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皮膚百科 » 腳氣硬疙瘩圖片大全
擴展閱讀
汗泡濕疹吃什麼好 2025-05-16 23:22:04
小孩子濕疹長什麼樣的 2025-05-16 23:22:04
濕疹嬰兒喝什麼奶粉好 2025-05-16 23:18:25

腳氣硬疙瘩圖片大全

發布時間: 2022-03-01 18:49:40

㈠ 腳底長了類似水泡一樣的硬疙瘩,而且越長越多,有誰知道是什麼別跟我說是腳氣

這是濕疹,因為天比較熱。

㈡ 得了腳氣後腳趾下面長的硬疙瘩是什麼如何根治

這可能是因經常刺激引起的增生性結節,手術切除。

㈢ 得了腳氣,有幾個硬硬的透明疙瘩在前腳掌,腳趾間及腳掌有蛻皮現象

問題分析:
你好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建議每晚洗腳後用碘酒棉球局部擦拭,三至五分鍾後,用75%醫用酒精脫碘.事後用干棉條纏繞於趾間睡覺,以保持局部乾燥.連續七至十天,

意見建議:
建議,腳氣容易復發,平時要注意經常用碘酒酒精擦一下,經常燙洗襪子,盡量少穿旅遊鞋,多穿布鞋。

㈣ 腳底長硬疙瘩

是千日瘡
液氮冷凍治療最常用,適用於皮損較小、數目少;鐳射治療;外科手術切除;激光治療;對於基底部較小的疣如絲狀疣,可用刮匙直接刮除後止血;局部外用葯物 5%5-Fu軟膏、10%水楊酸軟膏等;左旋咪唑 50mg, 口服 3/日,服3天停11天,連用3個月;板藍根注射液2ml肌肉注射,1/日, 10~20次為一療程;中醫中葯治療。
(1)全身治療 中葯水煎內服,或以清熱解毒為主,或以理氣活血、軟堅散結為主,多能奏效。常用的中葯如清熱解毒的板藍根、大青葉、馬齒莧、敗醬草,理氣活血的川芎、赤芍、桃仁、紅花、當歸、牛膝,軟堅散結的龍骨、牡蠣、穿山甲等。內服同時還可配合外洗,效果更佳。 (2)局部葯物治療 可用10%~20%水楊酸或三氯醋酸、冰醋酸溶於等量的彈性火棉膠外塗疣體,或用5% 5-氟脲嘧啶軟膏外塗,可使疣體環死、脫落。但可致局部刺激,出現紅腫、皸裂、疼痛、過敏反應、色素沉著等副作用。還有用0.1%爭光黴素生理鹽水溶液0.1ml注射於尋常疣或跖疣基底部,隔日1次,共2~3次即可脫落,此法副作用少。跖疣可用3%福爾馬林溶液作局部濕敷或浸泡,每天1次,每次15分鍾,連續4~8周,常有效。 (3)物理療法 包括冷凍、電灼、激光等方法。 (4)手術切除 術後易復發且易形成疤痕。 目前最受醫生和患者青睞的要屬冷凍和激光治療,因其治療迅速、徹底、簡便易行而且副作用少。但這也不是絕對的,對於單發或數目較少者可作首選。如果是多發或融合的面積較大的疣體,還是應採取綜合療法為宜,即內服中葯配合外洗中葯或細胞毒性葯物外塗以促使疣體脫落

㈤ 展示腳趾上長硬肉疙瘩圖 教大家怎麼區分雞眼和跖疣

跖疣裡面是有黑點的,雞眼就沒有。
雞眼是生活中很常見的疾病,經常走路獲長久站立的回人都有答可能會患上雞眼,慢性摩擦或壓力所造成的圓錐形角質化增厚,就像手掌因長期磨擦形成的繭,走動時會產生壓力而壓迫到神經,造成椎心刺骨的疼痛。
一般人腳上長了雞眼、腳墊後首先是在鞋子裏海綿樣的軟墊,來減輕局部摩擦。
然後自己在家中將雞眼、腳墊泡軟化後,將其削薄,有些人會找修腳師為其修腳。
但往往修腳修得越勤,雞眼、腳墊長得越快。
有的人還因此感染上了其它腳病,如腳氣、跖疣等。
這主要是由於公共浴池環境潮濕,消...毒措施不嚴格,交叉感染所致。
可以用芋艿1個。芋艿洗凈切片。取生芋艿片摩擦患處,每日3次,每次10分鍾,之後再抹上油尤舒比芷清膏就可去掉雞眼了。
少吃獐肉、腐乳、蔥、辣椒、韭菜等。此外,平時可多吃些維生素C、維生素A含量高的食物,如獼猴桃、胡蘿卜、橙子等。

㈥ 腳氣,硬疙瘩擠破後,形成一個很深的洞。

病情分析:
我建議你還是注意下自己的衛生吧
指導意見:
建議你注意多洗洗還有就是外用點抗真菌的葯物

㈦ 腳底和兩側長了東西,摸起來感覺硬硬的,像個疙瘩,又疼又癢,我有腳氣,請問這是什麼病,該怎麼治呢

病情分析: 你好抄這種情況應該襲是腳氣,腳氣是一種極常見的真菌感染性皮膚病。建議每晚洗腳後用碘酒棉球局部擦拭,三至五分鍾後,用75%醫用酒精脫碘.事後用干棉條纏繞於趾間睡覺,以保持局部乾燥.連續七至十天,腳氣容易復發,平時要注意經常用碘酒酒精擦一下,經常燙洗襪子,盡量少穿旅遊鞋,多穿布鞋。
意見建議:建議1.糜爛型:先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0.1%雷佛奴爾溶液浸泡,然後外塗龍膽紫或腳氣粉,每日2次,待收干後再外搽腳氣靈或癬敵葯膏,每日2次.2.水皰型:每日用熱水泡腳後外搽克霉唑癬葯水或復方水楊酸酊劑一次。皮干後再搽腳氣靈或癬敵膏.3.角化型:可外用復方苯甲酸膏或與復方水楊酸酒精交替外用,早晚各一次。最好塗葯後用塑料薄膜包紮,使葯物浸入厚皮,便於厚皮剝脫.

㈧ 腳底長硬疙瘩是什麼

取一次性手術刀片,輕輕片去皮損角質層,如果發現出現黑色小點或者點狀出血,一定回為跖疣。如果答只見到邊界清楚稍透明的淡黃色角質增生,則為雞眼。

跖疣與雞眼區別如下

一、生長位置:雞眼以受力點處為主,跖疣生長位置不固定,可以在任何位置上。
二、斷面光澤度:用刀削去角質層(老皮),可見雞眼斷面光滑;跖疣斷面粗糙,有黑色出血點。
三、數量:雞眼數量少,刺激(用刀刮、刺、挖、手抓、搔等)不增多;跖疣數量可能較多,刺激後會增多、增大。
四、傳染性:雞眼不傳染,跖疣具有較強的傳染性。
五、出血:用刀削去角質層(老皮)時,雞眼不出血,跖疣特別容易出血。
六、原因:雞眼由於擠壓、摩擦等原因生成的;跖疣是人體免疫力低下或多汗或外傷等原因,致使感染人類乳頭瘤病毒(HPV)生成的。
七、大小:雞眼一般較小(如米粒、豆粒),跖疣有可能很大(如刺激後增大至整個足根)。

俺剛經歷過,用刀片削了表層,用蒜擦了幾天,沒明顯效果,後來變軟了自己好了,總結了下俺的飲食可能是絲瓜的作用,也不排除大蒜的功效,上網查了下絲瓜確實有清熱解毒作用。一家之言,僅供參考。