」。
棲雲山因清代高道劉一明的《棲雲筆記》而聞名天下,劉一明(公元1734--1821),號悟元子,別號素樸散人。山西平陽曲沃縣(今山西聞喜縣東北)人。全真道龍門派第十一代宗師。也是繼王重陽、王常月後的乾隆嘉慶年間全真龍門派最有影響的人物之一。他精通內丹、《易》學,兼通醫理,撰著有《周易闡真》《悟真闡幽》《修真辨難》《象言破疑》《修真九要》《陰符經》注等,以發揮內丹之道,後被輯為《道書十二種》,流傳頗廣,為清代內丹學一大家。又撰有《道德經會要》、《心經解蘊》、《金丹口訣》、《棲雲筆記》,及醫書《經驗雜方》、《經驗奇方》、《眼科啟蒙》、《雜疫症治》、《沙脹眼科》等行世。
❹ 粗糧面條有哪些
1粗糧面的做法是什麼?
1粗糧面的做法是什麼?
原料: 黃色面:雞蛋1個,清水50克,鹽3克,麵粉180克,小米粉30克,玉米粉30克 黑色面:雞蛋1個,清水50克,鹽3克,麵粉180克,黑豆粉30克,黑米粉30克 醬鹵:口蘑、西紅柿、豆瓣醬、甜面醬、韓式烤肉醬、核桃、洋蔥
1、雞蛋和清水攪拌均勻,加入鹽,攪拌,加入粉類,用筷子攪拌成絮狀,揉成面團。
2、同樣方法做黃色面團,用保鮮膜裝起來,餳半小時。
3、電動壓面機開啟,一檔,將其反復按壓成光滑齊整的面片。
4、在面片上面刷水,然後將黑色的面片貼上去,用手按壓。為了粘的更多層,中間切開,再次刷水,粘貼。每增加一層,就增加一次寬度。層數越多,條條越多,面條也越寬。
5、用手按壓,使其緊密粘和。用刀子約距離0.5毫米寬度,切開小條。
6、壓面機開啟,一檔出一次,2檔出一次,4檔出一次。雜糧面的勁道不大,所以不需要太薄,容易煮爛。
7、將蔬菜洗凈,西紅絲切丁,口蘑切大塊,洋蔥切絲,芹菜切小丁。
8、將黃豆醬、甜面醬和烤肉醬按照1:1:1的比例,調和。
9、鍋子燒熱,放入洋蔥爆香。
10、加入口蘑煸炒片刻。
11、加入西紅柿丁,煸炒。
12、加入醬料組合。
13、西紅柿多汁,盡量的多燉一會。
14、至湯汁濃稠,加入少許白糖。
15、少許老抽。
16、加入西芹丁和核桃丁。
17、攪拌均勻,熬煮至無湯,粘稠即可關火。
18、燒水,將雜面條放入鍋子,煮熟即可。
19、吃之前搭配做的素醬料即可。
好啦,一道粗糧面的製作就已經完成了,大家都來嘗嘗吧。在食物金子塔中粗糧雖然位於最底層,但是他們是我們生活的必需品,粗糧能夠增加食物在胃裡的停留時間,延遲飯後葡萄糖吸收的速度,降低高血壓、糖尿病、肥胖症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風險哦。
❺ 定西懶疙瘩做法
1:取大個土抄豆一個或數個,將皮削掉,切作大概2-3厘米見方的小塊,備用;
2:取餷面、白面適量,拌成粘稠狀,燒一鍋開水,用直板鍋鏟盛上麵糊,使用筷子將麵糊撥至鍋中,大小以小手指大小為宜,也可視習慣撥大或撥小。
3:將土豆塊,酸菜下入鍋中,如喜歡稠湯飯,則可以加入莜麥面,如喜歡清湯,則將蔥花花椒放入鍋中熗過,加入漿水燒開,裡面擱些芫荽和小蔥調味作湯即可。
4:煮熟即可,撈入海碗中,視個人愛好加入配料。
❻ 甘肅有什麼特色菜
作為一個地地道道的甘肅人,從小到大一直在甘肅,上大學來到了天津。
甘肅作為西北地區的一份子,它有著地球上除了海以外的所有景觀,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人。說起甘肅菜,大家肯定第一反應就是甘肅的蘭州牛肉拉麵了吧,蘭州牛肉拉麵創造於早間光緒年間,可是我們甘肅不止牛肉拉麵哦,下面我來介紹甘肅其他的一些特色菜。
漿水面,漿水面可謂清熱解暑神面,漿水本身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在炎熱的夏天喝上一碗,你會感到清爽涼快,更會讓你解除疲勞。
臊子面,由唐朝的長壽面轉換而來,我們大甘肅的臊子面我到哪裡都沒有找到過一樣的,湯多面少,臊子鮮香,而湯味酸且辣,面比較筋道。還有羊肉泡饃,料重,味醇,肉料湯濃,饃饃被湯泡透,湯汁完全入味,吃後碗內無湯無饃無肉。
拔絲土豆,用甘肅特產洋芋做原料,夏天也會用白蘭瓜做原料。做之前將洋芋去皮洗干凈,在切成塊狀,鍋中油燒開。放入料酒等調料,然後將洋芋塊倒入鍋中,爆炒至金黃色,將洋芋到出,鍋中倒油,待油開後放入白糖,待糖成黏稠狀倒入洋芋快,等糖汁布滿洋芋面即可盛出。
還有麻辣燙,我們的麻辣燙和別的地方的麻辣燙是不一樣的,別的地方的麻辣燙都帶湯,而我們的麻辣燙的把粉和菜煮好以後澆了拌好的醬汁撒上面的。反正是我的最愛。
再有,在甘肅你可以吃到許多沒見過的面,因為在我們甘肅麵食很多,有搓魚面,行面,小飯,窩窩面等。
❼ 右玉縣莜豆面怎麼做
主料
莜豆面一些
方法/步驟
1
妻子雖說要吃莜豆面懶疙瘩,但卻只具備了一個條件是有莜豆面,沒有漿水。岳母聽見女兒愛吃莜豆面懶疙瘩,她估計也很想吃了,就順口答應在附近周圍的鄰居家借點漿水。我想現在生活在小縣城有漿水的人家不多,估計他們午餐的計劃就泡湯了。
中午,回到家裡,問做什麼飯,我打算繼續做面條和米飯的時候,岳母告訴我做莜豆面懶疙瘩。我說:「沒有漿水啊」,她說:「在樓下面平房裡住的那個老奶奶家有漿水,而且是女兒在農村弄的苜蓿芽菜窩的漿水,有一缸,我用小盆子借了一盆。」心裡有點郁悶,看來今天的命真苦,只能吃莜豆面懶疙瘩了。
2
我按照岳母的吩咐,先在鍋里倒上一些胡麻油,切些碎洋蔥,在油熟了的時候,撒到鍋里,然後把清清的酸漿水倒在裡面,直到燒開。漿水這樣一熗吃起來味道鮮美、醇正。岳母早早在一個盆子里,把莜豆面在裡面拌上適量的水,攪拌成了軟軟的糊糊。把土豆削去皮,用刀切成較大的疙瘩,然後在鍋里倒入開水,放入土豆疙瘩,接著水開了,用筷子把莜豆面軟糊糊慢慢弄成小塊狀,下到鍋里讓煮著,繼續做疙瘩,繼續往鍋里下,直到把莜豆面軟糊糊做完為止,煮上一會,裡面調上熗好的漿水,調上鹽,這就算做好了。
「沒有漿水啊」,她說:「在樓下面平房裡住的那個老奶奶家有漿水,而且是女兒在農村弄的苜蓿芽菜窩的漿水,有一缸,我用小盆子借了一盆。」心裡有點郁悶,看來今天的命真苦,只能吃莜豆面懶疙瘩了。
3
舀到碗里,端到餐桌開吃了。我想女兒應該和我一樣,不喜歡吃莜豆面懶疙瘩,可是她卻吃得很香。我吃了一口,感覺很香,沒想到莜豆面懶疙瘩比我平時做的面條和米飯好吃,我吃了兩碗多,原來我的擔憂是多餘的,女兒怕我們吃完了,喊著霸佔鍋里剩下的。
慢到鍋里讓煮著,繼續做疙瘩,繼續往鍋里下,直到把莜豆面軟糊糊做完為止,煮上一會,裡面調上熗好的漿水,調上鹽,這就算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