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什麼東西最好吃
全球20種最美味的食物
1. 泰國馬沙文咖喱
馬沙文咖喱被稱為咖喱之王,其實應該也是萬食之王。 將辛辣、椰果味、香甜、鹹味融合在一起,馬沙文咖喱的口味比泰國選舉更有特色。
2. 義大利那不勒斯比薩
3. 墨西哥巧克力
4. 日本壽司
將魚和大米簡單的配在一起,便成為全球情侶首次約會的首選菜式。
5. 中國北京烤鴨
北京烤鴨吸引食客的秘密,是其甜美而光澤鮮明的脆皮。 人們將烤鴨在爐中慢慢翻轉烘烤,烤出甜美多汁的脆皮,地道的食客會多吃皮,少吃肉,用小薄餅卷上,再配以蔥段和海鮮醬或甜面醬,令人愛不釋口。
6. 德國漢堡
7. 馬來西亞檳榔嶼亞參叻沙湯
8. 泰國冬蔭功湯
這道泰國標志性美食中添加了蝦、蘑菇、西紅柿、檸檬草、高良姜和檸檬葉, 通常還會加些椰奶和奶油。
9. 美國冰激凌
你可能已經吃到嗓子眼了,但無論如何總能再留出一點位置吃這個讓你牙齒融化的美式冰激凌,那上面點綴有堅果、棉花糖,還擠上了巧克力漿。
10. 加彭雞肉曼巴(Chicken muamba)
這道加彭美食有一款西方仿製版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浸在花生黃油里。 真是瘋了! 正規的食譜要用到雞肉、紅辣椒、大蒜、番茄、胡椒、鹽、秋葵、棕櫚油,還有味道濃郁熱量高的非洲黃油,讓你欲罷不能,又不得不連連承諾要開始健身了。
11. 印度尼西亞干咖喱
用椰奶和檸檬草、高良姜、大蒜、姜黃、姜、辣椒混合起來的佐料燉牛肉,燉上幾個小時便烹出這道肉嫩料足的牛肉菜餚。
12. 英國肉餡土豆泥餅(牧羊人派)
15. 美國卡魯阿烤豬
卡魯阿烤豬的整個烹制過程將一頓飯變成了史詩般的盛宴,人們將一隻整豬放在地下沙坑中翻烤上6-7個小時。若想花錢觀看這場盛宴,只能去夏威夷才能看到。
16. 香港蛋撻
像眾多傳統食物一樣,香港蛋撻將兩種截然不同的質料糅合得天衣無縫:軟滑蛋漿和鬆脆撻皮。 新鮮出爐熱騰騰的蛋撻,一口咬落甜上心頭,趕緊排隊再買一個。
17. 龍蝦
享用龍蝦最好的方法就是簡單煮一下,再配上一小碟融化的黃油以及幾片檸檬。
18. 伊朗烤肉串
最該感謝中東烤肉串,讓整個英國的學生填飽肚子。 但它們還不足以成為一個地區的美食代表。
19. 泰國瀑布豬柳。烤豬肉配上檸檬汁、綠洋蔥、辣椒、薄荷枝、魚醬和烤米飯。 傳說這道菜中肉上面帶著血,加上這些配料,激發了一些「食肉動物」的靈感,給它起了個超贊的名字「瀑布肉」。
20. 委內瑞拉玉米餅
㈡ 田雞是長什麼樣子的那種可以吃的
說到田雞,可能大多數的朋友都吃過,田雞的肉質鮮嫩,營養豐富!但野生的田雞是國家保護動物,不建議大家去捕殺,我們平時吃到的是人工飼養的田雞,基本上在菜市場都可以買到,價格也不貴,大概12塊錢左右一斤!很多人喜歡吃,但是都做不好,所以這期的美食教程,田雞美食坊就准備給大家分享幾種田雞的特色吃法,喜歡吃田雞的朋友們就趕緊圍觀吧,喜歡美食的朋友們也別忘了給我點個關注,我每天都會更新分享不一樣的美食教程,相信總有一道會是你想學的菜餚噠!
做法1:爆炒田雞
准備食材如下:田雞250克,蔥1根,蒜5瓣,青椒5個,麻椒2克,干辣椒5個,料酒2湯匙,生抽2湯匙
具體做法如下:蒜片,青椒切段備用,鍋中倒油,麻椒,干辣椒,大火爆香,倒入蒜片,煸炒均勻,倒入田雞,煸炒至變色,加入料酒,生抽,翻炒均勻,倒入青椒,翻炒均勻,加入鹽,蔥段,翻炒均勻即可出鍋!
做法2:干鍋田雞
准備食材如下:田雞3隻,料酒3湯匙,紫蘇適量,小洋蔥6個,辣椒干10個,青椒1根,紅椒1根,生抽3湯匙,鹽1茶匙
具體做法如下:把洋蔥切小塊,放干鍋墊底,田雞處理干凈,砍小塊,皮是有營養的可以不用去,不愛吃的就去掉,+加鹽,料酒腌制10分鍾,腌制好之後把水瀝干,放入油鍋里炸,油要熱,不然肉很容易散掉,下去先別翻動,一面金黃後,翻面,田雞炸好後,裝起備用,把辣椒,辣椒干,紫蘇切小,鍋里留一點油,放入小洋蔥,辣椒干煸香,倒入青紅椒,倒入田雞翻炒,倒入料酒,再倒入醬油和少許水,繼續翻炒,最後放入紫蘇翻勻,再轉移到干鍋邊燒邊吃!
做法3:泡椒田雞
准備食材如下:田雞750克,大蒜20克,泡椒15克,辣椒醬10克,生薑1塊,小米椒5個,芹菜2根,香蔥3根,胡椒粉1茶匙,料酒20毫升,生抽10毫升,精鹽2克,原味鮮1克,食用油30毫升
具體做法如下:准備去頭去皮,新鮮宰殺的田雞,(宰殺工程,可以請水產老闆代勞的哈)田雞,清洗干凈後剁小塊,加入料酒和胡椒粉,用手抓勻後腌10分鍾,所有的配菜,全部洗凈改刀,炒鍋中倒入食用油,下小米椒,泡椒,大蒜和姜絲,煸出香味後加入辣椒醬,炒出紅油後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湯汁後開始調味,先加生抽,加胡椒粉,根據湯汁的鹹淡加精鹽,再下腌好的田雞,中小火煮約5分鍾左右,下芹菜,香蔥段,煮約1分鍾後加入原味鮮提味,翻炒均勻,再煮2分鍾左右,關火盛出即可。
做法4:紅燒田雞
准備食材如下:田雞500克,青椒2根,紅椒2根,洋蔥半個,豆瓣醬1湯匙,食鹽1茶匙,生抽1湯匙,蚝油1湯匙,大蒜3瓣,生薑1塊,胡椒粉1茶匙,澱粉1湯匙
具體做法如下:將生薑和大蒜切片備用,青紅椒切塊,洋蔥切塊,買回來的田雞清洗干凈之後,剁成小塊,然後放入湯盆中,加入1湯匙料酒,加入1茶匙胡椒粉,加入少許食鹽,加入1湯匙澱粉,然後抓勻,腌制30分鍾備用!再起鍋加入寬油,油溫8成熱時,將田雞放入鍋中炸至焦黃,撈出控油,鍋內留底油,下姜蒜片,小火炒香,炒香後下豆瓣醬,小火炒出紅油,再倒入田雞,加入1湯匙生抽,加入1湯匙蚝油,翻炒均勻,再倒入青紅椒塊和蒜塊,大火翻炒至斷生即可出鍋!
㈢ 青蛙 田雞 牛蛙 蟾蜍的區別是什麼
一、形態特徵不同
1、青蛙:青蛙身體可分為頭、軀乾和四肢3部分。青蛙前腳上有四個趾,後腳上有五個趾,還有蹼。青蛙頭上的兩側有兩個略微鼓著的小包包。那是它的耳膜,青蛙通過它可以聽到聲音。青蛙的背上是綠色的,很光滑、很軟,還有花紋,腹部是白色的。
二、生活習性不同
1、青蛙:青蛙常棲息於河流、池塘和稻田等處,主要在水邊的草叢中活動,有時也能潛伏到水中。大多在夜間活動,以昆蟲為主食,也取食一些田螺、蝸牛、小蝦、小魚等。
2、田雞:虎紋蛙常生活於海拔900米以下稻田、溝渠、池塘、水庫、沼澤地等有水的地方,其棲息地隨覓食、繁殖、越冬等不同生活時期而改變。繁殖季節主要在稻田等靜水、淺水區活動。
3、牛蛙:捕食昆蟲、小蝦、小蟹等其他無脊椎動物,以及小魚、小蛙、蝌蚪、蠑螈、幼龜、蛇、鼠類小型脊椎動物,食量頗大。蝌蚪在自然環境中主要以浮游生物,藻類、輪蟲和多種昆蟲的幼蟲,苔蘚和水生植物為食。
4、蟾蜍:喜隱蔽於泥穴、潮濕石下、草叢內、水溝邊。皮膚易失水分,故白天多潛伏隱蔽,夜晚及黃昏出來活動。
成年蟾蜍多集群在水底泥沙內或陸地潮濕土壤下越冬。停止進食,以體內貯布在肝糖來維持最低的新陳代謝,到翌年氣溫回升到10~20℃時,才結束冬眠。夜間捕食、活動,以甲蟲,蛾類,蝸牛,蠅蛆等為食。人工飼養繁殖比其他蛙類容易。
三、分布區域不同
1、青蛙:世界各大洲的水域、濕地等地區。
2、田雞:原產於柬埔寨、中國、寮國、緬甸、泰國、越南。在中國主要分布在長江以南,最北達江蘇鹽城。
3、牛蛙:原產於北美洲落基山脈以東地區,北到加拿大,南達佛羅里達州北部。
4、蟾蜍:主要分布在除了馬達加斯加、波利尼西亞和兩極以外的世界各地區。(澳大利亞原來無蟾蜍,後來從其他地區引進了蟾蜍,但繁殖太快,並且有毒,因此成為了澳大利亞目前最為嚴重的問題之一)。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蟾蜍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牛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虎紋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青蛙
㈣ 田雞,牛蛙,青蛙,蛤蟆的區別
田雞就是青蛙,牛蛙是田雞的一種,蛤蟆是老百姓叫青蛙的俗稱!
㈤ 青蛙和蟾蜍還有田雞有什麼區別
無尾目的成員統稱蛙和蟾蜍,蛙和蟾蜍這兩個詞並不是科學意義上的劃分,從狹義上說二者分別指蛙科和蟾蜍科的成員,但是無尾目遠不止這兩個科,而其成員都冠以蛙和蟾蜍的稱呼,一般來說,皮膚比較光滑、身體比較苗條而善於跳躍的稱為蛙,而皮膚比較粗糙、身體比較臃腫而不善跳躍的稱為蟾蜍,實際上有些科同時具有這兩類成員,在描述無尾目的成員時,多數可以統稱為蛙。
1.比較皮膚和體色
青蛙從眼的後方直至後肢的基部有2條縱行的皺褶,呈金黃色或淺棕色。中央有一條淺色縱紋。後肢上有很多橫列的黑色斑紋。青蛙背部是褐色或黃綠色,腹面呈白色。蟾蜍皮膚粗糙,全身密布大小不等的疣狀突起。背面暗褐色,腹面乳黃色。
2.觀察毒腺 蟾蜍有豐富的毒腺,分皮膚腺和耳後腺。皮膚腺分布在軀體的背面,所處的表皮局部增厚成「疣粒」。耳後腺在頭側鼓膜的上方。小心用針刺破耳後腺,就流出乳白色具有毒性的漿液。青蛙是沒有毒腺的。
3.觀察聲囊 雄蛙口角的後面有一對聲囊,發聲時口腔內氣體壓進聲囊,使它擴大成球狀,雌蛙沒有聲囊。而蟾蜍無論雌雄都沒有聲囊。
4.比較齒和舌
青蛙上頜邊緣有一排細小的上頜齒;在口腔頂部犁骨上也有兩排並列橫生的瘤狀小突起,叫犁骨齒。而蟾蜍的上下頜都沒有齒。拉出青蛙的舌,它的舌尖是分叉的;而蟾蜍的舌尖是不分叉的。
5.觀察輸尿管和泄殖腔的連結 青蛙的2條輸尿管分別跟泄殖腔相連,在泄殖腔壁上有2個開口;而蟾蜍的2根輸尿管則先合並成一條總輸尿管,再進入泄殖腔在泄殖腔壁上只有1個開口。
6.觀察輸卵管跟泄殖腔的連結 青蛙的2條輸卵管也是分別跟泄殖腔相連的;而蟾蜍則是先合並再跟泄殖腔相通的。
7.比較肩帶
青蛙的兩塊上烏喙骨是緊密平行連接而不重疊,不能交錯活動,叫做固胸型肩帶;而蟾蜍兩側的上烏喙骨則彼此重疊,能交錯活動,叫做弧胸型肩帶。青蛙兩鎖骨內端的前方,有一棒形的肩胸骨,在肩胸骨前方還有一半圓形的軟骨,這是上胸骨。而蟾蜍是沒有這兩骨的。
8.比較椎體 青蛙的前7個椎體都呈圓柱形,前端凹入後端凸出,叫做前凹型,而第8個椎體卻呈雙凹型;而蟾蜍前8個椎骨都是前凹型。
蟾蜍表皮角質化,所以比較耐旱,可以在離水較遠的乾燥環境中活動。青蛙和蟾蜍的體色雖不相同,但在不同的生活環境中都有保護作用,且受環境的影響變異很大。蟾蜍的跳躍能力遠不如青蛙,但是毒腺在一定程度上保護它免於被食肉動物吞食,這類器官是保護性的器官。雄蛙具有一對聲囊,是發聲的共鳴器。青蛙上頜齒都是同型齒,這些齒沒有咀嚼機能,只有防止小動物從口中滑脫的作用。齒的有無及著生位置,舌尖是否分叉,肩帶和椎體的類型,都是無尾兩棲動物的分類依據。對於青蛙和蟾蜍的輸尿管和輸卵管跟泄殖腔聯結方式上的差異,常常是解剖中容易被人忽視的一個不同點。
9.卵的鑒別
青蛙的卵由卵膠膜包圍形成單獨的小球形,再集合成一團團的卵塊。蟾蜍的卵由卵膠膜圍成一條連續的線狀長帶,帶內的卵排成2行,個別也有排成3行或3行以上的,看上去活像一串珠子
青蛙和蟾蜍在產卵的時間上也有前後,以上海地區為例,蟾蜍產卵在2月底,而青蛙則在4~7月。
10.蝌蚪的鑒別
水中游動的蝌蚪,是密集成群的,還是較為分散的。前者往往是蟾蜍的蝌蚪,後者大都是青蛙的蝌蚪。
把蝌蚪撈上來,放在玻璃瓶中觀察,或者放在手掌上觀察。體色較淺、身體略呈圓形、尾巴長、口長在頭部前端的是青蛙的蝌蚪。身體呈黑色而尾巴較淺、體形呈橢圓形、尾巴短、口在頭部前端腹面的則是蟾蜍的蝌蚪。
用放大鏡觀察蝌蚪頭部前端,它們角質細齒排列方式也不同,它們下唇的下方都長有3排角質細齒,但青蛙的上排齒中斷,而蟾蜍的3排細齒都不斷開
在清明前後所看到的絕大部分是蟾蜍的蝌蚪;青蛙的蝌蚪約在五月中旬才能看到。
㈥ 區分青蛙、牛蛙、田雞
青蛙是黑斑蛙;牛蛙就是牛蛙;田雞是虎紋蛙。
田雞並不是野生青蛙,虎紋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田雞。由於黑斑蛙(青蛙)和虎紋蛙如果不仔細區分很難觀察清楚,同時二者也有些相仿,於是田雞在南方人中也就成了對青蛙的稱呼,就好比東北人把玉米稱為苞米一樣,其實玉米也有很多種類的。
區分方法:
體形與一般蛙相同,但個體較大,雌蛙體長達20厘米,雄蛙18厘米的是牛蛙。
黑斑蛙與虎紋蛙的區別較難:虎紋蛙體長可達100毫米以上,背面黃綠棕色,有不規則斑紋;腹面白色;前、後肢有橫斑。皮膚粗糙,背面有許多疣粒;黑斑蛙體長70~80毫米。背面色黃綠、深綠、灰綠或略帶灰棕,散有黑斑。背側各有1條金黃色或淺棕色褶,褶間有4~6條長短不等、若斷若續的膚棱。吻端至肛部常有1條淺色的脊線紋,皮膚光滑。
㈦ 田雞怎麼做什麼樣的田雞能吃有沒有有毒的
主料:田雞
輔料:芹菜、萵筍葉、青蒜
調料:姜、蔥、蒜、豆瓣辣醬、醬油、澱粉、鹽、味精、花椒粒、干紅辣椒、食用油
做法:
1.田雞切成小塊後用少許醬油和水澱粉漿一下;
2.芹菜洗凈切成段,青蒜拍松斜切成小段,萵筍葉洗凈切成段;
3.蔥、姜、蒜切絲,豆瓣辣醬用刀剁碎;
4.坐鍋,放少量油,待油燒熱後放入豆瓣辣醬,炒出紅油後放入蔥、姜、蒜翻炒幾下,放入少量水,開鍋放入少許鹽、味精,然後放入青菜,斷生後撈出裝入碗內,將漿好的田雞滑入鍋內,待變色熟透後連湯一起裝入碗內;
5.將鍋洗凈燒熱,將花椒粒、干紅辣椒倒入鍋內翻炒焙脆後,倒在案板上碾碎,撒在煮好的田雞上;
6.坐鍋,倒入少量油,燒熱後淋在肉片上即可。
㈧ 蛤蟆 青蛙 蟾蜍 田雞,區別
青蛙就是普通的青蛙,全身綠色為主,嘴部較圓,腿略短;田雞是身上有花紋的,有灰色,黑色花紋或斑點,嘴部較尖,腿長點,平時喜歡蹲在草叢里,彈跳力很強,比普通青蛙大點。;蟾蜍和癩蛤蟆一樣稱呼,不過常見的有兩種,一種是喜歡在陸地、草叢里、夜間出沒於房屋周圍,身體發黑,比較肥,眼睛白色、瞳孔黑色。還有一種喜歡在樹上,皮膚黃褐色,較瘦點,眼睛是紅色、瞳孔黑色。
㈨ 燉田雞營養豐富簡單易做,除了燉有哪些炒法呢
而且價格比較便宜,吃起來很實惠,雞肉的製作方法有很多,每一種做法都有它的特點,像是黃燜雞,大盤雞,小炒雞肉,燉雞肉等等。大家最喜歡吃的是雞肉的哪種做法?雞燉小蘑菇加點寬粉,就是市場上的乾的雞腿菇。燉的味比較醇厚。蘑菇好吃。雞也好吃特別香。咱們在市場選那個公雞燉。干蘑菇跟雞一起下鍋燉。燉的差不多的時。再放寬粉。
板栗是經常吃的一種食物,但通常最多的吃法是糖炒板栗,就算是做菜人們也是用來燒菜,板栗燒雞便是一道家常菜。但是燒菜湯少,味濃,如果將板栗燒雞改成板栗燉雞,同樣的美味。再放老冰糖炒個糖色,放入瀝乾的雞塊,大火炒2分鍾加入生抽老抽調味調色,放入水莫過小雞大火燉20分鍾後加入蘑菇,再燉40分鍾,想碰碰的小雞燉蘑菇就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